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教师科研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有关现远程教育精神、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应用卫星数据接收资源、计算机网络设备,把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送到教师手里,用在教育教学之中,使他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做好远程教育资源二次开发的研究和推广,努力提高我校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在我校的顺利实施,达到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奋斗目标
1、做到本组教师人人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播放教育教学光盘,从文件夹中调用影音文件资料进行教学等。
2、要求本组每位老师学会上机操作,寻找自己需要的教育资源,并且定时对所需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好个人资源库,逐步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能力。
3、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关于远程教育工作的各项制度,牢记于心,从而正确、合理地使用远程教育资源。
4、每位语文教师必须建一个文件夹,并将有关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案、课件、说课及实施后的教学反思等文件装入其中,以备今后更方便快捷地调用相关资料。
三、具体措施
1、做好卫星接收资源的记录传达及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按时将接收的现代远程教育卫星资源,及时预告给本组教师。按要求建立好各种培训制度,学习制度、管理制度、设备运行制度,作好各种资料的收集填写。及时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优化远程教育资源,对重点内容进行记录并存档。
2、做好课题科研工作,按步骤有序稳妥进行,并注意加强交流,总结经验,按时上报,接受学校监督指导。加强宣传,引导全组教师支持和配合,形成浓厚的学习研究的教育科研氛围。
3、搞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二次开发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本组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课程提供相应的教学便利、帮助、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好课件的搜集、开发和利用。为参加上级和学校组织的现代远程教育活动提供服务和帮助。
4、认真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利用好资源加强课程改革的力度,努力让全组老师早日学到相关知识,喜欢进入多媒体教室来上课。
5、积极宣传现代远程教育的优点、重要意义和教学思路,宣传信息时代新的教育思想、内容、观念和方法,促使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全面推进我组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
6、重视安全教育。教育师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设备安全和用电安全。保证远程教育室内不发生任何事故。
7、加强教师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积极鼓励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活动、对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10—13次教学活动。
一、制度制订行政化
病例1:不少学校教科研制度的制订以校长的意愿为主、以学校行政领导集体商讨通过。教科研制度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种从上而下制订的教科研制度多数教师不太认可,执行的效果并不好,有些甚至成为教科研工作开展的绊脚石。
诊断: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主力军是一线教师,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的制订更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参与,要扭转制度建设凭领导的个人意见的片面经验化缺陷,避免制度建设的匆忙实施,要在反复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成熟以后再实施。
矫正:以“民主”作为制度建设的基石
我们学校的教科研制度完善,包括教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教科研理论学习制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制度、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出台都采用自下而上的办法,目的在于激发全体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激情,充分给教师放权,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群策群力,在讨论稿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和补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全体教师对本校的教科研制度一致认可,执行力较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制度落实形式化
病例2:不少学校都有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但大都是挂在墙上应付检查用的,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一纸空文,真正严格按制度管理的很少,执行的效果很差,严重影响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和课题研究的质量。
诊断:现在不少学校把课题研究当作“面子工程”,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数量,在教科研工作管理上不到位,不作为,对于教师不研究或假研究的行为采取放纵的态度,只要教师能通过结题就行,不管质量如何,造成这样尴尬的局面有不少难言之隐,都是功利主义惹的祸。
矫正:严格执行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校长室——教科室——课题组”的科研三级管理机构,具体工作由教科室负责落实,教科室成员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学校教科室主任要制订出学校教科研三年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教科室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对学校所有的立项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在各课题组中开展七个方面的工作:1.制订好课题申报方案。2.课题立项后及时组织开题论证活动。3.要求课题组定期举行理论学习活动。4.参加每月一次的学校教科研工作例会,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5.填写“课题研究工作记录表”,及时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上交阶段性成果。6.上好课题研究课。7.写好论文和结题报告。我们严把“七关”,要求课题负责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我们建立了检查通报机制,把有效监督作为校本教科研制度建设的有力保障。教科室主任要准确掌握每个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每月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对于不研究或假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作批评教育,及时终止该课题的研究经费支持,维护校本教科研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三、课题研究“假、大、空”
病例3:多数学校对课题申报和结题的管理都比较重视,忽视研究过程的管理与指导,缺乏研究中的专业引领;多数教师重课题立项,忽视开题论证;多数教师重课题结题工作,忽视课题过程研究,缺乏对研究过程资料的积累,缺乏对研究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成果的提炼。
诊断:现在做课题研究的老师多数是为了评职称,在研究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假、大、空”和“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浮于表面,没有实效性。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去研究自己身边的教育或教学的某一真问题。有些课题组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资料,由于研究者不会撰写研究报告,缺乏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提炼能力,不能较好地陈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缺少理性思考和对结论的陈述,最后造成课题无法结题或勉强结题。
矫正: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制度
为了有效避免“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制度》,要求各学科教研组长和组内其他教师一起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在学期初就先确定好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围绕教研主题定一个相关的小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的选题必须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从自己身边的教学小问题人手,从小题目开始,在研究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后,再逐渐过渡到小题大做,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上升到科研,科研下嫁到教学,相得益彰,克服单纯地为科研而科研和低层次的教研倾向,努力促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学校各年级的教研组都要有研究课题,教研工作与课题研究工作相结合,如我校的市规划课题“利用成果袋高效突破小学起始年级的识字量”的负责人就是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带领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开展有关识字教学方面的研究;市规划课题“第二学段数学活动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在五年级数学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有关数学活动有效教学方面的研究。
四、科研成果推广少
病例4:多数学校比较重视教师论文获奖与课题结题,忽视教科研成果的培育,对于获奖的优秀课题很少有学校组织过成果推广活动。
诊断:学校层面的教科研成果推广这项工作比较难以开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校领导对于推广教科研成果的意义认识没有到位,在思想上对于成果推广工作不够重视,没有为一线教师创设平台;二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大多是“田野”式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少理论指导,缺少共性和普遍性,所得出的结论往往经不起第二次实验验证,不像大学教授、专业科研人员的研究那样规范、专业,采用实验法来进行研究,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班级进行多次实验推广。
矫正:建立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
校本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是开展有效研究的保障,课题成果推广工作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顺利实施。学校应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科研成果的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热情,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我们制汀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由学校教科室具体负责组织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在每年课题申报、研究中期和结题后做好课题“三关”管理和指导工作,经常组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好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奖励制度以“精神奖励”为主、淡化“金钱奖励”、追求“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指导思想,对参加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和教科研论文获奖的教师进行奖励,并载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考核、评先进、评职称的条件之一。
一、班主任工作,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时刻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条古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应做到。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时刻注意从小事做起,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比如,同学们要到专用教室去上课,临出教室时,我悄悄地把灯关掉,把门关好。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几次下来,同学们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开无人灯,教室没人要关好门窗。通过这种无声的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安心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班集体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上,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和集体活动,尽自己的力量为学校出一份力。对待学生,我尽量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帮助他们,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把学生与家长作为服务的对象。我在平时经常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现在的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都很高,家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去读书,在我们班就有这样的情况,我知道这一信息后,选择适当的时机首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尽量留住学生,使学生能安心在这里读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自身发展着想。
二、学科教学工作,走进新课程。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上,我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科研工作,争做得力助手。
自担任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员以来,我在教科研工作中学到了许多东西。通过阅读有关教育科研方面的书籍,从中学到了许多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弄清了教育科研的整个过程,从课题申报到成果发表。在这一过程中,包括课题的选择与申报,主要研究环节与方法,以及成果总结与发表。我认识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地位。
按照学校教科室制定的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我积极协助教科室主任开展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与学校内涵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与教师个人成长的认识,实现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教科室印发了一些教师理论学习的记载材料,把教师参加理论学习作为教育科研的一项日常工作,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没有广大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实施新课程也就没有实质的变化。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为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注入了活力。
第二、加强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工作。
我校的国家级子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评价研究》已完成了前测工作进入构建阶段,为此,我校的课堂教学评价采用了新的评价表,并构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评价表》。我校的常州市级电教课题已完成了结题工作。
第三、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中心小学的教学教研工作主要以校区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为参考,认真贯彻执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推进教育科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一学期来对我校的一些做法作如下总结。
一、强化学习,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1、开展了多读书,读好书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多购书,多读书,读好书,使学校真正成为书香校园。
2、继续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
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三笔字的训练,夯实教师的基本功。3、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和一体机的功能
全体教师参与了继续教育网上培训,让每位教师进一步熟悉一体机设备并能熟练运用,会制作课件,鼓励教师运用课件上课,会用电脑备课,尽量在网上学习,在网上交流,鼓励教师创建自己的博客。二、抓好常规教研,提高教研水平
一建构学习平台,促进专业成长
1、加大教育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我校结合建设书香校园活动,掀起读书热潮,特别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网上学习与网下学习相结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既能及时了解教改动态信息,开
阔视野,又能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积极搞好校内的校本培训,在校内开展名师视频学习和校内公开课交流活动。同时还有针对性的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听课观摩活动。在这一学期里,我们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语文主题学习论坛及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并邀请兄弟学校到我学校观摩课改课堂,对我们的课堂提出指导性建议,共同探讨课堂改革话题。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成立了以XXX老师为语文教研组长、XXX老师为数学教研组长的教研组织。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每周四进行语文听课教研活动,每周五进行数学听课教研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必须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同步进行。本学期校长共听课45节,主任听课共38节,每位教师听课20多节。
3、通过参加校区赛课活动,提高教师的素质
我们学校本学期共推出无名教师参加校区的月赛课活动,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一名。在赛课活动中,老师们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
二抓好校本教研,促进教学实践
1、我校根据期初制定好的教研工作计划,根据学科特点,深入开展各科的校本教研活动。做到研训一体原则,既有教研课的观摩研讨,又有专题性的理论学习。使每一次的活动都对大家有一定的触动。
2、举办一课多研、同课异构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3、结合我县教委的语文主题教学,语文方面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走近、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
4、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共计150余篇,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三重视校本教研,创出亮点
本学期,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继续坚持进行。其中,教师共同听课,共同评课,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学习制作课件,使用课件上课是校本教研的一大亮点。鼓励教师学习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上课,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质量。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让静止的图像动起来,可以引其观、诱其思、导其向、排其难、解其疑、探其源、穷其理。所以,我想,我们校本教研时,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严格落实常规管理
一做好各种计划、检查、训练和总结
学期初我们就制定好了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及人员安排,期间每月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教师听课记录进行检查。
本学期,我校积极做好小学生五项基本功工作,对学生阅读训练、古诗词背诵、口算达标、规范字书写、英语口语等训练常抓不懈。
二抓好制度建设,落实教学常规
1、全面贯彻新课程计划。开足课程,上足课时。校长、主任亲自上课,并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探讨策略、解决问题。
2、加强教学全过程监控工作,提高教师质量意识。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教师能制定好培优辅差的计划,并按计划实施,落实好各项措施,确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做好教案作业等常规检查,完善校内常规自检方案,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4、开展好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响应上级开展各种学科竞赛活动,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科知识互补,实现以活动促教学的目的,在各项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我们将创新教研工作思路、积极服务课改,努力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前列,带动和指导学校、一线教师,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精神,将樊村中心小学的课程改革推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一、抓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为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所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本学期,我们十分重视和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1、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是我们广大教师近阶段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教学的依据。本学期,我们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各学科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对各年段的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解读。老师们经过学习对新课程的编排体系、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要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受益匪浅。大家一致认为《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时代的步伐和要求,对当前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2、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终身学习,大众教育是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教学思想。本学期除集中学习新课程理论外,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自学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及十篇优秀教育文章。通过学习,交流、总结等系列活动,让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知识得到长进,理论得到提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
二、抓常规落实,提高教学质量
1、开学前,学校主持召开了教研组长会,帮助教师寻找存在的问题,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在分析会上,各教研组长认真深入地分析了学校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学期的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教科室向全体教师提出了新学年的工作目标,促使全体教师的质量意识不断增强。
2、严抓各学科教研计划的落实。开学后,我们便严抓教研计划的制订,要求各教研组长制订本学期的教研计划,要保证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可行性,做到每项工作开展时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从而确保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每学期每人执教一节先行课是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传统活动,以前只是组内教师进行。近两年来各学科教研组不仅学期初把上先行课的时间、内容写进教研计划之中,还要在每次上先行课之前通过短信预约教科室领导。教科室领导不仅参与各教研组的先行课活动,还在课后与组内教师一起评课议课,及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让先行课这一常规教研活动更加落到实处。
4、以前老师们上先行课都是从每单元中选取典型课例进行研讨。现在各教研组在上先行课前都首先确实研讨主题,再根据研讨主题确定执教内容。如:一年级语文确定识字、写字教学为先行课研讨主题,老师们就围绕如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有效识字做了有益的尝试;四年级数学以口算教学为先行课研讨主题,他们结合课例对什么是口算,怎样有效训练学生口算能力进行研讨。这样每次先行课老师们都是带着一个问题而去的,通过课例剖析、同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认识、理解、掌握了先行知识经验,为随后成功上好本内容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教研活动针对性强、实效提高怎能不受老师们欢迎!
5、进一步完善检查制度。本学期,学校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努力使全体教师的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以教研组为单位,坚持每周一小查(自查),每月一大查(各教研组检查),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指导性管理。
6、正因为老师们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所以4月份市教研室对我校进行常规教学检查时,认为我校教学管理有思想,有章法,有措施,有特色;备课形式有别于其他学校,备课有导学案,有个性修改,课后有反思,重挖掘典型,用典型引路,教学工作由亮点到亮面,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此法值得深入推进;绝大多数老师作业训练到位,教师有爱心,作业本上有多种方式的激励评价,看到教师们批改的作业确实是一种享受。
7、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落实年段日常互听课制度。要求以年段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负责督促,每位教师最少听4节本年级教师的常态课,增强互动交流,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此举为全校教师创造了一种改进,提高的机会,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根本素质会其到重要作用。
三、抓教师培养,引领专业成长
1、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本学期,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
2、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本学期启用了一批既肯干又能干的骨干教师,把他们安排到教学的重要岗位上去压担子,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为他们充电加油。
3、继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教师的视野宽了,眼界远了,观念新了,方法多了,使他们有更大的信心和热情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构建远程教育培训网络,造就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是课改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我校多名教师参加国培网上培训,学习的所有学员通过几个月的学习感触颇深。虽然时间短,强度高,知识容量大,但通过学习,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四、抓课题研究,促科研成果的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老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因此,我校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基于校本、课题研究与常态教学紧密结合,在行动中学习,在教学中研究。换言之,研究是为了改进教学,改进教学是为了发展自我,所以,从某个意义讲开展课题研究就是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
1.加强理论学习
加强对实验教师的理论培训,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做科研的先行者。
⑴专题培训。开展如何有效进行课题实验、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和怎样提高反思能力的专题讲座。
⑵自我研读。每位教师在一学期中自学多本课改方面的理论书籍,并写读书笔记一万余字;
⑶带着问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在收集中学习理论。
⑷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教师网上学习与交流。
⑸认真做好师带徒工作,通过师傅的指导,促使徒弟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实验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了,理论水平提升了,研究能力增强了。
2.强化过程管理
为了让课题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地深入开展,使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课题组实行月例会制度。每月坚持召开课题组例会,汇报实验开展情况,交流实验经验与困惑,研究解决策略,布置下一步工作任务。学校教科室领导每月分别到课题实验小组指导并参与实验活动,每学期末开展课题实验成果答辩活动,并对课题实验教师和实验小组进行考核,评选先进。同时,课题组还注意做好课题实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将实验教师的课题研究计划、实验过程记录、实验小结、研究课教案、案例、教学反思等,分类装订入档。
3.落实研究活动
首先组织教师根据各年段研究专题搜集名师及本校教师的相关案例,让每位实验教师对10篇以上的教学案例进行评价分析,撰写反思文章。然后围绕专题,开展集体剖析、对比分析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策略和手段。最后开展研讨课观摩活动,让教师将研究成果及案例研究的方法、理念等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为了引导教师注重课题研究过程,增强课题研究的有效性,搭建教科研交流平台,推广优秀课题研究成果,促进课题研究和培训有机整合,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成果答辩会。首先学校对实验教师在课题实验中生成的实验小结、论文、案例等课题成果进行评比。在此基础上,邀请市教研室的专家作评委开展成果答辩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除了专家评委提问外,其他教师也就自己感兴趣或困惑的问题参与互动。
五、加强阵地宣传,打造书香校园
1、创建书香校园系列活动顺利开展。开学初,学校在走廊、教室外的醒目位置挂起了国学经典诗词名句,让学生举目所及都能被浓浓的书香氛围熏染。各个班级定期办主题黑板报,学校图书室面向全体师生开放,学校充实了近万册的图书供师生阅读。课外阅读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课型异彩纷呈,继续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的研讨,让书香溢满校园,让读书成为每位学生经常性的学习习惯,让阅读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种良好风气。
2、举行国学经典诵读会比赛,将读书系列活动推向**。
国学经典诵读会上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灵活多变的形式朗读了《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古文等国学经典,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我们 读经典书,做高尚人。这次活动将我校的读书系列活动推向**,通过此次活动,大家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有了很大提高,国学经典已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和文化品牌。
六、加强交流,提高教研水平
课堂需要交流,教学需要探讨。近年来,我校加大城乡交流的力度,始终坚持与乡镇学校举行教学联谊活动,搭建横向交流平台,实现资源成果共享,教学水平共进,教育教学双赢的目的。
4月,李店镇中心小学、李店镇高砦小学、巡店镇小、王义贞中心小学、棠棣镇小等学校的领导老师们来我校参加横向联谊活动。
我校音乐教师黄喜、科学教师董胜元、语文教师刘建琼分别为大家展示了三堂闪烁着教学智慧与新课程理念的精彩课例。三位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学科内容的特点,确定具体明确的目标,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创设教学情景,扎实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他们对学段目标的准确把握及教材的深入理解,为听课老师做了有效的引领。
七、积极探索实践,喜结科研硕果
众所周知,语文教研组是学校最基层的教学研究集体,承担着本学科的教学研究,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提高,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青年教师的培养等工作,每一个组内成员在与同伴的合作共处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它也是语文教师舒缓身心压力的家园。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同事组成的家。组内应少一些清规戒律,多一点清新自由。组内,可以交流读书心得,也可以交流生活经验。可以探讨教材教法,也可以议论家事国事。可以指点江山,也可以吐吐怨气。只有营造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研组的作用。那么在这个乐园和家园中,怎样当好语文教研科组长呢?
一、语文教研科组长的角色定位
1、语文教研科组长是“火车头”“领头雁”。
语文教研科组长一个组内的核心人物,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组织能力及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研组的建设,直接影响该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研组长要做教育研究的“火车头”。要有扎实的理论学识水平,决不能一知半解、模棱两可。要学习国内外的教科研论文,多想、多看、多听、多写。要做教学实践的“火车头”。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组长,要扎实的上好每节课,为组员多上示范课,起表率作用。要做师德规范的“火车头”。组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教研组的精神面貌。要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教研组长必须以德立身,以德服人,从小事做起,成为组员的榜样。
2、语文教研科组长是“纽带”“水桶圈”。
众多木版制成一个水桶,如果没有不能水桶圈,水桶就无法装水。众多脚手架,没有纽带的连接,脚手架就无法发挥作用。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但合作并不能产生1+1>2的整体效果。有诸多因素会影响群体的合作效果,使合作会产生1+1>2,1+1>1甚至1+1为负数的合作效果,只有消除影响团队绩效的负面因素才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语文教研科组长应该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像“纽带”“水桶圈”那样,凝聚众人的力量,形成集体的合力,成为联系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纽带”和“水桶圈”。
3、语文教研科组长是“一盏灯”“水中鱼”。
这“一盏灯”应照亮一大片,以个人的智慧点燃组内成员的智慧。关注组内教师的利益重于关注自己的利益,通过个人的示范使青年教师迅速走向成熟,通过他的努力中老年教师可以不断地消除“职业倦怠”,焕发青春,迈向专家的行列。脱掉俗气,洗去浮气,除掉匠气,有厚积薄发的底气、愈挫弥坚的勇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断地充实自我、升华自我、超越自我。有诸多闪烁着金子般耀眼光芒的品质,这些品质推动着本组工作不断地跨越向前,无往不胜。
这“水中鱼”,是指组长和组员的关系。一个组是一个集体,组长犹如水中的鱼,是离不开水的。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让工作顺利开始的前提。要非常注意的去了解他们的心声,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不管在学校还是休息日,都能和他们融洽相处,形成了无话不谈、非常融洽的关系,从而营造一个和谐、团结、互帮互爱的集体。
二、语文教研组长的素质要求
1、学科教学的“佼佼者”
“打铁还须自身硬”,语文教研组长要很好地胜任自己的管理工作,首先得教学基本功扎实,有较强的学科教学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能“喊得响、打得出”,凡事能说出点道道,不能一问三不知,经不起他人的“考验”。要以自己高超的学科教学水平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树立起良好的声誉。只有对学科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教学实绩突出,最好是“常胜将军”,才能让组员服服帖帖,望而生“威”,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以增强感召力和信服度;才能使组员对组长布置的工作和任务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去完成,而不阳奉阴违,敷衍了事。
如果语文教研组长业务能力不强,没有丝毫亮点或特长,教学实绩平平淡淡,有时甚至还要在组内“拖后腿”,作为组长,就会显得底气不足,威信自然就会大打折扣。有的教师可能因此会在背后说“风凉话”,有的教师可能当面与组长“叫板”,不买组长的“帐”,使组长的话“失灵”,降低执行力,由此导致教研组工作的举步维艰,难以开展。这就要求语文教研组长要夯实教学基本功,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使自己成为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
2、教学改革的“先行者”
语文教研组长必须有很强的上进心,要勇立潮头,敢于“吃螃蟹”。在教学实践中要大胆尝试,锐意进取。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研组长不能安于现状,等闲视之,以“吃老本”为生;更不能畏首畏尾,望新课程而怯步,教学方法蹈常袭故,陈陈相因,一直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样就会被时代淘 汰出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语文教研组长要在组内提高自己的声望并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敢于抢占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平时要身先士卒,勇于探索,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主动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当好课程改革的“排头兵”。要在教学改革的大风大浪中不断磨练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常教常新,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超越他人,超越自我。不能患得患失,束手束脚;不能躺在“旧皇历”或功劳簿上倚老卖老,坐井观天,不思进取;否则“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久而久之,终将落伍。
3、教师成长的“导航者”
“教师成长组长有责”,语文教研组长作为教研组的“掌门人”,应自觉担负起指导和培养本组教师,尤其是后进教师和新教师的责任。“木通原理”告诉我们,决定一个教研组整体战斗力的不是个别最拔尖的教师,而是取决于后进教师的现状。为了提高教研组的整体实力,组长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自觉挑起转差和帮教的重任,引领后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迎头赶上。“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组内教师“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
尤其是新教师普遍缺乏教学实践经验,要使新教师减少弯路,在最短时间内“站稳脚跟,打出旗帜”,就离不开语文教研组长的启蒙引导和指点迷津。语文教研组长要有甘为他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和盘托出”,让新教师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快速成长,缩短“磨合”周期,争取早日能独挡一面,挑起学科教学的重任,成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4、组内活动的“设计者”
语文教研组长是组内的“灵魂”和“领头羊”。一个好组长就是一个好教研组。组长不能低估自己,权当“摆设”,“挂名”而已。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浑浑噩噩,自甘堕落,要自加压力,敢挑重担,为教研组的可持续发展“指点江山”,当好“设计师”。要高瞻远瞩,精心设计和策划好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为教师长智,给教师“充电”;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活动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巩固自己在组内的地位,提升自己在组员中的威望。
本着共同成长的宗旨,语文教研组长要乐做分外事,甘于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以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教研组“量身定制”一整套活动方案,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搞形式主义。可以是教师之间的开课、评课、议课活动;可以是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可以是教例设计、习题精选;可以是学术研讨的沙龙活动或教学反思;也可以是教改理论的学习和研讨等。总之,要通过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教师从中真正受益,不断提升本组教师的教学艺术,使教研组获得质的飞跃,继而提高教研组在本校乃至更大范围内的知名度。
5、组员关系的“协调者”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教师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自然也有七情六欲,工作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时候。语文教研组长作为教研组的“家长”,就应该自觉承担起“协调者”的角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自己的真心、诚心和管理智慧理顺各种关系,减少和克服组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组员和睦相处,相敬如宾,尝到教研组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回家”的感觉。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语文教研组长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自己敏锐的眼光做好各项工作的协调事宜。工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广泛听取和吸收组员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引导教师求大同,存小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摩擦力”。一旦教师之间在工作中发生分歧时,组长就要积极“斡旋”,当好“和事老”,化解教师之间的不愉快,以便“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否则,一旦教师的疙瘩不解开,带着情绪工作,就会妨碍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语文教研组长的专业标准
梳理和聚焦教研组长的角色分析,为我们探究这一群体具有的专业标准提供了依据。检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经验,我们尝试对教研组长的专业标准作出如下描述——教学计划的执行者、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科组发展资料的积累者。
1.执行教学计划
(1)领会计划。经常与学校领导沟通,汇报情况,准确理解和把握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将计划落实为具体措施。
(2)加强管理。协助教导处切实贯彻教学常规,协调各年级重要考试的命题、阅卷和统计反馈工作。能依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控教学进程。
(3)确保质量。组长本人教学效果显著,能实现预期目标,并指导组内成员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科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2.组织教研活动
(1)制订方案。抓住组内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或研究专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或方案,目标清晰,有切入口或抓手。
(2)落实措施。积极执行推进方案的具体措施,能克服执行中遇到的困难或障碍,确保方案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
(3)引领合作。教师能主动关注同伴的需求,提出建议,提供个别帮助,引导教师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与大家共同分享经验,善于利用各种时机,组织大家研究和探讨教学问题。
(4)注重实效。能切实解决组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动帮助组内教师的教学;每次活动都有记录、分析与总结,有明显效果。
3.引领专业发展
(1)提升师德。严格遵守教师行为规范,有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对同伴热心而宽容,有服务意识,关心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主动提供咨询和帮助。为人正直,办事严谨务实,有责任心。
(2)指导实践。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能对教学中的目标达成动态生成,加以自我分析,并提出后续跟进措施。
(3)主动创新。有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前沿,了解本学科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注重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4.积累科组资料
一类是理论资料。
(1)重视时事新闻的积累。
(2)重视学科理论积累。要订阅本学科教育杂志,在阅读的同时,作好笔记和摘抄,好的文章介绍给组员一起阅读研究。这些资料的积累,在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科研水平上有很大的帮助。
(3)重视学科间横向资料积累。要注意各学科间的整合。关心其他学科的教学动态,加以积累,取长补短,使自己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一类是教科研资料和成果。
教科研过程中的学习资料、过程材料、阶段小结、揭题报告等等,教研组长都要注重收集保管好。
一类是教学经验。。
教学经验的积累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经常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想,每个备课后面都写教后感,并注重案例的撰写,而且要求同组员一起进行案例的探究,每学期写一到二篇,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语文教研组长工作的几个切入点
切入点一、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家园意识)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佛祖释迦牟尼问其一位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会干涸?”该弟子半天答不上来,释迦牟尼告诉他:“将它放入大海里去。”这段简单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个人离不开集体。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反之,如果脱离了集体,即使有很大的力量,也会像水滴一样干涸。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只有把个人和集体融会起来。才能获得力量获得成就。集体是个人发展的空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看看我们的身边,某个老师要去参加讲课比赛,备好课后,先在组内试讲,由教研组长组织人员评课改进,改进后再在校内试讲,由科组长组织骨干教师再次听课修改,如果要参加高层次的讲课比赛,学校还要请教研员、甚至是专家来指导。如此几轮下来,教师的讲课水平想不提高都不可能。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谁不惊叹大漠的浩瀚,谁不羡慕大海的宽阔,谁不赞美高山的巍峨……但是生活教会我们,必须首先去做一粒沙子、一滴水珠、一块岩石。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研组长要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让语文教研组步入“个人为集体发展作贡献,集体为个人的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的良性循环轨道。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需要组内同行自觉做到三个“多一点”三个“少一点”和三个“互相”。三个“多一点”三个“少一点”是:干实事多一点,说空话少一点;真诚待人多一点,虚情假意少一点;替集体着想多一点,计较个人得失少一点。三个“互相”是:人格上互相尊重,学术上互相包容,生活上互相关怀。组内要提倡学做五种人:一是热爱生活,做一个有生活激情的人:二是业务精良,做一个有真本事的人:三是淡泊名利,做一个有合作精神的人;四是勤于读书,做一个学问渊博的人;五是尊重同行,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语文组教师应追求这样四种专业精神:拼博精神——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实精神——不畏权威,不唯书本,不贪名利;团队精神——学会为他人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
一个教研组内,有老教师、中年教师,也有青年教师,要倡导这样一种风气:尊重老教师,重用中年教师,关怀年青教师。组内重大问题要请老教师把关,老教师退休前,组织召开欢送会或者该教师教学艺术研讨会,力争使他们的教学成果成为语文教研组的宝贵财富。组内的中年教师,要给他们出点子,压担子,让他们承担语文组重要工作的规划、决策。对组内的青年教师要定向培养,专人辅导,促其早日成为教学骨干。
如果持之以恒地做好上述工作,语文组的每一位成员一定可以感受到来自语文组的家园般的温暖,一定会把语文组视为自己的家。
切入点二、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和追求(目标意识)。
钱梦龙先生说:“教学方法是雕虫小技,教学观念好比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无处不在。”一个语文科组如果想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乐园,必须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教学追求。
深圳市南头中学语文科组一直是南山区的先进教研组,也是深圳市的优秀语文教研组,他们成功的经验是,语文科组十分注重培育为大家公认的教育理想,教学追求。他们确立的共同的教育理想是: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激情与活力。他们力求形成的教学特色是:自主学习,师生合作;人文渗透,促成创新。他们倡导的教研风气是:各抒己见,自圆其说;观点交锋,讨论争鸣;不作结论,各取所需。他们的确立共同价值追求的策略是:独立思考,反复验证,形成共识,立即行动。也就是说,能成为组内同行共同价值追求的理想、观念等,一定是经过大家思考、经过实践检验的。他们想与做结合,想好了再行动,实在想不明白就边做边小结,避免走弯路,尽量不走错路。正是因为有这种目标意识,南头中学语文组成为深圳市语文学科组的一面旗帜。
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和追求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需要对与语文教学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可以是宏观的,如:信奉工具论是不是就一定教不好语文?信奉人文论是不是就一定能教好语文?信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到底能解决语文教育的哪些问题?强调积累的新课标,到底积累什么?怎样积累?强调感悟的新课标,到底新在哪里?与传统的感悟有何区别?强调知识与能力,是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又在哪里?强调方法与过程,是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又在哪里?自主学习令人心动,自主学习姓“语”么?怎样才能姓“语”?合作学习令人心仪,合作学习姓“语”么?怎样才能姓“语”?探究学习令人神往,探究学习姓“语”么?怎样才能姓“语”?我们已经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七次课程改革的经验在哪里?教训又在哪里?理念是否越新越好?新的理念是否越多越好?在异国他乡长出来的新理念,是不是适合我们的国情、乡情、校情?要不要适合我们的国情、乡情、校情?这些新理念,本身有没有局限性?我们如何趋利避害?
也可以是操作层面的。如:语文早自习存在目标不明,序列不清,落实不力等问题,需要如何改进?通过实践探索,南头中学语文组全体教师形成三点共识。其一,明确目标。确定了早自习的三大系列:课文系列,美文系列,基础知识系列。其二,形成序列。每个年级安排专人负责制定早读计划,并督促落实。其三,及时反馈。每周安排一次基础知识检测,落实早自习学习内容。
语文学科不少理念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探索再下结论,但有些理念不需要争论,而且是语文学科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南头中学语文科组就反复强化这种理念,使之成为大家的共同教学追求。下列教学理念就是他们反复强调的。
其一,“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语),语文教育更需要懂得慢的艺术。
——没有积累就没有语文,要明白,积累是慢工夫。
只有“积跬步”——不断地积累,才能“致千里”——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学习,在积累中运用,在积累中创新。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懂得,培养习惯也是慢工夫。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放在首位。他们制定高中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细则,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动化的行动方式。
为实现语文组共同的教育理想并力求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南头中学语文组还提出了“三观”管理理念,即: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
宏观上,力求将确立的语文教学理想内化为全体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让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力求使自己充满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再去鼓舞、激发学生,提升学生的精神和智慧。
中观上,研究语文课教学的基本模式。力求把一节课分成三个板块:课前预习,解决疑难,发展创造。花大力气抓早自习和课前预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带着问号进课堂;老师则有针对性地备课,对常规教学内容提炼浓缩,答疑解惑,给学生以句号;又依据课文,设计有创意的教学形式,采取讨论、争辩、练习、读写结合等多种活动方式,给学生人格成长、精神提升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己用句号回答问号,从而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第一个板块突出“恒”字,第二个板块突出“实”字,第三个板块则突出“活”字。
微观上,力求牢牢抓住几个基本教学环节和关系,如课内与课外,检查与督促,阅读与写作,预习与上课,普及与提高,做人与作文等等,提倡优质课堂教学。对于课外阅读,我们大力提倡无污染、无公害,流淌着生命活水,注重学生情智生态平衡,为学生一生奠基的绿色阅读。这种阅读,在原则上要求把阅读还原到生活中去;在方法上要求把重点还原到兴趣、积累、诵读、感悟这些能力基本增长点上;在生态环境上要求把以前被颠倒的东西还原回来,还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更让他们精神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发展,奠定他们终生的价值需要和追求。对于作文课,我们提倡绿色作文。我们对现有的写作知识审视、梳理、化简,剔除其中烦琐的东西,学年间有个大致的序列,引入生活因素,拓展实践活动的时空,使之与学生生活、心理成长配合;教学中以人为本,用字当头,重视灵性的启发与培植,学会“智慧的表达自己的智慧”,在语文实践中求发展,在语文实践中求提高。
切入点三、发展、丰富和完善语文学科的教研方式。(研究意识)
语文教研组必须发挥语文教研功能,要组织全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要真正抓“教”姓“研”。教研组长要让教研组“返朴归真”,回到组织的本原上来,变行政的“传声筒”为教师教学中问题“诊所”,凸显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学习、研究”。
组内教师要反思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教研组长由组织对教学问题的筛选,确定有研究价值和能进行研究的“真问题”。再按照对问题的关切程度和兴趣,自愿组成课题组,将问题转化为有一定假设和具体操纵方案的课题。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讲座、读书会、行动研究、课例研究、课堂观摩和研讨会等研修方式进行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学”与“习”。
下面是某中学语文组一个教研案例。(略)
如果一个语文教研组每学期都能扎扎实实研究几个问题,语文组的每一位教师一定能有所裨益。语文学科开展学科教研要注重三个核心要素:其一,自我反思。即教师与自我对话,反思的基本方法有:研究反思法,自我总结法,对话反思法,教后记反思,课后备课法,课堂实录反思法,阅读新知法等等。(集体备课,个人反思。)其二,同伴互助。即教师与同行的对话,同伴互助的类型有:集体备课(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网上对话,阅读教育专著及教育刊物);相互帮助(公开课展示,互相观摩和指导)。我们把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看作教研的标志和灵魂。博客交流。其三,专业引领。一方面,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另一方面,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近几年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读书沙龙,聘请名家讲学活动等正是基于以上考虑。
语文学科教研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一节有质效的语文课应该是这样的五种课:一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即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的课。在过程中学生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二是有深度的课,即充实的课。教师对教材有独到感受,学生又独到发现。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真实自然,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甚至有争论。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在“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我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我们可以选取以下几个点深入研讨。1.如何把内容要讲到点子上?“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一节有质效的课应该是由一组有价值的问题组成,这些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要要研讨如何抓住课文的重点,巧妙设计问题。2.如何把时间要用在刀口上?思考如何将有限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阅读积累,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3.如何把着力点要放在习惯培养、能力训练上?思考如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
常听有的老师这样说:“搞教研,我哪里有时间,新课都教不完呢?”还有的老师说:“我们这些教书匠能研出名堂来,还要那些专家干嘛?”其实,这些教师是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当作展示的窗口,当作作秀的手段,平时没有认真发现现实教育中的问题,而是热衷于搞大课题。语文教研组长要提倡“问题教研”。加深老师们对教研的正确认识,理解教研是要发挥我们的群体智慧,去研究我们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在交流中产生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并非空洞地、不着边际的谈一些大理论、大框架。同时要提倡“务实教研”。使老师们认识到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研”,应该是一种“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成果,根本不需要走过场。
要防止组内出现“研教分离”的情况。倡导用问题引导学习,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帮助组内语文老师树立的问题意识,让老师们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且在教研时与组内老师进行交流,然后,教研组择选共同的、较难的、有价值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本组的大课题进行后续研究。同时关注新问题的生成,不断充实课题的内容。
组内教研活动经验化的情况也不容忽视。如,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上课、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方面,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而没有指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每一次的教研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样的教研犹如缺乏灵魂的躯壳,显得苍白无力。又如,教师们只关注个人经验,运用个人经验解决问题,而忽略他人的经验,不会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个别教师甚至缺乏同伴互助,缺少专业引领。有的老师肤浅地认识:个人反思,就是上完课后写一则教学后记;同伴互助,就是教研组的几位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专业引领,就是请几个专家来点评我们的课堂,作一些指导。当然,这种形式的教研对老师们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帮助,但它却存在较多的问题,我们不可忽视。
作为一个语文教研组长应该明确规定,组内教研课不能无目的的上,每一节课都应围绕课题展开,这节课究竟研究哪一方面的问题,运用哪些策略,取得的效果怎样,都应是组内教师关注的重点。公开课之后展开的评课、经验交流也必须联系这一问题,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共识,决不能就这堂课论这堂课。如果确定了一些研究课题,要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此期间,组内的老师们都要全面地了解课题的进展,所以必须坚持人人写“阶段总结”,把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识上升为理论,再用这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教改实践,决不能忽略他人的、集体的经验。由于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有强弱、多少的差异,单兵作战很难胜任教改的实验,所以就应发挥群体智慧,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同伴互助的形式应是多样的:集体备课,优势互补;交流心得,资源共享;解决问题,互相配合;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一起研究新教材、新教法,集思广益……至此,教研就不再是组长或某个积极分子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的需要,共同的责任。
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导致低水平的重复,甚至平庸化。语文教研组长可采用以下两种较实际的引领方式:一是从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收集专家、名师的教学课例、教育思想和录像资料,在组内教研时进行交流、学习。这样虽没法当面得到专家指导,但也不失为获得专业支持的一种好方法。二是邀请本地区的“名师”指导语文组的工作,如听课评课,指导课题研究等等。
教研组是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有力于调动组内老师参与教研组活动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语文教研组长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形式不能呆板,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跨校式教研。与其它学校联系,结成对子,避免学校校本教研的盲目探索,让教师互动、教学观点碰撞,打开了教研工作的新思路。这种取长补短的校本研修活动符合当今开放时代的需要,能人让教师不会做井底中的青蛙。沙龙式教研。针对自己教学上的困惑自由讨论,没有固定的内容,时间可长可短,不受学科、年级的限制。这种沙龙式教研活动,延伸了校本研修的时空,弥补了常规研修活动的不足,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也促进了教研组教师群体的发展。网研式教研。建设属于语文教研组的网络教研阵地,形成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资源共享、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科研新格局。校本式教研。采用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品味,定期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例,感受名师教学的风格,开展一课多上等形式的课例探讨,……通过灵活多变的校本教研,不断提高本组教师专业水平。
切入点四、夯实语文科组几项基础工程。(发展意识)
基础工程之一: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培训、推介。
教研组工作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组内教师的群体素质。教研组长应要求语文教师在“六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读书。“六知”包括:研究个人,做到“知己”。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劣势有哪些?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如何?自身特长如何?这些特长如何在教学中得到发挥?自己不足的方面有哪些?怎样去及时“充电”?什么时间去“充电”?用什么方式去“充电”?研究学生,做到“知彼”;研究教材,做到“知书”;研究教学,做到“知法”;研究考试,做到“知考”;学习同行,做到“知容”。要积极争取机会,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如,、外出听课,参加学科研究,出国培训等。要动员各种力量,向兄弟学校,各级各类学术组织推介学校名师、教学新秀。
基础工程之二:读书氛围营造,读书广场建设。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带出一批爱读书的孩子,是一个语文老师最光荣的事,也是功德无量的事。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他要求学生“每天读书,哪怕一天读两页也行”。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取决于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余秋雨甚至认为,一个人“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
语文教研组长首先要制定出本组教师的读书方案。试想:语文老师的心灵是一片沙漠,能企望他所培养的学生的心灵成为绿洲吗?语文老师境界高远、视野开阔、心态阳光、思维理性,其文化底蕴就越来越丰厚,给学生的影响就越久远。其次,要制定学生的读书方案。将阅读确立为课程,为阅读正名。让学生与古今名著对话,与中外哲人交流,精神与生命一起茁壮成长。可以成立“西学会”、“红学会”等各种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会、故事会、报告会、名著知识擂台赛、读书讲坛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秀出自己的色彩,让思想与思想交锋,让智慧与智慧碰撞。这些活动给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场,让精神与精神共振,让灵魂与灵魂相拥。
基础工程之三:文学社、诗社等社团以及语文网站的建设。
文学社、诗社等社团以及语文网站是一种校园文化,是一种校园文明,是一种特长教育,也是语文组的几个阵地。语文教研组长要利用这些阵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让他们完善自我,净化心灵,启迪智慧,逐渐远离愚昧与粗俗,以养成健全的文化人格。
语文组组建文学社、诗社等社团,是对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尊重,这些社团能够为语文特长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并完善自我的自由世界,满足他们作文心理上的需求。营造一个和谐和轻松的作文氛围,敞开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同时,它能够改变传统作文教学单一,单调的状况,使学生焕发满腔的作文激情,能够把在体验生活中聚合起来的认知激情裂变成发散思维的创新"核能源",能够把自我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语文教研组长还应抓好语文网站的建设。精彩多姿的语文网站可以促成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互动,以此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建构、了解、运用,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基础工程之四:青年教师培养。
语文教研组长要有这样的认识:组内的青年教师是一种教育资源,这种资源的优质度决定了语文科组可持续发展和内涵发展的深度、广度和指向,加强组内青年教师培养是锤炼这种教育资源优质度的有效手段。
要引导青年教师建立“三个系统”。其一,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教学系统。眼中有高考,眼中有专题,抬手能做题,张嘴能讲题,必须知识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解,怎么答,高考需要学生有什么样的能力,这个能力如何养成,如何提升。亦即高考作文、诗歌、大阅读、文言文、各类基础知识等几大专题的系统化、序列化体系。然后由此向“下”渗透:为此我们的高一高二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体现,怎么化解。也就是说我们怎样把高考重难点化解在平时,解决在平时。其二,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教学系统。这里的“下”就是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高一高二的语文课的各种课型到底怎么上,如何让学生学得有味有趣,觉得有成就感,有满足感。如何保持好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其三,建立一套横向辅助教学辅导系统。如何解决学生一系列的对语文学习产生的种种偏见、误解、曲解等等心态,如何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如何让学生把课堂转移到生活,真正实现“大语文学习”。整理语文学习辅导的基本思路,进行个案积累。遇到哪些问题进行怎么样的处理,这种处理的方法思想核心是什么。形成一些心得体会论文。
语文教研组长要利用组内资源,采取“以老带新,加强指导”的方法,安排思想素质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师徒各自的义务和职责,做到“三个共同”:课前教案设计,框架、线索共同研究,分工收集资源,一起编写教案;执教过程,相互听课,帮助记载教学花絮,共同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辅导学生,共同分析教学反馈素材和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得教育规律。在“结对子”的基础上给他们“压担子”,让其挑重担,各项活动为其提供机会,理论学习、教学科研、撰写论文等系列活动,给他们留足席位;在频频亮相展示中,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进取精神,提高教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实践和创新能力。
切入点五、抓好几项常规管理工作。(责任意识)
第一项常规工作: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常规工作。
语文教研组长不能陷于常规工作的事物堆中,要通过自身的学习,思考并提出实施新课改后,语文组应该怎样有效开展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常规工作。以备课为例,教研组长可以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1.备课不只是寻找传授知识的最佳状态,而且是为了达到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
2.备课不只是纸笔相加的教案撰写,而且是手脑并用的综合性操作。
3.备课不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而且是师生的互动生成。
4.备课不只是课前的设计准备,而且是课中的改造与创新。
5.备课应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
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研组长应提出自己期待的目标:
1.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致的轮廓,它只明确需要能力实现三维目标。
2.它不是外在于教师精神生命的“怪物”,而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
3、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是像是一部不能划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
4.它始终充满悬念,因而可能不断产生令人激动的亮点。
语文教研组长应要求青年教师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可以记教学的成功之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达到了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精彩回答,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精彩处理),也可以记教学的遗憾之处(描述事实,对之进行分析),还可以记自己最深的感受,最想说的一句话。
其他教学环节,语文教研组长也应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要体现有效性、建设性、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