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会流程

财会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会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会流程

财会流程范文第1篇

(一)理论落后。劳动分工理论规定,传统财会流程就是一种顺序化流程,必须根据“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的顺序,由上至下的层层展开工作,不可以跳跃。此种理论使得财会管理流程产生脱节,缺乏相应的沟通,导致内在数据联系不恰当,使得数据出现了一些局限性,降低了数据的准确率与实用价值。

(二)缺乏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准确体现。对于某一项业务活动而言,传统系统中只能够对此活动的部分信息予以体现,无法将运作模式准确的反馈给相关企业,进而导致信息之间缺少一定的关联性,从而缺乏实际意义。

(三)缺乏对实时控制的支持。在传统财会核算流程,资金流信息核算要明显落后于物流信息,并且财务活动与业务活动是处在分离状态的。一般而言,均是在业务活动之后,才会产生一些财务数据,主要就是对企业交易、经营等方面数据的总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复杂性,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规程执行,在财务数据经过不同部门核算之后,也就错过了最佳的利用时间,进而导致相关数据缺乏实用价值。

二、财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一)实现财会信息化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要想实现财会信息化,就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并且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信息系统与平台进行深入开发与改进,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与整合,将财务工作人员从繁忙的账目工作中解脱出来,不必在记账、报账等环节中花费大量时间,能够有效减轻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强度,让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使其管理工作更加合理、科学、规范,促进财务组织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实现财务工作的标准化,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完成,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信息,全面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二)实现财会信息化更加符合时展要求。目前,不断完善财会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时展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为此,一定要重视信息化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只要占据与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才可以在市场发展中占据更多的比例,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获取更大的胜利。为此,企业一定要加强对信息化的重视,提高市场地位,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得到长远的发展。

三、优化财会流程的核心理念

在对财会流程进行优化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核心理念的明确,即企业流程再造。其主要指的就是企业传统管理到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流程分析、诊断。在流程重组之前,对原有工作方式及内容予以分析、诊断,进而结合实际情况,展开重组工作,保证流程分析合理的情况下,做出合理、正确的诊断。二是,流程再设计。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分析,明确诊断结果,之后进行二次分析,以此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数据的可利用价值。针对流程再设计而言,不只是在一次设计的基础上,展开第二次设计,其作为一种新理念,目的就是强化实时控制,做出快速的响应。三是,流程重组实施。在流程重组实施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涉及的方面非常广,通过流程重组,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升值空间。如果在重组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仅会对企业内部结构产生影响,出现混乱的情况,还会对企业运行及发展产生影响,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财会流程优化方法

(一)数据标准化建设。在建设数据标准化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统一的会计数据标准集信息完整度,这样才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财会流程优化而言,必须将原始数据转变成标准编码源数据,完善数据共享。并且,根据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对凭证、报表、账簿等数据结构进行设置,遵循此软件的功能模块进行有关数据的输入,保证信息输出的准确、可靠,进而逐渐实现会计记录的无纸化、电子化标准。

(二)简化会计核算流程。在传统财会流程中,数据处理非常复杂,并且程序较多,不仅限制了工作效率的提升,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为此,在会计信息化形势下,必须加强对财会流程的优化,业务部门通过对单据的保存、录入,实现一体化流程管理,并且将其转换成记账凭证。企业编制报表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的共享,自动生成报表。

(三)摆脱顺序化业务流程。在计算机中,“事件驱动”是一种专业术语,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输入相应的代码,按照相应的程序执行。在“事件驱动”中,使用者可以根据信息价值不同、用途不同进行分类,并且根据相应的处理程序,获取有用的信息,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四)动态会计平台模型的运用,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在企业财会工作中,加强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构建,合理运用动态会计平台模型,自动将业务单据转变成记账凭证,确保财务、业务信息的可靠性与一致性。

(五)强化控制机制的运用,落实实时控制策略。首先,在数据库中,逐渐嵌入会计控制准则及标准,并且在初始设置中,要求财会人员将必要数据录入系统,通过系统分析与处理,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判断,进而实现实时控制,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其次,在经济业务活动中,财会人员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对信息展开分析,判断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进而对经济过程展开实时控制,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五、结束语

财会流程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财务会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应该以企业流程再造(BPR)的理念为指导,借助会计信息化的有利时机,对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使会计业务新流程能更好地提供决策及有用的会计信息。

网络时代下,信息技术正广泛而深入地在企业中得以应用,它彻底颠覆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思维,使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时代的CFO应该在掌握先进的IT理论并深刻理解IT环境的基础上,掌握流程再造的方法和工具,思考优化或者重组会计流程,制定财务业务一体化策略,制定实时控制策略,最大限度地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正确和有效。

一、财务会计流程的定位

根据达文波特关于流程的定义,其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面向顾客,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顾客;二是跨越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子单位的既有界限。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流程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一系列业务流程,产生了大量的业务信息;财务会计流程获取这些信息,经过加工后,将信息提供给管理流程;管理流程利用会计流程提供的信息进行管理活动,对经营过程进行计划、控制和评价。财务会计流程的设计思想、数据采集效率、加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二、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缺陷分析

第一,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理论基础落后。传统财务会计流程是建立在劳动分工论下的一种顺序化业务流程,必须严格按照“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顺序、按照从金塔底端-层层向上的顺序进行,不可跳跃,使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各核算模块成为彼此独立的“孤岛”。

第二,传统财务会计流程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当某项经营业务发生时,传统财务会计系统只将反映该经营活动的一小部分信息作为会计信息进行反映,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降低了财务会计信息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有用性。

第三,传统财务会计流程不支持实时控制。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流程所反映的资金流信息往往滞后于物流信息,财务与业务相分离。会计数据通常在业务发生后而不是实时采集,信息的加工是将滞后采集的数据进行排序、过账、汇总和对账,财务报告必须经过若干后台加工才能提交到使用者手中而非直接可用。

三、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企业流程再造(BPR)

流程再造是企业管理从传统管理到信息化管理变革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流程分析与诊断。在进行流程重组之前,需要对原有的工作方式进行分析和诊断,以确定重组的范围、深度和方式。流程分析与诊断是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描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做出诊断。

第二,流程的再设计。在流程分析与诊断的基础上,需要重新设计或改进现有的流程,使其趋于合理化。流程再设计不是照搬手工流程,而是应该将信息技术、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融入流程设计,尽可能体现信息集成,支持实时控制和快速响应。

第三,流程重组的实施。这一阶段是将重新设计的流程真正落实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过程,涉及组织的调整、人员权力和地位的改变、集成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方方面面。流程重组的成功实施会带来业绩的巨大进步,但若实施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危害。

四、基于会计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第一,加强数据标准建设,建立、应用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完整统一的标准。新的财务会计流程应能将原始数据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根据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设置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据结构,按照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模块正确地进行数据输入、处理和信息的输出,逐步实现了会计记录的电子化、无纸化和标准化。

第二,简化会计核算流程,消除不增值环节,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应用流程再造,消除编制记账凭证等非增值环节,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财务和业务部门的信息实时传递和共享,减少数据的重复处理。在优化了的财务会计流程下,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业务部门将经过确认的单据保存在业务单据数据库中,通过财务会计一体化IT模型将业务信息自动转化为记账凭证,并保存在记账凭证数据文件中;但企业需要生成相应报表时,通过报表生成系统从共享数据库文件中实时获取数据,自动生成报表。

第三,打破顺序化业务流程,实施“事件驱动”。“事件驱动”是一种计算机术语,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人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

第四,应用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策略。构建财务一体化流程,需要借助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自动将业务单据转化为记账凭证,保证财务和业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的基本要素包括事件接受器、凭证模板、生成器和实时凭证。

第五,将控制机制嵌入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实施实时控制策略。一方面,将支持会计控制的各项控制准则和标准嵌入数据库(系统)。在初始设置时,财会人员将支持会计控制的各项准则和标准嵌入数据库,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事件接受器接受事件信息,控制器根据数据库中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准则,自动对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格性进行判断,从而支持实时控制。另一方面,将财会人员嵌入经营活动过程,使其发挥实时控制作用。当经济业务发生时,财会人员利用管理软件提供的信息判断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规,并对经济过程进行实时控制,以抵御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财会流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ERP-U8;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业务处理

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逐渐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经济给企业有效管理提出挑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进行的商务活动将更多的依赖于虚拟网络,需要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企业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与业务职能实现了越来越明显的融合,出现了一体化趋势。财务业务一体化借助先进的管理平台和财务软件实时处理并监控财务信息、供应链管理信息以及生产信息,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有机的统一起来。

一、财务业务一体化概述

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企业集合互联网、数据库、软件平台等技术要素,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企业信息数据汇总、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与预算管理等工作内容融合为一体,建立基于任务驱动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模式,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管理。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必须贯彻全局、系统和集成的观念,克服会计核算只是单纯的以单一的财务软件为核算中心这一缺点,会计核算与管理模式应基于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集成,财务与各业务子系统之间要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使各个子系统组成一个集成优化的、有机连通的信息管理系统。财务业务一体化将极大的丰富企业财务分析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完善会计工作职能。

二、用友ERP-U8管理系统简介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信息化主流系统,而用友ERP—U8系统以ERP系统设计思路的核心,运用模块化管理将企业的经营过程划分为独立子系统,以软件工程技术将各子系统进行集成,系统主要包括总账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薪资管理系统、应收应付管理系统以及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采购、销售、库存、存货核算等模块,各系统的数据关联以总账系统为核心,发生的相关数据、凭证最终汇总传递到总账系统当中进行统一核算。当前国内大中型企业较多的采用各类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和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它以供应链业务为基础,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有效的运行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将成为今后的必然趋势。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流程解析

下面将以生产制造企业为背景,着重介绍用友ERP-U8系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和采购业务的一体化财务处理流程。

(一)销售

业务流程是首先对整个业务过程进行集成优化,使销售管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过程,而是与库存、存货、成本、生产及应收、总账形成一体化集成管理。通过订单、发货单、出库单、销售发票、凭证等环节进行精确的过程管理,单据之间形成可追溯性的流转,简化了大量的计算和校对。财务针对销售业务发生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对业务单据进行核算生成记账凭证。这里,需对其中几个重要环节进行说明。首先,销售管理中分为支持先发货后开票和先开票后发货两种业务模式,并提供历次售价、最新成本加成以及按价格政策定价等三种价格依据。按价格政策定价时,依据业务类型、单据、客户分类、客户、存货分类、批量、价格有效期间制定价格政策。价格政策可以依据不同的销售对象、不同的业务类型进行定价,可以按客户定价也可以按存货定价。当按存货定价时,比如某款时装除尺寸外其他特征均相同的情况下,尺寸作为自定义项,不同型号服装可以采用不同的价格。在保证价格合理精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建立价格档案的工作量。其次,销售管理中提供两种针对信用期限和信用额度的管理角度,可以针对客户,也可以针对部门、业务员进行信用管理。通过设置单据信用控制的触发点策略,完成信用对象的业务处理以及对信息额度的审核。在单据保存、审核时按照选择的信用策略,对信用额度、信用天数按照指定的选项进行信用控制。信用额度、信用天数两项可按业务员、客户进行复合控制,超过信用额度可以逐级向上审批。最后,销售管理中销售发票的处理采取多种灵活的处理方式,发票不但可手工录入,还可根据销售定单或销售发货单生成,并且针对某些行业(如超市等)在某些时候需要开具发票,很多时候不需开销售发票的情况下,增加了销售发票可选的业务模式。同时,多张发票合并现结的功能极大的满足不同行业不同情况的企业用户。

(二)采购

首先采购业务在以销定产的模式下,所有业务都围绕销售展开,销售部门首先根据销售定单到仓库部门提货,如库存货物不足则会由企业向生产部门下达生产任务,生产部门根据需要生产的成品数量换算成生产需要的物料清单然后向采购部门提出采购申请(请购单),而商业企业则直接向采购部门发出采购申请。采购管理部门汇总企业各部门的采购申请经审核确认后形成采购计划,采购部门以采购计划为依据向供应商询价,根据供应商的报价进行比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供应商收到订单进行发货,企业收到采购货物进行质量检验入库,同时采购发票在应付系统形成应付款,而入库单在存货核算记帐后通过凭证的方式传入总帐。财务针对采购业务发生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对业务单据进行核算生成记账凭证(见图2)。从上图中可以发现,采购业务主要涉及到的模块有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应付账款以及总账等。其中采购管理负责采购入库单、采购发票的录入和入库单结算,库存管理负责采购入库单的审核,存货结算负责采购入库单的记帐和生成入库凭证,应付帐款负责发票结算和生成发票、核销凭证。采购业务中最主要的两种单据是采购入库单和采购发票。采购入库单(物流)在库存管理中审核,在存货核算中记账和制单,登记存货明细账和存货总账。采购发票(资金流)在采购管理中审核,在应付账款中制单。发票既可手工输入也可由采购订单或采购入库单或采购到货单生成,在单货同到的情况下,由系统自动完成结算。未能结算的业务,根据单到货未到或货到单未到两种不同的业务情况分别进行暂估入账处理。同时采购发票支持现付功能,多余款项系统可自动结转为预付款。用友ERP-U8采购管理系统中还增加了请购、比价、到货、结算等业务环节,协助企业实现全程业务管理。下面,针对采购业务环节中的几个重要节点进行说明。1.采购环节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采购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需要进行采购时,要首先向采购部门提交采购申请,采购部门根据采购申请统一制定采购计划,经过相关岗位的审批后由采购部门统一进行采购,这样的环节设置在大型的集团企业经营管理中尤为重要,在提高采购透明度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重复采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2.到货功能使货物在入库前作了一次短暂的停顿,对于途中耗损厉害,甚至经常引发纠纷的情况进行统计,查找原因,对于产品质量成为瓶颈、零售企业经常为之苦恼的样品、赠品问题、一些商品库存经常性不准确或对于采购计划制作的辅助等情况,到货功能环节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3.发票结算是提供自动结算功能,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入库单和发票的供应商、数量相同,则将完全匹配的入库单记录和发票记录进行结算,生成结算单子表,记录入库单和发票相应的业务信息。如果实际入库与计划不符,可修改入库单的结算数量,发票金额作为入库的实际成本入账,并标记为已结算。这样由系统自动核算完成的采购业务,可减少了用户的手工干预,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需要强调的是,采购部门要为企业生产经营中能及时有效的提供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物资,满足企业要求,降低库存成本,保证其他部门的物资供应,降低采购成本,且应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采购周期、采购成本、采购渠道等),合理有效地使用采购资金(规划付款周期、付款量、计划采购资金)。采购业务状况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采购业务管理不善会导致生产缺料或物资过甚,从而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综合上述业务流程分析发现,物料需求计划是企业整个财务业务一体管理的源头。ERP-U8环境下的物料需求计划是完全重新规划的,在物料需求计划业务线中完全遵循MRP预算规律。其业务流程为,首先将物料需求计划建立在销售订单及预测单的基础上,经过MRP运算,形成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其次,该模块不仅仅是计划的编制模块,而是以计划为基础形成生产订单和采购订单,从而对订单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满足企业的一体化管理需求。

四、结束语

企业在基于用友ERP-U8系统下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构架之下,加强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改善企业管理结构,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将彻底改变企业财务管理单纯的财务核算功能,实现企业财务、业务系统的有机结合,带动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更快转型,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同步流动,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媛,刘桢.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7:7-8.

[2]李红亮.论财务业务一体化导向的财务流程重组[D].厦门大学,2008.

[3]张超.信息系统财务业务一体化功能设计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4]乔荣.财务业务一体化环境下业务部门的日常处理[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38-41.

财会流程范文第4篇

一、钢铁企业传统会计业务流程分析

(一)钢铁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是建立在劳动分工理论下的一种顺序化业务流程,采用手工会计核算或电算化核算方式。在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下,会计业务流程的顺序为:企业各部门提交原始凭证一财务部门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主要技术特征表现为信息的“只读性”和顺序化,信息的“只读性”意味着已经使用过的会计凭证不能再使用,已经登记过的会计事项不能再调整。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虽然计算机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但实际上并未突破手工会计核算方式的框架,仅仅是手工会计业务流程的高度仿真。先由会计人员手工收集数据,然后进行分类和编制记账凭证,再将记账凭证输入计算机,而后由计算机自动登记账簿,生成会计报表。这种业务流程除具有手工会计业务流程的特点外,只是将会计业务流程的一些不必要(如编制试算平衡表)和无效的中间工作(如期末账项调整)交由计算机程序完成。

(二)钢铁企业传统会计业务流程的缺陷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手工会计和传统会计电算化所遵循的传统会计业务流程已难以满足钢铁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会计业务流程着眼点于会计核算,无法与企业其他业务流程如采购、库存、销售、生产及人事等相互集成并实现共享资源,而且会计信息主要限于财务部门使用,其他职能部门包括公司领导与其他管理部门人员需要的会计信息只能靠财务部门提供书面报告或到财务部门查询,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人力、时间浪费。其次,传统会计业务流程是建立在劳动分工论基础上的,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大规模生产这一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与网络时代对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的要求相距甚远,而且其所涉及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再次,传统会计业务流程将企业持续经营活动划分为序时的会计期间,虽然在内部牵制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延长了等候时间,再加上顺序化的会计处理方式存在重复录入数据的情况,一些原始数据在业务部门录入后,财务部门还要重复录入一次,不仅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无法满足决策者对实时会计信息的需求。最后,传统会计业务流程仅仅限于采集、处理和存储各种货币信息,对企业中诸如生产力、执行情况、可靠性、技术创新、关联方及其交易等非货币信息却不予采集,从而不利于对企业的决策支持。

二、钢铁企业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原则

管理要求的提高和信息技术发展赋予的新特性,以及传统会计业务流程所暴露出的缺陷,促使会计管理流程必须与其他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基于业务活动的“业务过程”来构建一个新的会计业务流程。而新兴管理科学理论,如业务流程、价值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理论,为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一)面向企业的业务流程,核算作业,优化价值链 作业是构成业务流程的基本单元,是消耗资源、形成价值的根本所在。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内容就在于收集作业数据,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获利率、顾客获利率,评价供应商绩效、流程绩效,同时通过资源动因、作业动因的分析,加强对流程的管理,最终实现对价值链的优化,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结合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重组 经济业务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源,对经济业务流程重组必然会改变原有的业务数据传递路径,从而要求进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与之相配合来实现会计与业务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目的之一就是不断地改进经济业务流程,优化流程结构,提高工作效率。而只有依靠会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合作与努力,才能围绕经济业务流程进行过程控制。

(三)将信息处理工作纳入产生这些信息的实际工作中去 在许多企业,会计被视为一项专业性、保密性很强的工作,业务部门必须将业务数据集中于会计部门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和员工素质的提高,一部分常规性的信息处理工作可交由作业层的员工来完成。

(四)整体最优原则 会计业务流程重组不是对原有流程的修补,不是追求单个环节或作业的优化,而是强调会计整体的最优,它要求从全局出发,甄别会计本身流程的增值与非增值作业,消除本位主义,理顺整个流程。

(五)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的权衡是流程重组所要考虑的经济因素。如作业划分不是越细越好,一项作业也并非只包含一项任务,从资源作业产品或服务的分配不是越精确越好,而要考虑到管理的实际需要和所带来的收益能否大于实施成本。

三、钢铁企业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思路

ERP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会计业务流程改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成为可能,由此产生了企业改造现有会计流程的有效手段――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所谓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是指在IT环境下将财务会计流程与经济业务流程有机融合,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由相关部门的一名员工负责录入业务信息,当信息进入系统后,立即存储在指定的数据库中;同时该业务事件通过动态会计平台生成实时凭证,自动或经会计人员确认后显示在所有相关的账簿和报表上,不再需要第二个部门或任何其他人员再次录入。

在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原则指导下的钢铁企业会计业务流程设计方案就是遵循以上重组思路,并运用上述会计数据系统收集方式对原有的顺序化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具体流程表述如下:第一步,业务事件发生,各管理信息子系统录入业务事件数据;并将其存储到全局数据库(即数据仓库)中。第二步,系统考察联盟企业与整体价值链管理有关的所有业务过程,识别业务事件(包括一般业务事件、会计事件和信息事件),为落实经营管理责任,对数据库中会计事件货币计量的信息进行审核,并编制记账凭证,将其存入到数据库中。第三步,根据规则对业务事件数据进行编码并存储到数据库中。第四步。当信息使用者需要某项信息时,可以随时由信息使用者通过浏览器向会计信息系统输入信息处理代码。第五步,系统从数据库中提取需要的业务事件数据,并根据加工模型库中的会计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第六步,自动生成各种账簿供财产清查所用,并自动产生各种通用的常规报表

和企业内部管理报表,提供给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

四、钢铁企业销售环节会计业务流程设计

钢铁企业业务流程主要由基本流程即采购、生产、销售和辅助流程即研发、物流、人力资源等组成。通过业务流程(包括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借助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可以实现价值链上钢铁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外部业务伙伴的业务流程的相互集成与协调。从而有效管理“销-产-供”全过程,真正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笔者从价值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钢铁企业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思路,以集成化的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以钢铁企业内部价值链基本流程中的销售环节为例,对其销售业务流程和相应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构。在业务流程设计中。以客户订单为起点,以销售结算(即收款)为终点,通过对各项作业核算,完整地反映整个流程成本形成的过程。其重构后的销售业务流程为:订货划价排产生产入库监控发货结算。

(一)订货与划价 各销售点的销售预测或销售订单输入系统后,销售人员根据信息系统的成本信息反馈进行价格和成本分析,依据系统自动算出的价格交由集团价格管理部门进行价格审核后向客户公布(即划价)。在此过程中,系统需记录销售人员、集团价格管理人员的作业时间、作业对象等信息,驱动成本管理模块,然后转入排产和生产流程。

(二)监控 信用审核人员从系统终端看到客户订单后,查阅客户的往来账和信用记录,确定是否发货和发货情况下的收款方式(即采取现销还是赊销方式收账)。若采取赊销方式则需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即信用标准(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率)、收账政策(针对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将制定的信用政策在客户订单上做出相应的标识,系统最终生成有效的发货通知单并标识发货单号。在此过程中,系统保存客户订单,收集信用审核人员作业时间、作业对象等信息,驱动成本管理模块。

(三)发货 运输管理人员从系统终端看到发货通知单后,根据可发货资源情况、合同情况,结合车辆的预计到位情况,合理编制运输计划,安排运输车辆、路线、运输时间,确定采用何种形式装运。仓库保管员根据发货通知单的要求开具产品出库单,在特定时间内交由搬运人员移送产品到运输部门。装运人员验收产品后进行装运,同时填制装运单与作业单。钢铁企业的装运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企业自己配有运输部门,全权负责运输事务;二是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三是短途自己承担,长途外包。不论采用何种形式,所发生的运费实际上是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成本中的一部分,也应当记人作业成本,以正确反映顾客获利率。系统维护产品的出,入库单、发货通知单号,标记已出库的发货单。记录相关作业人员所耗的作业时间、作业对象等信息,驱动成本管理模块并通知会计系统开票。

财会流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企业原有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面对信息时代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影响,企业会计部门必须不断转变流程模式以适应信息技术时代对会计工作流程的优化要求。这不仅关系到会计流程的改革,更关系到企业管理模式的进步。会计部门是企业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应加强对会计信息化情况下财务会计流程优化工作的足够重视。

一、财务会计流程在企业中的作用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财务会计流程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体现其显著特征。一方面从企业经营面对的顾客出发,以顾客为企业日常经营的导向进行的财务会计流程。另一方面则是以企业为主体,在企业内部的一切活动中,通过与各部门间的联系和合作,从业务方面、会计财务方面和企业管理方面入手,对每个流程中产生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得出的结论反馈到企业管理层,为企业管理层进行高效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由此可见,财务会计流程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缺陷分析

(一)相关流程中的各个阶段缺乏联系。在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过程中,财务人员以完成了从手工记账到半手工记账、从按一定顺序独立完成记账到采用独立的子系统记账的过渡。这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依然不够紧密,无法真正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没有实现对财务会计流程的更进一点的优化。

(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缺乏全面、准确地反映。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主要是为了提升对企业经营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提出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思路和建议。然而由于部分企业在内部体系和科技条件上的限制,使得财务会计无法实现全面的采集相关信息,这导致了后期的信息数据分析不全面、不准确,因而也无法真实有效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严重影响了财务会计流程对企业发展的帮助作用的发挥。

(三)会计信息存在滞后性。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还在于能使会计核算与业务达到同步,从而有效掌握企业资金流和物流信息的动向,真实有效的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然而,不少企业由于科技条件达不到这个要求,使得财务会计核算长期落后于企业业务的发生,这就形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的滞后性,而会计信息还要经过不断地加要处理才能被使用,这就导致了财务会计核算无法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企业经营状况分析,从而对企业决策造成误导。

(四)信息之间缺乏联系。传统的会计流程只负责对企业正在进行的业务信息的采集,而对企业的相关运作没有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反馈。这使得部分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联系,脱离了企业运作而独立存在。这也造成了相关信息在传递、整合和分析过程中缺乏综合性,失去了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意义。

三、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企业流程再造

企业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必须在企业流程再造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企业流程再造对相关管理体质的变革对企业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形成企业进行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有力依据,是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企业流程再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流程的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是通过对企业原有的工作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企业流程再造的第一个阶段,分析阶段为企业流程再造后期的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流程的再设计阶段。针对分析阶段找出的企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是对这些问题提出进行改进和完善的方案。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企业流程的再造并不是机械地、不可调整的,而是灵活的,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实现科学技术与流程设计的完美结合,这样才能通过企业流程再造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企业流程再造的实施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在具体实施阶段,将分析结果和再设计的方案通地具体的实施完成对企业流程的再造。这一阶段的工作会为企业组结构、人员、职位等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在该阶段的工作中一定要特别谨慎,以免因实施不当对企业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四、基于会计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一)为财务数据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想要实现基于会计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首先要完成对财务数据的标准化设置。这是企业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标准,为企业建立可以共享的标准编码的源数据,可以保证企业财务工作中相关数据信息采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能减少相关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财务会计流程最初的环节就开始实现优化。

(二)简化会计核算流程。对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必然要对工作中不必要的步骤进行简化,从而减少对数据的重复加工。这一工作,可以通过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相关数据的直接输入,并最终在共用平台上生成相应的表格实现。

(三)打破传统的会计流程。想要实现财务会计流程的有效优化,必须打破传统的会计流程,通过对实施事件驱动,根据不同的动机将会计数据信息划分为不同的若干种事件,然后再设计出与各个事件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以此解决财务工作与企业经营业务之间各自独立、缺乏有效联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仇铭燕.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23:182-183.

[2]赵万英.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3,18: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