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毕业生就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范文第1篇

一、建立专项资金。每年在市财政预算中安排促进**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大学**籍毕业生回家乡工作的奖励,对**籍困难毕业生就业的资助。

二、鼓励重点大学毕业生回家乡工作。

(一)重点大学**籍毕业生回家乡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与企业签订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毕业生本人一次性奖励2万元,奖励资金待毕业生在企业工作满1年后支付给毕业生本人。符合《**市引进紧缺人才资助办法(试行)》(**政发〔2006〕31号)中企业骨干人才购房资助对象的,可由毕业生本人直接申请购房资助,政府资助资金直接划拨至其个人账户。

(二)重点大学**籍毕业生,凡符合本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所需专业要求的,根据用工单位需求,经统一面试、考核合格的录用为派遣制事业性质人员,工作年度考核优秀的,可录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三、扶持困难毕业生就业。

困难毕业生是指就业困难或经济困难的**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是指毕业6个月以上未实现就业并已办理失业登记的毕业生;经济困难毕业生是指“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贷款进入高校就读的毕业生和经所在镇、开发区确认的其他困难家庭毕业生。

(一)以培训促就业。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毕业生就业技能,促使就业困难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每位**籍就业困难毕业生可享受一次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凭考试合格证明,由毕业生本人向市人事部门申请返还个人所交纳的培训费用。

(二)以见习促就业。鼓励企业吸纳**籍就业困难毕业生进企业见习,通过见习实践,创造就业机会。**籍就业困难毕业生每人可申请参加1次见习活动,见习期间享受生活补助。生活补助由见习单位和政府共同承担,政府补助的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见习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

(三)实行就业援助。经困难毕业生申请,由市人事部门向社会公布困难毕业生的专业方向和求职意向。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困难毕业生,对接收困难毕业生并签订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金额按企业为困难毕业生缴纳1年社会保险费的50%计算,补助资金待毕业生在该企业工作满1年后拨付。建立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绿色通道,优先按规定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就业登记证》和《再就业优惠证》,享受就业再就业优惠待遇。

四、鼓励自主创业。对**籍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税务部门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给予税费减免优惠。毕业生自主创业需申请小额贷款的,可根据《关于印发**市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政办〔**〕116号)文件,按照自愿申请、社区推荐、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后报市就业管理机构审核、贷款担保机构审核并承诺担保、经办银行核贷的程序办理贷款手续。优秀毕业生从高校争取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可进科技人员创业园,并享受创业园的优惠政策。

五、优化政府服务。各政府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度。人事部门要在毕业生求职信息、举办毕业生“双选”活动、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推荐、就业见习、就业信息服务、档案托管等方面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合作,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联动机制,互通招聘岗位和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为毕业生提供鉴证、报到、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档案托管等一条龙服务。公安部门要做好毕业生落户工作。

六、坚持规范操作。

(一)重点大学毕业生回家乡工作奖励金支付,由毕业生本人提出申请,困难毕业生就业资助由毕业生本人或所在用人单位提出申请,报市人事部门审核后拨付。

(二)市财政部门要定期对促进**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有违反本意见规定的,作出相应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七、其他。

毕业生就业范文第2篇

服企现状分析:

私企占较大比重,以生产休闲装为主

通过抽样问卷与现场访谈的方式,我们对辽宁省6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其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

从表1的统计结果看,辽宁省服装生产企业中,私企占较大比重(71.42%),而股份制和个体私营分别为14.29%和14.29%,但总体规模较小,企业员工数在101~200人之间比重较大,为33.34%,千人以上的企业几乎没有。其生产流水线设备数量多集中在101~200台之间,占33.0%;数量在400台以上的仅占10.3%。

此外,辽宁地区服装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主要集中在休闲装,占71.42%,其次是职业装和运动装,都分别占到了14.29%,而其他种类的服装在调查过程中尚未出现。从服装企业原材料的供应情况看,外单国内市场供应的占比较大,为57.14%,而国内市场自主采购和外单国外市场供应分别占14.29%和28.57%。

企业人员学历结构分析:

以中专/技校为主,其次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

对辽宁省6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专业人员的学历调查统计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企业中的人员中专/技校的较多,占82.18%,专科占10.64%,而本科和研究生,分别占4.52%和2.66%。这充分说明现在的企业比较注重技术,技校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因此,在企业用人单位占的比重较大。

此外,调查发现,企业普遍存在发展需求不足的问题,被调查企业对设计人员与商务洽谈人员结构的淡化便足以说明。而这又是与辽宁省服装企业的内生特质密切相关的。该省服装企业大多重技术,轻管理;重眼前需求,轻长远打算;重操作人员,轻文化含量。因此,当今后企业进行产品开发、规模扩张时,此方面的不足就突显出来,如人力配置结构不合理,管理以经验型为主导,对外来人才客观排挤等。因此,辽宁省服装企业要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增强竞争力,就必须首先要在企业的人员结构上加以调整。

在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调研中,见图1,有42.86%的企业认为招聘时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人才,42.85%的企业认为所需人才紧缺,而只有14.29%企业认为找到合适的人才比较困难。

另外,招聘时是否能找到合适的人才也要看企业的规模、招聘的形式以及应聘者的情况。对应(往)届大学生而言,42.86%的应聘者对企业所在区域有要求,28.57%的应聘者能力未达到企业要求,28.75%对待遇要求过高。

社会招聘的主要途径中,利用当地招聘类报纸招聘信息占据了主要地位,为35.71%。说明在招聘时,最受企业关注的还是本地人才。而就应聘途径而言,网络虽然是当今比较时尚和前卫的一种交流工具,但目前只有少数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应聘。

企业最需要的人才职位分析:

技术人员需求量最大,其次为经营和生产管理人员

目前辽宁地区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较大,最需要的人才职位类别见图2。需求最大的是技术人员,占31%,其次为经营和生产管理人员,均占到了16%,而产品设计、技工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人员需求量所占比例相当,均为11%左右。

另据调查,由于目前辽宁地区服装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且大多属于自主创业型,对设计人员的需求较小,一般在10人以下。此外,由于产量较低,一般都是做加工或者做自己的品牌销售,所以在对外贸业务人员的需求方面也较弱。

根据企业调查结果,服装企业专业人才,尤其是技术、管理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企业的规模成正比,因此,这方面的人才今后还将有较大的市场。就目前辽宁省服装企业现状来看,服装企业一线技术岗位细化,仍大量缺少工艺、制板、管理等专业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这种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的“灰领”人才还将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近期需求人员数量见表3,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对中专/技校毕业的学生需求量较大,但在高层的管理层还是以高学历人才为主。

此外,被调查企业中,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惰性,现实性需求强烈,发展性需求不足。该地区服装企业目前大部分属于加工型企业,更急需的是针对具体职业岗位具有一定服装专业知识,掌握服装企业生产规律,并且专业技术熟练的一线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成衣设计、市场营销人员。走访调查中,绝大多数服装企业领导认为,理想的服装专业人才,除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外,还必须要熟练掌握专业外语和计算机操作,并且要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这种复合型实用人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而这也恰恰是服装专业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培养的出发点和目的。

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多数毕业生工作状态良好,但对薪酬普遍满意度较低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已经在岗就业的毕业生,对目前工作较满意的占42.11%,较不满意的占34.21%,可以看出,大多数毕业生的工作状态较好,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技术能力方面都已经与企业融合,能够适应当前的工作。有34.21%的毕业生对现有工作不满意,而不满意因素与其前期的专业学习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已就业毕业生对现任工作情况的调查统计看,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期望值较高,有60.53%的已在岗就业学生对现有薪水不满意,只有2.63%的学生表示 “非常满意”,26.32%的毕业生较满意。而从对企业的走访调研来看,企业普遍认为大学生对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为50%。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给予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此外,据调查,已就业人员第一次从事专业工作,感觉在三个月时间里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占60.53%,是占比最高的。而要在一年时间里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仅占21.05%,其他更慢适应岗位的便有了更换工作的想法。

从表4可以看出,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技能”(41.28%),其次为“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31.94%),两项选择均与大学生自身有关。说明毕业生对自己在高校所学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信,对自己职业素质能否符合单位要求缺乏信心,同时也说明毕业生对高校教育内容缺乏自信。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45.47%)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说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缺乏有效沟通,供求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畅通的渠道。

“专业水平”(49.23%)成为毕业生认为毕业生需要具备素质及能力最多的选项,其次为”沟通能力”(43.24%)及“适应能力”(41.42%)。

此外,毕业生开始踏入工作岗位,均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65%的毕业生认为遇到的首要困难是“实践经验不足”,21%的毕业生认为是“专业知识不够”。

专业课实用度分析:

营销类课程最适用,“服装结构与工艺”与企业联系最为密切

已就业的毕业生对专业课程开设的重要程度,比较满意的占57.89%,非常满意的占18.42%,而无所谓和比较不满意的占10.53%,很不满意的占2.63%。

从表5可以看出,在企业的发展中营销类的课程最适用,占27.5%,CAD类占23.75%,工艺类占18.75%,工程类占17. 5%。而服装结构与工艺这门专业课与企业联系更加密切,占37.71%,其次是服装CAD和服装市场营销分别占24.59%和22.95%。说明企业更加重视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对技术性比较重视。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时间内传递给大学生,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就业预估:

设计、生产管理以及市场营销人才将有较大市场空间

毕业生就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毕业生;就业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前景调研”(编号:20130116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5日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社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不断攀升,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明显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本课题组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2份;调查对象为河北省某金融类院校2013届本科应届毕业生,其中男生200人,女生300人,主要涉及金融、证券投资、国际金融、投资与理财4个金融类专业,旨在通过调查和研究金融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提出合理建议。

一、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和现状

近几年来,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和金融业监管部门等。在接受本次调查的同学中,43%的就业方向是银行,29%为证券公司,13%为保险公司,15%选择其他行业。从就业困难程度的调查看,有30%的同学认为作为金融专业毕业生找份工作比较容易;有61%的同学认为要因人而异;另有9%的同学认为竞争激烈、就业很难。从调查结果来看,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更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因为该行业要求从业者有一定的相关行业知识背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并且大多金融类毕业生都愿意前往银行工作,因为银行业一向被公众认为是高福利低风险的行业,传统的“铁饭碗”就业观念仍在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方向。

在对薪资调查方面,54.4%的毕业生刚工作时,薪资在1,500元以下;有36.8%的毕业生刚工作时薪资超过3,000元,其中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占到83.4%;通过试用期并转正后,有36.4%的毕业生薪资达到了5,000元/月以上,18.2%的毕业生薪资在3,000~5,000元之间,只有18.3%的毕业生薪资低于2,000元/月。对比其他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我们发现金融类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普遍较高,中华英才网“猎头在线”于2007年的《金融行业人才研究报告》指出,金融专业毕业生平均起点工资和平均定级工资分别为2,628.52元和3,794.91元,排在IT业等高收入行业之前。

对调查问卷中“您觉得企业最看重金融毕业生的哪方面素质”的回答中,45%的同学认为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是“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性等处事能力”,另有22%和18%的同学分别选择了“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只有不到10%的同学选择了“学业成绩”。因此,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扎实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增加实际操作能力,更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和学科竞赛等途径锻炼自己的管理、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二、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优势和机遇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

自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后迎来新的阶段,在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金融业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期,也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期。以我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为例,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仅十多万人,只占到上海总人口比重的1%以下,而伦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这个数字要在20%左右,上海国际金融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则更加捉襟见肘。综合而言,金融业务经营类人才将成为各金融单位迫切需求的人才。

三、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后,金融热逐渐升温,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或扩招金融专业学生,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招生,金融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远超过招生人数,金融专业毕业人数也不断攀升。而2010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专业毕业生被列为就业最困难的十大专业之一。近两年的往届金融专业毕业生不断积聚。在全球正在进入一个经济复苏性增长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尽管全球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但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仍是“低就业率时代”,金融行业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求总量加大但金融人才需求增速小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同时,留学生回国潮也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海外留学生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及各国法律制度比较了解,加上在国外多年金融市场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对各国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强,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金融业人才需求将逐步向“高精尖”倾斜,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逐步缩小,硕士、博士生相对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从20世纪末至今,国内外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对金融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金融人才具备时代性、创新性、市场性,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专业学生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强化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针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对策

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都了解在高校的教育模式中,课堂教学的“授业”模式一直以来是高校主要教学形式,是以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为主,并且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而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和科技活动,却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场所,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教学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型实验室等,鼓励学生多参加像“挑战杯”竞赛、模拟证劵投资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这样的科技活动。另外,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中去,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进行科研,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

2、多方位拓展就业渠道,搭建校企合作桥梁。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的有效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这不仅仅是在校园有限的环境里,而更应该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高校一直是为企业输送人才的优质渠道,而企业和高校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互为生存。要拓宽就业的渠道必然离不开企业的配合和支持。在目前就业困难的前景下,学校不能仅让学生单独联系企业或是等用人单位主动联系学校,这样的模式不适合当前的就业形势。为了让学校的人才能得到有利输送,也为了企业吸收优秀人才,学校应主动搭建一座桥梁,利用学校资源、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和企事业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如建立实践基地、实习基地等,让学生了解企业,也让企业了解学生,为学生就业大开方便之门。校企合作有利于让学生能更早的接触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企业最需要的是哪方面的专业和能力,这样会对自身的认识有更好的把握,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是在大学阶段通过各种途径循序渐进培养的,而在此过程中,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更是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了解较少,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同时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亦不能很好地运用,导致其对就业存在迷茫和担忧。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明确其将来就业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根据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知识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投身到社会实践的各个工作岗位,弥补自身的经历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社会所需,更好地明确自己今后努力方向,提高自身接受知识的自觉性,通过两方面的互动,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增长社会经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4、培养良好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在毕业生的就业大军中,一直存在这样的老问题:一心想进大城市,工作只选“铁饭碗”,最后高不成低不就。要想改变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学校的教育引导非常重要,应通过老师引导、系列讲座、经验之谈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另一方面学生必须加强对自我情绪和心态的调整,及早考虑就业问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择业前建立正确的就业观,让自身在就业过程中能以平常心面对,以冷静的思维进行择业。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学会积极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境。通过合理的宣泄途径和放松训练,排除诸如不满、愤懑、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对就业方向上的原有束缚和传统意义上的“就业+终生职业”的择业观。树立大金融意识,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阱。

主要参考文献:

[1]褚红素.金融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报告[J].湘潮,2012.12.

毕业生就业范文第4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在部分人的认识还不到位。近5年来,我国高校持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数量大比例上升。*1年为115万,*2年为145万,*3年为212万,*4年为280万,*5年将为338万。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必定会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一定压力和困难,但我们不能把此当成负担。其实,我国大学毕业生占总人口的比例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以我们的人口总数、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而言,高校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因此,关键还是提高认识的问题。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认识提高了,做好这项工作就有动力,就有积极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在有些企业招聘人才要求过高。为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各地各部门采取各项措施,如通过举办人才市场等形式,广开就业门路。但一些单位往往要求过高、条件过于苛刻,招聘人才有的非博士、硕士不要,有的要求具有若干年的实践经验等等。这些现象都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要看到,招聘人才不是学历越高越好,而是要看其能否把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能否为“我”所用。招聘人才不能只顾一时、只顾眼前,任何经验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学习、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看潜力、看发展,这才是正确的选人方法。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在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的需求脱节。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一些高校不顾社会的需要,脱离实际,大开热门专业,“大路货”专业,使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大量过剩,而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却很难找到。因此,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调整专业设置,使高校大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得上,受企业的欢迎,这也是十分重要的。

毕业生就业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构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模式必须基于对市场有清醒的认识。加大就业工作的力度是加强高校自身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就业工作的部门是学生就业指导之家,用人单位求才的场所,高校了解社会需求的窗口。根据两类性质不同的就业指导,应分别采取无偿和有偿的方式开展工作。同时还应进行系统、整体的规划。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就业也逐步纳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同,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功能上,不但包括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包括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只有这样,高等院校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概念。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多次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在学校。因此,高等院校必须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构筑面向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

一、必须认真区分面向市场与面向政府这两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的不同点,才能明确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地位和职能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高校主要面向政府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体现出被动性的特点,其主要的工作着力于按国家确定的分配计划做好毕业生思想工作。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的配置是整个计划经济中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直接面向市场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由于就业市场的多变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挑战性,这就要求高校及毕业生必须主动适应市场要求,采取更为积极和灵活的态度,依托就业市场。同时,必须说明的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树立主动适应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建立不能仅仅理解为形势迫使我们采取新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解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必须从三个层面上加以认识。

首先,从高等学校的职能上看,我们以往理解的培养人才是不全面的,按市场经济理论,人才的价值是通过市场反映出来的,只有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才。由于以往过多地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以后,接触社会,其适应能力有明显缺陷,高校师生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利于转变办学理念,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其次,从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角度来看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反映毕业生质量的直接体现,也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达高校竞争十分激烈的美国,就业指导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更高,在高校排名的竞争中,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十分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在面向市场的商学院排名中更是如此。在国内,民办院校比公办院校更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国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只达到l0%一20%,有的省区和学校甚至低于10%,然而通过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某些民办高校在众多的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乃至全国较有影响的民办高校。这说明必须打破两个观念:

第一,大学生就业工作,特别是就业推荐工作是被动的,只能依市场需求,无为而治。

第二,大学生就业工作在高校的众多工作中属于次要工作。

最后,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体现。“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到高校中,广大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客体,是高校服务的对象。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般来说,工作化初期,就业需求有限,而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就业压力必然就大,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1998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约为78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足8%。经过三年的扩招,2001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1300万左右,净增520万,增长66.7%。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13%。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我国教育史上是没有过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在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的同时,也使我国高等院校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不能妥善安置毕业生就业,不但将难以巩固我国高校扩招的成果,而且将危及我国的社会稳定。

二、必须基于学生和社会两个方面来思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职能及工作内容,才能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

有的同志认为,高校就业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和咨询。这种着力于指导的观念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包括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政策的指导、就业信息筛选的指导、就业心理的调试、求职技巧的训练;咨询包括具体就业过程中的管理,就业政策咨询、就业信息、毕业生推荐表的填写、就业协议书的审核,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桥梁等具体事务性的工作。这种观点把就业工作限定为指导和咨询。

有的同志则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内容:1、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2、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和求职技巧;3、帮助学生获得就业信息;4、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各地的就业政策。

还有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高校就业工作的功能分为指导和服务。

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学生就业指导之家、用人单位求才的场所,高校了解社会需求的窗口。

关于学生就业指导之家的内容,除了包括前述就业指导内容以外,笔者认为不能仅仅从就业指导中心本身能从事的工作来理解就业指导的范围,还必须注意到就业指导部门对高校其他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存在着共同促进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不仅指各系的政治辅导员秘书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义务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指导工作,而且通过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使学生对职业道德、从业人员守则、择业观、就业岗位预测等有更为清晰的把握。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必须成为用人单位求才的场所,这不但是对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要求,也是反映用人单位的心愿。我们应该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而人才的竞争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人才资源已成为企业及其他组织的最为重要的资源,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因此,满足用人单位寻求最合适的人才的愿望是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体现。许多现象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即认为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不甚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国,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是将长期存在的。而事实表明,大学生求职难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笔者通过对珠江三角洲二百多家各种类型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求人难,不但是高级人才,也包括中低级人才,其难度不亚于大学生求职难,原因何在?其一,对人才的了解的途径不畅,用人单位往往只能凭借一纸求职信或推荐表,至多通过面试了解学生,难以对大学生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包括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把握程度、品行等。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用人单位对解雇员工一直是非常小心的,从感情上不愿意频繁解雇员工。其二,市场经济初期,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违约现象严重困扰着用人单位,用人计划往往因毕业生的违约而搁浅,大学毕业生的诚信已经遭到怀疑。在这种供求错位的大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积极工作,一方面向社会用人单位主动推介,树立营销理念,开展有效的营销策略推介学生,同时,树立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公正性、权威性;在积极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要维护用人单位的正当权益,帮助用人单位寻找合适人才,服务于用人单位,才能扩大高校就业机构的社会影响力,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只有这样,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才能成为高校面向社会的一扇窗口,是高校的形象大使。

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是高校了解社会需求的窗口,高等院校要适应社会需求是市场经济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通过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实践,可以推动高校面向社会,及时了解学生需求的变化。就业指导机构通过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为高校调整专业设置提供依据;为课程设置、课程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为专业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提供依据;为高校调整教师队伍提供参考;为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概括地说,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对于推动高校的自身建设应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保持高校与社会联络渠道的畅通,是高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三、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就业工作,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有利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向更为高效的方向发展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其性质上来看可以分为义务和非义务两类。所谓义务工作,也可指高校教学范围的工作,是属于人才培养总体范畴内的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就业心理的测试、模拟演练、建立学生和用人单位信息库、就业成果的统计、就业协议书、推荐表、档案管理等,属于义务范畴内的指导工作,学生可以无偿取得,学生已通过支付学费的方式来获得该项服务。非义务工作是指高校就业指导义务性工作以外的,由于推介毕业生所产生的工作,包括就业信息搜集,组织招聘会,人才中介等,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些工作是属于社会性的人才市场的功能,只是我国政府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重点在高校,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假如社会存在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高校人才市场的存在就是不必要的。但是,在现阶段,高校毕业生推荐工作,目前的难点也在于难以获得足够有效的就业信息,有人认为就业率低的原因在于学生期望值太高,而实际上,片面要求学生降低就业期望是不现实的,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不能被认为过高,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就业的压力不但是对学校而言的,迫于家庭及个人的考虑,毕业生更愿意尽快就业。目前尽管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属于义务性范畴的工作做了不少,许多学校也颇具特色。但是,衡量高校就业工作的核心指标——就业率却不尽人意,据广东省2002年各高校统计,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高校平均一次性就业率只能达到50%-60%,总体就业率也差强人意,其原因是高校就业工作中没有把就业信息的搜集和人才推介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导致这一原因的不是认识上的不足,而是工作方式上的错误。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学校内部都没有能够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这样缺乏激励的工作必然是无效的。这里容易引起争论的是两个问题,第一,采取有偿服务会提高效果吗?第二,采取有偿服务不会使学生对此有意见吗?回答是肯定的。从理论上说,市场经济没有免费的午餐,脱离这一原则。就必然会被社会所抛弃,高校就业指导在人才推介上与社会上人才市场运作方式的脱轨,必然遭到人才市场的拒绝,人才市场对人才的推介是有偿的,向被推介人收取中介费,而依目前的政策,人才市场推介学生是不能收费的。这样的结果等于是高校关闭了与人才市场联系的大门。许多有效的毕业生推介方式无法运行。采取有偿服务,就业指导机构与学生签订就业推介协议,按市场方式运作,能有效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可以充实就业指导队伍,增强就业指导能力,就业指导人员不够,经费不够等问题迎刃而解。由于学生自愿与学校签订就业推介协议,因而基于自愿基础上的协议是有法律效果的,学生和学校之间不会对此发生争议。笔者提出这一思路是有实践依据的,广东某民办高校建校于1998年,1999年开始招生,在校生不足3000人,至目前,每年毕业生不足1000人,但招生及就业指导中心人员达40多人,经费达百万以上(包括招生费用),实际用于就业的费用在20万元以上,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第一次薪水在1200元人民币/月,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有偿服务的方式,不但保证了经费,而且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就业工作的效果,对学生而言,学生对就业指导的严肃性有足够的认识,从调查结果来看,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满意度和对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满意度都较高。

四、必须从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规划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全面规划才能真正履行高校就业工作的职能。首先,高校就业工作应贯彻高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从招生开始,就应当对学生是否具备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素质进行考察。进入学校以后,应该对学生就本专业的基本就业岗位及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等作基本的解释,让部分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择专业,这是高校就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相关模块的心理测试,开展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的初次设计,为学生确立基本的职业倾向提供帮助。在第一学年,应该向学生宣传国家的基本就业政策,毕业生供求的基本状况,所有的这些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其能力、知识的认识,有利于紧迫感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第

二、三学年,应该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毕业生挖掘潜能,发展专长,弥补性格、能力上的明显缺陷,在毕业年具体指导毕业生如何写简历,参加面试训练,帮助毕业生了解需求信息,通过提供就业信息,向社会推介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