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专业毕业总结

计算机专业毕业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专业毕业总结

计算机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回首三年的大学生涯,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执着探求,百般锻炼,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且我相信:用心就一定能赢得精彩!勤奋的我将以永不服输的韧劲融入社会。

通过二年的工作经历使我认识到工作的乐趣,但同时也锻炼了我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适应与协作能力;且勇于接受挑战,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对新兴事物接受能力强,热衷于计算机、网络、销售等相关领域!所以我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用行动谋求信任!

人生信条: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

最后附言

只为成功找机会,不为失败找借口!

计算机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专计算机 双师型 专业建设

如今我国对计算机人才市场的需求缺口很大,而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就业形势却不理想,尤其是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很难。究其原因主要是中专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力不够,专业性不强,不能适应工作。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我们应该做的是让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不落伍,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提高生源素质

当今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通过对企业的调查,笔者了解到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不强,能力不够,没有上进心,又不肯吃苦等现象。原因不只是老师教的问题,很多学生是因为当初选择学计算机专业就是不想受累,有份体面的工作。这种想法决定了他的未来与现实会出现很大的差距,导致不能接受现实状况。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其他专业不符合的人员都可以读计算机专业,导致学习进度相差很大,老师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把好的学生也耽误了。所以笔者认为要想让中专计算机专业办好,就要在入学时严把质量关,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要。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计算机行业发展速度很快,计算机专业更新速度更快,计算机教师所掌握的专业要与时俱进,不能落伍。有句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老师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学生培养质量。提升老师的专业水平首先是让老师继续学习充电,才能更好地掌握当今计算机专业技能;其次从计算机专业老师中挑选有能力的,最好在企业实践过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老师编写校本教材。因为计算机传统教材存在知识老化现象,与当今社会需求不符,学生不喜欢学等因素已经不适合了;最后让计算机教师投身企业中,通过实践、调研等方式来关注市场动态,从而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实用、能用、够用。

三、定位培养目标

通过对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回访和调查,对计算机行业人才市场的分析,了解到中专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主要有计算机办公软件基本操作,局域网的操作维护,专业打字员,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和调试,影视制作及数字化,平面广告设计及制图,计算机信息等。学校要根据现有的机器设备,专业老师的能力等条件从中适合学校的专业,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专业,对选择的专业要做精细,尽最大努力做好做强。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培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学好、学会。我们要打破以往的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旧的教学模式调动不起来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老师的教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老师进行辅导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另外组建兴趣小组和竞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还要进行工学交替,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的项目。完成实际项目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更加了解学习专业的目的性,激发他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

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

计算机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发展更新速度飞快。如果不跟进就会被甩到后面,计算机老师要不断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老师教的知识,还要多留时间让学生独自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老师给予指导,这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便将来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中专计算机专业建设只有适应社会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和改革、提升生源质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专业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静,祁利平.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7(11).

计算机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最后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对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非常重视,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近年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星下滑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1 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知识不全面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三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其涉及的知识面广,且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有一定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专业素养。但事实上,有些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各种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又参差不齐,因此在选题时,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有避难从易的;有到网上下载,东拼西凑的;甚至直接抄袭的。这样粗制滥造的毕业设计只能是应付交差,质量根本无从谈起。

1.2 选题质量不高

因为缺乏对综合性项目的实践经验,高职学生在选题时容易出现盲目性:有些题目单一,研究内容单薄,缺乏深度,不能达到综合检测的目标;而有些教师的命题也有局限性,有些题目脱离生产实际,是常年积累下来的“虚命题”,应用价值不显著,学生提不起兴趣。这些因素也造成了毕业设计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3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进行,但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高职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就开始找工作,制作求职简历,参加各类招聘会,到企业顶岗实习等。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毕业没计时间,也极大地分散了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精力。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必定大打折扣。

1.4 考核流于形式

毕业答辩时,有些学生已经找到了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部分学生抱着只等答辩通过,拿到毕业证就回家的想法,主要精力却没有放在答辩的准备工作上。而一些教师也不想“为难”学生,抬抬手,学生也就顺利通过了答辩。虽然有明确的考核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缺失,答辩只是过过场,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很难保证。

2.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针对以上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旨在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1 做好学生毕业设计的动员工作

在毕业设计开始之前,要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克服浮躁心态,积极迎接准备。有些学生担心做毕业设计会影响找工作,教师应从思想上纠正这些错误的观点,消除他们的顾虑。可借鉴往届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宣传毕业设计对应聘职位的积极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做好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2.2 选择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

要选择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从事过项目开发的教师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在选题和指导方面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1)适应性原则。教师应立足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前沿来命题,使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和适应性。(2)创新原则。创新是计算机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应控制在6个以内,如果指导的人数过多,必定会分散指导教师的精力,从而影响指导的效果。每位指导教师只能指导一至两个相近课题。同时,可成立毕业设计督导小组,选派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富有科研开发经验的教师参加,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

2.3 严格考核程序

指导教师在整个毕业没计工作中的作用是:引导、辅导,激励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同时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布置完毕业设计任务之后,应要求学生定期汇报研究进展,同时提供详细的研究日记或研究记录,并每隔一段时间把学生召集到一起,交流研究的成果和心得,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进行解答和分析,并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要求。

毕业设计答辩通常由5位专家组成一个答辩小组,学生一律以ppt形式进行演示答辩,按照相关规定考核,严格把关。答辩不过的学生原则上应推迟毕业,并按一定的比例评出优秀论文,以激励优秀学生。这样能够教育毕业生重视毕业设计环节。

计算机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计算机专业;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3-0082-03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毕业设计是毕业生针对某一课题进行的有创见性的科研结果,是撰写学士学位论文的基础。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2] ;二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在工程应用中遇到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习理论知识的升华与提高,并应用到实践的一个过程,也是对大学生本科教育的一个综合检验,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评价内容。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量扩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同时学生就业压力增加,找工作和考研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毕业设计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3-4],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工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毕业设计选题不合理

毕业设计的选题是进行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也是涉及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5] 。目前,在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的选题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题目毫无新意。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很大一部分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如实验室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此类题目过多过烂,学生不想写,在网上随便搜索便可拿过来就成了毕业设计,以至于毕业设计成了走过场;(2)题目设置太大太复杂。在选题时没有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准确定位,因而选择的题目过于复杂,类似于注册表监测软件开发、微型操作开发等,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相对本科生过于深奥,学生无从下手,最后只能是随便应付;(3)题目设置过于简单。有些课程设计的题目过于简单,工作量不足,没有达到毕业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二)毕业生就业与毕业设计的矛盾

毕业生就业时间一般是从大学第四学年上学期11月份开始并一直持续到下学期,而毕业设计时间则是整个下学期开始直到毕业前毕业答辩,时间上严重重合。当前就业形式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模式,使毕业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也给毕业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由于毕业设计和就业同时进行以及就业的重要性,大学生普遍看重就业而忽视了毕业设计。一方面,毕业生需要搜寻各种就业信息,参加各式各样的毕业招聘会,精心备战每一次面试,根本无暇兼顾毕业设计;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是专业基础知识,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让学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用人单位一般要求毕业生到单位实习,因此这部分同学需要在校外单位作毕业设计,指导不便并且缺乏有效的管理,从而造成毕业设计质量的下降。

(三)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

毕业设计的时间通常是在第四学年下学期,此时部分同学工作已有着落,用人单位主要看重的是主要课程的成绩,因此认为毕业设计的好坏与自身就业无关,毕业设计只要能合格就行,从而忽视毕业设计环节,使得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另外,近年来社会诚信度的普遍下降使得高校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大学生诚信度严重缺失[6] ,一些学生干脆直接从互联网上下载别人的成果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设计过程中监管不力,也是造成毕业设计抄袭增多的一个原因。高校的扩招使在校学生的人数急剧增加,而教师人数则变化不大,使得每名教师要指导十几个学生,精力不够无法对每个学生都面面俱到,使学生有了投机的可能。

另外,学校只看重就业率,缺乏对毕业设计的足够重视,也是造成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毕业论文答辩形式化

毕业论文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检验。由于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毕业论文的质量达不到要求,造成了答辩过程流于形式,未达到真正的检验目的。此外,感情分普遍存在,造成了没有毕业论文不合格的现象,毕业论好做坏一个样,严重的挫伤了学生认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二、应对措施

针对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的指导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选题要有实际的应用意义,尤其是计算机专业,选题范围较为广泛,容易产生一些假、大、空的题目。因此在选题时应尽量从毕业生的就业背景出发,结合四年来所学习的主要课程,选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明确工程背景的题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度是能否高质量完成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常用的选题方式是教师统一拟定了很多题目,然后由学生被动的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鼓励学生立足于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或学科领域中的前沿问题,提出新颖的毕业设计题目。在选题时应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可以先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题目,教师对其中有创意的课题进行提炼和丰富,然后师生双方就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目标进行交流探讨,最后由教师根据毕业设计要求设置合适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

(二)毕业设计与就业矛盾的解决

针对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冲突。

1.错开毕业设计与就业时间。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主要冲突在于时间上的重叠,因此可以考虑调整专业的教学计划,错开毕业设计时间。例如,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就采取了第四学年上学期安排了专业课程设计,其题目安排与毕业设计相近但工作量有所降低,是对毕业设计的一个预演。通过专业课程设计的学习,使学生对如何进行毕业设计有了初步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动手经验,因此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从而避免与就业的冲突。

2.以校企联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用人单位之所以要求毕业生到单位实习,是因为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可以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所欠缺就是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通过学校,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联系几个固定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统一地安排实习时间,保障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于毕业设计。近年来,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通过在无锡、苏州等地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不但有效地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而且很大程度了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3.教学内容改革。计算机软硬件发展速度日新月异,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则更新速度较慢。特别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开发软件的更新速度非常迅速,教学使用的软件远远滞后于公司所使用的软件。毕业生进入公司后还要进行二次学习,这也是用人单位一般要求毕业生到单位实习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对计算机专业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合理安排课程的内容。

(三)扼制毕业设计抄袭现象的对策

根据10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经验的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扼制甚至杜绝毕业设计抄袭现象的发生。

1.加强毕业设计过程中师生的交流。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不可能集中在一个教室进行指导,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QQ进行指导,随时地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程,防止抄袭现象的发生。另外,还应当定期举办讨论会,及时解决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平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向指导教师请教。

2.加强学院对毕业设计的监督功能。学院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毕业设计的进展和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抽查;在毕业设计答辩上实习一票否决制,即如果在答辩时发现有抄袭现象,直接定该生毕业答辩成绩不及格,同时追究指导教师的责任,以此来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3.通过“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检测是否存在抄袭现象。“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是一种用于辅助高校检测检查大学生毕业论文是否存在抄袭等不端行为的软件,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论文的质量。

(四)建立严格的毕业设计成绩评价体系

为了避免人情分或随意打分现象,毕业设计成绩评定需要建立严格的评价体系,最终的成绩应该综合指导教师、评阅小组、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后给出,同时还应考虑学生之间的互评。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可以开发毕业设计成绩评价系统实现评分的公正性。例如,在评阅小组预评阶段,由学生通过系统提交匿名论文,由系统随机分配给评阅小组成员,使评阅人不知道论文的指导教师和撰写学生,从而避免人情分。建立严格的成绩评价指标体系,每个阶段的评分标准可根据毕业设计成果、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设计态度、工作量、创造性指标、毕业答辩效果和外文翻译等在毕业设计中的重要程度设置不同的权重[7] ;最终的成绩则根据各个阶段的评分自动生成。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障毕业设计成绩评价的公正性,在毕业设计答辩中应坚持以下几点:(1)在最终的答辩之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制作的软、硬件必须经过演示并通过答辩委员会的验收后,才能予以答辩;否则不予答辩,必须重新修改直到达到要求。(2)实习答辩小组教师随机分配制度,在答辩的前一天提前公布,并且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度。(3)坚持毕业设计复评制度,即建立由教授和退休老教师组成的毕业设计督查组,对最终的毕业设计成绩进行抽查,对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起到有效地监督作用。

虽然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要仔细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抓住问题的本质,通过高校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就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施小平.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J].高教探索,2006(4): 62-64.

[2] 史增喜.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03): 49-52.

[3] 陈岳林.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3(5): 74-76.

[4] 杨任尔,曾兴斌,黄青年.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1): 118-120.

[5] 杨平,王志萍,李平.论大学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 122-125.

计算机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1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危机

 

1)就业人数与企业需求不成比例。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被其他专业及个人所重视。即使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也进行过计算机的相关培训或自主学习。他们的专业性虽然不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他们的能力已经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同时他们还具有自己的专业,这样的毕业生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更为合适。这样用人单位就可以选择其他专业毕业生,从事企业中计算机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

 

2)学历不占优势。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具有大量高学历的员工是企业形象的一个提升。同时在大家眼中计算机专业是个高技能专业,很多企业认为学历和能力成正比。就好像大多数人都认为学习能力和学习经历成正比一样。

 

3)高职院校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上稍有欠缺,使学生的竞争力减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善于与机器,生活在单一的二进制生活中。而在现实的工作中,这样的非yes及no的情况,使他们在融入企业时缺少灵活性,不善于与他人沟通。

 

4)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方向缺少目标性。

 

计算机专业知识覆盖面广,学生在学期间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明确的专业方向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为步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般对自身的特点及社会的需求不够明确,过分依赖学校的课程规划。

 

2 培养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主要尝试

 

1)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研究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原有教学进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差距,找到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2)在改革初期,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及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调查、分析,同时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讨论、分析、建立“项目式教学”、“模拟企业环境真题真做”、“专业能力综合测评”及“项目式教材”模版。3)正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且得到了落实。

 

3 实践过程的主要创新环节和改进计划

 

1)服务滨海高新区经济发展需求,适应计算机相关行业企业岗位的发展需要,培养具备个人发展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专业发展的源动力。预计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a.结合滨海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形成符合计算机专业发展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b.构建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获得计算机行业职业岗位能力,实现入学即入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为引导的分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c.将计算机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结合实践需求,原有课程重新整合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核心课程标准制定,模拟工作场景的操作过程指导课程实施过程及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

 

2)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问题。a.需要进一步完善与规范项目式教材,教材的内容要符合行业企业项目建设标准及工作流程,要求编制老师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对行业某个工种环节要非常熟悉,所以必须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机会,要求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兼顾企业工作,在时间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b.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无借鉴性,需持续进行。c.企业作为供应链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改革参与的积极性不高。d.课程实施过程中严重缺乏双师素质教师。

 

3)研究工作的推进计划:a.继续修订和完善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b.进一步实践“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中心、以取得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c.实施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完成2016级专业进程修订。

 

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完成 “项目式教学”建立、“模拟企业环境真题真做”编写、“专业能力综合测评”建立及“项目式教材”编写等任务。

 

4 通过调整研究计划增强改革力度

 

结合本地区经济特点及学生的就业发展趋势,制定特色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各自的特点、主要就业方向及区域经济引领下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分别制定突出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挖掘全新切入点。构建以市场人才需求为起点和终点的,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借鉴行业企业员工培养培训计划、社会高知名度计算机专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目标式培养策略,使得“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具有时效性。

 

在研究中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分别确定适合本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的计算机职业资格考取计划,统计取证率作出分析评价。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让学生成为实践者、参与者和应用的创新者,学生代表加入专题研讨。

 

依据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本学院的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将专业核心课程的优秀改革方案进行分项式研究,一项一项对比总结,提炼科学合理的时序任务课程设计方案,重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在构建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过程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中加入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研究。结合职业岗位应用需求和教学实践体会,从确立考核目标、建立考评体系、设计考核内容、分配考核权重等方面进行实践,并分析和评价考核方式改革的结果和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做出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