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一数学课件

高一数学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数学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一数学课件

高一数学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微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逐渐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其教学视频短小精炼、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秉承“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为学生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从而让小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在思维发散的情况下收获技能。

一、利用微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颇受教师青睐的教学模式,其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将微课与情境教学的模式相结合,利用微课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微课与情境教学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相辅相成,进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内容时,就为学生录制了这样的教学视频:美羊羊和暖羊羊在打扫青草地,其中美羊羊打扫的是一块长方形草地,暖羊羊打扫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其中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在打扫完毕后,她们开始争论自己干活干得多,并闹到了慢羊羊村长那里。这时我便让学生开始思考,慢羊羊村长会怎样裁定呢?到底美羊羊和暖羊羊谁干活干得多呢?在这样熟悉的动画情境中,学生都积极地思考。我让他们利用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剪纸卡片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便将平行四边形一边多出的三角形裁剪下来,并拼接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侧,他们发现这个新形成的图形就是一个长方形,并且这个长方形与学生手中原有的长方形大小一样,完全能够重合。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利用微课丰富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

微课的教学视频虽然短小,但是其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点十分重要。植树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往往会因为考虑不全面而导致计算失误,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感受中体会植树问题的本质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

我在教学时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植树专题”。题目中出现“两端都栽”时,微课视频便会出现一条道路,在道路的两端都闪现出一棵树,闪动5秒后这两棵树便分别定位于道路两端;在出现“间隔”时,视频中就会在相邻的两棵树之间闪现出一条红色的线,闪现5秒后便将相邻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标注上间隔的距离数字。这样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分析问题,在理清题意与所求的基础上,他们经过一步步的分析很快就能将问题解答出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并且,这样生动形象的视频展示,有助于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具体的形象概念,他们在之后做题时脑中会不自觉地呈现出这样的画面,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利用微课设计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看与参与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本出发点,让学生在充满求知欲望与探究心理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时,我就利用微课为学生制作了“鸡兔同笼”的视频:老虎是森林之王,一天老虎抓住了同样数量的兔子和鸡,便把它们都关到了一个笼子里。兔子家族和鸡家族的其他成员知道了这件事后,便都央求老虎放了它们,但是老虎不肯。这时狐狸给老虎出了一个主意:“如果谁能够计算出一共有多少只鸡和兔子,那么就可以将它们放了。”猴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前来搭救它们。这时狐狸只告诉猴子笼子里一共有48条腿,并且两种动物的数量相同。故事讲到这里,我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猴子怎样才能计算出兔子和鸡各自的数量。经过不断的思维碰撞,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将方程列了出来,并成功解出了未知数。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微课教学手段下,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利用微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要结合微课教学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认知习惯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小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高效的学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一数学课件范文第2篇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新知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之上。尤其是小学数学中那些相对独立、 前后联系少、本质属性较隐蔽的知识的学习,更是依赖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善于提供多种感性材 料,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记忆表象。从中提炼出新知"生长点"。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 引入新知。

例如"圆的认识"的教学,学生认识"两定"即定点(圆心)、定长(半径)是重点,也是难点。一位老 师这样引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硬币、钟面、饼干、车轮……)从中设疑:所列举的物体哪些一定要做成圆的?为什么车轮一定要做成圆的?(学生为难)提供学生正、反面体验材料,国外为了训练自行车运动员,设计出前后轮均为椭圆的自行车。假如你骑上这种自行车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体验到:会产生上下颠簸。进一步分析颠簸原因是:车轴心到地面的高度随车轮转动而不断变动,即轴心到轮边各点线段 长短不一)。骑上圆形车轮的自行车为什么平稳(轴心到车轮上的距离处处相等。在释疑中引入圆心、半径的概念。

2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觉得数学教育是要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此,在备课中要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把从生活中收集到的数学知识,带进课堂交给学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新鲜的活力。如教学轴对称时,理解"对称"较为抽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剪纸(对称图形:花边、五角星……)让学生发现这些剪纸的美丽和奇特,猜测老师怎么会剪出来的,跃跃欲试的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着剪,允许他们率性而为,允许他们失败,甚至允许他们犯错误,教师尽量多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对称"的意义,并不断尝试着得出对称花纹的正确剪法(其实就是对对称的实际应用)。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理解折痕就是"对称轴"。通过了上面的动手操作之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剪一剪、折一折,马上可以得到验证,并及时得到反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

3运用直观操作分散教学难点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学具,使学生认识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获得较牢固的理解了的知识,并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六年级《圆的周长》一节时,教师充分创造时间、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索圆周长和直径之间比值的规律,展示小组合作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直观操作、研究交流,揭示圆周率的意义,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4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教师应合理地分配好各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例如,复习检查的时间不宜太长,新授时间占的比例要大一些,还要安排一定的巩固练习时间。教师在课前已经对各个教学环节所需时间作了预算,但因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着的,特别是当学生思维活跃时,常会打破原来安排的进程,在某几个环节超出了预算时间,以致于完不成任务而拖堂,或一节课内容不到下课早就讲完了,只好叫学生翻来覆去地自己看书本。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的中间进行调整,力求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因此,老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计算好时间,每个环节需要多少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把学生答问、读练的时间计算在内,并且留有余地。可多准备一些练习的题目,作为机动,如果时间有剩余就进行,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不进行。总之,有备无患。

5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那种让学生不通过思考就能回答的"是"与"不是"式的提问,那就是无效的提问。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教师通过提问使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换,而不仅仅传递特定的课程内容。也就说,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种辅助作用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而展开。同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增值"的重要途径。

6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高一数学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而数学课堂教学除上述作用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是数学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应该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摸索中体验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效率。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呢?

一、注重课前预习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会对老师将要讲解的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清楚自己什么地方存在疑惑,了解什么是重点难点,从而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中占据主导权,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求知,而恰恰是学生这种有准备、有目的的上课才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课的预习作业时,要注意把握学生知识点的“最近发展区域”,选择有层次、有点拨性的预习习题。这类习题既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点,通过层层的探索和点拨,又能让学生顺利地完成预习作业,收到预期的预习效果,进而帮助他们对新旧知识点的关系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大量的实践证明,课前预习过知识点的学生,在听课学习的过程更有针对性和迫切性,学习的注意力更集中,学习质量也会明显优于其他人。所以,要想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我们就必须要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

二、巧设课堂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大都是从问问题开始的,一个好的问题必能成为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间关系的桥梁,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跨度。

问题的关键在于点拨学生思路,让学生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点,而不是单纯地回答“是”或者“不是”。比如,在函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一种提问方式是“我们学过的函数有哪些?”另外一种是“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函数有哪些?”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几乎不用思考就可以顺口说出答案;但是回答第二个问题却需要学生好好地把函数的概念和脑中想到的生活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大量的思维,进而达到正确理解函数概念的目的。

问题的设置还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相比于其他学科,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想创新,就应该拓宽学生的思维维度,鼓励他们从不同的方面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屈服于权威的。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去设置能够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在独立探索中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例如,教师可以在书中习题的基础上,变换题型,让学生掌握原习题和变换后习题的内在联系与本质,进而达到一个钥匙开多把锁的效果。

三、创设良好氛围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够给予学生一种安全感,让他们不必担心“冒尖”“出丑”,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项活动中去。也只有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在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进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赢。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表扬。教师必须避免把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变为优等生的专场,相反,教师应该发动整个学生群体对知识点的积极研讨,所以,教师在满足“优等生”需求的同时,也要提出适合“后进生”口味的问题,逐渐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数学课堂教学的参与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同时,良好课堂氛围的建立也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和善待理解每一位学生,课后放下架子多和学生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对话,进而有利于高效数学课堂的建立。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是每一位基层高中数学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有效的课前预习、正确及时的课上引导和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必将会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的构建创设良好的条件,但是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我们更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充分钻研理解教材,重视课本,减少复习材料;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创造出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高一数学课件范文第4篇

一.报考对象和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报考: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我校专业学习的要求,非色盲、色弱;年龄不限;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经大军区政治部批准的现役军人。

2.下列人员不能报考:

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的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当年被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者;因触犯刑律而被有关部门采取了强制措施者或正在服刑者。

二.招生专业、学制、名额、收费标准

高一数学课件范文第5篇

一、构建和谐课堂,鼓励学生发问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师生间平等、轻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当学生提问题时,教师赞许的目光和专注的神情,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是非常重视的,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对培养和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提问题,就要给予表扬。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

如我在教学《吨的认识》一课时,在课件演示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去游玩,走着走着,来到小河边,正要过桥,小熊发现桥头有块牌,上面写着“限重1吨”。此时课件停下了,我让学生对后边的短片提出自己的问题时,有位平时沉默不语的学生小声说了一句:“他们为什么不坐飞机过去呢?”我就笑着说:“因为它们忘记买飞机票啦。”还表扬了这位同学有进步,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此后这个学生提问的热情高了,提的问题也更有价值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小学生想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它能促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努力地去探求、去实践、去发现。我们如果能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数学教学方法,善于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引导小学生对自然、社会,特别是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是每堂课都有新鲜的信息,让学生产生提问的兴趣,乐于提问。

课堂教学中能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知识的欲望,一节课就成功了一半。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强烈的问题意识。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积极思考,促进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制作了四个小动物举行自行车比赛的动画(课件演示自行车的车轮分别为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有的轴心在中心),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比赛。比赛正在激烈进行,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最后谁能夺得第一?为什么?

生1:小白兔。因为小白兔的车轮是圆的。

生2:那小狗的车轮也是圆的呀?为什么呢?

生1:因为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在中间的,而小狗的不是。

师:那小鸡、小猴的车呢?

生:它们的车轮的车轴在中间,但车轮不是圆的,跑起路来一颠一颠的,很慢的。

此时,老师不必再说什么,明显的两个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已产生: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圆形车轮的车轴为什么装在中间跑起路来又快又稳?这种问题情境会促进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学生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

⑴观察法

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的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和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长方体实物拿出来,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自主提问:a、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b、长方体有多少条棱?c、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⑵追问法

当接触到一个问题或者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可以顺着其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是“为什么……?”例如,在教“比的意义”时,说比的后项不能是0时,学生追问为什么,并提出球赛时为什么经常出现1:0、4:0、5:0……?教师除讲清道理外,对追问学生应大加表扬。

⑶类比法

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来。例如,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便可以联系“8、7的乘法口诀”提出问题;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推出9的乘法口诀?前后各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

四、改变评价方式,提高问题质量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如果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赞赏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则会丧失自信心。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更能起到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改变评价方式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当学生敢于提问题后,教师要适时引领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随时评价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