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品市场

消费品市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品市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费品市场

消费品市场范文第1篇

*7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7.85亿元,比*6年增长17.9%,增幅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创下自1998年以来最高增速,若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3%,总体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市场规模跃上新台阶,零售额增幅连创新高。

*7年全省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集中在230-320亿元区间内波动,相对*6年实现了整体的提升,月均零售额突破260亿元大关,达265.65亿元,比*6年增加40.30亿元,其中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达到318.01亿元,为单月历史最高水平。

逐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开高走,总体呈波浪式上升态势,从2月至11月连续9个月,月度零售总额增幅创下自1998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特别是10月份,零售总额增幅达19.9%,为自1998年来单月历史最高增幅。

(二)城市市场稳中见旺,农村市场日趋活跃。

*7年,城市消费品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02.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增幅比*5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比*6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74.3%,成为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导力量。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和农村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加快,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呈逐月上升态势,市场潜力正在逐渐显现,特别是11月份和12月份,全省农村市场零售额均突破100亿元,不断创下农村市场零售额月度历史新高。全年农村市场实现零售总额1085.40亿元,增长12.9%,增幅比一、二、三季度分别提高0.9、0.6和0.4个百分点,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25.7%。

(三)批发零售业占市场主导,住宿餐饮业业绩喜人。

*7年全省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2733.75亿元,增长17.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8%,对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84.7%,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1个百分点,是支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0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3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创新,全省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全年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98.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增幅首次超过批发零售业,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高居各行业榜首,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个百分点。其他行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2个百分点。

(四)大型商贸企业做大做强,中小商贸及个体商业保持活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本着做大做强的原则,限额以上企业纷纷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竞争力。*7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989.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0%,增幅比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高12.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31.0%,比*6年提高2.2个百分点,比*5年提高5.4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个百分点,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达43.4%。平均每家限额以上企业的月均零售额为275.15万元,比上年高出59.6万元。

中小商贸及个体商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在活跃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全年全省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总额2142.58亿元,增长14.3%,占全省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超六成,达67.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55.4%。

(五)外资企业增势强劲,连锁企业商品交易活跃。

*7年全省共有限额以上外商投资批发零售企业8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0家,累计实现零售额73.27亿元,增长1.1倍。平均每家外商投资企业月均零售规模达735.62万元,大大高于同期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月均规模275.15万元的水平。特别是在我省的外资零售巨头更是发展迅猛,*7年全省共16家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富山诚达实现零售额4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倍。

作为现代流通手段之一的连锁经营成为商业企业采用的主要经营组织方式。*7年全省共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店)267家,实现零售额244.02亿元,在上年增长79.6%的基础上,又增长77.2%,占同期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7%,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9个百分点,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达22%。

(六)各地消费市场繁荣,但发展不平衡。*7年全省各设区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增幅居全省前三位的是福州、莆田和三明分别实现零售额940.99亿元、172.86亿元和149.28亿元,增长21.3%、18.5%和18.5%,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4、0.6和0.6个百分点。其余6个设区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增幅依次为漳州302.28亿元,增长17.0%;泉州755.66亿元,增长16.8%;宁德162.64亿元,增长16.3%;南平174.40亿元,增长15.6%;厦门362.05亿元,增长15.0%;龙岩167.72亿元,增长15.0%。

二、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因素和存在问题

(一)增长因素

1、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随着城镇居民就业率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提高,农村减免农业税、改善劳动力就业环境等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扩大消费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5.42元,增长15.7%,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055.13元,增长12.7%,增幅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3.1%和12.9%。

2、就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全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农户”就业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就业再就业形势呈现可喜的变化。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65万人的104.6%;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8万人的122.5%,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3.9万人,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5万人的目标任务数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9%,实现了控制在计划指标4%以内的目标。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7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61.85万人、318.15万人和406.12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17.6%、8.6%和9.7%。

3、观念更新刺激消费升级。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在消费总量提升基础上,消费结构继续从基本生活型向现代生活型转变,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一是受居民需求增大等因素的影响,吃、穿、用类基本生活用品持续高温不减。*7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6.8%,其中食品类增长29.5%,粮油类增长69.9%,肉禽蛋类增长33.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9.3%,日用品类增长40.5%;二是个人享受发展类商品需求量一路攀升。全省限额以上企业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66.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3.3%,通讯器材类增长28.3%,金银珠宝类增长52.4%;三是住房热销,带动了家装商品的快速增长。限额以上企业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91.4%,家具类增长51.1%;四是汽车和石油及油品消费居高不下。全省限额以上企业零售汽车达14.36万辆,增长15.9%,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15.20亿元,增长26.5%,由其带动的石油制品类增长25.3%,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成为消费品中带动作用最为显著的商品。

4、价格指数上涨拉动零售额增长。*7年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持续攀高,全年累计增长4.3%,主要以粮油、肉禽蛋类为主的食品类价格上扬最为显著。其中,食品类上涨11.8%,油脂上涨22.3%,肉禽及制品上涨27.5%,猪肉价格上涨40.6%,蛋类价格上涨23.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拉动了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9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1、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影响消费能力提高。*7年占全省人口50%以上的广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比*6年增加633元,达5467.08元,增长13.1%,但也只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3%,少10038.3元。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影响了主流中档商品消费在农村市场的普及。

2、消费服务和市场环境不尽如人意制约消费发展。目前,市场商品和服务不能完全满足消费需求。在国内市场上,中、低档商品占主体,高档较少,与国际市场相比,质量存在明显差距。高、中、低档商品分类,不应当仅仅是价格差别,更重要的应该是质量和服务的区别。市场环境也不容乐观,市场环境包括市场交易硬件设施、交易制度、信用制度、厂商服务水平、市场监管体系等内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市场信用水平较低,尤其是在县级市场和农村市场,假冒伪劣产品仍充斥市场。二是厂商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服务承诺不到位等。三是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主要是法制的不健全及落实不到位等造成市场监管乏力。四是农村消费市场体系不完善,包括市场载体发展不平衡,零售商品网点多、连接产销的批发市场少;传统的销售方式多、新兴的流通方式少等。

3、传统消费观念影响消费需求的扩大。传统的中国文化崇尚节俭,“轻消费,重储蓄”等消费观念在一些居民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中表现的很突出。*7年全省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4711.23亿元,是1978年的718倍,而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只增长104倍,可见,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未得到较快增长,储蓄却大幅上涨,说明人们增加的收入不是用来扩大消费而是进行储蓄。高储蓄率虽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起步发展阶段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随着经济总量扩大,高储蓄将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同时,目前消费信贷主要投放于房地产,其他领域的消费信贷很少,导致银行资产结构单一,创新不足。而信用消费刚刚建立还很不健全,贷款手续繁琐,加之宣传不够,这些都抑制了信用消费的扩大。

三、展望与建议

*7年,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宏观调控成效正在显现。同时国务院高度重视物价稳定,一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和低收入群众生活。目前,生猪生产正在恢复增长,粮食和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增加,国家粮食库存充裕,主要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完全能够保证市场供应。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消费放在投资和出口的前面,将它放在第一位,再次强调了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要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面推动建设和谐社会。预计随着改善民生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社会各项保障制度的不断加以完善,消费热点升级换代进一步强化,以及在即将迎来的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推动下,*8年消费品市场将会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态势。

面对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改善消费市场环境;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积极发展消费信贷;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消费热点是促进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的必然选择。

(一)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一方面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消费市场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激活农村市场,有效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另一方面要逐步调整分配制度,增加城镇居民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要开拓各类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尤其要充分发挥社区、街道的作用,促使城镇居民就业和再就业;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完善按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激励机制,逐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

(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改善消费市场环境。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尤其是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要积极推动农村流通主体创新,主要是加快培育一批面向农村的商业龙头企业,建立新型农村商品市场体系。要推动农村流通管理体制创新,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农村商业行政布局和管理的模式,促进流通企业在农村的健康发展。要加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另一方面,要持续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要充分调动消费者协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管理、卫生执法等市场监管机构的积极性,持续开展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包括推行食品放心消费工程、企业诚信工程、反垄断工程、公众参与监管工程等,推动企业讲诚信、不欺诈、不垄断,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品市场范文第2篇

一、市场运行总体情况及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2%。随着我县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刺激经济和鼓励消费政策的贯彻落实,加之元旦、春节和乡村旅游文化节庆带动,消费品市场保持了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5亿元,同比增长12.2%,比一季度加快0.9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0.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9亿元,增长22.6%。

(二)城乡市场活跃。上半年,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18.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37%,同比增长12.8%;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0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63%,同比增长10.2%。

(三)批发和零售业带动明显。随着消费环境改善以及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批发和零售业作为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带动作用明显。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1.01亿元,占零售总额的89.98%,增长11.9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市场发展不均衡。城镇市场主要区域商贸网点密集,相互间竞争加剧,市场发展较快;而农村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现代商业业态偏少,广大农民时有到县城购买一些重要商品和大件商品,城乡市场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依然存在。

(二)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幅回落明显。自中央八项规定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提出后,使不少消费者重新回归理性消费,在餐桌上的奢华消费得到遏制。一些宾馆和酒店客源减少,生意冷清,餐费收入降幅较大。上半年,全县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4亿元,增长14.78%,同比增速回落17.42个百分点。

(三)社会保障不够健全,影响居民消费欲望。虽然我县对各项民生工程高度重视,取得了明显实效,但房价、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保障问题仍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住房贵”、“看病难”等现象依然存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物价上涨,居民对预期支出增加,消费欲望受到制约。

(四)潜在消费需求激活不够。受经济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重储蓄,轻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在一些居民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中表现较为突出。目前,追求时尚消费,超前消费的主要是青年人,中老年人的传统消费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有钱舍不得花,对贷款消费更是避而远之,消费信贷主要投放于房地产,其他领域的消费信贷较少。

三、对策建议

(一)住宿餐饮企业谋求多元化发展。随着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各项政策出台,受其影响,不少住宿餐饮企业尤其是中高档餐饮业销售业绩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高档餐饮单位应调整经营理念,谋求大众化、多元化发展。一是从单一商务宴请、政务宴请等高档消费转变到普通民众消费;二是调整产品结构,比如设置小份菜、半份菜,酒类等商品消费应避免浪费;三是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走出一条业态创新、经营创新、产品创新的经营之路;四是加大产业链的发展,通过产业链的整体运作,增强抗风险能力。

(二)壮大限上商贸企业,推进消费市场稳定发展。一是做大做强现有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培育限额以下单位成长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形成新的零售额增长点;三是积极引进具有实力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落户,促进我县消费品市场长期健康持续发展。

消费品市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009-02

1 消费品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消费品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通常出现于交易双方之间,而且不对称的程度因交易双方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消费品市场是由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组成,市场中的交易渠道通常包括两个层次,即生产者与中间商、中间商与消费者的交易,或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易。交易中双方信息地位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它们各自所拥有的信息量(见表1)。

2 信息不对称对市场各主体经济行为的影响

2.1 厂商间的博弈

假定两个奶粉生产厂家甲、乙均有生产优质品和含有违规添加物的劣质品两种选择(见图1),当甲、乙两者均生产优质品时,分别获利5万元;若一方生产优质品而另一方生产劣质品时,则生产优质品者获利2万元,生产劣质品者获利7万元,这是因为生产优质品的成本要高于生产劣质品。如果两者均生产劣质品,则分别获利3万元。这是因为当劣质品普及后,整个社会的信任度下降,消费者已经认识到劣质品太多而减少消费,厂商获利就随之迅速减少。当甲生产优质品时,乙的最佳选择是生产劣质品(7>5),当甲生产劣质品时,乙的最优选择应该也是生产劣质品(3>2),因此,厂商的“理性选择”都是生产劣质品,这样,每个厂商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生产劣质品,劣质奶粉随之在市场上泛滥。这正是经典的“囚徒困境”模型所表达的含义: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个人的理会导致集体的非理。

2.2 消费者与厂商的博弈

在消费品市场中,厂商具有信息优势,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厂商有可能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向消费者传递对自己最有利的虚假信息,以此提高消费者对自己的信任程度。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根据价格来判断产品质量的好坏。

2.3 监管部门与厂商间的博弈

在消费品市场上,政府监管部门执行监管的成本也非常高,不可能对每一种产品的每一种型号、规格、功能都进行跟踪监管、检测,于是就让一些投机商人、不法企业钻了空子,其中也不乏一些知名企业,比如说三鹿等厂家的“三聚氰胺”事件和巨能钙的“双氧水”事件。政府监管部门对厂商的信息劣势而引发厂商的道德风险,使得我国的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活动并没有随着国家一轮轮的“打假”活动迅速得到遏制,反而更加猖獗。

3 改善消费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相关建议

(1)企业应坚持品牌化经营之路。经济学家巴泽尔认为,就像通过苹果的红色可以得知苹果口味良好一样,要防止信息不对称的发生,就要找到与商品优劣程度相关的指标,用来替代直接观察和短期试用,品牌化经营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由于企业品牌与商品品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消费者可以通过“认牌购买”来选择商品,回避信息不对称,以降低自己的购买风险。这虽然方便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但是它对零售业的品牌和信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从中国零售业目前的状况来看,缺乏品牌的诉求点、优秀的民族品牌数量相对少,以及品牌管理的混乱,成为了中国零售企业增加竞争优势,提高经营水平的最大束缚。所以对于中国的民族企业来说,要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通过诚信经营和特色定位,创建和维护企业品牌,对于吸引更多的品牌忠诚者,增加零售商品的销售,有着积极的意义。

(2)健全市场法制保障体系,明确企业的责任。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规范营销活动的法律法规,在立法上已颇成体系。但对于厂商在经营活动中违反法律应承担的责任,却规定得颇为模糊,这使得厂商为其欺诈行为付出的成本过小,导致法律缺乏约束力。所以必须明确和完善法律中对于企业的责任,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使得厂商感到欺诈行为的成本过高而不愿冒险,促使市场信息的对称化。

(3)完善质检监督体制。现阶段我国的质检监督体制还不完善,据了解,我国的质检是以产品质量记录为重点或者说是为主要内容,致力于推进建设企业诚信制度体系。那么在诚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发生质量问题监督不及时的“安全事故”。加强对一些“名牌产品”“免检产品”的质检、监督和发放,也是国家质检部门亟需协调的问题,特别是涉及食品、药品和保健品这些影响消费者生命安全与健康的行业。也有专家在三鹿“毒奶粉”事件后提出,应该建立原料奶质量第三方检测机构,这实际上是加工企业与奶农之间的利益调节机制,可将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交加工企业按质定价,并实行矛盾仲裁。这对于其他行业也是有一定借鉴作用的。

(4)进行消费者教育。不同于传统西方经济理论所假设的那样,消费者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具有非理性和无知的一面,特别是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其信息劣势地位更是显而易见。因此,一方面,政府有必要向其传播消费知识、消费经验,培养其消费技能,倡导科学消费观念,提高其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应培养消费者理性消费的意识。腾讯网针对此次“三鹿奶粉事件”进行了网络调查,截止到9月15日19时有555872位网友填写了问卷,在“您会不会再购买三鹿奶粉”的问题中有485902人选择了“不买,提防以后再出事”,占到整个调查人数的87.41%,只有6.88%人选择了“买,此次事件只是个案,不影响购买三鹿企业的其他产品”。由此可见,一个曾经的优质品牌企业以及它的其他产品都有可能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培养消费者理性消费的意识,可以由消费者组织,甚至由企业来进行。

(5)建立通畅的信息平台。一方面有关部门对各类商业广告要进行严格审查禁止虚假,失真信息的传播,保证市场信息的真实性。对各类商品实行强制认证制度使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有所了解,以减少商家对消费者的欺诈;另一方面厂家应主动承担信息公开的义务,尽可能在避免泄露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公开如建议零售价,价格浮动比率等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强化社会责任感。此外,也应大力发展信息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使信息的传播和流动更加快捷,更方便,更有效,减少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马费成,靖继鹏.信息经济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乌家培.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宋娟.论伪劣商品的成因及其治理――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博弈分析[J].特区经济,2005,(3).

消费品市场范文第4篇

品类发展—消费升级“以额补量”

2009年,快速消费品市场受到食品品类的严重影响,其中液态奶在三聚氰胺事件后的一路衰退以及食用油价格下调都对整个市场的发展造成拖累。但与此同时,消费升级弥补了由销售量下降而引起的损失。

在食品品类中,消费者对 “健康”、“高端”产品的欢迎程度越来越高。Kantar Worldpanel中国消费者指数研究最新购买数据显示:在2009年,全国果汁、即饮茶的市场规模分别增长19%和15%;相反,碳酸饮料产品在销售额上表现均不如08年。同时,备受大家关注的液态奶市场,所幸在经过连续一年的衰退后,在09年年底有所恢复,增长趋势是否能够继续,2010年值得关注。

与食品品类相比,日化品类在2009年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市场规模增长9%。大部分品类持续增长,其中洗衣液、沐浴液等品类市场扩张态势强劲。更多品类资讯可参考即将出版的Kantar Worldpanel 2010年《中国消费者洞察报告》。

生产商表现—逆境取胜“各显其能”

对于食品类生产商,康师傅、可口可乐、蒙牛在城市家庭的渗透率均达到90%左右,领先于其他生产商。其中康师傅在09年的金额增长达到13%,主要归功于其在即饮茶市场中的突出表现,“再来一瓶”的大力促销及几支新品上市后的市场所得功不可没。

对于非食品类生产商,宝洁、联合利华、高露洁在城市家庭的渗透率均达到80%,其中中国城市98%的家庭都曾经购买宝洁的产品。在09年,联合利华、家化、花王、安利的表现都很好,销售额增长均超过10%。

渠道购物特点—“多次少购”、“大卖场重要性提升”

虽然FMCG产品大都关系民生或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消费者对经济不景气的反应仍比较明显,中国消费者增加了购买频次,但每次购买的花费略有下降。这一特点在杂货店这样的传统渠道中表现明显,2009年,消费者在此渠道中的购买频次为69次,较08年多5次。同时中国消费者也更加踊跃尝试直销、专卖店、网上购物等新兴渠道。

消费品市场范文第5篇

经CTR市场研究 Consumer Panel 对全国85个城市(县级市以上城市居民)的快速消费品(以下简称FMCG)60多个品类进行连续监测表明:2006年,有些品类得到充足发展,而有些品类却逐步衰退,整个市场喜忧参半,并非风平浪静。具体分析如下:

一、市场规模

2006年,FMCG市场规模总体上稳中有升,日化行业的增长率趋于平缓,食品和饮料行业增长略为明显。

从品类发展上看,牛奶、白酒、植物油、液体饮料、护肤品、啤酒、乳酸制品和奶粉(包括婴儿奶粉和豆奶粉)8大品类占据全国FMCG消费金额的58%,其中,牛奶的品类增长率约31%,白酒增长率约22%,成为规模庞大、成长显著的两大品类。牛奶作为尚处在成长期的品类,保持高增长率是可以理解的;而白酒作为传统饮品,保持如此高的增长率,确实令人感叹。

从区域分布上看,无论是饮料、食品,还是日化,北部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山西)的消费量最大,西部区(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的消费量最小。其中,饮料行业在北部区的消费量更大些。这显然和购买能力较强的北京、青岛、大连和山东、辽宁等人口大省被划归北部区有着一定的关系。

从分品类上看,牛奶在北部区有所下降,在其它区域相对较平稳;而白酒在北部区和东部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在东部区占有率更高些,达到13.5%;植物油在南部区(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得到良好的发展,达到10.5%;而啤酒在北部区拥有大量的份额,约达到9%,占比上相当于其它区域的2.8-3.2倍。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品类是固体饮料,在南部区占有率呈现比较显著的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6.7%下降到2006年的4.4%,在其它区域虽然趋势稳定,但占比不高。

从城市规模上看,饮料、食品和日化行业在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发展都有所增长,饮料行业的增长率约为21%;食品行业约为16%;日化行业略显平稳,约为11%。从消费金额上看,地级市显现出庞大的消费潜力,三大行业都取得了充足而快速的发展。不过,相比之下,日化行业在省会城市的发展更显著一些,而在地级市和县级市增长态势不算显著。

二、品类渗透率

渗透率是Consumer Panel独有的分析模型,主要表明一个品类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趋势及成熟度。作为消费者日常用品,FMCG的平均渗透率在全国普遍较高,而且总体上仍然稳中有升。但在不同品类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食品行业,渗透率比较高的品类有酱油/蚝油、牛奶、饼干、方便面、乳酸制品、植物油、膨化食品等,均高于80%,其中酱油/蚝油、牛奶和饼干达到96%以上。但巧克力饮料、麦片、果冻布丁、婴儿奶粉、黄油、奶酪、蜂蜜等品类渗透率普遍较低,平均40%左右,其中,巧克力饮料和麦乳精的渗透率最低,仅为10%左右。

饮料行业,总体上差距不像食品那么大,但也有很大差异。渗透率最高的是液体饮料,平均达到98%;最低的是葡萄酒,约为37%。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固体饮料在省会城市渗透率较高达到65%,而在地级市和县级市比较低,分别为57%和51%;但包装饮用水的渗透率却在县级市高于地级市,达到78%,高出地级市至少3个百分点。

日化行业,品类差距最大。渗透率比较高的品类有:纸巾、牙膏、清洁剂、洗发水、护肤品、洗衣粉、香皂、电池、牙刷和卫生巾,均高于80%,其中最高的是纸巾和牙膏,接近100%。而渗透率比较低的品类有:洗发膏、摩丝、卫生栓/棉条、胶卷、衣物柔顺剂、空气清新剂、洗手液/消毒水、染发剂和发胶等,均低于60%,其中最低的是卫生栓/棉条、洗发膏、摩丝三个品类,平均渗透率不足10%,且呈下降趋势。

三、市场集中度

2006年,FMCG在市场集中度上发生很大变化,虽然很多品类集中度仍然不高,但普遍呈现出变高的趋势,尤其方便面、牛奶、洗发水和电池等品类基本进入半垄断阶段。下面对集中度比较突出的4大品类进行重点分析:

方便面,2006年全国C5(前5名品牌)总体集中度为77%,其中,康师傅独树一帜,总体占有率高达42%,统一虽然成为老二,却仅为14%、然后是华龙,约9.5%,再下来是福满多和今麦郎,分别为7.5%和4.4%。然而,按区域划分,集中度亦不同:西部区最高,C5接近90%,而在南部区却低于平均水平。从城市规模上看,省会城市的集中度高于平均水平,达到81%,地级市和县级市没有多大区别。

牛奶,全国C5总体集中度为62%,其中,蒙牛的总体占有率为29%,伊利21%,光明7.6%,其它两个品牌占有率已经很小了,分别为2.6%的样子。从这个数据看,牛奶的老大、老二的地位已经很稳固,整个市场正从“三分天下”逐步转向“二分天下”。有趣的是,按区域划分,牛奶C5的分区集中度与方便面恰恰相反,南部区最高,达到72%,西部区最低,仅为40%。而且,按城市规模也和方便面相反,省会城市集中度为58%,而地级市和县级市分别为66%和64.6%。

洗发水,与前两个相比,相对低一些,C5总体集中度为51%,其中,飘柔18%,海飞丝14%,潘婷10%,舒蕾4.5%,力士4%。按区域划分,东部区集中度最高,达到57%,南部区最低,45%。按城市规模来划分,省会城市的集中度高于地县级城市,达到58%,地级市和县级市分别是48%、46%。

电池,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C5全国总体集中度为55%,其中,南孚绝对领先,占有率为31%;双鹿8%,位居第二;超霸6.5%,位居第三;剩下两个是555和华太,分别为约5%和3%。按区域划分,北部区的集中度最高,达到66%,东部区最低,为41%。按城市规模划分,地级和县级市的集中度反而高于省会,均57%左右,省会城市略低于平均水平,约为52%。

四、渠道选择

对FMCG而言,渠道一直是个重要话题。2006年,FMCG在渠道选择及分布上也呈现出一些有趣的特征。

总体上看,超大仓储的FMCG金额占有率明显提高,从2005年初的15.7%增长到18.1%。原前占有率一向很高的连锁超市却呈现下降趋势,从2005年初的21.8%下降到17.9%。杂货店的占有率没有太大变化,一直徘徊在19%左右;购物中心、批发市场和自由市场占有率不大,而且缓慢下降。

Consumer Panel还有一个独特功能就是能够监测消费者免费获得的产品。有趣的是,2006年FMCG除了在销售以外,发送量(消费者免费获得)明显上升,占有率达到23.2%,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

从城市规模上看,超大仓储在省会城市占有率明显高于地级市和县级市,平均占有率达到27%,地级市和县级市分别为13.8%、10.1%。然而连锁超市的平均占有率却在地级市和县级市明显高于省会,分别达到19.7%、17.5%,但仍然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

从区域分布上看,超大仓储在东部区和南部区的占有率均高于20%,而在北部区和西部区相对低一点,均在15%左右。从趋势上看,无论在哪个区域,超大仓储的占有率都稳步增长。连锁超市在东部区占有率最高,26.3%,北部区最低,10.2%,南部区和西部区都在20%的水平。从趋势上,四大区域的连锁超市占有率均缓慢下降。

从消费者去商店的次数上看,在全国15个核心城市,连锁超市仍然呈现下降趋势,从2004年的43.7次下降到36.5次,而超大仓储却呈现出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36.3次上升到39.1次。从这个趋势也能看出,超大仓储在FMCG上赢得消费者更大的欢迎。

从三大行业来看,我们把超大仓储、连锁超市和百货商场合在一起看时,在全国15个核心城市,日化行业在现代通路里实现的金额占比最高,达到72%,食品其次,67%,饮料相对低一点,47%。但从趋势上看,食品和饮料呈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而日化略有下降。

五、促销作用

对促销作用的评价,也是Consumer Panel的独有功能,它能够精确监测出促销对生意的帮助。

从2006年的FMCG促销水平上看,只有12%的生意是在有促销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个比例不是很高,但从趋势上看,这个比例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

从城市规模上看,省会城市的促销比例最高,17%,地级市11%,而县级市仅为7%。从区域分布上看,南部区的促销比例最高,达到15%,其它三个区域都在11%-12%之间。

分行业来看,在食品行业,麦片、汤料(含鸡精)、速冻食品、巧克力饮料、乳酸制品、植物油的促销比例高一点,大概在14%-18%之间,其中麦片最高。促销比例最低的是果冻布丁,促销比例仅为7%。在饮料行业,液体饮料和葡萄酒的促销比例相对高,在9%左右,啤酒的促销比例最低,仅为3.5%。在日化行业,衣物柔顺剂、染发剂、清洁剂、卫生护垫、卫生巾、肥皂、护肤品、牙膏、沐浴露等品类促销比例相对较高,大约在17%-22%之间,其中衣物柔顺剂最高。促销比例最低的是,卫生栓/棉条,仅为4%,其次是胶卷,为6%。

从促销活动的分类上看,在FMCG领域,降价行为一帜独秀,在全国因降价而实现的消费额占总消费量的5.3%;其次是免费赠品,2.2%;然后是积分,1.3%;其余捆绑装、加量不加价、返券和抽奖等促销活动均低于1%。其中最低的是抽奖活动。

从城市规模上看,降价行为在省会城市比较突出,达到9%,在地级市和县级市分别为3.7%和1.8%。从区域分布上看,南部区的促销活动比较频繁,东部区相对低一点。但在不同促销活动上也有差异,降价行为在南部区比较突出,但免费赠送活动却在北部区更为突出。

六、价格变化

在价格方面,虽然在不少品类上发生价格战或推出高档产品,但FMCG平均价格总体上还是比较平稳。不过,我们看到,在不同的细分品类上的表现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食品行业,价格波动相对较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奶粉(含婴儿奶粉)平均价格上升速度最快,从2004年的57.9元/1000g上升到72.1/1000g元。牛奶和酸奶的平均价格变化不大,而食用油略有下降。从城市规模上来讲,品类价格差异很大,总体上县级市平均价格普遍高于省会和地级市。比如牛奶在省会城市的平均价格为5.53元/升,但在县级市达到6.21元/升。从区域分布上看,南部区的平均价格普遍高于其它区。比如,方便面在北部区的平均价格为10.47元/1000g,而在南部区却高达13.27元/1000g。

在饮料行业,价格波动也好不逊色。其中波动比较大的是白酒和固体饮料。有趣的是,白酒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价格从2004年的15.4元/升到34.2元/升,增长速度位居首位。这也许与各大酒业公司涨价和推出高档白酒有关。而固体饮料一直忽高忽低,2006年突然上升,平均价格达到85.28元/1000g,与2005年相比上升了13元之多。液体饮料、啤酒和包装水的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在城市规模和区域分布上,也有一定的波动,但尚无值得分享的信息。

日化行业,可以说在FMCG领域最为平稳,大部品类都没有大起大落的态势。价格波动算略大的是面部清洁品、洗衣粉和卫生护垫。其中,面部清洁品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285.2元/1000g上升到2006年的312元/1000g;洗衣粉的平均价格呈下降趋势,从2004年的6.93元/1000g下降到6.74元/1000g。洗发水一直比较稳定,三年来平均价格基本徘徊在54元/升上下。从城市规模和区域分布上看,洗发水、洗衣粉、香皂等品类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其它品类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比如,比较明显的是电池,省会城市价格为12.74元/10节,但在地级市和县级却低到11.3元/10节左右;分区域差异更大,北部区平均价格为10.64/10节,而在西部区却高达13元/10节。

七、消费者购买能力

Consumer Panel作为对终极消费者的研究工具,可以说,对消费者购买能力的监测是其拿手好戏,分析指标很多,诸如品购买频次、每次购买量、户均花费、钱夹占有率等。在此,我们只选择“购买频次”、“户均花费”和“钱夹占有率”三个指标来看消费者在不同行业的购买能力及其变化。

首先,食品行业。

从消费者购买频次上看,2006年在全国范围,牛奶最高,平均为26次/年,其次是酸奶,平均18次/年。鸡精/汤料、果酱、巧克力/巧克力糖果、果冻布丁、麦片、巧克力粉等品类比较低,约4次/年。然而,牛奶、酸奶的购买频次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反而方便面、奶粉(含婴儿奶粉)和果冻布丁的购买频次呈现出微弱的上升态势。如果从城市规模上看,牛奶和酸奶的省会城市和地级的购买频次明显高于县级市,尤其省会城市平均达到32次/年、26次/年。然而,其它品类却呈现出相反的态势,比如方便面在县级市的购买频次就高于省会城市。

从户均花费上看,牛奶和奶粉(含婴儿奶粉)的户均花费量名列前茅,达到300元/年;酱油、鸡精/汤料、果冻布丁的花费量较小,不足40元/年。当然,这和单位价格的高低有关。但从趋势上看,牛奶也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反而奶粉(包括婴儿奶粉)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另外,果酱和麦片略有增长,其它品类尚不明显。从城市规模上看,同样牛奶和奶粉的花费量位居前列,尤其牛奶在省会城市,户均花费超过320元/年。奶粉的态势与牛奶略有不同,在地级市的户均花费高于省会;方便面也在地级市和县级市的花费量高于省会。

其次,饮料行业。

从购买频次上看,液体饮料最高,达到18次/年以上,啤酒紧随其后,14次/年左右。购买频次最低是葡萄酒,不足4次/年。从趋势上看,液体饮料和白酒的购买频次在下降,其余品类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城市规模上看,液体饮料的购买频次明显高于地级市和县级市,白酒、固体饮料和葡萄酒的购买频次在不同规模的城市没有太大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包装水在县级市的购买频次超过了地级市,达到11次/年,与省会城市看齐。

从户均花费上看,白酒最高,超过240元/年,其次是啤酒,超过200元/年。固体饮料和液体饮料基本一致,均160元/年左右,包装水最少,不足80元/年。从趋势上看,啤酒和葡萄酒的户均花费在增长,啤酒的增长态势更突出一些。从城市规模上看,啤酒、白酒和葡萄酒均在地级市高于省会,尤其啤酒在地级市的户均花费超过了220元/年。

然后,日化行业。

从购买频次上看,纸巾/卫生纸的购买频次最高,达到10次/年,胶卷、洗发膏、摩丝、染发剂和衣物柔顺剂的购买频次都很低,不足4次/年。从趋势上看,卫生栓/棉条的购买频次明显下降,护发素、洗手液、沐浴露、染发剂也不同程度的下降;牙膏、牙刷和洗衣粉的购买频次略有上升。在城市规模上,牙膏、洗衣粉、护发素、卫生护垫在县级市的购买频次略高于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其它品类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从户均花费上看,护肤品金鸡独立,超过了200元/年,化妆品、面部清洁品、洗发水、纸巾/卫生纸成为第二梯队,均在100元/年左右。洗发膏、牙膏、卫生护垫的户均花费均不足20元/年,成为最低。从趋势上看,洗衣粉和牙膏略有增长。从城市规模上,护肤品、洗发水在县级市的户均花费都不亚于省会和地级市,尤其护肤品在县级市达到176元/年,超过了省会城市。

由于篇幅限制,对钱夹占有率不做分行业分析。我们可以看FMCG总体情况。统计结果表明,2006年,消费者在FMCG上的钱夹占有率平均为10.4%。其中,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略高于平均水平,分别达到10.5%、10.6%,而县级市略低于平均水平。从区域分布上看,北部区的钱夹占有率最高,达到12.5%;南部区最低,为8.8%;其它区域与平均水平相当。

八、消费者购买行为计划性

从2006年初开始,CTR市场研究Consumer Panel也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计划性进行连续监测。结果发现,消费者购买FMCG产品时,无论对品类的购买计划,还是品牌的购买计划,都比较高。这从某种程度上粉碎了在FMCG领域所蔓延的“品牌无用”论。

不过,这种计划性不是在所有品类和区域都是一致的,而在不同的品类和区域,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从FMCG总体看,消费者对自己所购买的产品有计划的人群占总人数的63%,其中,对品类和品牌都有计划的人群占54%;对品类有计划、对品牌没有计划的仅占9%。购买前没有任何计划,到商超后现场决定购买的人群约为37%。

不过,在不同城市这个比例还是有很大差异。比如,在济南市,消费者计划性最强,对品类和品牌都有计划的人群高达63%,没有任何计划的仅为20%;而在广州却另一个极端,对品类和品牌都有计划的仅占38%,没有任何计划的却占到53%。这个结果告诉我们,营销定要因地制宜,采用线上传播和线下传播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当地消费者的具体属性。

在品类上也有很大差异。品类和品牌上最有计划的是香烟,品类计划性86%,品牌计划性82%;其次是牛奶,品类计划性77%,品牌计划性72%;酱油、卫生巾、胶卷、方便面和速冻食品虽然不算太高,但均在总体水平之上。最没有计划性的品类是巧克力,品类计划性33%,品牌计划性29%;口香糖也不高,品类计划性44%,品牌计划性38%。

在家庭收入上,月家庭收入1000元以下的最有计划,3000元以上的最没有计划,但均徘徊在平均水平上下,没有太大的差异。

在不同年龄上,年龄越大,计划性越高;年龄约小,计划性越低。比如,14岁以下的儿童对品类和品牌的计划性仅为32%左右,而65岁以上人群却高达58%。

在性别上,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男性的购买计划性高于女性。这和女性的“细心”、“理性”、“精打细算”等性格特征似乎有点不符。不过,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女性消费者在终端更容易受干扰,甚至改变主意;而男性消费者相对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过要澄清的是,这种差异不算太大,只是男性的购买计划性略高而已。

九、点评及感悟

其实,Consumer Panel能够分析的指标还有很多,比如品类转换、品牌转换、品牌忠诚度、渠道忠诚度、重叠购买、渠道单店分析、消费者构成以及新产品跟踪等等。但对于整个FMCG大盘点而言,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

从以上8项分析我们深深感觉到,除了少数几个品类外,FMCG在中国仍然处在成长期,呈现出诸多的不成熟、不稳定和不规则性。这告诫我们的企业,营销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定要强调规则与创新的尺度,既不能拘泥于现有规则,也不能盲目创新。

从市场驱动因素的角度来看,渠道对生意的驱动作用正在被消费者驱动所取代,如何准确把握消费者购买动机、购买决策及行为,已经是营销成败的关键要素,谁要是在消费者洞察方面下大功夫,谁就可能成为市场的真正赢家,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销售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