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根本原因就在于老师及学生没有对安全教育引起足够重视,进而给物理教学造成安全隐患。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向学生传播科学的安全知识,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例如,在某高中二年级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就《测定金属电阻率》这一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电的危险性,并对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操作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对规范性的《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播放演示,再将不规范的《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操作行为及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引起的安全事故和后果向同学们进行播放,从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
2明确任课教师的安全职责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中,受传统教育观念“严师出高徒”的影响,许多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为了保障教学质量,会采取一些另类的措施加强管理,例如体罚学生、讽刺侮辱学生,进而影响学生的自尊心,以至于一些自尊心强的学生做出傻事。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校应当明确物理教师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教育相关制度,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讽刺侮辱学生;不得擅离职守,自习课时应在课堂值班;及时正确处理课内发生的伤害事故。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老师要按教材要求做好实验准备,对所用药品、器材要于课前检查并进行预做,确保药品器材安全有效[3],不得让过期变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进入课堂。物理教师要认真组织实验课的教学工作,课前认真组织学生预习实验内容,让学生对实验内容及步骤熟记于心,并教会学生必要的实验安全知识及处理安全事故的知识;上课时先讲实验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对重要操作进行必要示范和演示;上课过程中进行认真指导和全面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3环境教学
物理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问题一直贯穿物理教学全过程。问题教学法是问题为主线,其主要目的就是启发学生思维,而物理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依靠实验进行。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良好的环境是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将学生设置在适合开展安全教育的环境内,才可以更好地保障物理教学质量,保证老师及学生的人身安全。例如,在某高中物理教学中,就平抛运动老师需要进行演示实验,再让学生进行物体平抛运动的实验。在实验室里,老师在墙壁内张贴各种安全警示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为物体的平抛安排足够的运动空间。同时通过安全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而为物理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二、结语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新教学 教学问题
高中物理主要以探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运用以及运动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自然学科,具备的教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要以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索欲望为基础。二是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尤其是物理实验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非常明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是重视实验在学生物理素质提高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可能仅仅局限于对课堂理论教学,而应该形成一个贯穿物理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新模式,即是要从新理论的灌输、知识的复习、实验课的开展三方而为主深化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 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高考,考出好的成绩,考到理想的大学。往往采取的是灌输式教育,在教授完基础知识之后,采取大量做题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高中的物理教师也大都想尽办法,让学生掌握应试的技巧,而不关心学生是否真的理解和能否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往往采取的是上课讲授物理基础知识,布置大量的物理习作业,或是出经典物理试题进行考试,这些对于原本对物理知识没有真正理解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学生在教师的压力下,有的还积极查找课本相关知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上课本来就听不懂的物理,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下课没有做到好好复习,面对大量的习题,更是提不起一点兴趣,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二 教学设备落后 内容枯燥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中生接触的信息量也日渐加大,而很多学校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适应现代的学生对教学设备的要求,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内容上学校选取的教材往往是理论性比较强,趣味性缺乏的教材。教材的内容比较难懂,重点难点不够清晰,有些知识的安排不够合理,显得有些凌乱。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也由于教学压力和生源太多的压力不能够完全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压力下教师要赶进度,有的学生理解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女生,学生太多高中物理教师就不够很好的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质量,高中生的心理还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完全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下课后不好意思问同学,抱着一种我不会的不一定会考的侥幸心理,那么长期以来,积攒的不会的知识就比较多,而且物理的学生系统性比较强,前期学的基础知识到后来的学习中也会用到,假如前期的有些知识你是学的似是而非,那么就会影响你后期知识的学习。
三 如何创新物理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教育技术;误区;原则;对策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进入到教育领域。对于高中语文的教育而言,教师应当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作为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努力学习,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能够熟练地将微课程教学、远程教育资源、翻转教学等运用到教学中,努力践行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为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奠定基础。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误区
虽然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实际的整合运用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在整合方面存在不少误区:1.重形式,轻内容从本质上讲,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课堂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创新,更应当是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改革与创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上,不过是将传统的课件、讲学资料“搬家”而已———从黑板上搬到演示课件上,最终的教学效果是“换汤不换药”,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2.重手段,轻目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教学手段,是实现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目标的手段。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语文教学目标。但是,实际上,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只关注课件和技术本身,忽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所带来的效果,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最终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还可能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原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适用和适度原则
所谓适用原则,是指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上,媒体的选用必须适用于教学,以全面提高教学的效果。而适度性原则,是指在媒体的使用上不能过度,不能滥用多媒体教学,而应当做到适可而止。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遵循适用和适度的原则,确保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
2.互补和优化原则
对于现代教育而言,相关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语文教学课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凡事皆有两面性,虽说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但却不是万能的。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上,应当坚持互补性和优化性的原则,让多媒体的各项功能成为优化教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手段
结合以上分析可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存在不少误区。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上,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那么,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语文有机整合起来呢?
1.巧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内容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一个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运用多媒体音、形、色于一体的优势,通过制作优质的教学课件,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全面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课件教学,还可以将一些有趣的教学视频、音频资源等资料运用于教学中,如进行课堂教学导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师生交流的环境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蜀道难》《琵琶行》等古典诗歌时,由于这些诗句对于学生而言有点生涩难懂,且现代学生绝大多数不太喜欢这种古诗词教学。教学在给学生讲解这些章节的内容时,可以通过一些古典背景音乐的播放,充分展现古典诗歌的意蕴和意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2.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当前,远程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有效的网络教育资源,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尤其是对于一些边远的农村地区,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是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远程教育资源有机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资源或者是视频资源等,有效地拓展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良好的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3.借助网络平台,构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
自智能手机问世起,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容易。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现代化的交流和互动方式,借助网络平台,构建现代化的师生交流和互动机制。例如,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借助校园网,形成一个共同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微信、微博等,通过交流群的建立,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实现无限制的交流,同时,这样的网络交流平台,也可以让教师随时随地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指导,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总而言之,21世纪是知识化、经济化和全球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和发展高中语文的教学。只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存在不少误区。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这些误区,坚持原则,为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史翠爱.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8):167.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我们可以把化学课堂设计成四个教学环节:
一、问:设置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注意问题的难度,过难或过易的问题均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还要注意:(1)问题明确具体,涉及面不宜过大(2)结构化,逻辑关系清晰(3)循序渐进,具有合理的梯度(4)抓住关键,突出重难点(5)利于信息反馈,便于动态调控(6)兼备科学性和系统性。
[案例1]浓硫酸与红热的炭块反应产物的检验
案例分析:若一开始就质疑:“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所有产物?”则难度太大,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无法继续深入,不如将这一大难题破解成若干学生容易解决的子问题,这样学生就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主动探究,设计出完整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渐进性问题组设计:①该反应产物共有哪几种?②这些产物各用什么试剂和装置来检验?③能使澄清石灰水変浑浊的一定是CO2吗?④如何除去CO2中的SO2?⑤如何检验SO2是否已除尽?⑥检验SO2及CO2用的试剂中均含水,所以反应产物水蒸气的检验应放在哪一步?⑦请思考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及理由。
问题的设置一般可以通过下列基本途径实现。
1.利用化学史料设置问题
[案例2] 氯气的性质
情境创设:舍勒是瑞典著名的化学家,他在1774年研究软锰矿时,把浓盐酸与之混合共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黄绿色气体。他将这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水中,发现所得溶液呈黄绿色,略显酸性;把绿叶、红花放入其中,它们的颜色逐渐消褪;将蚱蜢放进装满该气体的容器中,蚱蜢蹦跶几下就不动了。
提出问题:这种黄绿色气体是什么物质?它的水溶液为何显示酸性?又为何能使叶子和花朵褪色?这说明它具有什么性质呢?蚱蜢之死又说明了什么?
2.依据化学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
化学学科本身就与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实际创设真实、具体、可感的问题情景,让他们通过思考自己获取真实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抽象思维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
[案例3]铝热反应
情境创设:先放段野外焊接钢轨的录象。
提出问题:录象中铁路工人焊接钢轨是在野外,不可能用电焊,那用什么焊接?
3.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或认知矛盾冲突设计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在教学中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创设一种情境,以新旧知识的联系作为新概念的增长点,或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案例4]灭火原理
情境创设:把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里。
提出问题:镁条着火时,能否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呢?应该用什么?能否用CCl4?
4.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创设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设置疑问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
[案例5]铝的特性
情境创设:将适量的NaOH溶液倒入一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立即封口并摇动,易拉罐先变瘪,而后又鼓胀起来。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何先变瘪又变鼓?此现象揭示了什么问题?
5.利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引入问题
我国的历史文献很多涉及到化学反应及其现象的记载,可以用来创设悬念,引入问题。
[案例6]乙炔
情境创设: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器中放石几块,滴水则产气,点之则燃”。
提出问题:书中所记之石为何物?为何遇水即产气?所产之气又为何物?为何能燃烧?
二、想:给予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自由联想。
1.创设想象情境,引发类比联想
[案例7]原子结构
情境创设: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相互吸引,电子会不会落入原子核内,发生电性中和?
实例链接:举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而不会坠落的例子,让学生类比联想,想象出原子的动态结构。
2.启发联想思维,完善知识结构
联想思维就是由一物想及他物的思维过程。联想能使思路开阔,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完善化。
[案例8]“硫及其化合物”的复习
联想:H2S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
三、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做中议,议中悟,从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案例9]原电池
活动设计:学生实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分析结论交流应用。
学生活动: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浸入硫酸中,观察现象;再将光亮的铜片和锌片用导线相连后,一同浸入硫酸中,观察并对比实验现象。
获得结论:①铜与该酸未反应;②电子由锌片转移到铜片;③该反应实质仍为锌与硫酸的置换反应;④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基于课堂生成的语文教师能力构建李思衡
3.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与素养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袁立权
4.点燃思维之光——浅谈想象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培养王学胜
5.语文素质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杜淑英
6.浅谈美育与语文课堂陈淮高
7.研究性学习:"读图时代"背景下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策略选择唐长青
8.高中语文教学之魂——营造课堂文化氛围黄斌
9.教学目标的预设:果实挂在恰当的高度曹义荣
10.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王艳艳
11.春风不来,三月的桃花不开——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讲赵振威
12."双主体三步式"语文教学模式初探许卫高
13.语文"六种学习方式"初探周凤娟
14.浅议语文素质教育课堂模式的构建单思忠
15.新课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探索庄静江
16.探究式学习的三境界——人教版高中语文《语文读本》(四)"走进哲学"专题导读丁育茁
17.探究性学习与"香菱学诗"宋丽华,刘加臻
18.新课程下的语文创新教学崔秋霜
19.实践性课堂教学的研究——一节语文公开课引发的思考王菊翠
20.如何应对课堂意外殷雨濛
21.尝试自能量化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陈玉明,范清华
22.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困惑王倩影
23.莫把课堂当"秀场"张梅秀
24.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林华
25.老树着花无丑枝——从《兰亭集序》的教学谈古代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何坚平
26.鼓励多元解读,突出思维开发——《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设想、思考和启示姜洪根,荆志强
27.课堂回归质朴交还学生——谈《蜀道难》的教学预设和生成王丽红
28.谈真正意义上的语文阅读教学朱新云
29.例谈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审美回归王旭东
30.清新纯朴的水乡美——沙白《水乡行》赏析彭存明
31.记叙类文章写作中的"虚"与"实"颜金桥
32.有创意地表达的基本策略高爱军
33.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熊春生
34.网络作文教学模式初探任云霄
35.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之我见党文博
36.立足课本,积累写作材料卢燕
37.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作文也快乐王竹香
38.春风化雨话作文曹明凤
39.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冯明德
40.作文创新要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重点卜春富
41.在创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邱淑茹
42.高中作文教学低效原因的思考黄翔东
43.作文立意的"四忌""四宜"张兴虎
44.高考作文结尾技法戴家华
45.采他山之玉,彰华美之气——谈中国古典诗文在考场写作中的运用魏冬
46.《望海潮》教学案例占爱芹
47.让学生在"幸福"中穿行——记《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侯喜君,李红亚
48.创造者的赞歌——《彩色的荒漠》简析毕宇清
49.如夜蝶舞诗意飞翔——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札记蒲雪咪
50.苏教版文言文注释指瑕章湖君
51.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商榷孙富中
52.让课堂真情涌动王芳芳
53.横看成岭侧成峰——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杜海燕
54.一切景语皆情语丁良杰
55.生活处处皆语文马小清
56.文学作品色彩的调配及其表现功能刘珂,田廷宾
57.信客教国文何以从容不迫孙自见
58.向西部民歌学习语言艺术陈宽明
59.新课改不应抛弃好传统刘甫碧
60.新探《师说》教学王清秀
61.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技巧谈梁洁彬
62.诗歌诗论评析鉴赏解答指导孔莉青
63.试卷讲评"五部曲"李奕萍
64.现代文大阅读决胜攻略潘松
65.高考名句默写常见失误及矫正例说杨树平
66.高考"科技文"推断题命制思路揭秘王天宝
67.古诗歌鉴赏五步"诀"马林科
68.鉴赏诗歌形象考点剖析刘敏
6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谈高考作文中的模仿与借鉴李文俊
70."八句诀"妙译文言文赵文英
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潘正斌
2.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十一个关键尺度——谈"以学评教"的课堂评价机制的积极建构郭建华
3."三主四式",圆"梦"之路陈宝祥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谈善用迁移,活学语文谢莉娟
5.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师的对策唐海霞
6.夯实基础,让语文教学收到实效梁燕丽
7.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张金花
8.在创新中谋求发展赵静瑶
9.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布文胜
10.培养学生多读多写的习惯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李建民
11.妙用导语,将学生引入美的海洋李晨
12.关注平时注重积累——谈中学语文语言运用教学曹永华
13.灵活处理教材,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温彩芳
14.课堂提问的多样性梁军hHTTp://
15.浅谈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语文教学江庆农
16.不着一字,难得风流——谈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万琳
17.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个误区吴建雄
18.浅谈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巢红仙
19.引导学生走进美丽的文学花园郑旺吉
20.浅说中学生阅读习惯李明霞
21.浅谈文本的深入解读王艳
22.展开想像的翅膀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刘锐
23.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之我见瞿云华
24.《诗经》中"赋"的表现功能黄莉
25.文言文断句浅谈梁小萍
26.谈如何鉴赏古典诗歌尹学艳
27.作文教学中教师的"马步功"丁绪华
28.让作文教学与学生积极心理体验接轨刘党桦
29.因势利导、调动积累,提升学生作文的文化底蕴陈建生
30.作文敦学如何调动情感何跃
31.诗意地表达生活——高一作文教学杨冬梅
32.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谈学生作文的评改王文荣
33.体物赋形饰情原理——高中生作文如何做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马建华
34.发挥个人优势,讲究应对策略翟凤举
35.有效提高作文成绩的可行性论证李晓红
36.三"招"可使记叙文"动"起来黄坚起
37.开发地方资源促进写作教学方圆
38.论学生作文中的几个写作误区林峰
39.作文题记的写法梁悫
40.作文构思训练卢宏基
41.永远的情永远的爱——《雷雨》,一曲伟大的人性之歌何新学
42.周朴园的前世今生王旭忠
43.从范进到孔乙己陈家根
44.花开自在悲乐随心谭志鸿
45.绘寥廓绚丽之景,抒壮志豪迈之情——《沁园春·长沙》情景交融艺术特色赏析祝杏清
46.横看成岭侧成峰——重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李元洪
47.肝肠寸断情何以堪——浅谈韩愈《祭十二郎文》的抒情艺术郭在欣
48.《死水》反讽手法质疑官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