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素质教育在美国

素质教育在美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素质教育在美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73-01

1.全面发挥素质教育作用的依据

美术教育全面发挥素质教育作用的科学依据,是美术教育自身的性质特点。学校的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设置美术课程实施美术教学来实现的。美术课程作为艺术类课程,属于人文性质的课程,因此它最鲜明的特点是具有审美性和文化性;美术属于造型艺术,以绘画、雕塑、工艺设计等为载体,通过诉诸人的视觉来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因而又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的特点;美术课程无非是美术鉴赏和美术创作两个方面的内容,但无论是鉴赏还是创作,都是一种美术能力的表现,是美术能力就离不开相关的美术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因此美术课程便有了知识性和技能性的特点。美术课程由其性质特点所决定,具有思想文化教育、艺术审美教育、美术知识技能教育、情感思维教育、美术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功能。这就是说,美术教育的教育作用也绝不是单一的纯知识技能教育作用,显然纯知识技能美术教学不符合美术课程的性质特点和科学性的要求。

2.全面发挥素质教育作用的内容

2.1审美素质教育作用

学校开设的作为实施美术教育的美术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艺术类课程,它的第一要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管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设计,都离不开对美术作品的艺术鉴赏,艺术鉴赏的实质就是审美;即使是美术创作,实际上就是以美术形式为载体对美的创造,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也就是说仍然离不开审美。美术课程正是通过学生的美术审美实践,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

2.2文化素质教育作用

美术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运用绘画、雕塑等美术形式反映人类的生活,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最重要的文化行为,反映人类生活及思想感情的美术作品自然就是重要的文化成果。因此,美术课程所进行的美术教育同时也是文化教育,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美术鉴赏或美术创作,了解人类的生活方式,体察人类的思想感情,从而传承人类文化,受到文化的熏陶,接受文化教育。

2.3知识技能教育作用

这里所说的知识技能教育主要是指美术知识技能教育。学校的美术课程虽然不是一门纯粹的知识课程,也不是一门纯粹的技能课程,而是一门培养美术素质和能力的教育课程。但是,“美术教育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学科是知识的类别,美术课程是以美术知识为支撑的课程,美术课程通过美术知识的支撑以保证美术课程的科学性。因此,美术知识是美术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美术知识的掌握,一是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二是用以指导自己的美术能力培养。美术教育的知识技能教育作用首先是为能力培养服务的,其次是涵养美术素养、辅助智力的发展。

2.4创新素质教育作用

首先,美术课程中的美术创作,就是纯粹的艺术创造活动,学生通过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艺术构思,创作出高度个性化的美术作品,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彰显自己的艺术个性。因此,美术课程通过美术创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挥创新素质教育的作用。其次,美术课程中美术鉴赏也包含着创新因素,美术鉴赏中对美的独特感受、新颖的认识、不同的评价等都是创新因素,同样可以发挥创新素质教育作用。

3.全面发挥素质教育作用的要求

3.1强化育人意识,坚持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美术教育

美术教师有了强烈的育人意识,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自然会意识到美术教育具有诸多方面的教育功能,自觉地使其全面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而不只是专注于单纯的美术知识技能教学;美术教师有了强烈的育人意识,就会意识到当今教育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自觉用素质教育思想来指导美术课程的教学,而坚决抵制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美术知识技能教学,忽视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文化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等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强化人文意识,坚持用文化观念关照美术教育

在这个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包括美术知识技能在内的任何内容的美术教学,都应该看成是一种具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教学行为,使其发挥文化熏陶和文化传承的作用。这样,即使是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也就有了文化精神的氛围,光线、色彩、点线面体的运用技巧练习如果不与其所表现的对象――生活、思想、感情联系起来,就不能真正掌握其技巧。若能做到这样,美术教育所发挥的教育作用就不可能是单一的,单纯的美术知识技能教学的偏差就自然会得到纠正。

3.3强化法规意识,坚持用“美术课程标准”规范美术教育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基础教育的美术课程已经制定了完备的“美术课程标准”,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而且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课程标准”还在不断地修订和更新。制定课程标准就是对课程“立法”,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宪法”。为此,教师实施课程教学,应该强化法规意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美术课程标准通过“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几个部分,对美术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均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如何进行美术教学、教学评价、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等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因此,教师只要坚持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实施教学,就能全面发挥美术课程的素质教育作用。

3.4强化师资意识,坚持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思想业务素养

美术教育能否全面发挥素质教育作用,终究取决于美术教师的思想素养和业务水平。道理很简单,因为任何课程的教育作用都是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实现的,而在构成教学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美术教师要做到自觉地在美术教学中使美术教育全面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除了应具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政治素养和良好的师德教风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要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修养,特别是要牢固树立能够坚决抵制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思想;其次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注重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教育境界,用人类文化的大视野来对待自己的美术教学。总之,凡美术教育所能发挥教育作用的那些素质,美术教师都应该具有。只有这样,全面发挥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作用才会建立在教师的充分自觉和厚积薄发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在美国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美国的一场教育革新运动。其基本目的是,在现代城市一工业文明的条件下,从根本上改革美国学校教育制度,进而最大限度地解放儿童,使儿童真正得到自由的发展。如运动所提出的传统与变革、效率与人性、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等的关系问题,深刻揭示了现代教育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并为解决这些时常困扰我们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无论其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对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素质教育具有相当的示范意义与借鉴价值。

论文关键词:进步主义教育;素质教育;启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发生了一场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运动,史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为适应美国社会从农业时代向工业化时代、从近代向现代的巨大转变,而在教育领域掀起的一场改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古典教育的僵死传统,彻底地把儿童推向了教育的中心地位,从而使美国的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确定了20世纪美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它提出的教育改革原则措施以及勇敢而大量的教育试验,至今在美国乃至世界上还有广泛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当今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以人(儿童和青少年)的改善为出发点、以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显然对我们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特点

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从19世纪末兴起。到20世纪中叶结束,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1、民主性。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强调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杜威依据詹姆士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提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因此,教育应该是主动的,应该与儿童的兴趣相联系。强调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自然就要淡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意识。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认为那种由上级的权威者把所必须接受的东西传给下级的接受者形成的教育体制,不是教育,而是灌输、宣传。教师的职务仅仅是依据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学识来决定怎样使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因此,在进步主义教育家们看来,教师的“权威”只能体现在他的“经验”和“学识上。强调“儿童中心”论,反对教师的权威,不仅适应了美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要求,也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使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呈现出鲜明的民主性特点。

2、多元性。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多元性是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首先源于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多种需要:城市各种福利组织需要‘社会教育’,商业和劳工界需要‘职业教育’,而标新立异的教师则需要‘一种教学过程的新技艺’,因而,也就随之源于进步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些不同需要所作的不同理解和反应。”美国教育家克雷明对于运动的多元性,曾指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全部历史技艺意味着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事情;而这种种差异,只能被具有明显多样性的美国教育所包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多元性也意味着运动中教育改革与实验形式的多元性。表现为指导思想的多元性,理论基础的多元性,不同文化背景与思想来源的进步主义教育家,以及运动形式的多元性等等。运动的这种多元性特点,一方面使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无论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是运动结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实用性。美国教育的实用性起源于殖民地时代,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也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特点。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家主张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而不是灌输教材。进步主义教育认为传统的学习基本上是在接受知识,这种学习是无用的。进步主义教育认为要使知识有意义的话,那我们必须要用知识来做某事。因此,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家主张“从做中学”。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奠基人杜威就尤其强调教育的培养目的,就在于使有个性的人适应社会。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实用性还体现在运动的目的上,如前所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在现代城市一工业文明的条件下,从根本上改革美国学校教育制度,进而最大限度地解放儿童,使儿童真正得到自由的发展。也就是说,运动要努力使教育适应美国社会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正是在这一点上,运动的实用性特点表现得极其明显。

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教学上,以克服传统教育所带来的缺陷为出发点,力图使课程与学生的可实现的需要和当前的兴趣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儿童”。在进步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被认为是一种智力、社会、心理、身体和精神等方面的有机整体。学生不但要发展智力,社会、心理和身体等方面也应得到发展。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这种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力求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与目前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培养目标是极为吻合的,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它的宗旨就是要让学生学得愉快、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但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又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因此寻找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间的最佳结合,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是相当重要的。在这方面,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与教训,就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步教育运动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自发的群众性教育运动。这就决定了它与教育实践的密切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进步主义教育正式形成后,尤其重视教育的实践活动,重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开展期间,大量的进步主义教育学校纷纷建立,并成为实践与检验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场所,因此,进步主义学校为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形成、完善起到了巨大作用。有人说,如果没有芝加哥实验学校就没有杜威。这话或许有点夸张,但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实践在新的教育理论产生、完善中的巨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内一直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而“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既需要理论的补充完善,更需要大量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这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的特点,无疑对我们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范例。

素质教育在美国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5—0130—02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system on humanity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ZHAO Shufeng1 TENG Zhixiang1 JING Xuean2 HAO Gangping2 HAN Ziqiang2

1.College of Management,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6, China; 2.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Taian 271000, China

[Absract] Education deficiency on humanity quality in China’s medical universities has resulted in the relatively poor humanity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who are difficult to adjust to social demands, which restricts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on medical humanit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ducation on medical humanities and offers how to build a full range of education system of humanity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humanity qualities of our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Education system of humanity quality; System construction

医学人文素养是指跨学科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及其在医学教育和实践中的应用[1]。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能力,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知识,并在这种新的知识构架基础上,树立新的预防观、大卫生观、大健康观,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卫生保健的需要[2]。医学人文教育是对在校医学生进行素质和品格教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医生的人文精神。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人文知识并不缺乏,但没有内化为人文素质和精神,大批的医学工作者被培养成为患有“人文精神营养不良症”的医学技术工人[3]。医学专业教学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模式转换和体现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新课题。现代医学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吁医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作为医学人才而言,不但要具备医学知识底蕴、职业道德情操,更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独特的人文精神,从社会、心理等领域去探索人类生命活动和疾病防治的规律,从而回馈服务社会。

1 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医学人文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然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开展。相比西方国家的较为先进和成功的人文教育模式,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显得比较薄弱和落后,我国医学院校长期以来人文教育的滞后,造成了医学生普遍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和奉献精神,还有的心理素质较差,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现状。总之,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医学整体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

1.1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落后

强调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国外在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标之一。实际办学中他们从医学生入学条件及入学方式,到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及教学手段和评估方法上,都做到了充分的重视。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舆论上倍受重视,事实中却常常处于边缘地带[4]。比如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投入较少,课时比例小且大多为选修课。再如,学生选择一些人文选修课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修得学分,学生收获甚少。总之,我国医学院校未能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

素质教育在美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发展路向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BAA100015)

作者简介:张亚群,男,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 厦门 361005)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1-0121-05 收稿日期:2012-10-15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理论界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用以指导各级学校办学实践,以矫正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偏向以及大学专业教育的缺失。其出发点和宗旨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施中出现定性模糊、路径不畅等问题。大学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各自为阵,互不衔接,教育模式与教育传统断裂。这种状况反映了办学者对素质教育本质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共识。本文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为考察对象,在辨析其教育性质与模式得失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目标定位与发展路向,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一、大学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性质

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虽与通识教育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通识教育”。其依据主要在于: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创新之举”,文化素质教育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本土化创新”;素质教育比通识教育内涵更丰富,更具弥散性[1]。实际上,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并无本质差异,前者只是后者的特殊表现形态。大学素质教育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性质而言,乃是特殊形态的通识教育。

人类文化教育既存在民族性、时代性的差异,也具有某些普遍性、共通性的内涵,我们不能因其差异性而否认其共通性。通识教育并非创始于美国高等教育,其思想源头亦非古希腊、欧洲教育之一源,东方古代高等教育也蕴涵着丰富的通识教育思想。刘东认为:“全世界任何延续至今的正常的古代文明,也一定是以通识教育为先的。因为任何文明需要自我赓续,一定要让已有的文明成果被广泛接受,否则它们就无法进行大体不走样的自我复制。”[2]考诸史实,近代东西方文明的此消彼长,无不与通识教育的演化密切相连。

台湾学者林孝信指出,19世纪中叶之前,英国大学确曾实施通识教育,但其内容只适应培养贵族与社会精英的需要。此后在科学发展与学术研究的冲击下,欧美大学或是转向重研究、轻教学的研究型大学,或是重视农工技职的实用教育,或是符合市场需要的多元自由选修教学。“通识教育的重生来自解决社会内部分化的需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设西方文明的课程,以避免美国移民社会因欧战而分裂。美国从此取代欧洲国家,成为通识教育的领航者。而随着知识爆炸与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变迁,通识教育也在20世纪末再度受到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视。”[3]这一分析颇有见地,矫正了有关近代大学通识教育起源的偏颇之论。

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中等、高等教育之中,以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熏陶为基本手段,旨在提升学生人格素养,凝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素质教育所具有的通识教育性质,主要表现在育人的基础性、人文性及通贯性三方面。

首先,从功能定位来看,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陶冶思想情感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注重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过去相当长时期,受专才培养模式影响,我国大学过度强化专业教育,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失落,在理工科院校尤为明显。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急功近利的教育导向和浮躁肤浅的学术风气,侵蚀着大学的灵魂,严重削弱了人才培养。实施大学素质教育,就是要矫正这些弊端,培养具有良好品格素养的专门人才。

其次,在教育内涵上,大学素质教育注重人文性,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理性的价值判断及优雅的审美观,这是与通识教育的内涵一脉相承的。通识教育的出发点是对人的理性的培养,而理性是知识与能力获得的前提条件。人文素质教育亦然。它与理性精神、文化自觉的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General Education或译为“博雅教育”,“博”乃广博,“雅”为高雅,注重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它与时下所倡导的大学素质教育,内涵相通,并行不悖。

第三,在实施过程中,大学素质教育具有通贯性,跨越不同教育层次及学科的界限,反映了通识教育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大陆,文化素质教育首先从中小学兴起,再发展到高等学校,都是为了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在香港,高校和中学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科),只是教学内容及程度不同。在美国,通识教育以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为实施主体,延伸到普通教育。无论是国内大学素质教育,还是海外通识教育,均超越学科、专业的限制,促进人文与科学的整合,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

大学素质教育的上述诸特征,是由其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的。这些特征既符合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也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近代以来,西方大学教育经由复兴传统人文精神,到重视科学教育,再到整合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巨大变迁,其中通识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中国大学面临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双重挑战,亟待加强人文教育,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模式比较与借鉴

通识教育的实施,并无统一、固定的模式。以当今世界流行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为例,近百年来,它逐渐形成四种代表性模式,即哥伦比亚大学模式、芝加哥大学模式、哈佛大学模式、斯坦福大学模式。我国大学素质教育作为特殊形态的通识教育,迄今形成三种典型模式,即实验班+选修课模式、全校性选修课模式及通识教育本科学院模式,分别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及复旦大学为典型。比较中美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模式之异同,可获得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从历史演进来看,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起源早,变革与发展具有继承性。中国大学素质教育起步晚,与自身的大学教育传统断裂。

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起源于1917-1919年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人文经典选读”课程,至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逐渐形成现代本科通识教育体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整个美国以后的大学通识教育都是哥伦比亚模式的扩大和改造[4]。其后,在赫钦斯校长不懈努力下,芝加哥大学将通识教育扩展到四年本科教育,奠定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传统。1945年和1978年,哈佛大学先后推行“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和通识教育“方案”,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变革。1987年,斯坦福大学开始实行通识教育改革,增加少量非西方经典的阅读。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兴起于1990年代,而其思想渊源可溯至古代教育传统。民国时期,国内大学借鉴美国教育模式,重视跨学科的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学,形成近代通识教育的传统。五十年代初,移植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导致通识教育传统中断。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开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倡导文化素质教育。1995年,教育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国高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在实施方式和课程结构上,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以西方文化核心理念为主导,开设核心课程,注重经典阅读。我国大学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实验班、选修课、学术讲座及本科学院的模式,而以选修课为主要方式。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具有简易和可操作性的特征,它分为“当代文明”与“人文经典”两门全校必修课,连续开设两学年四个学期,交互构成通识教育构架。这是此后美国各校通识教育课程体制的基本原则[4]。芝加哥大学通识课程,前三年为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各3门,数学1门,最后一年为2门整合课:西方文明史和哲学。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小班教学,师生互动。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分为五大类十领域,本科生至少须修满其中8-10个课程,占全部本科课程的三分之一。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除核心课程外,还增加现代非主流的思想内容,参考书略增而深度有所下降。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三种模式各具特色。北京大学本科素质教育通识选修课,分为五个基本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科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学生跨学科选修。“元培计划”实验班,按文理大类招生,自由选择专业;实行导师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武汉大学实行全校性选修通识课程,促进文理融合。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等5大类236门课程。学生自主选课,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学分,须修满12个学分。复旦大学依托“复旦学院”,开设六大模块的核心课程: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以及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强化新生的人格修养和通识基础。

就发展程度和教育成效而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成熟而普及,在育人和文化整合方面,发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与美国大学的创新精神与深厚文化积累密不可分的。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明显差距。

美国大学办学者,在承袭西方教育传统中,不断变革和完善其通识教育模式,为培养精英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美国众多的文理学院,实施通识教育,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美国成立核心文本与课程协会(ACTC),每年在国内外举办学术年会,在通识教育领域拥有广泛的国际影响。2012年3月29日-4月1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举办第十八届年会,主题为“人文教育与世界:通过核心文本探索、准备和享受现实世界”。笔者应邀参会,深感美国通识教育领域之广博、课程之精深、教学方法之灵活多样。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经过十多年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2001—2011年,北京大学从举办实验班到成立元培学院,招收十一届本科生1 809人,已毕业963人,其中735人赴国内外名校及研究机构深造。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培养出一批基础学科优秀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参照复旦学院模式,建立书院制。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开设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与学术基础。2011年11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在北京成立,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

另一方面,现行大学素质教育模式也存在某些不足。第一,实施范围不广。实验班模式限于少数重点高校的精英教育,受众面窄。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式,在一般高校并不普及。第二,通识教育选修课质量有待提高。有的课程滥竽充数,学生为获学分而应付。第三,受扩招后大学多学区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滞后,削弱了育人功能。第四,有的大学脱离本校实际,简单模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从比较中可见,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确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甘阳认为,就其主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建制而言,最值得借鉴的是:“第一,美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事实上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第二,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而特别反对我们习惯的‘概论’和‘通史’教学方法;第三,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教授讲课与学生讨论课并行的方式,讨论课严格要求小班制,一般不得超过15人。”[4]

此外,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植根于西方文明,其中通识教育理念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而其课程改革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美国高等教育原本承袭英国的通识教育传统,至1920—30年代转型为现代通识教育,除了社会发展、政治与文化变革推动外,还与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赫钦斯193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在美国》,提出发展“通识教育”或“共同教育”的理念,就没有芝加哥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制度的创立;如果没有科南特校长领导下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也就没有二战后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广泛影响。尽管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不断变革,但其核心内容始终以人类最普遍的关怀为基础,崇奉西方核心价值观念,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

这就启示我们,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发展,一方面要加强通识教育理论研究,兼收并蓄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精华,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大学素质教育改革实践;另一方面,不要盲目照搬美国模式,应从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实际出发,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根基,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教育模式。只有将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与现代通识教育理念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素质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三、目标定位与发展路向

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并非权宜之计,乃是我国长期的教育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认识大学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性质及其实施模式的多样性,有利于制定高等教育改革的正确目标,把握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向。

从教育目的来看,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培养人的文化自觉;三是塑造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是各级学校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成为其他教育目标的基础。人的文化自觉作为受教育者的人文感悟和价值追求,是较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在前两个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体价值取向,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要求。三者互为关联,层层推进,构成大学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有学者提出:“全面发展乃人文教育之本”,“教育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则必然以人文教育为教育的基石与核心;如以市场需要或功利目的为转移,则人文教育必然萎缩乃至名存实亡,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人的人格修养, 陶冶人的道德情操, 提升人的格调趣味, 明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基本上不给予受教育者谋生的技能, 也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直接挂钩。”[6]也有学者强调:“人无法解放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失败,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人的解放,只有人的解放中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纪的象征。”[7]这些表述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理解是相通的,旨在弘扬人文精神,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品格、高素质的人才。

依据上述目标定位,切合大学素质教育的性质、实施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当今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向,应着力向“广”、“深”、“通”、“多”四方面拓展。

第一,拓宽大学素质教育的广度,扩大教育受众面。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大学素质教育应推向更广层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人需要通识教育。仅重视研究型大学、重点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而忽视一般大学、应用型高校;或只面向“实验班”学生,“打造”创新人才,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不利于普遍提升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应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高校的类型与培养目标,普遍推广素质教育。

养成健全人格,是成才的基本要素。各种创新人才计划,均应以人的发展为基础。近年来,学术浮躁严重侵蚀大学的育人环境,有的人为了“评上”高端人才计划,不惜伪造学历、论文成果。这种弊端的出现,是与片面、急功近利的人才评价导向分不开的。新加坡学者论及中国教育问题时曾指出:“很多所谓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连一个合格的公民的素质都没有。中国的传统强调先做人,后做事。但是现在培养的人又怎样呢?专业主义没有养成,就连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教育首先没有把他们培养成人。”[8]矫正时弊,迫切需要摒弃不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真正以育人为本,注重做人的基本品格。

第二,拓展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丰富教育的人文内涵。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数量众多,但总体而言,偏于泛化,不够系统,缺乏应有的文化深度。要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式,增加中外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突出人文教育的重点,培养文化领悟能力、高雅品格和责任意识。在此方面,国学教育能够发挥积极的育人作用。这也是近年“国学热”在大学校园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需加强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整合及基本能力培养,完善选修课学分制度,激励学生涉猎课外知识,以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提升大学生的中文素质刻不容缓。语言素质是人的最为基本的素质,母语能力突出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当今大学生的中文素养每况愈下,已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大学语文》绝非单纯的写作工具课,而是一门具有广博内涵的文化素质课。《现代汉语》主编黄伯荣指出:“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变化,大学本科着重培养‘通才’而非‘专才’,因而教材编写的思路必须转变。现代汉语课不仅要解释汉语,更应该是进行母语教育。”[9]这表明,应把大学语文教学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其育人功能。

第三,加强素质教育的贯通性,凝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在纵向上,打破不同阶段素质教育各自为政的格局,增强教育改革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大学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不同,但教育目的一脉相承。当今高中教育分科过早,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大学阶段的素质拓展;而大学招生选拔标准过窄和功利化,则阻碍普通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阶段应实行完整的普通教育,大学则应从学生潜能培养与长远发展出发,按学科大类招生,引导中学生提升基本文化素质。

在高等教育系统内,打通不同学科、专业的分野,构建通识教育的立交桥。要改变狭隘的专才教育模式,树立通才教育观,培养博识与专精相结合、学术视野开阔的创新型人才。大学开设全校通选的通识教育课程,扩大学生学术视野,增强其学科综合能力。通过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使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形成共同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

第四,推动素质教育途径和方式的多样化,增强教育成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大学素质教育需要多途并进,教育方式应灵活多样。一些重点大学利用学科综合、师资力量强、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心),或组建通识教育本科学院、国学研究院等机构,推广通识教育,收效明显。一般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亟待加强。要切合办学特色、条件及学生文化基础,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通识课程的适应性。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启迪智慧,引导人生。各类高校都需注重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

大学素质教育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才能转化为素质。因此,高校需要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选择性,发挥自我教育作用。加强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育人功能。通过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竞技、文化观光、社会考察和调研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和美化大学生活,培养实践能力。此外,高校应与家庭、文化社团、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相关机构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2] 刘东.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的困境[N].文汇报,2010-07-31(5).

[3] [台]林孝信.十九世纪英国高等教育的质变[J].通识在线,2011,(5).

[4] 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2010—2020)[N].中国教育报,2010-07-30(7).

[6] 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J].上海教育,2006,(2).

[7] 张楚廷.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素质教育在美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 素质 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美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性和生等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依赖性很强、性格很脆弱的人但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有独到见解,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还应该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像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素养,以达到捉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那么在化学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实施教育目标?

一、如何进行化学专业的创造教育

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化学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培养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中外杰出的化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的热情。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化学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例如,利用化学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理解,让学生了解下个世纪几个重大迫切的社会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癌症等疾病药物问题。通过讲解某些化学知识与上述问题挂钩,无形之中把课程内容贴近实际,联系社会与人,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人格品质,对科学执着的探索精神,培养创造品质研究科学创造的非智能因素,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标新立异的能力。

(二)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化学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我国杰出的生理学家马甫洛夫,是从深入细致地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1928年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发现了毒霉素等重大科学成就,这些都足以说明观察在科学研究、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这不仅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甚至做出新的发现。所以,化学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观察。

二、化学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化学创造教育目标:不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重在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教育和指导,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大学教育的目标来看,大学教育不能只限于给学生的一种职业的训练,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教育(科学技术教育),而且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教育(人文教育),目前诸多院校毕业生不包分配,实行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这是对学生素质的考验,即对智力中的知识能力的考核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检验。另外从中小学教育来看,应试教育留下了许多难以根除的遗留问题,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宁可喜欢那些老实听话、循规蹈矩的“高分低能”的学生,也不喜欢那些淘气、顽皮的“低分高能”的学生。留美博士黄全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国内学习感觉“学多悟少”,国内上课做笔记犹如听写,大写小写,大点小点,大A小a……可谓“学”得多矣!但有多少是自己的东西?恐怕多是老师的“二手货”。在美国学习,感觉“学少悟多”,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东西不多,但是内心却不断地在“悟”东西,而且这些都是自己的,并不是老师“教”我的,更不是老师“交”给我的。在美国的中小学老师都十分热衷于搞“pr9ject”(课题)。所谓“课题”实际上是指“研究课题”。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课题研究。做课题研究基本上有三个阶段:一是收集资料,熟悉材料;二是写研究报告;三是课堂演讲或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