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吸烟与健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张司长回答道:关于第一个问题,根据国务院法制办意见,我们目前正在修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这个条例是1987年4月1日由国务院的,至今已近20年了。原来的条例正文中没有涉及对控烟的具体内容。今年1月份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后,根据《公约》的精神,为了完善这部法规,在与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卫生监督局沟通的基础上,我们已经提出了修订意见。我相信,修订后的管理条例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将会展现在大家面前。
第二,关于戒烟产品的问题。大家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提到,提倡用一些戒烟产品帮助烟民戒烟,这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方向。我们知道,如烟宣传自己也是以戒烟、以健康为目的的一种产品,也做了很多广告。目前在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备案的戒烟产品大概有26种,有口服的、外敷的等等,形状和途径各不相同。如烟作为戒烟产品出来以后,也做了大量宣传。我们了解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了如烟是不含焦油的。
第二,如烟是以尼古丁作为主要成分,制成由高到低浓度的烟草替代品,帮助烟民戒烟。大家知道,尼古丁(烟碱)属于危险化学品,必须受我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的监管,包括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显然,尼古丁的使用要受法规的严格约束。目前,有关部门在对它进行严格的界定中,要找到一些管理办法,并寻求制定一些戒烟产品的管理法规。
【关键词】社区居民;烟草危害;健康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65-01
烟草危害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公众的关注和高度重视。吸烟可导致多种疾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是我国面临的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是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通过环境支持、健康教育、社区干预等烟草控制工作可以使公众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识有所提高,吸烟率出现下降,减少烟草对公众的危害。为此,我们对银河路街道的向阳北居民做了健康干预前后对烟草危害认识程度的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银河路街道居民为目标人群,银河路街道共有15个社区,随机抽取向阳北社区1400余户家庭中18岁-69岁常住居民1人作为调查对象。干预前调查人数563人,其中男性269人,女性294人;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48人,高中及中专174人,初中101人,小学31人,扫盲班2人,文盲7人;干预后调查人数483份,其中男性236人,女性247人;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23人,高中及中专141人,初中84人,小学29人,扫盲班2人,文盲4人。
1.2 方法
1.2.1首先召集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及调查员进行培训,设计调查问卷(参照中国控烟办公室统一设计的《成人被动吸烟调查问卷》及杨功焕控烟项目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学特征,其中包括民族、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第二部分为吸烟行为,第三部分为被动吸烟暴露,第四部分基本知识和认识,第五部分控制吸烟活动知晓情况。问卷由调查员一对一的向被调查者询问后填写。
1.2.2 对调查人员进行健康干预前的问卷调查。
1.2.3我们通过采取社区健康干预,请专家为目标社区居民进行一季度一次的烟草危害知识讲座或宣传活动;发放各种烟草危害知识宣传手册、挂历、折页等;在社区宣传栏内张贴烟草有害健康的图片海报;在每个楼道内张贴烟草危害的宣传画;选取65名居民代表作为烟草危害知识宣传及控烟劝导员,并进行多次培训,由劝导员在社区内随时进行宣传干预;利用世界无烟日进行烟草危害知识专题讲座;向阳北居民现场分享戒烟经验;在向阳北社区开展无烟家庭活动,社区居民定期交流经验,互相监督等措施。经过一年的健康干预,对调查人员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
1.3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软件对问卷进行双录入、Excel 2003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应用 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检验。检验水准α=0.05, P0.05表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吸烟有害健康方面 知道有严重危害的从181人增加到291人;知道有危害,但不知道危害程度由286减少到121人;不知道有没有危害由30人减少到7人。
3 讨论
3.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目前成年人吸烟人数已达3.5亿,还有7.4亿人受到二手烟的危害。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制定了一些控烟的法律法规、各地方也出台了地方性条例和规定,然而收效不明显。仍然有许多人对烟草危害的知识不甚了解。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3/4以上被调查人群未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其中对吸烟会引起肺癌的知晓率为77.5%,引起脑卒中的知晓率为27.2%,引起冠心病的知晓率为27.2%,而同时知晓吸烟会引起中风、冠心病和肺癌三种疾病的比例更低,仅为23.2%【2】。因此控烟工作仍然面临严峻考验,任重而道远。
3.2本次研究我们采取了三种干预措施。第一:健康教育 如知识讲座或宣传活动;发放各种知识宣传资料;在社区宣传栏内张贴宣传海报;在每个楼道内张贴宣传画;,由劝导员在社区内随时进行宣传干预;利用世界无烟日专题讲座。第二:社会政策支持 克拉玛依市2008年5月出台的《克拉玛依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同时禁止烟草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禁止任何烟草广告。第三:改善环境 在向阳北社区开展无烟家庭活动。经过一年的健康干预后社区居民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态度及行为都有较大改善。在对吸烟有害健康,丈夫是吸烟者的女性比其他女性更容易得心脏病、肺癌,和吸烟者生活的孩子更容易得哮喘或呼吸道疾病,公共场所(学校,医院,公共汽车等)是否应该禁止吸烟等四个方面的认识的提高尤其明显,经χ?检验P值均0.05。因此,健康干预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自1996年开始,每年的6月6日成为“全国爱眼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眼睛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升高,各类媒体及互联网相继出现“手机贴膜伤眼睛”“夜间用手机危害眼睛”“趴着睡觉易患青光眼”“美瞳诱发眼疾”等话题,引起人们对用眼健康的关注。
手机贴膜伤眼睛
一条“手机贴膜伤眼睛”的互联网微博被一些网友转载,不少“拇指一族”震惊之余,直接把手机贴膜撕下来扔了。更有不少网友纷纷要求解释,手机贴膜伤眼的科学依据在哪里?
手机贴膜形形,价格差异也很大,很多手机用户都会为手机贴上保护膜,以增加屏幕耐磨性。对此,福建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林颖表示,透光率高的贴膜,对眼睛伤害小;透光率差的,则会影响视力。由于保护膜很容易使手机屏幕的光线发生折射,长时间盯着看会引起视觉疲劳。尤其是在户外太阳光下,屏幕照明不足,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这样一来,眼睛的睫状肌常处于紧张状态,晶状体的凸度总是较大,眼睛很容易因为调节过度而疲劳。久而久之,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就会形成或加重近视程度。同时,近距离使用手机,屏幕产生的热效应也会对眼睛的健康造成危害。
夜看手机有危害
很多人都有关灯后,躺在床上玩手机或玩平板电脑的经历,不少人更是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么,这样的习惯是否如网上所言,易诱发青光眼呢?
对此,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廖志强表示,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为了看清楚东西,人们眼睛的瞳孔会散大。瞳孔散大会阻塞眼睛内的“房角”,引起眼压增高,从而诱发青光眼。在医学上,有一种筛查青光眼的办法,就是让患者在暗室里,观察其瞳孔散大的情况,瞳孔散得越大,得青光眼的概率就越大。
那么,将手机屏幕的光线调整为比较柔和的“夜间阅读”模式,对眼睛的刺激会不会较小?廖志强也解答说,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反而会增加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实际上只要在暗的环境下用眼,都可能诱发青光眼。将手机设置为“夜间阅读”模式,手机屏幕的光线变暗,这样眼睛为了看清楚东西,瞳孔会散得更大,更容易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趴着睡觉很伤眼
一条“午休时千万不要用胳膊当枕头”的互联网微博称,“趴着睡觉对眼睛有害。枕在胳膊上眼球受到压迫,如长时间这样,会造成眼压过高,视力受损,久而久之会使眼球胀大、眼轴增长,形成高度近视,同时易增加青光眼发病率。”
趴着睡觉对眼睛到底有没有危害?武汉总医院眼科医院主任医师沈政伟表示,眼球若受外界长时间的压迫,的确会导致眼压升高,对眼球内的血流形成障碍,对视力有一定影响。不过,趴着睡很难引发高度近视,更不会导致青光眼发病率增加。沈政伟说,眼球受外界直接压迫持续4 h以上,才会出现危害。事实上,一般人午休时间较短,也不会始终一个姿势不变,该微博有夸大之嫌。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用胳膊当枕头”的午休方式,确实不值得提倡。较为最理想的午休方式是在安静避光的地方侧卧,时间不宜超过20 min。如不方便携带躺椅,不妨带个U形枕,午休时垫在脖子下,靠着椅背睡觉,不仅让眼睛,还能让颈椎等其他部位真正松弛休整。
美瞳使用有风险
“美瞳”是能使眼睛看起来又大又漂亮的隐形眼镜。美瞳虽美,但长时间佩戴容易引发眼部疾病,甚至可能降低眼睛视力。徐州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智淑平举了一个案例:有一位刚参加工作的王女士,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特意从互联网上购买了一款黑色平光隐形眼镜(俗称“美瞳”)。在一次聚会中,王女士戴了一整天的美瞳,而后眼睛便出现充血、干涩、痛痒的症状,布满血丝的眼睛着实让亲友吓了一跳。第二天王女士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她的眼角膜出现了局部磨损,还有细菌感染,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美瞳。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经治疗才恢复了正常。
美瞳片是彩色隐形眼镜,是一种戴在眼球角膜上,用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镜片,属于三类医疗器械,需要同眼睛直接接触,其透氧率越高越好。劣质彩色隐形眼镜由于含有过多的化学成分,常常会受佩戴方式不正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眼睛敏感程度差异,以及天气变化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引起佩戴者眼睛充血、发炎,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角膜缺氧变形,造成眼睛感染、角膜穿孔等重大眼部疾病,甚至失明。
一、测试内容及标准
本次研究对象为600人,年龄分布为26―60岁,体质测试分为两个年龄阶段,即26―40岁、41―60岁。26―40岁年龄段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台阶指数、纵跳、4×10米往返跑、俯卧撑、仰卧起坐(女)。41―60岁年龄段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足站立、反应时、台阶指数、卫生指标BMI指数即体重/身高。
以上两组测试内容和所用仪器均按照《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中相关内容和标准执行。
二、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体质状况测试结果与分析
(一)41―60岁年龄段体质测试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身高、体重平均值和全国均值无显著差异。总体属正常范围。但是体重的标准差为13.9kg,远远大于全国平均值。体重/身高的平方,即BMI指数分析,BMI值
从表1中看出,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男子握力高于全国水平,且差异显著P
从表2中可以看出,25―40岁,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形态和全国均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陕西省25―40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形态平均方向和全国水平持平。但是,BMI指数的情况不容乐观,该年龄段男性:正常65.8%、超重18.9%、偏瘦15.3%,女性的三种百分比分别为64.2%、19.7%、15.9%,男、女处于超重以上状态的分别占18.9%和19.7%,超重给人带来的危害在前文已经叙述。所以在该年龄段中,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体重状况有待改善。该年龄段的测试值,男、女的平均值都高于全国均值,差异显著P
三、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健康与身体状况的社会学分析
(一)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体质健康状况的健康社会学调查分析
本研究运用保健服务利用模式的一般类型,分析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利用健身手段的类型,其结果如下:
人口模式和社会结构模式:在人口模式中,典型的可变因素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家庭状况,这些因素被当作衡量不同生理状况和不同生命周期状况的指标,不同的指标状况对应不同的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参加体育锻炼的年龄特征为25-40岁为70%,41―60岁为56%,25―50岁最小为31%,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不正常分布。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特别是西部地区,而中年人是劳动大军的主体,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却是单位的栋梁,工作负担已使他们付出了较多的体能,这对中年人来说是一个长期的负担,中国是一个家庭本位的社会,中国人对家庭有一种浓浓的依恋,而中年人无疑是家庭的主体,家庭负担是一个重负,家庭和社会的双重重负,使他们不能拿出大量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所以,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体育活动绝大多数是自发的参加,而单位、社会组织较少。
(二)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体质与健康状况的社会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有资料表明,西安市城市居民死因构成统计显示,恶性肿瘤44.2%,心脑血管疾病19.8%,意外死亡12.7%,自然死亡11.5%,其它12.8%。如此死亡构因说明,影响西安地区的大众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成为主要因素。对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调查表明,吸烟占69%,吸烟的人肺癌造成的死亡是不吸烟人的9倍。人们不太了解的是那些引起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因素也明确的与社会因素尤其是职业压力有关,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在年富力强的职业年限里(25―64岁)非常大,男性是女性发病率的2.75―6.5倍。所以,调整心态、减轻生活压力是身体健康的关键,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需要体育锻炼对“生活方式”的干预。
四、结论
(一)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体质状况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平衡能力较差,协调性差,在形态方面BMI指数在肥胖范围的人数占20%左右。
(二)健康社会学分析表明,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参加体育锻炼的参与率“两头大、中间小”,中年人(35―55)参与率最低。
(三)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流行病学分析表明,影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生活方式,客观上需要体育锻炼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
建议关注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状况,在制度上保证体育锻炼对生活方式的干预;加强健身指导。
本研究获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西安都市圈体育资源配置研究(sk2012019);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资助:社会 学校 家庭综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12P030)。
参考文献:
[1] 孙敬虹等译,[美]f.d.沃林斯基著.健康社会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89-372.
[2] 杨辉等译,【美】威廉.科克汉姆著.医学社会学[M].华夏出版社.北京,2000:29-181.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该疾病的发生通常与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有关。通常会出现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老年人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危人群,且患者通常对于该疾病知识的认识不足,因而缺乏疾病预防意识,所以,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由此可见,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本次医学研究就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男52例,女48例,患者年龄18~78岁,平均(65.3±11.6)岁,病程为8个月~12年,平均(5.6±2.4)年。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观察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临床治疗以及包括药物护理、环境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在内的基础性治疗,实验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生活护理 嘱患者完全戒烟戒酒,向患者详细说明吸烟、饮酒可能对疾病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嘱患者适当增强身体锻炼,改善其耐寒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呼吸道疾病抵抗能力,降低感冒发生率,并随着季节和温度的改变适当增减衣物。
1.2.2呼吸训练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掌握适当的缩唇式呼吸法,也就是经鼻吸气后,用嘴缩成吹笛状,并将气体逐渐缓慢呼出,进行训练,2次/d,20min/次,以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
1.2.3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与其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适当给予鼓励和安慰,从而缓解其心理负担,保证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和身体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
1.2.4疾病知识宣教 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和社会背景,对其开展针对性的疾病知识宣传教育,使其对疾病形成正确认识,从而掌握疾病控制和预防措施,避免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反复发作。
1.2.5有效咳嗽和深呼吸指导 护理人员应在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对其实施深呼吸指导,保证患者痰液能够有效、顺利地排出,避免呼吸道内发生分泌物阻塞现象。
1.2.6活动指导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适当下床活动,而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应尽量保持卧床休息。对于疾病缓解阶段的患者,应选择晴好的天气出外锻炼和活动,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1.2.7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系统的自我护理计划,开展全面的出院指导,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疾病防控意识。同时,出院后应尽量少接触过敏原、刺激性烟雾和粉尘,进而对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刺激,日常饮食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低脂肪、高蛋白食物为主,多食具有化痰止咳作用的水果以及新鲜的蔬菜,定期接受随访复查,以了解两组观察对象疾病复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情况[1,2]。
1.3疗效评定依据 ①显效,指患者临床护理后,血常规等临床检查指标恢复为正常水平,痰量显著减少,肺功能明显改善,双肺哮鸣音、喘息、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是显示改善;②有效,指患者临床护理后,血常规等临床检查指标有所改善,痰量轻微减少,肺功能有所恢复,双肺哮鸣音、喘息、咳嗽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③无效,指患者临床护理后,未达到上述临床评定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表示,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果所得分析结果P
2 结果
2.1并发症 实验组50例观察对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2.2临床效果 实验组50例观察对象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观察对象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适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深化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摒弃原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或嗜好,从而巩固临床治疗效果。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措施,有助于患者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阻塞性肺气肿等并发症症状发生率的降低,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且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措施,有助于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改善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