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君书译文

商君书译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君书译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君书译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言文;“知”;“无以”

荀况的《劝学》一向是中学语文课本必选的教材。由此可知,其文的历史性、现实性、可读性。《劝学》一文朴素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比喻运用灵活。作者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从而告诫世人和后人“学不可以已”的深刻哲理。重温佳作,仍倍感清馨。然而,参阅课下注释,却有几处不敢苟同,现提之以浅论。

其一,“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中的“知”,应当怎么样理解呢?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二册中的《劝学》一文中的课下注释没有谈起,如是编者考虑到没有必要注释的话,那么,“知”到底作什么解释呢?是做名词用还是做动词用?这样容易使读者或学者产生疑问,从而造成误解,不能准确地把握词义,也就不能很好的分析语义。要么含糊其词,要么张冠李戴,要么产生歧义等,从而不能确切地表达荀子的意思,不能确切地体会文章的主旨。鼓笔者认为有必要作以注释说明,这对初学者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知”在古汉语中有不同的释义: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卷七,1525页):“知”读zhi、“智”的古字。“是几多知,可令学经”。(《汉书・张禹传》);“秦始皇当使使者遗君王玉连环,曰:齐多知,而借此环不?”(《战国策・齐策六》)。

《古汉语常用字典》(商务印书馆)有以下注释:

①“知道”:“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允《论衡・知实》)。

②“知觉”、“感觉”:“手等有痛痒之知”(范镇《神灭论》)。

③“见解”、“知识”:“有独知之虑者”(《商君书・更发》),“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史记・管仲传》)

④“了解”:“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仲传》)。

⑤“主持”:“子产其将知政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⑥“知”通“智”,智慧、聪明。“智者见于未荫”(《商君书・更发》)。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知”(古)又同“智”。

《古文注释》(周学禹编):“知明”,知识通达的意思,一说同“智”,即智慧通达。

由此可见,“知”在古汉语中有不同的词性,不同的词意。联系《劝学》一文,“则自明而行无过矣”句中的“知”,笔者认为和“智”通假为妥。这句话可翻译成“那是智慧通达,行为也就没有过错了。”

其二:“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两句中的“无以”课下注释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查《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上册(姚麟园):“无以”解释为“没有办法用来……修饰词或形容词。如:“无以至千里”译为“没有办法到达千里。”

《新编古代汉语》(许仰民)注释:古汉语中,常有介词“以”与表存的动词“有”、“无”连用的情况,组成“有以”、“无(所)以”来理解,那么“所以”及其以后的词语,是名词性词语,自然是“有”、“无”的宾语了。但是,事实上古汉语中的这类结构出现频率较高,况且“以”后连结的大部分是动词性词组或动词,所以我们宁可把“有以”、“无以”看成凝固结构,表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或“有条件……”、“没有条件……”作状语。如:

①项王未有以应(《史记・项羽本记》)。②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③吾必有以重保母(《史记・淮阴侯列传》)。

《高中文言文学习文册》(朱声琦)是这样注释的:“无以……”,没有办法用来到达潜力之外。“无”是无指定代词,没有办法,“以”用来。“无以”是“没有办法用来”。而不是像课本注释说的“没有用来……(办法)”,“办法”二字旁边的括号也不应该有,“办法”的语法意义,就含在“无”当中。另外,“无以”二字不是结构,有人把“有以……”、“无以……”称为结构不对的,“无以成江海”译为“无法来汇成江海”,而不是“无汇成江海的办法”。

《文言文语法分析及译注》(孟庆超)也有如下注释:“无以”“没有用(拿)来……的(办法)”。“无以”意义上等于“无所以”,起初可能是一种省略说法,后来凝结成固定结构,但和一般的词语省略不同。“无”,作动词,“以”,作介词,用、拿。“无成江海”,“以至千里”可以看成一个名词性词组作“无”的宾语,故有些译文把“无以”译作“没有办法”。

相关期刊更多

休闲读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

古代文明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