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的发声练习

爱的发声练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的发声练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爱的发声练习

爱的发声练习范文第1篇

目的:探讨中国大中学生同伴、亲子、恋人关系及恋爱原因的发展过程。方法:整群抽取西安市中学生575名,大学生660名,采用同伴关系量表、亲子关系量表、恋人关系量表和恋爱原因量表以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在亲子关系方面,大中学生在亲密和相处时间2个维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恋人关系方面,大学生在信任、亲密、承诺和相处时间4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中学生。在恋爱比例方面,大学生正在恋爱和有过恋爱的比例高于中学生。在恋爱原因方面,大中学生在所有因子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同伴关系方面,大中学生无差异。结论:随着大中学生身心发展成熟和外在生活学习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大中学生在亲子关系、恋人关系及恋爱原因方面,均呈现出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变化特点,但在同伴关系方面无阶段性和发展性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中学生;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恋人关系;恋爱原因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大学生生理基本成熟,心理尚处于过渡期。他们在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恋人关系和恋爱原因等方面也呈现出发展性和阶段性的变化。但关于这方面的纵向比较研究较少。本文作者对中国大中学生的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恋人关系和恋爱原因进行了纵向的比较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学生样本:整群抽取西安市一所市重点高中和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一、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收回有效问卷575份,男249人,占43.3%,女326人,占56.7%。

大学生样本:整群抽取西安市四所高校的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部分学生,收回有效问卷660份,男282人,占42.7%,女378人,占57.3%。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统一测量方法,辅以谈话法和个案研究法。研究工具:(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等;(2)同伴关系量表,包括信任、亲密、承诺和相处时间4个维度;(3)亲子关系量表,包括信任、亲密、承诺和相处时间4个维度;(4)恋人关系量表,包括信任、亲密、承诺和相处时间4个维度;(5)恋爱状况量表,包括学生是否正在恋爱、是否有过恋爱关系;(6)恋爱原因量表,包括孤独、信任、性吸引、真爱、证明价值、相似、了解伴侣、开心8个维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进行χ2检验、t检验等。

2 结果

2.1 中国大中学生亲子关系比较

中国大中学生亲子关系比较见表1。调查结果表明,在亲子关系方面,中国大中学生在亲密和相处时间2个维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中国大中学生同伴关系比较

中国大中学生同伴关系比较见表2。调查结果显示,在同伴关系方面,中国大中学生在信任、承诺、亲密和相处时间4个维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中国大中学生同伴关系的比较

2.3中国大中学生恋人关系比较

中国大中学生恋人关系比较见表3。调查结果说明,在恋人关系方面,中国大学生在信任、承诺、亲密和相处时间4个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中国大中学生恋人关系的比较

2.4中国大中学生恋爱比例比较

中国大中学生恋爱比例比较见表4。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正在恋爱和有过恋爱的比例高于中学生(χ2=142.15,22.45,p 均< 0.001)。在中学生中,男生正在恋爱的比例高于女生(χ2=8.58,p < 0.05)。在大学生中,女生正在恋爱的比例高于男生(χ2=35.01,p < 0.001)。

2.5中国大中学生恋爱原因比较

中国大中学生恋爱原因比较见表5。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和中学生在8个因子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大学生中,男女生在孤独、性吸引、真爱、相似因子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中学生中,男女生在8个因子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研究发现,中国大中学生在亲子关系、恋人关系及恋爱原因方面,均呈现出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变化特点,但在同伴关系方面无明显的阶段性和发展性差异。

在同伴关系方面,中国大中学生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无论是在中学时代还是大学时代,同伴关系都在中国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同伴关系是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如果缺少了同伴关系,青少年就会感到孤独和自卑。[2]随着身心的发展成熟,大中学生开始有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他们开始重视同伴间的交往,愿意与自己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有共同话题的同伴保持密切联系,有时有些心事或者小秘密更愿意告诉自己的朋友,希望得到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与同伴保持一致,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亲子关系方面,中国学生在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呈现出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变化特点,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对亲子关系的依恋有所减弱。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关系,它是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3]中国的中学生上学一般都是就近择校,这样父母照顾子女的日常生活就比较方便,因此子女与父母的相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由于考虑到课业负担重,学业压力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父母一般都习惯对子女的生活进行全面照顾,这样中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就比较大。而步入大学,离开父母,进入新的生活圈,住公共宿舍,学校餐厅就餐,这些对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与父母空间距离的拉远和相处时间的减少,大学生相对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但是大学生对亲子关系的依赖,只是比起中学时代有所减弱,但依旧存在,毕竟中国文化注重青少年对家庭的依赖性。

在恋爱方面,中国大中学生体现出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变化特点。一方面,中国大学生正在恋爱和有过恋爱的比例显著高于中学生;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生和中学生的恋爱原因也呈现出了一定的阶段差异性。中学时代由于普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双重掌控,加之,巨大的升学压力,高中生丰富的青春期情感被普遍地压抑,而这种情感却在升入大学后得以爆发。首先大学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随着自我意识的日益增强,渴望与异往和恋爱的欲望增强。其次,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为大学生恋爱创造了一定的客观条件,男女生在一起学习、活动的机会增多,交往逐渐频繁,使恋爱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最后,家庭因素也为大学生的恋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家长认为,在大学里,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找到未来的生活伴侣。在本研究中,中学生在“开心”这个维度的恋爱原因得分高于大学生,而大学生在其余7个恋爱原因得分高于中学生。这一结果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即青少年的两性关系发展大多经历朦胧、爱慕、初恋和钟情4个阶段,而钟情阶段主要在16-17岁之后,[4]而且早期的恋爱关系主要是一种同伴之爱,与友谊密切相关,而后期的恋爱关系则是一种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的强烈情感。[5]

[参考文献]

[1] 周宗奎, 孙晓军等. 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1):62.

[2] 王雅春, 曹华. 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作用及影响因素[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0(1):23.

[3] 朱素敏. 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研究现状及教育建议[D]. 苏州大学, 2011:9-11.

[4] 孙晨宇, 刘从云, 朱华庆. 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其心理因素[J]. 中国校医, 2009(3):351.

[5] 刘云, 毛晶晶等. 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倾向发展特点及其与依恋的关系[J]. 2014(3):593.

爱的发声练习范文第2篇

一、 创设情境,趣味练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发声练习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会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趣味练声。

如我在进行一年级学生的哼鸣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同学们,蜜蜂妈妈带着小蜜蜂们在花园里采蜜,有一只调皮的小蜜蜂,闯进了我们的课堂,昏头昏脑,迷失了方向。你们听——(教师示范哼鸣)

这时,一群小蜜蜂来寻找它了——(示意同学们哼鸣)

如果,孩子们的发声位置不高,喉腔不够松弛,声音较紧。我就会说:有几只小蜜蜂飞累了,飞得不够高。你们听出来了吗?(让学生在聆听中,纠正发声位置)

小蜜蜂迷路了,它在发出求救声呢,你们快帮它找到回去的路吧?(教师哼一句,同学们哼一句,钢琴伴奏)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蜜蜂找到了回家的路。

“哼鸣”是嗓音练习的有效手段之一,持之以恒地练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前提是要能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歌唱的“哼鸣”练习,要求在“哼”的时候保持着半打哈欠的状态:利用深呼吸将喉咙打开,用叹气的感觉将声音用气息“叹”到眉心。如果方法正确,“哼”出来的声音则非常通畅、圆润而且轻松,不需怎样用力就能体会到共鸣效果。学生们在帮助小蜜蜂找家的快乐情境中,通过聆听、对比、游戏等方法,学习了“哼鸣”。

二、 紧扣新知,特设练声

笔者发现在许多的音乐教学中,发声练习与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与整个教学环节容易产生脱节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我在备课时,会分析新授歌曲,为每节课特别设计一条发声练习。这样既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流畅,还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声音的训练。

如我教学六年级《蓝天向我们召唤》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1.谈话导入:同学们,美丽的天空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说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谁呢?(学生交流)是呀,宇宙的奥秘无穷,希望同学们将来也能积极投身航天事业,蓝天已经向我们发出了深情的召唤。

2.发声练习:备课时,我了解到本课的编写意图是:青少年对神秘的天空、宇宙总是充满幻想。神舟五号、六号、七号、八号、九号载人航天飞船胜利升空、返回,在青少年中掀起了一股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潮。通过《蓝天向我们召唤》这首歌曲的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并引导他们热爱科学,立志勇攀科学高峰。这首歌为大调式二段体,第一乐段音区较低,曲调具有叙述性。第二乐段为合唱,音区逐步上移, “飞吧,飞吧”属于两个声部节奏错开,其他各处节奏均相同,甚至连旋律也有多处相同,为支声性的二部合唱。

在教学中我将导入新课、发声练习、学习新知融为一体,发声练习的设计就取材于新授歌曲的副歌部分,我将它进行了重新整合,使训练的内容、形式等紧扣学习内容,不会让学生感到突兀、生硬。

三、 经典小曲,新意练声

有一些经典短小的乐曲,其实也是我们练声的好内容。这些歌曲,同学们耳熟能详,回忆中有一份熟悉和快乐。我们将这些小曲作为练声的内容,稍稍改变它的速度、唱法(跳音、连音)、节奏、力度(渐强、渐弱)加入和声……熟悉之中又有新意,孩子们会特别喜欢,练习起来会特别认真。

四、 捕捉生成,机智练声

面对几十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课堂教学中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生成的资源也可成为练声的内容。

有一次,刚打完预备铃我就走进了教室,没想到一个淘气的男同学躲在门后,突然跳出来“hei”地大叫一声,把我吓了一跳。其实,他原来是想和另一位同学开玩笑的,没想到却吓到了我。同学们惊呆了,鸦雀无声地等待“暴风骤雨”的来临。“小淘气”也涨红了脸,原地耷拉着脑袋一动也不敢动,心想,这下周老师肯定要发火了!可是,我一想,这不是生动地给同学示范了“如何克服歌唱中声音发虚的练习”吗?我亲切地把“小淘气”领到讲台,说:“刚才X同学给我们当了一回小老师,他刚才吓周老师的声音,就是今天我们发声练习的内容(既替“小淘气”解了围,又非常直观地介绍了学习内容)。接下来,我们轮流当小老师练习好吗?”这种冷不防大喝一声的声音既响又亮,是有气息支持的,也是有位置的,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练习,孩子们兴趣浓厚,易于接受。

爱的发声练习范文第3篇

一、发声练习要简单、多变

在歌曲教学前,进行简短的发声练习,是培养学生运用自然良好的嗓音进行发声的重要途径,是唱好歌曲的前提。

1、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发声器官尚未经过训练,因此要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训练。他们思想单纯,幼小的心灵很有爱心,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是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着一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条发声练习曲。

5 5 5 6 6 5 1 5 0 1 5 0 6 5 1

小鸽子轻声叫,咕咕 咕咕 咕 咕 咕

学习前,我用头因投影出示小鸽子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小鸽子的兴趣,再问学生鸽子是怎么叫的?学生回答;“咕咕咕”。“那我们就一起学学小鸽子叫”。这样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发到发声练习的教学中来了。

练习时,应当要求学生轻唱。有的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唱得很响。于是,我就说;“同学们唱得这么响,小鸽子会被你们吓跑的。”学生们马上用轻柔、舒缓的声音练唱,真怕小鸽子被吓跑了似的。

2、编旋律短句

旋律短句是最常用的练声形式,可以训练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技巧,还有助于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

在教学时,为了唱好韵母“i”,我编成以下旋律短句来练习,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3 4 5 6 5 1 6 1 6 5 3 4 5 6 5 6 5 6 5 2

我爱 小铅 笔,花杆 多美 丽, 我 爱 小铅笔, 天天不离 手,

为了 感谢 你,学出 好成 绩, 为了感谢你,学出好成 绩。

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语言、儿歌中训练,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另外,还可以采用现成的练习或所学歌曲自行编写,也可以直接采用歌曲的核心音调或乐句来练习。这样将发声练习与歌曲表现相结合,既达到了发声练习的效果,有使学生懂得,发声练习的最终目的是用动听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

总之,简单、多变的发声练习,从多角度挖掘孩子们喜欢的 、乐于接受的形式,可以轻松、愉快地表达到练声的目的。

二、节奏练习形象、有趣

节奏在音乐中对于塑造音乐形象占有极重的地位,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住,这就决定了用形象化、趣味化的直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各种衬词帮助训练

四分音符相当于学生走路,一步一拍,比紧不慢,用衬词“走”;二分音符相当于老爷爷走路,一步两拍,慢一些,用衬词“跑”。

2、结合游戏进行节奏训练

在游戏中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事物,有利于团结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放松愉快的心态下,更能培养其创造能力。

如在低年级的节奏训练中,可采用“海狮顶球”的游戏。课前在教室拉一根线,然后在线上挂几个气球,并在每个气球上贴上时

是四分音符为一拍的音符,如:ⅹ ⅹⅹ 等等,接着让学生戴上海狮的头饰,每个气球下面站一个学生,让学生把右手举到头顶,当做海狮的“嘴”。“海狮”们按顺序和节奏连续地顶球,游戏可让几个“海狮”变换进行,也可让一个“海狮”连续进行。其他学生也可左手当做球,右手食指当作“海狮”的“嘴”,按气球变换的节奏连续地进行顶球游戏。学生个个蹦蹦跳跳,学得非常开心。

还可通过“边一边”的游戏来巩固各种接奏类型,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黑板上出示一句节奏,如:ⅹⅹ ⅹⅹⅹ,老师示范用语言来表达:小鸡 叽叽 叽,请学生也用语言来即兴创作节奏。于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编:小猫喵喵 喵,小鸭 嘎嘎 嘎。接着,在请学生自己编一个节奏,并说出这个节奏型。如此简单的一个小游戏,却使学生从中得到了不同的感受,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三、听音练习形象、直观

学会用心听音乐,用心去感悟音乐。问题是小学生不懂用耳,更谈不上用心了,他们没有用耳的习惯,也不具备听音的能力。所以重点要抓好听音兴趣和有意注意的培养。

如在一二年级的听音训练中,可采用“打电话”的游戏。在琴上弹一个二度或三度音程,然后问:“喂,你是谁?”学生回答:“我是do mi”(do mi用模唱)。就着样,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了抽象、枯燥的听音练习。在三四年级的听音训练中,可才用才用游戏“在游戏乐园中”。在园中各个游乐场所按音高规律由高到低写上“do si la sol fa mi re do”,然后由老师当“导游”,先由“导游”发令,也就是老师在琴上弹或用竖琴吹出标准音“la”,再弹奏(吹出)一个音或几个音,让“游客”在游乐园中找出游玩的路线,并唱(吹)出。当他们找到目的地时,表现出来的是无比快乐的心情。

四、识谱教学生动活泼

单纯的识谱教学,将学生置于一重一重死记知识、苦练技术的氛围之中,他们将失去创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势必低落。学生不愿唱谱,教师又认为学生一定要学会唱谱。怎样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呢?我采用了跳谱识谱法。

给没个学生发一套长短绳和字母卡片,并在字母卡片的反面画上字母谱,标出该字母唱名所在的位置。在教师里放五根橡皮筋,即五线谱。由一位对唱名位置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在五线谱上随意的跳来跳去,其余学生根据他所跳的位置从字母牌中找出相应的字母唱名。或由反应教慢的学生上来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可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音阶,学生边唱边跳,凡在线上的用单脚跳,间里的用双脚着地。

由于“跳谱”识谱法是在单位时间内人人参与,又由于此活动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其玩法,所以学生兴趣很浓。它可以将识谱教学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活泼,使学生觉得轻松、变得快乐。

五、音乐考试活泼多样

富有情趣的音乐考试具有教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不仅能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且能激起他们参与考试的兴趣,营造愉快和谐的考试氛围。

在音乐知识考试时,要改变原来一张考卷的开始方法,代之以音乐游戏“美丽的花朵”的形式进行考试。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先贴好几种形状、色彩不同的花瓣,然后由老师弹奏一首曲子,由学生把听到曲子的拍号、音的时值、强弱规律、指挥图示及划拍符号所表示的花瓣拿出来,组成美丽的花朵,贴在黑板上。这样,考试任务在游戏中完成了。

在游戏中,老师始终不提“考试”二字。让学生在没有心理负担的状态下,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完成了.

爱的发声练习范文第4篇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国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教育,已列入家长必需的考虑议程。越来越多的儿童喜欢并选择正规学习声乐,儿童声乐教学已成为声乐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儿童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特点等多方面与成人不同,针对儿童的声乐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成人有所区别。

一、 生理特点

现代社会物质条件比较丰富,儿童丰衣足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常常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但是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们,声带比较稚嫩,需要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去唱歌,否则乱唱会导致声带受损,甚至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六岁以前的孩子,他们的喉头和声带是成人的一半,甚至还不到一半,胸腔也很小,呼吸较浅,这时他们多用头腔共鸣。因此声音听起来比较响亮、甜美而透明,嗓子就好比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此时家长无需急于求成,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自然发展,多欣赏一些有水平的音乐,学唱一些简单的儿歌,主要任务是让其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乐感和节奏感。同时,也可鼓励儿童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容,让他们随着音乐动起来,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及表现力。值得强调的是,不管儿童做出来的动作怎样,家长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七岁的孩子开始学习声乐最好,这时的童声与幼儿又有所不同,是两片短小的薄薄的声带振动发出的纯净的基音,加上口腔共鸣形成的明亮清脆的个性音色,稚气可爱,非常迷人。但这是一种纯自然的音色,缺少科学发声方法的支持,头腔共鸣比较少,因此歌唱时高音上不去,喊的成分会比较多。学习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加入气息和头腔共鸣,以假声带原来的真声,音色就会有所改变,变得圆润、浑厚,但会失去一些明亮度和稚气感。但是,头腔共鸣能产生一种饱满和通畅的感觉,能够轻松解决高音。 因此,在儿童的声乐教学中,不能因为怕改变明亮可爱的自然的童声音色而在发声方法上有所保留。学声乐学的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如果因为自然的童声音色好听,就不学头腔共鸣,对儿童来讲,最终会得不偿失。因为,随着儿童身体的发育,自然的童声最终会失去,而科学的发声方法会保留下来,使他终身受益,是他永远的财富。因此,不盲目音量,应变尖亮为通透,追求童声的艺术美,把科学的发声方法放在第一位,才是儿童声乐教学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在这个阶段,他们已能独立学习声乐技巧,理解教师的意图,并能基本控制好歌唱器官,对声音有一定的辨别力,对歌曲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这样在不断提高歌唱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儿童学习声乐的兴趣,有利于长时间地持续学习,甚至未来走上歌唱的道路。

二、心理特点

儿童性格特点天真活泼,喜欢获得表扬和认可,每个孩子在听到表扬时都会感到兴奋、开心,尤其在唱歌的时候,赞美和肯定会使儿童精神振奋,情绪高昂,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歌唱状态。反之,过度的批评会使儿童产生挫败感,影响歌唱的状态。因此,在儿童声乐教学中,需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要用温和的语言、甜美的微笑和他们沟通,在严格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到来自教师浓浓的爱,真正做到“严中有爱”。教师的言行,甚至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学习声乐与学习钢琴等其它乐器有所不同,声乐是比较抽象的一门艺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声方法和歌唱状态的掌握也是逐渐建立和形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儿童哪怕微小的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儿童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始终保持良好的、兴奋的学习状态,并且通过肯定使他们稳定这种状态。切不可用刺激性的语言,这样不但会损伤儿童的自尊心,甚至会使其对学习唱歌失去兴趣。歌唱学习进步是阶段性的,练声曲和歌曲都要选择适合此阶段的程度,不易选择不能胜任或勉强能唱的歌,儿童的声乐训练应以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为目的,以自己的自然声区为基础,音域不超过一个半八度,中等音强,尽量使用轻机能唱高音,每次的训练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并且中途要休息两次,让声带得到休息,恢复弹性,精神上保持兴奋。另外,还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歌曲,要根据儿童的音域和学习情况及演唱能力来选择在演唱中没有障碍又能充分展示其发声技术的歌曲。选择过难的歌曲。会对儿童造成心理负担,有举步维艰、力不从心的感觉,学习的热情也会削弱或荡然无存。所以在少儿声乐教学中不可忽视他们的心理特点,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长、进步。

三、知识特点

爱的发声练习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声带; 唱歌; 嗓音;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54-01

一、掌握幼儿的嗓音情况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由于体质、遗传等客观条件的不同,幼儿的音域有宽有窄。为了能够有的放矢地训练,我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是多数的,只能唱到c大调si,另一组则能唱到c大调do、re。有了声区划分号,在训练孩子唱歌时,就以不同要求来进行练唱,避免过高或过低声区练唱而损坏幼儿声带。

二、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

歌唱发声的听觉要求更高,幼儿能听辨自己或别人声音正确与否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必须通过不断地听,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听觉。因此,给幼儿提供良好的音乐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1. 经常在课间、饭后、活动时播放用头声发声法歌唱的童声歌曲,例如:《小白船》、《春天》,以及著名歌唱家所演唱的歌曲等,让孩子们在愉快、轻声的音乐氛围中悟出头声发声法的精髓。

2. 教师经常唱些儿童歌曲给孩子听。幼儿善于模仿,因此,教师的发声法很重要,它是幼儿获得正确发声方法的直接途径,这就要求教师无论是音量、口形、声音都要唱得自然、正确,尽量运用头声方法来唱。

3. 经常用录音机录下小朋友自己唱的歌,再同正确发音的歌曲对比,在对比听音中来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

三、在训练中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

这种歌唱发声训练比较难掌握,而且较枯燥,如何让幼儿集中注意力,能心到、口到、耳到、眼到呢?我在训练中注意到讲解、示范时形象、有趣,并注意时间的科学性。

(一)形象性。歌唱发声的音响只能意会。为了便于幼儿理解,建立起头声歌唱的意识,我用形象的方法告诉小朋友:鼻尖以上的头部是“楼上”、鼻尖以下的是“楼下”,歌唱的时候,声音是向“楼上”送,再从“窗口”(眉心)出,感觉声音在“楼上”响,并经常用手势提醒幼儿。为了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口形,练唱时,我让幼儿把嘴微微张开,并用上、下唇轻轻含着左手拇指(不是咬住拇指),当练到一定程度后再抽掉大拇指,但要求保持含着大拇指的感觉来练唱。还让幼儿用打哈欠的口形来发言,这些练习都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抬起软腭把声音送向“楼上”。

(二)趣味性。为了保护幼儿的嗓音和获得头声发音的效果,经常要求幼儿轻声歌唱,但轻声歌唱并不是松垮无力,而应该是积极、主动、有气息支持的。正确地运用呼吸,是获得正确发声的关键。为了让幼儿正确掌握呼吸原理,我让幼儿以“稍息”的姿态站立,避免了身体的僵硬。但又要积极有力,我让幼儿想象后背有垛墙,感觉有依靠,手叉腰,然后做够吠气, × × 这样就能训练幼儿发出既是轻声又有力度的声音来唱好弹跳、有力的歌。我又出示一张画有花园的图片,并告诉小朋友:这儿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有许多很香很香的花,你们轻轻地闻,再呼出来。边说边让小朋友做,小朋友都说很香,这是幼儿的想象,但达到了训练幼儿平稳连贯吸气的目的。

练声是训练幼儿发声的重要手段,比较枯燥乏味,尤其对幼儿的训练,为练好母音o,纠正幼儿声音的扁白、喊叫、粗糙和生硬,我采用了教师与小朋友趣味性的问答式模声练习曲,例: 12 34 | 5― |54

32|1―||

小鸡 怎么叫叽叽叽叽 叽

(三)科学性。在训练幼儿头声方法时,我除了注意一般发声的科学性外,还注意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幼儿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如果长时间练习,幼儿会产生厌倦情绪,甚至会挫伤幼儿学唱的积极性,时间过长也会造成声带疲劳,因此,不能急于求成。集体练唱时间我控制在五分钟之内,另外,利用零星时间,还进行单独地练习。

此外,笔者认为,对幼儿歌唱教学还要进行创新,比如优化情景、设计有趣的游戏情节、渗透其他领域教学、巧用录音机等,这样可以使幼儿的歌唱更生动有效,更能促进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

1. 优化情景,在整体上不断创新。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要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教师如果只会遵循歌唱教学规范的表面,按规定的环节机械地把各个环节硬凑在一起,的确会让活动失去一些生动的气息,这里就需要我们去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去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优化情景、实现活动整体环节上的创新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如在中班歌唱活动《烧菜》中,教师把整个歌唱活动当成一个“烧菜”的情景主题来设计,运用教师的情境性语言,把幼儿自然地带入主题情景,使幼儿成为情景中的主角,引导幼儿自然地从一个环节进入下一个环节(先从买菜请客――切菜――烧菜――再去买菜)。首先,以去做客为由让幼儿骑小车进活动室;再设计了“切菜”的环节,通过切三种菜的不同节奏让幼儿主动地、愉快的练习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节奏训练;在学习表演时,采用情景交融、边演边唱的形式引起幼儿学习的愿望,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己想象、创编动作。在活动中,幼儿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参与着,在“玩”“乐”“动”的过程中轻松地学、主动地学、快乐地学。

2. 设计有趣的游戏情节,让幼儿乐于学习。对于这一点有些老师会有疑问:“让幼儿反复地学唱歌曲,就是最好听的歌幼儿也会不感兴趣了。”所以教师如果能发挥创新才能,巧妙设计有趣的游戏情节,可以使歌唱活动“锦上添花”,让幼儿边游戏边歌唱。如在歌曲《扮家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圆圈邀请舞”的游戏让幼儿自然主动地多遍学唱歌曲。游戏的规则是:“请男孩子(当爸爸)先围一个大圆圈站好,再请女孩子(当妈妈)在圈里找一个男孩子面对面站好,大家一起表演一遍后,在前奏音乐声中男孩子造型不动,请女孩子找到新的好朋友继续游戏,第三遍时同样的方法继续找到新朋友游戏。”游戏的规则简单明了,幼儿在和不同同伴的合作游戏中体验着游戏的快乐,学唱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