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鲁迅生平简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顺应孩子天性,美育无痕
美的教育离不开美的校园。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新塘镇逐渐繁荣起来,但也造成当地居民精神文化的缺失,一些家长素质较差,导致学生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并存在心浮气躁、好高骛远等缺点。
现代农村学校应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农村人。学校从校本实际出发,顺应孩子天性,在校园规划中,注重发挥环境的美育功能,用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帮助孩子摒弃陋习,用美的教育塑造孩子的良好品行。
学校在每层楼的廊道里,错落有致地布置了古代先贤的画像和生平简介,吸引路过的师生驻足欣赏;制作名人大型雕塑,以透雕、圆雕和浮雕等艺术形式,展现孔子、范仲淹、王羲之、鲁迅、华罗庚、达·芬奇、爱迪生、牛顿等名人先贤的独特气质,并配以生平简介和名人名言,分区置放在校园的绿树翠竹之中;校园内的每一小景点都立有艺术石,上面或雕刻着名人名言,或作名著导读。每天饭余课后,学生便徜徉其中,或做作业、或运动、或背书、或切磋琴棋书画、或讨论人生,与圣贤对话,灵魂得到净化,文化的厚重气息驱走了学生内心的浮躁。
二、遵循认知规律,寓美于学
说:“各门学科无不于智育作用之中,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提醒,则学生自感有无穷之乐趣。”学科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元素,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在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学科中,反映出人类对社会美的认识过程;在自然(科学)、地理、生物等学科中,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美的认识过程;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反映出人类对科学美的认识过程;在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中,反映出人类对艺术美的认识过程。学校倡导教师挖掘学科中美的元素,确保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相结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感受学科之美,在美的体验中内化学科知识,提升感受美的能力,寓美于学,以学养德。
例如,语文学科本身具有浓厚的文化味,更担负着基础性、文化性和民族性使命,具有关乎中华文化兴衰、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语文学科组注重结合时代需要,将教学与国学经典诵读相结合,如诵读《弟子规》等,引领学生在欣赏和诵读经典美文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领悟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爱家、道德伦理等人文思想,逐步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更是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元素,充盈着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教材语言或充满诗情画意,或阐发人生哲理,或激情澎湃;而教材中所配置的各种中外名画、漫画、物象图、写意画等,更是形神兼备,美不胜收。政治学科组在集体备课和研讨中,倡导教师注重挖掘美的元素,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其中所蕴藏的爱国情、民族义、父母恩和社会公德等道德内涵,从中引领学生求真、向善、求美。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学校创新教师学习机制,确立了“教师学习培训是一种责任”的理念,鼓励教师们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并坚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战略,取人之所长,为己所用,促进教师成长。
“走出去”,学校选派中层干部和班主任赴杭州跟岗学习,英语骨干教师赴北京、河南等地参加“全国中学骨干英语老师新课程教学高级研修班”;音乐老师赴浙江绍兴参加“第六届世界合唱节”观摩学习,等等。“学成归来”,学校还会组织老师们开展学习心得交流,用“带回来”的先进理念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请进来”,学校经常邀请教育管理专家、艺术教育专家、德育专家、广州市教研专家、名校长等来校作专题报告会,上示范课等,传经送宝。高质量的学习和培训,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有效提高了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引领学生在美的学习中涵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注重活动体验,以美养德
多彩的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真善美,在体验中获得道德判断能力,顺利实现自主成长。学校开展了“以美养德”系列活动,寓德育于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感受和体验真善美,培养优良品质。
例如,学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组建了校园合唱队、舞蹈队、书画兴趣小组、航模兴趣小组等,为学生构建心灵乐园。每年,学校还定期开展科技文化节、体艺节、演讲比赛和文艺汇演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和创造力的平台。
3月是学雷锋月活动,学校组织各班自编黑板报,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的事迹,用发现的眼光寻找身边的“小雷锋”,人人从小事做起,发现和寻找身边的社会美、人物美。学生们积极响应号召,不断挖掘和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班级的黑板报变成了美德宣传栏。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懂得了美德就蕴藏在点滴生活中。5月,学校组织了母亲节征文比赛,号召学生观察母亲的一天,与母亲谈心,共同回忆成长过程等。学生在认真了解母亲美丽的内心世界后,深感震撼,更加理解了母亲博大的胸怀和养育自己的艰辛,懂得了感恩和责任。征文比赛中,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同学们争相传看,受益良多。丰富的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欣赏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真善美,学会创造美的生活。
教师也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让老师们畅所欲言,说出工作的困惑与烦恼,交流心得和经验,激励教师们发现教育之美,为老师们创造自己的心灵家园。活动促进了教师的反思,教师们在观点碰撞中获得了新的灵感,在疏解困惑中重新注入了工作的激情与动力。
学校还鼓励老师们开展课题研究,写下自己的思考等。例如,学校生源比较差,中等偏下学生占较大比例。为此,老师们开展了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研究,通过观察和实践,从学生成因、转化和教育策略、教师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实验。研究团队倡导老师们以挖掘美的眼光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提出“留住每一位学生,不放弃对每一位学生的帮扶和呵护”,以平常心对待学生,让他们重拾信心,走向美好未来。研究成果在全校教师中推广,有效提高了教育效果。9月,学校结合教师节,开展了“金秋赞歌”征文比赛。老师们积极投稿,学校将作品集结成册,出版了《我思故我在——永新教师论文集》,为老师们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关键词:茨威格;小说;欧洲命运
一、茨威格生平简介
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传记作家,他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心灵的焦灼》,传记作品《三大师》等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是欧洲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茨威格1881年生于奥地利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茨威格的前半生极大地受到了欧洲文明的熏陶c教养,他从欧洲文明的土壤深处汲取营养,在他的作品中,始终弥漫着优雅、崇高、浪漫的情调。然而30年代,德国纳粹在欧洲兴风作浪,奥地利首当其冲,成为希特勒政府对犹太人实施种族迫害的前沿阵地。1933年希特勒政府上台,次年,茨威格因纳粹分子的驱逐,离开奥地利进入英国,开始了他的异国流亡之旅,此后他辗转英国、美国、巴西,再也没有踏回故土。流亡生活虽使他幸免于难,却难以磨灭他“心灵的焦灼”,他痛感“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无法忍受去国离家的漂泊,于1942年服毒自杀。
二、空虚:欧洲精神失落的征兆
《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完成的一部中篇小说,讲述了象棋天才琴多维奇与B博士对弈的故事,琴多维奇从小木讷无知,却对象棋有着惊人的天赋,他少年成名,在当地乡绅的帮助下迅速成为国际象棋大师。B博士是古老的欧洲贵族后代,其家族开办了律师事务所,负责为皇室、教廷保管财产。纳粹上台后,将B博士投入旅馆监禁,想通过无聊和空虚消磨B博士的意志,从他口中套取皇室财产的信息。B博士在极度的空虚中,意外得到一本象棋棋谱,他在心里自我对弈,最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轮船上,B博士与琴多维奇相遇,象棋大师故意放慢节奏,使B博士又陷入了自我对弈的分裂状态,从而赢得了比赛。
茨威格擅长对人物心理进行刻画,而他对“空虚”这一心理特征的体察,正体现了“欧洲精神之失落”这一主题。B博士身处的旅馆房间这一封闭环境,对他来说,最残酷的刑罚不是身体的酷刑,“他们只是把我们安置在完完全全的虚无之中,因为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像虚无那样对人的心灵产生这样一种压力。”①,在绝对的封闭状态,人的心灵就会陷入空虚、分裂中无法自拔。②在茨威格看来,这种痛苦的自我囚禁正是欧洲文明走向衰落和困窘的征兆,纳粹分子在二战前后对犹太人的驱逐,反映的就是这种不包容、自我封闭、壁垒森严的敌对精神状态。同是奥地利人,著名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也曾对欧洲文明的衰落寄予深刻的忧虑,他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将欧洲人文精神的失落归结为“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唯一受实证科学的支配”③,此种单一性文化所造成的后果是“无信仰的毁灭性大火”、“巨大的困倦之灰烬”④。胡塞尔的描述与茨威格小说中的B博士所处的状况如出一辙。B博士在极度的虚妄中,不得不选择自我对弈,这是一种痛苦的内心冲突,通过分裂自我来战胜虚无,与鲁迅《墓碣文》中的“抉心自食、务求本味”⑤的自我形象颇有类似。
三、记忆:一种救赎的可能
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中安排了两个人物,琴多维奇和B博士,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形象是完全迥异的,前者唯利是图、庸俗、自傲、偏执,他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记棋谱,“维奇从来也不会单凭脑子记忆来下棋,哪怕下一盘也不行”⑥,有趣的是,B博士却与琴多维奇完全不一样,记忆正是他战胜虚无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他从那本偷来的棋谱中汲取营养,对世界象棋大师的名着名局如数家珍。在笔者看来,记忆正是《象棋的故事》中最核心的主题,与记忆隔离,造就了琴多维奇这个偏执的天才,也将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推向了歧路,而重拾历史的记忆,将记忆作为在黑暗虚无中不懈攀爬的绳索,或许可以重新走向光明。小说的大部分都是在B博士的回忆中完成了,包括他对纳粹入侵前的自由生活的回忆,对被困旅馆,终日与虚无作斗争的回忆,而琴多维奇则完全是没有记忆的,除了不记棋谱,小说也没有写过他记忆任何事物,茨威格对这样一个人物是怀着鄙夷和讽刺的态度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这篇小说不是一个简单的对弈故事,小说中渗透了茨威格个人对时代精神的体察与感悟,他对欧洲命运的发展十分忧虑,在他看来,封闭、保守、人文精神沦丧的欧洲正在走向文明的衰落,只有通过重拾历史的记忆,重新走向开放和包容,才能驱散历史的阴霾,振兴欧洲文明。
注释:
①茨威格.象棋的故事[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51.
②王峰.自我对话的悖论――茨威格《象棋的故事》的一种解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6(6):97-102.
③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商务印书馆, 2009:16.
④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商务印书馆, 2009:404.
⑤鲁迅, 野草[M], 海燕出版社, 2015.03:69.
⑥茨威格.象棋的故事[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1.
参考文献:
[1]茨威格.象棋的故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商务印书馆,2009:16.
关键词: 杨宪益 翻译活动 翻译思想
引言
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要求译者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对中外文化精深的造诣。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学贯中西、译作等身,与妻子戴乃迭的伉俪情深、精诚合作更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佳话。2009年杨宪益去世,但是人们对他的研究没有停止反而越发蓬勃,足见他在中国翻译史中的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远。
学者李洁从翻译认识、翻译取向和翻译理想三方面对杨宪益的翻译思想进行了概述;学者付智茜立足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翻译生涯,对他们的翻译精神进行梳理。本文从杨宪益的生平为切入点,以他的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为主线,对杨宪益翻译事业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探究,以期达到对翻译家杨宪益更进一步的认识。
1.杨宪益翻译活动概述
1.1杨宪益生平简介。
杨宪益(1915―2009)生于天津一个银行世家,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和诗人。1936年留学牛津大学默顿学院,结识了自己未来的人生伴侣――英国姑娘戴乃迭(GladysYang),两人相知、相恋。1940年,杨宪益与戴乃迭毅然回到当时战火连天,动荡不安的祖国。“”中,夫妻二人含冤入狱,直到1972年才被无罪释放。然而,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独子杨烨由于受到“”时父母入狱的严重打击,患上了精神病,在英国治疗期间自焚身亡。戴乃迭自此郁郁寡欢,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停止了翻译工作。1999年,戴乃迭与世长辞。2009年9月,中国翻译协会授予杨宪益“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杨宪益也是继季羡林后,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翻译家。2009年11月23日,杨宪益在北京去世。
1.2杨宪益的主要翻译活动。
杨宪益自小就跟着他的启蒙老师魏汝舟老先生学习四书五经及其他中国传统典籍,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中学毕业时,他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大学外文系二年级的水准。杨宪益深厚的国学造诣和文学功底为他以后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杨宪益的翻译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可分为四个阶段:业余译者阶段(约1936―约1943)、职业译者阶段(约1943―1952)、译作高产阶段(1952―1972)、功成名就阶段(1972―约1986)。
1943年起,杨宪益开始了职业译者生涯。他受邀来到当时的国立编译馆工作,负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他和戴乃迭一起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打破了长期以来英文作品汉译占据翻译界主流的局面,开创了我国中文作品英译的辉煌时代。
1.2.1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
杨宪益24岁时,就按照英雄双韵体的格式翻译了屈原的经典之作《离骚》。后来,他与戴乃迭一起翻译了《唐宋诗歌文选》、《资治通鉴》等古典文学作品;《鲁迅作品选》、《屈原》等现代文学作品;《长生殿》、《关汉卿杂剧选》等古代戏剧;《打渔杀家》、《秦香莲》等现代戏剧;还有现代歌剧《刘三姐》、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等共百余部作品。在欧美各大图书馆里,他的译作排列整齐,十分壮观。学界慨叹,杨宪益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
1.2.2对外国文学的翻译
杨宪益还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直接将希腊文和拉丁文原文作品译成中文的专家。他译介了大量的英国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如《奥德修记》、《卖花女》、《圣女贞德》、维吉尔的《牧歌》、普劳图斯的《凶宅》、阿里斯托芬的《鸟》等,为外国文学作品中译作出了巨大贡献。
1.2.3其他翻译活动
1952年起,杨宪益担任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主编,负责杂志的选题、翻译、审稿、编辑等事务。1978年,为了使西方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当代及现代文学的发展,杨宪益主持出版《熊猫丛书》,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学作品,打开了国外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这套丛书包括《诗经》、《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以及巴金、沈从文、孙犁等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2.杨宪益的翻译思想
2.1对翻译中“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看法。
“可译”与“不可译”问题是存在于古今中外翻译界的一大问题。杨宪益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杨宪益认为翻译是沟通不同民族语言的工具,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都是人,人类的思想感情都是可以互通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是可译的。
同时,杨宪益又认为文学翻译中的意象是不可译的,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联想是不同的,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运用一切方法解决这一困难,比如,加脚注或文内解释。如果译者实在无能为力,那么只能牺牲一些原文的意思。
2.2对翻译中忠实和“信”的理解。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马祖毅,2004:377)信是忠实,达是通顺。杨宪益认为没有人提出比严复的“信达雅”更准确的理论,因此他始终把“信达雅”作为自己翻译的最高标准。“我们必须非常忠实于原文。”他强调的忠实是忠实于意义。“把原文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尽可能使译出的意义接近原文。”(任生名,1993:34)因此,杨宪益主张“直译”,尽可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同时杨宪益还强调忠实于原文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这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对外国读者全面了解中华文化至关重要。
2.3认为翻译中的“历史距离”可以消除。
在翻译时,尤其是在进行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时,存在“历史距离”,即原作与当下译者所处的时代之间的距离。杨宪益认为这一现象是可以消除的。
首先,杨宪益认为译者可以设身处地。这里,设身处地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译者将自己置于作品的历史时期,二是译者再回到今天读者所处的时期。只有深刻感知二者的思想,才能忠实理解并传达原作的意义。只要译者能够对原文有正确透彻的理解,就能翻译出恰当的译文。
其次,杨宪益认为人性的共同性和文化认同可以消除“历史距离”,而这也正是翻译的基础。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对个古典诗歌赞叹不已,正是因为它们都是杰出的诗篇。同时,杨宪益认为诗也是可译的。但是,翻译毕竟是翻译,而不是原作。所以杨宪益并不认为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可以被彻底消除,翻译外文作品时可以多保留一点异国情调。
3.杨宪益的翻译事业取得成功的原因
3.1深厚的中西文化积淀和语言能力。
作为一名译者,只掌握一门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译者应该熟练掌握至少两种语言技能。不仅如此,译者还应当对目的语使用国的文化、民俗、语言习惯都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达到对原文最贴切的理解,翻译出最准确的译文。杨宪益就是这样一位翻译家,他对中英两种语言文化都有深厚的积淀和理解。他的译作语言流畅通顺,简洁生动;翻译方法灵活多样,又以直译较多;思想内容忠实于原著,表达准确,理解深刻。
3.2强烈的爱国之情,广泛的兴趣爱好。
在杨宪益所有的译作中,中译英的作品占了大半,这与他的翻译理想:将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介绍到国外,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是分不开的。为了做好翻译工作,杨宪益做了大量文史考证工作,广涉中西文化和文学交流史,足见他的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化之志。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他在动荡年代义无反顾回国投身革命运动,并且成为他从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英译工作的动力和根本目的。而杨宪益个人则比较喜欢历史研究和古希腊、罗马文学。为了更好地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化,他独自一人去英国留学。后来,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翻译了许多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因此他的翻译成就在整个中国翻译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3.3中西合璧的密切合作。
杨宪益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翻译成就,与他的妻子戴乃迭的帮助与合作是密不可分的。戴乃迭不仅是一名英国人,而且接受过正规的中国文化教育。夫妻二人对中英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其他译者更加深刻准确。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杨宪益和戴乃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杨宪益看来,有了戴乃迭的帮助,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翻译的。就连中国的《楚辞》也不例外。他们一起将中国传统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百余部作品翻译成英文,同时还将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译介到中国,这种夫妻合作的翻译模式成为千古之“绝唱”。(付智茜,2014:45)
3.4严谨敬业,淡泊谦逊。
杨宪益和戴乃迭对翻译工作是极其严谨的。他和戴乃迭对所译的作品通常会修改多次,对一些字词的翻译反复斟酌,力求忠实的传达原作的意思;在面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复杂和跨文化的障碍,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比如增加脚注或在文中加入一些原文没有的词。
杨宪益夫妇对名利看得很淡。杨敏如曾问戴乃迭:“除了工资,你另外还有稿费吗?”回答却是:“我在办公的时间做翻译,已经拿了工资,为什么还要拿稿费呢?”(杨敏如,2000:23)名利于杨、戴夫妇,就像浮云一般,他经常说翻译就是自己的工作。他经常跟别人说,“我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是翻译点英文而已”,并谦称自己是“翻译匠”。
结语
杨宪益译作等身,学识渊博,他和戴乃迭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和对外国优秀作品的汉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迄今无人能及。杨宪益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思想影响和启迪着国内翻译界的工作者和后进者。他们高尚的爱国之情、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自身良好的语言文化修为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都向我们展示了成为合格的译者所具备的条件,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不断提高语言文化素质,遵守译者道德规范,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付智茜.翻译家精神研究[J].上海翻译,2014,(3):45-47.
[2]蓝颜.他翻译了整个中国――记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J].国学,2010,(31):30-32.
[3]李洁.杨宪益的翻译思想研究[J].文艺评论,2012,(469):112-113.
[4]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6]任生名.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记[J].中国翻译,1993,(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