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计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慢设计理念;餐具;设计
一、慢设计理念
所谓的慢设计理念,最早是由瑞士建筑设计师AtelierPeterZumthor。起初,人们对慢设计的意义与说明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仅仅是对简单、合理以及舒适的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慢设计理念下,“慢食”精神受到推崇,“慢生活”才是理想的生活方式。慢设计就是意图让人们的生活状态得以放缓,在舒适惬意的生活中去品味人生的真谛。英国设计理论学家AlastairFuad-Luk在发展与宣扬慢设计的过程中逐渐对人们产生影响,并对慢设计予以了关注。为了使慢设计得到更充分的研究,他专门成立slolab以便于对“慢设计”与“慢”哲学加以深入研究,现阶段,在世界平台上slowlab在慢设计理论研究方面可以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关于“慢设计“的概念,这位学者在作品中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对个人的需求、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利益进行整体协调。
而这种设计理念摆脱了经济增长与速度观念的束缚,在思维方式上没有受到消费模式影响下对利益的追求,因此才被称作“慢”设计,这种设计对技术竞争的激烈、品牌意识的强烈以及不断加速的商业全球化嗤之以鼻,并对为了刺激消费而不惜缩短产品寿命周期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这一理念可以说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根据现阶段快设计模式下在商业利润中投入大量自然资源而造成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失衡而提出的。在慢设计理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慢设计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针对慢设计每个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关于慢设计的定义也不断趋于完整。平衡是慢设计理念的核心所在,其旨在对社会快设计发展下产生的问题进行平衡。这其中并不存在对抗性,仅仅是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实际上,慢设计是为了与人类发展的需求相适应,相关研究人员就提出,“生理需求”对于人而言更具有主观性。而这种生理需求则是建立在“生存”与“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而来的,因此,慢设计所包涵的内容除了人的“生理需求”还有“生存需求”以及精神需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慢设计的最终目标。
二、慢设计理念引入餐具设计的重要意义
1、体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早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中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在人类过度消费自然资源的背景下,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已经受到严重影响,诸多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尽管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社会财富的积累也越来越充足,然而这一背景下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消耗已经严重“超支”,同时还伴随着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资源消耗问题上,饮食生活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在早期,生理需求的满足是人们饮食的主要目的,此时的人们对餐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低下的生产力使得整个自然系统的循环处于一个良性的状态,因此,在生态系统不会因为人类的饮食活动而承受更多的压力。而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本简单的胜利需求已经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它已经超出了本身的意义,餐具的使用功能也随之丰富。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再加上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度的推出,人们逐渐改变了设计意识,在这一背景下,商家抓住这一点,人们对餐具的选择逐渐丧失理智,并在快推出的新产品中被淹没,他们不断淘汰旧产品,无法长期的与自身使用的工具与产品进行交流,人器之间不再有感情可言,甚至存在抵触、厌倦的情绪,在饮食生活上逐渐迷失。显然这与健康的饮食观并不相符,为此,我们必须通过良好的设计理念,纠正人们错误的饮食观念,利用餐具设计使饮食生活的方式得到改变,进而使人们健康的饮食观得到建立,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餐具最初的功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这一功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指的以人为本的范畴并非特指某一群体或者说大部分群体,而是包含了全人类,其包含的意义具有双重性,涉及到社会学与伦理学。随着人类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价值分配,很多人都在争分夺秒赶时间,然而,每个人都能与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步显然是不现实的,其中就包括老人、病人、小孩以及妇女等等,而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如何让他们在这么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下获取更加丰富的物质,这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很大的联系。如此一来,慢设计理念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饮食中餐具设计中引入慢设计理念,可以将社会下大众群体文化与小众文化间存在的矛盾进行合理的协调与平衡,对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社会伦理学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能够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的体现出来。
3、体现了人的个人需求
个人需求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情感来表现出来的,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社会生产不断趋于机械化以及规模化,信息也朝着高速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影响降低了很多人的内心承受能力,在社会诸多方面的压力下,人们的压迫感越来越强,他们的生活在压力之下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虽然人们这一问题产生的危害已经有所关注,然而却没有很好的方法去摆脱这种束缚,甚至越陷越深,亚健康状态逐渐成为了现代人类的一个常见词,人们在如此生活背景之下,逐渐对生活的本质意义产生了麻木情绪,忘记了去享受与品位原本属于他们的惬意生活。而健康的饮食环境能够让人们得到全面的放松,餐具有密切联系着饮食,基于慢设计理念的指导,人们可以感受到亲切感与舒适感,更加愿意去接近与使用它,心理压力也逐渐减小。在就餐过程中,通过舒适、愉悦的体验,人们的情感得到了交流,进而使饮食活动变得人人愿意去追求。在慢设计理念下,餐具设计还可以促使就餐者去思考与反省,在设计师理念的灌输下,人们对饮食活动就生活的重要性能够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他们从中可以学会去体验生活,去欣赏生活,这就很好的体现了人的个人需求。
三、慢设计理念下餐具设计分析
1、强调使用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饮食生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生活水平高低与饮食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也会受到饮食生活的影响。随着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速,人们往往忽视了过程而去刻意追求结果,在饮食文化中这一问题体现在人们对就餐质量不在关注,普遍存在边玩手机边吃饭或者在工作、路上就餐的现象。为此,为了纠正人们这种错误的饮食习惯,慢设计理念首先强调的就是注重使用的过程。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做的就是引起使用者的兴趣。在就餐之前,人们往往忙于处理生活中的相关事务,这极大的消耗了人们的精力。为了提高饮食质量,就必须让人快速转变情绪,摆脱高压状态,营造一个舒适的饮食环境。而餐具的设计及其盛放的饮食则是关键,为了做好这两点,就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选择合适的材料,产品是由材料构成的,在慢设计理念下,选择的材料在材质上应充分表达自然属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加工工艺。材料在物理属性之外还应做到信息的传到,让人得到舒适的心理体验。选择合适的材料,才能设计出恰当的餐具,并通过其营造出舒适轻松的氛围。
第二,注重自然的造型。外在的表现形式即造型,造型又分为两种,即外在与内在,产品的外表或者说外观形式及外在,内在则是以心理学角度以外在将人们心理感受得到表现的。在慢设计理念下,注重自然造型才能够充分体现出自然的属性,如此才能够放松人们的心情,促使他们逐渐摆脱高压状态的束缚,回归宁静的生活。第三,强调和谐的装饰。和谐的装饰设计需要从色彩与图案两个方面入手,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如何吸引使用者注意力,并让使用者对其功能、质量以及其他方面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通过合理的色彩运用以及科学的图案搭配,可以从视觉上让人得到放松,进而逐渐进入和谐、轻松的状态,并不断享受饮食生活带来的舒适感。这套餐具选择了黑胡桃原木做材质,在外观上突出木的自然纹理,体现了餐具的自然之美。在实用性上满足了家庭生活中对餐具的需求,健康耐用。在自然界中,树会停止生长,但是经过设计的它,则是另一种生命的延续,由内而外营造出温馨和天然的感觉,同时给使用者一种尽享天然的舒适的感觉。
2、建立情感的交流
在快节奏社会的影响之下,人们之间的信任逐渐淡化,很多交流变得表面化,缺乏情感,在感情不断压抑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状态不断恶化,对于人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有着十分不利的印象。因此,在慢设计理念下,餐具设计应注重情感交流的建立,促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彻底释放与流露自身隐藏的感情。而为了充分体现这一设计理念,首先就要注重情景化设计,通过承载人们感情的餐具来营造出一个适于就餐的氛围,让人们逐渐放松下来,并建立起感情交流;其次还要注重设计的互动性,感情的交流是具有过程性的,而人与物的感情更是如此,随着不断的使用,通过如此互动人对物会产生一种微妙的情感,二者内心产生共鸣,相互依赖与寄托,让人们在紧张的社会环境中脱离出来,轻松的享受与体验生活在慢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餐具设计才能够让人感受到关怀,利用产品传递的故事来进行感情交流,如此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产生的负面消极情绪才能得到缓解,如此才能够有利于身体与心理的健康。
3、传承传统文化
慢设计理念下的餐具设计还应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是地域文化,在餐具设计中应将一定社会地域范围内人们坚持的习惯或者传统表达出来,通过使用者对产品的使用来对地域性社会文化加以保护。其次还要注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地域文化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文化的渗透,饮食文化也是如此,因此在设计中应注重餐具与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的依存关系,并将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充分表现出来,让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重拾传统,建立良好的饮食理念与生活习惯。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不断追求物质的过程中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人们对生活产生的消极负面情绪,我们必须从生活中各个方面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而慢设计理念下的餐具设计对于人们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我们应对此展开研究,并不断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促使餐具设计得到进一步完善,为人们的饮食活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促进人们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者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作者简介付晓琳(1994~),女,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读本科生。
参考文献
[1]曾海.基于慢设计理念的餐具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阮劲梅.中式餐具图形设计的地域文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3]孟凡军.浅析现代餐具设计中的“中西文化合璧”[J].美术大观,2014,(12):91.
[4]刘亦初.“慢设计”理念影响下的平面设计新思考[D].西安美术学院,2015.
[5]孙昕,潘祖平.论“慢设计”理念下的家居产品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9:186-188.
1.1室内设计的一般理念绿色设计并没有抛弃原有的基础设计,与传统的室内设计相比,绿色设计只是在一些方面做了修改,并且适当地补充了一些新的设计内容,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这显著的差异,比如说在设计依据上,绿色设计更加注重环境效益,而且对产品的性能也要求更高,这些变化还体现在具体的设计环节中,设计师要保证不用有毒的材料,并且要循环利用一些废弃物。室内设计还要树立整体观念,在室内设计中要注意结合周围的环境,而且要改变原有的习惯,使设计的风格和构思更能体现环境的要求。在以前的室内设计中,很多设计师为了追求设计的完美和创新,会牺牲设计品的很多功能,而且还会对室内建筑的使用周期造成影响,这种设计理念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尽量保证舒适度,从整体上考虑设计的各方面。按照绿色设计理念,有很多建筑物是按照绿色设计理念完成的,比如说一些酒店,他们的功能和建筑结构与室外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一致性。
1.2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原则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绿色的理念是需要遵守相关的原则的,对于完成的设计要多角度地进行评价是有现实需要的,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大幅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来完成所需要的发展,这种无限度的索取在长时间的积累后开始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室内设计方面也有很多体现,比如说人们过度地追求室内的功能的完美而忽视了严重的资源消耗,虽然绿色设计理念在不断盛行,但是在具体的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师会偏重艺术性而忽视生态性,这种情况的改善需要加强设计师对室内空间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设计理念能够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很多设计师在设计时更倾向于拆除旧的建筑物,这样的设计是不符合绿色理念的再利用原则的,因此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废弃物和噪音,设计师可以在原来室内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这样的设计行为才能节约更多的资源。
1.3绿色设计地位与作用在室内设计中引进绿色设计理念主要是受该理念的的各种优势的影响,人们大部门的时间都花在室内中,因此对室内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绿色不仅是设计的要求,而且也是顺应时展提出的一个新的口号,这种色彩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能够改善环境的质量。在新的时代,绿色设计理念是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下产生的,环境问题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而且人们在对美的追求方面更加注重与自然贴近,这种审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绿色设计理念在设计中要求各个环节都要符合质量标准,同时还不能违背自然中各种生命的发展规律。
2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1绿色空间布局设计师在室内设计时要合理地组织室内空间,通过自己的设计来使每一个区域的功能最大化,设计师在空间布局上要尊重客户的需求,而且还要按照设计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比如说在在设计一个居住房时,首先要从整体进行规划,使整个设计能够和房屋的朝向相符合,同时还要结合房屋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来选择设计模式。对于不同朝向的房屋要注意设置不同高度阳台,而且这种高度还要满足通风的需求,从而提高居民居住的舒适度。而且在厨房的设计上也要尽可能保持其独立性,这样才能使室内的各种功能区之间的影响降低。同时绿色的空间布局还体现在功能区的使用性方面,比如说储藏室的设计要注意高差和面积,这样发挥其更大的空间价值;卫生间的的门窗设计也需要有利于空间通风,这就需要考虑房屋的具体地理位置,并且要通过有效的设计降低卫生间对其他功能区的干扰。绿色设计理念的实施需要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协调性,并且还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形式的设计方式,在空间上也要遵循自然的规则,使选择的装饰材料能够使有限的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2.2绿色家具的选择绿色家具的使用也是这种新型设计理念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家具一般都是低污染的,而且能够实现价格、款式和绿色和统一,这种自然材质制作的家具现在在建筑市场上有很大的比例,而且在性能上也有很大的改进,这些家具的出现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绿色设计。木材是一种常用的家具制作材料,但是现在很多商家通过进一步的加工使原本健康的木材变得有害,这中违反规定的制作会使这些家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人体造成伤害。现在的很多家具都是由人造板加工而成,然而我国的家具材质在标准上和国外的一些国家的家具质量相差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加工一些材质的时候会添加一些不合格的化学材料,因此在选择绿色家具的时候要按照绿色的标准进行。
2.3运用自然要素在室内设计中引入自然要素不仅受人本身的特性的影响,而且也是时展的要求,现代社会,特别在城市的环境中,居民身边的绿色植物相对较少,因此很多家庭都会选择绿色植物来进行装饰,这些绿色的植物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说可以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这主要是受到绿色这种色彩本身的特性的影响。
3结语
关键词:乌尔姆设计学院 理性主义 系统设计 布劳恩
检 索:.cn
乌尔姆设计学院(Ulm Institute 0f Design)于1950年由爱歇-舒尔(Inge Aicher-Seholl)在德国乌尔姆市创建,1953年开始设计教学。这是一所对德国二战后工业设计发展起重大影响的教学机构,也是战后德国理性主义技术美学思想的核心。乌尔姆设计学院以理性主义设计、技术美学思想为核心,倡导人体工学原则和系统设计思想,旨在培养工业产品设计师和其他的具有现代意识、时代意识、社会意识的设计师,提高设计的整体水平。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学生赫伯特・林丁格(Herbert Lindinger)将学院的历史分为六个阶段:1947~1953年的初创阶段;1954~1956年的“新包豪斯”时期;1957~1958年,“乌尔姆模式”初见端倪;1959~1962年,设计专业教学开始引进新学科;1963~1966年,“乌尔姆模式”形成;1967~1968年,学院被迫解散。
乌尔姆设计理念的产生有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首先,在20世纪前50年,德国“把设计定义为解决问题,设计应该为人与产品之间创造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最高层次上来说,为工业社会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其次,二战后的十余年在设计上是理性主义或功能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在二战中惨败的德国损失严重,百废待兴,人民生活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恢复急需一个民主、理性、清晰的社会秩序。因此,强调理性主义或功能主义、民主性、标准化设计思想的现代设计艺术,正符合战后德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和企业所需。再次,德国有讲究理性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底蕴在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二战前,包豪斯为德国讲究实用功能的理性设计推向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马克斯・比尔(Max Bill)于1949年在德国组织有教学意义的“好造型”(Die Gute Form)巡回展,在“好造型”的宣言里,功能主义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一、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形成
乌尔姆设计理念产生于学院的设计艺术教育之中,它在前后两任院长马克斯・比尔与托马斯・马尔多那多(Tomas Maldonado)在艺术设计观念和教学工作的摩擦中不断地发展与改进,并通过学院师生的设计实践最终形成。比尔与马尔多那多艺术设计观念冲突的焦点是:“艺术设计究竟是以艺术为基础,还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本质在于技术和艺术哪一个为中心的问题。”[2]
比尔曾在包豪斯学习,掌握了包豪斯的精神核心,在教学工作中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原包豪斯的理论学说,其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都深刻地打上了包豪斯的烙印。因此,在比尔担任院长的这一时期,学院被称为“新包豪斯”。比尔认为艺术设计师是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完整的人”,要培养具有新的、全面发展的创造个性的设计师,这种个性已经脱离了“纯艺术家”的主观性和“纯制造者”的狭隘性。他的这种教育思想与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的观点相似。比尔强调产品设计要“形式服从功能”、具有真实性,提倡设计形式的简洁。他在教学中专注于探讨产品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和谐关系,但又局限于逻辑思维和纯艺术的层面。比尔与马尔多那多都注重人文主义在学院培养目标上的作用,但二人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比尔认为人文主义观念可以从外部应用到设计中去,审美的作用在现实与理想境界之间搭起了桥梁。而马尔多那多则认为应该培养设计师对技术文明的人文主义把握,人文主义只能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否定将包豪斯原则原封不动地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设计时必须寻找出一种与现实条件相适应的设计理念。二战后,社会消费需求的大量增多,加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设计师们意识到设计的唯一出路就是把其理论建立在一个准科学的基础之上。马尔多那多的艺术设计观念和教学理念正符合当时的发展需求,并在与布劳恩(Braun)公司的合作中得到验证。
在马尔多那多接任学院院长职位后,学院进入到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时代。马尔多那多在教学中新开设了社会科学、经济学、数学、符号学、心理学以及人体工学等内容,这与包豪斯有了很大的差别。学院还注重新的科学技术在设计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强调以实证主义为准则的科学基础,在此之上发展了一种严格系统化的设计体系和高度理性的设计方法体系――系统设计。“其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再加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德国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3]系统化设计”思想由瓦尔特・格罗佩斯在1927年提出,汉斯・古格洛特(Hans Gugelot)打开了系统设计之门,而迪特・兰姆斯(Dieter Rams)则成为该理论的积极实践者,将系统设计方法在实践中逐渐完善。兰姆斯认为要实现简约设计,系统设计是最有效的办法。在他看来,系统设计就是以有高度秩序的设计来整顿混乱的人造环境,使杂乱无章的环境变得比较具有关联和系统化。乌尔姆设计学院形成的以理性、科学技术和社会性优先为原则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和高度理性的系统设计理论,在设计中形成了一种淳朴的纯粹主义美学风格,是二战后“新功能主义”的代表。
二、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实践
在乌尔姆设计学院成立之初,德国的布劳恩(Braun)家电公司就与之建立了学术交流和设计协作关系,真正实现了设计艺术教育服务于社会生产的教学宗旨。布劳恩公司把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理念看作是现代产品最理想的基础,与学院的产品设计部主任古格洛特组建的发展小组合作,在产品设计中强调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和人体工学的原则,使系统化设计思想在设计中得到充分地应用,从而生产出高度理性化和结构化的产品,逐渐形成了布劳恩公司自己的设计理念――布劳恩原则。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成功推出了第一批布劳恩牌收音机、电动剃须刀和闪光灯等产品。普遍地贯彻功能主义决定了布劳恩设计的严峻、简练和精准,这一点被德国乃至世界无数的企业效仿。“这是德国设计史上功能主义美学首次起到了衡量工业标准的作用,而在这之前功能主义的设计从未像今天这样得到广泛的传播。”[4]布劳恩公司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合作的成功,给人们造成了“德国设计就是布劳恩和乌尔姆的共存”这一印象,同时也为公司赢得了更多学院教师的参与,包括汉斯・古格洛特、奥托・艾舍(Otl Aicher)和汉斯・古格洛特的学生迪特・兰姆斯。
兰姆斯对于布劳恩公司的成功和公司设计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从1955年开始在布劳恩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并与1961年至1995年期间担任设计总监之职。兰姆斯认为,设计师赋予产品个性,但并不将自身的个性强加于产品之上,追求设计形式上的简约与设计中的寂静主义(quietism)。简约的设计形式与乌尔姆试图去剔除设计中的变化和反复无常的尝试是一致的。1956年,兰姆斯与古格洛同设计了一款具有新功能主义划时代意义的台式收音音响组合机――Phonosuper SK4。它有一个全封闭的白色金属外壳,上面罩上一个普勒克西玻璃制成的盖子,被人们戏称为“白雪公主的水晶棺”。该产品的玻璃盖子和那些带有颜色的小圆形操作按钮常常被后人模仿。Phonosuper SK4的设计正处于“晶体管年代”的高峰期,它标志着对收音机时代的告别。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晶体管技术彻底地改变了音响产品的设计,大型的电子管由小小的晶体管代替,音响产品变得微型化。1959年,迪特・兰姆斯运用系统设计理论设计了袖珍型电唱机与收音机组合,其电唱机和收音机是可分可组的标准部件,两个组合在一起也仅仅是女士用手袋的大小,使用十分方便。这种积木式的设计是以后高保真音响设备设计的开端,70年代后几乎所有的公司都采用这种积木式的组合体系。
兰姆斯还将系统设计推广到家具乃至建筑设计,使整个空间有条不紊,色彩上主张采取中性色彩,风格单纯,成为德国的设计特征之一。兰姆斯认为单纯的风格只不过是解决系统问题的结果,提供最大的效率并“清除社会的混乱”,他认为,“最好的设计是最少的设计”,因此他被设计理论界称为“新功能主义者”。布劳恩的企业形象与产品美学的严格衔接与兰姆斯所提出的“产品家族”的概念是分不开的。所谓“产品家族”,就是“立志于为系列产品创造一种连续的风格、统一的形象,以强化公司自身的形象。”[5]他在1962~1964年为布劳恩公司设计的L 450平板扬声器,TG 60开盘式录音机和TS 45控制器,是其“产品家族”概念的充分体现。
三、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影响
乌尔姆设计学院经过15年的教学与设计实践,使德国设计融入了人体工学原则、理性主义原则、系列化设计思想。从德国产品中处处可以看到这种以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和冷漠为特征的理性主义色彩。战后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真实的反映了德国发达的技术文化,为世界各国的工业设计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观念和理论依据,同时也影响了欧洲各国。从现实情况来看,乌尔姆设计理念有其非常合理的内容,但是由于过于强调技术因素、工业化特征、科学的设计程序,因而没有考虑甚至是忽视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设计风格冷漠、缺乏人格、缺乏个性、单调。许多产品由于功能因素的过于突出而压抑了设计形式和造型的多样化。
北欧现代图案以自然化的题材、明亮的色彩、清新快乐的田园情趣形成了典型的地域风格。从设计理念上看,北欧现代图案是基于人本主义的设计,这在“设计为生活”的设计初衷和图案设计的“作者性”上有着明显的体现。
一、设计为生活——北欧现代图案人本主义设计理念的体现之一
1.北欧现代图案是基于现实生活的设计“设计为生活”的理念产生于现代的北欧,是北欧现代设计的立足点和终极追求。“为生活而设计”是北欧设计师在现实环境中养成的设计意识,是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深入体会的结果,这种设计理念对北欧现代图案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19世纪,北欧各国经济还比较落后,图案设计也几乎无风格可言。传统设计的薄弱使北欧各国缺少了艺术底蕴,但也使北欧各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没有太多传统观念和形式的束缚,这恰恰成为20世纪北欧现代设计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北欧现代图案设计无传统可依也无固有形式的束缚,基于这种现实,北欧现代图案设计师寻找到了自己的设计方法——关注当前生活和大众所需,从生活出发进行设计,他们的图案或取材自然或自由想象,创作方法灵活多变。而在传统艺术发达的国家,主流的设计师往往更加注重图案本身,更注重图案形式的改良和翻新而不是图案与新生活的关系。这两种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别。2.北欧现代图案是大众化、平民化的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北欧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并建立了高福利的社会制度,北欧各国人民过上了悠闲、舒适的生活,但高税收也使普通大众很难积累巨额的个人财富,这种生活状态决定了北欧大众的审美取向必然是“美观而不繁琐、舒适而不昂贵”,北欧现代图案的简约之风正是应这样的需求而生。北欧现代图案大多造型简洁,组织疏朗,节奏明快,充满了轻松愉快的生活情趣。从题材上看,北欧现代图案主要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动植物和生活场景,二是抽象图形。从大自然中提取素材进行变形是北欧现代图案一个重要的设计方法,设计师们将花草、果实、蔬菜、动物等自然形象进行简化概括和平面化处理,然后将多种形象有序地穿插在一起,配以自然化的明亮色彩,这种图案设计方法是质朴单纯的,但用这种方法创造出的图案形式却充满了田园诗意,恬静美好的田园意境适时迎合了北欧各国人民的生活状态,于是便迅速地融入生活,焕发出了无穷的生命力。无论是瑞典著名的北欧百货(NordiskaKompaniet)的纺织品图案还是芬兰著名的纺织品品牌Marimekko的图案,都包含了大量以自然形象为题材的生活气息浓厚的图案形式,这些图案不华丽、不繁琐、不纤秀、不做作,具有大众化审美和大众化设计所需要的一切品质。作为北欧现代图案的另一分支,抽象图案更直接地诠释着北欧现代图案设计的简约作风,抽象图案以简练的形象要素、高度规律化的组织方法创造出整洁而又有力度感的图案形式,这些简练的抽象图案以其良好的适应性在大众生活中被广泛运用。
二、图案设计的“作者性”——北欧现代图案人本主义设计理念的体现之二
在现代的北欧各国,日用品都是在众多独立经营的商店、百货公司、工厂里设计和生产的,竞争的必然存在和对效益的追求使这些产业实体既注重市场的需要,又注重独有的图案形式的开发,这使北欧现代图案在统一的“北欧风格”中蕴含了丰富的个性化。北欧的商店、百货公司、工厂给了图案设计师足够的自由空间,设计师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以自由表现的方法赋予设计个人化色彩。也有的图案设计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将图案设计与工艺技术相结合,以独特的图案形式、风格鲜明的产品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与中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图案设计相比,北欧现代图案设计具有鲜明的“作者性”,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有鲜明的个人设计的标签。瑞典纺织品图案设计师约瑟夫•弗兰克(1885—1967年)长期担任瑞典著名的斯芬司克特恩商店(SvensktTenn)的首席设计师,其图案设计多以黑色或白色为地,上面装饰以色彩艳丽的想象性植物形象,充满田园诗意和幻想色彩(图略)。他和丹麦纺织品图案设计师马里•古梅•雷斯(1895—1997年)共同开启了北欧图案设计的“作者性”时代。芬兰的沃科•艾库琳诺米纳米(1930年至今)作为世界顶尖设计师,拥有自己的品牌沃科(Vuokko)。沃科的设计以条纹图案最为著名,他将直线或曲线以不同的编排方法、不同的色彩搭配组织成抽象的、具有强烈的构成感的图案形式,他的印有条纹图案的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国际设计大奖,条纹成为沃科的设计标签。芬兰设计师玛娅•伊索拉(1927—2001年)作为著名的Marimekko的骨干设计师,擅长具象、抽象多种图案形式的设计,她设计的图案多以块面造型出现,色彩鲜艳,视觉效果强烈。人本主义设计不但表现为设计师对消费者的尊重,也表现为社会对设计师的尊重,对设计个性的尊重促成了设计师个人能力的发挥,设计师个人审美、个人设计方法的充分运用促成多种个人设计风格的出现,当多个风格鲜明的设计师都有了自己的设计语言、设计方法、设计思想时,设计的“作者性”也就形成了。北欧现代图案设计所呈现出的“作者性”特征,充分展现了设计师感悟和体验的自由度,也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设计的一个载体性内涵。
动画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类别。虽然我们都希望看到画面更加精美,动作更加流畅,艺术风格更加突出的作品,但是,是不是能够得以实现,与它的技术发展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动画角色造型首先反映的是角色的性格,然后才是风格,并且,把动画整体的风格统一起来,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动画角色的造型一定要与其相应的类别的制作技术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还要使它的艺术特征得到保持,实现艺术与技术的一致。关于动漫三维方向的角色设计,一是线条的简洁概括,主要在整体外部轮廓、结构的处理、内部的衣纹来体现,还有线条、阴影以及上色等方面,结构相对简单,线条也比较简洁,给人非常明确简洁的效果。二是明确结构轮廓,例如与三角形、梯形以及圆形等形体的组合。三是唯美的色彩以及突出的风格,三维动画的角色与背景主要在光影以及色彩方面,对于装饰化效果进行强化处理,使画面更加唯美,更加突出画面的风格与气氛,再就是可以渲染成二维动画风格,不但可以制作成传统的大片效果,还能够做成反传统的非主流风格,无论是线条、造型,还是色彩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出作者的个人特点。其次,三维动画既然可以模拟真实三维空间,那么三维动画的角色造型是不是越逼真越好呢?显然不是,三维动画怎么逼真也不可能超过写实电影,真的做成写实电影,那三维动画的设计似乎就丧失了意义!三维动画由于自身的技术特点,即不能和二维动画比细腻,又不能和写实电影比真实,在动画角色造型上就形成了两种发展趋势。第一种:怪异的动画角色造型。在很多三维的动画片里,动画的角色造型都是比较怪异的,例如眼睛、嘴巴、身体的结构等一些细节都做了相应的夸张处理,使之更加有趣,这样就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另外一种,就是超写实的魔幻的角色造型。在题材是魔幻主题的三维动画中,角色一般都比较精美,造型也是非常的奇特。这样的造型会给人一种超越真实的感觉,给人带来很大的震撼。在有真人参加的魔幻影片中,这些角色的造型以及背景的画面会吸引到很多的观众,并且取得非常成功的效果,例如:阿凡达。
二、中国元素对世界动漫设计理念的影响
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增长迅速,在世界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与西方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国传统的文化也受到国外很多动漫设计师的关注。由于与西方国家的不断交流,使很多国外的动漫设计师被我们国家的文化所影响。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在我国动画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例如:水墨动画。这在我国的动画中是一个非常大的创举,它把传统的水墨画加入动画的制作中,造成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意境,给整个动画增加了很多优雅。在一九六零年,首部水墨动画片诞生了,就是《小蝌蚪找妈妈》,取材于齐白石的伟大作品,它把国画中的笔墨与电影的艺术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还有一九八八年制作的《山水情》,也是在国内外荣获了各项大奖的作品,此作品主要描述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境界。在风格统一的情况下还把不同风格的短镜头穿插了进去,把山与水的意境出现的非常的神入。通过非常感人的故事,以及高超的动画技巧,把写意山水的水墨技巧与古筝技艺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在视觉方面,还是听觉方面都给了观众带来很浓的诗意意境,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