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选秀活动策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过大型活动树立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后,应对品牌进行细化,对活动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借以开发出系列节目,并树立子品牌,然后借助周期性的节目播出,达到品牌影响的叠加效应,使策划的大型活动产生深入持久的影响,提高电视频道的收视率。这种创意理念目前已经为众多电视节目策划人所接受。以央视的系列节目《我要上春晚》为例,该节目是基于“春晚”开发出来的,借助于观众对春节晚会的热情与关注,为向往春晚的演艺人员和具有一技之长的普通民众提供一个展示技艺的平台。通过现场评审团的评审,以及邀请春晚主创者参与,有效地提升了春晚爱好者的关注度,激发了受众对世上无难事的热情,达到了塑造品牌的目的。央视的《直通春晚》节目是又一成功范例,通过对当年选秀选手走进春晚的渲染,使得这档节目成为具有较高收视率的品牌节目。这些节目的有效开展,也为每年一度的春晚大戏做了足够的铺垫,使得春晚在受众中的期待值更高。这种将大型活动碎片化的策划方式,对电视频道的策划者而无疑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通过这种深入挖掘活动细节的方式,可有效延长活动的宣传周期,扩大宣传范围和活动的影响力。在活动开展之前,可先通过事件等方式激发起受众的好奇心理,集中社会的关注度,为整个活动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策划有利于推出品牌人物
举办大型活动是一个创意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想象和瞬间完成的行为。一个好的创意也不代表一个成功的策划。创意需要有具体实施方案,进而形整体策划方案。在一个策划中,需要确定活动在达到的目标、具体实施步骤。必要时,对每一步骤都要进行细化,并制定每一个步骤和每一阶段要达到的目标。以此来确保总体目标的完成。进行策划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实施者应善于处理由于环境变化而出现的矛盾,灵活地将策划方案进行落实。以《中国好声音》为例,节目策划者根据选手的个性特征和实际情况来确定歌曲,以此构成节目的核心内容。每名选手不断变化的造型,都是策划人员在对选手做出深入了解以后进行的包装策划,包括服装以及外部造型,目的是塑造出观众认可的具有个性和吸引力的选秀选手。因《改变自己》而成名的吴莫愁,因《蜗居》而声名大振的北漂选手金志文等,都是经过策划人员这种精心包装策划的结果。通过选手的故事、选手经历以及选择手的歌曲,整个节目给观众带来的是真实、是真诚、是感动,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得到了一种提供了感情上的满足。可见,成功的选秀节目不仅仅是体现出一个选秀程序,它体现出的是人们感情、思想、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交流,是对观众欣赏习惯的尊重和对其情感和艺术需求的满足。通过对选手的细节放大,来彰显一种价值观和艺术审美观。使受众能够在观赏节目的同时,在心理与节目产生共鸣,这就是策划活动影响力所在,也因此才能够为节目和电视频道打造出有价值的品牌。
三、活动策划有利于品牌营销
一个成功的活动策划应包括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模式。活动的策划者首先应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进行活动规划。对受众群体进行细分,以个性特征、心理需求为依据细分出各类受众群体,将具有相同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的受众归为一类,再以适当的传播手段与宣传渠道对特定受众施加影响,达到塑造品牌的目的,实现策划目标。对电台、平面媒体,户外广告,网络媒体等进行有效整合,使活动在受众中具有传播的即时性和同步性的特点,并可与受众产生互动,改变传统媒体的受众单向接受的特点,达到节目传播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影响的效果。在活动策划中,应注重过程的碎片化策划和实施,使活动能不断断制造热点,产生持久的影响力,为电视频道树立品牌。
四、总结
下岗再就业、大学生分配难,曾几何时,在我们这座北方城市里创业一时间走近了普通百姓身边。为养家糊口,为证明自己,为积累更多的财富,人们还来不及多想,创业者就已经在行动着、奋斗着。《小家创业》作为本省唯一一档展现创业者创业故事,反映创业者心路历程及创富经验的创业节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的关注,尤其受到拥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的关注。
一、国内创业类节目的现状及分析
说起创业节目,最响彻全国的当属央视二套的《赢在中国》,用担任《赢在中国》的评委熊晓鸽的话说,《赢在中国》树立了一个节目品牌,在一段时间内,只要提到创业,很多人都会想到它。他认为,拥有好的创意、团队和服务,选秀节目就有市场发展的空间。“这类节目,制作公司的价值点,就是品牌。”在这场商界选秀的活动中,创业者们展示了他们的创业激情和商业智慧,成功的企业家在与选手的对话与质疑中让所有参与和观看的人们分享了企业家们的经营智慧,而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即拥有了很高的收视效益又承载了社会责任。东方卫视的《谁来一起午餐》和《我为创业狂》都是在为创业者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秀”的舞台,当然评委们尖锐、甚至无情地对选手们沷冷水,也提高了观众的收视兴趣,更重要的是创业者需要这种冷静的思考和客观、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充满风险的未知的创业征途做出心理上的和决策上的准备。
对于目前国内电视节目的状况,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副教授、博士后唐远清认为,目前的电视节目以新闻、影视、娱乐为主,对娱乐尤为投入,但应该考虑都市白领还有赚钱、打工、创业等实际需求。如果说娱乐是电视台普通关注的“红海”领域,那么展现致富经验的创业节目应该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新辟的“蓝海”领域。
二、创业节目存在的不足与瓶颈
(一)创业类节目中所展现的创业项目本身存在的不足
在创业人物展播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些创目者的项目选择有问题,所以我们要在创业项目选取上给观众多些思考和启迪。相对应的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创新思维挖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比如工程大学的学生们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教学教具的开发,制作出教学用机器人为初高中教学增加新的教具,也为机器人在民用领域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还有在创意服务方面,一些大学生推出集时尚、个性化及人性化的公关活动策划、婚礼策划等,这些创意服务为我们的都市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些创业项目的选择和思路才是大学生们应该学习和效仿的。
(二)创业类节目的互动性与网络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也会造成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减弱
网络的强大互动性吸引着大批的年轻人。而随着3G手机视听业务的发展,给网络运营商、特别是网络内容提供商、诸多的视频网站提供了更多的应用途径,电视媒体在通讯科技的快速进步所带来的新趋势下,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电视媒体与网络的联姻是必然的趋势,为应对手机3G时代的到来,许多电视台也纷纷推出自己的视频网站,电视节目在视频网站上拥有一席之地应该是节目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三)创业节目与百姓创业甚至是就业在信息、指导等方面的需求存在差距,节目的服务性、实用性和指导性还存在不足
观众想得到创业方面的指导,经营方面的指点,项目信息的了解,这些是在节目时间、节目内容、节目形态方面存在不足造成的缺憾,当然这些不足正是创业节目未来发展的空间所在。
当然我们也要正视创业节目不是致富宝典,不是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在创业人物的经营状况与致富经验的展现方面、画面的处理、语言的运用都要掌握好尺度。我们做的不是英雄模范,他们是一个个行走在个自领域的商人,或者是还在为自己能成为一个企业家而努力的经营者。力求以平等、冷静、客观的视角来展现我们的创业者应该是我们做节目的标准和努力的方向。
三、创业节目未来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一)节目内容和定位要在实用性方面加强
创业带动就业,那么如果在创业节目当中增加就业方面的内容,不仅关注了创业人群,还能为看节目的人们增加就业的机会,这样会增加很多受众群体。
开辟创业者面对面板块,让专家团队和创业者在演播间共同探讨创业者们在经营中的疑惑、帮他们分析市场风险,共同分享他们的创业感悟和致富经验,还可以一起对当天展播的创业故事一起讨论其中的得与失。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广大创业、就业者服务,节目还可开通直拨热线、编辑热线、短信平台、QQ群、联系邮箱等方式,由相关负责人解答听众的各种提问,通过这些方式,节目将建立起自己庞大的受众群,有助于提升和巩固节目的影响力。
(二)创业节目要在商业理念打造方面加强
正如有人评价《赢在中国》是最成功的商界选秀活动,那么在这个秀场里是谁秀给谁看?又有谁在秀什么?我们希望创业者、专家、学者在这个“秀”场里展现经验、学识、智慧之外,还会带给观众带给我们这个城市更多的思考,对创业的思考、对商道的思考。提高创业者的素质就是在提升我们经济生活的品质,就是在减少由于虚假、短视等恶劣的商业行为所付出的社会成本。让“高瞻远瞩的战略目标”、“造福他人的核心使命”、“凝聚员工的核心价值”这些我们希望看到的闪光点在创业者中传递。
(三)制作团队的管理及打造需要加强
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贫民窟里长大的18岁印度孩子杰玛因为参加了一档名为《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电视问答节目,最终成就了属于自己的财富童话。而今,电影中的百万富翁之梦正在互联网上梦想成真。
近日,由诺基亚和土豆网打造的视频互动真人秀“互联网百万富翁”在上海落幕。在土豆网全程直播的决赛上,上海理工大学大三女生吴嘉琦最终在52万名报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接受了土豆网CEO王微和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邓元颁发的100万元大奖,成就了财富童话的人生版。
基于互联网生活方式的创新营销
“互联网百万富翁”是由诺基亚携手土豆网及其他互联网巨头打造的国内首个网络视频互动财智真人秀。参与者只需拥有一部支持上网的手机,并回答相关问题,就有机会赢取100万元奖金,成为新一代互联网百万富翁。
在每场比赛中,主办方设置了两种求助方式,一是通过诺基亚赠送的随身电脑手机N97上网查询,另外一个是求助网友,参考来自土豆网网友、开心网网友、百度搜索得知的答案。和传统电视真人秀相比,这场互联网真人秀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诉求特征。
为了凸显互联网特征和诺基亚N97手机上网的性能,此项活动在很多环节的设置上都围绕上网搜索答案进行。比如,初赛选手必须用手机上网回答问题。在复赛电话答题阶段,主办方会选择选手可能在路上或者身边没有电脑的时候给他们打电话,目的就是让他们使用手机上网搜索答案。20名决赛选手只能使用诺基亚N97作为唯一指定的互联网移动终端,上网寻求帮助和答案。题库中的一些问题也很有互联网时代的色彩,比如,“电脑游戏超级玛丽中经常出现的那个蘑菇是什么颜色的?”
“在整个的比赛过程中,手机上网查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最后凭着诺基亚N97上网搜索答案,我成功获得100万。”吴嘉琦表示。的确,获胜者不一定是知识最丰富的人,但一定是移动互联网应用高手。
对于诺基亚来说,相比电视媒体,互联网平台为其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除了广告、产品和品牌的沟通之外,营销活动的互动性越来越强,我可以知道参与活动的52万人的手机号码、姓名和EMAIL地址,我确切知道这些人的信息,知道他们在关注我们的产品和活动。”诺基亚大中国区营销及活动市场总监杨伟东说。
从这个意义上看,“互联网百万富翁”是围绕互联网设计的一个项目,是一个尊重互联网精神的益智类选秀节目,更是针对互联网生活方式进行了一次尝试。
掘金移动互联网
面对“互联网百万富翁”的创意,由电视行业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土豆网首席内容官蒋为民正在思考什么样的内容适合互联网、视频网站。她认为,“互联网百万富翁”不光是卖产品,也在卖理念,整个策划有很多创意。在土豆网全力打造内容阶段,把这样一个真人秀活动最为精彩的决赛部分网络视频化,引导网民通过网络收看内容,收看具有一定规模的原创节目,她觉得这样的合作可以尝试。
合作的结果让双方都喜出望外。据统计,这个以手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的互动营销活动最终吸引了52万人报名参与,前五场比赛,总共有3800多万网民在线观看了“互联网百万富翁”节目。而9月28日的终极决赛吸引了近762万网友观赏。截至2009年9月29日凌晨,“互联网百万富翁”相关视频累计在线播放次数超过4900万,创造了互联网历史上选秀节目播放量新的纪录。
另一方面,在52万名报名者中,手机报名人数占到了60%。这正好印证了此次活动主办方诺基亚和土豆网的初衷:鼓励所有使用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网民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便捷的方式把握最新的时代信息,成就自己的财富梦想。
2009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指出,目前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为1.55亿,占网民的46%,为中国手机人口的23%,占到中国人口的11%,并且增速很快。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创造了无数个造富神话,但对于使用者而言,却鲜有机会成为互联网财富的分享者。而当3G时代逐渐来临,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这一机会也随之而来。
“要持续领先,就要把握住每一次重大的机遇。现在的机遇是移动互联网。”诺基亚副总裁邓元说。向互联网公司转型的诺基亚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期望一览无遗。
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同样吸引着土豆网等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毕竟诺基亚庞大的终端数量是任何意欲涉足手机内容的内容提供商们所无法忽视的“金矿”。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同样依赖于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强大力量的激活,而这无疑是土豆网等优势互联网平台所擅长的。
对话:品牌营销的全新视野
《新营销》:“互联网百万富翁”活动策划的出发点是什么?对于此项活动和无线互联网,诺基亚和土豆网有哪些思考?
邓元(诺基亚全球副总裁):其实看看诺基亚最近开展的市场活动,作为一家向互联网迈进的公司,在市场推广方面,我们是在朝着这个方向走的。此次“互联网百万富翁”配合着诺基亚N97的推广,主要是要增强移动互联网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目前,只有1.55亿左右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但它增长的潜力是非常大的。我们要不断地扮演一个角色,这不单是诺基亚一家公司的事,而是所有合作伙伴的事。
刚开始的时候,移动互联网要有一个好的产业链,有了这个创富平台,很多人就会有相应的机会,无论你是作家、歌手,还是作曲的、做游戏的、做内容的,都可以通过这个产业链变成富翁,这不仅是获得100万元、1000万元,获得上亿元都有可能。对于“互联网百万富翁”项目来讲,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王微(土豆网CEO):4年前做土豆网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不合适做视频,但今天通过网络看视频已经成为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了。我想,同样的变化也会发生在移动互联网上。内容会越来越多,我们在调动几千万播客,不但为现在的互联网提供内容,将来也能为移动互联网创造更多的内容。
从电视到互联网到手机,随着屏幕的改变,随着传播形式的改变,最重要的是受众也在发生改变:电视机前是比较成熟的观众,固定互联网前可能是比较年轻的观众,在移动互联网上是什么样的受众,随着将来的发展,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概念。随着受众愈发清晰,内容的创造方,包括我们作为内容的创造方和传播方,也会为这样的受众创造出全新的内容。
《新营销》:“互联网百万富翁”活动对于视频行业有什么启示?给品牌营销带来了哪些全新的视野?
王微:在“互联网百万富翁”真人秀活动中,土豆网作为决赛全程直播的第一见证者,结合了手机互联网、互联网、视频、节目制作以及现场直播时的观众互动等各种手段,成功发挥了视频网站强大而独特的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互联网百万富翁”不仅是冠军吴嘉琦的梦想之旅,更是中国网络视频乃至中国互联网的一次梦想之旅。
今年以来,我们举办了很多类型的互动营销活动,包括与东方卫视合作的“土豆天使”、与诺基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百万富翁”等,这些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流量,更为土豆网带来了大量系列化的自有内容,为土豆网进行差异化竞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这种完全基于互联网衍生创意和进行传播的方式,将为品牌营销带来全新的视野。
商: 竞立媒体 (Mediacom)
营销平台: 腾讯网
营销背景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护肤品牌,OLAY玉兰油一直致力于提供专业、全面的高品质护肤产品。在化妆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OLAY玉兰油适时推出了旗下的升级新品,希望通过在网络上的高频次曝光,实现新品的动销。
营销诉求
玉兰油以网络推广全面告知产品升级和新装上市的信息,通过举办“寻找最想亲的脸”的活动,获得尽可能高的曝光量,传播产品诉求,从而树立业界健康美白新标准――素颜嫩白。
时间规划
2010年3月22日~2010年5月6日。
活动策划
根据腾讯多年来丰富的在线营销经验,低门槛的“选秀”、“上传类”活动最容易吸引、聚集目标受众,其曝光量是各类互动中最高的,因此腾讯围绕这两种活动形式进行策划。具体分为:
上传。 鼓励用户通过上传个人素颜照、发表美肤心得、拉票和邀请好友等形式,初步参与活动。
比赛。 参赛者上传自己的素颜照片到活动页面,附上素颜美肤心得/拉票口号向网友
拉票,用比赛的形式增加品牌活动对用户的粘性。
植入。 投票者对选手进行投票的时候,是以送选手玉兰油或玫瑰精华或牛奶的形式,巧妙植入新包装玉兰油产品,与目标受众群无缝接触。
合作亮点
整个活动的策划深刻洞察了18~24岁目标消费者的心理, 在腾讯营销平台上,通过设计灵活的活动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 既实现了新产品的高度曝光, 也达到了与目标消费者深度沟通的目的:
1、 紧紧抓住目标受众对“一夜成名”的渴望, 设立冠军大奖, 让活动冠军可以成为OLAY玉兰油的广告明星, 并有机会参加当红的娱乐节目 《美丽俏佳人》节目的录制。
2、 引入地区PK的概念, 在活动页面设置了各个省份的“白里透红指数” , 诱发地区荣誉感, 引发圈子效应, 实现用户的最大化关注。
3、 晋级赛引入两两PK机制, 简化投票流程, 让决胜负更有即时参与感。
项目总结
M:可衡量的效果
整个活动上线45天的时间, 此次活动在腾讯推广策略的支持下, 玉兰油“寻找最想亲的脸” 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从曝光量来看, 腾讯的高效硬广资源为活动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客户端视频窗口所带来的曝光量最高, 为活动带来了最大的流量 (占71%) 和用户量 (占83%) ,成为这次活动的重点资源。据统计, 在这次活动中OLAY玉兰油的新品得到了20多亿次广告曝光, 广告点击量高达378万。
从用户参与指标来看, 活动共有93万用户参与 (网站独立用户数/UV) , 将近4
万人注册上传作品, 超过12万用户参与投票。 海选最高个人成绩 “白里透红指数” 为
703735票, 成绩超过10万的有10人。 用户参与深度更是有319.64%。 用户参与深度及
投票率表现优异, 可见活动受到广泛的欢迎, 达到了相对高的粘性。
另外在活动后, 腾讯对参与活动的用户进行网络定量调研, 了解这次活动对玉兰油品牌美誉度的影响。 调研数据显示,80.6%的用户表示喜欢这次活动; 72.1%的用户活动后对玉兰油有了更深的理解;95.7%的用户乐意购买或推荐给朋友。
I:互动式的体验
腾讯将受众对这次活动的互动体验形式分为三个“E” 层级, 即参与 (Eng-
agement) 、 享受 (Entertainment) 以及掌控 (Empowerment) 。
参与层级是指将活动方式融入玉兰油的品牌诉求, 从而引发受众参与互动。整个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参赛者”和“投票者” 。参赛者通过上传照片, 附上素颜美肤心得/拉票口号的形式体验品牌诉求; 而投票者则是通过选送“玉兰油/玫瑰花/牛奶” 等物件投票时体验玉兰油品牌的功能点。
享受层级指的是活动的粘性设计,让用户通过享受活动参与的乐趣而延续关注。主要体现在: 让用户享受到不同区域间的竞争乐趣; 让用户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健康嫩白之美。
掌控层级是指用户可以掌控自己的关注。 例如, 玉兰油的活动社区提供多方位参与方式, 用户自由掌控 “我” 所关注。
N:精确化的导航
这次活动的核心沟通目标是18~24岁的在校女大学生或刚刚工作的年轻女性,这与腾讯的核心用户群体十分契合。腾讯营销平台采用了优质的硬广资源,尤其是客户端视频窗口的各个投放,将巨大的流量导航至玉兰油的核心用户群。据统计,腾讯的硬广资源为活动带来的流量占到整体流量的71%,而用户量的比例也达到83%之多。更重要的是,腾讯精确化的导航系统大大优化了覆盖面的质量,在覆盖的整个用户群体中,广告到达18~24岁的目标用户比例占51.60%。
D:差异性的品牌沟通
此次活动利用新产品特性和目标受众的沟通, 实现了品牌传播和受众体验的高度统一。首先是目标消费者的沟通实现差异化。 整个活动以 “最想亲的脸” 为创意的出发点
和共鸣点, 激发网友参与互动, 同时通过洞察目标消费者对 “成名” 的需求, 设置富有吸引力的冠军大奖刺激目标消费者主动参与。
其次是沟通内容上的差异化。 在活动的差异化设计上, 启动“寻找最想亲的脸大搜查” 的活动机制, 在初赛地区间先进行PK, 晋级赛阶段实现随机配对和两两PK, 而在决赛举办冠军竞猜的活动, 一步步调动受众及参与者的积极性。
在品牌沟通方面, 整合腾讯营销平台优质的广告资源, 结合腾讯的SNS关系链传播优势, 实现玉兰油新品与目标消费者之间广度和深度的沟通。此外, 腾讯充分发掘玉兰油与消费者在各个层面的联结点, 实现玉兰油的升级新品传播和受众互动参与的同步。 在活动设计上, 将各种激励与目标消费者的兴趣有效联结; 在诉求上, 将玉兰油新品的健康
美白功能点与目标消费群体的美白需求相联结。 整个活动, 玉兰油与目标消费者紧密联结在一起, 共同演绎了一次美丽升级。
商专访
成为OLAY玉兰油广告片女主角,可能是很多女孩子梦寐以求但不敢奢望的。但这一次不一样,竞立媒体 (Mediacom)联手腾讯,不但为玉兰油搭建了一个与目标受众沟通的广阔平台, 也为成千上万的女孩插上了梦想的翅膀。竞立高级互动营销经理黄维铭在接受本刊专访时为我们还原了整个案例的心得和启发。
创意与诉求的统一
“素颜”成为2010年时尚界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不仅有各类邀请女星参与素颜与观众见面的电视节目,也有各类网络红人和草根的素颜大比拼,一时间,晒“素颜” 照片成为各大论坛、 博客以及SNS的热门话题, 成为众多年轻女孩关注的焦点。
而玉兰油此时推出的“NaturalWhi te” 全新系列产品,一改往日偏于成熟的品牌形象,主要针对18~24岁的年轻女性族群, 以素颜嫩白为诉求点,树立业界健康美白新标准。
于是, 一个“寻找最想亲的脸”的创意应运而生。 “那张脸, 肯定是素颜的, 嫩白的, 健康的, 而这些就很自然地与玉兰油的产品结合了起来。 接下来的任务, 就是如何开展并扩大这个活动的影响力, 如何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来参与品牌的互动。 ”
互动机制是亮点
从公司的角度, 一个好的创意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才能以最适合的方式找到玉兰油最想要的目标受众, 帮助品牌获取尽可能高的曝光量, 传播产品诉求。
“我们与腾讯有很多次的合作, 而这一次的目标受众,与它覆盖的活跃用户群体非常吻合, 于是我们选定这个平台, 既是宣传推广的平台, 也是互动沟通的平台。 ”按照黄
维铭的见解, “寻找最想亲的脸”活动面临的互动挑战是:如何让品牌的植入自然、 简单、 融合。腾讯丰富的产品线和独特的互动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活动参与方式中融入品牌诉求引发互动。参赛者在上传照片时附上素颜美肤心得和拉票口号以体验品牌诉求; 而投票时, 投票者通过选送“玉兰油/玫瑰花/牛奶”等物件体验品牌功能点。 在奖励机制中也植入了玉兰油实物奖品, 吸引目标受众对品牌的持续关注。
腾讯平台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与年轻一代的生活息息相关, 与他们的生活及消费方式高度契合, 所以此次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都很高。同时,腾讯还能发挥其强大的媒体影响力, 合理运用旗下媒体资源, 推广活动,增强品牌的曝光率和活动的影响力, 开辟更多的渠道吸引目标受众参与, 有效地实现了营销活动的良性循环。
全盘整合新媒体价值
“对于客户和媒体平台来说, 我们就像是一座桥梁,既能有效挖掘各类媒体平台价值, 又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所以玉兰油的这次活动得到了很满意的反馈。 ”黄维铭如是说。
在广告主、 公司、互联网媒体平台的共同努力下,互动营销虽然已经实现了长足的发展, 但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随着技术进步带来更多的营销工具和平台, 广告主开
始更加关注营销效果, 精准是未来的趋势。
[关键词]高校:音乐课程:德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育人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爱因斯坦在他的«论教育»中说:“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为、有视对社会的奉献为其第一要义的个人教育就是忘记了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德育其实一直贯穿当代整个中国教育的始终,九年义务教育的思想品德、高中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都肩负了德育的任务。而这些通过机械强化、反复练习的知识点恰恰是爱因斯坦口中容易忘记的教育。中学被老师们用种种理由“剥夺”的艺术课和大学的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都是使学生“不容易忘记”的德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艺术课和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被选入课堂或者实践活动的音乐都必定符合“美”的标准,即善意的意图、有价值的内容及道德教育的目的。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到的“美”的感受才是“忘掉”一切学校教育之后所剩下来的东西———善良、合作、健康、情怀、志向,等等,这就是德育与音乐教育的最好切合点。
一、高校音乐课程德育功能之缺失
传统德育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填鸭式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语义性”特征。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教育与传统德育分离,多偏向于音乐学科教育,注重音乐技巧、音乐表现,德育内容淡化或缺失现象严重。
(一)现象
1.高校音乐德育实效性的低迷造成高校德育时效性
低迷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为主,专业设置学科主义强。(2)现在的各种教育改革几乎都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而忽视了教育对象“人”。(3)教学评估注重物化的评比,例如教学设备、课程设置、就业率、升学率等。德育自然而然成了“政治任务”,不能不做,但是要在不耽误课程学习的条件下做,这是很多高校音乐德育的现状。而德育在高校几乎是辅导员的事情。专业老师管教学、辅导员老师管学生工作,这是高校明确分工的具体要求。而在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专业不匹配的大杂烩现象严重,辅导员老师各类专业的都有,普遍存在思政德育功底不扎实、音乐德育认识不够、教育学生力不从心的现象。所以,对于“德育育人”这个教育的最高目的,很多辅导员教师经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普通高校的音乐课堂专业意味
强音乐课程德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活动传递给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目前,普通高校音乐课程的定位依旧是以传授音乐知识为主,德育的观念性不强。例如,在常见的公选课———声乐艺术课、音乐理论课等课程中,教师通常侧重于音乐的专业性,课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师指出学生音乐技能上的不足,并给予指正:而纯粹的音乐赏析课,教师会收集各个时期或各个派别的代表曲目,让学生扩大曲目量,或者教师会从音乐演奏、演唱版本的不同来引导学生分析、鉴别音乐,从而达到训练“音乐耳朵”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德育内容渗透性不强,音乐内涵与音乐德育功能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二)原因
1.学校德育工作部门和落实人群不统一
传统的德育拘泥于理论学习,学校部门设置按功能分离,绝大部分高校承担德育的部门为思政部,例如在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了高校德育的主要课堂内容,承载着德育知识传播的重要职责。而高校执行德育的主要部门是各高校的学生工作处,落实人群是各院系的辅导员,这就导致了部门分工和具体落实不统一。
2.大学生对德育兴趣的缺失
兴趣是影响学生对教育内容认可度的关键。在教师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认可—接受:不认可—排斥。一方面,高校普遍开设的德育课程多以理论灌输为主,脱离学生需求,导致学生主动性差,接受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音乐课程过于强调主流音乐,盲目排斥非主流音乐。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时期,教育者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筛选教学内容,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不受不健康文化的侵蚀。但是,简单地以“根正苗红”来评价音乐,那无疑音乐就失去了最有魅力的部分———艺术性。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被教育者“好心”过滤了的音乐,也无法真正被受教者接受,通过音乐来渗透德育也就只是纸上谈兵。一首歌曲是不是高雅音乐,不能简单地以主题思想来衡量,音乐的创作手法、和声走向、曲式调性都可能成为学生关注并感兴趣的内容。事实上,非主流音乐不能等同于非道德音乐,想当年那些被视为靡靡之音的邓丽君歌曲,也并非毒害了我们:当下流行的各类音乐选秀节目也扮演着传颂、教育、引领的重要角色。例如中国好歌曲,很多参赛选手把中国元素融入现代创作,在宣传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美德方面远比教师单纯地说教来得更有效率,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事实上,时代感强的非主流音乐往往灵敏地捕捉了社会内质,这些音乐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及社会公众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二、高校音乐课程德育功能之重拾
德育一直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非常重要却相对独立的位置,德育绝不可能是思政教师的专利,它必须贯穿于每一门学科的教育中。而音乐教育和音乐活动在高校受欢迎程度高,传播能力强,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相互协作能力、培养社会主义公德心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作用。因此,音乐德育对授教教师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提升音乐素养,突破专业圈
“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用音乐情感作为德育的载体,在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德育实效等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音乐教师在不违背音乐艺术规律的同时,不能仅仅关注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潜移默化地达到音乐德育目的,着眼于学生艺术素养与德育素养的双重可持续发展是音乐德育课堂的教学重点。音乐德育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音乐专业功底,更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良好的德育素养。同时,教师在教材选择、教学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过程处理上都可以有意识地融入德育的内容。这里的“可以”融入不等于“刻意”融入,渗透德育要有艺术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建议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保密,不要让学生认为你在给他实施教育,而是在和他交朋友。音乐课堂的本身是培养学生艺术感受力,音乐是美的艺术,声和形都可以使聆听者获得内部感知。例如肖邦的«英雄»,如果课堂只是从文学教义方面来讲解爱国、革命、英雄主义,不免显得苍白,如果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恢弘的气势、强劲的节奏、庞大的曲式,即使学生想回绝都无法摆脱音乐美所带来的精神洗礼。音乐德育功能区别于单一德育课堂的特殊性就在于用音乐来表现时代背景的政治意义。
(二)结合音乐社团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校园活动是传递社会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多样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学生社团是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实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强化音乐课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结合,在音乐社团活动中充分发挥音乐德育的渗透功能,既是音乐课堂德育渗透性的补充,也是校园德育文化活动的有效手段。课堂是音乐教育的理论支撑,而实践主要依靠课外音乐活动来完成。音乐社团承担着校园音乐活动的绝大部分任务,相对于校园自发组织的音乐活动,有着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特点,因此,社团活动融入了最具代表性的校园人文环境和学生精神状态,是德育中音乐实践的重要载体。通过音乐社团活动,一方面能从音乐选择性上有效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例如学生在自主选择音乐活动的同时,会倾向于选择走在时代前列并且音乐艺术感强的作品,这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另外,把音乐社团作为原点,能高效传播、发散积极的、向上的价值观,在完成音乐活动的同时提升学校德育的成功率。例如,合唱合奏集体协作精神的培养、红歌比赛爱国主义情怀的升华、音乐活动策划实践能力的提升、节目排演奉献精神的锻炼、舞台表演美育情感的融入等,都是德育的有效内容。
三、结语
音乐课堂的德育功能就是“通过艺术本体意义的挖掘来实现艺术的外在工具性目的达到本体论与工具论的良心统一”。音乐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是交叉学科研究的分支,两者既要相互联系共同服务于“教育育人”这一基本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要相互借鉴,互补长短。音乐课堂不仅要完成艺术的本体意义,提升学生审美体验、陶冶学生情操性情,还要发挥正确引导行为、完善自我管理、塑造良好人格的重大外在工具。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要跳出专业圈束缚,增强德育的自觉性,丰富教育手段,将品德教育融入音乐课堂。同样,德育工作者要多接受音乐艺术的洗礼,扩大音乐储备量,多了解音乐内涵,在“晓之以理”的德育中,做到“动之以情”。
参考文献:
[1]马达.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音乐研究,2009(6).
[2]蔡永海,王芸.论新时期高校育人为本与和谐心灵的提升[J].辽宁大学学报,2011(4).
[3]王小琴,徐继开.论音乐的德育功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