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师德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幼儿师范生 师德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34
当下,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帮助幼儿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以适应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任务。幼儿师范学校则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机构,如何完成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教育和把在校学生培养成具有合格教师职业道德的明日之师,就成了幼儿师范学校的首要职责,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深入分析师德教育中的现存问题。
1在重视中被忽视,公共幼儿教育资源匮乏
学前教育是人生智慧和素|起步的基石,但是因为它目前还不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一员,因此各级政府在经费的投入上有限,重视程度远远小于义务教育阶段,加之一些地方幼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低,幼儿教师在准入制度,入园的管理制度,培训和考核制度上漏洞百出,所以幼儿教育一个本该受到重视领域却遭受忽视。有数据表明:在我国有超过3600万的幼儿数量,随着2016年我国计划生育二胎政策的放开,这一数量将逐年递增,但是中国目前师范类院校学前教育的学生不到幼儿数量的四分之一,虽然有的学校加大了对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数量,但学前专业学生的毕业流失性巨大,很多毕业生转而从事其他工作,并没有从事幼儿教育,导致幼教人才缺口巨大。通过近几年的虐童案例可以看出,虐童事件大多集中在民办幼儿园和一些无证的“黑幼儿园”。随着各地二胎政策的放开,这种状态还将持续很长时间。探究幼儿园存在的问题,除了人口增多、城市化带来的非户籍人口递增等原因外,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政府职能缺位,造成了当前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极度缺乏。长期以来,我国幼教的经费都没有独立的预算开支,和中小学仍然混为一谈,同时占据的比例也是极低,仅仅达到1.6%左右,而且由于学前教育的责任不明确,使得学前教育的财政经费得不到保障,这也导致了很多私立幼儿园费用不菲,各种“天价幼儿园”遍地开花。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法国和丹麦则分别达到11.1%和10.6%。
城乡差距是我国幼教资源不平衡的又一表现,城市幼儿教育普遍教育水平高、资源丰富,同时学费昂贵;农村幼儿教育私立幼儿园居多,师资力量得不到保证,两者出现了两极分化。同时,进城务工子女增多,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增多,但由于户口等问题导致“黑幼儿园”不断滋生。这些幼儿园大多没有获得政府许可、教师水平不高,但学费便宜,国家和政府疏于监管,问题频出。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对职业的选择不稳定性比较大,私立幼儿园尤为严重,这对幼儿教育来说也是一大问题。
从根本上讲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加大对公办幼儿园建设的投入;对于民办幼儿园,一定要加强监管和适当的资金扶持,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教师水平。如果教育资源长期得不到均衡,行政监管又缺位,缺乏教育公平的幼教体制内就会出现虐童行为。
2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不受重视,大多为职后再培训
2.1幼师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认识不到位
《幼儿园专业标准》在2011年底开始颁布实行,距今已有6年的时间,《专业标准》相当于学前专业的学生入职前的教科书,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如何日渐成为一名未来优秀的幼儿园教师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某些幼儿师范生却对《专业标准》置若罔闻,认为师德的教育理论根本不用坐下来学习,入职后只要不殴打虐待学生就能够完全胜任幼儿教师的工作,甚至很多学生进入师范学校并非自己的意愿,因为对自身专业的认知度不够,有的幼师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比较肤浅,同时因为幼教市场的火爆,幼儿教师资源的短缺,很多学生还在实习阶段就进入到了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的匮乏和不完善,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足,很多缺乏科学的指导,往往会做出违背师德的事情。
很多师范院校,特别是一些有学前教育师范学生的系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过于重技能,轻师德,受就业市场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幼儿师范生时,将学生才艺的展示放在第一位,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在校行为表现则仅仅依靠学生和院系的介绍,以偏概全,流于形式,这种就业导向的直接后果使得很多师范类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代替了师德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了职业道德教育,把对学前学生真正的职业道德教育推向了入职后。有些院校虽然在校期间开设师德课程,但过于重理论轻实践,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案例或者书面理论来学习师德,很难让学生身体力行。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期间给学生多次实习见习的机会,让其通过观察教师的师德行为并学习和反思,才能将师德真正内化于心。
2.3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缺位,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不够重视
一直以来,教师这支队伍中的一部分人职业道德不完善导致各种违背职业道德良心的事情日常发生。这主要因为某些地方对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建立不规范,没有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用人方案。有的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往往把学生的才艺放在首位,只要会弹会唱就认为其具备了一名幼儿教师的基本规范,却不知对孩子而言,幼儿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幼儿教师对孩子一言一行的引领才是最为关键的。有些幼儿园在幼儿师范生入职后,建立各种各样的考评奖惩制度,以便进一步对幼师的职业行为进行激励,但是在设定制度上仍然以专业化弱化了师德的建设,仅仅以学生的专业水平作为衡量一名幼儿教师爱不爱岗的关键,客观上提供了不良现象继续存在的土壤。所以,笔者认为幼师师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该选在深化教育改革上,建立健全一支高素质的幼师队伍,应把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贯穿其中并且常抓不懈。幼儿教师的言行不仅代表着自己和所工作的幼儿园,也代表着其毕业的师范院校,还代表着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发展传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国家和社会应该建立一套完备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制度,真正在选择幼儿师范生时就擦亮眼睛,把不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学生排斥下来,从源头上把好职业道德关。
3我国法律的缺失
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虐童罪”,刑法中已有的虐待罪仅仅局限于虐待家庭成员,且量刑一般不超过两年,虽然在宪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提到了禁止虐待儿童,但是大多是倡导性的,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大关注,警示度不够。
众所周知,《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利器。但是,该部法律却只是笼统的表述概括为,“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可以说,这样的规定原则性大于操作性,而实用性也是大打折扣。反观大量虐童事件,其都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但却很难将虐童行为嵌入该法的框架中。
肯定的说,儿童的生存环境和现状可以折射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准。当前,亟需加大立法力度,增设“虐童罪”,并尽快弥补法律方面的空白和短板,建立起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整套有效体系,给未成年人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有序的环境。我国应着力制定出一系列保护儿童的相关法律法规。将虐童罪的罪名尽快写入我国的刑法,用法律的威严和强制力来保护儿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针对幼儿师范生的师德意识现状,笔者认为学校应当首先采取强有力的举措,从源头上来帮助在校幼儿师范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3.1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教育贯穿其整个学习阶段,常抓不懈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应该进行改革,从学生刚入校就应该开设《幼儿教师师德常识》课程,让学生一开始就认清所学专业,提高其未来职业的认同度,二年级应当开设《教师礼仪》课程,让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坚定教师的信念,能够在未来坚守这一职业,三年级毕业前应该开设《专业标准解读》和相关的法律课程,例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让学生不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有相应的法制意识。在教学中,也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应结合大量正反两方面的师德典型案例,让学生真正感悟师德教育的内涵,真正内化于心,内化在行动上。
3.2重视教育实践,历练师德品质
在对幼儿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的培养上,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落实在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对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最好的实践是见习和实习,幼儿师范生只有真正去参加幼儿园的实践活动,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幼儿教师工作的苦与乐,在实践中也能够从其他教师身上学到他们的闪光点,如何在日常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将一个个孩子为珍宝,才能真正从行动上日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一、师范类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
(1)对师范专业认同率较低
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有 19%的学生是因为被调剂而无奈选择了师范类专业,有25 %的学生是因为父母做主而选择师范专业,35 %的学生是因为就业而选择了师范专业,21 %学生是因为喜欢而选择师范专业。在调查的男性师范生中87.3%人表示不愿意做教师。
(2)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中缺乏竞争意识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有 75%的人习惯考前突击,只求60分万岁。进入大学的目的只是想获得一纸文凭而缺乏真正的求知欲。试想如果一进入大学就发学历证,还会有多少人会在大学度过3至4年的时光呢?大学生中普遍没有了中学时代你超我敢的学习劲头,跨过及格线成为众多人追求的目标,甚至有人说多考一分浪费。
(3)其他原因逃课
在校大学生的个性类型来说, 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功利型、堕落型、无奈型、从众型[1]。其中功利型的学生缺勤率高达 67%,是影响大学生出勤率的主要的因素。这类学生面对现实的大学与理想的大学之间的矛盾, 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也为了毕业后有更好的出路而有选择地学习,包括去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堂去上课,钻研有利于个人前途和发展的专业和课程,或为考研做准备,或为了考取形形的证书去参加社会上各种短期培训班,而放弃认为对自己未来影响不大的专业和课程[2]。在调查的体音美特长生中,有45.6%的学生会因为准备参加比赛、丰富自我实践技能而逃课。85%的学生表示有过在上课时自学其他知识,或者自学考一些相关的资格证书。因为学科性质,文科生表现的更为明显和突出。
2.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教法单一、课件多年不变。在调查中有 75%的学生因为老师授课方式无聊而选择逃课。这是对当下许多教师的讽刺。在师范生的授课教师群体中,不乏一些教师自己就不知道怎样才能传道、授业和解惑,又怎么会教给师范生传道、授业和解惑的方法呢?又怎样培养出合格的师范生呢?
(2)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 在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任课教师担任一个学期的课后竟不能叫出几个学生的名字,不可否认学生多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逃避责任的推辞。在调查中显示,有64%的学生表示一学期下来几乎从没有和老师讲过话。很多老师都是上课前匆匆赶到,上课整节讲授,铃声刚落就离开教室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情感沟通,只是单纯的在课堂上授与受的关系。这种情感困乏、师生关系冷漠的现象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职业的认同度。
3.学校层面的原因
(1)学校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所调查的四所师范类本科院校中,都将旷课作为违规违纪的一种行为。在制度层面上,学校的处罚力度是很严格的。但是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却形同虚设。学校出于能让学生能够顺利毕业考虑,在管理上往往会网开一面,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逃课有了可乘之机。
(2)高校管理制度合理性的缺失
近几十年来,尽管我国高校管理制度进行一系列变革,但相对于社会所需来讲在整体上仍然是滞后的。高校人数的激增导致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软件存在压力,许多课程的进行并不能达到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无法在现行学校管理制度所提供的专业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实现;他们所期盼的能适应社会竞争环境的学习目标与现行学校管理制度提供的手段也难以有效协调,于是逃课行为就发生了。针对逃课行为,一些高校也采取了补救措施,例如 :要求教师上课点名、将学生的出勤情况与任教教师的年度考核相挂钩。这些举措在短时期以内确实可以有效遏制显性逃课,但是对于隐性逃课却无济于事。
(3)教师考核制度存在问题
目前对于高校教师的考核,包括上岗和晋升等,都过分强调科研而轻视对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成绩方面的考核。这种评价模式导致了高校教师热心从事科研,而对教授学生方面思考的过少,教学方法的创新力不强。
(4)管理和教学的脱节
高校学生上课时间是由教务处出统一安排,任课教师没有安排的自主权,这就导致课程安排的不合理性。有的一整个上午全是理论课,让学生感到乏味又疲倦,进而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有的课采用大班授课制,200多人坐在同一所教室,加上音响扩音效果差,教师说的话无法听清楚等等,这些因素也大大降低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二、改进措施:
在师范教育中,因为我们的施教对象是未来教师职业的主力军。如何让师范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这对于未来教师队伍执教水平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在师范教育中应该加强实践的比例。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和教学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也是全面检验和进一步提高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民教师的必要举措。在调查中很多学生会因为出去做家教而选择逃课,他们认为在课堂上学的那些理论知识在走向讲堂时用上的真的很少,所以想在大学时多多参加实践来提高自我技能。其实,在现在的师范教育中不免会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接受四年师范教育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仍觉得自己不会教书以及不会与学生相处,这些都是源于理论和实践的割裂。
由于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知识的不足,导致我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薄弱。如“有的学生屡教不改,教师有时难免会用一些刻薄的语言批评他们”,有16%的师范生基本认可,3%的师范生完全认可;对“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37%的师范生“不大认可”,8%的师范生“完全不认可”;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体罚或变相体罚都是不对的”,12%的师范生“不太认可”,2%的师范生“完全不认可”。从中可发现对于教师的语言暴力、体罚行为及教师的为人师表等我校的师范生的认识与师德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师范生较为重视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专业思想较为稳定,有一部分同学已具备一定的师德意识,并能以师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但我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及教育法律知识相对欠缺,相当一部分学生师德认知偏差,师德意识较为淡薄。面对师范生的师德现状,我们要客观分析原因,但更应该认识到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迫在眉睫。适应时展的要求,以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引领师范专业建设的需要为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于2011年10月-12月先后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中有“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具有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目标要求,在学习领域中要求有“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的学习领域,在课程设置模块中提出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模块;同时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包含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就是专业理念与师德。标准指出小学教师要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要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研读这两大标准,发现一个显著的共同之处就是突出对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全面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调查中,“对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有95%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这也体现了我校师范生对师德教育的迫切需求。理想的课程应该是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点。为体现时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师范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其中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要重视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总之,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他们今后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求他们在师范院校接受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步具备一定的师德素养。因此,在师范生的培养中,师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新形势下,社会对于高素质教师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化改革与发展都赋予了师德教育新的拓展空间。因此我们作为师范院校,在师德教育、教师专业伦理教育方面也不应墨守陈规,要推进师德教育途径方式等的创新。
而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起点是要具备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师范生获取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课程。笔者认为师范生师德课程的开设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单独开设职业道德等教师专业伦理类课程师范生师德的养成“是从对教师道德具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产生教师道德情感、形成教师道德信念、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反复锻炼,逐步成为个人行动中确定不移的倾向,即稳固的品质这样一个有机过程”。但是反观当前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到在公共基础课中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在教育专业课程中突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课程,却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等专业伦理课程给边缘化了。大多数情况下,师德教育零散分布在其他一些课程中或以其他一些方式来进行,没有单独开设课程作为支撑的平台。作为未来的教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专业伦理课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日益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这类课程主要解决的是教师的专业伦理精神问题,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近来我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也开展了一些探索,如有些思政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结合职业道德的章节,在师范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对参与国培计划的师范生开展师德讲座等。但因为没有独立的师德课程作为载体,我校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缺乏必要的平台。
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的重要依据,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模块。因此,我校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契机,调整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上要树立师德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要单独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构建与时俱进的师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首先应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要凸显《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新诉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上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增删、改进和发展。如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要求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不断革新的教育观。这些都是我们在构建与时俱进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时的着重点。其次也要将教育法规纳入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的范畴。知法懂法是依法执教的前提,但调查的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师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缺少必要的了解。
因此应当将《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纳入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范畴。更新师德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师德教育如同所有的道德教育一样,在本质上,它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或者生硬行政条令的遵守。而应该是一个教师在职业生涯过程中的自我修养和提升。在师范生中开设师德教育课程不是空洞地宣讲《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师范生在专业成长中对职业认同的增强,对为人师表的反思和领悟。因而作为教师教育者首先要明确师德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师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其次在具体课程教学时要避免以单纯教授知识的方法来进行。有一种较为典型的观点认为:我国德育失效的原因乃在于“知性德育观”的弊病所致。知性德育,即把道德当作知识来教授给学生。这种德育方式在道德教育中较为常见,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告诉学生哪些是属于考试范围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学生上课的目的定位为好的分数,至少不要有补考或重修记录。长期以来,这样的道德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导致了种种道德教育的落空,使得道德教育实效性较差。因而,师德教育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避免此类教学理念的影响,必须要更新师德教育课程的理念。#p#分页标题#e#
笔者认为在师德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贯彻以下理念:首先是要让师德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思辨性,让我们的师德课不仅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教师道德现象等作出合理性的阐释,也能对一系列复杂的教师道德范畴等进行综合分析,使我们的课程具有逻辑说服力。二是要师德课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师德课应该与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典型的、敏感的、棘手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些问题不是避而不谈,而是进行深入实际的细致分析,使我们的课程具有现实的生命力。三是在师德课中重视双向互动性,通过大量案例的使用与讨论、反省与分享等,教师与学生都能有所体会与获得,使我们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我们可以大量采用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模拟师德两难情境或引入现实师德案例。这些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选择道德行为,在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中去深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发挥隐性课程对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作用师德教育绝不是显性的师德课程独自承担得了的。在调查中,当被问及“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您更倾向于何种方法?”时,有接近34%的学生选择了“隐性环境的潜移默化”。这种隐性环境可以理解为隐性课程。
一、活用教材,灵活教法、学法,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1.活用教材
新课标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对于那些有开放性的知识,尽量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内容体现生活化的部分比较多,很多生活中的素材都与角有关,比如自行车的三角形架涉及角,钓鱼时鱼竿和地面之间形成了角等等。因此,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实物,从中找到有关角的素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中感悟数学概念就在生活中间,和我们密不可分。这样引入,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把数学教材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教学原则。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并借此开始探究,从而创造成功的心理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的空间。教材是死的,师生在用教材时可以灵活,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留有余地,给学生自我拓展的机会。教师只是教学的指导者,主体是学生,让学生在教材的提示下,自己搜集相关信息,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对教材上的知识点,只要学生自己能学懂学通的,教师坚决不讲,对于学生理解有点困难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需要制作学具的,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尝试课外探究,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也是对教材的有效延伸。
另外,灵活运用教材上的课堂训练题目,教师应精选例题、习题,进行科学取舍,每节课都应扎扎实实完成教学目标。教材上练习题很少,层次性也较差,题型不够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讲边补充,边练边总结,做到讲练结合。尤其是经典题型,更应随学随练,做到有针对性训练,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打造高效课堂。
2.灵活教法
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始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尽量以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教室中哪里有角的存在,观察身边的物品。这样启发,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发表见解。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我借机提问:“你们都找到了生活中的角,你知道角的概念吗?角有哪些特点?怎么分类你们知道吗?”这样提问,学生纷纷讨论起来,七嘴八舌话“角的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基本把相关知识点找得差不多。这样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爱学、想学、会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本节课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注意了知识结构的建构,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3.灵活学法
方法是学习的助推剂,好的学习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情境,亲自体验数学过程,及时分析总结,这样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的。比如,在《角的初步知识》教学时,我特意安排学生自己制作不同大小的角的学具,上课时自己展示角有关概念,让学生自己边讲边演示,哪个是边,哪个是角,那个是顶点;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什么样的角是平角或周角。在探究角的大小与边长有无关系时,我叫学生制作多个边长不等的角,让学生亲自探究,从中发现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解决教学难点,增加信息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显现方式应丰富多彩。各种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放大效果,增加了学生观察的直观性;通过动画展示,使学生理解了数学的本质。尤其是题型变换,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变换过程,能多角度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利用flash课件演示有关角的形成,用ppt幻灯片比较角的大小等等。这样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解决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行为与教学设计的差距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节课的教学,我每个环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包括题型的选择,学生活动的设计,多媒体手段的应用,问题探究的设置等。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发挥得不是那么理想,该探究的深度不够,思路不是很广。或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不够,因此我们要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就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使数学教学越来越科学化、实用化。
【关键词】反思;学困生;课堂提问
一、教师是如何看待学困生的反思
学困生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往往在课堂学习、文体活动、人际交往、班级角色、兴趣发展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使学习困难学生走出困境,应该是当前素质教育中优先解决的问题。曾有某教育研究中心围绕“教师怎样看待学困生”和“学生如何看待教师”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值得人们深思
①什么才是导致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原因?
48.1%的教师认为学生素质太差,有46.5%的教师认为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只有2.7%的教师认为,自己教得不好41.7%的学困生认为自己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25%的学困生认为自己上课不能集中注意,25%的学困生认为自己学习不刻苦,没有1名学困生选择“教师教的不好”这说明,教师多从学生和家长身上找原因,而学生则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②学困生的比例有多高?
31.3%的教师认为,班里有10%的学生难教,27.8%的教师认为,目前自己班里有20%以上的学生难教,其中认为班里有30%以上学生难教的教师为13.7%,11.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较差,其中,3.3%的六年级学生认为自己成绩较差,19.1%的初二年级学生认为自己成绩较差这说明,教师眼里的学困生要比学生眼里的学困生多。
③对学困生的教育效果怎么样?
13.1%的教师不认为自己有办法让学困生喜欢自己,15.2%的教师不认为自己有办法让学困生有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29.1%的教师不认为班里的学生喜欢自己61.5%的教师明确表示,自己对学困生所做努力很多,但效果不明显,60.8%的教师明确表示自己对学困生尽心尽力,但他们好像不理解,23.5%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学困生所做的努力反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说明,当前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效果不理想,教师和学生对此都不满意。
二、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反思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在中小学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提问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师生间有效的交往互动,检查教学效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问的基本功能,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特定的概念或论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同化和反省信息提供机会;为学生学习不同的观点提供机会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在现实中,提问并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达到预期的目标,许多教师将提问看作是一种很简单的教学方式,没有深入地思考运用时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技能和技巧,精心地设计课堂提问,因而在实践中很容易陷入一些心理误区。
1.课堂提问的误区
误区之一: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
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讲的方式,近年来受到了教育界内外的严重批判,于是教师们相继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但由于少数教师的教学设想还不够成熟,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具体到课堂提问上,就是教师问得过多,变“一讲到底”为“一问到底”。
误区之二: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
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学生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的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这种习惯会导致大量有意义时间的丢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
误区之三:不会倾听正在回答问题的学生
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而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必须注意两个方面――肯定的态度和听的技巧。作为教师,你可以自己观察你自己或请别人观察,你是否集中你的视力,对学生感兴趣?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因为“听”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涉及到人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各个层次,而且需要心与心的理解。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明显表示出你对学生的尊重和兴趣,学生可从教师的这些行为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老师对我说的很在乎,我所说的一切很重要。
2.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反思
我们分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行为的种种误区,那么这些不恰当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课堂教学观呢?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
(1)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观
批判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对学生而言,所有的知识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作用于学生的生活,才对人生具有建构意义。教师频繁地提问一些知识性问题,以为记住知识就是掌握了一切,完成了教学任务,他们控制问题的答案,认为自己就是知识的权威等做法实质上是“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典型表现。这种教学方式观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2)重教师权威而忽视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观
在传统教学观下,师生之间的关系的本质就是知识传授关系。学生总是习惯于将书本知识当作“圣旨”,教师扮演着宣读“圣旨”的“钦差大臣”的角色,学生则是领受“圣旨”的顺民。随着教学观和知识观的转变,这种师生观也跟着改变。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活动,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
总之,我们反思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目的就是期望引起教师们的注意,尽快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走出误区,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呢?我认为关键在于重塑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即重塑教师的教学方式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重塑教师的师生观,倡导平等、民主、合谐的师生关系;重塑教师的教学质量观,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