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模块化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实践技能模块化教学

“十五”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务院于2002年、2005年先后两次作出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决定并分别召开全国性工作会议进行部署,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我们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从落实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十一五”国家教育三大战略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进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当前职业教育虽形势大好,但困难也很多,机遇和挑战并存。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下发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标志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进入了快车道,开始实现发展新跨越,进入了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改革思路日益清晰,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社会经济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近年来有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继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

现在社会人才需求模式已经转变,要求我们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然而,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实际形势显示,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模式。首先,职业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已经大不如从前。1997年以前,特别是九十年代前,能够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是班级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学习习惯也好。他们懂事,可塑性强,具有很高的开拓、创新意识,极具潜力。而如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重点高中,中等的上普高,有特长的学生更有好去处,没有地方入学的学生进职业学校。可想而知,他们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也没有坚强的毅力、信心和耐力。他们自卑、自弃、脾气坏存在一些不良习气等。

其次,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所用的教材大多是老教材,知识过于系统和繁杂。这样的教材对于现在的中职生来说,难度偏高,不易掌握,学习效率自然就不高。而且社会要求的中职毕业生已经不是具备很强的理论水平,搞管理、研究、开发,而是普通的工人,更看重的是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这也就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理论够用原则。因此老教材的理论过高、过深,不利于现需模式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是由培养目标、规格和学生的基础、特点决定的,最好的教材不仅仅是符合一切教学原则的教材、专家认同的教材,更应当是适应不同学生需要的教材。

最后,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问题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是以培养管理者、研究者等干部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即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其次才是实践能力。学生如此,教师更是如此。他们普遍都懂得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实践动手却不强。但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更看重中职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培养出既有一定理论基础,更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学生。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实训水平。而教师队伍数量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规模不相适应,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生师比偏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兼职教师补充困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要求不相适应,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专业化程度不高, “双师型”教师缺乏,这些显然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不相适应,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如今中等职业教育无权,更无法选择学生,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但在现有的教材面前,在“双师”型教师极为缺乏的情况下,要把现有的中职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企业满意的劳动者,教师应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呢?模块化教学无疑是最符合实际情况,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

模块化教学,就是打破先学理论后动手实践的传统方法,一边教理论,一边实践,或是先实践再理论,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原理,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把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问题,这样每一个具体问题就相当于一个模块。在解决每一个模块实际问题的时候,需要以相关理论作为依据和指导,但是这些相关理论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不需要太繁杂,只要够用就好。若干个模块学完后,知识也就自成系统了,只是这个系统是由多个简单问题或多个单一技能构成,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模块化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模式的一种教学形式。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各中小学都在搞新课程改革,而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模式就是把课本知识模块化,这既有利于教,又有利于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老课本上的知识过于繁杂,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而且过旧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使得学生学的知识不实用,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而把复杂的系统知识分解成若干个短小模块,化繁为简,符合教学规律,满足科学发展观要求,也适合现在水平的中职生学习。模块短小,理论简单,技能突出,易于更新,便于学习,利于实战。

如今,我国职业教育正蓬勃发展,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欧美、日本,特别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被国人所青睐,其“双元制”正在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试行。所谓“双元制”,就是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一半时间在企业,校企更换交替学习,或是半工半读的一种学习模式。德国经济较为发达,职业教育水平较高,社会认可职业教育,更主要的是有法律保障,这些都有利于“双元制”的实施。在德国,企业有义务为学校服务,校企高度统一,学生在校企之间更替学习,易于实现。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不发达,工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没有法律规定企业有培养职业生的义务。这样一来,学生在校企之间交替学习的难度就较大,即使有,也不能深入,只是流于形式。所以,“双元制”虽好,可一味地拿来主义就未必适合我国实际。但是只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能为“我”所用。

模块化教学是中国化了的“双元制”,是适应我国实际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虽不能真正地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学习,却能在学校内部完成“校企”交替。现在我国有校办工厂的中等职业学校虽不多,可拥有一定数量的实训器材和设备却不难。模块化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第一、二学年结合实践,辅以一定的器材,讲解理论,重点仍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第三学年把学生完全推荐到企业实践,也是准就业。学生在企业内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在技能系统化的同时,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并解决就业问题。

模块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出具备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中职毕业生,并满足社会对技工人才的需要。随着工业化进度的加快,我国对技术工人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确切地说,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出大量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模块化教学的目的就是简化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每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确定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必备的条件,满足这一条件就要有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很显然,学生从接触模块的一开始,就知道了学习目的和要求,真正是有的放矢,无形当中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模块明确提出:模块中的理论知识是为解决实际问题、为实践技能服务的。很显然,技能是模块的核心,是教学的核心,更是学习的核心。学生学习完每个模块,检验成绩的标准仍是技能水平。在这样一整套的模块学习之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自然得到大大的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具备了相应的理论水平。理论加实践,实践又高于理论,这符合当前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而职业教育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模块化教学“降低”了对职教师资的要求,弥补了当前“双师”型教师缺乏的不足。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职业院校教师工作是重要的,而且是光荣的。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原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还强调指出:“职业教育要上新水平,在工作重点上要着重抓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两个环节。”可见,职业教育要上新水平、办好职业学校并办出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环节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尤为重要。

自“十五”以来,党和国家虽然认识了师资的重要性,“十一五”也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培养职教师资队伍,特别是培养“双师型”教师,但是,正如本文前面所述――教师队伍数量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规模不相适应,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生师比偏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兼职教师补充困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要求不相适应,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由此可见,职教师资培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与职教师资之间的矛盾怎样解决?模块化教学正好缓和了这一矛盾。

模块化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 校内实训 模块化教学

年来,企业用人层次不断提高,一线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递增。然而,由于大部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符合社会就业的要求,导致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均无法得到满足。高职类院校应重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顶岗实习有限的情况下,需逐步完善校内实训。

一、会计专业校内实训现状分析

(一)校内实训过于注重会计核算过程

在校内实训过程中,一般以会计循环过程,即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财务报表为主线,选用一种账务处理方法,完成教师安排的业务处理。在该过程中,主要任务是进行会计业务的核算,因此过于重视会计岗位的实训,而忽略了出纳、稽核、审核和税务等岗位的实训,使得学生对这些工作的职责和内容认识模糊。

(二)校内实训设置的岗位不清楚

校内实训一般以某企业一个月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为资料,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从填制、审核凭证至编制会计报表的一套完整的核算程序。由于学生在该过程中充当多个角色,使其身份不明、岗位不清,甚至思路混乱,也易使学生无法明确各岗位之间如何连接,凭证如何传递,各岗位明细职责等内容。

(三)校内实训环境和实训资料仿真度不高

目前,仅有部分学校的会计专业配有会计模拟实验室,但其所配备的实验室设置也往往较为落后。部分学校还未分配实训专用的教学楼,教师只能使用普通教室作为实验室,仅提供一些常见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等资料供学生使用,并未设置模拟税务、模拟银行等实训区域。还有少部分学校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一些过于陈旧的实训资料。

(四)校内实训师资力量不足

在校内实训过程中,教师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会计专业课教师不但要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目前很多任课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不具有会计岗位的工作经验,这将直接影响实训活动的开展和学生技能的培养。

(五)校内实训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现有条件下,实训过程中很难为学生营造出较为专业的氛围,使其作为会计人员融入其中,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仅将实训的内容视为一门课程的作业来完成,往往容易产生应付的心理。如果在实训过程中由于实训环境等原因无法及时完成实训内容,则容易导致较为严重的抄袭现象,无法达到较好的实训效果。

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模块化教学内容设置

模块化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也更贴近工作实务。因此,笔者建议高职类院校会计专业应将模块化教学引入校内会计实训中。在构建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模块时,秉承与会计岗位需求相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原则,可将实训模块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基本技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针对会计的基本技能进行训练,主要内容详见下页表1。

(二)专业应用模块

该模块与《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同步进行课程实训,并结合会计岗位群的特点,将此模块分为多个实训岗位,详见下页表2。其任务主要是熟悉各岗位的工作内容。

(三)综合模块

该模块是对理论课程的综合运用,其实训应安排在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详见下页表3。

三、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模块化教学建设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应加强实训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应提供相关资源使实践课程相关的理论课程教师有机会走进企业锻炼,例如挂职锻炼或利用寒暑假时间进入企业等。还可聘请实际会计工作岗位中具有较为丰富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实训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应加强实训指导教师对模块化教学的认识。模块化教学区别于传统理论教学,以学生为主而非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需进行一定的演示、示范和指导即可。因此,实训指导教师应把握实训模块化教学的灵活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训课程中。

(二)加强校内实训环境仿真建设

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和会计信息的保密性,会计顶岗实习的机会较少,因此学校需要为学生创造条件,以校内实验室为基础使其参与仿真操作。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应使学生将自己视为一名真正的会计员,形成专业的实务氛围。在模拟企业内部财务室环境方面,学生对企业内部的业务比较熟悉,可设置供应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部门,同时准备上课所需的相关教材。例如凭证、账单、报表、印章等,均应全面配套。在模拟企业外部环境方面,由于学生缺乏与外界的联系,所以应设计仿真会计工作环境,设立多个实验场所,模拟企业的外部环境,使其了解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例如可设立银行、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实验场所。通过模拟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可使学生感受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实现实训过程中角色和企业内外环境两方面的仿真。

(三)完善实验室建设

由于场所限制或资金不到位,许多高职院校还未设立专门的实验室,而在普通教室中完成实验课的教学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课堂效果,也很难达到仿真的目的。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实操方面的能力,建立实验室作为实训场所。一方面应建设手工实验室。该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设施,由学校配合科任老师进行。例如制作展示用流程图、为达到仿真效果设置各部门配备的桌椅、会计科目章、财务通用章、财务公章、印鉴、印泥、大头针、回形针、打孔机、装订机、各类单据、凭证等。另一方面建设电算实验室。在信息化时代,还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的操作以适应电算会计的发展趋势。可完善学校机房软硬件资源的配备,除常用软件和平台外,购买会计实训软件、商业银行模拟实训软件、审计软件和ERP软件等专业性软件。X

参考文献:

模块化教学范文第3篇

近年来模块化教学在各级学校教学实践中得到推广,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理论研究和

探索实践。这种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在保证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不仅能够突出各自专业特点,又能满足

不同专业方向发展的需求,将整个教学体系整合成几个模块,研究适当的教学安排,更新教辅手段。通

过研究和实践,逐步优化、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妥善地处理好与后续课程的衔接问题,使学生在有限

的学时内,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与实践任务,并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架构。

一、模块化教学的层面及教师角色扮演

所谓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

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方式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划分小组。

小组人数以3~6人为宜,推选组长。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平衡,控制小组成员的变量很多,如学习者的

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等。

2、确定内容。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3、布置任务。

4、学生实施。

5、评价结果。

笔者认为在不同的层面教师要注意不同的问题,关注并完成不同的任务,或扮演不同的角色。

1、划分小组时

教师必须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如学生的思想表现、各科的成绩、家庭背景、性格爱好、乃至

交朋结友等都应心中有数。一般采用互补方式,如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相搭配,既有利于差生

的转化,又有利于促进优等生的灵活变通,即所谓"教学相长";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相搭配,可以取长

补短,相互借鉴;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相搭配,在各自发挥其优势的情况下,相互学习,使认知风格"相

互强化"。

2、确定任务时

需要通过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

的兴趣。一项好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关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

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分析教材,确定教

学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以便确

定相应的任务。

3、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

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如

果觉得对此力所能及,便自然愿意去完成。

4、学生实施过程中

教师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后,教师不能采取"放鸭式"不管。教学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师,教学的指挥、

调度仍掌握在教师手中,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要

给予必要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是"指导者"学习伙伴"导航者"身份较

为明显,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意义构建。

5、评价结果时

教师要展示其作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各小组学生代表要依次对

完成的任务发表见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由老师或小组负责人进行总结,最后由老师评

价。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注意多

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二、推进模块化教学要不断增强按需施教的水平

模块化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活动。因此,推进模块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活动的科学

化水平。

1、流程制度化。

模块化教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让整个教学流程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构建教学布局、选择教学模块、

组合模块专题,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使整个教学流程制度化。

2、加强培训。

推进模块化教学,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按照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结合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特点

,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以保证整个教学布局更为严谨。

3、力求教学资源最优化。

实行模块化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更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从而得到最大程度的优

化,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大潜能。

三、推进模块化教学要树立科学建设的自觉意识

模块化教学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完善它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广大领导者及教师要

树立科学建设的自觉意识。

1、加强学科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是开展模块化教学的基础,离开了学科建设,模块化教学必定要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完善模块化教学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学科建设,而不断成熟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反过来又可推动自

身的学科建设。

2、加强师资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模块化教学从教学的组

织、实施与考评都需依赖于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学科梯队。如果缺乏一支相对稳定的教研队伍,那么模

块化教学终将会失去自身的"造血"功能。

3、尊重教育规律。

实施模块化教学要体现时代特点,积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更新课程模块,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方法。同时,模块化教学又要始终把握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性。这一特殊规律在不同时期虽呈现出不

同的方面,但总体上讲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因此推动模块化教学健康发

展必须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不动摇。

总之,模块化教学将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知识逻辑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更为突出,师生的讨论交流、学生的自学、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也更

模块化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汽修专业 模块化教学 实施方案

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汽车行业人才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当前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缺陷,毕业生就业能力偏低。为适应汽车行业的需求,提高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必须改进现有汽修专业的教学模式,结合社会需求采用模块化教学。汽修模块化教学方式是将汽车维修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科学地划分成多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和技能模块,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技能课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使各模块的知识和技能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好地解决汽车构造课与汽车维修课脱节、专业理论课与实操技能课脱节的现象。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传统的职业教育受普教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没有形成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职业学校课程应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职教课程一般都不开设文化课,只设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而我国许多学校还设有大量文化课,文化课比例太大,专业课和专业实训课严重失调。另外,多数学校还未脱离传统的黑板教学,理论课都是在黑板上讲。汽车专业理论课是比较抽象的,而中职学生基础又不好,理解能力差,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会使许多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

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同一个汽车总成教学往往被拆分为两个学期,理论与实操两部分被人为分割,各成体系,并分派两套师资实施教学,致使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有机结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统一,教学资源不能合理筹划安排。采用以专业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容易产生“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职业技能培养”的不良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也不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甚至会出现知识落伍。

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1.在模块教学中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各有自己的起点和终点,每学完一个模块就可以获得一项技能;模块与模块之间能灵活组合,每个模块进行组合时有明确的行为目的和具体要求;模块的更新率高,能使学生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

2.在模块教学中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先理论后实践、先局部后整体的认识方式,符合教学原则和认识规律。

3.模块化教学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有利于切合实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模块化教学能有力地推动教师自觉努力成为“复合型”教师。教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能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教学效果。

5.模块化教学能很好地管理教学设备。每个模块的实习指导老师除了指导学生对各汽车部件总成的解体、零件的检修、组装等实习外,还负责维护、保管本模块所用一切设备,既保证了实习教学的质量,又保证了教学设备的完好。

三、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模块化教学的实施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不管是岗位的设置还是专业的开设,不管是从师资、设备的配备还是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等方面,如果没有学校的大力支持,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1.模块化的教材

目前汽修专业教材大都是重理论、轻实操,与学校教学设备不配套,适用性差;且内容的组合与模块教学完全不同;一个模块可能一本教材用不完,也可能用两本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故模块教学急需要有规范化的模块化教材。模块化教材应适合本模块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教材的内容要规定有若干个实习项目,每个实习项目规定好适当的实训课时,这样可以稳定教学质量,避免不同教师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的现象。最好根据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本校的教学设备,自主开发适合自己的模块化教材。

2.模块化的教师

模块化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组织专业教学的实践经验、熟练的动手能力、高级工以上的职业等级证书。这样才能在模块教学中进行规范、准确、熟练的系统讲解与操作演示。模块化教学的教师还必须熟悉教学设备的使用和保修方法,及时对工具、设备、教学用具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上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

3.模块化的配套实训设备及场地

模块教学用实训设备的配置应该与模块教材相呼应,要有一定量,形成一定规模,教学中用到的工具应配备齐全(特别是专用工具),培养学生科学使用工具的习惯。模块教学场地应该有独立的教学区与实训区,教学区应配备有多媒体设备及各种示教板等,而实训区又可分为实训操作区与工量具材料准备区等。实训区的规划应以安全、方便、贴近社会生产实际为原则。

四、我校推行模块化教学面临的工作

根据我校目前的状况,现在要推行模块化教学,在师资力量、硬件设备及教材等方面有待完善,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任课老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这类“双师型”教师目前紧缺。所以,必须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

2.完善实训场地建设。我们目前有3个实训室: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电气实训室,这几个实训室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今后的教学需要,而且里面的设备也不够齐全,我们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高标准建设更多的实训室。

3.从“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不是单纯的技能)出发,对现行的课程内容、课程大纲、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修改、开发,以努力适应汽车维修市场职业岗位的需求。

4.目前缺乏与“模块化”教学相配套的教材,必须引进或者组织编写出“模块化”教学的教材。

模块化教学能够有效地将汽修专业课程统一贯穿起来,使学生对汽修专业的课程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做到“学”与“用”相结合,真正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从而学以致用,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的汽车维修人才。

参考文献:

[1]雷正光.职业教育现代化教学特点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2]江伟.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J].教育与职业,2001.

[3]刘重庆.关于模块课程的误解和澄清[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

模块化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模块化教学;玻璃课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它给玻璃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广泛采用新技术、新配方、新工艺的玻璃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传统的玻璃教学在这个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已经不能满足企

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因此,在职业学校中,该科目的教师就应该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紧跟玻璃工业的发展步伐,作为我校的主打专业玻璃,一直在积极探索灵活的教学方法,秉着能力本为的教学原则,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培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校毕业生在周边相关玻璃企业,受到了好评,这也是对我校教学方法的肯定。本人在此谈一谈在玻璃课程专业采用模块化教学的体会。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我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由教务处和实训中心共同完成的。教务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实训中心主要负责机电、电子、模具、印刷、生化和玻璃等专业的实习一体化教学。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涉及理论与实际的课时分配等其他问题,玻璃专业中的三门课程(玻璃工艺、玻璃机械和玻璃热工设备)必须在2~3学期内完成。理论与实训的课时分配不合理,结果导致理论课的课时远远大于实训课的课时。这给整个玻璃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另外,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在管理上各自为政。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且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很难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并且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规划。除此之外,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打造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二、模块化教学的优势

教学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的不同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独特但却相对稳定的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教学模式设置合理,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如今,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课程模式多种多样,发展迅速,因此模块化教学也引入到教学中。模块化教学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深厚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项职业能力。

玻璃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以及毕业劳动前的生产实习等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模块”包含两个特点:(1)强调文化课是学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基础课程,它是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文化素质修养的必要条件;(2)它具有广泛性,也就是不针对某一特定的工种,而是集合了相关职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玻璃专业相关的工种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模块”是按照国家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种上岗资格和技术等级标准,并且到相关用人单位咨询相关的意见,遵循“要什么、学什么,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的原则,通过研究、分析后把相应的“模块”制订出来。因为通过此种方法制订出的“模块”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符合,有利于用人单位的认可,便于通过学校把毕业生推荐给相关的用人单位。“模块”本身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实用性,在执行过程中,通过以拿到特殊工种上岗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作为模块教学质量和最终评估标准,克服了传统教

学方法中的不利因素,对教学质量有了很好的保证。

三、模块化教学的不足和反思

在玻璃课程中采用模块化教学,的确让我们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它在教学中,还有较多需要完善的方面,需要我们对配套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分割模块时如何才能做到精确以及如何确定模块之间的界线方面还没有做到完善的地步;另外,实习指导老师的技能水平和知识体系也要大幅度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模块化教学的要求。而在实际操作中,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想做到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变,要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少而精、启迪式、动静结合、精讲多练;对教案和相关资料的准备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考虑到各实训模块知识针对玻璃课程中各系统或一个局部问题,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如果前后之间的模块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对整个专业的系统性,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结构都比较

分散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很难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和职业

特性。虽然模块与模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相连性,所以,必须加强模块课程的系统性、连续性和一致性。从当前的发展看,模块化教学在职业学校中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它为职业学校中技术教育工作者开发综合型人才提供了一

种工具,而其相关理论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

以我们学校目前的状况,要想把模块化教学完美的推行,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还需继续加强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因此,“模块体化”教学是玻璃专业的发展方向,我们现在就应该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乐文行.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2]张志增.试析知识社会中职业教育与主要相关要素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5(17).

[3]张新居.谈高职课程综合化的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12).

[4]王勇军,谢红.实施模块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4).

作者简介:

尤磊磊,男,汉族,1984年5月26日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