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雪的古诗

雪的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雪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雪的古诗

雪的古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诗词背诵

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会感到晦涩难懂,这是很正常的,对于小学生的文化水平,确实很难理解古诗词中的韵味,然而老师并不会因此而忽略教授学生古诗词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被诗人浓缩成几字几词,意味深长,耐人回味。小学课本中的所有古诗词是经过严格筛选出来的精品中的精品。也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诗词中的启发性筛选出来的。每篇古诗词中短短的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知识积淀。

一、背诵古诗词的重要性

培根道:“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提高人的文化气质,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在生活中更加文明和高雅。例如:学生在学习明代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时,可以学到竹子坚韧的品质,诗人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诗人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同样,诗人描述竹的品质就是让人学,从而提高人们的修养。学习古诗词还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例如: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李绅《悯农》(其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其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些诗中蕴含的意义就是教导人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一首好诗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开阔自己的视野,求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当然熟读古诗词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大有帮助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现阶段学生需要绝对地背诵,因为诗词中的美感总有一天随着学生知识文化的提高,生活经验的增加,自然而然会明白。

二、如何教导学生背诵古诗词

化整为零法,老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可以先把古诗按照古诗的形式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部分,这样学生记忆起来更加快速和深刻。例如: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老师可以把它分为两部分,前面是描写风景的,后面是情感,对友人的祝福,从而指导学生背诵。

联想记忆法,比如对于古诗中的名句背诵,先不要求背诵,而是让学生在课下理解的基础上自己独自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而教师可通过设置出几个话题,供学生进行记忆整理。例如:描写春天的诗词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描写友情的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

把握修辞手法。古诗文中常出现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很有韵律感,背诵起来很朗朗上口。例如:比喻的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拟人的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学生背诵。

三、如何将背诵的古诗词加以运用

古诗词中优美的语言,很多可以用于我们的人际交流,当我们思恋家乡时,可以脱口而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来表达当时内心的忧愁。当我们在春节来临前可以吟诵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表达我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当我们夏日去杭州西湖赏荷时,我们可以感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赞美西湖的美景。当寒冷的冬天悄然而去,春天来临我们可以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表达我们对春天生命勃发的喜悦之情。其次,学习古诗词也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为写作积累知识经验,修辞手法,精简文字,表达情感等。把诗词中这些优美已经用到作文中能增加文章韵味。

四、总结

语文教师在教导学生古诗词背诵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对于让学生理解每首诗词的韵味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感受到韵味,才有兴趣背诵、记忆。教师尝试“诵读”“感悟”“体味”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掘古诗词魅力,在鉴赏中领悟作品中蕴含的真善美。当然,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享受古诗词的精神盛宴,是需要通过大量的积累。

参考文献:

雪的古诗范文第2篇

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云:“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些蕴含着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经验总结都强调了一个“读”字。小学低段儿童语言储备较少,我们要帮助儿童选择优秀的语言材料,用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带领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语言。小学低段课文中选用的古诗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是极佳的语言材料,如果忽略“读”,以讲解为主,学生学得无趣,还要借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语感。

读准字音,培养语感

朱熹《训学斋规》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对、读通是我们带领学生攀登的第一层阶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提出明确的、有层次的要求,如:前两遍自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这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能力进行自学,克服了依赖老师的心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再要求“第三遍读给学习伙伴听。”学生之间进行互查互纠,对自我学习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便于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有了这三遍的初读经验,达到了“读对”的要求,语感初步形成。

读出韵律,形成语感

一首诗就是一首优美的音乐,它的语言、节奏、音律都值得学生诵读品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语感。对音乐感兴趣的孩子往往在他的文章中不自觉地引用歌词,这也是语感。语感要真正内化于心,我们就要让学习主体的“心”感知语言的“美”。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有一种美是直接的,不需要分析的,那就是韵律美。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要让学生明白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在平仄的配合、节奏的停连、韵律的悠扬。《青松》一诗为五言绝句,它的节奏可以划分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笔者先后通过两次范读,先让学生听出朗读时的停顿,再感受加重、延长,并用相应的符号标出,两次不同感觉的朗读让学生豁然开朗,“原来古诗可以读得这么美。”学生根据符号,读出节奏,古诗的音律美便在心中滋养开来。古诗的读法很多,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读、唱诗的方法,让古诗不仅可以读美,还可以读得“好玩”。在朗朗上口中,语感逐渐形成。笔者还建议学生在课后玩跳橡皮筋、拍手的游戏的时候也可以用诗作词,感受这种韵律。

读中感悟,增强语感

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形象和意蕴这两个高深的东西怎样才能有它可触摸、可言语的形象,还是通过“读”。“我们可以用表演的方式读。”笔者让学生自主选择表演读的诗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时是这样做的:一个学生做青松,伸直双臂,一个学生用书本做大雪,作“压”状,边加书本边读“大雪压青松”其中“压”字读得尤为有力,做青松的学生接“青松挺且直”,读得铿锵轩昂。这样一演一读,不说诗的意蕴全在了,但青松的坚强学生已经心中有数了,后面的记者采访环节中,学生的感悟说明了这一点。没有繁琐的讲解,没有冗长的分析,“读”便读出了青松坚强的形象,学生表达对青松的敬佩之情是发自内心,语感进一步增强。

读背古诗,加深语感

“对于古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语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有了前面的“读”,学生对古诗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对诗中意蕴的喜爱,此时他们迫切想要的还是“读”,自己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对青松的赞美用朗读来表达,此时,眼前的诗化成了一幅“青松傲雪”图,诗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了然于心。相信当他们某天再见到大雪下的青松时,必定还会吟诵起来。

雪的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方法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学遗产中的精华、珠宝,我国自古就有重诗教的传统。在九年义务教材中古诗被列入讲读课范畴,约占讲读课1/7的比例。可见,古诗教学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好古诗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古诗的语言精炼、含蓄深刻,多采用文言词语,而且有些词序颠倒,这对于小学生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古诗教学一定要在《新课标》指导下进行,根据教材要求,避免随意性,轻挖掘,重点拨,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解诗题,说背景

1、解诗题

要学一首古诗,首先要通过解诗题让学生初步感知诗的内容,知道这首诗要写什么,如《春晚》中的诗题“春晚”是写春天的早晨;《山行》中的诗题“山行”是诗人描绘在山上行走时看到的壮美秋色。

2、说背景

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要想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处境、环境、心态等。如《江雪》中,“老翁”为什么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时节独自在寒江之上垂钓呢?学生在理解时坡度很大,但只要了解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当时他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巧妙地表达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这样,这一教学难点就很容易被突破了。

二、正字音,懂节奏

在初读古诗时要通过多种方式,比如范读、自读、指名读等帮助学生正字音,只有字音正确,平仄才能鲜明。通过初读知道诗中所写的大致内容。

古诗的节奏停顿一般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五言诗是三音部停顿,七言诗是四音部停顿,基本上是根据词的构成情况。为了读出古诗的韵味,出现抑扬顿挫的效果,在朗读时还要注意重读和尾音的拖长。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单数行最后尾音拖长与下一句基本上连起来;双数行最后一字读得短而且重些;五言诗的第三个字重读;七言诗第五个字重读。这样读起来就朗朗上口,学生易抓规律。如: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解字词,明句意,抓诗眼

在这一环节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防止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译、学生记,不要把结果直接告诉给学生而忽略学习的过程,要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上要抓住五个字,即查、扩、联、调、补。

查:查字典。学一首古诗,先要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查字典,重点解决一两个字就可以,这一点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能走过程,要养成习惯。

扩:扩词。古诗中单音字词比较多,需要根据诗的内容扩成双音字词。

联:联系前后词语,联系上下诗句来理解诗意。

调:调整词序。古诗中诗人为了平仄、押韵关系,往往把词序颠倒写,需要去调整。

补:补充。古诗语言简炼,用词简略,有些词省略了,在解词析句时要给以补充。如“昨日入城市”,应理解为“(蚕妇)昨天进到城里卖蚕丝”。

很多古诗中都有妙语佳句,学习时不可忽视。如“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绿”?“不知细叶谁裁出”里的“裁”字好在哪里?由此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四、顾诗情,想画面

1、顾诗情

学生在解词析句的基础上理解了诗的意思,这还不行,要懂得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想画面

在理解、掌握了诗意后再读诗,眼前就要浮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这也是古诗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想象画面之后要用语言去描绘画面。这既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也是发展语言的好机会。

五、语言文字训练

除了在以上各环节进行训练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语言文字训练的练习题。如教《梅花》时,可设计这样一道填空题:我____梅花。因为当____的时候,梅花____;当____的时候,梅花____;当____的时候,梅花____。啊,梅花!,我____你。在教《赠汪伦》,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我让学生加上关联词去理解,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理解为“虽然桃花潭水深千尺,可是不及汪伦送我情”;“即使桃花潭水深千尺,也不及汪伦送我情”……

六、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雪的古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诗词;创设情境;朗诵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历史的发展中,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艺术,其中古诗词则是历史长河中一颗闪烁的星星,熠熠生辉,辉映着如今的后人。古诗词词句凝练,意境深远,富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因此,被小学语文教材收纳很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结构。

一、做好古诗词教学中的读

古诗词都是具有一定韵脚的,因此非常上口,适合朗诵。老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朗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性。额联、颈联、尾联的朗读技巧要教给学生,朗朗上口才能熟背成诵。学生在读中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感悟,感悟越深理解得越透。当一首古诗词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扫清生字词,然后再指导朗读。学生熟读后,脑海中就会出现相应的场景和画面,为后续的理解感悟做好准备。

二、做好古诗词教学中的悟

古诗词的特点是凝练,几十个字往往就勾勒出一幅非常具有意境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就是这七个字,足可以写上一大段的散文。学生需要对每一个字所表现的含义进行感悟,然后才能将作者的整体写作思路连续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画面。学生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指点,教师要恰当地点拨,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诗词内容描写的主题上来。悟的过程是古诗词学习的重点。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进行感悟提升就很容易做到,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在感悟中,教师要专注重点词句的教学,哪些词句是诗词的精华,可以凸显诗词的内涵,教师就要抓住这些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三、创设古诗词教学的情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适当引用情境教学法,在构建教学情境的环境下,有针对性地设置具体、形象、生动的场景;通过有意识地构建教学情景,进行教学模拟,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不断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情景模拟中,让学生通过表达完成各种学习、生活、工作任务,老师通过对总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的整合,设置符合学生生活、学习的活动,并且让其主动参与、体验交流合作与实践。

四、激活古诗词教学中的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激活学生的兴趣,驱动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鉴于此,笔者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设置了古诗词背诵、古诗接力、对对子等活动和游戏,充分激活了学生的诵读兴趣。一旦开启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大门,再穿插一些情景表演和角色表演,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这样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例如:教学《所见》时,在学生都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后,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牧童吹着笛子,蝉声了了的情景,从而让大家体会牧童的生活和心情,学生在表演中轻松而又快乐地体会出诗意。

雪的古诗范文第5篇

1、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江雪》这首诗,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2、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让学生品味语言美。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在一首诗中,往往会因几个陌生的字词或有特殊用法的字词而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就要注意抓住那些关键的字词,予以点拨指导,启发引导学生去领会全诗大意。为此,一是要充分利用课本注释。如陆游《示儿》一诗“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中,“悲”字和“同”字,课本既没有注释,学生按已有知识也难以确切理解。这时老师补充注释如下:“悲”当“可悲”引申为“遗憾”讲;“同”当“大同”,即“统一”来讲。学生就明白了这句诗的意思是:“只遗憾没有见到祖国的统一”。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学法具体概括为七个字:扩、留、补、换、调、嚼、连。

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将单音词扩成双音词,使意思明显化、具体化。

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

补: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补上,使之通顺。

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

调:词语的顺序颠倒的要调整。

嚼:诗中关键、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引导学生细心咀嚼、品味。

连:将各句中解释的词语连起来翻译。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

3、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体会音乐美。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因而在教古诗时要注意做到“五读”:一是范读,老师有表情地先读一遍,引发兴趣;二是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体会节奏;三是讲读,老师逐句讲明诗句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并让学生做出标记;四是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领会程度,纠正不正确读法;五是离开课本读,即背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通过这样反复地读,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之中,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4、激趣是目的小学古诗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趣。这里的“情”是指从诗中领略的思想感情:"趣"指的是阅读古诗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古诗主要应达到这两上目的。所以,我们在教《锄禾》一诗时,就通过讲述同志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讲《示儿》和《闻关东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时,则通过讲述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时穿插介绍一些诗话趣事,作者经历等,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又可以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我让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进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探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相关期刊更多

冰川冻土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都师范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