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典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跨越时空,不受时空限制,在思想的世界自由驰骋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典型风格之一。创作者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并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而是将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融入诗歌中。从我国古典文学的作品来看,诗歌是运用这一手法最多也是运用最为巧妙的文体,这其中唐诗宋词所达到的高度无出其右者。跨越时空的运用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事物、典故罗列一起以营造非凡的想象艺术效果。李白与朋友酒宴时竟用诗歌“引来”汉朝之人,“明宰拭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秋夜与刘砀山泛舟燕喜亭池》)。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在诗人李白的笔下,在他的诗中,犹如仙人一般飘逸洒脱,丰富的想象给读者带来巨大的感觉冲击。不局限于人称,不局限于身份,用超越人称的手法创作诗歌,这种类型的诗歌被称为代言体诗。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是,借用他人的身份及语气,在诗歌中以他人之角色展现自己的思想。这种类型的诗歌,作者将自己丰富的想象通过诗歌转嫁给读者,与读者产生共鸣,使诗歌显得不失想象的同时又显得更为真实鲜活。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主要由李白《长干行》、张籍《节妇吟》、刘禹锡《竹枝词》等。诗人通常通过“借景抒情”与“移情入景”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来展开想象,从而营造出天人合一、主客相融的意境。文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并非都是直抒心意,有些时候则是发挥想象,借助事物或景物来抒感。他们讲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诗人将自己的情感移于事物,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存在的事物,使客观事物展现出客观不存在的特性,以这种突出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情感。李白《渡荆门送别》诗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舟行。”故乡之水本无情感,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却在诗人的笔下依依不舍的随舟送远。杜甫《春望》诗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读者看来,诗人感时伤怀,见花而落泪,听鸟而惊心,亦或花因感伤而落泪,鸟儿痛惜分别儿惊心。
二、古典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
1.营造诗意的课堂氛围。无论是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行良好的课堂氛围。合适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其学习兴趣。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敞开心扉,放开思想,不受外界干扰和束缚,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够被激活和激发出来。针对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可以设置一定的诗意氛围,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及作者创作改作品是的状况,用诗情画意的形式构建一个具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
2.拓展阅读视野。想象力是人们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建立新的表象能力。想象力是建立在充足的事物表象之上的,只有具备了充足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才能在大脑中加工这些“原材料”,才能产生新的、具有想象力的“产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人们丰富自我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广泛的阅读,适当的拓宽学生的阅读和视野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学生的特殊性未必能够允许他们“行万里路”,因此需要他们“读万卷书”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储备。
3.品析、鉴赏、交流。
1)理解性解读是作品阅读的基础层次,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或者是首次阅读所要掌握的部分,通俗来说就是要读懂,了解作品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诗歌中所描写的事物是什么,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如果需要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阅读,这些信息都是必须要掌握的,之后才是从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更有创意的见解。
2)审美性品读是理解性解读的发展,是更高层次的阅读,着重赏析作品创作者的写法。通过这一层次的阅读,发现作者作品的亮点,亮点的特征以及亮点的风格等。
一是让学生懂得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想挖掘诗词思想感情的方法很多,什么抓题目,抓注解,抓作者背景等等,结果常常抓不住诗词的中心思想,症结何在?因为我们很少关注诗词语言特点,尤其是近体诗的语言特点,不能按照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规律去阅读理解诗歌,而常常是带着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规律去阅读诗歌,也就当然读不懂诗句。
诗歌语言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是凝练性,二是跳跃性,三是无序性。凝练性是指诗歌语言高度简洁,仿佛是几个动词、名词或形容词排列而成,如“枯藤老树昏鸦”;跳跃性是指诗句之间在字面上不是紧密衔接的,而是省略了一些信息,要知晓诗句的具体而丰富内容,还需要补充出它们之间省去的信息,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无序性是指诗句中的词的顺序不是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去组织,它是根据诗人的需要随机决定一句诗的词序,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因此,要读懂古诗词,有时要重新调整词序。
把握了古诗词的这些语言特点,我们才会在古诗词的阅读过程中作好调整与想象,准确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进而去把整首诗词的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否则,错误的阅读心态和方法难以与作者共鸣,也就无以知道诗词思想情感及其它。
二是要大量地精读古诗词。游泳的知识技巧知道再多,但不下水尝试体验,一下水人就会沉入水下。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会产生作用和效能。因此大量深入阅读古诗词是提升诗歌理解能力的保证。只有在诗词阅读中去领会培养情感,寻找阅读的真经,方能形成自己阅读古诗词的经验和能力。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只满足于教师讲讲,自己听听,这种简单的表层的学习方法是不可能真正读懂我国古文学的瑰宝――诗词的。“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大量诗词阅读经验,就难以领会古人寄寓诗词的心声。
一、注意诗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的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如北宋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一诗,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这首诗出现在2005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要求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从“聊”到“惊”的感情变化。如果我们注意了诗的题目,就不难分析出这是眼前之景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再如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诗题点明了这是一首挽留客人的诗,诗的内容便是诗人留客的话:“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中最后两句描写高山云深、景色奇妙,表达的是以美景留客之情。如果不注意诗歌题目,就可能误解成只是诗人自己对美景的留恋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句)
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作于作者被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由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
三、注意作者的身世及其所处的朝代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有的诗歌试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如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试题中加了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这一关于诗人所处朝代的信息,提供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南宋后期,国家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之极。诗人登高远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这种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将诗人因国家败亡而生的无尽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作者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做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需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五、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含义也具有了稳定性
常见意象一般都具有约定性的含义。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含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含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六、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七、注意识别比喻中的“暗喻”与“借喻”
暗喻与明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之间没有比喻词,而是用“是”、“为”、“当”、“化”等词连接。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以“磐石”和“蒲苇”作比,表达一种对爱情的坚贞之心。借喻,根本不露比喻痕迹,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或者没有连接词。譬如“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描写一位贵妇迟起床后,梳妆打扮时的娇懒神态,辞藻浓艳绮丽,用比处的形象生动。鬓如云舒,腮似雪白,眉若蛾秀,面象花美,贵妇懒起梳妆的形象通过比喻,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关键词:典故 解读 误读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97-102
用典是古典诗歌的特征之一。松浦友久博士认为,中国古典诗歌语汇的继承性与“语言生活中对故事成语的爱好和辅助诗文写作的各种学艺百科全书(类书)的盛行”[1]有密切关系。正因为这种继承性,在传统注释学中,对典故的追索成为诗歌注释的重心。类书就像典故的花名册,常用典故(以下简称常典)中有那些尤为诗家爱用的典故在这些花名册中煜煜生辉,发挥“明星”一样的作用,姑且将其命名为“明星”典故。在进行诗歌文本解读及注释中,按照一般人的看法,应是常典易,僻典难,但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却发现,有大量的误注皆跟常典,尤其是常典中那些“明星”典故有关。“明星”典故之所以具有迷惑性和干扰性,跟它们同时为诗家、注家所熟知有关,注家在不自觉中受其影响,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引证“明星”典故的命中率很高,但由于诗歌创作的丰富多样性,有时就难免张冠李戴,令典故的真正出处陷入迷雾之中,甚至千百年来以讹传讹,从而妨碍了对诗歌文本的正确解读。下面试举例说明。
例一、韩偓《八月六日作》(其一)
日离黄道十年昏,敏手重开造化门。火帝动炉销剑戟,风师吹雨洗乾坤。
左牵犬马终难测,右袒簪缨最负恩。丹笔不知谁定罪,莫留遗迹怨神孙。
关于“左牵犬马终难测”
邓小军所作笺证如下:
“左牵”句:用《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又用《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录灵运《山居赋》:“孰如牵犬之路既寡,听鹤之途何由哉!”(自注:“牵犬,李斯之叹;听鹤,陆机领成都众大败后,云:思闻华亭鹤唳,不可复得。”)以秦相李斯被赵高所杀,喻唐相崔胤被朱全忠所杀;以李斯临刑回顾昔日牵犬逐兔之乐,岂知今日杀身之祸,喻崔胤昔日援引朱全忠,岂知后来身死朱全忠之手,是诚难测也。“左牵犬马诚难测”,与偓天祐三年所作《故都》“地下强魂必噬脐”意同,皆言崔胤临死必悔恨莫及[1]。
齐涛《韩偓诗集笺注》亦将此句定为李斯典,并引陈寅恪先生按语:“韩公谓朱友恭、氏叔琮等之被朱全忠所诛诚难测。”[3]
按:邓注、齐注将“左牵犬马终难测”定为李斯典,有两点不合。一是诗意不合,下句“右袒簪缨最负恩”,“负恩”者为“簪缨”,上句“难测”者自应为“犬马”。二是“左牵”之“左”字在李斯典找不到古典字面。与“右袒”相对的“左牵”,“左”字无疑是一个关键字,承负着重要的信息。陈继龙《韩偓诗注》援引《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以及郑玄注“犬啮噬人,右手当禁备之。”[4]此说甚是。但陈注又说:“这里的左牵犬马者,指送玉册、传国宝给朱全忠的唐六部大臣,则未确。此六大臣在朱全忠面前均无“啮噬”能力,故谈不上“诚难测”。“左牵犬马”之“犬马”当指为统治阶级效劳之“犬马”,而“左牵”则形容其劣性难驯,具有反噬性的特点,此处应指投靠唐朝复又背叛反啮的朱全忠。
李斯典中虽有“牵犬”字面,但所述为游猎之乐,与此诗语境并不相符,两位优秀学者之所以张冠李戴,原因就在于先入为主,李斯典作为“明星”典故已深印于心,故见到“牵犬”字样即援以作释。
例二、陆游《排闷》
四十从军渭水边,功名无命气犹全。白头烂醉东吴市,自拔长刀割彘肩。
关于“自拔长刀割彘肩”
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注曰:(自拔句)“史记卷七项羽配纪:‘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5]
按:“樊哙”典是借生吃猪肉来表达武将的粗豪骁勇。陆游此诗所写却是市上割肉,而非啖肉。正确出处应是《汉书·东方朔传》:
久之,伏日,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下来,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蚤归,请受赐。”即怀肉去。[6]
将此二典混淆并非仅钱仲联一人,郑逸梅《掌故小札》中《胡寄尘对新之新见解》篇首云:
亡友胡寄尘读书多妙悟,往往能道人所未道…又云“白头烂醉东吴市,自拔长刀割彘肩。”自是好诗,然,剑字无作无声之例。放翁此语,出于《史记》,《史记》原文虽作剑字,然在此处何妨改为刀字,倘谓必欲从原文,则原文于割字本作切字,放翁已不能自圆其说,自当作长刀为佳,而割字亦比切字为优[7]。
关键词:古典诗歌 教学方法 诗歌主旨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流淌着诗歌的洪流。从《诗经》到“楚辞”、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诗歌史上的朵朵奇葩,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诗歌有着极高的人文价值,它们承载着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阅读诗歌能扩展人文视野,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但是,由于这些古典诗歌距离现实社会比较远,以及古今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加上现在学生审美的多元化和欠成熟,他们很难客观的理解、鉴赏诗歌,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做好诗人、诗歌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将诗歌的精华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自己能客观的理解诗意,还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就古典诗歌教学方法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
第一、诵读
在古代,诗歌都可以和着节拍,依曲子而歌唱。诗人以诗言志,不是说或写,而是吟唱。由于历史原因,诗歌曲谱都已散佚,除少数宋词(如姜夔词)仍保留有谱外,其余绝大部分诗歌,今人都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吟唱的。但是汉语四声的抑扬顿挫,诗歌句子的平仄押韵,使得即使按今音今韵来读古典诗歌,依旧可以读出或铿锵、或婉转的韵律感,而只有读出这种韵律感,才能最大限度的接触到诗人的灵魂。所以,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大声的诵读诗歌,还可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与感觉,随性的吟唱诗歌。而现在,吟唱诗歌实已被多数人接受,很多大学里都会举行诗歌吟唱活动,不是朗诵,而是有曲调的吟唱。前日笔者曾在电视上见识,觉得比朗诵更接近诗人之旨。
第二、忌翻译
在以前,通行的书面语都是文言文,连写给小孩读的启蒙读本如《三字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也是文言文。所以古人读文章或诗歌只需要注疏,不需翻译。但是今天则不同,大凡可在市场上看到的古文、古诗辅导书----特别是给中学生的书----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翻译上。而我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切忌翻译,特别是忌直译,理由如下:
1.很多诗歌语言上都是浅易平淡的,无需翻译。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明白如话,没有生僻字和典故,读完便知其意,如果强行翻译,便显得多余做作了。
2.诗歌翻译,特别是直译会破坏诗歌的形象美。诗人在表情达意时,不选散文而选诗歌,就是因为诗歌形式在表情达意时的特殊性。如果把它翻译成现代文,这不仅无益于理解,还破坏了诗歌语言的形象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对这四句诗,我们只要讲清楚“嘈嘈”、“切切”是拟声词,拟琵琶声即可,学生就可以自己通过诵读,在脑海中显现琵琶弦上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乐音。
第三、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风格
元好问虽然感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但是一个人的作品与他的生平经历还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那些有着作者鲜明个人风格的作品。我国的诗歌一向都是“诗言志”,都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写出来的。所以一方面,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中融入的诗人个人感情;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通过诗歌中的感情来更加清晰的把握诗人的人生,进而更深的认识历史和人生。我们在讲解诗歌时,必须给学生讲清楚作者的生活背景、生平经历、性格特点等。
第四、客观正确地讲解字词意思
理解诗歌,必须以理解字词为基础,只有理解了诗句的字词,才能读出诗歌的旨意。对于这一点,教师不妨有一点文字学家的考据精神,不厌其烦、有凭有据而非妄自揣度地分析诗歌中的每个字的意思,最大限度地在字面上呈现诗歌原意。只有让学生在字面上理解了诗意,他们才会去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生经历去生发、联想,从而达到学习诗歌的目的。
第五、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诗人在表达情意时是诗意地、艺术地表达的,如果不清楚诗人的表达技巧,也不太容易理解诗歌的精华。教师在讲解诗歌时,这一点应该是重点,要在分析字词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般而言,表达技巧有三种手法: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直抒胸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间接抒情,描法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正衬;“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反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对比;“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之白描等,修辞手法则有比兴、比拟、双关、反问、用典等。这其中,尤其要重视用典,不但要讲清楚典故中的历史原型,还应分析诗人用典的含义,这样才能全面的理解诗意。
第六、品味诗歌的思想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