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技术培训

农业技术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技术培训

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第1篇

1.1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特别是基层村级干部将村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对开展农业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农民实用技术和技能的提高。而做为培训主体的农民由于受年龄、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人员从业水平并不高,对农业技术培训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缺乏接纳吸收农业新科技、新模式的意识,部分农民缺乏培训兴趣,决定了培训组织难度增大,成效不明显。

1.2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分散,培训经费不足

目前农业、劳动、妇联、成教等部门都开展培训,培训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个别参与培训的机构敷衍了事,培训工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影响了培训效果。农业培训经费财政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影响了镇村一级的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的建立和完善。

1.3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方式变化不大

目前的培训师资力量和数量和质量都比较薄弱,主要来源是高校专家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教师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当前的农民培训模式及内容与实际联系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信息技术运用少,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培训的要求。

1.4农业科技培训内容多样,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上级农业部门先后推出了多项培训工程,从我镇的几年实施情况来看,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这些培训主要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径开展,农民参与培训的整体积极性相对较低,抱有应付的心态,造成了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增强为农培训观念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而农民科技水平的高低是关键,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支持农业培训工作,消除部分干部认为农民只要有事做、不上访就够了的消极认识,树立科技培训不仅是让农民掌握技术和创业本领,主要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观念。

2.2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农业科技培训的经费投入

农业、成教、劳动等部门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形成综合优势。加强同涉农科研院校的联系和吸收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联合办训,最近两年我们同成教联合市讲师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培训,向农民传授通俗易懂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拓展了广大农民知识层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支持力度,在财政资金支持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保证培训的经费投入。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培训师资除聘请院校专家、教授外,应以本地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培训教师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者,还要是实践生产中的操作员,在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会受到农民的欢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技术培训的中坚力量,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借助多种渠道加强农业技术的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更新理念和知识构成,学习掌握新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2.4结合实际开展培训,提高农业技术培训效果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时间性,要根据农民的需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计划,展开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农业合作社、农民创业等培训,要以农民看得到、学得会,实效强的内容为主,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何更好地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业成本,提高生产收入,因此要注重针对轻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等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2.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增强竟争力为核心,以我乡现还有农用地的农民和村(居)组干部为培训对象,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大力普及农村、农业适用技术,不断提高现有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本乡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二)基本原则

1、分类、分期培训原则。以从事食用菌、种植、养殖户、设施菜、经果林的农户及社区两委成员(含居民组长)等为培训对象,按照季节农时,产业、经济发展程度,采取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分类、分期进行培训。

2、服务产业原则。立足于本乡农业发展现状,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致富为目标,围绕优势产业及特色农业开展培训,为本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经营服务。

3、注重实效原则。紧密结合农业生产时节和农民生产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典型案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形式传播农业科技知识。

4、创新机制原则。按照本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要求,对现有农业产业进行科技整合,使新的机制在农民科技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培训管理制度,创新培训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现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二、目标、内容及培训计划

(一)目标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本乡参培农民在科技人员的引导下,深入农业科技示范户、养殖示范户。到田间地头,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育和增加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于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户增收致富;构建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引导,农业部门带动,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为本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内容及计划

1、本乡计划本年度按季节农时举办培训班四期,每期接纳参培对象600人,拟定培训时间和内容:

第一期:2013年11月—2015年1月,培训内容:粮食作物栽培、食用菌生产。

第二期:2015年2月----4月,培训内容:大棚蔬菜种植、板栗种植、苹果栽培。

第三期:2015年5月---7月,培训内容:设施菜种植、实用农机操作。

第四期:2015年8月----10日,培训内容:设施园艺、大田作物调整、畜牧养殖。

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心得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在加强科研与农民、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在推广农业技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等层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想要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水平,提高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这是实现“科教兴农”、“科技兴农”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积极打造培训教育平台,创新培训教育渠道,如此才能够保证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就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的心得体会展开论述,以期为广大基层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1 培训时间

通常情况下,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会选择在“农闲”期间,或者是农业新技术推广之前。对于培训时间,笔者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严格限制。由于耕种期间,农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支持,而这些技术被农业技术人员所掌握,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农民朋友,所以对于培训的时间选择,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由于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同,出现问题的时间也有所区别,因此,对于一些特殊的、新推出的农作物,需要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培训效果。

2 培训地点

传统的培训地点是室内培训,这种培训方式适应理论知识的点拨,形式比较死板,比如笔者在进行植物保护技术的相关内容的培训时,虽然有幻灯片、计算机等辅助设施来讲解农作物及其相应的病虫害防治,但还是感觉不够直观,不够形象。而现场培训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践性与针对性比较强,但是对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与对农民培训是不一样的,农民更加重视生产实践,所以农民只需要会实际运用就可以了,但是农业技术人员除了要会实际运用之外,还需要掌握理论,这样才能够不断推进理论上的创新,因此,在培训地点选择上可以使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方式。

3 培训方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培训工作之中,使培训工作更加丰富、生动。幻灯片有着信息量大,生动有趣,便于理解等优点,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如果讲解的速度过快,会导致听众不能够有效的消化、理解,同时也不利于被培训者将理论知识记录下来。因此,对于有条件的单位,笔者建议可以将重要的理论知识打印出来,在培训之前发放给被培训者,这样一来,农业技术人员就可以一边听课,一边看材料,将重点记录在这些纸质的材料之上,便于课下复习、理解。而且,目前很多技术人员都有笔记本电脑,如果需要也可以将培训资料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之中,或者培训老师干脆将培训资料放到特定的网站上,以便被培训者能够下载,深入学习。培训也可以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老师在完成理论讲解之后,再带领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以现实案例为例,使广大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

4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的建议

4.1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

培训老师在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的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他们承担着向广大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宣传科技知识,间接承担提高农民劳动技能的历史使命。我国政府必须要认识到这些培训老师的历史意义,挑选一批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到科学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继续学习,不断提高与农业相关的知识的储备,还要系统学习教学方法,以提高技术培训的水平。同时,要求这些教师要注重生产实践,必须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了如指掌,对于培训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最想要了解的知识做到心里有数。

4.2 增加培训教育的资金投入

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因此,财政部门要平等看待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其他事业单位的地位,必须保证资金投入及时、到位,以满足推广站的设备、设施等更新换代,最终保证培训教育的丰硕成果。培训教育的资金要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而有所提高,有关单位要积极、主动的配合培训工作的展开,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供物质保障。

4.3 加强农业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农业竞争不再局限于国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已经成为竞争的关键所在,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非常想了解国际、国内关于农产品市场的相关信息,而且实现农业技术信息化之后,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共享,一些偏远山区的技术人员也可以突破地理位置与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保证了培训的有效性。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设备、设施还不够完善,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可以与相关的科研机构、农业院校积极合作,使知识体系更加丰富;加强网络人才培训,使网络体系更加完备。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的加强,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坚定不移为其发展与完善进行积极的探索,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国新农村建设必将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亮,赵帮洪,张润清.我国农民培训意愿调查分析[J].调研世界,2010(04):19-23.

[2] 高启杰.中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2):107-111.

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第4篇

1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的重要意义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技术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做好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工作,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率,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同时,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技术时间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快速发展,为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业机械技术能够更好的发展。同时,通过对农民进行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能够有效减轻农民朋友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为国民科技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撑。

2农业机械技术在创新与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创新与培训人员对其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由于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人员知识水平有限,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质量,降低农民的工作效率。同时,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结构存在问题,技术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民,由于农民对机械的认识不够全面,并且不同区域的农民对机械技术要求不同,创新与培训人员如果采用统一的培训结构,不能够让农民更好的掌握农业机械技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创新与农业机械技术发展的影响,农业机械技术的使用人员主要是农民,创新与培训人员往往按照以往的培训内容进行培训,会让农民产生一种无聊乏味的感觉。因此,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人员需要不断加入创新因素,并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重视,保证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方法

3.1转变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观念。在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培训经验与理念进行培训。由于农民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已经不适用于当今。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源培训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改变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观念,让农民能够真正掌握农机机械技术的精髓,保证农业机械技术在农村能够更好的发展。例如,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可以定期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学习,在学习农业机械技术的过程中,鼓励农民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给予针对性解答,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帮助农民能够更好的掌握农业机械技术。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农民学习农业机械技术的积极性,相关培训人员可以采取奖励措施,对于那些掌握农机技术较好的农民,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给予相应的奖励。当然,对于那些表现较差的农民,应该不断鼓励。通过转变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观念,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不但能够让农民更好的掌握农业机械技术,保证农业生产质量,还能够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保证我国农业经济能够稳定快速的增长。3.2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对其工作的重视。在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过程中,由于培训人员对其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效果。因此,农业相关部门需要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的专业技能,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工作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对其工作的重视,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的工作质量,促进农民能够更好的掌握农业机械使用技能。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时,技术培训人员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如果遇到不能完全执行的管理条例,需要及时将情况上报相关部门,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能够正常工作。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对其工作的重视,还能够有效保证农民的学习质量,让农民真正掌握农业机械技术。3.3及时更新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内容。为了能够让农民更好的掌握农业机械技术,应该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培训队伍,并及时更新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内容,保证培训质量。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在保证农民学习质量的同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农业机械在农村能够更好的发展。同时,技术培训人员也可以积极采纳农民的建议,让技术培训人员与农民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农民能够更好的学习农业机械技术。例如,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可以定期将农民组织在一起,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如何提高培训人员的工作质量,讨论结束后,技术人员让每个小组的代表人员进行发言,在发言的过程中,可以将农民提出的意见详细记录下来,然后针对农民的观点,不断引进新的农业机械技术,从而满足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要求。通过及时更新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内部,培训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培训人员掌握良好的专业技术,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培训工作,让农民能够更好的了解学习农业机械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培训人员需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采取合理的创新培训方案,让农民能够真正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对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农民的工作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不断转变之前的传统培训观念,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保证培训质量。但是,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知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对农机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方法的满意度。

作者:苑东明 单位: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任丹,漆雁斌,于伟咏,等.农户机械使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四川省205户猕猴桃种植户的调查[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6(04):528-534.

[2]刘荣和.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措施分析[J].山西农经,2016(17):27.

[3]卢晓玲.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12):47.

[4]张莹莹.五十年科研工作回顾与展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J].热带农业科学,2015(11):60-63.

[5]孙翔鸿.将技术发明创新简单化———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举办《企业创新技法(TRIZ)》培训[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5(03):56.

[6]田鞭.探析农改体制下山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新思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6(01).

[7]刘必鑫.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10).

[8]杨志清.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几点建议[J].科技传播,2016(18).

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343-0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农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田作业开始逐步向机械化靠拢,这就要求更多人从事农机工作,如何做好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工作,让农业机械发挥作用,是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1 雷波县农机从业人员培训现状

雷波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陲,与川滇交接,管辖49 个乡镇、278个村,总人口24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1%。截至2012年11月,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2.6万kW,其中:有大中型拖拉机311台、微型耕整机1 323台、机动脱粒机895台、提排灌机械1 638台、微水电90台、水能机18台、青饲料机械8 364台、联合收割机2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8 063台。有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654个、农机维修企业27个、农机经营企业27个、乡村农机从业人员4万余人。现有农机培训机构1个,编制4人,在岗2人,兼职教员9人。

雷波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培训农机操作人员,90年代后期开始扩大到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扶贫工程和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务人员进城打工,该县农务人员的逐步减少更加要求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教学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虽然针对农机培训做出结构改革,但是新生的机构以及教师队伍仍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要求。截至目前,雷波县只有1处农机培训机构,编制人员尚不足10人。培训机构对新设备、新机器的补充不及时,陈旧的教学设备无法契合新时期教学的要求[1-2]。

2.2 培训教材内容滞后

现在的农业基础培训结构的教材大多是讲述老设备的结构原理以及操作、使用、维修方法,然而机械工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更新换代的周期愈来愈短,老教材不适应新机器的培训要求。

2.3 培训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一是教师队伍人员过少,无法满足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要求。二是教师对新机器的知识不能及时补充和掌握,更多的只是纸上谈兵,缺少实践经验。三是教师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作为合适的农机培训人员。

3 对策

3.1 加大农机培训所必需的经费支持

根据雷波县现在的农机培训现状,依靠其自身的发展壮大相当困难,只有依靠政府的支持和协助才能发展。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支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为农机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后盾支持[3-4]。

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农机培训

在政府支持的前提下,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扩充教师队伍人员数量,选拔具有专业对口的高学历、高专业水平人员组建教师队伍。教师要及时掌握新机器的操作知识,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无实践不教学”的原则。农业部门要组织农业教师定期参加专业技术交流和培训,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农机培训教师团队。

3.3 建设多元化的农机培训体系

农机培训要系统化、多元化、规范化,拓宽农机培训业务范围,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服务。针对农机从业人员的具体领域实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比如针对联合收割机从业人员,要从机器的特性、操作、保养、结构、维修、使用方法等一整个体系来完善农机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注重对农机操作人员田间实际作业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4 调动农民学习农业机械操作知识的热情

农机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农机培训往往容易忽略对农民参与热情的调动。现在的农民由于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不足,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较慢,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农田作业方式。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接受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操作方式并调动其学习机械操作知识的积极性,是农机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送科技下乡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农机培训业务、农机新技术的宣传,让全社会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了解最新农业机械技术,支持农业机械培训工作,用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激发其学习农机的兴趣。

3.5 创新培训方法,开展多样化的农业培训

创新农机培训机构的办学思路,改变方法,采取将单一的校内教学与田间作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组织农业培训机构学员在田间地头手把手的教学,并提倡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机企业联合办学,做到多宣传、多普及、组织教学人员多下乡与农民多沟通交流。教学方式采用随问随答、教学过程书面资料化、注重现场演示等方式,向农民多方位地传授农机技术,普及农业机械操作知识。

3.6 坚定为农服务思想,提高农机培训人员的思想认识

广大务农人员的收入普遍偏低,现今的农户都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既渴望学习新的机械知识,又不愿意花费用进行农机培训。因此,农机培训机构要提高服务意识,以社会效益作为高层次的指导思想,积极把农机培训工作纳入到国家“劳务扶贫培训”、“阳光工程”等惠民培训中去。多为农民着想,以社会进步为大局,提高农机培训人员的思想认识。

4 结语

农机培训事业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浩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更需要农机系统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发展中不断更新观点,灵活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拓宽办学思路,把农机培训机构建设成农民转岗转业的培训基地、安全生产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吴宗国.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农技服务,2010(7):146,148.

[2] 祁兴国.谈新时期农机监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农机,2007(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