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宇宙之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球肘的症状和诊断
网球肘多数发病缓慢,患者自觉肘关节外上方活动痛,疼痛有时可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觉酸胀不适,不愿活动。握物无力,握锹、提壶、拧毛巾、打毛衣等动作可使疼痛加重。一般在肘部外侧有局限性压痛点,有些肿胀,严重的可摸到骨质的增生隆起。有时压痛可向手的方向放散。局部无红肿,肘关节伸屈不受影响,但前臂旋转活动时有疼痛。严重者做手指伸直、手腕抬起或执筷动作时即可引起疼痛。但胳膊打弯儿、手腕外旋时疼痛缓解。也有少数患者在阴雨天时自觉疼痛加重。
网球肘的治疗
发生网球肘后,应注意休息,停止一些使肘部、腕部着力的动作。各种透热的物理疗法,或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敷,并结合针灸、推拿等都有一定疗效。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氢化可的松12.5~25毫克加1%普鲁卡因2~4毫升做痛点的局部封闭注射治疗,5~7天1次,3次为一疗程,可迅速缓解疼痛。痛点封闭当日,局部要休息,不可洗澡,以免针眼处继发感染。但1年中同一患处注射不要超过3次。
网球肘的护理要点
1.早期应休息,患肢用三角巾固定悬吊在胸前,局部可热敷、理疗。
2.可用揉、按、理顺、镇静按压手法按摩,每日1次。可解除血管、肌肉痉挛,舒筋活血,理筋整复。注意按摩时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强拉,以免造成继发性损伤。
3.针灸,中草药外洗、外敷,贴伤湿止痛膏也有一定效果,达到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目的。
一般来说,如果经过各种保守治疗无效,且已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方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马先祖自端益由鄱阳迁婺源,始籍于徽州祁门。高祖是马尚才,他曾经参与过当地官员在儒学举办的敬老仪式,十分德高望重。曾祖父自满清入关之后,便于深山之中潜心读书,不再热衷于参与朝堂之事。从二马的祖父马承运开始,迁居扬州经营盐业。马曰琯、马曰璐兄弟是雍乾隆年间扬州著名徽籍盐商。兄,马曰琯(1688-1755),字秋玉,号懈谷、沙河逸老。弟,马曰璐(1695-1769后),字佩兮,号半查、半搓、南斋。他们藏书画丰富并好考校文艺刻书,礼遇文人雅士并多行善举,时称“扬州二马”。乾隆时期,二马曾被举博学鸿词,不就。他们一生的志趣都在于文学艺术,不仅集结邗江诗社,还赞助他人刻书等多种文艺活动,甚至紧衣缩食为扬州兴建梅花书院。康乾之际,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比二马资财雄厚的盐商比比皆是。由于二马广结朋友,常常为朋友慷慨解囊,聚财藏书又不独享,以赞助各种文艺活动为乐。二马在扬州盐商、文坛、画坛中都颇有名声,不少诗人画家与之交好,并在诗中留下对二马的赞美之言。最近二三十年国内外出现大量研究徽商、盐商的文章,以“扬州二马”为典型的也不少。主要分析以二马(或以小玲珑山馆)为中心的文化活动或与之密切交往的文人画家,而对二马的具体经商情况少有提及。文章对二马及其生平贡献都持褒奖态度——赞扬作为扬州盐商的二马对文化艺术的赞助,并且赞扬二马对推进清朝中期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帮助。过往文献对二马的身份界定,最常见的便是“儒商”。“儒”的性质可以从二马生平及其祖上行为显而易见。由于文献确切记载了二马祖辈迁扬州经营盐业、“子承父业”,所以二马的“商人”身份似乎是既定的,无人争辩。但从记载二马的文献中,实在少见二马经营盐业的具体情况或二马在其父过世后接管生意的文献材料。因此,我们仅能判断二马是扬州著名的文艺活动家或富有学养的商人后代。通俗一点说,二马算是有文化和社会责任感的“富二代”,至于他们能否代表普遍意义的商人有待商榷。值得注意是的,这也关乎“二马”盐商与“扬州八怪”的互动交往性质。此前,二马与文人画家的交往常常被当成盐商与学者、艺术家的互动,甚至把盐商当作影响清代扬州画派风格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扬州二马”赞助扬州画派
雍正年间,二马在扬州建造了一处园林,准备题名为“街南书屋”,后得太湖巨石,遂定名为小玲珑山馆。《扬州画舫录》记载:“小玲珑山馆,有看山楼、红药阶、透风透月两明轩、七峰草堂、清响阁、藤花书屋、丛书楼、觅句廊、浇药井、梅寮诸胜。玲珑山馆后丛书前后二楼,藏书百厨。”二马就在馆内广结四方名士,著名文学家厉鹗、全祖望、杭世骏、汪士慎、金农、郑板桥等扬州画家均成为座上宾。他们在馆内吟诗联句、赏花赋诗、赏画泼墨。据《扬州画舫录》载:“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式(梦星)篠园及郑氏(侠如)休园为最盛”。难能可贵的是,二马开放馆藏典籍,供文人学者研究,甚至帮助学者出版专著。除了在山馆中开展文艺活动,二马还常常出资邀请好友一同出游作诗。
(一)与高翔、金农、汪士慎等扬州画派的交往
扬州画派(或扬州八怪)指以郑燮、金农、汪士慎、高翔等约十五个画家,他们大都生于康熙中后期,成名于雍正、乾隆年间,殁于乾隆前期。他们主要活跃在雍乾时期,都曾在扬州以卖画为生,以诗画会友。二马的一生也跨过了康雍乾三代,高翔与马曰琯同年,汪士慎又与二马同乡。二马与扬州画派时间交叠,曾多次交往。马曰琯十五岁时便与高翔结交,马曰琯《沙河逸老小稿》卷一《寿高西唐五十》中,曰:“十五论交今五十,与君同调复同庚。”高翔常出入二马的小玲珑山馆作客。经高翔引荐,汪士慎中年在扬州与二马结识为好友;金农三十岁左右来扬州,结识了二马和汪士慎、高翔等人。他们互动颇为频繁,主要是集结在一起赏景、吟诗、联对。胜于一时的是乾隆八年,汪士慎与高翔合作,为马曰琯绘制10幅梅花帐。另外,二马还为汪士慎刊刻《巢林集》七卷;汪士慎去世同年,金农寓小玲珑山馆作墨梅花图。此外,二马还为高凤翰、郑燮、边寿民、陈撰画题过诗。华嵒作画赋诗祝马曰璐五十寿辰。由此可见,二马与扬州画派多位画家有过交往,与高翔、汪士慎、金农感情深厚。
(二)“赞助”是否成立
此前研究二马与扬州画派的文章常将他们的交往比作扬州商业与扬州艺术的缩影,以二马对扬州画派的“赞助”来说明盐商对扬州画派风格的影响。在清代中叶扬州富甲一方的盐商众多,且留寓于扬州的画家也不少。鉴于当时扬州商业繁荣、收藏之风兴盛,不排除有些投机画家涌入扬州,为了多卖画,为世俗改变艺术风格。但需要注意的是,二马与扬州画派同是在清朝政治高压下生活的文人画家,他们相互交往的基础在于对文艺的趣味相近。虽然经济地位不平等,但以书画会友使他们成为挚交。所以,二马对扬州画家所谓的赞助,无非是朋友或同乡间的情义之举。过分抬高二马的义举(或理解为互相利用),或许是为了证明艺术离不开商人的赞助,离不开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看,金农、汪士慎都是恃才性傲、自强自负的画家,而二马对他们的帮助只是出于惜才和友情,所以他们才会甘心接受并以诗谢之。
关键词:美洲鲥鱼;水库网箱;养殖
中图分类号 S9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133-02
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隶属鲱形目、鲱科、西鲱属,分布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河流和海洋中,与中国鲥鱼同属一个亚科,外形、肉质、口感和营养成分均与中国鲥鱼十分相似,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和经济价值的降河洄游性鱼类[1-4]。由于中国鲥鱼资源锐减,濒临绝迹[5],引起了人们养殖美洲鲥鱼的热情,目前美洲鲥鱼的养殖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网箱养殖等[6-8]。基于青龙湾水库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笔者连续4年开展了美洲鲥鱼水库网箱养殖试验,现将相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水域条件 美洲鲥鱼网箱养殖地点选在距安徽省宁国市市区17km的青龙湾水库,该水库面积3 266.7hm2,可养水面2 333.3hm2,水库岸线曲折,汊湾众多,集雨区内森林覆盖率较高。养殖区域水质清新无污染,平均水深28m,表层常年水温8.5~33℃,透明度平均2.4m,溶解氧5~8mg/L,pH值7.0~8.5,水体流动交换频繁。
1.2 网箱设置 网箱外架为镀锌钢管框架结构,“田”字形走向,以空心桶为浮力单元,框架宽度为40cm,上面铺设木板,以方便行走,框架整体固定于废旧船只改造成的仓储平台。网箱固定于钢管框架,高出水面40cm,规格依据不同时期美洲鲥鱼的规格适时调整,规格大小分为5m×6m×5m和5m×6m×10m,夏季和冬季换用5m×6m×10m深水网箱,网目有4种,从小到大依次为0.8cm、1.2cm、3.0cm和5.0cm。
1.3 苗种放养 美洲鲥鱼苗种放养时间为每年的5月下旬至7月下旬,平均规格要求3cm以上,单尾体重1g以上,采用氧气袋充氧运输,每袋装300~400尾,运达目的地后平衡水温10~20min,网箱放养密度为200~300尾/m2,网目大小为0.8cm。
1.4 苗种开口与驯食 美洲鲥鱼为滤食性鱼类,幼鱼主食浮游生物与有机碎屑,人工养殖条件下,经驯食后,可摄食全价颗粒饲料。苗种进网箱后第3天开始投喂粗蛋白含量为50%的“天邦牌”微粒子鱼苗开口饲料,密度略大于水,缓缓沉降。水温在30℃以下,鱼苗可按2~3h投喂1次,每天投喂5~6次;当水温升高至30℃以上时,避免在10:00~16:00投喂,以免表层水温过高烫伤鱼苗,采用夜晚加喂的方法避开高温,投喂量为每1 000尾鱼1g。
1.5 饲养管理
1.5.1 分箱 8月底,当美洲鲥鱼平均体重达3~5g/尾时,开始第1次分箱,按“一分为二”法,一箱均分为两箱,网箱大小不变,网目大小更换为1.2cm;11月底,当美洲鲥鱼平均体重50~150g/尾时,开始第2次分箱,按“一分为二”法,一箱均分为两箱,网箱大小不变,网目大小更换为3.0cm;翌年4~5月份,当美洲鲥鱼平均体重达150g/尾时,开始第3次分箱,按“一分为二”法,一箱均分为两箱,网箱大小不变,网目大小更换为5.0cm,直至养成商品鱼。
1.5.2 投喂 美洲鲥鱼苗种下箱后,按1.4驯食投喂一段时间,当平均规格5~15g时,投喂粗蛋白含量46%的“天邦牌”海水鱼混合0#浮性饲料;当平均规格15~50g时,投喂粗蛋白含量45%的“天邦牌”海水鱼混合1#浮性饲料;当平均规格50~150g时,投喂粗蛋白含量44%的“天邦牌”海水鱼混合2#浮性饲料;当平均规格150~300g时,投喂粗蛋白含量43%的“天邦牌”海水鱼混合3#浮性饲料;当平均规格≥300g时,投喂粗蛋白含量43%的“天邦牌”海水鱼混合4#浮性饲料。投喂次数从苗种期的每天5~6次,逐渐过渡到每天3次,11月份以后改为上、下午2次投喂,冬季当表层水温低于10℃时,选择中午时段1次投喂。投饲量以40min内食完为准,日投饲量一般占鱼体重的2%~5%,依据季节、天气和水温等适时酌情增减投饲量。
1.5.3 日常管理 美洲鲥鱼网箱养殖要特别加强养殖日常管理,勤观察,坚持专人早、中、晚各巡箱1次,检查网箱破损、敌害及鱼群的活动情况等,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美洲鲥鱼对声、光等外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养殖条件下,这些应激会导致强烈的应激反应。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应尽量减少这些干扰因素的发生。定期检查网箱网片附着物的情况及时更换网箱,以防阻碍箱内外水体交流。一般情况下,每10~15d更换网箱1次,由于美洲鲥鱼苗种阶段十分娇嫩,换箱、分箱等均需带水操作。此外,做好养殖日志的记录,包括天气、水温、投饲量、摄食情况、发病用药情况等。
1.5.4 病害防控 美洲鲥鱼网箱养殖过程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定期在网箱周围挂袋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每10~15d泼洒生石灰1次。夏、秋季节,特别是夏秋更迭季节,美洲鲥鱼易患烂鳃、出血和肠炎等症,预防主要采取大蒜素和三黄粉拌饵投喂,一般连喂3d;若已经感染,按每kg饲料拌10%的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3~4g,连喂5d,同时结合外用戊二醛和苯扎溴铵合剂,即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养殖效果 2013―2016年青龙湾水库网箱养殖美洲鲥鱼的放养、生长及成活率见表1。如表1所示,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美洲鲥鱼达商品规格时的成活率为73.3%;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美洲鲥鱼达商品规格时的成活率为65.8%;2015年5月至2016年05月美洲鲥鱼的成活率为69.4%。
3 讨论与结论
美洲鲥鱼水库网箱养殖从3cm苗种长至600g左右的商品鱼大约需要18个月的时间,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养殖周期相对较长,前期投入较大。随着美洲鲥鱼养殖的深入开展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涌现出了诸多新问题。
美洲鲥鱼为温水性鱼类,最适合生长温度为15~25℃,对高温和低温异常敏感。2015年7月底至8月初,水库出现连续数日水下3m水温超过30℃的的极端状况,造成批量美洲鲥鱼烫伤死亡,直接导致2015年商品鱼养殖成活率下降至65.8%,苗种阶段成活率也显著降低,更换用深10m的深水网箱,情况则明显有所好转。表明在高温的夏季和低温的冬季,使用深水网箱,不仅可以给美洲鲥鱼提供充裕的活动空间,还可避免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对美洲鲥鱼造成的损伤。
在美洲鲥鱼网箱养殖过程中,随着个体的长大和网眼通透性的下降,不可避免地需要经常性地分箱与换箱,尤其是在养殖前期,由于美洲鲥鱼生性胆怯、异常娇嫩,每次分箱、换箱,都会受惊乱窜,出现苗种小批量死亡的情况。因此,在平时的分箱、换箱过程中,动作需轻柔,操作需谨慎,分箱、换箱后需及时做好消毒工作。
美洲鲥鱼网箱养殖实践表明,青龙湾水库具有生态环境良好,水体资源丰富,水温、pH值适中,溶解氧高等诸多优越条件,完全可以满足美洲鲥鱼生长发育的需求。利用水库网箱养殖,保证箱内水体的交流与清新,极大限度地节约水体资源,避免敌害生物的危害,提高美洲鲥鱼养殖成活率。2014―2015年美洲鲥鱼商品鱼养殖成活率65.8%~73.3%,充分证明了美洲鲥鱼在青龙湾水库的适应性;2014年整个养殖周期平均93 420元的单个网箱养殖利润也足以印证其养殖前景。美洲鲥鱼网箱养殖为青龙湾水库增加一个名优养殖新品种的同时,也将为其他同类型水库开展美洲鲥鱼网箱养殖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洪孝友,朱新平,陈昆慈,等.孟加拉鲥、美洲鲥和中国鲥形态学比较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34(2):203-206.
[2]顾若波,张呈祥,徐钢春,等.美洲鳅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水产学杂志,2007,20(2):40-46.
[3]洪孝友,谢文平,朱新平,等.美洲鲥与孟加拉鲥肌肉营养成分比较[J].营养学报,2013,35(2):206-208.
[4]杜浩,危起伟.美洲鲥的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J].淡水渔业,2004,34(1):62-64.
[5]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等.中国鲥鱼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水生生物学报,2002,26(6):679-684.
[6]梅肖乐,童怡博,方南娟.室内水泥池美洲鲥鱼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12,7:30-31,35.
学生被动接受,然后去机房实践,等到去机房实践时,由于时间隔得太久,学生把上次课堂所讲内容都忘得差不多了,上机时老师还需要再重复讲一遍,这样效率低下。还有,多媒体上课有时一次安排就是四节课,老师一次讲的知识点太多学生根本记不住,时间太长,最后学生听课的热情也不高,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们尝试改革教学模式,授课地点用多媒体机房代替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在多媒体机房安装投影仪或电子教室软件,学生每人使用操作一台计算机,教师使用一台教师机。授课方法如下:如果是理论性比较强的部分,启用电子教室软件,对学生机进行控制,不允许学生操作电脑,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教师机,让学生看着显示器听老师讲解;如果是比较难掌握复杂的内容,教师就通过投影仪来讲解演示,学生可以跟着老师示范步骤一步步操作学习,从而实时掌握授课内容。每次控制好讲解时间及内容,一次讲解三四个知识点,精讲多练,每次讲完后预留合适的时间并布置小练习让学生来完成,并把所讲课程课件等一些相关资料服务器共享。完成作业后教师采用逐个点评作业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更加巩固,同时大家相互交流也可以拓展思路并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分析并临摹优秀网站。学习完第二个层次内容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开始独立完成网站制作了,在临摹网站之前,要先让学生大量分析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优秀网站,并提交分析报告,学会审美网页,然后再临摹一些优秀的网页,在临摹的过程中,学习体会各种不同主题网站的不同的风格、配色以及界面设计。采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选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一些为人熟知的网站如新浪、搜狐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讲解其相关的功能及制作方法,这样可让学生更有兴趣从而提高积极性。其次,也可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驱动促进课程改革。可以把开发一个小型网站或大型网站的一个栏目作为项目,比如重新开发一学校或公司网站,从网页设计实际流程出发,让学生分组完成网站的前期策划、设计、制作、测试和,进而完成整个项目。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相关技术,培养独立开发及制作网站的能力。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新模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将课件和相关学习资料放在教学网站上,供学生学习参考;还可开通网页爱好者交流群,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有好的设计方法和经验大家相互交流学习;还可通过开展网页设计大赛,可展示评比学生的优秀作品,这样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相互学习分享。
考核方式
因此不能像其他课程一样采取传统的笔试方式进行考核,笔试比较适用于一些理工科课程,如高等数学、计算机原理等,该方式可考察学生对这些公式、原理、概念等掌握的情况。单纯上机出题考试也有一定局限性。本人认为应把考核的重点放在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上。该课程的考核可以有三部分组成:课堂表现(10%),上机练习作业(20%),最后作品(70%)。这样可以较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与实践情况,其中作品指的是老师制定的项目要求,一般都是个人网站或其他主题的网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制作完成上交。最后作品主要从网站的链接结构是否合理顺畅、网页配色、界面设计、网站内容的完整性、网站技术的运用以及网站运行是否稳定等方面来综合评定。最后的作业评定可以以答辩展示的形式,由每个学生阐述对该项目的想法、制作心得以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教师给予评定和答疑,这门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授课教师对教学效果有个总体了解的同时也给学生一个更大程度提高的机会。
实践效果
笔者长期从事河南工程学院、中原工学院的《网页设计与制作》基层教学工作,通过对近三年物理学、会计学、广告学、网络工程、艺术设计、纺织工程等六个专业近400名学生的必修和公选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效果进行了分类对比,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评教、学生成绩分布情况等方式,主要从学生学历层次、授课地点、授课形式、是否采用案例教学、学习气氛培养等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设计,则根据预定的授课方案对授课效果进行了跟踪和汇总。从教师授课效果来看,虽然在个别专业学生的日常上课非常配合,学习态度较为认真,但是从考试的成绩来看还是不如教学改革后的效果好,使用了新的教学手段学生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不同的年级学生评教分数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模式的评价分数并不理想。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封闭加针刀疗法 网球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92
资料与方法
收治网球肘患者90例,分为两组。封闭加针刀治疗组:54例,其中男18例,女36例;年龄24~68岁,平均41岁;有运动史25例,特殊工作史16例,家庭劳动者13例。手术治疗组:36例,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28~62岁,平均39岁;有运动史者17例,特殊工作史8例,家庭劳动者11例。
治疗方案:①封闭加针刀治疗组:患者反坐于椅子上,患肢屈肘90°位平放于椅背上,在肱骨外上髁定位痛点,常规碘酒、乙醇或安尔碘消毒。配2%利多卡因2~3ml加强的松龙1ml(25mg)或曲安奈德1ml(25mg),进针于痛点的肌腱与骨膜附着处,强力推注药物后,右手戴手套,左手拇、示指绷紧痛点处皮肤,针刀刀刃与肌腱平行,先纵行剥离2~3下,然后针柄与平面保持45度角,横向铲剥2~3下,用创可贴封闭针孔,2天内不沾水,每隔1周1次,共2~3次。②手术治疗组:患肢外展屈肘90度位,确定肱骨外上髁定位痛点后,常规碘酒、乙醇或安尔碘酒消毒。以2%利多卡因局麻,选痛点处2cm长纵行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深筋膜,显露肱骨外上髁桡侧伸肌总腱起点附着处,将该键表面所见的细小血管束予以切断并钳夹或结扎止血。再将伸肌总腱起点在肱骨外上髁附着处以半环形切开2mm深,然后将切开的腱性部分向远侧推剥10mm,止血后依次缝合。
Verhaar网球肘疗效评估判断标准:①优:外上髁疼痛完全解除,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没有感到握力下降,腕关节背伸时不会诱发疼痛;②良:外上髁疼痛偶尔发生,用力活动以后出现疼痛,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没有或感到握力上有轻微下降,腕关节背伸时不诱发疼痛;③可:用力活动后外上髁感到不舒服,但与治疗前相比好得多,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或中等满意。感到握力轻微或中度下降,腕关节背伸时诱发轻微或中度疼痛;④差: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感觉握力明显下降。
结 果
封闭加针刀组随访36例,手术组随访31例,时间为1年,分别在3、6、12个月随访登记。封闭加针刀组3个月时优31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91%;6个月时优23例,良4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75%;12个月时优3例,良2例,可5例,差26例,优良率14%。手术组3个月时优2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6个月优29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6.2%;12个月时优25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
讨 论
肱骨外上髁炎在治疗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且方法多样。封闭加针刀治疗该方法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介于保守和手术之间的一种方法,其奏效快,疗效较为持久。但在局部注射几小时后,患者常感疼痛加重,使一些患者不愿接受治疗或不再后续治疗。
本人根据前臂伸肌腱起点慢性牵拉损伤和微血管神经束卡压学说设计了手术,并认为:前臂伸肌腱起点反复牵拉损伤,使肱骨外上髁起点的骨膜及周围筋膜的炎性变为疼痛的主要原因。骨膜的神经末梢较为丰富,且骨膜的组织结构为致密,对牵张的伸缩性变化很小,故对牵张的反应性较为敏感。将肱骨外上髁起点下方做半环形浅层(2mm)切断并向远段剥离,可消除伸肌腱对骨膜的牵拉作用,另外也破坏了肌腱表面的微血管和神经束。从而使症状消失,针对桡神经的关节反支和肌皮血管神经学说,可在术中牵拉内侧的软组织,将通向肱骨外上髁的细小血管神经束剥离切断后钳夹或结扎,可以双重破坏肱骨外上髁的神经血管支。以上可以局部机制上解决网球肘的疼痛问题。本组术后3周,肘部基本无痛,伸屈功能正常,也无明显的疼痛。个别术后6个月再次出现轻痛或不适,切口有不同程度的疤痕形成,考虑与瘢痕粘连及压迫有关。该术式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经济实惠,无须住院治疗,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胥少订,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