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立夏的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发散思维:要是让雏莺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来尝试:“远望树荫连绵成绿色的山峦/飞回家会不会误闯邻居的门槛/且听,妈妈在吹口哨迎我/迷一小段路,就为了衔一颗酸梅回家/给妈妈泡茶解渴……”
开车带宝宝到乡下农家借宿,最好院子的前面对着一片荷塘,院子里有老祖宗开掘的老井。一到夏天,农家奶奶就摘来自家地里种的瓜果,把它们装在细网兜里,拴上长绳,缓缓吊进井水里。下午骤雨初歇,满院子都是荷花的香气,吊起装瓜果的网兜,拍开小香瓜一尝,真甜,还有一股井下特有的寒气,尽去暑热。妈妈就念这两句诗给宝宝听,说的正是眼前的场景呀!
发散思维:要是让荷花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让宝宝来尝试一下:“一支红樱枪/枪头倔强地刺向天空/哗啦,绷不住笑声/爆开成红荷花/上面举起莲蓬,下面生出嫩藕/一样是美味,等着井水激寒……”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不是出游好时节?那可不一定!带宝宝去游人罕至的乡村,落脚在小客栈里,宝宝会发现,时断时续的黄梅雨让小桥、酒家、稻田、池塘都陷在一片烟雨朦胧中,四周都是青蛙们快活的叫声。这时节也少不了走亲访友的人啊,到了傍晚,当地人提着一种防风防雨的六角玻璃灯,穿街走巷过小桥,来找挚友聊天下棋。妈妈念这四句诗给宝宝听,让他感知一下等朋友来约谈,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主人只好一个人下起棋来的那种无奈和悠闲,以及悠闲中隐隐的渴盼——无论如何,天雨路滑,你不来我不怪你;但你要是来了,哪怕迟到了,我也很高兴呀!
发散思维:要是让池中蛙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让宝宝来尝试一下:“雨下得越欢/我越高兴/天上有无数莲蓬头/放水,加入我们的狂欢/我是青蛙里的超级女声/飙一个高音/唱醒了你的梦/听,有人敲打近处的荷叶/是下棋的好友来叩门……”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在树林深处,路的尽头,妈妈牵手宝宝,自然而然地吟出了这样四句诗,它仿佛是眼前场景的活化: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绿树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接着,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拍摄了一个稍纵即逝、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令还没到盛夏,荷叶刚出水面,还没有来得及伸展开来,一只小蜻蜓已飞来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读这四句诗,是不是有一种轻柔安宁的情感在心头弥漫,赶走了夏日的焦燥?
发散思维:要是让蜻蜓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写一首诗,赞美夏日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吧:“我不是遥控直升机/我是蜻蜓,走多远的路都不需空中加油/我从一朵花盘旋到另一朵花/不为工作,不为授粉/只为嗅嗅花香/只为临水照见自己透明的翅膀/和好奇的大眼/如何反映出天光水影。”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给宝宝涂好防晒霜,到蒸腾着麦香和太阳热力的麦田里去吧,“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啊,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精疲力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想快点把活干完。”“惜”字在这里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生怕浪费一点时间的强烈感情。妈妈可以趁机问问宝宝:“夏日白天这样长,我们是不是应当珍惜时间呢?”
关键词:原型理论 辞书释义 差异
词义具有概括性,反映到辞书中也是如此,如果从原型理论的角度看这种概括,我们就会发现辞书释义的侧重不尽相同,并且往往带有某些不足。我们选取人们常见的“家禽”、“植物”及其所包含的基本范畴和下位范畴等范畴来看《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辞典释义的差异。
一.家禽、牛等范畴的释义
我们首先看看这几部辞典对上位范畴“家禽”、基本范畴“牛”和下位范畴“黄牛”的解释:
《新华字典》:
家禽:由人喂养的禽兽,如马、牛、羊、鸡、猪等。
牛:哺乳动物,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等家畜。
《现代汉语词典》:
家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畜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牛:哺乳动物,身体大,趾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牦牛等几种。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毛短。
《辞海》:
家禽:人类为满足肉、乳、蛋、毛皮以及役力等需要,经过长期劳动而驯化的各种动物。如猪、牛、羊、马、鸡、鸭等。
“牛”:黄牛、瘤牛、水牛、牦牛以及其种间杂种的统称。
“黄牛”:亦称“普通牛”。哺乳纲,牛科。反刍家畜。包括欧洲品种的乳牛、肉牛和中国的黄牛等。毛色有黄、棕、黑、黑白斑、红白斑等,在中国多为黄色,故名。
下面我们将从范畴的定义、范畴中的典型、次典型和非典型个体、范畴的个体数量等方面比较三部辞典的编撰异同。
(一)范畴的定义
在上位范畴“家禽”的定义中,《新华字典》讲得最简单,《辞海》讲得最详细,它在《现代汉语词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语义特征。
在基本范畴“牛”的定义中,《新华字典》定义了“牛”所属的大类:哺乳动物。《现代汉语词典》不但讲了“牛”所属的大类,还讲了牛的身体组成部分。而《辞海》没有对“牛”进行定义。
在下位范畴“黄牛”的定义中,《新华字典》没有收录,《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没有对此定义进行了解释。
在上位、基本和下位范畴的定义中,《辞海》解释比较详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其次,《新华字典》最简单,但三者的解释都基本正确。
(二)范畴的典型、次典型和非典型的差异
在上位范畴“家禽”的解释中,《新华字典》和《辞海》的做法相同,只列举典型个体,而《现代汉语词典》不但列举典型个体,还把范畴中的非典型个体(例如“骆驼”)也列举出来,这样让读者对该范畴更有比较好的认知。但问题是,《现代汉语词典》却把最典型的家畜个体,比如鸡、鸭等忽视了,而典型性稍低一些的“羊”、“家兔”、“马”却列举出来了。还有一点,《现代汉语词典》没有考虑到“家禽”范畴中各个个体典型度的排列顺序,可以考虑按照个体典型度的大小顺序排列,比如:猪、牛、羊、马、骆驼;鸡、鸭、猫、狗、家兔等。
基本范畴“牛”中,有一种典型度较高的牦牛,《中国牦牛学》认为,牦牛是中国的主要牛种之一,仅次于黄牛、水牛而居第三位。此外,还有一种典型度较低的瘤牛,为热带地区的特有牛种,在中国主要海南等地饲养。
在这三部辞典中,《新华字典》把“牛”范畴中最常见的黄牛和水牛列举出来了,《现代汉语词典》多列举了“牛”范畴中的次典型个体:具有某些地域特色的“牦牛”,《辞海》除了列举了“牛”范畴中的典型个体、次典型个体,还列举了更次典型成员的“瘤牛”。这种做法《辞海》似乎做得比较好,但是如果从典型性的角度来看,由于牦牛是仅次于黄牛、水牛的第三种牛,“瘤牛”的典型度最小,所以,《辞海》似乎应该改变这几个成员的顺序,即改为:黄牛、水牛、牦牛、瘤牛以及其种间杂种的统称。
《新华字典》中,没有对“黄牛”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主要强调“黄牛”的典型性的毛色:最典型的是黄的,次典型的是黑色的,其他的非典型毛色是杂色。《辞海》不但列出来了典型和次典型毛色,它们分别是黄色、棕色和黑色,还列出来了毛色是红白斑、黑白斑杂色等非典型毛色。这样更有利于人们对黄牛的认识。不会导致人们这样的认知:属于范畴“黄牛”中个体的毛色只有黄色或棕色。
从范畴的典型、次典型和非典型的差异来看,《辞海》做得好些,基本范畴和下位范畴都列举出来了典型个体和次典型个体及其毛色,但它对个体排列顺序的处理没有考虑到它们的典型度的大小。
(三)范畴个体数量的差异
对于范畴的个体(种类)数量,上位范畴“家畜”、基本范畴“牛”,下位范畴“黄牛”,三本辞典都没有讲,可能是无法讲,因为人们对家禽的种类还没弄清楚。
二.植物、树、柳树等范畴的释义
我们知道,“柳树”是基本范畴,它的上位范畴是“树”,一种次上位范畴,“树”的上位范畴是“植物”。我们来看看《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对它们的解释:
《新华字典》:
植物: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
树:木本植物的总称。
柳树:落叶乔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春天开花,黄绿色。
《现代汉语词典》:
植物:生物的一大类,这一生物的细胞多具有细胞壁。一般有叶绿素,多以无机物为养料,没有神经,没有感觉。
树: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
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等。
《辞海》:
植物:生物的一界。包括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已知有三十几万种,遍布自然界。
树:木本植物的总称。
柳树:杨柳科,柳属植物的泛称。落叶乔木或灌木。柳条柔韧。叶长狭长。花雌雄异株,柔黄花序,苞片全缘,无花被,有腺体,雄蕊往往只有一或两个,花柱常一,具有两枚两裂的柱头,或柱头极短。种子具毛,约有520种,中国有257种。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一)范畴的定义
《新华字典》对上位范畴“植物”没有进行定义,只是列举了几个典型个体进行说明。《现代汉语词典》倒是进行了定义,但没有举例说明。《辞海》也没有进行定义,因此也就不存在核心范畴属性。
在三部辞典对上位范畴“植物”的解释中,《新华字典》和《辞海》似乎科学性相对少一点,两者都用范畴中的典型个体替代整个上位范畴“植物”。这些做法似乎对一个名词的解释不太够精确、全面。《现代汉语词典》则是对“植物”范畴中的所有个体进行概括,对上位范畴来说,这种概括就显得很重要。
在次上位范畴“树”的解释中,三部辞典基本相同,都没有列举范畴成员。
在基本范畴“柳树”的解释中,三部辞典对“柳树”的解释和它们对上位范畴“植物”一样,《辞海》解释比较详细,《现代汉语词典》其次,《新华字典》最简单,甚至连范畴个体的列举都没有。
(二)范畴的典型、次典型和非典型的差异
《新华字典》把处于上位范畴的“植物”概括为谷类、花草、树木等典型个体,“谷类、花草、树木”这些个体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从它们出发,人们更容易理解什么样的东西是植物。《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植物”时,运用“细胞壁”,“叶绿素”,“无机物”,“神经”等专业术语,这些词语,人们经常接触不到,不利于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理解。《辞海》把处于上位范畴的“植物”中的所有种类都列举出来了,对植物所包含的个体概括性更强。“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排列顺序,体现了它们在结构上的变化趋势,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生殖方式的变化趋势等。对次上位范畴“树”的典型和非典型个体,三部辞典均没提及。对于基本范畴“柳树”,《新华字典》没有提及,但《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列举列举出“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注:很多人认为杞柳属于旱柳)等”。最后要说明的是,三部辞典基本上列举了范畴中的典型个体,但对非典型个体往往缺少列举。
(三)范畴个体数量的差异
一个范畴,往往会包含一定数量的个体,但只有《辞海》把“植物”和“柳树”范畴中的个体总数说明了一下,另外两部辞典却没有涉及到范畴的数量。但从原型效应的理论来看,范畴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所以,在介绍中国有多少种柳树时,尽量使用一些模糊限制词,似乎应该把“中国有257种”这样的表达,改变成“中国约有260种”。
三.结语
从原型理论的视角来看,《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在释义时,有的用典型个体替代范畴来对词义进行解释;有的忽视了非典型个体的列举,甚至典型个体;在对范畴成员列举排列顺序时,有的又会忽视它们典型性的大小;在概括说范畴个体的数量时,有的会使用精确的数字。这些和原型理论是有相违背的,这也是其他辞书应该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新华字典(第10版)[M].商务印书馆,2004。
[2]现代汉语词典 [M].商务印书馆,1996。
[3]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负责调查的警察被宋其撞死,宋其投案,但事发地点没有尸体;挖开埋小西的地,里面没有尸体,只有一本封存已久的日记,这本日记揭示了宋其的过去。从这里开始,影片从虚像进入真实世界——原来,这一切跟宋其幼年时(片中交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目睹的一场家庭悲剧有关。
所以,《二次曝光》讲述的是女孩儿宋其的精神历程,先是展现幻觉,然后揭开谜底,呈现原因。作为国内第一部以表现精神为主旨,探讨心理疾患的电影,李玉算得上首开先河。在社会巨变价值观逆转人心失衡的年代,这一举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聚焦于内心,电影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冲突对立,它的戏剧张力来自宋其分裂的精神世界,来自虚幻与现实的对冲。剧情特点直接导致了“单练”范冰冰。这对演员是巨大的考验。范冰冰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准确展示了宋其恍惚、清醒、疼痛的状态与转换的瞬间,以一人之力扛起了整部电影的阴阳两面。
宋其的精神疾患来自童年创伤。母亲背叛父亲,父亲勒死发妻。长大以后,当她开始恋爱情感受阻时,幼时埋下的种子发作,最终模糊了想象与现实的界限。父母之间的惨状,导致她无法信任爱人,在幻想世界里,男友出轨。小西、自由,对应着她的母亲。宋其想像自己勒死小西的黄围巾,正是当年父亲勒死母亲的那一条,谋杀当天,都下着大雨。她在逃亡途中再次看到刘东与小西,是在水中。她的住室有许多油画,她一遍遍地画头脑中的人与情感,是发泄,也是自我治疗。日记记录了宋其过往的生活,埋在地下,象征着深埋在无意识中的致病原因。
关键词:词汇语用学;关联;隐喻
中图分类号:H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093—03
一、引言
隐喻是连接心智与语言的纽带。自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学者们就致力于研究隐喻的定义以及它在语言、思维和文化中的功能。但传统研究方法通常把隐喻视作几乎没有认知意义的修饰手段。到了20世纪末,隐喻研究开始进入了繁盛时期,特别是在认知科学的指引下,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就隐喻性思维和语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参见Gibbs, 1994)。基于此,现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向传统的隐喻研究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对隐喻的研究应以神经和身体体验为基础,而非传统观点所倡导的那样。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都是以现代观点为其出发点的。
然而,这两种理论都把隐喻视作日常现象,却是基于不同原因的。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渗透在语言中是因为它渗透在我们的思维中。正如Lakoff & Johnson(1980:153)所说的,“隐喻主要是我们思想和行为的实体,并仅仅是由语言衍生而来的实体。”在这种观点下,隐喻被视作不同认知域之间潜在概念映射的表层反映,这种隐喻的基础存在于认知而非交际中。 关联理论却认为,隐喻可以在语言交际中自然产生,这是因为我们能通过对语言松散的使用来传递可能模糊的复杂思想,但这一过程并不是隐喻性的。关联理论对隐喻的研究主要在于决定哪一个可能的明确义在某一语境下会被首先激活,而隐喻概念映现制约了词语产生明确义的数量和种类。
二、关联理论隐喻观与词汇语用学
关联理论对隐喻的研究是基于认知与交际这一框架的,它在话语理解方面提出的基本假设是人通常都会注意到可能与他们最相关的信息。人类认知系统的发展使他们的大脑能有效分配资源,从而去处理相关信息。由此,Sperber & Wilson(1995:260)就形成了关联的认知原则: 人类的认知倾向于最大关联。就交际而言,Sperber &Wilson(1995:260) 认为,每句话语都可以是用来引起他人注意的,从而就产生了关联的期待。这也就是关联的交际原则,即, 每个明示交际行为都意味着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从而可知,听话人会认为话语是和说话人的能力和意愿相一致的,并且是最相关的。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听话人都会认为该话语是值得其付出努力去处理的。
只有当某个新信息与旧信息相结合从而产生语境效果时,我们才可以说该新信息是相关的。语境效果可以由以下几种情况来实现:说话人的话语增强已有假设或与已有假设相矛盾;或把已有假设和新信息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隐含义。然而,信息的关联并不只是和语境效果(从输入信息和语境的互动中得来的)的数量和质量成比例的。它还应该与人处理信息所付出的认知努力相关。只有当某个假设被‘最佳处理’(optimally processed)时,该假设的关联度才是最佳的,即,可能性最大的语境信息被筛选出来,同时,认知努力和认知效果之间也得到了平衡。这种平衡可以理解为一种听话人总是试图在最小化认知努力的同时,实现最大化的认知效果的交互过程。关联的期待给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提供了标准。基于上述理论的话语理解过程包括两个方面:1.在构建对话语的解释时遵循最小努力途径(如,解决歧义和指称不确定,调整词义,补充语境假设,推理出隐含义等)。2.一旦关联期待得到满足,理解过程也随即停止(Wilson & Sperber, 2004:613)。
下面将从词义缩小(lexical narrowing)和词义扩展(lexical broadening)两个方面来论证上述观点。下例是一个工厂里两个工人的对话:
(1)Joe: “Can we trust Bob to do as we tell him and defend the interests of us workers in labor union?”
Mary: “Bob is a soldier!”
Joe应该怎样理解Mary关于Bob的隐喻性看法?Joe关于士兵的心理表征概念包括许多有关Bob的特征。比如说,①Bob忠于职守;②Bob严格服从命令;③Bob从不质疑权威;④Bob和团队的目标一致;⑤Bob是爱国主义者;⑥Bob享受军人待遇;⑦Bob是部队的战士。因为Mary使用soldier一词来形容Bob,所以①—⑦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激活。但由于Joe的问题提及了信任、照某人说的做和捍卫利益等内容,以上7点中的某些特征的可及性会更强。基于关联理论的理解步骤,Joe运用可及性因素来考虑上述诸特征后,认为④能满足他的关联期待,理解过程随即终止。因为他已认定④所需的理解努力最小,同时又具备足够的隐含义来使话语以期待的方式相关联。他甚至不会进一步去考虑诸如⑤—⑦的这些含义,更不会去评估和反对它们。和格莱斯的观点相反,Joe尤其不会考虑⑦—Mary话语的字面解释,在这一点上,他和推理隐喻意义的心理因素是一致的。
关联理论的隐喻观同样可以应用在词义扩展(lexical broadening)方面,请看下例:
(2)The audience slept through the lecture.
基于格莱斯理论,(2)有4种解释方法:字面义、近似义(approximation)、夸张义和隐喻义。在这些解释中,听者首先会验证字面解释,只有当字面义违反了真理标准时,他才会去考虑其修辞义。但当我们试图用另一种方式分析(2)时,我们不难发现格莱斯理论的实证和内省反面的缺陷(Gibbs 1994; Wilson & Sperber 2002)。根据关联理论,在隐喻理解时,我们不必首先验证其字面意义。Sleep 的解码概念仅仅是一系列有序的百科假设,听者会从中筛选出能满足其关联期待的假设,并用该假设来构建全面的解释。在(2)中, sleep一词的百科词条可由以下几个假设构成:①思维上脱离;②对周围环境失去兴趣;③反应开始迟钝;④逐渐失去意识;⑤经历身体上的变化(打鼾,心跳减慢,呼吸延长等等)。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些意义的可及性也不同,我们通常用slept一词意义的相对缩小或扩展来对其进行解释。在(2)中,只有当⑤被增加到语境中时,我们才会用sleep的字面解释对其进行理解。但在讲座过程中,听众几乎没有可能会失去意识,也不可能一直经历⑤提到的变化,所以在此特定语境中,假设④和⑤不太可能被激活。相对而言,提到讲座中的听众时,假设①—③很有可能被激活。因为当这些假设进入该语境后,它们不但能提供关于听众状态的信息,还能更进一步地暗示讲座的质量或主讲人的水平,以此来实现关联。最终的解释(传统意义上被视为夸张或隐喻)就会满足该话语提出的关联期待。只有当该解释没能满足那些期待时,听者才会更进一步的寻求其它假设并朝更具字面意义的方向上去理解。
关联理论对词汇语用学而言意味着松散的解释——基于几个少数高度可及的百科特征,不用过多地考虑其字面意义就能满足听者的关联期待。为了更进一步地论述该理解方式,请看下例中giant一词的隐喻性用法。当小说家John Updike 在2009年1月去世时,很多讣告都包含有这样的评论:
(3)Updike was a giant.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百科词条对giant的解释会给我们提供如下信息:拥有不寻常身高的人、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气场、超于常人的力量和在人群中很显眼等。但即使giant一词在夸张的手法中常用来形容“不同寻常的高”,我们也会在该特定语境中自然地推理出(3)不会隐含Updike非常高这一意义,即使Updike本人碰巧非常高。这也说明了不同可能解释之间的选择是取决于语境的(Wilson,2012:44)。关联理论对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提供了如下理据。首先,由公众人物的讣告产生的关联期待会让读者更多地朝着其生平事迹方面去推理隐含义,而不会过多地考虑其身体特征。因此,Updike作为小说家这一身份的可及百科信息能产生足够的隐含义来满足读者的关联期待,以至于根本不用考虑他的身高。由此,对写死亡新闻的记者而言,如果他想让读者同时注意到Updike的身高和其作为小说家的生平事迹的话,他可以用诸如(4)这样的话语来让读者们进一步推理隐含义:
(4)Updike was a giant, in every sense of the word.
很显然,(4)需要读者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根据关联理论的解释,它也会引导读者去推理更多的隐含义。当然,我们也可以用literary giant或 giant of American literature来描述Updike,从而产生更为准确的关联期待,即根本不用考虑其身高。
三、关联理论对两类隐喻的解释
正如Gibbs和Tendahl指出,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隐喻类型不同。前者主要注重分析:Robert is a computer这类隐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修辞;而认知语言学更多地涉及的是:Bill’s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这类隐喻,即通过跨域来反映概念映射。下面将用关联理论来统一解释这两类隐喻。
首先,我们来看Robert is a computer在下面两个对话中应怎样理解:
(5)a. Mike: Is Robert a good accountant?
b. Jane: Robert is a computer.
(6) a. Mike: How good a friend is Robert?
b. Jane: Robert is a computer.
在这两例中,对computer一词的解码能激活计算机所具有的百科特征,这些特征必定是与人所共有的。如,计算机能像出色的会计那样处理大量的数字信息且从不出错等;同样,相对于“好朋友”而言,计算机不会有情感、直觉、常识或关心别人等特点。在理解Jane的话语时,Mike需构建关于computer一词的特定概念,以至于Robert在该概念指引下能产生回答(5a)或(6a)的隐含义。值得注意的是,Jane不必对Mike会推理出的隐含义有非常准确的概念定位,只要她的话语能让他推理出某种隐含义,同时以意欲达到的方式来得出问题的答案,关联的期待也就得到了满足。因此浪漫主义者认为隐喻的修辞意义是不能得到准确释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像他们认为的那样:该意义是由联想义或“内涵义”的非真值条件集合构成的。而是因为它涉及由推理而不是定义来产生的特定概念,此外,该推理因素(比单纯的近似义涉及的程度更深)是让听者来进行推敲的。用关联理论的术语来讲,隐喻际是一种弱交际(Sperber &Wilson,2008)。
其次,我们将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上文中提到的第二类隐喻:
(7)Bill’s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
假设某人读到例(7),且他关于婚姻的百科信息中没有该概念隐喻:MARRIAGES ARE JOURNEYS. 在该话语语境中,听者会自然地期待(7)通过传达关于Bill婚姻状况的隐含义来实现关联,所以,在ON THE ROCKS这一概念的百科词条中,激活度最高的假设不仅在于“远行”,还应在于“婚姻”。如,远行和婚姻都会持续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都会以某种满意或意外的方式结束;两者都有参与者,他们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恐惧或困难且需要不同形式的帮助或安慰。基于上述假设,听者就会建立特定概念ON THE ROCKS*,该概念不是通过对短语on the rocks 的解码而获得的,而是该短语暗示了该概念产生的可能性。由此,该概念能传达关于Bill婚姻状况的隐含义,从而使该话语满足了听者的关联期待。
以上分析表明了短语on the rocks是怎样通过自发调节来构建以期待方式相关联的解释,基于关联理论,对那些之前不具有“爱情”与“旅程”这类隐喻的人来说,他同样可以完成这样的理解。在这里,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关联原则(认知与交际)、最佳关联假设等核心概念无疑起了关键作用。当然,对于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而言,它们用到的很多隐喻性表达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常规性(routine)。此外,认知语言学对我们理解隐喻怎样集中在中心主题周围提供了有力的论述。
[参考文献]
[1] Gibbs, Raymond. The Poetics of Mind: Figurative Thought,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4.
[2] Lakoff, George, Johnson, Mark. Metaphors We Live By [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80.
[3] Sperber,D. & Wilson, D.2008. A deflationary account of metaphors. In R. Gibbs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etaphor and Thought [A], 184—2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Gibbs, R. & Tendahl, M. Cognitive effort and effects in metaphor comprehension: Relevance theory and psycholinguistics [J]. Mind & Language 21:3, 2006, 379-403.
一、瑕疵证据的概念
目前在国内外诉讼法界和司法界还没有瑕疵证据的提法,我国刑事诉讼法也没有关于瑕疵证据的规定。在有关的法律规定及法学界以“非法证据、违法证据、非法获得的证据”等提法较多。但这些提法都过于具体确切,未能揭示这一类证据的基本特征。因此,将这些有这样那样缺陷的证据称为瑕疵证据较为形象概括。从审判实践看,证据的缺陷一般表现为:其一,在内容上存在缺陷的证据;其二,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缺陷;其三,在收集程序和方式上存在缺陷。三种表现会相互影响。所谓瑕疵,是指微小的缺点。显然严格意义上的瑕疵证据只能是在收集程序和方式上存在缺陷的这类证据。由此可以界定所谓瑕疵证据是指,司法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程序以其他非正当的方法收集的、以其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存在的证据。根据海南中院刑一庭今年受理的177宗刑事一审案件的抽样调查,有瑕疵证据的案件约占10%-15%。正是由于有瑕疵证据的案件,使审判人员对证据的取舍难以把握。
从瑕疵证据的概念可以看出,其根本特征是具有明显的违法性。这也是瑕疵证据区分于非瑕疵证据的关键所在。瑕疵证据的违法性是指该类证据的收集程序和方式不符合法律规定,使证据有了某种缺陷。由于收集程序上的违法性,可能影响了证据的客观性。如《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49条规定,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且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而司法实践中有时侦查人员叫辨认人只对1-2人或不满7人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导致该证据的客观真实性难以确定。因此,瑕疵证据有些也具有客观性、关联性,有些可能因程序违法而影响或丧失了该证据的客观性和关联性。
二、瑕疵证据的效力观
瑕疵证据的效力是指其在法律上的约束力。归纳起来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以下几种观点:
1.否定说,即认为瑕疵证据不具备法律效力。如果承认瑕疵证据具有法律效力,就会助长各种非法取证行为的泛滥,影响办案人员取证的责任心,难以保证办案质量。而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方法收集证据。这一规定体现了权利保障观念、正当程序观念和权利制约观念,也否定了瑕疵证据的法律效力。
2.折衷说,即认为瑕疵证据的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尽管收集的方式与程序违法,但经过查证属实,就应当承认其效力。如果其不具备客观性、不能查证属实的瑕疵证据则不能采信。有瑕疵的言辞证据因其虚假的可能性较大,无论其是否真实都不能采信。
3.转化说,即认为瑕疵证据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可以把它作为发现和收集普通刑事证据的线索。如果完全放弃与否定瑕疵证据,有可能放纵犯罪。因此,可以将具有客观性的瑕疵证据转化为合法证据。如公民私下录音,不具备证据的合法性,通过对被录音人的认可,使其转化为合法证据。
4.真实肯定说,即认为瑕疵证据只要经过查证属实,就可以承认其具有法律效力。并认为应当把非法收集证据的行为与瑕疵证据本身区别开来,不能因为收集证据的方法、程序非法而否定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对非法收集证据的行为视其情节及证明程度决定其取舍。
由于审判人员在诉讼中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以及证据规则立法的欠缺,才出现对瑕疵证据的众多观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律的发展,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经过修改已将无罪推定确定为基本原则,但因证据立法的不完备,导致对证据采信规则与证明程度难以掌握,特别是对瑕疵证据的取舍就成了审判人员经常遇到的难题。
三、瑕疵证据与审判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