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化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改革范文第1篇

在对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模型分析讨论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企业的融资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最优方式,但在当前的银行制度之下最优方式的选择与实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体制与业务法规的约束。

第一,在Pb(1-PⅠ2)<Pr/π时博弈的纳什均衡为(贷款,同意),在Pb(1-PⅠ2)>Pr/π时,博弈的纳均衡为(合资,同意)但在推导两个条件时使用了纳什讨价还价,问题是银行利息Pr纳什讨价还价的进行即利率市场化的有效进行受到了现有的银行机构体制的束缚。

当前虽然我国出现且存在着众多的商业银行、投资机构(如下图所示),但明显可见,人民银行始终扮演着一个“船老大”的角色:人民银行对银行业监管的内容主要有管制存款利率,审核金融机构,发放营业执照,规范金融机构国内外的金融活动,制定有关的金融改革方案,实施货币政策等。金融机构开展任何业务,均需报请人民银行批准或备案,没有形成鼓励银行等金融系统进行业务发展的外环境。按照我国现行的(也是已经维系了半个世纪的)管理制度,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由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实际上在利率问题上,中央银行也只是建议部门,真正的决策者在国务院),存款利率多少,贷款利率多少,半年期多少,一年期多少等等,既不由存款者或借款者定,也不由商业银行定,更不由借贷市场的供求关系定。银行与客户之间以无存了讨价还价,虽然有些利率也可以浮动,但是哪些可以浮动哪些不可以浮动,可以浮动多少等都是事先规定好的。我国的利率规定的高度集中化和由此而引起的滞后于市场变化的弊端可以列举不少,其中,最大的危害便是扭曲市场关系,制造市场混乱。通常情况下,在官定利率之外都有一个市场利率,且市场利率一般都比官定利率高出1倍以上,而中国多年来又处于一种资金严重贫乏、供给明显不足的状态。同时,还明显地改善了其收入的来源结构和利润结构。在各大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中,来自各种服务手续费收入的比重愈来愈大,目前已达到30%以上,而来自贷款利息收入的比重却逐渐减少,目前已下降到70%一下。1995年,卢森堡银行业的手续费收入占比重为23.4%,设在伦敦的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其贷款业务只占到全部资产的30%,而70%的资产分布在投资、证券等领域。而我国对于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比如投资银行业务、有关混业经营的业务等缺乏积极的规定,相反,众多传统体制下的业务规定严格限制了银行的经营创新活动。

第二,在Pb(1-PⅠ2)>Pr/π时,虽然博弈的纳什均衡为(合资,同意)但银行参与商业合资的行为亦受到了目前的高度集中的银行机构体制与严格的银行业务法规的限制。

《商业银行法》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如下全部或部分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银债券,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买卖外汇,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收付款及保险服务,提供保管箱服务,以及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权的开放。

《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证券法》也规定到,证券业、银行业、信托业等应分业经营。

以上的法规从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尤其是在目前形势下,大多发达国家都实行了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和合业管制,使银行职能得到了充分体现,而非国家调控的手段。而我国的相应的业务法规却在众多条款中直接或隐含地强调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外资银行在中国

市场上必有其很强的混业经营的能力与竞争优势。

第三,虽然Pb(1-PⅠ2)>Pr/π时,博弈的纳什均衡为(合资,同意),Pb(1-PⅠ2)<Pr/π时,博弈的纳什均衡为(贷款,同意),但是由于长期的计划体制的经营使得银行的不良资产的比率过高,银行的可信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企业与银行合作成功的概率有所下降。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一直偏高(见下表),其幅度远大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竞争能力表现不足。这里主要从金融风险方面讲述潜在危机。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国家的转移性风险,即改革的过程中公共部门的赤字货币化导致不良资产的积累。不良资产的高比率,必然会导致用于资本市场正常运营的货币资金的比例减少,从而导致一方面银行对企业信用怀疑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过高,其本身的信用度便会下降,企业的合资信心亦有所下降这样势必会严重地影响到企业与银行合资经营成功的概率。

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银行不良资产比例(%)

国家/地区1998年比例历史高峰比例高峰时不良资产占GDP比例

资料来源:转引自胡祖六(1998)《银行问题与亚洲金融危机》,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文稿1998年4月。

二、银行与企业合作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

假设1.企业再生产运营过程中出现了资金不足问题,此时企业的融资策略有自筹资金、向银行贷款、与银行合资等三种,且企业先向银行提出博弈要求。2.银行与企业对彼此的策略具有完全信息,且银行的策略有其他方向的贷款、给企业贷款、与企业合资等三种。在博弈进入第一阶段时,企业首先行动,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选择自筹资金或与商业银行合作,若选择合作则博弈继续。根据企业做出的不同策略,商业银行可选择符合自己的最大效用的策略。

若企业选择了自筹资金的融资途径,设企业通过自筹资金正常经营的成功概率为PⅠ1(PⅠ1∈(0,1)),则企业的支付函数为PⅠ1л。此时银行获利为0。支付向量为(PⅠ1л,0)。

若企业选择通过贷款的方式与银行合作时,假设企业在从银行方面得到贷款后正常经营成功的概率为PⅠ2(PⅠ2∈(0,1))。因为企业在获得贷款时的运作能力较强,所以显然,PⅠ2>PⅠ1。此时企业需向银行缴纳货币资本利息Pr此时企业的支付函数为Pr,银行的收益函数为Pr。支付向量为(PⅠ2л-Pr,Pr)。

若企业选择通过合资的方式与银行合作时,假设银行方面同意与企业合资合的作方式时企业正常经营成功的概率为PC(PC∈(0,1));假设银行不同意与企业合资的合作方式而是直接将自己的资金用于其他方向的贷款,此时设银行其他方向贷款收益成功的概率为Pb(Pb∈(0,1)),则此时银行的支付为Pbл。因为Pb、PⅠ2相互独立,所以:

PC=1-(1-Pb)(1-PⅠ2)=PⅠ2+Pb-PbPⅠ2

显然可知,PC〉Pb,PC〉PⅠ2,即说明合资协作成功概率均大于企业、银行其他实现各自利润方法的成功概率。

在企业提出与银行进行商业化合作时,双方在合作之前约定协商了一个利润分配比例:企业为r。在银行同意的情况下,银行的支付为(1-r)Pcл-Pr。企业的支付为rPcл。如果银行拒绝,则其支付为0,企业的支付为PⅠ1л。

因此,在企业与银行之间便存在关于贷款合作时利息回报Pr以及利润分配比例r的纳什讨价还价。

ⅰ)在企业与商业银行采取贷款合作时,必然有一个关于利息回报Pr的讨论。

纳什讨价还价解满足:

max[(PⅠ2-PⅠ1)π-Pr]Pr

Pr

求一阶条件得:

Pr=(PⅠ2-PⅠ1)π/2

ⅰ)在企业与商业银行采取合资经营方式合作时,两者间必有一个关于利润分配的比例r的讨价还价,则纳什讨价还价解满足:

max(rPc-PⅠ1)π[(1-r)Pcπ-Pr]

r

求一阶条件得:

r=[(Pc+PⅠ1)π-Pr]/2Pcπ

由此可见,当企业采取自筹资金、(贷款合作,拒绝)、(合资,拒绝)的方式与银行合作时,企业获得的收益为PⅠ1π,而银行的收益为0。显然,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取不到“双赢”。同时由于企业贷款筹资的收益(PⅠ2+PⅠ1)π/2大于自筹资金的收益PⅠ1π,银行通过贷款合作时所获收益(PⅠ2-PⅠ1)π/2大于0;以及企业与银行合资的收益[(Pc+PⅠ1)π-Pr]/2大于自筹资金时的收益PⅠ1π,银行通过合资合作时所获收益[(Pc-PⅠ1)π-Pr]/2大于贷款资金的回报0,所以自筹资金是企业的绝对劣战略,同时银行拒绝企业的任何合作方式也是银行的劣战略。

由于企业在获得银行的合资时的经营成功的概率要大于企业获得银行的贷款时的经营成功概率因此企业与银行的合作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最终的因素:追求利润的银行在与企业合作过程当中合资经营的收益Pb(1-PⅠ2)π是否大于贷款资金的报酬Pr。

在现实的运行当中,由于企业在得到银行的合资以后,其资本的运营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功概率达到最大,企业赢利能力有很大提高;同时在理想化的金融市场上,投资银行在参与期的经营过程中可以获得超出自己货币资本报酬的利润。满足条件Pb(1-PⅠ2)>Pr/π,因此企业与银行通过合资的方式进行合作时可以达到“双赢”,最优的合作方式为合资方式。

三、加快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博弈纳什均衡与现存的银行机构体制和业务法规弊端的分析,对如何有效地进行当前的银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第一,监管体系的完善与改进。混业经营与银行业务的创新要求有更加匹配的监管体制。加强银行风险投资管理与监督,深入完善当前的金融行业的监管体制。建立严格的动态监控体系,以此防范市场化进程中的风险,也就是宏观经济失衡以及设计不当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对银行业带来的冲击。完善监管体制不是因风险防范而对银行业务增加更多的约束条件,而因尽量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行政审批,逐步建立新业务管理办法对金融秩序进行规范,建立银行业系统内外的监管体系。在外部环境中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体系,改变包括人民银行、财政部、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监管在内的多元监管体系,组织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体系使风险管理走向职能化。在内部环境中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和评估系统,主要围绕银行的各项业务风险进行定期的业务分析和评审,测算业务的风险承担程度以及根据其合作对象的经营成功能力制定出准确的有效益的合作策略

第二,政策法规的进一步修改与完善。为了使Pb(1-PⅠ2)>Pr/π时博弈的最优策略(合资,同意)使企业与商业银行获得现实意义上的“双赢”,就得进行政策法规的修改与完善,突破法律对银行经营业务的限制与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转变经营思想,以利润为目标,放开银行的自主经营权,完善银行的产权变革的缺陷,实施集约化经营战略措施。中国的银行业要有更大的发展势必选择混业经营道路,金融控股集团的建立迫在眉睫,通过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将银行业务拓展到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房地产、工业等众多领域。

第三,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为了使Pb(1-PⅠ2)<Pr/π时博弈的最优策略(贷款,同意)使企业与商业银行获得现实意义上的“双赢”就要求我们要推进银行利率的市场化进程,这也是金融市场化的核心。中央银行应逐步放宽商业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和幅度,推动基准利率,货币市场形成较完善的利率体系。对金融商品价格的定价权力应作为商业银行的基本权利加以落实,这样才能真正的使借贷双方对资金交易的价格、数量、期限和方式进行讨论与协商从而达成双方互利的协议,形成借贷市场的良好的利率水平。

第四,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积极深化与转变“债转股”的处置方式。“债转股”仅仅解决了银行的债务包袱和银行的债务负担,并没有形成对新的不良资产的孳生的有效抑制机制。应加大对不良资产流量的处置一方面积极避免“债权—股权—债权……”的恶性循环,一方面避免银行银行因降低不良资产而收缩业务,避免银行“惜贷”现象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对国有的商业银行推行流量处置方式,主要是由中央银行给予商业银行专项再贷款,增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降低银行资金来源的成本,支持银行发展创新业务,增加赢利,在发展中消化不良资产以优化的银行资本结构迎接外来的挑战。改变在行政干预下银行充当的对各色各样的国有企业的资金供应者的角色。对不良债权进行适当的折价出让,化作银行的股权投资,一方面使银行参与企业的利润分红尽可能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另一方面使银行能参与企业的投资经营更好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总之应在严格监控体系下,充分放开各商业银行的业务权,使有丰富经营能力的银行参与商业合资(当然国家政策性银行要慎重考虑),寻求银行与企业在最大效用条件下的合作策略。从而使得满足Pb(1-PⅠ2)>Pr/π条件下的均衡(合资,同意)与Pb(1-PⅠ2)

参考文献:

1.《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北京大学出版社。

2.《纳什均衡论》,谢识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博弈论与经济转型——兼论中国铁路改革》,李雪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罗炜,唐元虎。

5.《商业银行法》1995年5月。

6.《证券法》1998年底。

市场化改革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化

一、引言

如今随着社会的改变,公共物品的供给遭受到市场化的改革,所以面对这种改革我们应该给与支持,也要认识到公共物品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公共物品得到更加重要的改善和创新。

二、公共物品的重要性

公共物品对于公共场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满足公共场所中人们的需要,从不同角度给与人们关照,而且通过公共物品的出现可以提升公共场所的实用性,使人们对公共场所有所满足。由于公共物品的使用价值,可以使人们更加重视到公共场所的存在。还有就是公共物品可以提升公共场所的形象感,促进公共场所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公共物品还可以成为公共场所的装饰品,通过靓丽的外形带给大众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提高了公共场所的环境,给大众带来安心舒适的感觉。

三、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如今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改进,所以人们对生活物品的需要也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人们对物品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作为公共物品必然会遭到大众的审判,继而为了适合大众日新月异的口味,所以只有对公共物品进行市场化的改革才可以满足大众对公共用品的需要。所以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改革是必然的是符合人们的需要的。

公共场所是一个人口密集,人流量大的活动场所,它面临着巨大的人流,必须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尽可能的满足人们在公共场所的日常行为,所以公共物品的选择十分重要,公共物品一定要新颖耐用,而且外形还要具有新意,这样才可以不断地满足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要。在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改革中,只有对公共物品做出改善,才可以给大众耳目一新的感觉,适应时代的变化,体现人们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下对公共物品发生的改革。

四、公共物品的供给的基本方式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主要分为政府,私人,企业等方式,还可以借助社会中的第三部门。其中政府的供给就是利用公共物品企业对社会提供公共物品,这种供给是无利可图的,体现了政府的服务为民的主旨,能够促进民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便利的作用。而私人供给就是因为私人想要发挥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或者是出于其他的目的,利用公共物品来达到对社会的贡献,这种私人提供的公共物品被认为是合理的公共物品,不再为私人所有。而第三部门就是指非盈利性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也就是说一些公共物品的供给和生产全部由第三部门承担,尤其是对公益性物品的供给。除了这三种供给以外,还有一种混合供给,这种供给是由政府,私人和第三部门一起共同承担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五、影响公共物品供给的因素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公用物品也在发烧网哪个着极大的变化,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变得越来越多。但是国内的公共物品的需求面临着极大地困难。因为科研技术的落后,经费的不足,社会保障服务也极具落后,在西部地区更是出现了公共物品紧缺的状况,所以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影响公共物品供给的因素,以此来探究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使公共物品的困难得到缓解。

1.公共物品的需求

公共物品的需求就好像私人物品一样具有很大的需求性,这种需求是来源于社会大众的,公共物品的需求和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上,公共物品也就出现了大量的需求,所以公共物品的需求和社会建设以及经济的发展成着正比的关系,如果社会进步加快经济过好的发展,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2.政府财政的支付能力

公共物品存在着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点,这两大特点使公共物品的消费整合在一起,因此它的产权不明确,更不能用市场经济原理来进行理解。在市场经济失效的作用下,政府是提供公共物品的主要单位,所以政府的支付能力对公共物品的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税收是公共物品资金来源的主要供给,所以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对财政给与公共物品的支付有着直接的影响。

3.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市场经济的主要调节是通过政府实行的宏观调控来进行的,所以价格规律和自由市场机制直接影响着商品和服务供应及需求。同时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给也是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而进行的。不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会对公共物品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六、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问题

1.政府不能发挥有效地作用

我国政府在实施管理中的重要特征就是对于公共物品的管理存在着双重压力,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公共物品的供给。如此的管理模式给公共物品的供给理念和实践造成了巨大的触动。政府可以利用发展经济的职能进而使这一职能过度强化,因此引起其他一些功能的弱化,比如说公共物品的供给职能,使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遭到破坏。而且财政体制赋予了更加深重的阻碍,如此政府就不会取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就会使公共物品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公共物品丧失了供给的资金保障。

市场化改革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理论探讨

Abstract:Employmentmarketizationisaninexorabletrendofthedevelopmentofeconomyandsocietyaswellastheproblemthatcan''''tbeavoidedinthefieldofhighereduc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necessityandfeasibilityofthemarketizationreformoftheemploymentwork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pointsoutthefactorsthatimpedethereformandputsforwardsomeconcretesuggestions.

Keywords:employmentwork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marketizationreform;theoriticexploration

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市场化改革在中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高等教育亦不例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办学体制改革,经费筹措体制改革,招生、就业体制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1]。从系统角度而言,就业体制改革可谓是其中最为滞后的环节,这尤其体现在就业市场化的进程缓慢等方面。若依张维迎先生所言:“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所唯一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地方”,[2]就业则是其中唯一仍未彻底肃清计划经济残余的环节。就业体制改革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市场化改革则成为了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

一、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促动因素

高校就业工作走向市场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导致这场变革发生的首要原因。所谓市场化的就业机制,就是通过市场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经济的发达使得市场化的就业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得以普遍建立,高等教育尤其如此。

首先,“教育大众化使许多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就业由‘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3]。在市场中择业,毕业生们必然要遵循市场化的就业机制。

其次是毕业生数量骤增,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在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仍然非常突出”[4]。若不借助市场,社会将无法安排如此之多的毕业生就业,国家也难以缓解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

再次是职业价值观念转变、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实现途径日趋多样化,职业价值观念日趋自我化,职业价值评判标准日趋现实化和具体化[5],传统计划分配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在强烈的竞争意识驱使下,他们迫切渴望在迈入社会的首次竞争中充分实现自我,而市场化的就业机制恰好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最后是高校就业服务功能有限。毕业生在市场中择业迫切需要高校为其提供丰富、完善的就业服务。但高校并非专门化的就业服务机构,所能提供的服务极为有限,对很多问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可能

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不仅有着外在的促动因素,更有着内在的理论可能。

首先,这源于就业是专门化的活动。专业化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人才、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它虽然也应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但这并非是其所长也非其主要任务。各级高校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但功能和专业性远不如劳动、人事等部门,更不可能拥有其权力。进行高校就业工作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加强校内机构与上述部门的横向协作,将专业化的就业服务引入校园以弥补自身不足。

其次,这源于人才是稀缺性的资源。大学生就业难虽已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但他们仍是社会最为宝贵、最富潜力的人力资源,高校是吸收、培养和输送这一资源的重要场所[6]。资源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实现最优配置,毕业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亦不例外。毕业生是重要的稀缺性资源,但过去我们对此认识不足,造成了某些资源上的闲置、浪费和不合理的配置。进行改革就是要求高校以尊重毕业生为原则,充分利用市场化的途径和手段,实现毕业生就业这一人力资源初次配置的最优化。

再次,这源于高校改革发展的要求。高校是专业化的教学、科研机构,但却长期俗务缠身以至影响了其正常发展。当前,各级高校为就业考核指标所累,对加大就业投入极不情愿,都希望能摆脱这一“包袱”。但这个“包袱”之所以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体制上的行政与市场不分。进行高校就业工作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实现就业行政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的统分结合,将绝大部分的具体工作交由市场去完成。这点我们似乎可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某些借鉴。

三、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现实障碍

高校就业工作的市场化改革在进行中将可能遭遇到某些障碍。

首先是观念认识不清。就业工作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在高校中常被视为是行政行为,人们并未意识到它作为经济行为的一面。就业实践中之所以难题重重,并非是工作不力而是定性不清,高校用行政手段处理了许多本应通过市场手段轻而易举完成的问题。尽管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代价不菲,但高校却仍在不断强化内部机构的行政功能,希望能以此解决所有的就业问题。“这样做的初衷和愿望是好的,却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客观现实,做了不该做、做不好、做不了的事”[7]。

其次是驾驭能力不足。不确定性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它也导致市场经济的高风险性。面对校内外市场经济的暗流涌动,许多高校明显表现出缺乏信心和驾驭能力不足。最典型的就是在对待中介机构的态度上,多数高校都拒绝与之有任何来往,其主要原因是害怕吃亏上当。不良中介机构在市场经济中确实存在,但不分良莠地一概将其拒之门外,这显然是信心不足的表现。即使是属于市场范围内的事务,高校也不敢彻底地放权于市场,其主要原因是害怕驾驭不住、一放就乱。没有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高校就业机构及其人员,在面对市场时总是略显幼稚。再次是外部环境不良。改革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但这场改革似乎并不具备这点。发达国家较早地建立起市场配置型的毕业生就业机制。这主要源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完善的保障体系、高校完备的就业服务体系、单位提供的实习锻炼机会以及中介组织的优质专业服务[8],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高,运用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能力强。面对日益递增的毕业生规模、日趋饱和的就业市场、日渐苛刻的用人单位、日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高校工作市场化改革的环境并不容乐观。同时,社会、学校和学生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构成了就业市场化的障碍[9]。

四、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构想

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毕竟是大势所趋,同时也由于其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常使人们跃跃欲试而又无处着手。本文以观念、服务和机构等三方面为突破点,试图理出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某些粗略思路。

1就业观念市场化

观念的市场化是这场改革的先导。转变就业观是就业指导中的老生常谈,但高校作为指导者,其观念是否应当转变呢?在这场改革中,高校至少应树立三种观点:

首先是资源营销观。对用人单位而言,毕业生是人力资源。它不同于其它资源,既需要合理运用、优化配置,更需要精心保护、价值尊重。这也是在改革中对毕业生应有的态度。对高等院校而言,毕业生是产品。根据广义的营销理论,若从企业的角度考察就业工作,毕业生亦可被视为需要营销的产品[10]。资源、产品、营销都是颇具市场韵味的概念,当然也是进行改革首先需要接受的观念。

其次是主辅分离观。行政市场不分、行政领导市场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就业工作的现状。就业本是市场经济行为,至少是以市场为主的行为。混淆了二者间的关系,颠倒了二者间的本末,这是导致高校就业工作无法深入之根本所在。行政与市场分离、市场为主行政为辅、逐步拓宽市场范围,这些意识的树立将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

再次是有偿服务观。等价有偿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基本原则,而这在目前的就业工作中并未能得以体现。高校为避免与学生纷争,放弃了许多合法的收费项目;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给予了许多单位“超国民待遇”。这些都是高校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的,实际上也是市场中短期行为的另类体现。长期赔本赚吆喝所导致的入不敷出,将严重影响高校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就业服务是市场行为不是“免费午餐”,有偿服务观在这场改革中必须被确立,否则这场改革将无法深入下去。如何转变思想,从《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11]这类著作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2就业机构市场化

机构市场化是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市场化机构是市场化观念的实现者,是市场化服务的提供者。当前高校的就业机构及人员大多是从学工部门分离出来的,无论运作模式还是观念作风都残留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就业机构市场化究其实质是一场组织变革,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则是导致这场变革的诱因。目前,已有人将新形势下高校就业部门的工作归结为服务、教育、中介和研究,并初步提出了以中介功能为突破口,尝试走市场化运作之路的构想[12]。

笔者认为,实现就业机构市场化的根本在于,将就业机构行政与市场职能分离,并最终实现就业行政与就业市场的机构分离。前者隶属学校行政系列,主要办理规章制度拟订、数据统计上报等行政事务,并负责管理、监督后者;后者则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凡是应当且可以由市场完成的事务将被统统交于后者。在市场化的就业体制中,前者是配角后者才是主角。由于后者是市场化的运营机构,它完全可以通过或与劳动人事部门、中介组织合作提供服务,并获得相应报酬以实现赢利;由于它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单位,它只能通过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并同时降低成本以提高赢利;由于它是按市场化模式运作的机构,在组织机构上可不拘泥于传统的行政模式,职能部门制、事业(项目)部制甚至虚拟组织都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与此同时,就业后续工作的牵扯面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高校的所有部门。如毕业生离校时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而且必须严格按程序完成众多审批环节,在奔波和排队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因此,还可考虑由就业市场机构牵头组织其它相关部门,甚至联合人事劳动部门,在毕业生集中离校期间成立类似于行政服务中心之类的临时机构,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

3就业服务市场化

服务市场化是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内容。在树立有偿服务观念和实行行政、市场分离之后,基于市场机制的就业服务体系大致可以框定。有人将其概括为提供就业信息渠道、努力拓展就业面、建立监督仲裁机构和做好跟踪调查工作等方面[13]。笔者认为,这种概括仍有失偏颇——这些似乎并不在市场范围之内。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真正可归为市场有偿服务的业务范围非常宽广。除有偿服务以外,就业市场机构还应运用其体制和资源优势提供某些非赢利。当然,就业服务市场化改革必须获得特殊的政策支持,必须由高校进行先期投入,但又必须受相关制度和相关部门的约束、监督。高校与其就业行政机构、就业市场机构之间,应当形成资产投资、监管和运营机构之间的关系:就业市场机构应当对高校的先期投入承担保值增值义务,并承担校内外公益。高校及其就业行政机构不得随意干预就业市场机构的活动,要始终保持行政与市场的泾渭分明。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形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6):10.

[2]张维迎教授纵论人事制度北大学生关注大学改革[EB/OL]./news/xiao-kan/news/306/06-115.htm.2006-03-06

[3]杨克非,竺正海,王战平.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及其市场化的解决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161.

[4]周济部长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4):7.

[5]张存库.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61-62.

[6]韦泰旭,古立锋.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应树立市场化人才观念[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213.

[7]陈水生.大学生就业由校内分工变成社会分工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4.

[8]张秀萍,夏薇,韩经.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及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9-60.

[9]李增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难点和推进思路[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95-96.

[10]黄苏芬,祖明.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市场营销理念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5,(5):129.

[11][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市场化改革范文第4篇

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它利率基本放开,由市场即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它不仅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而且要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是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也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一、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1、有利于形成比较规范的金融市场环境。我国金融市场尚处于发育和形成之中,全国统一的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由于我国金融市场总体规模不大,市场主体单一,融资工具少,市场机制不健全,运转效率低下,造成金融市场的垄断和分割,资金不能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银行之间以及各金融子市场之间有效进出和自由流动。特别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分割与脱节,打断了资金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有效循环,造成金融资源的刚性配置、结构性失衡和寻租行为。在加快我国金融统一市场建设,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中,利率的市场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国有银行经营机制的根本性转变。我国资金流通和运作的中心是银行,银行改革的成功与否对整个金融改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国银行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商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这就要求在银行体制改革方面合理界定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职能,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构建相应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银行经营机制转换方面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宏观调控,实现由行政管理向市场导向管理的转变,推动银行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经营行为、经营方式创新,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以市场化发展为导向。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对银行的特殊重要性更加明显。

3、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金融机构参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掌握一定的存款利率浮动权是货币政策顺畅传导的条件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其中又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作来实现的。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经济杠杆,对国家有效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利率市场化,就不可能真正形成连接个人、企业、银行、财政等金融市场主体的有效途径,也不可能产生利率的形成机制、传导机制和反馈机制,利率的杠杆作用就会完全失效,政府很难获得真正的市场价格信号,任何间接的宏观调控政策都可能遭受失败。

4、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根据wto金融服务协议的要求,wto各成员方都要按照市场准入、非歧视性、公平竞争和扩大透明度的原则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实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我国对加入wto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做出了具体承诺和开放时间表,“入世”后两年我国将对外资银行放开所有人民币公司业务、五年后放开所有人民币零售业务。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国外银行的现代管理水平和资金技术实力必然会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为了尽快实现国内金融业的转轨,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对接,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1、目前的利率调控体系过渡性特征明显。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还没有完全由市场决定,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仍有上限管制,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虽有较大定价自主权,但贷款利率仍有下限规定,存款利率不允许上浮。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影响主要通过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直接调控方式进行,致使央行利率变动对银行存款利率影响较小。

2、银行存款利率调整的有效性不强。利率调控体系不完善,就难以正确确定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更难以体现市场对价格走势的预期,再加之利率调整的决策过程较长、利率决定方式多样,所以,银行利率调整对投资,消费的影响不明显,由于利率与居民储蓄,消费之间的关联性微弱,影响了利率调整的效果。

3、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动难以反映货币政策操作意图。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以数量调控为主,即央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来调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则通过调整超额准备率来应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这种数量调整不一定是对资金供求价格的反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消货币政策操作的作用,使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敏度降低。

三、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1、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央行利率调控体系。利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应强化中央银行利率引导市场利率的作用,而且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改变直接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调控方式。

2、理顺目前利率体系中存在的扭曲关系。由于目前利率决定方式的多样化,利率关系扭曲现象存在,要通过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使利率水平和结构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以便利率政策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市场化改革范文第5篇

市场化取向改革对于工商企业而言,最大的共同“交集”就在品牌培育上。过去,品牌培育被视为是商业企业的“后院”,是工业企业的“禁地”。在一些地市级市场,由于商业企业掌控了品牌培育的主动权和决策权,使得一些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进入到品牌培育的主战场,只能通过简单的促销活动来刺激销量,这种短期“毒药式”的品牌培育方法副作用巨大,很多零售客户对此有了依赖性,反而不利于品牌的长期培育和良性发展。因此,市场化取向改革前,工业企业就已经强烈要求进入到品牌培育的深层次中去;现在改革明确了工业企业是品牌培育的主体,这样就给了工业企业进入这项工作的“尚方宝剑”,商业企业要尽可能地协助工业企业在本地区搭建一个“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品牌培育平台,让品牌在市场中充分竞争,让市场来选择品牌,让市场来淘汰品牌,让市场来培育品牌。

当前品牌培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老刘认为,在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各个关键环节当中,难度最大的就是品牌培育,因为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个卷烟品牌培育的成功与否,与烟草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零售客户发展的好坏息息相关。目前,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在品牌培育方面基本上表现为三种现状:

一是品牌集中度高的市场,这类市场中的地产卷烟属于全国性大品牌,不仅在本地区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在全国其他市场的销量和结构都非常高,所以品牌培育基本是围绕地产卷烟来进行的。其他工业企业的品牌市场份额本来就十分有限,基本谈不上培育,多半是象征性的存在而已。

二是品牌集中度相对中等的市场,这类市场中的地产卷烟和全国性的大品牌共享市场份额的80%甚至90%以上,品牌培育以地产卷烟为主,其他大品牌兼顾发展,近几年这类市场的销量和结构都能够保持稳步提升,大多得益于全国性的大品牌带来的持续品牌效应,因此,品牌培育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是品牌集中度低的“纯销区”,这类市场的地产卷烟本身就是小众的区域性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本地市场的品牌规格数往往很多(规格达到200个以上),各类型的工业企业品牌都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全国性大品牌还不足以占据每个价位段的市场绝对控制地位。因此,这类市场是目前品牌竞争的“主战场”,是品牌培育的难度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是工业企业最想占领的市场。

鉴于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市场虽然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在最近一两年还是在品牌培育方面出现了共同的问题:

问题一:品牌分化现象加剧。近两年,宏观经济持续低迷,伴随而来的是几乎所有的地市级卷烟市场都出现了差不多的现象,即结构主导型品牌的发展从去年开始明显提速,并在今年进一步拉开了与其他品牌的差距;规模主导型品牌的增长陷入迟滞和停顿当中。以今年前6个月的数据来看,保持增长,包括增幅高于平均水平的品牌主要以结构主导型品牌为主,或者有高结构产品的带动和支撑;增长乏力,甚至出现同比下降的品牌基本都是规模主导型品牌,销量下降也主要集中在中、低结构品牌(例如三类烟)。换一个角度来看,品牌发展的“马太效应”更加突出,强势品牌固然有发展、有增长、有亮点,但这些品牌的增长依赖于成熟产品、成熟价区以及商业环节的主观需求,其成长性有一定的“人工催熟”嫌疑,在市场化取向改革面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反过来,二线品牌的发展机会受到了极大的抑制,中小工业企业的品牌能够获得的品牌培育资源和政策倾斜越来越有限,这样就导致了品牌培育过程中人为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背离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要求和初衷。

问题二:品牌培育手段单一。实际上,品牌培育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大多停留在极为初级的阶段,多数地市级公司根本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品牌培育基本策略和制度做支撑,品牌培育的手段非常原始且单一,除了促销和简单的多媒体宣传之外基本想不到其他方法来进行品牌的培育。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一些地市级市场中品牌培育在客观上被弱化、粗放化、形式化,虽然强势品牌在数据的表现上仍然可观,但增长的构成实际上非常单一和单调,依赖于主力产品和主力市场的加大投放,缺乏与之匹配的品牌影响力、价值感和消费口碑的同步提升。即便是强势品牌的新产品也缺乏有说服力的市场表现,品牌的消费认知仍然停留在过往的阶段,市场的风险被集中在了少数的主力产品和主力市场上。另外一方面,二线品牌以及新产品被极大地边缘化,在资源配置、市场投入、政策配套上都缺乏足够的支撑,相当一部分都处于自生自灭阶段,这种缺乏秩序性、层次感的品牌布局和市场培育,既降低了品牌组合的丰富性,又放大了市场风险,加重了市场的单调化。

问题三:品牌培育行政化色彩越来越重。当宏观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时,商业企业的品牌培育策略就显得越来越“短视”,很少再去注重品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是以越来越多的行政手段来取代应该有的市场化手段。在很多地方,如果用官方的口径来表述,那品牌培育能力一定是大幅提升、明显提升、持续提升,但实际的情况呢?我们姑且不论那些挣扎在可有可无状态上的二、三线品牌和新产品,即便是那些在规模、结构上大踏步领跑的强势品牌,又有多少增长是基于品牌培育的市场结果?恐怕品牌自身的影响力、增长的惯性,以及市场投放的增大,这些因素都会排在品牌培育之前。所以,千万不要被销量增长、结构提升蒙蔽了基本的判断,品牌培育思路不清、能力不强、办法不多的问题,在一些地区、一些品牌身上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当前品牌呈现出产品化、空洞化、低矮化趋势的根本原因,品牌建设在事实上偏废,品牌影响力在减弱,成长性也在不断放缓。

其实,在老刘看来,问题还不止于此,虽然行业层面的改革试点限于京津冀三省(市),也不搞“一刀切”、不设“时间表”、不下“硬指标”,但实际上从今年扩展到36个重点城市以后,有相当多的地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上马开始改革,由于认识的偏差、能力的不足、制度的缺失、培训的滞后等等问题,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南辕北辙”“画虎成猫”的事情。一边是市场化取向改革被简单化,“零售户要什么给什么”“零售户不要什么不给什么”,零售户需求与市场需求之间被混淆,商业渠道实际上当了“跷脚老板”,丧失了品牌培育的动力和责任。另一边是打着“市场化”的旗号,停留于对零售户需求的满足,极大地弱化了对品牌的培育力度,很多品牌事实上处于自我生长的状态当中,缺乏有效的维护。直白点说,就是“营销人员不知道干什么”“品牌培育不知道怎么干”。

市场化取向改革过程中该如何开展品牌培育工作

当前,卷烟销售工作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形势。在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大背景下,商业企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准确发力,培育富有生命力的卷烟品牌?这或许是当前做好卷烟营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推进,卷烟品牌的增长将不再是“排排坐、吃果果”的“增量分享”模式,而是要逐步转变为此消彼长的“存量分割”新格局。面对新形势,在规范的前提下,卷烟商业企业在培育品牌时也要处处用“新”,树立新理念、拿出新举措、使好新工具。

老刘认为,有一个大前提需要首先明确,那就是:品牌培育工作必须建立在客观、独立、准确的市场认识基础之上,知道市场上到底需要多少、什么时候需要、哪些地方需要。就是要做到“既不干涉零售户需求”,同时“又不被零售户需求所左右”。也就是说,我们要首先解决品牌培育思维上的惯性问题,从根本上摒弃主官意志、主管意志、主人意志,不能用“我说了算”替代“市场说了算”,不要被经验主义蒙蔽了眼睛。其次是引入并建立公正、独立的市场需求收集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合理地消除主观判断、客户需求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与出入,确保市场需求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再次是正视本地市场的多样性、复杂性、阶段性,从主观上拒绝对强势品牌、强势产品的偏爱和依赖,客观公正地认识对待二、三线品牌和产品。

具体来说,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在进行品牌培育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相关工作:

合理规划品牌培育格局

规划品牌培育格局不是说市场上的卷烟品牌越多越好,恰恰相反,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目前产品组合中多、乱、杂的问题。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既和产品开发中缺乏市场的导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产品的存活率低、成功率低的问题迟迟难治,同时又受限于渠道环节在摆布上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在这种格局下,强势品牌虽然有增长,却也觉得生存秩序并不规范,二、三线品牌就觉得这不公平、那不公平,真是一种两头不讨好的难受。而且,强势品牌一家独大导致市场的板结化,极大地削弱了市场的丰富性,一旦强势品牌出问题,就会“一损俱损”;二、三线品牌过多过杂又造成市场上形成了杂草丛生的状态,强势品牌不是真的强势,二、三线品牌又难以独当一面。所以,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规则,并且以制度化、流程化来规范具体品牌规格的组合与布局,在此基础上,对于品牌的布局和产品的组合,要突出“立体的生态、合理的组合、清晰的层次、有序的进退”原则,形成有主有次、有大有小、有进有退的格局。理想的状态是,在市场上能够形成金字塔的产品布局,塔尖是主力产品,能够稳定市场、引领发展;塔身是潜力产品,能够激发活力、形成互补;塔基是一般产品,能够丰富生态、完善品类。

重新定位工商企业各自的角色

从面上看,工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品牌,品牌强则工商皆受益,但实际的情况是,对于品牌的培育,原来的矛盾点就在于渠道环节(商业企业)“不愿做”,品牌层面(工业企业)“做不了”。一边是面对众多品牌归属,很难做到一视同仁与主次分明;另一边是面对庞杂的零售终端和消费群体,总感觉鞭长莫及、力不从心。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重塑工商的角色和关系是必要且关键的环节,难点和重点就是找到彼此利益的结合点、平衡点和共通点,“搭台与唱戏、分工与协同、竞争与合作”都可以成为寻求解决办法的通路和途径,但根本上讲,还是要在核心利益上达成一致,而不是简单的“行政+情感”。

处处讲求创新,实时开展创新

培育品牌不仅仅是销售产品,要从尊重市场、尊重消费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消费需求,用深化增值的优质服务吸引零售客户,用新品类、新吸味、新形象、新故事打动消费者,将品牌理念、品牌文化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真正用市场手段打牢品牌成长的基础。同时,工商交易模式要改革创新、批零交易模式要改革创新。商业企业要转变工作定位,从市场的真实需求出发,为品牌培育搭建起平等的渠道平台、规则平台,建立包括规划、执行、监测、评估等环节在内的流程和制度,让品牌的去留真正取决于自身市场表现,逐步摆脱人为因素的干扰。工商企业要充分利用好诸如“互联网+”的新概念,应用互联网以及自媒体等新工具来进一步开展需求预测、客户分档、货源投放等卷烟营销工作,让零售客户、消费者能更方便地参与到品牌培育中来。

强化工商协同营销

开展品牌培育时协同营销是核心工作,需要工商零三方共同协力、深度合作,需要培育的品牌才能迅速成长。在这里老刘认为,工商之间的协同做法已经很成熟,现在关键是如何更好发挥零售终端的作用。通过终端营销技能培训会、工业现场参观和工商联谊等多样形式,向零售客户全方位介绍品牌的文化、内涵、烟叶特色和包装优势等,为其提供多方支持,增加客户品牌培育信心,让客户从被动培育变为主动推介。结合客户经理日常服务,在不同区域、不同业态中,选择形象佳口碑好、品种多客源广、懂营销会推介的零售客户,将其零售店作为品牌投放的前沿阵地,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终端推介功能。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视觉营销重塑终端形象。据统计,如果店面正确运用商品配置和陈列技巧,每月销售额可提高10%以上。因此,悉心指导客户围绕店面空间做文章,比如用特色橱窗陈列表达品牌内涵,用整洁店堂和音乐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等等工作都可以使品牌培育工作“事半功倍”。

关注市场异动,加强监测重维护

商业企业应以月度为单位,对培育品牌的销量、上柜率、再购率及市场价格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如发现异常波动,要及时准确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实施相应的具体维护方案,直至达到预期目标。同时,加强沟通与交流,听取客户对卷烟产品的要求与建议,判断品牌销售走向,修正或改进品牌培育措施。同时,在现有市场规模基础上,努力寻找本地区尚未被开发的新市场、新的消费群体,如偏远乡镇、农村等地区、90后消费者群体等,发掘潜在市场和潜在消费者,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产品辐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