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再别康桥配乐

再别康桥配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再别康桥配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再别康桥配乐

再别康桥配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诗歌朗读; 韵律美; 情感美; 意蕴美; 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84-01

朗读是先人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有声语言,将文字化成有声、有色、有情的语言,调动听觉、视觉、感觉,叩击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感情的共鸣。同时,为使朗读达到更丰富、更完美的言志传神的要求,还应充分挖掘朗读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以意美、情美、音美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朗读还是培养良好的普通话语感一个重要途径。

朗读是书面语言转变为发音规范,形象生动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是一种出声读书的方式,那么朗读教学如何进行审美追求?本人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主要是从诗歌朗读教学方面来谈。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抒情性,重在表达人的自我内心世界和抒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灵感受。朗读诗歌要披文入情、以情入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诗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把握感情,体现韵律美

朗读要有感情。它是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对诗歌有深刻理解才有可能达到的。

1.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 如《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只有这样,朗读时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做到感情自然流露。

2.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 。诗歌朗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比如,《再别康桥》与《我爱这土地》的语速要慢一些,就容易做到有感情了。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 。 诗歌的朗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短,要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来判断。 如《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整节诗比较轻柔,但轻柔之中依然有强调部分。其中,最后一句可稍读重一些;而三个“轻轻”虽然属于这节诗中重点强调的部分,但根据诗歌意境来看,不能重读。那么,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语速放缓慢,声音稍微拉长。这样,两种强调处理各有不同,一种重读,一种轻读拉长,“歌”的韵味便出来了。把握好朗读的“轻、重、缓、急”,恰当地分好“音步”,产生鲜明的节奏感,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

4.根据语境处理诗句的停顿。诗歌朗读,有时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就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美。有时则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确定,这样才能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古诗有节拍停顿,现代诗也有节拍停顿。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音节一拍”,掌握好节拍,不仅能充分展示诗歌的艺术境界,而且节奏也会悦耳动听,读来朗朗上口。

二、 展开想象,激感美

诗是想象的艺术。学生必须发挥想象才能欣赏诗、朗读诗。如朗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用舒缓的、轻柔的声音来朗读,伴着朗读学生沉浸在温柔的氛围中,情感与声音塑造的美景已紧紧交融在一起,作者的情感已引起学生的共鸣,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美。

三 理解主题,感受意蕴美

诗歌也有主题,没有主题就会黯然失神,只有了解了主题,文字才可能潜入读者的心灵,才有可能变为读者自己要说的话。只有认真领会,准确把握诗歌的精神实质,然后诉之于声,那么声音发出时所负载的思想感情,就会比原诗自身的意志、情感更为丰富,它必能引起学生走向文学作品的深处,听到“不可言传”的意蕴。从而沟通作者、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从朗读中品味人生的道理,受到美的熏陶。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情愫诗人浓厚民族感情的诗歌,理解了主题,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主要是通过对康河美丽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离开康桥时依依惜别的深情。风格清新、意境深邃,通过朗读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

四、 体验赏析,展现艺术美

再别康桥配乐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 诵读 联想 想象 意象 意境 诗歌创作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在我四川省全面铺开,如何把新课程理念用在教学中,这对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有许多困难、困惑。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感受·鉴赏”的目标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要达成这一目标需做很多工作,而诗歌鉴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诗歌知识以及较强的分析、欣赏能力,而这些往往是目前多数学生所欠缺的。因而研究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就尤为必要。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程下的现当代诗歌教学谈点自己的拙见。

一、诗歌教学要注重诵读

在教学中,诵读是诗歌学习、鉴赏的切入点。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是诗歌鉴赏的开始。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我们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指导朗读的技巧、明确诗歌的节奏和重音、掌握语速和语调,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而略带一丝惆怅、惜别。朗读时节奏要轻柔、缓慢,语调要舒缓、低沉。

二、诗歌教学要抓住想象和联想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诗句间的跳跃性很大,这种跳跃性常表现为情感的断裂,因此教诗歌时,就应尽量调动学生,力求通过他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用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去演绎诗人的情感和诗歌体现的社会生活。这对发展学生想象力更为给力。例如:戴望舒的《雨巷》最适合想象和联想,在教读时,让学生闭上眼睛,趴在桌上,听优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展开联想去想象丁香般的姑娘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的美,去想象美丽而哀婉的相遇,从而体会全诗营造的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又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师播放优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联想去想象蓝天白云、潺潺小溪、岸边垂柳、河上康桥。然后把自己当成诗人,置身康桥,想象故地重游、乍逢即别,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

三、诗歌教学要重视对意象和意境的解读

“意象”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的是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按一般情况说,物是客观存在的,它原本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这便是所谓的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因此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在现当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并加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诗歌作出多义性的解读,从而进入诗人创造的意境。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用了“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清潭”等意象,这些意象既柔美轻盈,精致淡雅又深富意蕴,已形成一个色彩鲜明、匀称柔和的境界。

四、诗歌教学更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诗可以言志,可以传情,也可以写人生。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品读诗歌,感悟人生”。当然有了感悟还不够,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每个青年都是诗人,学生时代更是青春勃发,诗情洋溢的时期。教师鼓励写诗是一个关键,教师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可以让学生拿起笔,描绘生活,赞美青春,歌颂生命,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对理想的憧憬。所以,在学生学习诗歌热情高涨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把诗歌创作的要求提出来。按照要求,一部分同学能写出了一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意向鲜明的诗歌。可以把其中的精品读给全体学生听,并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的墙上。甚至鼓励学生投稿,我校有《墨池》文学报,班上有个学生写了一首诗歌,我略加点拨后,发表在该报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印刷出来,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这更加激起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总之,诗歌教学,教师要舍得“情感投入”,要让学生了解触发诗人抒情的那些因素(社会关系、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所见所闻),看清诗人抒情凭借的对象(人、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领悟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艺术形象,与诗人的感情共鸣而逐步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领会诗人的思想及诗歌的主题、内涵,从中受到熏陶,融通诗意,触发创作之灵感。一句话,只有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阅读、理解、创作诗歌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再别康桥配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互动 合作 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学生多为中考落榜者,和普高生比起来, 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这些学生在初中的时候是老师不管或管不住的学生,缺乏自信,自暴自弃,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选择了职业高中,在课堂上一问三不知,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已成为许多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共识。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让学生确立学好语文十分重要的观念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公共课,学好语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为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注重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提不起兴趣。多数学生阅读能力很差,写起文章来,更是文理不通,甚至错别字连篇。对此,本人让学生确立学好语文十分重要的观念。

二、巧妙开篇引题,吸引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吸引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讲授每篇课文时,本人想方设法设置一些问题或导语来开篇引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是从疑问开始的,有了疑问学生才会去思考,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像、优美的声音等有机结合起来,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形象、逼真而又具,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存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时,我先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使学生进入到情景之中。再借用多媒体展示徐志摩的简要情况和剑桥大学校园的图片,即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让学生从视觉上对课文有一定的感知,然后欣赏配乐朗诵《再别康桥》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本人把全诗分成七幅画面,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与诗歌每一幅画面相配的优美图片,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感受诗人对康桥深深的依恋之情。把多媒体引入课堂,除了能激活学生的兴趣外,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原著的蕴味。

四、课堂上积极开展“师生互动”

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水平,在教学中,本人积极开展“双向互动”,诱导学生主动投入,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有人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到黑板上写一写,就算是双向互动了。其实不然,本人认为,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互动”。所谓真正的互动应要做到: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激励和赞美声来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这种赞美既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又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师生关系融洽,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习惯,从而使语文课堂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五、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

(一)加大口语实训,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教学中改变过去的“灌输”模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也来讲讲,老师来当一当听众。不管学生讲得好次,总之,通过讲,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尤其是对那些来自农村边远山区,性格内向且又少言寡语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能够开口大声说话,学会自如地表达内心所想,也是培养和提高其语文能力的一条重要通道。诵读也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但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站起来得到锻炼。在教学中本人采用自读、提读、齐读、小组分工诵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口动起来,这样既营造了一种好的学习氛围,又能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自我锻炼的机会。根据语文教学和专业的需要,还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对话、表演等语言训练,形成较强的口语能力。

(二)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是教会学生自己能看书,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二是要教会学生把所想的东西用嘴用笔表达出来。”理论基础偏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与其对学生灌输太多高深的理论知识,还不如教会学生怎样写,尽可能地避免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台下听得云里雾里的现象。在“讲”的同时。多花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范文,再让学生动手写作,那怕是先“照葫芦画瓢”的仿写也行,目的是让学生从动笔开始学起。

六、引入合作理念,实施行之有效的课堂检测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面。”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尝试设计指导型课堂、过程型课堂、探究型课堂等多种方法,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采用以优带差, 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展开学习,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进行讨论,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在考查方式上尝试做一些改革和创新,对识记内容的检测实行小组对抗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相互间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短时间、大容量提问。提问中,对问题的提问不进行次数限制,甚至对某一学生可以反复提问某一问题。这样,往往会促使双方抓住对方的弱势选手进行攻击,这样会逼着小组中的弱势学生为了“面子”自觉、强化学习,对重要问题的重复提问也对全班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多次强化作用,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全面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检测方法形成的学习气氛空前热烈,下课后,学生还意犹未尽,追着老师要求下次接着比赛。小组对抗迫使小组内成员面对面对抗,为荣誉而战,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再别康桥配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 美的教育 培养 美好心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学校是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基地,中职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是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的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用“美的事物”充盈学生心田,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形成美好的心灵,创造美好的人生,这是中职学校应研究的共同课题。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课文大都闪烁着思想和艺术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范文,对学生健全人格、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1中职语文教学的美育资源

1.1作家人格美

人格是金,人格的光辉魅力,可以成为人们的一种人生信仰。选择正确的信仰,信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作家多是从古到今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如“从善如流”的孔子,“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的孟子,“穷年忧黎元” 的杜甫,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爱国作家朱自清,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李四光、谈家桢等科学家……这些伟人、名人以其崇高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构建了他们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学习的榜样。

1.2作品思想美

中职语文教材中表现人文思想之美的课文不在少数,具有很高的思想典范性和艺术鉴赏性。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委婉说话方式与齐王的善于纳谏,《劝学》中重学的观点,《师说》中“从师”的主张,《我的母亲》中的对母亲的挚爱,《生命的化妆》中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项链》中对虚荣的抨击,《致橡树》中对独立平等爱情追求等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结合。学习这些作品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了美的思想的熏陶。感受到思想的美,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品质。

1.3语言形式美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篇目体现语言形式美。教材中编选了大量“语言美”的中外古今诗文,如《荷塘月色》语言的节奏美与音韵美,《再别康桥》绘画美与建筑美,《故都的秋》的意境美,《我的空中楼阁》的文辞美等等,这些作品都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学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2中职语文美学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是美学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1在聆听中感受美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文质优美,特别是一些精典诗文,蕴含各种美的因素。教学时教师会范读或放朗读录音,让学生首先通过“听”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课文之美。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在选择录音时精心挑选配乐朗诵,让学生在“听”中感受美,享受美,进而产生浓厚兴趣去赏析美。如在挑选《致橡树》的录音时,笔者选出两种不同朗诵风格的录音,一种是昂扬宣告的风格;一种是深情倾诉的风格,这不同风格的美诵,让学生得到不同的美的感受,也让学生明白创造美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

2.2在诵读中品味美

诵读是学生感知教材、进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作品的桥梁。成功的诵读,不但能引领学生读出语言文字的精妙,还能帮助学生“悟情入境”,甚至看到文字背后饱蘸丰富情感且不朽的形象,进而获得独特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滋养,获得美的熏陶。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别适宜朗诵,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用各种形式诵读,或个人独诵,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合朗诵,再进行配乐朗诵表演,通过联想比较、鉴赏评价,让学生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整齐的章法、富有流动感的画面的美以及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感受到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和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3在品析中体味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特别是写景状物的课文,语言都比较生动、形象。教学中,除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外,还应通过品词析句,欣赏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写,进而领会作者用词的精当之处,从中体味语言美。

2.4在剖析中领略美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小说总是通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所以,剖析形象,提高学生感知美、领略美的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基本方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的艺术形象,让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如《项链》中对女主人公形象性格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虚荣的危害,同时对主人公性格的其他方面也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分析中明白如何完善自我。所以,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对人物性格的讲读,用形象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2.5在写作中创造美

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受到文学作品中各种美的熏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和创造美、歌颂美的热切愿望,因此,认真组织写作活动,是充分发挥文学的美育功能不可缺少的环节。

总之,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主要阵地,使学生在学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自觉地接受课文中的美感教育,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形成美好心灵,正是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的。搞好美育教育,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肩负的又一重任。我们要勇敢地挑起这副重担,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再别康桥配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诗歌;品味;诗意;意象

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正因为如此,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引入了很多诗词,以期望学生认识到诗歌的魅力,感悟到文学的魅力。而现代诗歌引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作用不可估量:它能培养学生阅读诗歌乃至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它能够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所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诗歌,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反复诵读,注重现代诗歌的朗读训练和指导

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诵读是开启理解一首诗歌大门的金钥匙。而朗诵同样也是学习现代诗歌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第一要领就是反复诵读诗歌。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

有一次听我校刘老师上《再别康桥》的公开课,在诵读这个板块中,刘老师在这堂课上先请某位学生示范朗读,而刘老师和其余学生则是裁判,共同评价学生的诵读情况。紧接着,第二位学生在第一位学生的基础上改进诵读,再由老师和学生评价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大家一起总结这首诗歌的诵读要求,达成共识,即朗读时的语速――舒缓,音调――低沉,节奏――轻柔。这既是对诵读提出的要求,其实在无形中又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基调。既然是舒缓与轻柔的朗诵,那诗歌内容必然是美丽柔和的;既然是要用低沉的音调来诵读,那诗歌中必然有些部分是能体现出诗人的某些情愫的。在评论与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形成了自己的感性认识,并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对整首诗歌的意蕴有了一定的把握。

而后,刘老师又带领学生集体朗读,可能因为是公开课,学生隔入感情倒是十分迅速,从学生的集体诵读中,我听到了他们对徐志摩的理解,对康桥的理解。

二、感受意象,品味感悟现代诗歌的意境

意象即是诗歌的基本成分,一首诗也就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意象系统。从某种意识上讲,意象就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作家要表现的思想,抒发的感情,在诗中往往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这些具体事物也就是意象。抓住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以《乡愁》一诗为例。这首诗歌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组成。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诗人是借助哪些具体可感的意象来表达乡愁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这四个意象。接下来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这四个意象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也能很快发现:邮票和坟墓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船票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海峡表达了诗人对大陆的思念。而这些意象都代表着距离与离别,也都代表着思念。这样一来,这首现代诗的基本情感已经掌握了。

三、深入品味,进一步理解现代诗歌的情感

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精深的,它用最少的问题,表达了丰富的感情。通过对诗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

依然以《乡愁》为例,前两个问题已经让学生把握了诗歌的基本情感,接着继续提问:课文中为何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是否重复多余?然后学生就在诗歌中寻找蛛丝马迹回答问题。通过深入品味,我们发现第一诗节中,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头”和“那头”只不过是生离;而第三诗节中,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外头”和“里头”却是死别和永别。所以这两个诗节有一个递进关系,第三诗节的感情要更加凄凉,更加深沉。最后再提问:作者重在表达哪一种乡愁?很明显,既然诗歌总体感情是递进的,那么诗人一定着重突出的是对祖国大陆的思念,表达的是渴望统一渴望回归的愿望。这样一来,诗歌深层次的情感也在深入品味中慢慢显现。

四、学以致用,将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感悟,体验并且学以致用,现代诗歌的学习同样如此。诗人能够对生活有所感悟,那么我们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来。当然这种写作是带有模仿借鉴性质的。仿写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可就例句进行延续性仿写,可就例诗进行整段仿写。

比如,在学习《乡愁》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延续性的仿写,给出题目:而未来,乡愁是 , , 。由学生进行续写。最后可以与余光中的那句“而未来,乡愁是一座长长的桥梁,你去这头,我来那头”进行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