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禹治水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目标设计 误区 措施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反映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方面,而教学目标居首要地位,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因此注重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误区
(一)三维目标分离。
课程目标是三维的,但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联系,相互渗透,而不是各自分离。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把三维目标分离。例如一位老师对苏教版第三册《夕阳真美》这样进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和能力:(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引导学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夕阳的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该教案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块加以描述,看似条分缕析,实则割裂了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应该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整合,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在过程和方法中充分体现。
(二)目标主体错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从学的角度而不能从教的角度来表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引导学生……”存在主体错位,“引导学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根本上有违“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目标表述模糊。
当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就要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不同维度和具体要求,运用概括、明确的语言准确表述。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有两类:结果性目标表述方式,体验式或表现性目标表述方式。“知识和能力”维度应尽量使用结果性目标表述方式,行为动词要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使用“背诵”“辨认”“区别”“概括”等动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大多要使用体验式或表现性目标表述方式,行为动词往往是“感受”“养成”“树立”,这些动词往往比较抽象,缺乏操作性,因而在表述时,要明确具体的方法、途径。例如“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这样的目标设计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在表述时,可以这样写:“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
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水平,是认识、理解还是掌握或运用,要有明确的尺度,要体现在教学目标设计中。例如语文课本上田字格里的生字是一类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运用。绿线内的生字是二类生字只要求会认读。有些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对生字的掌握表述得比较模糊,笼统地写成“学会本课的生字”,这样的表述没有明确学生对一类字和二类字不同程度的掌握。
二、走出误区的有效措施
教学目标设计存在如上误区必然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就是要优化教学目标,走出目标设计的误区,要寻找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一)以《课标》为依据,呈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我们应特别重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明确语文课程的地位、任务和标准,落实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方法,探究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做到高瞻远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年段目标,具体到每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应该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
(二)以文本解读为重点,展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的确,有效备课对于教学至关重要。备课中文本解读是前提,只有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制订《大禹治水》的教学目标前,只有通过反复研读感悟大禹治水的千辛万苦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才能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明确“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如果不能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精神世界相对接,那么教学就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但要从自己的角度解读文本,还要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重点研究文本在孩子眼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哪些是与他们生活实践相结合,哪些与他们情感世界相通,哪些是他们感到陌生和困惑的。这样才能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并寻找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路径。
(三)以学生学情为基础,体现目标设计的针对性。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宗旨。可见,制订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本,准确掌握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符合学生需要和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
例如学生对战争革命年代的人和事比较陌生,在学习《的扁担》前,我请学生预习课文,说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对文中“同志”“会师”“粉碎敌人的围攻”“斗笠”“记”这些词不理解,因而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我有的放矢,明确教学目标的掌握尺度。
在课改中出现种种失误,是前进中的曲折。只有正视失误,及时作出调整,走出目标设计的误区,在教学活动中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入解读文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优化教学目标,开展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关键词:网络;德育工作;机遇;挑战
笔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也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先遇到的是晚自习包机的问题。学校允许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问到机房学习相关课程,因为学生要练习打字、熟悉Word、Excel等办公软件,仅仅依靠每周的四节课是完全不够的。所以学校的制度完全正确,但真正执行起来就完全不同了。晚自习时我到机房去,发现几乎没有学生是在练习打字,大部分都是在打游戏、聊天、看电影。我要求学生必须练习打字,不能玩其他的,学生们无奈地打开了金山打字通,但很快我又发现,这不过是一个“障眼法”,你去看别的同学时她马上又开始于自己喜欢的事了。有个同学还说:“老师,你的QQ号是多少?我把你加成好友吧。你也找个机器坐下,咱们聊聊天吧。”我说:“想聊什么咱们现在就能聊,还用QO干什么?”那学生说:“那不一样呀。”她的这句话提醒了我,是呀,学生都爱上网聊天,就是因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垦,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不会有别人去干涉,去批评指责。那么中职学校的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何不采用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呢?运用网络进行德育,效果是否会更好呢?
抱着这种试试看的心理,第二天我在班级公布了我的QQ号和电子信箱,欢迎同学们给我留言,说心里话。随后,我又让班里的一位同学建了一个网群,把大家的QQ号都加进去,方便交流、联系。以后,我有时间的话就会上网看看学生有没有给我留言,遇到学生就和他们聊几旬;有什么好的文章就贴到群里,让大家都看一一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哪个同学最近有什么情况,我就单独与她私聊,指出她的问题;有时候也说一说当老师的辛苦和对学生的期望。。。。。。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效果还真不错。很多学生愿意在网上与我谈心,告诉我一些自己的想法或困惑,我适当地进行开解、劝慰,学生和我之问的关系竟然越来越融洽了。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任何事物都不是单方面的,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师来说,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同样也要学会利用这把宝剑,让网络成为帮助教师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品德的利刃。因此,网络对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网络条件下如何开展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有专家提出要像“大禹治水”一样,该引的引,该堵的堵,要为我所用、困势利导。关键是——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一、机遇——利用网络阵地。开辟德育教育新天地
1.建设学生喜爱的校园网站和德育网站
怎样才能建设好学生喜欢的校园网站和德育网站呢?答案同样很简单,让学生自己来建设、维护、更新网站!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生自己建设的网站,同学们当然会去捧场的,而内容自然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也许有的老师会担心,学生自己建设,会把网站搞成什么样?别担心,把如此重要的工作教给学生,他们会慎重思考,不会乱来的,当然,为保证质量,德育老师也要适当把把关。
2.鼓励教师开辟个人网页和博客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自然是教师、班主任。学校应适当鼓励教师开辟个人网页或博客。在这里老师们可以把自己教学中感受记下来,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文章推荐给别人,可以把好听的歌、好看的电影放在上面,也可以把自己讲课的教案或课件放在网上,甚至可以把作业放在网上,让学生在网上完成。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来了解老师、认识老师、与老师沟通交流。而在浏览这些老师的网页或博客的时候,自然就潜移默化的受到了道德熏陶。
3.开设班主任电子信箱
班主任在网上申请电子信箱,将之公开给家长、学生,可以使联系的方法更快捷、方便、及时。这个电子信箱,可以解决学生、家长的疑难问题,有了这个电子信箱后,学生可以在一些难以启齿的事情上采取写信的方式向班主任表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如我班的一个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家中只有七十多岁的外婆看家。父母只给他钱,对她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无暇顾及。她本人又性格内向,孤言寡语,她的眼睛又高度近视。所以她觉得自己比别人笨,学习很用功,成绩却很一般,感到非常自卑和痛苦。是班主任电子信箱的开设,使她鼓起勇气向我说明了一切。我有针对性地用e—mail方式给她回信,鼓励她树立自信,也经常找她谈心,关照其他同学多照顾她,又让她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与同学多接触,为班级做贡献。让她感到大家的关心,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解开了她的心结。
二、挑战——对学校管理能力和教师教育技术的考验
1.要想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那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剑客”自身的武术修养了。因此,这无疑是对教师自身素质和现代教育能力的考验。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工作中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手段,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能,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知识。比如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这就要求学校要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同时要注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这也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掌握网络知识,同时也使教师的工作量更大,工作时间更长。也可以说,教师是更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