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县建设

生态县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县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县建设

生态县建设范文第1篇

按照生态县建设环境保护指标,以“生态学”为视角,以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创新为根本,提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具体包括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固体废物处置体系、噪声防控体系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生态学;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3]任海,周国逸,夏汉平等.广东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生态规划[J].生态科学,2002.21.1.

生态县建设范文第2篇

一、客观分析*生态县建设的现状

我县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进程中,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发挥*生态优势,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县今后的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全国县市区生态环境测评中,*名列第十位,并在全市率先创成省级生态县。

一是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在生态农业方面,我县具有山区特色的农村生态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先后被评为省级食用菌产业强县、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和中国优质雪梨基地重点县,全县农、水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41%。在生态工业方面,以木制玩具产业为支柱的生态型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初步形成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的集群优势。虽然玩具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木材,但全县玩具生产所需木材九成是从*等木材资源富集地组织供给,确保了我县森林资源长大于消的良好态势。我们还通过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和问责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年的33.5%提高到20*年的37.6%。在第三产业方面,我们以“生态、休闲、养生”为主题,围绕山水资源、玩具产业优势,积极打造生态*特色旅游品牌,不断加大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力度,总投资达20亿元的*湖赤石景区等旅游开发项目进展顺利,生态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生态治理成效显著。通过全县上下多年来的积极努力,*各项生态指标持续向好。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8%(20*年为80.4%)、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48.34%(20*年为26.66%)、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2.12%(20*年为0)、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达70.6%(20*年开始统计,为51.7%)、行政村生态葬法覆盖率达90.6%(20*年为9.25%),城镇生活垃圾处置率、废弃矿山治理率、城区烟控区覆盖率、大中型建设项目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20*年分别为100%、0%、100%、30%和10%)。境内主要水体水质均符合Ⅰ-Ⅱ类水标准要求,全县100%的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水标准。20*年,COD、SO2排放分别比上年下降4.75%和3.62%,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4平方米,城镇大气环境质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二级标准以上,噪声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等级控制指标标准之内。全县已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个、环境整治村81个,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生态设施日益完善。这几年来,我们不仅巩固和提高了污染治理成果,同时还新上了一大批生态保护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后建成了城市生活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治理工程、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投入1600多万元,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26个,设置垃圾箱*个,配置垃圾运输车150余辆,在全县农村建立了近200人的专职保洁队伍;建成15座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及配套管网设施,在全市率先建成2座村级农村污水微动力处理设施;广泛开展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的建设试点工作,全县90多个行政村近1500家农户修建了户用沼气池;建成了龙泉-*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县环境监控中心工程和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也已开通运行。

四是生态文明不断提升。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培训,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杜绝人为破坏、建设美好家园”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进一步规范了图书、音像、网吧等文化市场管理,实现了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相和谐,促进了文化产业生态化。据调查,目前全县公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认知率达99%,对环境现状的满意率达98%以上。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示范文明县城等称号,全县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高度结合,呈现“生态兴、产业兴、文明兴”的良好发展态势。

虽然说我县的生态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生态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县要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生态经济体系尚未根本建立。*经济发展中的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经济仍属以量扩张为主的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现有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产业间功能相对独立,关联性较差,未形成良好产业链。长此以往,必将导致资源消耗大、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下降。二是社会生态意识仍较淡薄。虽然全社会的生态意识不断加强,但不少群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保护生态环境尚未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等理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三是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环保工作体制不够健全,环保投入仍然不足,先进生态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监测监控手段较落后,环保系统尤其是基层环保力量严重不足,市场化程度偏低,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和完善的落后产业退出机制,有利于环保的价格机制和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四是农村环境整治任务还比较繁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在农村,而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起步较晚,还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等问题,农村环境保护任务繁重。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环境状况的任务还很艰巨,特别是要彻底根治城郊结合部和农村“脏、乱、差”现象,难度仍然较大。

二、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推进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纪委二届四次会议和市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一,建设生态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生活的和谐幸福。这就要求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选择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增长方式;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选择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建设生态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和谐发展的思想,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我县的环境状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集约和节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建设生态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生态指标、环境指标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没有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改善,也没有广大人民的全面小康。通过生态县建设,可以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优化,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好地为生产力的发展增添后劲;进一步促进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生产安

全可靠的绿色产品,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建设生态县,是*提升区域竞争优势、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时期,是*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在这一时期,发展的任务很重,环境的压力更大,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污染治理化解环境压力,以资源节约优化经济发展,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从而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工业化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要在“十一五”时期推进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既要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发展之路,又要进一步凸显*的生态优势,提升对外形象,增强区域对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外商到我县投资,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三、推进*生态县建设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省市党委政府相继要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的目标,围绕中央的精神和省市党委政府的部署,我们*要把建设生态县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县。

一要创新观念,强化生态意识教育。推进生态县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关键是要通过教育的途径,唤起并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途径深入开展环保法律法规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全县生态保护与建设。要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二要着眼长远,科学制定生态规划。生态县建设的目标是一个长远目标,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科学制定生态县建设规划尤为重要。搞好环保规划,关键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还要创新体制机制,确保规划的落实。要抓紧拟订有利于生态县建设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规划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要注重把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生态产业落实到具体项目中,任务落实到单位并责任到人,实现规划落实项目化;要按照整体目标的时间要求,分步骤实施好阶段目标,实现规划落实时间化;要对照目标责任,加大督查考核力度,严格兑现奖惩,实现规划落实制度化。尤其是要注重生态建设规划和“万名农民下山转移”规划的衔接,在生态县建设中,实施生态集聚,加快引导山区农民下山搬迁,促进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此外,还要注重在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生态建设规划,使其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

三要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县建设的核心,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基本途径。虽然说近年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面临的资源环境、节能减排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压力愈来愈重,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省、市委的战略部署,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立足*自然条件,加快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要积极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名茶、食用菌、*雪梨、山地蔬菜、生态养殖等优势生态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时,重点抓好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其次,要立足*产业特色,加快发展生态工业。强化政策导向作用,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消耗、少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的生态工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

GDP

的健康增长。通过治理电网谐波、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企业能耗监测等工作,加快构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带动产业升级。进一步完善工业项目环境评价、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染整治和生态化改造。

第三,要立足*山水资源,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我们将把生态旅游业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整合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要素,创新旅游多元化投入机制,争取生态旅游开发取得新突破。加快*湖旅游度假区赤石景区、小顺景区、星级宾馆等项目的建设进度,抓紧做好狮山景区等项目的招商工作。加快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乡村休闲旅游业的档次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大旅游产品的推介和营销,扩大*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把*建设成为浙西南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生态县建设范文第3篇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步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以工业经济循环为主导,以清洁生产为起点,全面推进全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制度体系、科技支持体系和运行体系,实施强力推进“526”经济发展格局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资源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利用10年时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政策体系;形成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体系;经济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转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力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量显著削减;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基本建成重点领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危险物处置体系,初步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具体指标

到“十一五”末,全县实现如下各项指标:

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人均GDP达到2.5万元,年人均财政收入3800元,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

节能目标:全县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达到1吨标准煤,比2005年末下降20%;新建建筑执行节能65%的标准,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80%;

节水目标:全县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到110立方米以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

资源综合利用目标:工业固体废弃物年综合利用率达到80%;珍珠岩、硅灰石尾矿综合利用量分别达到100万吨/年以上。

环境资源目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削减15%。

再生资源目标: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65%;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达到80%,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50%;

生态保护目标:矿山生态破坏复垦恢复率大于30%;退化土地恢复率80%。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

在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广泛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清洁生产中高费项目的实施进度,中高费方案实施率达到70%以上,培植出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企业;除继续在工业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外,将在农业、建筑、矿产资源开采、餐饮娱乐服务业等领域拓展推行清洁生产;对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进行生产或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创建一批废水“零排放”企业;在有条件的企业,引进关键联接技术,通过能源、水的梯级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工业生态链网,建立循环经济型企业。

1.以陶瓷、化工、木材加工3个行业为重点,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20%。

2.在20家重点污染企业实现清洁生产,陶瓷、化工企业全部实现废水“零排放”,在陶瓷、化工、木业企业开展能流、物流集成和废物循环利用。

(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运用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提高各类经济园区的档次和竞争力。要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科学筛选和确定入园项目,实现物流、能流、技术集成和信息与基础设施共享,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

在县经济开发区进行试点,做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实行集中供热,建立入园企业的链接关系,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促进园区产业升级换代,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1.对*天源水处理有限公司进行扩建,形成日处理300吨含酚废水的能力,使陶瓷企业生产废水全部得到处理,实现煤焦油资源化,并为企业提供生产用水。

2.辽浙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形成年生产1亿块轻体砖能力,使陶瓷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100%,同时加大煤矸石、硅灰石尾矿、建筑垃圾的利用率。

3.有条件企业要回收陶瓷磨边泥浆进行综合利用。

4.在陶瓷工业区第三期工程建设集中煤气发生站。

(三)发展新型能源产业

加快以风能、煤层气、生物质能源为重点的清洁能源的建设速度,逐步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大力推广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于一体的“四位一体”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推进秸秆气化、太阳能房等农村新型能源开发,做好我县清洁能源供热规划和试点工作,逐步实施城市中心区供热清洁化。

1.风能年发电达量到52万千瓦时。

2.生物能年发电量5万千瓦时。

3.建设煤层气引进工程,输气能力60万立方米/日。

4.建设“四位一体”生态能源5000个,建成沼气生态示范村100个。

5.建设生物质能源基地。

(四)建设城市资源循环型社会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特种废旧物资和城市中水回收利用系统,提高社会再生资源利用率。

1.在法库镇建设一座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实现100%。

2.建设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

3.采取工业废水和雨水、生活污水清污分流措施,建设城市循环系统,其他有条件的乡镇也要逐步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处理后的污水主要用于城市景观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冷却水等。

4.在经济开发区和有条件的新建生活小区建设区域性的中水回用工程。

5.在县中心医院建设医疗垃圾焚烧中心。

(五)建设资源再生产业工程

发挥经济、技术和区位优势,建设区域性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项目。

1.以县非金属综合矿为龙头,在包家屯乡建设一套珍珠岩尾矿岩粉砌块砖生产线,年生产砌块砖2700万块,消耗矿渣15.75万立方米。

2.在冯贝卜乡、十间房乡建设硅灰石尾矿综合利用加工企业,年消耗尾矿100万吨以上。

(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科学开发利用巴尔虎山、五龙山、望海寺自然保护区,建设望海寺生态公园;规划、建设獾子洞省级湿地保护区;重点对非煤矿山进行整顿和综合治理,依法关闭非法小采石场和红砖厂,原则上不再审批破坏耕地的非煤矿山;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新型建筑材料企业。

1.森林覆盖率达到28.8%,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2.在非金属综合矿进行回填复垦,植树14万株,恢复率达到50%以上。

3.对非煤矿山进行回填绿化,达到30%以上。

(七)发展生态型循环农业

以万寿菊、树莓、葡萄、花生、棚菜、畜产业6个农业经济区为依托,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行农资节约,优化畜禽养殖布局,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鼓励发展有机肥,推行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提高农膜回收率。

1.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达到20%。

2.化肥使用强度小于250公斤/公顷。

3.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小于3公斤/公顷。

4.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100%。

5."四位一体"大棚占保护地比例25%。

6.万寿菊加工企业生产废水达标排放。

7.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生产废水达标排放。

(八)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

根据国家、省、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重点行业的产业政策,尽快制定符合法库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及准入标准,加快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业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同时,要加强政策导向,提高资源节约型产业集中度,鼓励资源节约型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发展和壮大规模经济。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主管县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经济局、县科技局、县城建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统计局、县环保局、县农经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广电站、县供销联社、县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编制全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起草并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和协调全县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落实有关政策及资金,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相关部门、乡(镇)政府、工业园区及企业要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专门机构和确定专人负责,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形成发展循环经济运行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明确部门分工

1.县发改局负责将发展循环经济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将有关试点起步项目列入年度计划。

2.县经济局负责组织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工业发展规划、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3.县科技局负责提高全县自主创新能力、循环经济连接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4.县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负责对矿产资源开发、开采、复垦的管理,整顿矿产资源秩序。

5.县城建局负责城市建设节能、中水回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建筑垃圾管理及综合利用。

6.县农经局负责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及废弃物质资源化。县水利局负责建设节水型社会、保护水资源。

7.县林业局负责木材替代产品技术开发利用。

8.县质监局负责有关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

9.县财政局负责确保发展循环经济财政资金的落实。

10.县国税局、县地税局负责落实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优惠政策。

11.县环保局负责做好日常协调管理工作,编制起步项目规划,监督实施危险废物资源化及安全处置系统的建设工作。

12.县供销联社负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监督。

13.县统计局负责循环经济指标的动态监测、综合分析。

14.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广播站负责宣传教育工作,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节约和循环使用行为,营造发展循环经济良好氛围。

(三)加大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1.科学核定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使污水处理厂运行达到保本微利水平,并积极研究工业废物回收利用的收费政策。

2.充分利用国家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

3.发挥信贷政策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循环经济项目。

4.加大财政对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及再生资源利用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企业清洁生产项目和循环经济链接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给予支持。

5.采取“官办民营、合股建设”等方式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发展循环经济。

6.设立循环经济科研机构,引进相关科技人员,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四)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1.提高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环境资源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

生态县建设范文第4篇

磐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

磐安县从1983年复县以来,一直致力于生态保护工作,不断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推进生态建设不断深化和提升。从1995年起,部署创建生态示范区,2000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5年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新战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得到了初步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影响力、整合力逐步加大,2008年成功创建成为省级生态县。2009年,磐安县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区、打造休闲养生城”的工作目标,2010年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2011年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县。2012年,磐安县新一届党委、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后发崛起”的总要求,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致力建设“品质山城、秀美乡村、幸福磐安”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磐安县积极开展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磐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做法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磐安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化挖掘的多赢之路,实现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互促共赢。

坚持生态立县,营造秀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磐安县地处四江之源,担负着“保浙中一方净土,送下游一江清水”的政治责任,从“生态富县”战略的提出,到“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战略的完善和坚持,始终做到生态保护优先。一是严格实行环境准入。坚持以浙江省生态功能三级区划为基础,综合考虑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将行政区域划分为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四类生态环境功能区,严格环境准入门槛,优化保持磐安生态环境。二是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大力建设新老城区和各大园区污水管网和处理厂,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深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三是深入开展“美化磐安”行动。从2010年起,计划用十年时间财政投资1亿多元完成县城周边、重要交通道路沿线、通景区交通沿线等重要区块的山体林项改造,新建绿地面积1600多公顷,建设“一年四季彩色磐安”。

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复县30年的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已成为磐安生态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领域。一是坚定不移发展生态工业。着重解决好“在哪里发展工业、发展什么样的工业”两个问题,将所有乡镇分为工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旅居主导型三类进行考核,明确在金磐开发区、新城区和省级磐安工业园区“三大区”,以及四个乡镇工业功能区集聚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培育塑料制品、工艺礼品、针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县域特色产业,医药保健、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避免了工业发展“乡乡点烟”现象,绝不牺牲环境换取工业指标。二是常抓不懈发展现代农业。依托生态、优质、高效的农产品资源,培育了中药材、食用菌、茶叶、高山蔬菜、养殖业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其中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口已占总种植面积的62?郾7%,成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中药材产业集聚区被列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三是坚定不移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业。该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先后开发了花溪、百杖潭等十个生态景区,培育了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乐专业村,“山水磐安・休闲养生好地方”旅游品牌逐步打响。

强化生态意识,不断繁荣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意识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推动力。一方面,培育全民生态文化意识。编印校本教材,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另一方面,大力弘扬区域原生态特色文化,对25个历史文化村落和重要文保单位进行抢救性维修,深度挖掘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宝贵经验,结合“玉山古茶场”、“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浙八味”、“榉溪孔氏家庙”等特色资源,不断提升茶文化、药文化、儒家文化的绿色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进山区县生态文明

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完善补偿机制,强化生态文明分类指导。完善省级统筹和转移支付机制,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建立“类别细化,责利匹配,动态考核”的县域生态补偿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机制的导向、约束和激励作用。即在“分等”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分类,确定不同生态因子进行补偿。如对于源头县,可以按“流域集雨面积”、“出境水质”进行水域补偿;对于生态屏障县,可以按森林覆盖率、空气清洁度进行补偿;真正体现生态贡献实绩大,生态补偿收益高的发展导向。探索建立下游受益县市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机制,让下游受益地区向上游保护地区转移支付一定的生态补偿金,加强跨县域生态文明共同体建设。按照“生态是资源,生态是商品”的理念,落实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绿色信贷、绿色贸易等制度,完善治污执法与补偿的利益调节机制。

鼓励自主创新,巩固县域生态建设成果。完善规划体系,在《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分区域、分县制定子规划,进一步明确主要山区县的建设发展思路和模式。鼓励各地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差别化扶持,引导山区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走生态富县的道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巩固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成果,筑牢全省生态屏障。以磐安为例,将以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大力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功能;分批分层次种植芍药、油茶、茶叶、竹子、经济林等,提高森林经济效益;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提高防治污染能力,始终做到“送下游一江清水,护浙中一片绿肺”;严格落实项目审批环保“一票否决”制,扎实开展“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行动,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生态县建设范文第5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和制定了“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新林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总体工作思路,把积极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加以部署和全力推进。努力建设成为“生态和谐、发展和谐、政治和谐、人际和谐”等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1. 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开发建设初期,林区各项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以林为主的资源型林区。改革开放以后,林区经济结构开始调整,社会结构有了新的变化,社会事业相应发展,实施“天保”工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总体思路,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前提下,不断发展社会事业,使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更加突出发展社会事业,有力推动了林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1.1推动林业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认真总结本文由收集整理和汲取开发建设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构建林业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的关系,坚持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充分调动林业人的积极性和社会的创造活力,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使经济社会在总体平衡中健康向前发展;有利于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在加快林区发展的同时,合理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使全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总体和谐。wWw.133229.coM

1.2构建林区和谐社会是解决林区不和谐问题的需要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看,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不够平衡,经济发展缺少大项目拉动;对外交通仍是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教育、卫生等领域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林区职工群众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对因灾因病等特殊情况致贫人员救助难度大;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等。我们要通过构建林区和谐社会,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 构建林业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2.1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和谐大业,生态为本。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是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基础,宁可不要gdp,也要保护大森林。因此,必须以建设现代林业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第一的原则,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的理念,坚定不移地保护好森林资源,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加大森林资源的培育,确保森林资源实现恢复性增长。突出抓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县、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农村保护建设五个重点。抓好植被恢复,加强嫩江、黑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控制。加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等,为林业人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

2.2实施“天保”工程,使森林资源进一步得到休养生息:继续争取国家“天保”工程政策支持,争取延长实施年限,使森林资源进一步得到休养生息。做好实施方案的调整、修订和完善。强化对“天保”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工作。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根据森林资源的承载力,合理确定木材产量,“十一五”期间活立木生产在现有基础上每年下调10%,直至停止主伐生产,实现由用材林基地向生态公益林区转型。继续实施分类经营,加快林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促进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与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使资源管理与利用分开,建立有利于管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

2.3实施资源培育工程,提高森林蓄积和覆被率:继续巩固营林基础地位,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提高森林蓄积和覆被率。坚持培育市场价值高的目的树种,坚持重点区域培育和“见缝插绿”相结合,能造林的地块都要造林,能补植的地块都要补植。抓好火烧迹地更新造林。实施营林工程,开展公益林抚育和低质林改造。对近山区宜林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废弃场址和采矿迹地进行人工造林或植被恢复,对火烧迹地、采伐迹地和次生林地加快人工更新,对远山区实施封山育林。逐步提高单位面积森林公顷蓄积量,实现森林质量与和森林覆被率的“双增长”。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利用,通过精深加工吃干榨净“三剩”资源、推行“以煤代木”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减少非经营性资源消耗。

2.4实施资源保护工程,使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坚持把森林防火作为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航空护林、生物防火隔离带、基

础设施、重点火险区治理和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综合防灭火能力,力争在15年内达到国际现代化林火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林,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行“三总量”管理。实施自然保护区工程,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在抓好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和行政执法力度,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争取工作。

3. 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接续产业

现有产业结构与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加快发展接续产业,以产业化和工业化为和谐社会提供经济支撑。除森林资源外,我区的旅游、气候、山特产品、土地、药材、矿产和地缘等资源都很丰富,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比较大,资源对资金、技术的吸引力比较强,未来发展的物质潜力条件比较好。要突出发挥中国最北地缘优势和大森林、大界江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要加快标准化小区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养殖,切实抓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科学管理、饲料供应等各个环节,把新林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鹿养殖基地与优良马鹿引种集散地,做强特色养殖业;要大力开发加工利用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等山产品,统一组织、统一收购,实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坚持采集和种养相结合,突出纯天然、无污染、疗效好、药效高的特点,大力开发以地产资源为主的高科技产品,同时,还要建设繁育基地,扩大栽培面积,逐步实现产业化;对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的产业,对矿产资源开发要本着既获利又保护生态的原则进行,当前要把煤炭开发作为重点,提高现有煤矿生产能力和回采率,增加煤炭产量,培育税源,并坚持保护性开采,确保采矿企业边开采、边恢复或闭矿停产后全面恢复,做好矿产开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