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祭十二郎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
3、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4、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5、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6、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
7、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8、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9、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与一些专写重大事件、歌功颂德的悼文相比,韩愈的这篇祭文反其道而行之,专写生活琐事,通篇写生活琐事,事无巨细地反复叙写。文章不仅不让人觉得嗦、厌烦,恰恰相反,正因其絮絮叨叨,反复叙写生活琐事,充分地传达出了韩愈对侄儿十二郎的痛入骨髓的哀悼、追悔莫及之情。叔侄情深,令人动容。无怪乎苏轼说:“读《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也无怪乎人们把它评价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课堂上,同学们讨论热烈,深入课文,各抒己见,见地不俗,并高度一致地赞成老师总结的九个字:琐屑累积出深深哀情。
家门不幸――悲
文章不惜笔墨,叙写了韩氏家门的不幸。
作者3岁就死了父亲,成了孤儿,由大哥大嫂抚养。虽然上有三个哥哥,可是非常不幸,三个哥哥先后去世,特别是抚养自己的大哥的去世,令作者深感孤苦无依。这些琐细,作者一一道来,使读者万分同情,为之伤悲。特别是有一个叙写家事不幸的细节,更是令人难忘。就是“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抚汝指吾”的细小动作,生动地体现出了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顾惜;“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寥寥八字,却字字透露出大嫂的深深焦虑、期待和悲伤。在十二郎突然病死之时,韩愈重提旧事琐事,不正流露出韩愈无尽的沉痛与凄凉吗?
不惜细微,深深悲叹家族人丁的不兴。在封建社会里,门第家族观念极强。作者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就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人寰,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琐笔细写,悲情不禁。
旅食京师――悔
对于普通人家来讲,谋生是第一要务。文章再用细笔、锁笔,写他19岁就“旅食京师”。经过“其后四年”、“又四年”、“又二年”,前后10年的打拼,才略微地有了一官半职,才有能力接侄儿十二郎来和自己一起生活,但是,时局动荡,又一次一次没有接成,使自己和十二郎天各一方。
总想来日方长,年纪还轻,等自己家业稳定,再接不迟,哪成想,十二郎竟突然病亡。得到噩耗,作者不敢相信。他悔呀,他自责呀,为什么“我”要“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他反复地说,是真实的呢,还是在做梦呢?尤其是对于十二郎死亡的具体时间的推究,更是琐屑到不能再琐屑的地步了。十二郎之死,已是事实,可作者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地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甚至对死讯本身,也疑其非真而梦呢?这都鲜明地反映出作者对十二郎忆之深,念之切。琐笔细写,悔恨茫茫。
未老先衰――叹
作者写此文时,年仅36岁。以我们今天的情况看来,36岁,那绝对是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之年。可是,作者却说自己“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已然像个老者。想到父辈、兄长们皆死于康强的中年,自己这个衰弱体质,又如何能够久存于世。并由此而推及,年轻而康健的大人尚不可保,年少而羸弱的小孩子又如何能够保全。
更有甚者,作者写道,“吾自今年以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用“未老先衰”一词来形容作者,那是再恰切不过的了。
作者事无巨细地反复叙写,点滴呈现自己未老先衰的身体状况,正体现出了对十二郎的深情厚谊、深切哀叹。白发人送走黑发人,谁又能不悲不哀呢?悲哀过度,身体岂能好得了么?身强力壮者都挺不住,未老先衰者就更不用说了。琐笔细写,哀婉浩叹。
小病丧命――恨
十二郎得了一种小病――软脚病。南方人常生此病,而且刚生此病,作者说自己没有重视,以为不要紧,无大碍。可万万没想到,这个疏忽,竟然夺去了十二郎的命。客观地说,这当然怪不了韩愈,可韩愈总觉得自己对不住侄儿十二郎。他深深地自责、自怨、自悔、自恨。恨不得就跟了十二郎走算了。写到悲情无法释放时,自然而然地呼唤出“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哀莫大于心死。韩愈用细节描写,反复陈述的手法,哀婉凄厉之情,溢于言表,让人不得不深受感染,为之恻目。琐笔细写,悔恨绵绵。
后辈孤苦――哀
在古代,是非常讲究家族人丁兴旺的。可韩愈家族却几世几代,单苗独传,孤苦伶仃。韩愈只有一个10岁的儿子,十二郎也只留下一个5岁的儿子。虽然十二郎还有个女儿,可在封建社会中,女子无地位,根本算不得后嗣,而是别人家的人。
如此单薄的后辈,如此孤苦的后辈,怎不让韩愈触目伤怀。在大人都纷纷早逝,特别是十二郎早逝的境况下,如此孩提,怎能不担忧其成长呢?这些琐碎的陈述,反复地叙写,使人深感其痛不欲生的情状。琐笔细写,哀不自禁。
丧葬难周――疚
既然生不能同住,生不能好好团聚,既然留下了诸多遗憾,那么,要怎样才能尽量地弥补一些呢?最好的弥补方法,当然就是处理好死者的后事了。
可是,万分痛心的是,“我”现在还没有能力把十二郎归葬祖坟,只能让他暂时葬于他乡。不仅琐屑地叙写这种丧葬难周的情况,而且又把笔墨伸向更细微的琐事去写,写如何安排后事,并派自己手下人建中去吊慰和安抚。甚至细致到了如何安排家眷,如何让仆人为十二郎守丧,如何安顿十二郎的乳母等等。如此琐笔细写,愧疚深深。
总之,无论是悲、悔、叹,还是恨、哀、疚,都是从琐屑的叙写中,得到充分地体现的。这些琐屑的叙写,也全都指向了一个方向:追叙作者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带给作者的难以抑制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和莫大哀痛。
语文课的人文性首先表现在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老舍先生说,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和感情,不是从字典词源里找到的字词和词汇。因此,我们学习课文不可能是单单阅读一个个文字符号,就字论字地解释词义,而且还要领会文字表达的感情和作者所传达的思想。因此,学习课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字、词、句、段、篇,以及语法、修辞、逻辑,还要用美好的语言规范学生,用真挚的情感熏陶学生,用深刻的哲思启发学生。例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所祭者为自幼亲如手足,竟至生离死别的十二郎,作者念及十二郎年少遽死,自己求禄远离,不能送终,甚至不知他死亡的确切日期,故一片惨痛之情自肺腑流出,泪随墨挥,楚楚动人。感情又极往复变化之致:时而悼十二郎,时而自悼;时而疑,时而信;时而痛呼长号,时而凄咽絮语。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感悟,理解,领会这真情,而不能仅仅停留于篇章结构的分析。
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务必立足于课文本身,通过课文学习自然进行,要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融合在一起。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对课文不作更多的理解和感悟,总喜欢借题发挥,尽管激情澎湃,议论深刻,富有感染力,但课堂道德说教有余而语文味不足,已不是语文课了。可以说这种做法是一种极端,也是对人文教育的一种误解。
语文的人文性还表现在语文教师本身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影响。
语文课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是教材,而且是活教材,都会影响学生。有位教师在讲《荷塘月色》时,导入十分动情,他说:“我一直崇拜着一个人,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和朗朗清气。他就是朱自清先生。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散文《荷塘月色》,走进先生的心灵。”他不是背台词,而是用心去说,上课一开始便鲜明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作者溢于言外的崇敬之情。整整一节课,每次提到作者时,这位教师都是用“朱先生”或者“先生”,且说的时候饱含深情。教师对课文作者所怀有的敬仰之情本身就是很真很美的情感,这鲜活的美好的情感也必然会感染学生。这样的教师也会被学生喜爱。
⒈“与其……孰若……”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与其……不如……”。例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坐着等待死亡,不如奋起拯救我们的村子。
(《冯婉贞》)
⒉“非……则……”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不是……就是……”。例如:“非死则徙耳。”――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
(《捕蛇者说》)
⒊“果……耶,抑……耶”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呢?”例如:“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能确凿知道原杨州阁部史公是真死了,还是没有死呢?
(《梅花岭记》)
⒋“与……无宁……”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与其……不如……”。例如:“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与妻书》)
⒌“……如……”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或者……”。例如:“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一个方圆六七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我(冉求)去治理它,等到三年之后,我就能让百姓富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⒍“其……其……”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例如:“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传来的信息不可靠呢?(《祭十二郎文》)“其然乎?其不然乎?”――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祭十二郎文》)“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不懂得千里马呢?(《马说》)
⒎“虽……犹……”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即使……也……”。例如:“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论贵粟疏》)
⒏“如……则……”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就……”。例如:“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寡人之于国也》)
⒐“使……则……”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就……”。例如:“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假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灭亡他们呢?
(《阿房宫赋》)
10.“试使……则……”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如果(假使)……就……”。例如:“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么两者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过秦论》)
11.诚……则……”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就……”。例如:“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如果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
(《谏太宗十思疏》)
12.“虽……则……”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却……”。例如:“北虽貌敬,实则愤怒。”――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却很愤怒。
(《〈指南录〉后序》)
13.“然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可是(但是)……”。例如:“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虽然这种刻骨的怨恨(让人难以启齿),可是又怎能隐瞒不说呢?
(《柳毅传》)
14.“虽……然……”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即使……然而……”。例如:“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和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即使国家没有外患,然而对谋臣和武士,不可不供养他们以供选拔。
(《勾践灭吴》)
15.“非惟……抑亦……”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不但……而且……”。例如:“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这不但是时运而已,而且也是人为的谋划造成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
16.“尚……况……”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尚且……何况……”。例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一个平常人尚且觉得羞愧,何况你还身为将相呢?”
(《廉颇蔺相如列传》)
《清文评注读本》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指《祭妹文》)乃鼎足而立。”《祭妹文》之所以受人推崇,在于“情真”二字。袁枚是清代“性灵”诗说的倡导人,他说:“若夫诗者,心之声也,性情之所表露者也。”又说:“诗者,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从袁枚的这些诗歌理论可以看出,他是主张直写“性灵”的。“性灵”虽为就诗而论,但作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文创作也是绝不会例外的。《祭妹文》就是成功地实践其“性灵”理论的代表作品。封建社会的祭文,多浮夸不实,流于对死者的谀颂,缺乏真情实感,不足观。《祭妹文》虽记生活琐事,但无一不关“情”。语出肺腑,哀婉真挚,一唱三叹,可谓事事关情,语语动情,字字含情,或寓情于事,或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亡妹一往情深的怀念之情,并使之成为贯串全文的主线。这突出地表现在:
一、叙死因。袁枚三妹素文“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究其原因,则由于素文少年时代听先生授经,“爱听古人节义事”,长大以后即躬身自践。袁枚《哭素文三妹》诗也说:“少守三从太认真,读书误尽一生春。”但作者记述这些的目的不在责人,而在责己,在于表现对亡妹的真挚情感。
二、记幼年琐事。作者在记叙素文死因之后,则以人物传记的手法从幼年写起,按顺序叙写亡妹一生的德才事迹,表达对亡妹的深切怀念。幼年琐事何其多也,但作者只选了四件日常琐事:同捉蟋蟀、相伴温书、掎裳悲恸、瞠视而笑。其中以同捉蟋蟀一事写得最为凄切感人。“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这一句中,“临”字的正确理解十分重要,是此句中的关键字。课本就“同临其穴”解释为“同到它的穴边。临,到。”我认为这一解释不妥。江苏文艺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解作“同到埋蟋蟀处凭吊。临(lin):哭吊死者。”《左转·宣公十二年》:“卜临于太宫。”杜预注为:“临,哭也。”《汉书·高帝纪》:“袒而大哭,哀临三日。”颜师古注为“众哭曰临。”可见,“临”解释为“哭吊死者”更为恰切。“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及至“岁寒虫僵”,兄妹二人同葬蟋蟀,且于蟋蟀墓穴之畔洒泪凭吊,这无论从语境、情境和人物特定年龄的心理特征都是十分吻合的。作者于此直写性灵,小儿女真情痴态,可感可掬。特别是作者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与“予今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凄婉感人。
相伴温书,先生适至,啧啧不已。当年月圆同读书,今日月缺人已亡,作者的无奈与惋惜已尽含其中。袁枚远游广西,素文掎裳悲恸;袁枚中进士归来,素文瞠视而笑。这一悲一笑之中足可见出兄妹之情深。正因如此,作者才倍觉痛楚。“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如影历历,逼取便逝”的童年往事,既使“年光倒流,儿时可再”,亦已“无与为证印者矣。”所以作者“思之凄梗”,“呜呼”连连。兄妹情深,溢于言表,凄切哀婉,读之感人。
三、记妹归母家后的情况。如果说前文是为了突出素文的“贞”,那么,本段则突出了她的“孝”和“才”。本段记了三件事:扶持阿母、治办文墨、终宵刺探。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塑造一个孝女和才女的形象,而是为了表达对亡妹的痛惜和怀念之情,故袁枚将前两件事一笔带过,而突出地记叙了第三件事。回忆当年自己生病之时,三妹素文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病情稍有好转,素文则又“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袁枚于这人之常情之事中,寄托着对亡妹刻骨铭心的思念。抚今追昔,思之将来,以“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一句,将难言的思念转为直接的悲叹。这思念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千千万万的读者,古今中外,都能感受其深情,同发悲声。真可谓怎一个“哀”字了得!
四、记妹病危和死时情状。这是全文的抒情段落,亦记了三件事:阻人走报、绵惙望兄、一目未瞑。本段主要叙述素文忍死待兄和袁枚懊悔远游的一片至情,可以说是字字辛酸,字字血泪,撕肝裂胆,揪人心肺,把全文的抒情推向了顶峰。阻人走报是代兄设想,试想,兄妹之情如斯,兄既知妹已弥留,怎能不急匆而归?妹贤如斯,天下有几?绵惙望兄,多想再见兄一面?“心有灵犀一点通”,袁枚梦见妹来告别,预感不祥,飞舟渡江,然为时已晚,只留下了作者永久的遗憾和深深的懊悔:“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袁枚在妹妹死后几小时后才赶回家,当时素文四肢尚温,却未能与妹妹说上最后的一句话,从此已天人永隔,无从相见了。作者在此直抒胸臆:“呜呼痛哉!”“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于此,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呼天抢地、声泪俱下,悲痛欲绝的情状,作者的撕肝裂胆、无限哀思尽在这两句之中。情之愈真,悔之愈深,而思之愈切。
五、叙亡妹身后事。祭死者而慰死者,这是祭文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故作者重点记了四件事:付梓诗稿、代嫁其女、传其生平、谋其窀穸。写这几件事是为了告慰亡妹的在天之灵,可谓安慰与悲恸交错。本段的叙事似乎更加平淡,但却无一字不关情,并非作者的请已抒完,而是声竭泪干之后的片刻宁静。叙述安慰之后,连用两个问句作结:“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直抒胸臆,回想自己身后事,悲从中来,直呼亡妹,哀思之情更加难以自禁,这是压抑之后喷发而出的情感,因此也更具震撼力,同时也使文章再次涌起情感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