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推敲教学设计

推敲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推敲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推敲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师生 教学理解 实践知识 教学设计

近年来,教师的实践知识对于教师专业的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已成为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基于“为实践性知识而教”的教学价值取向,笔者在高师生教育学科的教学中进行了教学设计活动。高师生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推敲》为例,在一定时间之内,阅读课文,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教学思路和方法。观察高师生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总结他们的《推敲》教学设计,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不合理。

尽管已经系统学习过语文课程标准,但还是有少数的高师生不能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去思考教学目标。除了每个人都有的“朗读课文”和“掌握字词”的要求外,还有 “讲述故事”“理解推敲的含义”“感知人物形象”“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75%的人将“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作为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忽略了对小学语文而言、对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掌握推敲的方法,养成推敲的习惯”的要求。85%的人将“理解推敲的含义”作为教学重点,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读完整篇文章之后,对“推敲”含义的理解应该是自觉的、容易达到的要求。在这样不科学的教学目标指引下的教学内容自然不可能做到合理准确,甚至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完全脱节的现象。

其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不合宜。

王荣生教授提出“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教的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高师生在教学设计中缺少学情分析,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的活动;或者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但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心理图式与阶段特点;脱离了学生的学,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的灵动就僵化为机械传统的“伪学生主体”的教学。很多学生运用了“讲一讲、演一演”的教学方法,即让小学生讲讲推敲故事、演演贾岛撞韩愈的情节与场景,满足于表面上的师生互动、学生文本互动,不敢大胆质疑——“敲果真比推好么?”更没能引领学生在更深的思维层面思考“为什么敲比推好?”“推敲的方法是什么?”

高师生在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语文教材教法、课程与教学论、心理学等相关教育学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后,在教学设计中出现以上问题的现象值得反思,究其原因,根源于与高师生的教学实践知识缺乏、教学理解(这里的教学理解是教学主体对教学以及教学相关事象的理解)不正确。因此,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一线教学的新教师应关注高师生的教学理解,重视高师生实践知识的积累。投射在教育学类课程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进行学习指导,加强高师生的教学理解

要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过程非常重要,而教师的教学观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作用。高师生虽然学习了不少教育理论知识,但人们也逐步认识到高校教育学类的课程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不能紧跟快速发展变革的教育实践,以致高师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解很大部分来自于自己童年时代的语文课堂,学生在进入教师教育培养之前,自身的求学经历通过“学徒观察”的方式习得相当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形成了相应的教学假定与信念。教育类课程要作为教育知识的“过滤器”和“识读机”,修改或转变既有的教育信念与假定,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高师生对教育理论、方法和技术可以进行意义的解读。

二、改变评价方法,促进高师生的教学理解

平时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在这次教学设计活动中却表现出课程标准理解不深入、学生学情把握不准确的缺点,是因为在当下以甄别师范生学习成绩为评价目的,以理论知识为评价内容,以纸笔测试为评价手段,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教育类课程的评价方式下,师范生“上课听理论、考前背理论”,只要有正常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能立竿见影地得到不错的考试分数,还可能产生教育理论素养高的幻觉。教育学类课程除了笔试测验之外应该同时发展表现性评价,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去表现其所知与所能,不仅检测学生知道什么,而且关注学生能做什么,依据学生的外在表现,教师可以评判其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解。在具体做法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诸如撰写课堂观察报告、教育实习的教学反思、开展教育调查、说课、实地课堂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课题研究等考试形式,要求师范生完成相应任务。

三、采用案例教学,积累高师生的实践知识

对于师范生来说,实践知识在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形成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入职适应性上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教师在教学技能的讲授中,穿插真实的班级教学情景案例,案例没有特定的解决办法,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在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传授为主。案例来自于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为缺乏实践经验的高师学生提供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鼓励高师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引导学生归纳出程序性知识,有效地把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帮助高师学生建立其教学实践知识。

四、模拟教学情境,完善高师生的实践知识

推敲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用 角度 气度 广度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因而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我们应在更高的视角、更广的层面去理解和实施阅读教学,唤醒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真正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设计《推敲》一课时,我想让学生在一个兴趣盎然的环境中学习语用,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故而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以独特的“角度”,巧妙设计教学突破口。本文可供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地方不少,但由于课堂容量的有限,我必须大“气度”地舍弃部分内容,注重关键语言训练点。我努力寻找教材中的“出路”,让学生基于文本进行语言运用,积累语言经验,落实文本后能由此及彼地横拓“广度”,帮助学生触类旁通。

一、角度――研读教材。巧设教学突破口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精心备课是高效课堂生成的前提,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从小处着手而前往“别有洞天”的大境界。

《推敲》一文的故事起因于一个“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夜晚”,如此幽静之景也是贾岛所创作的《题李凝幽居》一诗的环境背景,而韩愈主张用“敲”比“推”的理由之一也是“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由此可见,文中的环境描写大有文章。那么如何将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引出供学生品读赏析呢?我将目光聚焦在了贾岛的诗――《题李凝幽居》上,从诗中寻找文本教学的“突破口”。既然课文中出现了贾岛的诗篇,那便是一种教学资源,我首先让学生去读这首诗,在诗中感受李凝居住的环境之幽静,找到诗眼“幽”字后伺机追问:读一读第2小节,哪些句子围绕了这个“幽”字来描写李凝居住的环境?学生找到体现环境幽静的句子,发现“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句可看出李凝居住之幽深。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既在字面上反复推敲字义,又能紧扣文本内容仔细揣摩词语内涵,在学习《推敲》的过程中体验“推敲”,玩味“推敲”。

二、气度――取舍内容,探寻语言训练点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学科定位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以教材为例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姓“语”,这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教W应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性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取舍。因此,我们应该在解读教材、剖析文本、设计教学时,有一种懂得“取舍”的气度,在简单扎实的语文课堂中追求“一课一得”。“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便是这“取舍”之道。

(一)词句品析

语言文字中承载着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阅读教学中,紧紧围绕文本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揣摩、理解、品味,从特定的情景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领悟言语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感悟文章遣词造句巧妙的同时,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贾岛反复思考,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不知不觉”就进入了长安城,“闯”进了仪仗队。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理解“吟哦”的意思,并“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在动作中感受贾岛斟酌字眼时的专注,顺理成章地体会到“不知不觉”和“闯”背后的人物形象,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贾岛对于文学创作严谨认真的态度。

(二)表达训练

语言表达是学生用语言反映思维成果的一种行为活动,也是一个学习运用,再创作的过程。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语言表达实践的平台,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推敲”一词有一段来历。它既是一个千古传诵的文坛佳话,也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作者在编写本课时也是根据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行文的。故事学完后,我为学生提供了文章的脉络及故事的关键点,让学生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丰富内容,以达到故事情节的清晰、生动。

出示:

(起因)夜深人静月光皎洁拜访沉睡

(经过)吟哦推门敲门比划闯进

(结果)宽恕思索礼貌宁静响亮斟酌推敲

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创造性的思辨与交流中,将原本静态的语言生动化,焕发出生命力,既巩固了“推敲”的含义,也体会着表达的魅力。

(三)写法指导

教学中要把目光从内容的锁定聚焦在方法的引领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授之以鱼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推敲》一文中,其环境和推敲的过程描写都用了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比如,从文中的“夜深人静”和“月光皎洁”两个词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环境的幽静,而“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则以动衬静,从侧面衬托出环境之静,两者结合,使静更静。在此基础上,再去让学生揣摩“为什么作者描写贾岛认真推敲字句的过程还要花费笔墨描述行人、车辆的反应?”便迎刃而解。

三、广度――超越文本,学会举一而反三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阅读教学是为了以教材为例,让学生懂得阅读的方法,找到阅读的策略,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更多地关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迁移文本语言形式。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也就是说,对于文章中个性化的语言,可以通过模仿将言语形式迁移到课外,以所仿句式表现生活情景,从而达到运用的目的。如《推敲》中的“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我由浅入深地设计练习,让迁移循序渐进,在实际操练中把握语言运用的本质和规律,做到“入乎其内以观其理,出乎文外以通其变”。

出示:

即使今天下雨,

____,也阻止不了我去上学。

____,____。

推敲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交际情境;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71-02

浙江省教育厅规定每位在职教师5年内必须完成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本人作为一名高校研究语文教学法的教师,也有幸承担了大量的、各个层次的一线教师培训任务。在和一线教师的讨论交流中,我发现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10年了、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正式稿)也已颁布,许多教师也正努力试图把自己对课标的理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但真正的课堂教学还是存在着对课标"小学口语交际"部分关键概念理解不清以致在教学中走样的现象。本文以三个同课异构的教学片段为例,借此阐述对课标"小学口语交际"关键概念的认识及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的一些看法。

1.小学二下口语交际《秋游怎样组织》教学片断

"秋游怎样组织"教学设计(片断1)

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枫叶似火,硕果累累,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老师相信大家肯定想到秋天的原野去游玩一番,那么,秋游该怎么组织呢?

设计者称这是用语言来创设情境。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内就秋游如何组织谈自己的看法,组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质疑。然后小组推荐代表面向全班发言,及时组织评价。

"秋游怎样组织"教学设计(片断2)

情境一:

(1)当你回家说起秋游而家长表示反对时,你将怎样用自己的秋游计划来说服家长?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喜欢扮家长的为一组,想好劝阻学生去秋游的种种理由。喜欢扮演孩子的为一组,想好如何用所作的秋游计划说服家长。

(2)学生在小组内扮演各自的角色,进行对话沟通。

(3)选择一两个小组汇报表演,及时组织评价。

"秋游怎样组织"教学设计(片断3)

导入:秋天是美丽的,我们在课文中感受了秋天的美丽,这周六我们班级组织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秋天的美丽。老师这里有两个地方一直敲定不下来,想听听我们同学的看法,一个是学校附近的五磊寺爬山,一个是学校附近的上林湖观湖玩水。

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去五磊寺一组、去上林湖一组,小组交流讨论,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内就自己喜欢去的地方陈述理由,组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质疑。然后小组推荐代表面向全班发言,两大组学生可以互相提问或质疑,及时组织评价。

2.三则同课异构的启示

启示1: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怎么落实?

关于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课标里有明确的阐述"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2000年语文教学大纲、2001年语文课标试验稿和2011年语文课标正式稿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预示着单向地听说表达的结束,口语交际教学更强调"双向性""互动性""交际性"。听话说话能力是口语交际的基础,但口语交际还包括交际技巧、交际修养、交际心理等因素。由此我们分析,片断1的教学结果可能会出现"学生一人上台讲话,其他学生倾听"、最后全班总结出几条秋游要点的现象,教学目标还是陷入了传统的"单向的听话说话"。而片断2、片断3的教学设计中具有"双向互动性"特点,片断2是学生和家长间的互动,片断3是"选择五磊寺的学生"与"选择上林湖的学生"的互动,口语交际的目标应在双向互动中落实。

启示2:小学口语交际的交际情境怎么设置?

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具体的交际情境"怎么理解?"具体的交际情境"必须是真实生活情境的反映,教学是源于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教学"而交际。为"教学"而交际的口语教学因为师生都明白是为了完成某种教学任务,口语交际的言词、态度的真实性等大打折扣;而源于生活需要的口语交际因为逼真的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课堂教学真实而自然,真实自然的课堂氛围是完成一切教学任务和塑造学生真诚人格的前提。由此我们分析三则同课异构,片段1的教学必须在周末秋游中兑现,片段3的教学结果就是周末班级秋游的地点。而片段2的教学设计创设了学生间双向互动的情境,但我们仔细分析,发现这种交际情境的创设经不起推敲。《秋游怎样组织》是二年级的口语交际内容,刚入学一年的小学生让他们自己独立组团秋游,并让他们去说服家长可能性不大,考虑到安全等问题,家长听都无需听就否定计划。而若是学校组织秋游,家长绝对同意,学生根本不存在说服不说服。片段2创设的交际情境的真实性值得推敲,若在一种虚假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练习,学生就无法真正投入,就会以一种戏谑的心态来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言语表达,结果就是以课堂为平台表演了一出闹剧。

启示3: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评价落在哪儿?

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是紧密相关的,既然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是"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和交际修养等的提高,教学评价就得紧紧围绕这些来展开。课堂评价虽然是及时性的评价,我们从三个教学片段中也看不出评价的真实面貌,但因为评价关乎教学取向、关乎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还是对于评价展开阐述。片段1的评价重点应落在"秋游怎样组织"的完整的言语表达而不是断断续续地归纳出"秋游怎样组织"的具体事项,否则就会出现"很多老师上'如何进行电话交流'关注的不是'交流'而是'如何打电话'的一些动作"等课例。片段2、片段3的评价点也肯定落在学生与"家长"、去五磊寺学生与去上林湖学生间的双向互动的言语交锋的评价和双方交锋时交际修养的评价,若对此没清晰认识的话,片断2、片断3的评价很容易被热闹的课堂气氛所蒙蔽。情境创设都是为口语表达的提高服务的,交际能力的提高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更是我们教学评价的落脚点。

推敲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摘 要】课堂教学设计是为了支持有效的学习而预先对教学所进行的规划与组织,是对学生学习业绩的解决方案或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它是一种改进教学的艺术,也可称为“教学策划”。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就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本文依据多年教学的经验,谈点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艺术的体会。

1. 设计好历史教学方案 历史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根据历史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要制订出教学方案的“蓝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就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例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卡壳了,怎么办?或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或变换角度等。这些都必须熟悉教材才能办到。

(2)要熟悉学生情况。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向。

(3)要充分备课。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情景。例如,当教师讲到某个地方,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般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最后该怎样归纳等等。

2.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目标陈述。它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行为来陈述目标,且目标尽量清晰、可测量可操作;它更要考虑学生从事学习时的能力,在教授新内容之前,就将目标明确告知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能予以掌握。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这一节的教学目标可这样定位:①学生能用自己的话陈述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的历史条件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②学生能够辩证认识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商业资本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关系;③学生能根据教材中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一段材料说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2)学生起点能力明晰化。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的基础上。所谓起点能力,是指学生已有的与新学习有关的能力或倾向的准备水平。传统教学事实上备课大多注重的是教材,对学生的起点学习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且传统教案中也没有“学生情况分析”或“学生起点能力”这一栏目。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对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十分清楚并认真分析,将教学目标、要求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作反复比照,从而使学生具备起点能力,巩固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如在教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节内容时,我对“学生起点能力”作了下列分析:①知识准备:学生已初步掌握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导火线、领导阶级、任务、性质、历史作用等有关概念。②技能准备:学生已懂得或会运用下列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原因;早期资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人民大众是革命的主力军;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历史的进步,但也有其曲折性与复杂性。通过上述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十分清晰了,有利于学生呈现新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迁移、巩固新知识。

(3)学习步骤合理化。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而科学的教学设计则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选择适合学习任务和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和媒体,因此,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如美国教育家加涅就认为“教学是一系列精心为学习者设计和安排的外部条件,这些事件用于支持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并为此定义了教学序列的九个一般性步骤:引起注意-告诉学习者目标-刺激对必备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明确行为-提供行为正确与否的反馈-对行为评估-强化保持与转化。因此,我认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步骤设计至少必须有以下四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的环节:第一,复习旧知识-找到新知识立足点;第二,出示新内容-告知学生学习目标;第三,呈现新知识-嫁接同化形成新网络;第四,巩固检测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迁移、转化。

3. 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1)学习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它同样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需要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感觉到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才能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要搞好教学设计,教师要占领“制高点”,居高才能临下,纲举才能目张。这个“制高点”就是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就是科学的教育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摆在我们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课题。

推敲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模式;设计;反思;教学风格

一、备“思想”

备“思想”,是指根据所上课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力水平,从整体上确定上这节课的基本想法,在大方向上构建好这节课的轮廓。

对《透镜》这节物理课,我的指导思想是:重点做好透镜对光线会聚与发散的实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并画出三条特殊光线。实验先由学生分组探究,然后由教师进行评价、示范和小结。一句话,总的教法是通过学生自学、实验、交流和教师的适当引导来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我们知道,同一节课的教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师由于思想、理念、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同一教师由于教具学具的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教材内容的不同也应有所不同,关键是教师能从中筛选出一种教法,把自己的教学所长、学生的学力水平和教材的内容特点做到最为有效的结合,为此有必要在课的整体教法上做好“预设”,准确把握好这节课的基本教法,定准教的大方向,使课的质量有较好的“生成”,避免上课的盲目性。

二、备“模式”

备“模式”,是指根据课的指导思想,确定一节课的框架结构和教学模块,一般用较为简明易懂的文字来概括。例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练后讲,练在当堂”、“读读议议,练练讲讲”、“‘三三六’自主学习”、“讲学测271”等教学模式。从课的教学模式能看出课的总体特征。

《透镜》这节课的教学模式确定为“自学·探究·展示·应用·测评”。即教学的第一模块是让学生自学课文或导学案,第二模块是分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理解会聚、发散、焦点、主轴等概念,画三条特殊光线;第三模块是让各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接着由教师进行评价、实验示范和小结;第四模块是选讲典型例题;第五模块是让学生做检测题,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与技能。

备“模式”的最大好处,一是使教师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二是便于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三是有利于形成与教学模式相对应的课堂文化。这都是高效课堂所必须的。

从学校角度来思考,研制学校课的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对全体教师的上课提出规范性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对课堂教学领导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学校特别是名校或想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学校,都会重视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研制,有的还作为学校的品牌加以重视。

要明确的是,各个学科教学模式的框架结构或称谓虽与学校相同,但其中的内涵、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就是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师也不会相同。例如,学校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先学”什么,怎么“后教”,“当堂”在那个环节,“训练”形式和做法,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不同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学生的学力水平、教具学具器材等,进行灵活设计和实施。同时,教学模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办学条件、教师水平和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三、 备“设计”

备“设计”是指根据课的教学模式,设计课的执行过程,落实课的实施方案,就是写出教学过程中各模块的具体做法。除了要明确三维度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内容和所需的教学资源之外,主要精力是放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或模块中,教师做什么、学生做什么、意图是什么、用时多少,作出较为科学、合理、简明的可操作性设计。

《透镜》这节课的主要教学设计如下:

[自学模块]让学生观察、触摸透镜,知道凸、凹透镜和厚、薄透镜的含义;阅读课文或导学案,对焦点、光心、焦距、主光轴等概念,对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三条特殊光线,有初步的感性了解。教师巡堂,关注学生的自学状态。用时5分钟。

[探究模块]通过教师对探究过程的说明、指导,让学习小组的学生“经历”:(1)用激光演示器做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凹透镜的实验;(2)让一细束激光分别平行入射、从光心入射、从焦点或对着焦点入射到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实验;(3)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探究;(4)由实验结果画出三条特殊光线。用时12分钟。

[展示模块]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学习小组内部讨论、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陈述本小组的探究结果,即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定凸透镜焦点的方法和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或对其他小组探究结果的评价。第二阶段是由教师在肯定各小组探究、展示的基础上,对学生探究过的实验再次进行示范演示,并配合课件中光线通过透镜的动态传播,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相应的矫正和总结。用时13分钟。

[应用模块]结合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各举一道例题。例如,为什么不能在深山密林中丢弃水瓶?又如,已知入射、折射光线,画出“黑盒子”中的透镜等。用时6分钟。

[测评模块]围绕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对光线的会聚、发散作用和三条特殊光线光路图作法这三个方面,提前编印好一份包括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实验题、作图题等题型,共约10道左右的检测题,发给学生当堂完成。用时7分钟。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妨碍教学设计实施的主要环节进行反复的推敲。例如,在“探究模块”,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实验探究状态,要使学生尽快熟悉实验器材和操作方法,小组同学能相互配合,懂得记录实验结果或光路图,还有教师在实验示范时与课件动画的配合,都会对教学进程及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都要反复推敲,以便找出最佳的设计。

只有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为学生所接受、领会,教学设计才能避免“纸上谈兵”。

四、备“课件”

备“课件”是指运用电脑信息技术,将教学设计各个模块或环节中涉及到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集成为一个有交互功能的教学软件。课件操作简便,形象生动,能把学生难以理解、用语言和常规方法不易表述、抽象复杂的知识规律表达清楚,且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因此,备“课件”是教师备课不应缺少的一个环节。

要制作多媒体课件,一是至少掌握一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软件,熟悉常用的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软件的使用方法;二是课件素材的收集和制作,例如,通过网络、光盘、电视收集,用数字相机或录像机拍录,用动画、图片、声音、视频等软件制作。有了这些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就会水到渠成。

《透镜》这节课的多媒体制作如下:

制作软件的选择。由于内容比较简单,选用PowerPoint和几何画板即可。

脚本构思和编写。只需设计一个包括“透镜在生活中”、“认识凸、凹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应用举例”四部分组成的脚本。

课件素材的准备:

[透镜在生活中]通过光盘、电视、网络收集或用录像机拍摄,制作一段两分钟左右的视频,通过透镜在日常生活、医疗、交通、航天、科研等领域的应用视频(可自行配音),使学生了解透镜的广泛应用。同时设置疑问(如在太阳当空时为什么不能给花草浇水),引入新课。

[认识凸、凹透镜]用几何画板“动态”地画出凸凹透镜和厚薄透镜,让学生理解凸凹透镜、厚薄透镜、光心、主光轴等概念。

[透镜对光的作用]用PowerPoint或几何画板,制作平行光束通过凸透镜、凹透镜时的动态传播过程,单束光对着光心、焦点通过透镜时的动态传播过程,使学生加深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会聚或发散作用,理解光心、焦点、焦距的含义。

[应用举例]例题的情境创设、讨论、分析和解答。

要注意的是,能提供实物器材让学生做的实验,不应该用课件来代替。

五、 备“风格”

备“风格”是指再一次思考已完成的教学设计和制作的课件,看自己的教学所长和能力优势是否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一种有意识地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备课环节。

名师上课,为什么会受到同事和学生的欢迎?主要还是特色别样,风格鲜明。不少教师语言风趣幽默,实验奇思妙想,课件动画设计很逼真,知识呈现很有艺术性,等等,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不重视备“风格”,最终没有形成有别于他人的教学风格。

《透镜》这节课我想体现的教学风格,一是学生通过自学或实验探究能学会的,教师只作总结性的评价和小结;二是利用自己课件制作中动画设计能力的优势,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能有意识地坚持下去,最终会在这两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给听课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发,这就是“风格”。

六、 备“反思”

相关期刊更多

文学自由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西地方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