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声乐学习

声乐学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声乐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声乐学习

声乐学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声乐辩证法;整体与局部;对立统一

近几年来,从不少声乐学习的学术文章中,我从中认识到,一些声乐学习者,之所以能取得好的声乐学习效果,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走向辉煌,是由于其学习中正确的理论思维与声乐学习实践紧密地相结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学习中具有辩证法的哲学思维。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现结合一些声乐教学实际状况,对以下几方面加以认识。

一、把握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在声乐学习中,容易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整体和局部的问题。声乐大师沈湘说,歌唱需要三个条件:头(头脑)、心(感情)、身(发声器官——歌喉),三者的配合统一才能完成美的歌唱。这三者之间的配合统一,其实质就是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若单纯强调某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例如,我们学习声乐过程中老师要求“以情带声”,但是许多人对其理解比较简单、笼统,流于表面,认为有了情就有了声。声乐是声音的艺术,故“声”是歌唱的基础,“情”是建立在“声”的基础之上的。为此,在声乐学习中,我们必须坚持进行长期严格、系统、正规的专业声乐技巧的训练,同时要培养自己感受、鉴别美好声音的能力。在我们的声乐学习中,往往会停留在声音的纠缠之中,没认识到声音应与艺术表现和审美需要有一个更高的审美角度,这个角度是:“演唱者把歌曲思想、情绪和情感注入到歌声中去,那么歌声就具有了美感。”将歌唱技术与传情达美恰当结合,这才是声乐的真正意义。

由此可见,我们在学习声乐中应注意将发声技术、歌唱心理、音乐美学以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在声乐学习中,我们还应注意把握整体,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自己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在声乐学习中树立整体观念,防止片面性。

二、处理好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对立而统一,并且是在矛盾的运动中发展。声乐也是如此。例如,歌唱中的声音与呼吸是矛盾的问题。“气”和“声”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气催声响,声靠气传,气停声止,无气不发声。若在发声中单纯追求喉咙打开或过分强调呼吸的作用有可能导致声门与呼吸失调,造成声音病变,正确的方法应是注意喉咙的打开与气息的配合,即发音时喉头打着哈欠向下叹息挡气,使气息的压力与喉头相对抗而又保持平衡,才会发出较理想的声音。再如声音高位置的训练,一些同学,为了追求“高位置”而把气息和喉头都上浮起来,发出尖、卡、虚、紧的声音。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将“高位置”与“低控制”协调起来。这一高一低是一对矛盾,若在提示声音的高位置同时又保持气息下沉的低控制,歌唱状态就会处于平衡,发出理想的声音。其实,在声音学习中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要有辩证的思维方法,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声乐学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演唱;选曲;重要性

歌曲有深、浅、难、易之分,演唱者程度也有不同。我们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目前所处于哪一个阶段,哪一个程度。应该多演唱哪些歌曲,更适合于哪类歌曲。不注重选曲不但影响自己唱歌的质量,很可能把嗓子唱坏,导致歌唱生理机能的丧失。

1初学者该如何选曲

我认为学习1到2年属于初学者,初学者在演唱上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所以,初学者在歌曲的选材上尤为重要,应多听从老师的意见进行选择。初学者不懂得如何保护嗓子而又对声乐怀着深切的喜爱,所以喜欢唱一些音域比较宽的歌,音高较高的歌。这样做非常有可能把嗓子唱坏。所以,广大的声乐爱好者们一定要在相应的阶段唱相应的歌。

1.1适合初学者演唱的歌曲:

初级学者的教材选择可以是中国民歌及艺术歌曲(两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意大利艺术歌曲及小咏叹调;德奥作曲家的艺术歌曲;俄美英法西等国艺术歌曲等等。(石惟正《声乐教学法》百花文艺出版社163页)

之所以选择这些歌曲是根据初学者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他们刚刚接触声乐的学习,有的发声只发到了小字二组的E或F,所以,在歌曲的选择上就要注意不要超出发声的范围。例如中国作品《红豆词》、《花非花》、《问》;外国《阿玛丽莉》、《尼娜》、《我亲爱的》等,这些歌曲有助于初学者的学习。

1.2正确选曲对初学者的影响

正确选择合适自己的艺术歌曲对初学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艺术性很强的歌曲旋律优美结构清晰,曲短词少,容易记忆。对初学者体会良好的气息,喉咙的打开以及对初学者艺术感觉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初学的如能够循规蹈矩脚踏实地的前进,才会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以后才有能力演唱更加有难度的歌曲,艺术道路才能走的更长。

2正确选曲对中高级程度学习者的重要性

中高级程度的学者应该学习3至5年,有了教深的经验,浏览了大量的作品。随之对艺术的情感把握也增强,歌唱能力也有所增强。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较大的作品或歌剧。

2.1中高级程度学习者需要适当加深演唱歌曲的难度

这个程度的学生可选择有一定难度、节奏变化稍多、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跨度稍宽、结构稍微复杂、感情有变化对比的曲目教材为宜。但同时要注意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只注意一味的演唱大曲目破坏了嗓音的机能。适当的歌剧及咏叹调可以演唱如:《你们可知道》、《美妙时刻即将来临》、《亲爱的请听我说》等等。应该注意的是学生也应该注意所给歌曲要有浏览的部分,应注意多浏览、多积累、更丰富自己。

2.2正确选曲对中高级程度学习者的意义

这个程度的学生可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歌曲但同时要注意一定要量力而行。在演唱咏叹调的过程中艺术歌曲不要放弃,它依然对练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适当的选曲较大的歌剧及咏叹调,尝试不同风格的作品,有助于自身的发展。不能只注意一味的演唱大曲目破坏了嗓音的机能。

3正确选曲对不同唱法学习者的重要性

就艺术歌唱而论,人声的分类是一种科学地对于人的嗓音进行归类的艺术。我们知道,由于人的生理条件的不同,喉管有着粗、细、长、短的差异,人的声带的长短、宽度、薄厚也有差异。加之人的共鸣腔体又各有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在音质、音色、音量、音域上必然也千差万别。而歌唱分为美声、民族及通俗唱法。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嗓音条件,可以通过科学仪器进行检查了解自己发声器官的构造,了解自己声带的形状,大小,颜色,有利于歌唱者对不同唱法的选择。

3.1正确选曲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美声”唱法(belcanto)是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歌唱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得最完善、最系统、最科学的一种唱法。它的主要特点是:位置比较高,声音结实、明亮、有立体感。气息深厚、上下贯通、音域较宽、音量较大、按照我们的声带特点,我们可以把自己归为美声或是民族唱法中。

但同样的美声唱法中选择歌曲也有不同。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同样的女高音却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选择歌曲时这些同样都是要注意的因素,如果给花腔唱戏剧的歌曲,我想无疑就等于把小鸟套上了枷锁,同时也无法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相反,给戏剧演唱花腔的歌曲等于让体重超重的人去跳灵巧的舞蹈。显得既笨重又没有活力。如中国作品《七月的草原》是一首典型的花腔歌曲。歌曲中跳音非常多,需要气息的轻快、灵活。而《黄河怨》是一首典型的抒情歌曲。不仅需要气息平稳,而且要唱出气势。所以,同样是美声唱法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曲。

3.2对民族唱法的重要性

民族唱法简单地说,就是发展、更新、进步了的民歌演唱。它是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演唱方法,有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先进经验和技巧,融会贯通而成的一种唱法。是我们本民族的唱法。这种唱法大多发声位置靠前,强调真假声相结合,重视声音的统一、流畅和语言的清晰、字正腔圆。特点是声音甜美、明亮清澈、细腻嘹亮。美声唱法传入我国以后,我们开始研究将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歌曲进行融合,从而给民歌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对于我们声乐爱好者来说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嗓音条件来选择演唱方法。

4结语

以上,我以二个方面阐述了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歌曲选择的重要性。希望的对广大的声乐学习者能有一些帮助。我认为歌曲的选择就好比量体裁衣,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正确的选曲可以使我们有如顺水行舟,会在我们的声乐学习和演唱的道路上起到巨大的作用。使初学者打好坚实的基础,高程度者更好的完善技巧。不同的嗓音特色发挥各自的所长,使演唱者少走弯路,顺利的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I余笃刚/《音乐艺术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G石惟正/《声乐教学法》/百花文艺出版社

[3]J赵梅伯/《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

声乐学习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朗诵歌唱教学实践音区共鸣

《尚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即是说心有所感,用语言陈其情、敷其事,便叫做诗,把诗里的语言读音用高低疾徐的方法咏叹,便叫做歌,依着歌的高低疾徐配成乐曲,便叫做声。发出与乐曲相符的音响的东西便叫做律。所以未有歌之先,就有语言,不过语言的作用,在于表达思想而不是用来宣泄情感,如要附加情感上去,必须借助于声音,声音虽能表达情感,也要靠语言的帮助才能表达,歌唱就是把语言附加在声音上去,使情感表达得更完全。从歌唱的角度看,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中,历来十分强调语言的清晰动听,讲究“字正腔圆”、“以字行腔”。《关睢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因此歌唱与语言便分不开,没有语言就没有歌唱。歌唱发音就是说话的艺术化。掌握说话中的咬字、气息、共鸣并且移植到歌唱中,能使发声更自然,而且初学者对声调比对音调熟悉。朗诵也不需要任何乐器的辅助,这些都使朗诵法的运用在歌唱中更简单有效。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借鉴朗诵的一些训练方法,可以增加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声乐表演的水平。

一、朗诵有助于歌唱气息的运用

呼吸在歌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掌握控制好呼吸。就不可能真正把歌唱好。歌唱不仅需要大量的气息,而且气息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音的正确,音质的优美、音色的丰富、共鸣的扩大和运腔行腔的自如等等。学习声乐的人常常为了让自己的声音持久一些,吸入了过多的气,导致整个身体的僵硬。其实不是吸入越多的气,声音就能保持越久,吸入的气息根据歌曲的需要适当就可以了。有的人唱歌老觉得自己气不够,可是有谁说话的时候感觉气不够呢,其实歌唱就是大声地说话,需要调整气息吸入和呼出的比例。而歌唱中的呼吸与生活中的呼吸变化的比例是相似的。只是歌唱比说话的呼吸吸得深。根据歌曲的需要,情绪、节奏、音高的变化,呼吸随之调整,可以在带着情绪、相同的节奏和相同的音高朗诵,感受丹田,两肋的运动,然后再回到歌唱中。例如,在高音部分的呼吸处理方面,有的老师会反问跟你面前人说话的感觉和对五楼上的人叫喊的感觉相同吗,同理,不带旋律地。带节奏的朗诵在不同音高上气息的运用也是不同的。朗诵有助于歌唱气息的平稳、自然歌唱中的气息即歌唱中的呼吸,呼吸在歌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歌唱的动力,没有正确的呼吸方法,没有足够的气息支持是唱不好歌的,可以说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是声音的生命。歌唱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即深呼吸,但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尤其对于初学者,经常容易出现气息方面的问题。如:气息太浅、气不够用、漏气等。实际上,笔者认为并不是气息真的不够用,是不会用,用不上。在日常的交谈中,我们大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每个人的音质、音量不同,却很少有人在交谈中感到肌体僵硬,气息不足,声音吃力,吐字不清等现象,即使是在大声说话时亦是如此。原因在于大家都没有强迫使用嗓音,遵循了自身的发音体条件和自然状态,歌唱更应如此。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的深呼吸经常用到,比如在闻花香时,气息吸得很深,充满了整个肺部,同时也非常自然放松,这样的吸气是符合歌唱要求的,再如、从远处喊人等,不由自主的便用上了深呼吸。在声乐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初学声乐者,要求他们有感情的朗诵一首歌词远远比让他们有表情的唱这首歌更容易,且效果更具感染力。在朗诵中学生无论在气息、声音、感情上都把握得非常好,而在歌唱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原因很简单,他们把歌唱与朗诵的状态隔离开了,其实我认为朗诵时的肌体状态与歌唱时的状态完全一致,我尝试着让学生用朗诵的感觉去歌唱,每练习演唱一首歌曲之前先有表情的朗诵,在较高的音区让学生体会在广场上大声朗诵的感觉,掌握之后再用于歌唱,这样不仅可使他们充分理解歌曲要表达的内容情感,而且能使学生更容易的掌握正确的呼吸发声状态。因为朗诵和我们日常的语言更接近,使学生感觉更放松,通过一阶段的练习渐渐使学生在气息方面做到“深、通、活”。有了“深、通、活”的气息支持便为歌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朗诵有助于打开共鸣腔体

歌唱的中心意义就是要用声音把词义传给听众,为求字正,腔随字走,字领腔行,达到把字唱清楚,象说话一样自然清晰的艺术效果。通过歌唱状态下的朗诵和普通朗诵的比较。是可以调整呼吸、发声、共鸣三者之间的关系的,以求达到最佳状态。一些人说话不够圆润,比较干涩,除去天生嗓音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他少用或根本没有用共鸣,爱扯着嗓子说话,用本嗓较多:有些人说话天生就会带一些共鸣,说话就好听。那些平时不用共鸣的人一旦用上共鸣,声音就会和以前大不相同。虽然歌唱中的共鸣要比说话多,但在说话正确的前提下,可先多体会说话的感觉。美国著名女高音罗斯·班普登也认为:“歌唱者首先从自己自然的声音中找出唱得最好的、最自然的声音,然后用最自然、最不费力的方式去把它唱出来,使它得到恰当的共鸣。”这就告诉我们,正确的歌唱训练必须以自然为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自然不是随便,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在科学、正确的方式指导下,掌握了规律和获得的一种自由和解脱。朗诵有助于声音的放松,充分运用共鸣歌唱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应该是非常愉快的,就其本质而言,歌唱也是一种运动,是呼吸、发声、共鸣等器官及相应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协调运动。这些器官在歌唱时各自运动的状态和相互闻的协调程度决定着歌唱声音的优劣。通常认为正确的歌唱发音需要用打开喉咙的状态去歌唱,即“半打哈欠”状态:软腭抬起,后咽壁挺住,喉头处于稍低而稳定的位置和状态,这时各发声、共鸣器官正处于积极、开放而又不过分用力的状态。在我们平时的说话中,并不要求象歌唱时那样把喉咙打开,而说话的习惯和意识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出现在歌唱活动中,使一些歌唱者产生一种打开喉咙就发不出音的错误意识,这种意识又迫使歌唱者在歌唱发声时,不自觉地收缩喉管(尤其是在高音区)从而破坏了打开喉咙的良好歌唱状态,影响发音。而朗诵则可避免这些问题,朗诵时的发音状态是日常说话状态的延伸和夸大,尤其是放声朗诵时的发音状态,与歌唱状态完全一致,在朗诵时学生很少感觉声音吃力、不圆润等现象,能在较自然的状态下发音,使发音器官与共鸣器官能在自然状态下协调运动。用朗诵的状态歌唱,可以使声音更加自然放松,通畅,也容易使高中低三个声区衔接紧密,转换自如,正确运用上各个腔体的共鸣。使我们的歌声更加多姿多彩。

三、朗诵有助于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清晰和正确把握作品感情

表达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是十分重视咬字吐字的,所谓“字正腔圆”只有正确清晰的咬字吐字,才能让听众充分领会歌曲的内容,演唱才能收到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歌唱语言往往和歌曲风格、韵味紧密相关,所以,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艺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在歌唱时,要求每个字都必须准确地做到咬字、归韵、收声。在声乐界,一般将汉字的构成分为头、腹、尾三部分(亦可由声母或韵母单独构成子音)或称子音、母音、尾音。在歌唱时,字头出来要准,重、快,迅速转入字腹、歌唱的长音、行腔要靠字腹来过渡,因而这一部分与发音技术的结合最为紧密。字腹要唱得饱满、流动,要“咬”而不“死”。字尾必须交待清楚,要在规定的韵中收住,否则字音就会发生变化。有人把“吐字”归结为字头出来要准,要有爆发力,而把咬字归结为字腹到字尾要咬得住,又要从容自如,适应行腔的要求和规范。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需要下功夫练习,朗诵则是练习咬字、吐字的有效方法。演唱一首歌之前把歌词单独拿出来,拉长声调朗诵,易于体会每个字的着力部位,头、腹、尾的结构及收音和字的整体概念等问题。歌唱时,不仅单个字要交待清楚、而且要注意到歌词的语调规律,语调是指句子里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快慢轻重,表达一定的语气和情感,对歌唱者来说,要特别注意口气、语调和重读、轻读两方面,歌唱者反复研读、朗诵歌词,易于准确把握语调规律,结合旋律表现特点,把歌词含义富有感染力地传达给听众。

声乐学习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练声曲;声乐演唱;孔空练声曲;声乐教学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声乐演唱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器乐类的表演形式,这就是歌声,一种以嗓音发音为主的音乐表演形式。声乐表演这种艺术形式,在音乐表演中不但占据重要的位置,而且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广大的群众基础,无论什么阶层的人,无论身居何处,无论受教育程度有多大差异,他们都可以自由参与到这种极具魅力的表演艺术当中。由此看来,声乐是一门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它不仅需要演唱者有良好的先天条件,同时还需要有强烈的兴趣和较高的领悟性。所以,发声练声曲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练声曲,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对歌唱者来说是一个声音塑造的重要过程。

一、练声曲的体裁特点和学习意义

练声曲的音乐体裁应当属于练习曲的范畴,是一种需要在钢琴配合完成下的无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声曲。练声曲的练习通常是使用音程、音阶、琶音以及顿音、跳音、连音、颤音等练习内容。一般练声曲的结构完整,旋律感较强,包含一定的技术课题,用以发展演唱技巧。练声曲一般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在此期间教学者能够帮助演唱者改正很多技术上的错误,能够从根本上改正演唱者的咬字发音的问题,能够满足各种声乐作品在声音和艺术处理上的需要。作为一个优秀的歌唱者想要拥有完美的歌声,单纯有一副好的嗓音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使自己的演唱更加完美,让自己演唱的每一个音符听起来在良好的控制力上又不失灵活和跳跃的质感。想要演唱出作品的精髓需要掌握一些方法,这种方法的产生是通过系统的、先进的练声曲的练习中发掘和研究出来的。

二、通过学习《孔空声乐练声曲50首》体会

约瑟・孔空(1810-1861),曾是多林皇家小教堂的管风琴师,后移居巴黎,直到1848年,在此享受了作为声乐教师的最高荣誉。他最为出名的是他的无与伦比的《试唱》,他称其为课程、练习曲或练声曲。他写作的这些作品应该归手于他对“美歌”技巧的熟知。他的这些作品至今仍是最有价值的、最出色的声乐练习曲。

在声乐练声曲代表教材应当属于《孔空声乐练习曲50首》最为大家熟知,该教材在我国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中一直被广泛采用,其风格纯朴、旋律宽广,对稳固嗓音、正确的分句和呼吸,培养良好的演唱风格具有重要作用。按照通常的规律,现代练声曲已经成为使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声乐学习者完善技术的途径,而不是为初学者提供的基础教材。在企图使用较难的练习曲和复杂的练声曲之前,非常必要的是掌握简单的音乐旋律。在 笔者研究生学习阶段,导师根据我的声音状态精心挑选了《孔空声乐练习曲50首》高音卷中的部分练声曲作品进行练习。在演唱过程当中笔者发现该教材中有针对连音、颤音、三连音、跳音、琶音等的技术性练习,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使用视唱的方法即用唱名法,亦可以使用练习法来训练学生。在用唱名法时一定要注意:必须将音阶中的各音唱准,如:fa re mi do等。在使用练声法发音时一定要将字母A、E、I、O、U的发音发正确、纯正(要使用意大利语的发音);特别是要将A音发纯正(相当于father中元音的发音)。它的作品音域适中,在小字组的c音至小字一组的g音范围之内,这个区间是高声部的中声区和过渡音区,这些练声曲逐次渐进、富于美感、旋律优美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在声乐学习中,大部分的教学者都是通过简单音节开始对学生进行基础练声训练,长期以往这种方式常会造成学生对整个练声训练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唱歌都没有欲望,教学者就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往往事倍功半。然而在经过实践后,笔者发现这些不同特点的练声曲在对演唱者的演唱训练中起到了巩固声音、培养练习者断句以及正确呼吸方法的作用。《孔空声乐练习曲50首》是众多教学者的得力教学助手,它的每一首作品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对演唱者的演唱进行技巧性的训练,同时从曲谱上来看作者的写作格式非常规范,与声乐的艺术歌曲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一首首优美的旋律的演唱,学习者不仅会在优美旋律中学习到正确的发声技巧,同时为更好的演绎歌曲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解决了众多学者会把练声与演唱状态脱离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孔空声乐练习曲不仅可以作为单独训练声音的教材,还可以单独拿出作为音乐会的独唱曲目进行演唱。

笔者在《孔空声乐练习曲50首》中体会到这本教材中比较与众不同的一点,它很详细的注视了极为详细的呼吸记号和表情术语。大部分学生在简单的练声过程中只注意自己的声音状态而并不在意一些小细节,但是通过孔空练声曲的实践之后,演唱者在演绎每一条练声曲时就会注意音乐的流动性,连贯性和感染性。这样的练声曲演绎也是一种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同样练声曲的音乐表演不仅要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还有可能通过演唱者的创造,对原作予以补充和丰富,甚至超出原作者的预想,使得一首原本看似简单的练声曲焕发新的光彩。

三、结语

声乐是一门难度较大,实践性极高的抽象艺术学科,作为一名音乐学习者,我们不仅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感悟和积累,更要把练声曲的训练贯穿于演唱学习的全部过程。同时也要求教学者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声乐教育界的动态,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创新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指点正确的学习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嗓音,选择适合学习者的练声曲,科学地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作为学生,起初一定不要急于演唱过大过难的作品,按照老师布置的每一条练声曲认真的练习,区分和体会每一条练声曲的练习要求和重点,采用适当的适合自己的练习步骤,慢慢寻找练习时的一些不足,一步步寻找到正确的发声方法。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多问、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不断迈向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声乐学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发声练习;独立学习的形式;方式;声乐技能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190-01

一定的意义上,民歌、说唱、戏曲等都是属于民族声乐范围,但我们现在声乐界所说的民族声乐教育专指在民歌、说唱、戏曲的歌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演唱风格。它是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声乐教学和实践中,总结和继承了中国古代声乐歌唱方法,借鉴和吸收欧洲传统唱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语言特征、旋律风格和演唱风格多样、科学规范的中国民族歌唱方法。

一、发声练习的重要性

发声练习对初学歌唱的人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形成歌唱专业技能的基础,在学习声乐的初步阶段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歌唱技能才能深入体会到声乐练习的重要性。在练习中掌握声乐技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将伴随着歌唱者的创作道路,并涉及到歌唱家不同程度水平的形成。

首先,发声练习成为歌唱者最自然的训练。每天嗓子的“锻炼”可以帮助建立合乎专业要求的嗓子,以便在练声学习中更好的有效地运用其方法。

其次,发声练习成为一把重要的钥匙。在歌唱者通往任何音乐作品中不管是有思想准备的还是有创作经验的都将能克服一定的困难。

再次,同时发声练习伴随着歌唱者声乐技能的发展,这也成为个别职业歌手创造发展的重要观点,即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掌握不同的练习形成重要的声乐技能。

二、科学地训练和用“气”的问题

气息是人发声的动力源泉,每个活着的人都要呼吸,这种呼吸是人本身固有的。而歌唱的呼吸则是要求歌唱者通过训练达到一定要求才能做到有控制、游刃有余地运用气息的。要想得到好的歌声,必须有好的呼吸支持,否则将无法歌唱。

1.如何训练气息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要做到控制气息游刃有余,唱长音时中途不换气,唱短音、跳音时能够唱得跳跃而富有弹性。歌唱的呼吸一般分为胸式呼吸、胸腹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我们则常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这样能吸得自然和顺畅,在积极的状态下自然而放松地呼吸,这样唱出的歌声就不会僵直。教学中,常要求学生体会闻花香、睡眠时的呼吸,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自然的呼吸方法。

2.“吸”和“叹”的训练

吸气时想象早上起床后推开窗子时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也可想象闻花香的情景,尽可能吸得深一些,吸气后保持一会儿再慢慢呼出,呼气时找“叹”的感觉。如果只是单独训练,学生会感觉单调乏味,我们不妨听着轻缓优美的民歌或民乐,配上肢体动作一起练,这样既不单调,又富有情调。

3.关于呼吸的支点

歌唱发声时,运用胸腹联合呼吸的方法进行就会产生呼吸的支点。一方面是指气息的保持部分,利用胸腔肋间肌、腹肌和横膈膜控制气息的呼出,使气息呼出时均匀而有节制。另一方面是指声带支点,就是声门闭合,根据所发声音的高低强弱,调整呼气的压力,使有节奏的呼气与声带正常的振动协调一致。歌唱时应找到声音和气息的支点,使声音和气息搭在一起,让气息托着声音,也就是“把声音唱在气息的浪尖上”。

三、内心情感的培养

1.“情”是演唱者的心声

任何一个歌者,离开内心情感的表达,都不可能唱出动人的歌声。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演唱民族歌曲的情感,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我国各族人民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喜爱我国各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和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各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从中汲取大量营养元素,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修养,经过一定的技能技巧的训练才能在此基础上唱出富有民族情感和民族特色的歌声。

2.培育“爱心”比技巧训练更重要

我国声乐教育界的一代宗师沈湘先生在他从事声乐教育的大半生中,几十年如一日,作风质朴、平易近人。不但对自己的学生认真负责,对许多素不相识的青年歌手也给予热情帮助和指导,细心的指点,诚恳的鼓励,使之受益匪浅。

四、结束语

总之,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发声的技能技巧训练和气息是密不可分的。练好“声”的前提就是要练好“气”,有了科学的发声状态、正确的吐字发音,还需具有很高的内心修养,才能唱出具有民族特色深受人们喜爱的歌声。以上学习方式都是学生课外独立学习声乐需要实现的部分,这对学生的声乐发展起着重要地作用。这势必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传授好声乐知识和基本功,以奠定好学生自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