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钱塘江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人声鼎沸、浩浩荡荡”等词的意思,能给多音字“薄、号、闷”据词定音。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钱塘江大潮壮观的景象,体会当时人们心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调 整 栏
1.今天老师要来领大家去观潮(读课题), 这里的潮指的是——钱塘江大潮。
2.看过大潮吗?对钱塘江大潮有哪些了解呢?
3.出示句子: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1) “观潮”和“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奇观”呢?“天下奇观”呢?
(2) 拓展:观潮的习俗起源于汉魏六朝,唐代形成观潮之风,沿袭至宋,盛况空前。
(3)朗读指导:重音突出自古以来、天下奇观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堪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赶紧去看一看吧!什么时候去看?到哪儿去看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就告诉了我们观潮的时间和地点,看谁找得最快?
2.出示句子: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1)“这一天”是指哪一天?“这里”又指哪里?“据说”可
换成什么词?
(2)探究:为什么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引导阅读资料袋)
3.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边读边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4. 自学检查
(1)生字新词
字音重点(多音字):称为 蒙蒙的薄雾 闷雷滚动 风号浪吼
字形重点:蒙 薄 罩 贯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板书: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3)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钱塘江大潮像一个魔法师在变魔术,你们发现钱塘江大潮发生了哪些变化?(初步感受)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潮来之前的情况吧。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潮来之前人和江的词句。
2.潮来之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景美;人多;江面平静)
3.说话练习:今年的观潮日又来了,盐官镇迎来了前来观潮的各地朋友,如果你是一名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你怎样介绍眼前的盛况?
4.总结:每年到钱塘江观潮多达几十万人,江潮来临之前,江面是平静的,薄雾笼罩,几座小山若隐若现。在这么宁静的外表下竟酝酿着一场撼天动地的江潮,大自然的力量真奇特啊!
(四)布置作业: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批文入境,感悟奇观
1.读文
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品潮来之奇
(1)午后一点左右,你听,潮来了,那声音是怎样的?(闷雷滚动)谁来学一学?这样的声音就叫闷雷滚动。
板书:闷雷滚动
(2)体会人声鼎沸:假如你就是钱塘江大堤的一名游客,听到潮声来了,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3)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
(4)
是啊,此时此刻,钱塘江堤人声鼎沸,什么时候又沸腾了呢?
(5)品读重点句
①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从早上开始,人们等啊,盼啊,一直等到午后一点左右,
人们终于把潮给盼来了。怎能不沸腾呢?大家快去看一看吧,你看到了怎样的江潮?
板书:白线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板书:城墙
重点体会:
a.潮水的长:横贯江面(区分横贯与横卧的不同,体会潮水动态之美)
b.潮水的高: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两丈多高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 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吃惊、惊喜、激动)读出这种感受 。
c.拓展: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板书:白色战马
(6)朗读指导: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把这种感受送到句子中吧!
(7)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不行,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
(8)小结: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抓住潮水的声音、形状,写出了潮水的壮观。
(9)欣赏课件: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时刻吧!
(10)尝试背诵: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让我们把这壮观的景象留在心间。赶快去背一背吧!
3.品潮后之奇
(1)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2)组织讨论:“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多高了”,人们为什么现在才注意到江水已涨了两丈多高了?刚才人们干什么去了?(侧面描写,说明江潮的魅力)
(3)这样的奇观让你激动吗?带着这份激动,向世界宣布,钱塘江大潮确实是——天下奇观。
(三)作业
1.词语运用练习。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潮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去了,消失在( )
的地方。
2.作业本5、6题
3、仿写练习
仿照课文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的写法,写一段话。
雨越下越大,
板书设计:
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声)
观潮 潮来时:{
一条白线 白色水墙 千万匹战马(形)
产生潮汐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阳、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即潮力。在农历一个月中,朔日(初一)或望日(十六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在同一个方向上,这时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叠加在一起,产生的引潮力,于是形成大潮,其他时间内,日、月、地三者不在同一方向上,形成小潮。月球是形成潮汐的最重要的因素,虽说月球比太阳小,但是离地球比较近,其引潮力是太阳的两倍多。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种内在联系,他们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由于海水本身具有一定的黏滞性,加之受海底地形阻力的影响,大潮出现的时间常常在朔或望之后一二天,即农历初二三或十七八这几天,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由于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地地理条件千差万别,所以不同地区的潮汐周期也不同。常见的有一个太阳日(或一地点月亮连续两次升起或落山的时间间隔,大约24.5小时)内完成两个周期或一个周期的,还有半个月;1个月、1年、8.85年甚至18.61年完成一个周期的。就我国而言,在大连、青岛、连云港以及厦门可以见到半日潮,在南海的北部湾可以见到全日潮,由于古时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北方,所以关于半日潮的文字记载比较多,比如早潮才罢晚潮来就是古人对半日潮的忠实记录。最令人叫绝的,是书写在山海关上的那幅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将潮水的涨落和浮云的生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人玩味无穷。
潮汐是一种十分壮观的自然现象,当潮水从深海向岸边涌来时,移动的速度非常快。据测定,钱塘江潮的移动速度约为每小时24千米,即每秒钟6.7米。古人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读了这些诗句之后你可以想象:在海天相接的地方,潮水露出一线,可是你的手刚一指点,它就到了眼前,可见速度之快。当潮水涌到岸边时还会形成很高的潮头,例如我国的钱塘江潮由于受喇叭形河口以及江底水浅且有沙坎阻挡等因素的影响,前面的浪跑不快,后面的浪又赶上来了。如此后浪推前浪,一浪赶一浪,浪头一层一层地叠加在一起,潮头到达海宁时达到,形成一道道高3至10米的水墙,只见江中白浪滔滔、波涛汹涌,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翻滚的潮水还发出巨大的声响,据说在方圆26千米的范围内可以听到波涛翻滚的潮水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其景非常壮观,其势锐不可挡,真可谓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诗人李白也发出了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的感叹。
潮汐如此壮观,堪称佳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我国的钱塘江潮,近几年来每到中秋节前后,慕名前来观潮的人每天数以十万计。钱塘江观潮由来已久,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赞颂江潮的诗篇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在这些美丽的诗篇中人们喜爱的是宋代文人潘闻写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词中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番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词中的弄潮儿指的是观潮时踏潮献技的人,他们都是本地的游泳高手,常常上百人一群,手持彩旗在惊涛骇浪之中腾身起舞,其场面之惊险是可想而知的,诗人在梦醒之后仍觉胆战心寒。
1、什么是潮汐?古人是怎样解读的?
2、潮汐是怎样产生的?
3、正确朗读文中对联(把音注出来,节奏划出来):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4、文章引用了很多古诗文来解读潮汐,请具体谈谈其作用。
参考答案:
1、是指海水有规律地合起来叫潮汐古人称之为大海的呼吸
2、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太阳、月亮形成大潮,其它时间内形成小潮。而月球是形成的因素。
他诗歌的影响力不仅在文化圈子里流传,同时也风靡娱乐界。他的《长恨歌》、《琵琶行》等流传之广,连小孩及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都在传唱,青楼女子也因会背诵白居易的《长恨歌》而身价倍增。
少年成名志在兼济
白居易,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并影响深远的中唐诗人。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一个小官僚家庭。青年时期家境贫困,使他有机会深入地了解和体恤到了百姓的疾苦。他生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动乱时代,离乱使他较早地成熟。
白居易家境寒素,无法像豪门贵族的后裔那样,可以借赖祖上的荫庇,过上富足的生活,只能靠勤学苦读去博取功名。
他来到京城长安,这里文化隆盛,人才荟萃,他希望他的才学能得到达官显贵的赏识,能被举荐而取得一官半职,以实现其“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十六岁的白居易在这里遇到了一位有知遇之恩的贵人――大诗人顾况。
顾况擅长诗文,但生性狂傲,后辈的诗文他没有看得上眼的。当他看到眼前是一个年轻人,又听说他的名字,便笑着拿他的名字打趣道:“年轻人‘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白居易的名字取自于《礼记》“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顾况并非不知其姓名的出处,仅仅是和这个年轻人开一个玩笑。白居易将自己的诗篇呈送给顾况,当顾况看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后,不觉一震,接着大加赞赏,说“有句如此,居易何难?”于是不觉迎门礼遇日:“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在顾况的大力推荐下,白居易一举成名。
但仅有文名还不够,尚须获得功名。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二年十一月,白居易被征召到翰林做学士。三年五月又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开明的君主,因此要用平生所学得的知识,上报君主的恩遇。左拾遗为皇帝跟前的谅官,他屡次上书请革除弊政。为了反对宦官吐突承璀做掌握兵权的“招讨宣慰使”,他当面指责唐宪宗李纯的错误,由此惹怒了皇帝,幸亏有李绛的救护,才免于获罪。白居易写出了许多令“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使“执政者扼腕”,令“握军要者切齿”的讽喻诗。
元和十年六月,两河的藩镇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了当时力主讨伐藩镇的宰相武元衡。时年44岁的白居易,第一个做出快速反应,他上疏请求限期严缉凶手。不料,当朝宰相韦贯之等以白居易身为东宫官,却先于台谏“越职言事”,不免嫌恶。一些素来对白居易没有好感的人又趁机诬告说,白居易的母亲是因为看花坠井而死,他还作《赏花》及《新井》诗,其行为有伤名教。于是,当年八月,奏贬白居易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又落井下石,说白居易不宜任地方长官,于是又追贬为江州司马。
元和十五年唐穆宗李恒即位,自居易被召回长安。但眼看到皇帝荒于酒色,不管朝政,大官僚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他不愿卷入斗争旋涡。加之他论河北三镇的奏疏不被采纳,于是主动请求外调,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这次放外任,对白居易来说是不得已的选择,但对杭州百姓来说,却是一件幸事。因为他在这里治理了西湖,使得在咸潮、江潮、干旱之患威胁下艰难生存的百姓,得以度过一个个“凶年”。
他在任内对西湖的整治和六井的修建,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杭州经济日渐繁荣。他在杭州写下的3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使西湖风光名声大振,也为以后的西湖开创了一个诗意的范本。
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白居易辞职回家,最后在家中病逝。
外任杭州治湖疏井
有关白居易的评说很多。很多学者认为,在政治上,左迁江州司马对他的打击最为沉重,这一事件,成为白居易一生的重要分界线。从此他由“志在兼济”,迅速而全面地转为“独善其身”,决心做到“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题》)。
实际上,这个认识将白居易的思想简单化了。白居易一生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他常言:“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与元九书》)。
“口不言”,是险恶环境下不得已的选择;而“重享受”是忧国忧民的“苦中作乐”。即使在逆境之中和避祸时期,“兼济天下”是他深植心底始终不渝的理想,兴利惠民仍然是他内心执着的坚持。
他在宦海几经沉浮,待环境宽松、少有羁绊之时,他便开始着手恤民济世的事业。白居易在知天命之年治理西湖和73岁高龄凿通伊河水利工程便是明证: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受命出任杭州刺史,他从长安绕道襄阳南下时,乘船行经无边浩渺的洞庭湖,当见“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酉殳酸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时,油然而生治水以供民生的宏愿,写下《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诗,中有“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疏流如剪纸,决壅如裂帛”之句,抒发了他向往大禹那样治水安邦的宏愿和理想。他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
白居易来到杭州,这里是他熟悉的地方。幼年时因避战乱,他曾随父母来过江南,江南宜人的气候和四时美景令他难忘。这次来杭州做父母官,身份的改变使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杭州因水而美,历史上也常常因水而患,江潮之患,湖水之患。因此,治水历来是杭州人的一个情结。做这里的父母官,能治水者必是好官。
杭州的形成是一部“山海经”。钱塘江从上游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漫长岁月中堆积下来,在钱塘湾大潮的顶托下逐渐形成了冲积平原。但在上古时,这里还是一片,而西湖为江海间一湾,群山环其三面如块形。秦汉时,由海湾变成泻湖,渐成湖泊。直到距今六七千年前,杭州一带有一宽度足以和现今的杭州湾相比拟的河口,大约距今2000年前左右才湮废,西湖正是此河口湮废的结果。
史载当年秦始皇初到钱塘,但见江面辽阔,欲达会稽而不可渡,只得解缆西行120里至富春江横渡而去。汉代以前的西湖仍有海潮出没,处于若有若无之间,汉晋时才有相对固定的湖泊。因地处武林山麓当时称武林水。唐代又因地处钱塘县境而称钱塘湖。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杭州既面临大海咸潮的侵袭,又常遭江湖的水患和旱魔的威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白居易来到杭州正逢大旱。天旱无雨,禾苗枯黄,人畜饮水困难。摆在
他面前最要紧的事就是解决缺水的问题。筑堤蓄水,灌溉农田,成了他抓的头等大事。当时的西湖被称作钱塘湖,也叫上湖。这是因为,它的北部还连接着一个湖泊,水位比它低,称为下湖。但那时的西湖年久不治,淤泥堵塞成患。当时西湖湖岸虽有旧堤,但太低矮,又年久失修,下大雨时,湖水横流,难于蓄存;到了天旱时,湖水又不足,难于灌溉。加之豪强占湖为田或擅自泄湖以溉私田,农人的日子更加苦不堪言。
了解到钱塘湖水利情况和民情后,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白居易调集民夫清挖西湖的淤泥,在上下湖的连接处修筑了一条拦湖大堤。他还颁行水量调蓄措施,使千顷良田有充足的水得到灌溉,顺利度过了荒年。为了确保用水的充足与公平,他选定二位“公勤军吏”专管西湖之水,严禁破坏堤坝和盗泄湖水的行为。并设圣塘闸等三闸。闸门每日定时开启和关闭。使湖水循环往复,也让下游的农田得以灌溉。
白居易的这一举措,使西湖的性质从此改变,它从一个天然湖泊演变成了一个人工湖泊。这项治湖工程确保了千年来西湖灌溉的功能,泽被万代百姓。
此外,白居易还疏浚了杭州城区内的六口老井,并广辟水源,解决民生用水问题。
杭州濒临钱塘江,由于受钱塘江咸潮的长期侵蚀,淤积成的陆地盐碱性很重,地下水咸苦不堪饮用。这座在隋代就已设为郡治的江南名的城中居民却只能饮咸苦的井水,到西湖取水还有一段距离,到四周山中溪涧取水,路途更远。自唐宋至明清,解决饮用水的来源,都是事关城内居民日常生活的重大问题。
第一位全面着手解决杭州居民汲井取水问题的官员当推李泌。李泌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至兴元元年(784年)任杭州刺史期间,开治六井。南宋《乾道临安志》说李泌“为杭州刺史,引湖水入城。为六井以利民,为政有风绩。”
李泌始建的六井,不是从地表向下深挖而取地下水的井,而是引西湖水通过管道到一定位置而蓄水的井,类似于蓄水池。建造六井的工程包括入水口、地下引水管道、出水处与蓄水井等部分。先在西湖东侧地下挖入水口,并设水闸,再在入水口与城内出水口之间的地下开掘深沟作为引水渠道,沟底低于西湖水底,沟内砌石槽,槽内安装竹管为输水管。又在出水处开挖大池,池壁池底砌以砖石,用以蓄积饮用水。这样,只要西湖不干涸,城内井中就淡水不竭。
白居易到杭州做刺史,距李泌建造六井已经四十年。这时,地下引水管道已被淤塞,水流不畅,影响了城内六井的供水。白居易继续李泌这一利民业绩,彻底治理西湖,疏通六井。他在《钱塘湖石记》中写道:“其郭中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与湖相通,中有阴窦,往往堙塞,宜数察而通理之。”
白居易疏浚六井的工程并不顺利,当时有些人出于自身利益,找出种种理由加以反对。有的人认为,放湖水灌田、抗旱救灾与疏井蓄水供民用两者有矛盾,湖水用于灌田,则会造成“六井无水”;有的认为,湖水浅了,水源不足,影响流量,也会使六井缺水。
对于这些意见,白居易翻查了西湖水域的历史资料,又进行了实地考察,作了合理的分析。他认为灌田与蓄井水供居民饮用,两者完全可以兼顾。西湖的湖堤加高了,蓄水量也增大了,湖水“不啻足矣”,何况“湖中又有泉数十眼,湖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则泉用有余”,担心湖中无水是大可不必的。而且“湖底高,井管低”,那种以为水浅会影响管道流量的疑虑也是多余的。
白居易经过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开始在李泌建井的基础上,全面着手进行引湖疏井,耗时约半年左右,完成了这一利民工程。
西湖的整治和六井的修建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杭州经济日渐繁荣,人口也迅速增加。据《乾道临安志》记载:“自陈置钱唐郡,隋废郡为杭州,户一万五千三百八十;唐贞观中,户三万五百七十一,口一十六五万三千七百二十九;开元中,户八万六千二百五十八”。在一百多年间,杭州户口增加了近五倍。
当时,杭州城北武林门
带,由于大运河的通航,成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城东南的江干一带,成为海外贸易的码头。江中海舶云集,市区内商铺众多,所谓“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俨然成为东南一大都市。到宪宗时期(806―820年),杭州已是“户十万,税钱五十万缗”,占全国财政收入一千二百万缗的二十四分之一。
永远的西湖永远的白居易
今天在杭州西湖的东北角,圣塘路的北头,有一个圣塘闸,是西湖最早的水闸“石函三闸”之一。年代久远,石函三闸的另两闸都已无迹可寻,只有“圣塘闸”,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不过,今天人们记得“圣塘闸”,却不是因为“闸”,而是因为“圣塘闸亭”亭壁上的那篇《钱唐湖石记》的作者:一千多年前的杭州刺史、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
圣塘闸是白居易当年治理西湖的遗剩。他撰写的《钱塘湖石记》,留记着他治水惠民的拳拳之心。因此人们说,阅读西湖要从“圣塘闸”开始。
在这篇不足千字的《钱塘湖石记》中,他述说了治湖疏井、引水灌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谆谆告示后来者要合理地管理与利用西湖水。灌溉农田在当时是件大事,他计算出,放湖水灌溉农田,湖水“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即一昼夜),可溉五十余顷”。对湖水有专门机构管理,放水时有专人负责看守'定时间,量水位,“节限而放之”。
文中规定在遇到大旱时,减少百姓申请放水的程序,百姓可直接报告给州里,由州里通知管水所直接取水。他严禁破坏堤坝和盗泄湖水的行为,对违反规定者设了一个今天看来十分环保的惩罚的条例:如果穷人破坏了西湖的堤岸,就罚他去种树;如果富人破坏了堤岸,就要到水里面去捞水草。
据说白居易离开杭州时,把官俸留在州库,作为公家缓急之需。在白居易以后,不少杭州官员仍遵循白居易在那篇《湖石记》中的叮嘱,注意修治六井与两湖,使得西湖的水利工程得以泽被千秋。
公元825年,白居易任满离杭。面对西湖,他一往情深:“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因为这是白居易“志在兼济”思想的真实体现,是他一生最大的慰藉。他走的那天,杭州十万百姓扶老携幼夹道送行。人们提着酒浆,相送十里,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感念之情。
看着这位父母官渐行渐远,风中传来诗人的告别:“耆老遮旧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哪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可见他念兹在兹的,永远是人民的福祉。
读到到这里,你或许会问:阅读西湖为什么要从圣塘闸开始?那个充满诗意画意的白堤呢?那不是白居易当年治理西湖的遗剩吗?但史学家们却无情告白:白堤原称“白沙堤”,并非白居易所筑。白居易修筑的长堤名日白公堤,在沧海桑田的巨变中早已湮没得不见踪迹。现如今的白堤早在白居易筑堤之前就存在了,而白沙堤是何人所筑?这条堤又有些什么样的故事?已无从知晓。
一条白堤是无迹可寻,而另一条白堤是无史可寻,而杭州人却愿意将这两条堤合二为一,并指着白沙堤言之凿凿:这就是白公所筑之堤,这就是白堤。
其实,这又有何不可?杭州人喜欢这么说,这是民间的认定。要知道“杭州若无白与苏,风光一半减西湖”,杭州最著名的两位治水者,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大诗人:自居易和坡。因为有了大诗人白居易,有了充满诗意的白堤,西湖才情意绵绵了千余年。
史载白居易主持的水利工程并非仅有西湖,在白居易七十三岁高龄时,还凿通了伊河险滩。当时他眼见洛阳附近的伊河船民,在冬季盹须涉水背纤拉船过险滩,十分辛苦,兴利恤民之心又激发他“誓开险路作通津”,于是抛散家财,领导疏浚,凿通了龙门潭以南的八节滩和九峭石,航道遂大为改观。
故事发生在近一个世纪以前。
在有六朝故都之称的石头城南京,一年一度,端午节到来的时候,秦淮河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
茅以升9岁那年,端午节的前一天,他跟几位同学相约,一起去看那每看一次都会让他们激动不已的的龙舟比赛。可是当天晚上,茅以升突然闹起肚子来了,腹痛不已,直到进入下半夜,病情才渐渐好转。第二天,按茅以升自己的意思,龙舟还是要去看的,但母亲实在不放心,硬逼着他留在了家里。
茅以升人在家中,心却早已飞到了秦淮河上。好不容易捱到了夕阳西下的黄昏,小伙伴们来了。他们去之前答应过,要把赛事原原本本地讲给茅以升听的,可是,从他们的脚步声中,从他们的脸上,茅以升没有感觉到任何与快乐有关的东西,一点都没有。那是一张张哭丧着的小脸,和承载着重重心事的脚步声。
“出事了,秦淮河上出事了!”
是的,那是那一年里南京城中发生的最大的事情之一,一件乐极生悲的大事。就在那次万众瞩目的龙舟赛事中,由于观众远远多于往年,历来被当作看台之一的文德桥实在无法承载越来越多的观众,突然之间竟轰隆隆地一下子坍塌下来。好多好多的人就这样跌落在河里,有些人下去了就没有再上来……
母亲有些后怕:要是儿子去了,他可能也会挤上那座文德桥,可能也会掉进河里,甚至可能……但关在家里、躺在床上的茅以升却并不这样想,他为发生在咫尺之间的这惊天动地的祸事震惊了!
小伙伴们陆续离去,茅以升渐渐冷静下来,他开始接二连三地,给自己,也给大人们提出了问题:
桥怎么会突然坍塌?那是因为桥不牢固;
桥为什么会不牢固?原因一定很多,造桥的材料,造桥的技术,造桥的人……
要是桥造得牢固,就不会发生那场惨祸了吧?
长大了,我要是能造一座不会坍塌的大桥该有多好啊!
童稚热情,被祖父引导成为毕生动力
有了这个梦想,茅以升一下子对造桥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出行在外,只要是看到了哪里有桥,他就会停下脚步,左右上下、仔仔细细地反复琢磨打量,非要把它们的优劣长短分析个水落石出。甚至平时读书看画报,只要是有桥的诗句、桥的画面,他都会饶有兴趣地把它们收集起来。桥,成了茅以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儿童的兴趣毕竟只是兴趣,要是没有及时有效的扶持引导,多数会事过境迁、稍纵即逝。所以,茅以升这种童稚的兴趣能够成为他毕生事业的动力,不能不提到他的祖父,一位水利专家。
兴修水利,管治江河,确确实实都离不开桥。看着心爱的孙子对桥梁的兴趣一天比一天浓厚,这位细心的老人感到由衷的高兴。他知道,对这棵向往知识、向往美好的小苗,作为长者,自己能够做也必须做的,就是悉心的呵护,悉心的培养,悉心的引导。
茅以升10岁那年,祖父把他叫到自己身边,意味深长地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传说东海之滨,有一座神山,神山上住着一位神仙爷爷,他的手里有一枝很大很大的神笔。他用这枝神笔,画出了天上飞的鸟,画出了水里游的鱼,画出了高楼万丈平地起,画出了大桥如虹南北架……
茅以升双手托着下巴,听得如痴如醉,完全入了神。
“太好了,这枝神笔真奇妙。爷爷,我要有这样的一枝神笔,就可以造好多好多桥了!”
爷爷笑了。他似乎早就猜到孙子会这么想。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想得到这枝神笔,但是,要得到这枝神笔,首先要记住两个字。”
“哪两个字?”
祖父意味深长地朝茅以升望了一眼,慢慢地走到笔架前,取下一枝如椽巨笔,铺纸挥毫,写下了遒劲有力的两个大字:
“奋斗”。
他回过头来,凝视着孙子。
“你懂了吗?”
“我懂了,只要肯奋斗,就能得到神笔,就能造出世界上最美的大桥!”
他选择从训练记忆力开始自己的奋斗。那个暑假,人们经常能够在秦淮河边、玄武湖畔看到一个瘦弱的身影,那就是茅以升。每天他总是一早就来到河边,对着晨曦和薄雾朗声背诵诗文,或者打开在祖父的书架上找到的那本记载圆周率的书籍大声背诵――目的就是锻炼自己的记忆力,让大脑做体操。
奋斗是有成效的。那一次祖父在桌上恭录《阿房宫赋》,他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等到祖父录完,他居然一字不差地将这篇文情并茂的千古佳篇朗朗背诵下来!至于圆周率,没用多久他就能背出小数点后面的100位数字了。后来在学校的新年联欢晚会上,茅以升还为全校师生作了成功的表演呢!
年龄最小,奋斗的脚步走得最快
15岁那年,茅以升以优异成绩考入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成为这所学校建校以来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作为一个少年成才的学生,自然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在开学典礼那天,校长特意在大会上向所有的来宾和师生介绍了茅以升。
面对不断涌现的赞美,茅以升表现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冷静。他暗暗警戒自己,年龄小读大学本身并不值得过多赞扬,关键是要学出好成绩,在全校考“状元”。“奋斗”二字,他一直牢记在心头,年年如一日,刻苦学不已。在校5年,他仅学习笔记就记下了厚厚的900多万字!
5年以后,也就是1916年夏天,茅以升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同年秋,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官费赴美国留学的名额。1917年,茅以升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19年再获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
同年,茅以升学成归国了。他先后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工科教授兼主任、河海工程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大学教授兼校长。1933年,茅以升任杭州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担纲建造钱塘江大桥。他小试牛刀,成功地采用“射水法”、“沉香法”和“浮运法”,仅用2年半的时间,就建成中国自建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以“离别”类的诗词为例,初看全词同学们很容易从题材的特点上分辨出“离别类”诗词。大概根据别前、别中、别后的时间脉络之“象”,我们可以初步在脑海里设想出,别前:离情别绪、深厚友谊的回顾;别中:坦陈心志的告白、依依难舍的画面或是情深意长的勉励;别后:想象对方漂泊的羁旅行愁,对其路途遥远的担忧和祝愿,抑或是旷达超脱的告慰等“意”。我们在此基础上去回推“法”可能更加容易些。“离别”类的诗词在表达技巧的考察上多针对《考试说明》列出的常见七种修辞、几种抒情手法以及场景描写中常见的“想象”(联想)“虚实”“动静”“视听结合”等基本技巧。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1) 词中记述了词人与参寥的哪些交游活动?请简要概括。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D。
解析“交游活动”意味着考查诗歌的“象”:写了哪些人、哪些事。此处针对后者来考查。答案应该是动词性短语,“概括”指不能用描述的语言回答。根据此词上片写观钱塘江潮,下片写赏西湖春景,可得出答案。
答案观钱塘江潮水,赏游西湖春景。
(2) 下片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D。
解析“记取西湖西畔”句是词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留恋。“算诗人相得”句表现与参寥相知之深。“约它年”句借谢安、羊昙之典表明自己归隐之志始终不渝,因缺少注释,要求同学们理解未免奢谈,但是再聚的期待,不舍的浓情确在字里行间中流淌出来。当然也可看出对参寥的劝慰和自我安慰之情。这是通过“象”的分析:“别前回顾”“别中劝慰”和“别后期望”,继而去探索“意”的种种的。
答案表达了对与参寥在杭州的交游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对友情的珍惜,以及离别之际对参寥的劝慰和自我安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归隐超脱的心志。(或:依依惜别之情,对来年再聚的期待之情。)
理解一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态度,要就诗论诗,就事论诗,而不能随便套用该作者现成的定论性的东西。这就需要在鉴赏时认真体味,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作出特定的分析。为此,必须要逐字逐句地分析诗歌的“象”,还要深入挖掘,不能遗漏要点。还有,虽说考查的是局部思想感情,但命题往往带有“切口小,开掘深,采点全”的特点,所以不可简单写几句就了事。
(3)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
解析根据“有情”“无情”可判断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根据句意及本词所表达的情感,对表达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拟人(比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象变化之快,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或:比喻。以潮涨潮落比喻人世的聚散离合,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除了“离别”类的诗词常见之外,咏史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之类的题材也出现较多。但较此种种,以“即事、即景抒怀”为题材的诗词在表达情感的把握上难度更大。“象”把握得准确才能对“意”定位得准确。因为诗歌的感情是“因景而起”或是“因事而起”,所以我们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景物的场景变化梳理透彻。总体来说,以“即事、即景抒怀”为题材的诗词在表达情感上多半关于:寄情山水的悠闲、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等等。而表达技巧考查上多针对《考试说明》列出的常见七种修辞。根据“即事”或是“即景”的差别,在技巧上又有所侧重。“即景”类多考查几种抒情手法以及场景描写中常见的“想象”(联想)“虚实”“动静”“视听结合”等基本技巧;而“即事”类侧重人物的行为、事件的表现,多用“细节”“动作”描写等。当然,诗词之中“事”和“景”多半融为一体。
例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卢挚
【双调】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特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①。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注】①凉州:即凉州曲。本为唐天宝年间乐曲。
(1) “按锦瑟”句与曲中上阕哪句相照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D。
解析由于已经确定了“曲中上阕哪句”,所以答案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清楚的。由此也可看出曲的上下阕都是由音乐领起,由现场歌舞领起,转而引起对眼前、朋友、人生的种种感喟。
答案与首句“江城歌吹风流”相照应。
(2) 曲子前三句和后三句都在写景,但表达感情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D。
解析题干“曲子前三句和后三句都在写景,但表达感情有所不同”这句尤为关键。并非在问你,“本曲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所以重点不在于盲目梳理。“写景”所要表达的情有何不同?这才是关键。“一切景语皆情语”,前者是为相逢之情作渲染,后者是因离别之势而惆怅。
答案首句写良宵美景中与朋友重逢的喜悦之情,而结尾句则写相逢不久又要分别而内心惆怅的游客之思。
(3) “月满西楼”中的“满”字极为传神,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
解析撇开了一般常见的技巧,直接就一个字的效果去联系诗句内容和情感本身。这也是“炼”字常见的考查方式。
答案写出了月光皎洁明亮,令人神清气爽,渲染了宁静之境,表现作者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喜悦之情。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①,谙②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欹(qī):倾斜。②谙:熟悉。
(1) 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上阕是如何表现“愁”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简析下阕的写作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寒秋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处境孤寒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寂寥的心情。表达了词人凄苦的情感。
(2) 上片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词的开头,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真珠”两句及“月华如练”句,极写远空皓月之澄澈,营造出空寂、凄凉之境,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表达出秋夜离人的相思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