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足球赛事

足球赛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足球赛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足球赛事

足球赛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足球赛事;风险管理

一、举办京津冀一体化校园大型足球赛事的意义

从足球进校园这一角度来说,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因此,举办京津冀一体化校园大型足球赛事是区域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用足球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京津冀各大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同时也有助于各大高校在竞争中发展,推动经济教育文化的一体化进程。

二、足球赛事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发生原因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开展校园大型足球赛事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提高足球关注度,培养足球运动员的项目。但是,我们仍然应该注意到足球运动中存在的风险,只有将风险降到最低,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从事足球事业。运动损伤风险是在我国校园足球赛事中发生频率最高的风险。作为我国足球运动后备力量和最重要的生力军,青少年在足球运动中的蓬勃发展对于中国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运动损伤风险包括擦伤、挫伤和骨折等等。这里就这些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首先是运动比赛的竞争性。大型的足球比赛充满激烈的竞争性,要求场上运动员在所限制的时间内必须要做到有效争夺,如不同距离的疾跑,与队友在高速运动中高度配合等,而这些充满竞争性、观赏性的充满激情的技术动作也成为运动损伤的高发诱因。其次是在足球比赛中传球运动员要传到位,接球的运动员更要快速跑到位,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方球员将对其形成阻碍,很容易会造成双方运动员面部擦伤,手部、腿部的挫伤。再次是足球在高速运动中会产生间接作用,这种作用会提高下肢损伤发生的概率。另外,我们在比赛中还必须关注运动员的主观原因的产生。青少年运动员为了提高进球个数、获取比赛胜利,有时甚至会冒着违反竞赛规则的风险去与对方争夺,这些急于求成的、不自信的表现也是在足球比赛中产生各种运动损伤非常重要的原因。

三、校园足球赛中的风险管理

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吹响了以足球引领学校体育改革的号角,随后教育部印发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的通知,也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办法。这项规定的出台,明确了建立健全校园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的机制。而要更好地做到风险管理,除了制度规范之外,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对于足球运动损伤风险的认识

提高风险认识是做好运动风险规避的重要举措。而风险意识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的运动训练中加强教育。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细节中做好运动安全防护。日常的风险意识只有得到更好的把控,才能潜移默化地在比赛中将风险意识深入人心,在激烈的足球赛场中将风险降到最低。

(二)加强对学生足球安全防护教育

足球意外损伤很多情况下也是由于学生自己的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加强对学生足球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日常教师可以通过安全理论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各种足球运动赛场上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对此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各种违规操作。通过这样的案例教育更加直观形象地加深学生的安全意识。除此之外,可以让学生定期了解足球运动的相关内容,从而在发生运动损伤时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

(三)做好足球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损伤防护工作

合理安排体育运动的计划,在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技能教学时,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进行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在赛前做好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的训练,提高身体的抗损伤能力。除此之外,也要提高足球运动裁判员的基本素质,裁判员要客观公正,公平裁判,对事不对人。学生要深入了解足球运动中的违规行为,从而促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止违规行为的出现。

四、结语

京津冀一体化的校园足球大型赛事不仅仅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更体现了足球进校园不分区域更好发展的要求。宣传足球精神,营造文明、公平、公正的足球运动赛事氛围。让更多京津冀一体化的校园大型足球赛不再受风险问题的困扰,打造更加健康的足球联谊赛。

参考文献:

[1]陈鑫朋,周祖旭.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主观因素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7).

足球赛事范文第2篇

同一时间,武汉万松园路小学,三所小学进行交流赛。三所学校,体现了几种不同的风格,有靠力量、身体的,有靠速度、个人能力的,有靠技术、整体的,综合场面过程、最终比分看,占优的是踢整体足球的。学生、家长、教练员,他们的心情是愉悦的,他们充分享受比赛的过程,他们也看到了希望。这种希望,是否映衬出中国足球青训发展的一条路子呢?或者说可资作为中国足球青训工作方向的参考?

2002年,中国足球达到最为高光的时刻,历史性的杀入世界杯决赛圈,尽管小组赛三战皆墨,仍无碍举国上下的乐观。其后,却连世预赛亚洲区十强赛的边都摸不着了,从成年队到青少年惨不忍睹,彻底沦落为亚洲二流、三流。同是这一年,德国队杀入世界杯决赛,德国人没有沾沾自喜,而是韬光养晦,直至2014年问鼎巴西世界杯,强大的实力的见证。盛衰疏途,原因何在?显然在于青训,人家没有喊“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却一直扎扎实实的搞青训。而我们则在折腾,各种折腾,不断折腾,折腾到今天,仍然没有找准自己的青训方向。

大方向――从专业化到职业化,到底该学谁?

在中国足球处于专业化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及进入职业化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足球与伊、沙、韩、日皆在伯仲之间,说是亚洲一流不为过。专业化足球青训模式之优劣利弊,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但在足球人才的培养方面,是有目共睹的,从郝海东、范志毅到张玉宁、李玮锋甚至再到郑智、杜威,皆为专业化体制出品。虽同在亚洲,伊朗、沙特在次不作赘述,韩国、日本在进入职业化之前,与中国的情况大同小异。

中日韩足球在身体、文化、意识等方面是比较接近的,同是现代足球起步晚,都需要向足球强国取经,从而找准自己的足球发展方向。1990年世界杯德国队夺冠后,中国、韩国、日本在相继进入职业化后,各自走上了不同的路子。

前健力宝球员王文华曾跟我聊到这20多年来中国足球的方向问题:“中国是谁夺世界杯就学谁。”1990年德国夺世界杯,我们学习德国,内容上看不到,形式上一目了然,那年头中国男、女足各级国字号球衣为清一色的德国队鹰式服,而辽宁队的球衣是国家队的翻版。国足请来德国人施拉普纳当主教练,此人能力如何不论,头上是顶着“光环”的,拔根毛下来就能拍出天价,十足“金毛”。很快,德国老头的光环褪尽,来中国是闹眼子的。1994年,世界杯夺冠的是巴西队,中国足协似乎是未雨绸缪,从1993年就开始全国选拔精英赴巴西留学,也就是曾名噪一时的健力宝青年队。健力宝学成归国,除了“三李”,很多人进不了国家队,王文华感叹道:“我们在足球王国(巴西)接受了世界足球最先进的东西,回国后,却请来了一个英国人(霍顿)当国家队主教练。”霍顿没干多久就黯然下课,他是来打酱油的。英国人之后,前南人、荷兰人、西班牙人、法国人纷至沓来,于中国足球几无裨益。2010年,世界杯夺冠的西班牙队,不久,中国足协炒掉了无米之炊成绩尚可的高洪波,请来卡马乔,却只落了个“人傻钱多”的笑柄,这家伙是来忽悠的。

在亚洲,最具有德国足球印记的是韩国,积极拼抢、重视体能、整体战术和斗志顽强,中国队患上“恐韩症”,很大程度上并非是技不如人,而是精神力不济。几十年来,韩国足球让人称道的就是球员在足球场上的体能、斗志,韩国人将之作为传统延续了下来,从未变过。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日本足球水平是不如中国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脚林强曾说:“那时候我们打韩国没输过,打日本是想赢几个就赢几个。”这话并不夸张,1998年是日本队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而在世预赛亚洲区十强赛时,中国队的出线前景比日本更被看好。日本人是出名的一根筋,一根筋弊端是不知变通,但一当找准方向,就将爆发出恐怖的战斗力,无论战场还是球场。1994年巴西夺得世界杯,中国开始向巴西足球学习,可惜没坚持多久就终止,日本人差不多同时学习巴西足球,却一路坚持下来。据前健力宝球员邱卫国介绍:“当初我们去巴西,在圣保罗是整支队集中训练,只是和当地球队的比赛打得多。而当时在圣保罗,日本有两三万小孩在巴西学踢足球,他们是打散了的,生活、学习、踢球跟巴西当地小孩是一样的。我当时想,这样下去,将来日本的足球不得了。”1996年,林强在海埂参加体能测试时倒在了12分钟跑终点前,自此退役,当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日本足球在练基本功,中国足球在练马拉松,这样下去,中国足球肯定会被日本赶超。”后来中、日足球的发展轨迹,被邱卫国、林强不幸言中。

青训――是要“中式足球”,还是百家争鸣?

从施拉普纳到佩兰,谁都成为不了中国足球的“救世主”,即便是米卢,当年所做的事也只是锦上添花,改变不了中国足球的现状。从南美、欧洲、非洲到亚洲,足球强国都请过外教,国家队主教练做的,也只能是锦上添花,他不可能同时给你进行青少年足球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只能是就米下锅。归根结底,在于青训,在于足球根基,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2015年初,我在做“武汉青训模式”专题报道时,武汉市足协青少部部长胡剑虹谈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前,武汉的青训模式跟全国一样的,也即专业化模式,从全国到地方都一样,省、市有足球学校,市、区有业余体校,足球人才的选拔、培养都差不多。”在中国足球进入职业化后,全国各地的足球学校、业余体校纷纷瓦解,有的省份不再有青训,有青训的省份开始出现各种不同的形式。官办足球学校、俱乐部梯队建设、民间培训机构、校园足球……多种形式并存。

延续下来的官办足球学校,武汉市足协旗下的足校算是成功的典范,现今活跃在中国职业足坛的曾诚、蒿俊闵、童晓星、姚翰林等均为其出品。到了2013年,由于招生、收费、输送等问题,武汉市足协足校也走到了尽头,停止招生,而是以政企合作的形式,转成一种新的青训模式。武汉市足协与民营企业(尚文体育)合作搞青训,在全武汉市选拔苗子组成梯队,请来西班牙外教进行培训,优秀苗子选送到西班牙巴塞罗那留学。这种模式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检验。

中国足球进入职业化后,很多俱乐部没有青少年梯队,更谈不上自己的青训。在这方面做得不错的,先有辽宁,后有鲁能。从职业化元年的1994年到现在,俱乐部更换东家最多的就是辽宁队,20多年来,辽宁队在长期差钱的状况下一直坚持在顶级联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家青训成果,球队成绩得以保证,同时靠卖当家球星维持生存。鲁能是最早建足球学校的俱乐部,到今天,很多中超、中甲球队都有鲁能足校出品的球员。鲁能之后,绿城、恒大、富力、舜天等俱乐部也先后建起了自己的足球学校,并取得了成效。相较于鲁能足校的葡萄牙化、巴西化,绿城倾向于日本(冈田武史任青训顾问),舜天(现苏宁)足校是意大利化的(聘请意大利教练团队)。到底学哪国好?现在还难有定论。

目前在国内致力于青训工作的民间足球培训机构(主要为俱乐部形式)不少,一般是与学校合作,为学校提供校园足球普及、提高的师资支持,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但学校的优秀足球苗子得与该机构签约(经纪人形式)。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幸运星足球俱乐部。

校园足球形式的青训,其实在专业化时代已有。以中国教育特殊的体制,小球员极少能在小学阶段离开校园进行专门的足球训练。大连东北路小学、武汉新合村小学、重庆大田湾小学等在专业化时代都输送了不少足球人才,那时,地方足协会经常派专业足球教练员下到学校协助进行小球员的选拔、培养,发现好的苗子,小学毕业后进入官办足校或体工队。这些年,我深入全国各地走访校园足球,不少校长、基层足球教练员皆有共识:“把青训放在学校,小球员的文化课不会落下,成年后,有文化的运动员跟没文化的远动员是大不一样的。”在一些专业足球学校,小球员的文化课要求和普通学校是一致的,比如绿城足球学校。绿城足校校长杨剑,原为普通中学校长,他曾谈道:“我们去日本考察时发现,日本根本就没有我们这样的足球学校,他们的青训,完全是放在学校里的,每个职业球员都跟普通学生一样正常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但在中国,目前效法这种模式远不现实。很多基层教练员都跟我谈道:“这些小孩真的不错,但小学毕业后怎么办?还能继续踢下去吗?我们根本就决定不了。”校园足球中发掘出来的苗子,如何向上输送?出口在哪里?这是目前最大的困局。

中国足球现今的青训形式,有官方的、俱乐部的、民间的、校园的,而在学习风格上,有西班牙的、意大利的、英格兰的、巴西的,到底哪种才是最好的?最适合的?中国玉雕大师孙永,少年时也是业余体校足球运动员,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没有继续踢足球,谈到中国足球,他是“爱之深,恨之切”,在他看来,在哪一天中国能踢出自己的“中式足球”了,中国足球就真正有出头之日了。

春秋时期,中国思想出现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并存的盛况,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中国唯一的统治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引领下,中国成为强大的帝国,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最后却走上了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一部近代史,堪称整个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在足球发展方向上,我们是独尊一家还是百家争鸣?我曾和有“中国草根足球之父”之称的邓世俊聊到这个话题。邓世俊扎根校园从事基层足球青训工作20多年,培养人才无数,在他看来,中国足球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呈现“百家争鸣”的情况,这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东北、华北、中部、西南、华南等地,人们的身体素质、思维习惯等都存在差异。

赛事――形式重要,还是内容重要?

2015年,东亚杯、U-16女足亚锦赛在武汉举行,中国队从男足到女足,从成年队到青少年,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果,都乏善可陈。比赛期间,我与一些足球专业人士在看台上都发现,无论是成绩好的朝鲜、韩国,还是成绩稍差的日本,他们踢的都是自己的足球,一种整体足球,不管场上局面如何,战术、打法始终有章可循,无论换上那名球员,都不会改变。最明显的是日本,他们的男足、女足,成年队、青少年队,战术、打法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都强调地面配合、讲求整体。

这与日本足球发展方向20多年一以贯之是息息相关的,坚持“巴西化”,并最终形成了“日式足球”。据绿城足校校长杨剑介绍,日本足球从青少年到国家队,都是统一的风格。几年前,杨剑在谈到中、日足球青少年培养的差距时感叹:“日本青少年足球的校园足球联赛体系搞得相当不错,他们每年有很多高水平的校园足球赛事,各地学生都可以通过比赛来切磋、提高,这是一种很好的以赛代练,而我们国家的青少年足球赛事太少了。”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青少年足球越来越重视,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各级足协、教育部门组织的官方的、民间的青少年足球赛事越来越多。但这些足球赛事的质量、效果如何呢?我走访的武汉、重庆、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足球项目传统学校,每年参加的省、市校园足球联赛,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杯赛,U系列比赛,足协主办的,教育系统的,各种联赛、杯赛以及邀请赛,每年的赛事不见得比日本、韩国就少。但除了比分、名次,校长们、教练员们似乎找不到这些比赛对于小队员们提高足球水平有何作用,更远谈不上能达到以赛代练的效果。

2015年,在万松园路小学家长委员会的牵头策划下,武汉市的足球项目传统强校万松园路小学、钢城十小、西大街小学达成共识:三校之间进行互访性的校园足球交流赛活动。比赛时间、参赛球队、上场人数由大家协商而定,学生、家长、教练员共同参与其中,裁判员由教练员、家长或学生(边裁),比赛不设奖励,不排名次,甚至不计比分。

3月19日,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在万松园路小学足球场上,从一二年级到五六年级,有男队员有女队员,三个学校的不同队伍轮番上场切磋。没有严格界定年龄,也没有限定换人次数,几乎所有队员都有上场机会。场边没有计分牌,没有教练指挥,但场上每名小队员的态度认真,全力投入到比赛中。比赛过程中,家长站在场边为孩子助威加油,不时口头指挥一下。而各个学校的基层教练员们,则在一起相互交流,对场上球员的表现、比赛的场面进行点评,除了偶尔做出换人调整,绝大部分时间是让小队员们自己在场上按平时训练的要求发挥。比赛结束后,由这次做主场的万松园路小学的家长们做东,在附近的酒店设宴,学生、家长、教练员济济一堂,进行赛后交流。

对于这种民间性的自发的校园足球邀请赛,一名教练员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相较于官方性质的校园足球赛事,这样的比赛少了很多条条框框,赛制更为灵活,队员们有更多上场的机会,在比赛中,能做更多的尝试,更能发现一些问题,比赛结束后,大家有更多的交流。没有成绩压力,没有思想包袱,队员、家长、教练充分的交流,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探讨――我们应该踢什么样的足球?

鲁能足校的巴西模式、绿城足校的日本模式、舜天足校的意大利模式、武汉足协的西班牙模式……中国的足球青训,从专业足校到普通学校,目前是各门各派并立,到底哪一种模式好?这些足球青训机构的负责人、业务人员也没有定论,只是认为:人家比我们好,我们先学人家的,效果怎么样?需要时间检验。

我于2015年初到新创办不久舜天足校走访,了解到意大利外教对新学员更多的是基本功方面的培训,在意大利人看来,中国小球员的基本功太差。这个“基本功”,是指个人基本技术,还是足球基础素养?可能老外指的是后者。足球学校招收的学员均为成品或半成品,而在之前的发掘、培养阶段则在校园,属于基层教练员的工作。

我们的足球青训,应该学谁的?应该让孩子们怎么踢?我经常和各地的基层足球教练员交流这个问题,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无论德国的、西班牙的还是巴西的、荷兰的,先进的理念、模式,都是相通的,关键是要去做,以及怎么做。也即“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代表性的为邓世俊。

邓世俊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参加工作后立足校园从事足球青训工作,现役职业球员蒿俊闵、童晓星、姚翰林为其第一批成果,魏敬宗、龙威为第二批,目前的夏子豪、赵云轩、姜晨Z也是国内同龄佼佼者。

3月19日下午,我在万松园路小学观摩了三四个小时,有不同风格的球队,也有不同特点的队员。西大街小学的球员在场上更多的利用身体,主要靠力量、强度,更多的靠个人解决战斗。钢城十小几个边路球员很有特点,风格属于“小快灵”一类,前插、接应、分球都有模有样。万松园路小学邓世俊的球队则在于整体,既有个人技术突出的(夏子豪、赵云轩、姜晨Z等),又有整体足球的(场上队员的站位、跑位、接应等)。综合场面、过程、结果来看,踢整体足球的占优,不管队友是谁,对手是谁,依然踢的是自己的足球,章法不乱,踢法不变,颇有些日本足球的整体风格。

足球赛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男子乙组;足球队;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2.06.010

1、前言

广州市第七届城市运动会男子乙组足球队2011年6月份参加完全国青少年足球U17联赛,通过生化指标测试,发现运动员CK和血尿素大都比较高,普遍出现疲劳趋势,应该进行调整训练,消除比赛疲劳。但球队马上又要备战8月份的第七届城市运动会男子乙组足球决赛,由于两个赛事距离只有8周,如何使运动员迅速消除上一个赛事积累的疲劳,重新获取最佳竞技状态,是摆在教练组面前的一个难题。为此本研究针对运动员训练和赛程安排的实际情况,合理计划赛前的体能训练,科学划分训练阶段和各周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手段、负荷,期望在短期的时间内,消除比赛疲劳,强化体能训练,增强运动员竞技能力,为球队能获得比赛好成绩奠定基础。

2、体能训练阶段安排

体能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在赛前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按照周期训练理论,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周期训练理论强调准备期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且以突出负荷量来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训练,以便为准备期后期的专项训练奠定基础。但是由于七城会男足决赛提前举行,距离比赛只有8周的时间,要在短短8周内使运动员重新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此次赛前体能训练就不能按照按照周期训练理论设计赛前体能训练计划,只能跳跃式地安排。

由于队伍刚打完比赛回来,运动员竞技状态和心理必然会经历一个低谷,因此必须要安排一个恢复调整阶段,使运动员消除比赛疲劳,积极地进行伤病治疗与体能康复训练,调整心理状态,重新唤醒机能状态,为下一阶段的强化体能训练做好准备。恢复调整阶段安排两周,主要采取积极性的恢复方式,安排一些一般体能和基础力量训练,训练负荷不要求大,量由中逐渐过渡到大,强度由低逐渐过渡到中。以往恢复调整阶段一般都比较少安排刺激强度比较大的灵敏、速度以及爆发力训练,但由于时间比较紧如果只安排一些一般体能训练,缺乏专项性,对运动员逐渐进入比赛状态不利,因此适当安排一些软梯、各种急停急转和变向等灵敏性练习,使运动员在加快机体的恢复、避免运动员出现过度训练综合症的同时,保持已经获得的专项体能水平。

恢复调整阶段以后,为了使运动员在赛前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必然要安排一个强化体能阶段,使运动员身体和心理重新紧张起来,激发潜能,完成体能储备任务,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好准备。由于训练时间的限制,不能够进行系统的体能训练,从有氧到无氧再到专项体能循序渐进的安排。同时由于在上半年的准备期,已经进行了系统的体能训练,为全年打了基础,因此强化体能阶段基本上不安排一些大负荷的有氧训练和以增加肌肉体积为目的的基础力量训练,而是全面体现专项性,主要安排速度、灵敏、爆发力、专项体能和快速力量训练。训练负荷总体上要求比较大,但考虑到刚刚参加过比赛,为了防止过度疲劳,负荷量不要求过大,由大逐渐减小到中。由于训练内容手段专项性比较强,强度由中逐渐过渡到大。

一个大强度体能训练阶段之后,为了使运动员消除疲劳做好赛前的各项准备,必须要适当减少训练天数和次数,也不再做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进入到赛前诱导周。由于时间比较紧,再加上强化体能训练阶段时间不是很长,总体训练负荷控制的比较好,生化指标测试评价,全队血红蛋白比较理想,机能良好。因此赛前诱导期只安排了一周时间。由于足球比赛也属于耐力性项目,并且赛期也比较长,要打5、6场比赛,为了运动员竞技状态能保持相对长的时间,赛前减量不能减太多,要保持中等量,强度适当降低,但还是要保持一定的强度。

3、各阶段典型周训练计划

恢复调整阶段这一时期体能训练的负荷特征是低强度、低运动量,力量训练主要是指肌肉耐力训练,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不包括哑铃、杠铃等克服外界阻力的练习。每周安排两次上、下肢力量,可以安排在周一、周四,或者周二、周五,即隔两天安排 1 次,核心力量与上、下肢力量训练错开,与让机体有一定的休息恢复时间。为了加快体能恢复,力量训练与其它素质训练结合在一起进行,不安排单一的力量训练课。灵敏性练习也是一周安排两次,主要训练手段是软梯练习、各种急停急转和变向等灵敏性练习。在一般体能训练内容方面,一周安排两次,主要选择参与积极性的、非专项化的娱乐性身体活动,例如篮球、游泳、野外慢跑以及爬山等训练内容。周三、周六和周日不安排体能训练,只安排一些技战术训练,有利于运动员疲劳的恢复。负荷大小的安排上,由于处于恢复期,每次的负荷都较小。在恢复期,体能训练应保持较低负荷,防止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或者运动性伤病的出现。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变化在 60~70%,目的是让运动员积极地恢复,为体能的重建做准备。

专项强化训练阶段,每周安排两次速度训练,放在周一和周四或者周二和周五,训练手段主要是20~100米重复冲刺,多采用重复训练法,每次3~4组,每组6~8次,要求每次跑接近最大速度,间歇时间要充足。灵敏训练每周安排两次,日程安排上与速度训练错开,训练手段主要是软梯练习、各种急停急转和变向练习。爆发力训练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提高机体在单位内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第二,提高神经与肌肉之间的协调性;第三,配合赛前的专项技战术训练,进行积极的专项体能转化。每周安排两次,周一和周四,主要训练手段是跳栏架、跳箱。跳栏架包括单、双脚跳栏架,栏架的高度在15~60厘米,栏架的距离在60~120厘米,栏架的数量 6~10个;跳箱包括单、双脚跳箱,单个跳箱,高度要求在45~120厘米,连续跳箱,箱子的高度和距离应该逐渐增加,箱子的高度30~120厘米,箱子的距离60~120厘米,箱子的数量4~6个。专项体能每周训练两次,日程与爆发力训练错开。专项体能训练手段主要是折返跑和高强度有球对抗。高强度有球对抗训练形式要求符合足球比赛运动员活动特点,强度要求训练心率要高于或基本于比赛心率相似,具体包括3对3、5对5、7对7等练习方式。力量训练每周安排两次,周三和周六,可安排单一的力量训练课,训练内容包括上下肢和核心等全身力量。采用的训练方法主要是循环训练法,加大训练负荷。

赛前诱导阶段,速度和灵敏性训练基本与专项强化阶段安排一致,只是速度训练距离更加短一些,更突出专项性。力量训练安排一次,重点是肌肉的收缩力量与收缩速度,同时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负荷安排是小运动量、高强度,重复次数少、负荷重量大。爆发力训练安排一次,基本与专项强化阶段安排一致。专项体能也是只安排一次,强度要高,负荷量不要太大,赛前最后一周专项体能安排在第一场比赛的前三、四天,有利于运动员的超量恢复。

四、结果

经过8周的赛前体能训练,运动员体能充沛,力量、速度、灵敏和爆发力明显增强,表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并且由于训练节奏安排的比较好,科研检测完善,恢复措施得力,营养补充及时,大部分运动员没有出现过度疲劳。赛前最后一次生化测试,大部分运动员血红蛋白和血睾酮回升,CK和血尿素在正常范围内,机能状态良好。最后在第七届城市运动会男子乙组足球决赛阶段,广州市第七届城市运动会男子乙组足球队越战越勇,最终夺得了亚军。

参考文献:

[1] 张凡涛.中国男女篮球队体能训练科学化设计的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03-01

足球赛事范文第4篇

赛事:

第一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

时间:

1913年2月4日

举办地点:

马尼拉

比赛成绩:

菲律宾队:中国(南华)队 2:1

名次:

1.菲律宾队 2.中国(南华)队

1915年

赛事:

第二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

时间:

1915年5月

举办地点:

上海

比赛成绩:

中国(南华)队:菲律宾队 1:0

中国(南华)队:菲律宾队 0:0

中国(南华)队:菲律宾队 1:1

名次:

1.中国(南华)队 2.菲律宾队

1917年

赛事:

第三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

时间:

1917年5月7~9日

举办地点:

东京

比赛成绩:

日本队:菲律宾队 2:15

中国(南华)队:菲律宾队 3:0

日本队:中国(南华)队 0:5

名次:

1.中国(南华)队 2.菲律宾队 3.日本队

1919年

赛事:

第四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

时间:

1919年5月12~15日

举办地点:

马尼拉

比赛成绩:

菲律宾队:中国(南华)队 0:2

菲律宾队:中国(南华)队 2:1

菲律宾队:中国(南华)队 1:2

名次:

1.中国(南华)队 2.菲律宾队

1921年

赛事:

第五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

时间:

1921年6月1~2日

举办地点:

上海

比赛成绩:

中国(南华)队: 菲律宾队 1:0

中国(南华)队 :日本队 4:1

菲律宾队:日本队 3:0

名次:

1.中国(南华)队 2.菲律宾队 3.日本队

1923年

赛事:

第六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

时间:

1923年5月22~23日

举办地点:

大阪

比赛成绩:

中国队:菲律宾队 3:0

中国队:日本队 5:1

日本队 :菲律宾队 1:2

名次:

1.中国队 2.菲律宾队 3.日本队

1925年

赛事:

第七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

时间:

1925年5月16~23日

举办地点:

马尼拉

比赛成绩:

菲律宾队∶中国队 1:5

中国队∶日本队 2:0

菲律宾队∶日本队 4:0

名次:

1.中国队 2.菲律宾队 3.日本队

1927年

赛事:

第八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

时间:

1927年8月27日~9月3日

举办地点:

上海

比赛成绩:

中国队∶ 日本队 5:1

中国队∶菲律宾队 3:1

日本队∶菲律宾队 2:1

名次:

1.中国队 2.日本队 3.菲律宾队

1930年

赛事:

第九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

时间:

1930年5月25~29日

举办地点:

东京

比赛成绩:

日本队 :中国队 3:3

中国队:菲律宾队 5:0

日本队:菲律宾队 7:2

名次:

1.中国队/日本队(并列) 3.菲律宾队

1934年

赛事:

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

时间:

1934年5月5~20日

举办地点:

马尼拉

比赛成绩:

中国队: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尼) 2:0

菲律宾队: 中国队 0 :2

中国队:日本队 4:3

菲律宾队:荷属东印度群岛 3:2

荷属东印度群岛∶ 日本队 7:1

菲律宾队: 日本队 3:4

名次:

1.中国队 2.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队/日本(并列)

1936年

赛事:

第十一届奥运会足球比赛

时间:

1936年8月3~15日

举办地点:

柏林

比赛成绩:

8月6日中国队:英国队 0:2

1948年

赛事:

第十四届奥运会足球比赛

时间:

1948年7月26日~8月13日

举办地点:

伦敦

比赛成绩:

足球赛事范文第5篇

一、正确的导航

城阳区教体局起了正确的引导作用,给了学校很大的发展空间,建立了“区长杯”各项赛事,让我们有了比赛和锻炼的空间。我校代表区第一个学校参加“市长杯”足球赛,并在每届“市长杯”足球赛中获得不凡战绩,每年都进入前八名,而且曾经连续两年获得女队冠军,男女队共获得三个亚军、四个季军。

二、全面的管理体制

学校有一套独立的管理体制,校长全面负责,副校长主管,体育教研组长主抓校园足球工作。学校建立健全校园足球管理制度,量体裁衣地制订合理的、全面的三年发展规划,并且把校园足球作为学校重点发展规划项目。我校的足球基础、足球氛围逐渐坚实和浓厚起来。

三、优秀的教练和教师团队

学校共有7名体育教师(6男1女),搭配合理,可以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上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其中足球教师2人,一位通过青岛市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另一位通过“橙色军团”荷兰教练培训和中国足协培训,并取得D级教练员证书。街道还聘请鲲鹏俱乐部配备一名教练进行指导训练,这样的配备充实了学校的师资力量。

四、梯队建设和校园足球文化

学校建立了三级梯队,有班级队伍、级部队伍、校级队伍。学校一年一度的“校长杯”联赛,为三级队伍的选拔奠定了基础,利于选拔最优秀、最有灵性的队员进行训练。学校的“足球节”提高了全校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和热爱。“校级球星”和“球星墙”不但树立了球员的信息与形象,更为重要的是引起了总体的化学反应。足球方面的黑板报、手抄报、小记者采访、足球方面的演讲比赛等足球文化更加充实了学校的足球氛围。

五、学习与交流

“走出去与请进来”在足球中体现得更为具体和形象。我们经常邀请毕业学生组队与现在的学生比赛交流,约战高水平球队与校队踢友谊赛,与即墨鳌山中学进行足球比赛和足球文化交流,使学生在赛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自我素质。

六、社会、学校、家庭的沟通与交流

学校的工作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每次比赛、每次活动需要做宣传引起社会的注意与关注。每年的家长不支持的很多,自从我们邀请家长与学生开展足球赛、足球队员家长会、家访等工作之后,这种现象逐渐向良性发展,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好做。

七、热爱与执着

2015年暑假我们的足球老师一天也没有休息,每位老师、学生都很爱足球、都有一个目标:“夺冠”。冒着酷暑、光着膀子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没有一个学生请假,即使下着雨人来得也非常齐。晒得黑黑的学生、老师在雨中、在烈日下刻苦训练,他们累并快乐着,因为他们热爱足球、挚爱足球。

八、足球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