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交网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到Facebook和微博的时代,社交网络的目的,是连接所有人——一个以你为中心组建起来的庞大的社交群,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资本,有着巨大的价值。但在这样无所不在的连接中,我们的孤独感似乎并没有减轻,很可能反而加重了。为什么?
孤独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感觉,它与连接的人数或频率无关,而与连接的质量和意义有关。你可以在高朋满座的喧哗中仍然感到深刻的孤独。婚姻会减轻一个人的孤独感,但前提是你的婚姻是幸福的,否则婚姻只能让你更孤独。信仰也会减轻一个人的孤独感,前提是你的上帝是一个抽象、温暖的存在。
技术倾向于简化生活中一切复杂的事物。人类的关系丰富、复杂,需要技巧、精力和耐心才能处理。但在网络时代,我们最缺乏的是耐心,而最吝于付出的是注意力。所以,社交网络在扩大社交群体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人际关系的扁平化和肤浅化。分手的情侣只需在主页上轻轻点一下“删除”,就可以让对方在自己的世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你能跟刷来的“粉丝”推心置腹吗?
人的天性是珍惜那些得之不易的东西——千金易求,知己难得。
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一个人的“知己”数量从1985年的2.94人降低到2004年的2.08人。同样,在1985年,只有10%的人表示没有一个人可以讨论生活中的重要问题,15%的人表示只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到了2004年,这两个比例分别升至25%和20%。
在《一起孤独》中,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女教授谢丽·图尔克认为,社交网络对于友谊的侵蚀,主要是通过将“对话”(conversation)简化为连接(connection)——在网络的连接中,我们永远期待更快、更简单的回应。为了得到最快的答案,我们只问最简单的问题。而对话是慢慢展开的,它需要耐心与技巧,花时间去体会对方神情动作中微妙的变化,从对方的视角看待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真的需要面对面,聆听彼此,包括那些无聊的细节。因为正是在结巴、迟疑、词不达意的时候,我们才向对方展现出真实的自我。而当我们回忆起一个朋友的时候,最动人的往往不是他的一句话,而是他的某个眼神、某个肢体小动作。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的心智发育时发现,在8岁之前,小孩子没办法从别人的视角看世界。我们最终都会成长,脱离那个阶段,学会理解、揣度对方的心意。但在社交网络时代,我们的心智似乎重新向儿童靠拢。所有社交网络的设计都是基于“自我中心”的。你的广播,你的相册,你的“粉丝”,你的审美趣味(喜欢的音乐、电影、电视剧),你加入的小组……一切都是关于你。
一个人在社交网站上等待回应的心态,像极了一个孩子想要得到大人的关注。孩子总是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兴趣,所以他们发明出想象的观众。人们在Facebook、微博上不断更新自己的状态,就好像全世界都在倾听一样。
在心理分析的传统里,自恋并不是一个人多么爱恋自己,而是他/她如此脆弱,必须不断得到别人的支持与赞许,才能肯定自我的存在。技术也许没有导致,但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这种心智习惯——一种感觉必须经过别人的印证才能成立,甚至成为感觉本身的一部分。
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种种行为,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被看到”,在别人的目光中,确认自我的存在,得到理解、关注与爱。被爱的感觉,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能提高人的热情,哪怕它很可能只是一种错觉或一厢情愿。为了得到肯定和印证,我们处处展示最好的自我。存在变成了表演——晒幸福的,晒恩爱的,晒豪车豪宅的……种种表演,一旦没有得到回应,就陷入巨大的失落或者焦虑之中。
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你都会看到同样的景象:人们通过键盘和小小的触摸屏连接在一起,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泡泡里。我们并不想要真正靠近一个人,他人的目光只是支撑我们脆弱的自我感的工具。
心理学家一直怀疑,社交网络使人变得更自恋。不久前,西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研究第一次证实了二者之间的直接关联。研究者跟踪294名学生的Facebook使用习惯,年龄在18-65岁之间,并测量了自恋性格中“社交扰乱性”的两个层面——夸大型暴露癖(GE)和自命不凡/压榨欲(EE)。GE包括自我陶醉、虚荣、优越性、暴露癖倾向。这种人经常说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不能忍受被忽视,也不错过任何自我宣传的机会。EE则包括“一种自认为值得尊敬的感觉,以及操纵和利用他人的意愿”。
实验结果表明,GE得分越高,Facebook上的朋友数量越多,有些超过800个以上。在GE和EE上同时得分越高的人,在Facebook上越容易接受陌生人的交友请求,也更可能寻求帮助而不提供帮助。
社交网络让世界网民疲倦
当电影《社交网络》享誉好莱坞,马克・扎克伯格名满天下的时候,Facebook已经被众人炒上了天。社交网络的巨大经济利益和光明前景已经鼓吹到了极致。
然而,最近,国外媒体通过Facebook广告工具搜集的数据分析得出,美国的Facebook用户数量从5月初的1亿5520万,减至5月底的1亿4940万。在5月份流失用户达到共约有800万。
不仅是在美国本土,加拿大Facebook用户下跌数量从152万至1660万,英国、挪威及俄罗斯Facebook用户量都少了10万以上。Facebook的拓展已到达极限,早期开设户口的用户已停用注册。
《星岛日报》报道,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期间,在美、英、加、挪、俄使用Facebook的用户数减少,意味着Facebook全球用户数量纵使临近7亿关口,其用户增长率已是连续第2个月放缓。Facebook的用户不增反减,显示“社交网疲倦症”开始发作。
流失用户的原因在于,很多人玩腻了,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甚至产生了负面情绪也就离开了这个社区平台。
Facebook没有轻言放弃。副总裁Blake Chandlee曾表示,“中国是一个拥有10亿网民的国家,如果能打入中国市场,会减轻社交疲倦现象带来的影响。”
打中国的主意,确实是个好主意。Facebook如能获准在中国提供服务,其全球用户增长率会再度剧增,朝着10亿大关迈进。
但,一时繁华终究是过眼云烟。社交网络疲倦症解决不了,进入中国市场如同饮鸩止渴。
Facebook的投资人罗杰・麦克奈米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社交网络已经完结,未来,社交仅仅是一项功能而已。
没新鲜感的日子,不是好日子
将目光转向国内,社交网络的日子也不好过。大学毕业两年的张万郁,在一家电视公司供职,2008年注册开心网,元老级用户。最近,他已经把自己的账户注销。因为,他已经不上开心网了,又怕有人在上面找他,只好一一注销。
开心网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社交网络之一,2008~2009年是开心网最开心的日子。“争车位”、“偷菜”,这些在天天游戏的大学生眼里如此小儿科的东西,因为社交网络的平台,风靡一时。没有人会去玩单机版的争车位、偷菜,而跟朋友在一起那就不同了。
那个年代,只要有一个人玩,周边的好朋友肯定会一块儿玩。我偷你一个人参、你给我的车贴个条,甚至带入现实社会的玩笑争吵,让用户觉得好不惬意。
大学生一般都是从校内网,现在叫做人人网玩起的。刚开始的时候,用户能找到失散多年的同学朋友,很吸引人。在上面聊聊天、发发评论。但时间一长就无聊了,开心网带着游戏出现,当然更吸引人。
但到了2009年下半年,不少对“车辆”、“房子”都已经无欲无求的用户又有些无聊了。开心网的创始人程炳皓也承认,开心网再没有开发出比“偷菜”更黏人的游戏了。事实上,开心网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模式,仅依靠游戏黏住用户,当然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社交网站。
大量转帖的出现,让开心网重焕生机。针对一些新闻事件的评论、转发,互相交流远远比一成不变的游戏更吸引人。
但当转帖重新让人开心的时候,微博无情地出现了。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网络,在活跃度和速率上,把传统社交网络远远甩在了身后。
没有新鲜感,一成不变。即使有着不断变化的各类事件,速度也赶不上微博。许多用户渐渐淡出了开心网。
历史插曲,时代产物
社交网络,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它源于网络社交,最早,始于E-mail。包括时下流行的微博,都拥有网络社交的功能。
而网络社交的不断演进,一个人在网络中的形象逐渐丰满、立体、趋于完整,社交网络也就出现了。也就是把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活动无限地融入网络。
以人人网为例,上面有用户的照片、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他可以和别人交流,可以进行团购、网购等社会活动。这些真实的人才存在于这个网络之中,这个网络也就成为了一个社会。
但是,社交网络有着其自身的缺陷。社交服务类网站并不获得利润,因而其商业模式一直未达到业界的认可;浏览这些网站占用了越来越多雇员的工作时间;无法通过增长在网络上所进行的社交活动来实现真实生活中社会交往技巧的增长;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还需要改善。
社交网络的胜利
2010年年底,流量监测机构Hitwise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站,其访问量是美国总访问量的8.93%,超越了之前排名第一的Google。这不仅是Facebook的成功,更代表着Twitter、Youtube等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互联网第一大主题应用。
IDC的数据显示,全球社交网络平台2011年将增长33%,达到6.3亿美元,到2014年将达到18.63亿美元,Facebook目前全球有7亿用户,全球每天会有1.1亿条微博消息产生。
Facebook CEO马克•扎克博客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如何使全球公众交流沟通更为方便快捷”是Facebook的使命;而Twitter CEO迪克•科斯特罗则表示,Twitter的使命是“随时随地让人们与最关心的事物即刻取得联系”。
两家领导型的社交网络企业的使命,很好地诠释了社交网络的诉求,这也正是社交网络的魅力所在,让人与人之间可以自然地沟通交流,更好地分享思想和信息,更方便就同一个话题或者同一个事件进行讨论协作。
沟通和交流是人与人连接的基础,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就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社交网络就是让人与人实现了真正的深度连接,使互联网这一原本的设备和终端连接系统,变成了人与人的连接系统,IBM负责市场和通信部的高级副总裁Jon Iwata将其称之为“System of People”(人的系统)。
同时,社交网络庞大的数据也奠定了其基础价值,不同的诉求可以通过不同的应用方式挖掘社交网络的价值。
从社交网络到社交商务
早在2010年9月记者采访英国电信(BT)集团首席科学家JP Rangaswami时,JP Rangaswami就极力推荐和主张社交网络在企业中的应用,并力证了多家公司使用社交网络的成功。在美国,企业使用社交网络已经非常普遍,在企业的宣传和广告中,都可以见到他们各自的社交网络联系方式,而很少见到类似于800和400这样的热线电话。《哈佛商业评论》曾经针对2000多家企业做了社交网络应用方面的调研,参与调研的12%的企业现在可以游刃有余地使用社交网络,而IBM的2010年CEO调查显示:57%的很好地使用了社交网络的公司领先于同行。
客户服务和营销是企业使用社交网络最基本的应用,通过社交实现与客户的深度互动和即时响应,可以提升客户体验并改善服务质量,同时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发现客户潜在需求和销售线索,美联航的广告“Be a Friend(Facebook),Stay in Touch(Twitter)”就是大多数企业应用社交网络的一个写照。这是社交网络对于企业的基础价值,也是社交网络应用的初级阶段。
在Lotusphere 2011上,IBM提出社交商务的概念,基本思想正是“Get Social,Do Business”。社交网络并不仅仅是Facebook和Twitter,还应该包括SNS、微博、视频分享、照片分享、协同工具、即时通信、邮件等所有沟通交流手段,将这些沟通交流手段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企业内外界限,实现内外部有效地协同;社交商务不仅局限在客户服务和营销,而是广泛涉及市场和客户服务、产品和服务开发、企业运营和人力资源。
IBM负责软件系统的高级副总裁Mike Rhodin对社交商务和传统商务进行了比较:首先,在市场和客户服务部分,传统的商务采用的是推压和控制市场的方式,而社交商务通过互动和深度沟通可以深化客户关系,建立相互信赖的客户关系和品牌忠诚度;其次,在产品和服务开发部分,传统商务是先有内部创意,然后进行市场测试和调查,周期长、有效性差,而社交商务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分享客户想法和创意,产生突破性的创意,并加速产品上市时间;最后,在企业运营和人力资源部分,传统的企业依赖于内部邮件、电话系统、建立内部知识库,而社交商务可以优化劳动力资源,并充分利用外部专家资源。
所以,社交商务对于企业意味着将使用全新的运营和商务模式来驱动商业价值,优化劳动力价值并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深化内外部关系。
IBM的社交商务之道
IBM不仅成功应用了社交商务,还将通过提品、技术和服务,与客户、合作伙伴分享自己的社交网络经验。在Lotusphere 2011上,IBM了一系列的软件、服务和计划,让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内部同事通过移动设备、或者在云端跨越全球网络实现即时沟通和协同,实现完全的社交商务,其中包括:
1、新的软件系统让用户可以通过BlackBerry、iPad、iPhone等移动设备,使用邮件、即时通信、Web会议、Blog、WiKi等实现社交商务;
社交网络中隐私权的内涵
网络隐私权是广义隐私权的一部分,是隐私权发展到网络时代的产物,而社交网络中的隐私权则属于网络隐私权的一部分,是社交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隐私权。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教授对隐私权的定义,“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社交网络中自然人个人信息保密权,指自然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应在社交网络中被非法披露的权利。这里的自然人既包括网民,也包括非网民,也可以说既包括社交网络使用者,也包括非社交网络使用者。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曾将网民定义为: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6周岁以上中国公民,后来又改定义为: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我们认为,在网络隐私权领域,网民概念应更为宽泛,包括所有接触过互联网的人,不管其上网的时间长短、次数和频率等,而非网民的概念则是指从来没接触过网络的人。之所以这么界定,是因为只要接触过网络的人,即使其上网的时间非常短暂,或者仅仅接触过一次网络,但其网络行为仍然可能在网络上留下“痕迹”,仍然有可能被跟踪和监视,仍然有可能会涉及到网络隐私权问题。
这里的个人信息,不仅包括网络出现以前的隐私内容,如姓名、性别、身高、体重、指纹、血型、病史、婚恋历史、财产状况、联系方式等,还包括随着网络出现而产生的电子邮件、QQ号码、博客地址、网络域名、社交网络账号及密码等内容。
社交网络中网民网络行为安宁权,指社交网络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各种网络行为不受非法干涉和干扰的权利。网络行为是指网民利用网络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网页浏览、网上购物、网络会议、远程教育、网页浏览、网络聊天等活动。因此,这部分的权利主要体现为社交网络用户个人行动的自由权。在社交网络中,网民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属私人的各种活动,如网上购物、网络会议、远程教育、网页浏览、网络聊天等活动,都有不受非法干涉和侵扰的权利。
社交网络中网民网络空间安全权,指网民在社交网络中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网络空间不受非法侵入和侵扰的权利。网络空间是指网民联网的电脑以及硬盘、数据库、个人主页、博客等虚拟空间,这些网络空间可以看成是传统隐私中的物理空间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个人的网络空间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类:一是网民联网的个人电脑、移动硬盘等存储器等实体空间;二是网民的电子邮箱、网络硬盘等各类虚拟网络空间。互联网出现之前就有的自然人不受“侵入”和“侵扰”等隐私权内容,在网络隐私权里也直接得到了延伸和体现。“侵入”包括侵入其他网民联网的电脑或硬盘,侵入网民的QQ空间、微盘等虚拟空间;“侵扰”则包括不停地向其他网民的电子邮箱投放垃圾邮件等等。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侵权
由于对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的认识并不统一,对于网络隐私侵权也不可能存在统一的认识。根据前面对社交网络中隐私权的界定和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做如下界定,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侵权就是在社交网络背景下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各种行为。研究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侵权问题,需要具体探讨如下问题:
首先,社交网络中隐私侵权的原因分析:一是探讨社交网络用户是否具有隐私意识及是否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对社交网络中网络隐私权的内涵、隐私权及共同隐私等相关内容是否熟悉,等等;二是分析社交网络用户的媒介素养问题,包括对社交网络的熟悉程度,特别是对各类社交网络的操作方法、运行方式及隐私设置机制是否熟悉,等等。
其次,社交网络中隐私侵权形式分析:主要探讨在社交网络背景下,各类隐私侵权形式的侵权主体及其应承担的责任、隐私侵权的构成要件、抗辩事由及救济途径等方面,并比较它们与传统隐私侵权情况的异同。
再次,社交网络中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隐私侵权分析:主要探讨在社交网络中,第三方应用程序对网络隐私权构成威胁的缘由及具体表现。
最后,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利用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主要探讨国家机关、原告或被告、企业雇主、配偶等利益方是否有权查看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各相关利益方的权利边界应如何界定等等。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权保护
个系统工程,至少应包括社交网络用户的自我保护、社交网络平台及整个行业的行业自律保护以及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保护。具体而言,本部分应在中外对比的基础上,特别是以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参照,结合我国社交网络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如下问题:
国家层面:主要探讨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与法律规范(包括立法、司法以及具体判例,立法又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及专门法等)等以及对相关技术开发企业以及各种媒介素养培训等进行资金扶植、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社会层面:主要探讨社会层面的各类保护措施,包括与政府各部门紧密合作,在全社会进行隐私意识宣传与隐私法制教育、倡导社交网站的行业自律、展开国际交流与研讨等。
企业层面:主要包括社交网络行业对行业自律的倡导与制定以及单个社交网络企业对国家政策与法律、对行业自律公约的遵守,在企业内部进行员工隐私教育和媒介素质教育等。
技术层面:主要探讨社交网络企业运用各种新型技术应用,如安全套接层(SSL)技术、虚拟专用网(VPN)技术、DB2匿名解决方案、密码加密技术、P3P隐私倾向平台等保护社交网络中的隐私权。
“ 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尝试
积极购买专业级内容,提供奥运会网络直播服务,加快脚步向主流媒体迈进的同时,如何将网络视频与社交网络融为一体,是YouTube正在努力进行尝试的工作。去年6月以来,YouTube与Google+社交网络的融合越来越密切。
视频网站的社交化战略绝非空穴来风。据移动市场分析机构Flurry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用户人均在YouTube上花费的时间为425分钟,在移动视频应用上花费的时间为231分钟。今年1至3月,用户在YouTube上花费的时间减少了一成左右。与视频数量和观影速度相比,用户和用户间的关系才是它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所在。越来越多的用户“挂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上,基于Facebook的移动视频分享和社交应用大行其道,YouTube的在线时长明显下降,要防止用户流失就要跟上用户关系的流向和用户新媒介接触习惯养成的风向。
Facebook也同样在密切关注用户流量和使用习惯。与YouTube着重增加用户参与度和社交体验不同的是,Facebook开始在用户动态信息(News Feed)中引入“热门视频”,意在向用户呈现他们精彩视频。
2012年6月5日,据媒体报道,Salesforces公司将用6.89亿美元现金和股票收购Buddy Media,这个消息引起了国内外相关人士的普遍关注。在绝大多数网民的眼中,这两家公司的名字无疑是陌生的,尤其是这笔交易中的被收购方Buddy Media,不仅几乎从未被普通网民认知,而且成立不过5年。据公开的资料显示,Buddy Media拥有大约1000个客户,其中包括福特汽车、美泰公司(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商之一)和惠普公司。Buddy Media的快速成长尤其是能拿下如福特、惠普这样的“大客户”,完全是因为其抢先填补了在社交媒体融合趋势下,品牌企业进行跨社交平台的整合营销传播需求的空白。作为一家被定位为社交媒体营销服务提供商的“小公司”,Buddy Media正是通过Facebook、LinkedIn和YouTube等网站提供有针对性的跨社交平台的网络营销服务。
国内视频网站酷6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显示,在第一季度,酷6传媒净亏损为179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1088万美元的净亏损有大幅收窄。业内人士指出,正是因为通过加速社交化模式的推动,酷6传媒的运营净亏损才可以大幅收窄,而社交化也成为视频网站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近期,酷6网推出了全互动社交视频产品——新酷6,在其竞争对手优酷土豆“联姻”之后,将视频分享融入了尽可能多的社交因素,成了酷6在整个行业面临洗牌情形下的策略性选择。而最近一段时间,搜狐视频与MSN、土豆网与新浪微博、优酷与腾讯微博的合作,也都可以看作是对融合社交的尝试。
“ 走”的用户
如果说年轻的Buddy Media被高价收购,与其抢先专注社交网络传播的融合需求有关,那么酷6的社交化战略转型也与融合趋势产生的前提条件不无关系。近年来,社交网络用户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在SNS、视频分享、微博等单一平台上安营扎寨,他们往往根据不同的需求,同时拥有多个网络平台。公司如果要在社交网络中建立维系并提升影响力,自然需要融入其中,融合制胜。来自国内外的这些消息无不明晰了一个值得各界共同关注的趋势——社交媒体融合。
真正导致社交媒体融合的因素,是用户与用户关系的融合。从用户个体而言,一个人可以同时兼具电视观众、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网站访客以及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的生产者、传播者等多重媒介使用者的身份。而像移动互联网这样的技术越进步,应用越丰富,终端设备越普及,用户同时兼具多个身份的成本就越低、几率也就越大。更重要的是,在不同场合和情境下这些身份会随着用户需求和角色的变化而实施无缝变换,谁能让用户使要的次数越多和时间越长,谁就能获得更多发展的可能。
用户的需求多样,选择使用的媒介种类和数量也较为复杂,同时他们会受到时间和经济成本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用户成为社交媒体运营和研究过程中最难以琢磨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即使他们同时使用SNS、微博等各大社交平台,或只在Facebook这样一个平台上,也不见得他们就是在进行着单一的可预测的社交活动,诸如聊天、图片、视频、游戏、音乐、资讯、购物等,因为通过一个平台上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应用需求。
社交平台上用户的身份繁多,报社、电视台、网站及记者、编辑等工作人员已经一股脑儿地涌向目前各种流行的社交平台上。在诸如微博、SNS等平台,只需找到其中任何一个用户的主页,就能顺藤摸瓜的找到所有相关信息。超链接、关注、加好友、转发、评论、应用这些机制和交互功能使得在虚拟的社交中所有用户都是相互链接的整体。
户的涌现
直接促成社交融合的因素,则是因为有企业客户愿意以“真金白银”的形式付费,即便是如Facebook、YouTube这些平台大鳄,也无一不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营收能力的提升而苦恼。国内市场,在经历了“血雨腥风”的SNS大战、视频版权恶战、微博苦战之后,才清醒地意识到盈利才是最终的追求。
对社交客户——显在或潜在的“买单者”而言,他们大多是注重品牌形象、公众关系建设的知名企业或组织机构,或者就是想要不走寻常路,或是仅仅为了节约成本的中小型企业。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社交媒体正在显露出日益重要的平台价值。正如十年前,广告在报纸、广播中投放的同时也绝对不会错过电视和户外媒体一样,今天的企业绝不仅仅满足于一个认证微博的开通,它们还需要在诸如YouTube、优酷这样的平台与大众互动,通过Facebook广泛结友。它们越来越用力地挣脱传统广告媒体昔日灌输的“皮下注射”理念对创新精神的束缚,它们需要的越来越复杂,哪里有人聚集,哪里就有它们新营销模式的踪影。其实,想法很简单,就是在融合的社交平台环境下追求社交平台上的融合传播力。
用户及用户关系的影响力会直接影响到客户。传统媒体时代,用刊登或播放广告的形式传播品牌形象和新产品,通过召开新闻会的形式进行公关是广告业主的不二法门,即便是在web1.0时代,这些套路也并无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到了web2.0时代,尤其是在SNS的普及推广之后,社交媒体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广告投放组合和营销推广计划的清单中,重要性日益凸显且在某种程度上已在传统媒体地位之上,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正是因为这股潮流的袭来,才使得Buddy Media这样的社交媒体营销公司能茁壮成长起来。随着与从传统时代走过来的大型广告公司展开合作,社交媒体融合趋势下的整合营销传播也就越来越趋于主流地位。
合的传播
作为打通SNS、视频、微博、即时通讯、移动应用等各类服务和应用的潮流,融合社交的未来首先是一种基于跨平台的“无缝社交”和信息流通、关系交织的社交网络整合的传播体。用户能与不同平台上的好友进行跨平台的信息传递,通过视频分享、评论、即时通讯交流、观点交流、相册、日志等功能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在游戏和各种活动中体验“在一起”的快乐。通过融合社交平台得到的资讯体验与通过专业媒介机构得到的完全不同,前者得到的资讯更多是用户主动想了解和得到的,方式更为灵活和主动。这种群体传播和交流的跨平台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正在扩大,只要用户将个人信息和内容设置为任何人可见,那么社交网络就会成为一对多的、跨平台的、同步的大众传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