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全球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指数;创新资源;国际比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发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创新网络时空进化动态:广西与云南的比较”(41661030);桂林理工大学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项目:“创新资源国际流动格局、过程及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16YB002)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9日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科技全球化如不可抗拒的潮流席卷全球。研究科技全球化过程的定量特征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深入洞察科技全球化实质的要求。但目前为止,对科技全球化的定量研究仍然薄弱,导致难以对这一过程进行有效监测。准确测算科技全球化指数以了解国际科技创新开放程度,无论对政策制定战略决策,还是对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1)定量地监测科技全球化的水平、方向和速度;(2)比较科技全球化水平的空间分异和空间关系;(3)有助于把握科技全球化和其他领域全球化的关系;(4)有助于研究科技全球化对社会系统的影响等。

指数法是目前咨询公司、国际组织、学者等进行定量研究全球化的重要方法。部分研究重在建立更全面、精细的指标体系和运用更稳健的方法,测算总体全球化指数,也有部分研究则更关注全球化过程某一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度量。有的研究也将科技活动纳入分析内容,但是科技活动只是这些指数中的从属部分。国内可h和张景霞首次提出了评价科技全球化的指标体系,但是由于其指标缺乏统计数据,并未实际测算。

本文试图从创新资源流动的视角建立度量科技全球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尝试通过56个样本国家的统计数据,计算其科技全球化指数,分析其变化的总体趋势及空间差异。

二、科技全球化指数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维度及变量选择。关于创新资源的含义,目前并没有统一看法,但一般都包括创新人才、资金、技术及其组合研发投资。因此,本文按照以上四个维度,选择七个表示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的指标来测算科技全球化指数。

1、创新人才流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一个国家创新人才参与国际人才环流的程度对人才成长及一国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密切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型大国是创新人才流动的中心,通过人才流动,新知识被创造出来,并快速地传播到其他地区,从而加速创新知识的应用和积累。要较全面分析创新人才的国际流动,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总体考察:一国吸收/流失的高技术移民、接收/派出的研究人员、接收/派出留学生。

2、新资金流动。资金是创新活动开展的保证。特别是随着现代技术系统变得日益复杂,规模也日趋增大,对创新资金的要求日益提高,投资创新的风险与日俱增。但是全球化使得创新的融资模式发生了变化,外国资金越来越多地在全球范围寻找潜在投资项目,并给予风险投资。国际创新资金流动形式除了风险投资,还有证券投资形式流入的部分资金。一国的国际金融越发达,则创新可以利用的资金资源就越丰富。

3、新技术的流动。国际技术资源流动的形式多样,本研究主要考虑技术商品和服务贸易。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高技术产品及技术服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度量技术创新资源流动的指标一般涉及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国际技术服务贸易额等。

4、国际研发投资。跨国公司是研发全球化最重要的驱动因素,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是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综合性的创新资源。因此,跨国公司国际研发资源流动也是衡量科技全球化的重要指标。衡量跨国公司国际研发活动的指标包括: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支出、海外的研发人员数、跨国公司海外专利等等。

现有的指标基本能反映科技全球化的特征,但是关于度量科技全球化的国际可比数据零散、且滞后于实际需要,因此进行相关指数测算仍然受到限制。即使是OECD国家,由于相关指标数据的时间序列较短,因此也难以进行长时段的趋势研究。另外,只有经过对比不同指标体系下实际测算的效果,才有可能找到有效地监测科技全球化进程的指标体系。本文综合考虑了指标的有效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采用了如下的指标体系进行科技全球化指数的测算。(表1)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本文以56个研发支出规模较大、统计资料相对完备的国家为样本(占2009年全球R&D支出的78%以上),基于2005~2010年的数据,测算其科技全球化指数。所用数据主要来自国际机构,包括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数据的标准化。原始数据的波动范围较大,部分变量的量纲不同,因此我们首先对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见表2。(表2)

标准化的计算方法有多种选择,文献中并未形成一致意见,如科尔尼-外交政策指数用公式(1)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华威大学全球化与区域化中心用的是面板标准(panel normalisation)的方法,即采用公式(2)将每个指标考察时期内所有数据转化为0~1或0~100之间的值。瑞士经济研究所的全球化指数使用的方法类似面板标准化,本文借鉴了该标准化方法。我们首先将每个指标所有年份(2005-2010)的原始值建立序列,然后通过Stata统计软件计算原始数据的百分位排列,最后根据数据在百分位分布上的相对位置将数据转换为1~100之间的分值。

Z=■×100 (1)

Z=■ (2)

第二,权重的确定。权重的确定可以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根据专家的经验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赋予权重,如科尔尼/外交政策全球化指数、安永全球化指数的权重;客观赋权法有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复相关系数等方法。客观赋权法基于数据本身包含的信息计算权重,减少了人为主观判断的偏差。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熵权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第三,缺失值的处理。在收集相关指标数据的过程中,难免遇到缺失值的情况,本文的处理方法是:当一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存在中间缺失值时,采用线性插值方法估计缺失值;缺失值出现在数据的头一年或末一年时,以最近年份值为估计值;对于一些重要的国家,少数指标在分析的年份缺失数据时,为了获得分析的完整性,根据历史数据来估计;如果没有历史数值,则以近似的指标或与这个国家规模相当、发展程度接近的另一国相同指标来估计。

第四,分指数和总指数的计算。通过熵权法,可以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将各指标值与其权重相乘并加总就得到了科技全球化总指数。分指数的计算根据构成指标的相对比例调整后,分别来计算得到。

三、科技全球化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第一,创新资源国际流动水平呈日益提高的趋势。2005~2010年56个样本国家的科技全球化指数平均值从48.49提升到了51.89,说明创新资源流动的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科技全球化指数曾明显下降,但2009年后迅速恢复,这说明科技全球化水平具有顺周期变化的特点。从科技全球化的分指数来看,除了国际技术资源分指数外,其他分指数变动趋势类似总指数,呈现平缓的增长趋势,并且在2008年也出现较明显的波动。(图1)

第二,创新资源流动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世界创新资源流动主要在北半球的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地带。科技全球化指数值较高的国家(地区)主要位于欧洲和北美洲以及亚洲的东南部,得分较低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和南亚(图2)。得分最高的25%国家(14个)中有8个位于欧洲,占样本中欧洲国家的31%,3个位于亚洲,占样本中亚洲国家的25%(另外1个北美国家和两个大洋洲国家样本小,不适合比较)。在排名最后25%的国家,4个位于非洲、4个在亚洲和4个在南美洲。(表3)

从国家尺度来看,创新资源转移的水平也呈现显著的差异。2010年科技全球化指数排名第一的爱尔兰,得分93.88,而排名最后的孟加拉得分只有8.13,相差85.75分。将56个国家根据排名分成四组,排名前25%的国家得分相差最大约25分,25%~50%的国家约15分,50%~75%的国家约18分,最后25%的国家约24分。从中可以看出,得分最高和最低的组得分差别也较大。

第三,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经济体创新资源转移的水平较高。以往的研究发现创新活动和其经济活动水平密切相关。创新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更有能力支持创新活动,并扩展到国外。科技全球化指数测算结果显示,科技全球化指数和国家人均产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

四、对中国科技开放的启示

本文从创新资源流动的视角构建并计算了科技全球化指数,分析了56个样本国家科技全球化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研究发现世界科技全球化呈现不断加深的趋势,但科技全球化存在时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科技全球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科技全球化水平总体偏低,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科技全球化水平已在稳步提高。随着中国加快融入全球科技体系,中国应继续健全科技开放的体制,完善开放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更多地利用全球创新资源。首先,中国应该提高人才国际化的水平。一方面继续鼓励、支持国民到国外接受高水平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同时改革相关的体制机制,吸引本国及国外优秀人才到中国就业和创业;另一方面探索有效的管理新制度,放宽国外著名大学到中国建立分校的条件,拓展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新途径。其次,鼓励企业的国际研发投资。鼓励外资企业来华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开展与当地企业、科技机构的研发合作。加强服务保障,支持中国企业到发达国家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提高研发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第三,继续稳妥开展金融创新,提高利用国际创新资金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科技全球化及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王春法.科技全球化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连燕华.科学研究全球化发展评价[J].科研管理,2000.21.4.

[4]薛澜,沈群红.科技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政策涵义[J].世界经济,2001.10.

[5]杜耀武,蔡春林.衡量全球化:OECD经济全球化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6]可h,张景霞.科技全球化的指标体系及其政策含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6.

[7]UNESCO.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database[EB/OL].UNESCO,http:///.2016.3.20.

[8]WORLD BANK.World Bank database[EB/OL].World Bank,http:///.2016.3.25.

[9]IMF STATISTICS DEPT.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M].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Publications,2010,2012.

[10]UNCTADSTAT.UNCTAD database[EB/OL].http:///wds/ReportFolders/rep.2014.3.21.

[11]WTO.WTO statistics database[EB/OL].http:///Home/WSDBHome.aspx?Language=E.2016.3.22.

[12]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12.

科技全球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1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

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科技全球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二、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

三、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科技全球化范文第4篇

    美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战略,在90年代获得成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1995~1998年间,美国1/3的经济增长来自于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在国内总收入(GDP)4.1%的增长率中,信息产业的贡献达1.2个百分点;计算机和电信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4%。到2006年,美国将有一半工人受雇于信息产业或成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高新技术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催生了一批新兴关联产业,如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1970年,美国每辆汽车电子装置的价值只有25美元,1990年上升到1383美元,2000年,美国汽车电子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上千亿美元。在1998年美国资本设备实际投资16.5%的增长率中,信息设备的贡献就占9.6个百分点,占总增长率的58%。美国信息产业占经济的25%,生物产业将使新经济的比重再增加15个百分点。

    以美国带动的信息全球化,已经全世界达成了共识。2000年9 月在冲绳举行的8国首脑会议通过了<全球信息社会冲绳>,指出:信息通信技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信息通信技术将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革。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2/3的8个国家达成共识,要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成果和益处,同时要在这种革命性变化中制订信息技术的各种相关规则。

    21世纪全球发展的巨大的动力,仍然来自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增长1/3,达到80亿,2050年达到89亿,人口老化现象将影响全世界。今后几十年知识激增和因特网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一场真正的知识革命正在开始,知识量每五六年就增加一倍。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本尤其受重视,它的重要性超过体力劳动、自然资源以及实物资本。富国创造的的财富都归功于人力资本。在美国高效率的知识工作者在就业者中占2/5到2025年,在新的“知识经济”中老的工业部门将降到10%的比例。

    信息产业在全球发展方兴未艾。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崩盘,并不说明信息产业的失败,它可能标志着积极的转折:美国的信息产业进一步与传统经济结合,美国信息革命的进一步全球化,“新经济”将继续发展。

    3。“信息高速公路”:全球化信息产业的基础

    美国政府于1993年制订<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指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是一个能给用户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

    1991年戈尔提出“建立地球村的基础结构”,1994年提出“维持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创建连接各个网络的全球网。。。。必须建成并开通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基础结构(CII),为每个人提供周游世界的环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过这个网络,消息和图象能够以光速从任一大城市通往每个大陆上的任一小村庄。”

    信息高速公路,是21世纪信息时代手段社会基础结构,相当于工业革命初期美国的铁路网。目前,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掌管的INTEINET网,又称为互联网,已经成为跨国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与155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连接,有400多万台主机,15000万用户。它本身不是信息高速公路,但它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随着微机的普及,全球上网人数以每月15%的速度增长。美国的微软,麦克考,波音公司合作,到2001年由90亿美圆发射288颗卫星,使互联网,商业,金融和互动媒体服务24小时覆盖全球。100多所大学和IBM合作,计划推出第二代互联网,比现在的互联网快100---1000倍,其能量直接为媒体产业带来革命。

    互联网是社会资源大规模重组的根本工具,这种分配是一种全局式的联动,是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避免的。最近五年美国互联网创造的百万富翁比过去五十年所有工业创造的百万富翁还要多:在1992-1999年,有409家互联网公司上市,市场价值达1.3万亿美元,其中仅1999年就有309家互联网公司上市。互联网经济成为美国的第一大经济,美国在大概五、六年的时间里,把资源从一些传统行业转移到了年轻人手中,使整个国家重新焕发了活力。美国信息产业已经占经济25%,再加上生物技术将有15个百分点。互联网的特点是:通讯互联网化。微机通讯与可视电话。网络电视装置。不用买微机,可以在电视机上直接上网,收发电子邮件,购物。网络微机和简易电脑。不用大硬盘,用网上软件和空间。内联网。银行,保险公司,大企业,院校和国家机关在互联网上建立全球范围的内部使用网络。卫星通讯的互联网高速入口。卫星上有500个频道的电视节目。网上服务公司跨国化,比如互联网全球漫游服务,用户可以在外国上网。互联网的多样化功能。可以在网上直接购买信息产品,传递照片和录象带。

    信息高速公路的特点是:高速化,多媒体化,智能化,按照完备的,交互式的,用户驱动方式运行。它由高速通信平台和大量的应用信息系统组成,关键技术有13项: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高效率软件系统,超大容量计算机高速接口,光纤传输技术,同步数字系列,异步转移模式,高速通信协议,数字图象压缩,大容量存储,智能网,多媒体通信,个人通信,信息安全。信息高速公路由通信网,数据库,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规则和个人5个部分组成。

    4.信息时代的特点

    第一,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主要体现在信息和知识上,新型生产力有高技术含量,高速度跳跃性发展,高度竞争性,高度社会化和人性化。

    第二,生产方式是计算机处理信息,信息高速公路传输信息。传统产业向自动化,柔性,分散型生产发展。

    第三,智力资本作为独特的生产要素取代人力资本并且排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首。传统经济中的直线管理正向扁平型管理转变:围绕工作流程而不是部门职能来管理。由于资本的全球化与创新快速化两者的合力,项目管理正改变着传统的职能性的组织管理。社会知识化,公司扁平化,势必使更多的权力下放,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文化,低层员工参与创新,被授予决策权,并对业绩改进负责,信任与对过错的宽容,成为核心文化。

    第四,知识经济将传统教育推到产业前沿,知识老化的周期不断缩短,人们无法满足小学、中学、本科、硕士、博士等阶段性学习,学习将成为终生行为。

    第五,伦敦、纽约、东京三个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一批精英正进入硅谷、上海等新兴的资本市场,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经济全球人才中心。新经济中,留人则日益成为人力资源的瓶颈。

    第六,从科学管理到数字化管理,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量化管理对象和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职能。基于网络,企业的知识信息资源和财富可数字化;运用量化管理技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定量化,智能化,综合性,集成性,动态开发性,系统性。

    第七,新型市场交换方式:扩大交换客体和市场空间,提高交换速度和频率,改变交换方式和手段,交换电子化,信息化,符号化。信息产生附加值,电子信息量急剧膨胀,对经济流动产生决定性影响;

    第八,主导产业将以信息技术为中心,人的智能和创造性获得前所未有的发挥。新型劳动方式:生产和办公自动化,劳动者摆脱劳累,危险的工作,许多人在家上班。高科技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主体性提高。使用计算机记忆和模拟,逻辑思维,知识积累,记忆反应能力为计算机代替,悟性(灵感,直觉和顿悟)最为重要,人将更有创造力。

    第九,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发生质的转变,遇事“拆零”的分析方式将由整体性思维方式所取代,高科技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主体性提高。使用计算机记忆和模拟,逻辑思维,知识积累,记忆反应能力为计算机代替,悟性(灵感,直觉和顿悟)最为重要,人将更有创造力。

    第十,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家庭生活:可视电话,电视与卫星的联网,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脑,人脑控制的计算机全面进入家庭。特别是互联网的终端,将由目前的计算机,手机,继续向微型化发展。微型芯片将起到关键作用,一个芯片相当于一部微型电脑,将被安装到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门窗,灶具,钱包,纽扣,首饰之中,自动行使各种功能。

    第十一,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大大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将出现文化产业的革命:多媒体技术将文字,数据,图片,照片,语音,立体声,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融和成为有机整体,的三维动画,电视片头,影视特技技术,将产生影视数据库,点索播放系统,现代广告等。。

    第十二,虚拟现实。将加速科学技术及工程设计等领域的发展,也将扩张互联网的文化内蕴。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新型认识工具也将大大促进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甚至将引发一场哲学革命。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虚拟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或给定仿真对象全体,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多媒体技术。它综合运用计算机三维图像技术、模拟(仿真)技术、传感技术、显示技术和伺服技术,把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媒体集成起来,具有综合处理音频、图象、文字等类信息功能。在多媒体的情境中,实现人一机器的互动,构成了新型的多维的人机和谐的信息系统。目前,随着互联网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从最初的人员培训,工程技术,科学实验和探索等方面的应用,扩展到社会及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虚拟社区生活,虚拟国家等。

    仿真性的虚拟用于培训如“虚拟飞机座舱”。1998年春克莱斯勒公司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汽车,直接从计算机屏幕走上生产线,利用数字设计模型省略中间汽车样机生产,避免了1500项设计差错,节约了8个月的开发时间和8000万美元的费用。建筑公司工程投标可以制成体验器,把顾客带入未来建筑物。旅游业可通过虚拟现实让顾客观赏。超越性的虚拟现实,可发挥人的认识探索能力,提示未知世界奥秘。如模拟宇宙太空和原子世界,展示宇宙黑洞的巨大引力。幻象性的虚拟现实,把凭空想像用计算机图像、音响等功能,将其变成可以看到的、听到的多媒体作品,给人们带来广阔的想象时空。

    单纯从技术层面来分析,它只是一种数字化方式的构成,从文化哲学的层面看,它是人作为符号动物充分发挥其“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的自然延伸,是人类继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之后的又一次中介革命,是人类超越现实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符号化活动是虚拟现实的本质。

    “虚拟现实”被理解为运用技术手段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进行人工仿制和再造。它是以0和1组合的BIT数据,通过计算机自动的符号处理为基础,以“知识、信息、消息、图象、文学作为自己的形式,以场的状态而弥漫在空间。虚拟带有比特的非原子特性;“比特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以及超越自然时空等特点。它是信息的DNA,是计算机二进制转化和处理后的0 和1的字符串。以比特为基础的“虚拟即是符号化”。它的首要意义不再是对自然的超越,而是对人的自身作为文化动物存在的思维空间和传统的符号空间的内在突破和超越。人类不断运用符号来扩大或超越现实世界的界限,他们的思维和视野就在不断地扩展。符号化思维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它赋予人以一种新的能力,一种不断更新人类世界的能力。正是在这种能力的运用中,人类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文化世界。虚拟现实使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

    第十二,从全世界的现状来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又必须与传统工业相结合,并改造它们。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接受者,离信息社会还远得很。发展中国家必须同时完成发展信息产业,又改造传统产业的双重任务。因此,也可以把计算机和互联网,看成是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过程中,关键的生产工具,尖端和先导技术。

    第十三,随着因特网时代的到来、知识迅速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生产增长下降的规律”就失去了作用,而起作用的则是“生产不断增长的规律”。因为知识能产生更多的知识,而且扩大了增长的范围。现在就连高度发达的国家每年的增长率也可以达到4--5%,不再是1%。世界经济在质量上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使人们对原来提出的有关增长极限的设想产生了怀疑。

科技全球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全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策略

全球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有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和表现。全球化正在日益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它使教育进入了一种新潮流,把教育拖进了全球化浪潮,使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全球特征。如何认识教育所面临的这一新挑战,全球化对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定位等问题,已经成为今天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全球化是什么

全球化是世界不同地域及不同社会间价值、知识、科技及行为规范的转移、调试及发展,从而影响到社会、社区、机构或个人的过程。全球化是一种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是在多层面、多领域上发生的。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

二、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

全球化正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教育,也正处于全球化漩涡之中,那么全球化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呢?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化使教育与外界联系加强,全球化的教育规范逐渐得到确立。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的教育之间乃至各个国家与各个国家组织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

2.教育与全球问题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解决全球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具,良莠并存,既不能指望全球化能够解决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也不能把它看成是“洪水猛兽”。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规模上则具有全球性。教育作为一种与形成人的思想信念、态度情感、认识等密切相关的活动,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3.由于经贸文化、人才等出现世界性,反映在教育上则要求重新确立人才规格标准。

以全球化、高速化、个性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着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形成了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为了在经济竞争中获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的首选对象,培养“国际人”成为世界性人才战略潮流,也成为教育的目标指向之一。

4.全球化会引起教育上的一些冲突,使教育内外部的矛盾达到空前激烈的地步。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势必会诱发各种各样的矛盾,使教育的结构、形式等发生一系列改变,这些矛盾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矛盾。全球化是在扩大边界,而本土化是在强调边界。(2)传统与反传统之间的矛盾。全球化与既有的传统总是有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冲突,它不能完全认同传统。(3)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矛盾。教育上的全球化处于整个社会系统的进程之中,它对其他社会结构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因社会结构变迁的不平衡,将给教育带来种种冲突。(4)教育内部发展不均衡带来的矛盾。如正规教育的大量发展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矛盾等。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全球化不仅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全球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作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全球化的影响更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对基础教育更是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基础教育对全球化的改革也应是全方位的。对中国来说,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需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程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

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它体现着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课程目标的全球化取向不清晰,在课程内容的体现上就比较散漫、随意,往往凭借教师对原有内容的阐释和新的可用于全球教育资源的开发。所以,在我国课程的培养目标中,应明确提出对学生的国际素质要求。

2.课程结构要保证均衡发展。

全球性知识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加重了课程负担,如何在保证全球性知识的获得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是中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难题。在我国,课程负担过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延性的课程负担过重,即学生课业门数过多、容量过大所造成的负担过重,它是线性思维的结果,即觉得什么都重要,什么都不可少。另一种是内涵性的课程负担过重,即前后知识之间跨度太大、坡度太陡所造成的负担过重,它是“学术中心”的结果。

3.课程管理要张扬权力分享。

我国的课程管理要真正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力的分享,与世界全球化接轨,不仅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复制型与考试型的课程管理向目标型和发展型转变,而且要建立一种机制,使教师摆脱“围着课本转”的怪圈,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全球问题,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形成接受变革、勇于变革的精神。这不仅对全球化课程的开发有利,而且对任何新课程变革的推动有利。

4.课程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

课程的本质是教学内容。从宏观层面说,主要体现为淡化、精简和应变的三方面。淡化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好现代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中的关系,改变目前部分学科课程内容的繁、难、多、旧的现象。从微观层次说,传统上对所谓教材的处理,只是顺序的调整、内容的详略而已。全球化的课程标准应该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权利一定程度上下放到教材编写者乃至教师手里,尤其应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充分挖掘校园、家庭、社区中的课程资源。

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不只是教育本身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也不能局限于国内,而要立足于世界,因此各方要对教育理念达成共识。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即立足本国――面向现代化,放眼世界――面向世界,展望未来――面向未来,坚持科学发展观,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展开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有更美好的前景,才能为我们民族,为人类持续、和谐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4版.

[2]方彤.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