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催催人生

催催人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催催人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催催人生范文第1篇

眼前的翠脆生生个子不高,留着长发,一张白皙而俊俏的脸庞恬静而安详。但与人说话时,她立刻活跃起来。说到兴奋处,她还会用力地向后甩一下自己的头发,然后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这笑声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脆脆生生的。

她大学毕业,家境优越,却在大学毕业后嫁给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军人,做了一名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军嫂”;她有理想,有追求,在结婚后却甘愿为了自己戍边的丈夫放弃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全职随军,自谋职业。

下定决心

翠脆生生的话不多,却见心肝。她说,她常常觉得自己嫁了军人才是最幸福的。

与现在的丈夫相识是在2003年。那时候,她刚刚大学毕业,正在找工作;而他,则是一名刚刚从士兵提干的连职干部。

第一次见面时,他就对她一见钟情:有文化,人也漂亮,这样的姑娘打着灯笼也难寻啊。而她,也觉得他大高个儿,小眼睛,穿上绿军装挺精神的。随后,俩人便开始经常联系。

由于军队的特殊性,很多时候,他们不能像其他年轻的情侣们一样朝夕相处。有时甚至盼了很久的短暂相聚的机会也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临时取消。

这些事情,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对女儿说:“给军人做妻子就要时时忍受这种相思之苦,如果将来结了婚恐怕会更难受,如果实在受不了就算了吧!”

翠脆生生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听了母亲的话,她也开始有些动摇了。有一回,他来她家中探望,她的家离部队很远,晚上只好就住下了。她满怀内疚地告诉他:“如果我决定不和你在一起了,你千万不要恨我,因为有些现实问题是不能不考虑的,我只是个平庸的女孩子罢了。”

他点了点头。一会儿,他打了一盆水来,轻轻地脱了她的袜子,非要给她洗脚。她的脚以前做过手术,他轻轻地揉搓着,微微朝着她笑,说:“你做什么样的决定我都尊重,当军嫂实在是太辛苦了,我能理解。”

这个场景,突然让她觉得很后悔刚才说出的话。一个能为自己洗脚的男人,将来一定也会是个好丈夫吧。那一刻,她突然下定决心,以后辛苦就辛苦,这辈子就当了这个军嫂吧!

可就在他们感情日渐浓厚的时候,他所在连队里的一个兵由于和排长发生口角不见了。这件事情对部队而言惊天动地,如果找不到,作为连队指导员的他轻则受处分,重则降职降衔,甚至安排转业。

他找了3天,终于没有信心了,给她打电话说:”对不起,我们分手吧。我可能连最简单的幸福都给不了你。”翠脆生生却大声地对他说:“不,这辈子我认定了你!如果你转业,我跟着你,就算你去当清洁工,我都会在后面给你拿着簸箕!”

辞职随军

2006年,翠脆生生终于和相恋3年的男友结婚了,成为千千万万“军嫂”中的一员。

由于分别在两地工作,加之部队的规定,婚后他们常常几个月才能见一次面,彼此的思念疯长。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坚强的心变得脆弱无比。”她说,“但是,我一直对自己说要坚持、再坚持,既然做了一名‘军嫂’,就要甘愿默默地付出。”

此时,由于训练的原因,他的脑袋上生出了一个小瘤。经医生诊断,需要做手术进行治疗。由于害怕家人和朋友们担心,在进行手术之前,他没有向任何人透露消息,也包括她。

他一个人泡了包方便面就上了手术台,手术结束后,他又一个人回到了病房。为了不给部队添麻烦,他坚持不让其他人照顾,一个人住院,渴了就喝口开水,饿了就泡一包方便面。

几天后,当翠脆生生得到消息赶往医院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她惊愕不已。丈夫静静地躺在床头,气息虚弱、面容憔悴。别的病人的床头都放着水果、牛奶,可他的床头柜里只有两包方便面和一包榨菜。

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骂他:“你是不是想让我内疚死啊,你个大傻瓜!”她边骂边给他喂从家里带的鸡汤。

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让他在部队里安心工作,她决心放弃自己原本稳定的工作来到丈夫身边。“新时代的女性要坚强、要独立,不仅要照顾好老公孩子,还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军嫂也不例外。但是,为了部队、为了丈夫,我甘愿放弃我所拥有的这一切。”她说。

自谋职业

辞职以后,她做起了全职军嫂。丈夫是离自己更近了,但仍然不能天天见面。每天在家里面对着空空荡荡的屋子,她突然又感觉到有些不适应:“我不能每天这样的无所事事,必须要找点儿事情做,让自己充实起来。”

她开始在部队驻地附近找工作。她学历高,又有工作经验,工作态度、工作能力都没有问题,但她找了一家又一家单位,对方一听她结婚两年了还没有孩子,都委婉地拒绝了。

她打电话向丈夫诉苦,丈夫正在忙工作,她一下子哭出声来:“你知不知道我一个人多难过啊,找了好多家公司,可人家却都不要我。”

哭归哭,但当有人劝她请组织出面帮忙时,她又犹豫了:“军嫂中间条件比我困难的还有很多,再说我随军已经给组织添了不少的麻烦,现在不能再让组织操心了。”

她决心发挥自己在写作方面的特长,自力更生,自谋职业。

她把自己在找工作期间的一些经历、感悟,还有自己和丈夫之间的一些感情故事写出来,投到报社或出版社,居然都陆续地发表了。

2008年夏,她拿到了自己辞职随军后的第一笔稿费,从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她疯狂“码字”的生活。

从2008年8月开始到2010年7月,她一共出版了《嗨,我们到公园看猴子去吧!》《非你不嫁》《两个人的江湖》《斗婚》等四本近一百万字的小说,并时常有作品发表在其他的报纸、杂志上,在社会上赢得了大量的读者。

催催人生范文第2篇

“气球奶奶”的自尊自立精神感动了无数网友,有人甚至专程从外地赶到郑州,就为了亲手买一只老人的气球――

拒绝乞讨, 83岁“气球奶奶”靠卖气球为生

2008年12月4日,中原省会郑州被这个冬天的第一场寒流袭击,行人们包裹在厚厚的冬装里,而郑州经三路一家大型超市大门右侧冰凉的石墩上,却坐着一位老奶奶,她右手紧紧攥住一把绳子,绳子上拴着一个个可爱的氢气球。老人在寒风中等待了两个多小时,仅仅卖出一个气球。 她的身边还铺着一块塑料布,布上放着十几双自己缝制的儿童鞋,针脚细密厚实,鞋面有龙凤呈祥、百鸟朝凤等喜兴图案。

老人名叫孙玉兰,来自豫东商丘市柘城县,娘家在周口市鹿邑县,这已是她来郑州卖气球的第三个年头了。刚来郑州时,她每天都背着一个蛇皮袋子,迈着颤巍巍的步子穿行在住处附近的楼院小巷。因为她腿脚慢,抢不过那些年轻人,每天捡废品换来的钱仅够吃饭的。于是,有老乡便给她出主意:“你这么大年纪,还捡什么废品,还不如到二七广场人多的地方乞讨呢,准保来钱快!”

听了这话,孙玉兰像受了侮辱似的,生气地说:“人要脸,树要皮。我要强了一辈子,到死也不能坏了名誉,我不干!”

在郑州捡了3个月的废品后,在广州卖气球的外甥回到了郑州,他建议姥姥不如和他一起卖气球,每天卖得好能挣好几十块呢!孙玉兰动了心。

外甥每天都从郑州火车站附近的小商品城批发一大堆气球,然后吹好让老人去卖。老人所住的都市村庄靠近一家大型超市,超市前人气较旺,她每天都占据这个风水宝地。逢周末,她也会赶到动物园大门口买,那里小朋友多,生意好。

很快,孙玉兰租房附近的常住户、商贩、看车人、上班族,都熟悉了这位整天被一堆花花绿绿氢气球包围的老人。热心人天冷时劝她赶快回家暖和暖和,天热时劝她到有空调的地方凉快凉快,可孙玉兰总是固执地坚守着她的生意,她每天8点多出工,晚上11点多还不肯收摊。

人们既同情又佩服这位可敬的老奶奶,连郑州市城管严查市容的时候也不收她的摊儿。

有很多路人同情孙玉兰,有的施舍钱给她,她坚辞不收;有的买了气球又把气球还给她,老奶奶还是倔犟地把气球塞给人家。她说自己只靠力气吃饭,不靠别人“可怜”过日子。

没白没黑“做生意”,只为三个未了心愿

在郑州的3年里,孙玉兰是和孙女小丽一起居住的。祖孙俩租住在经三路北段一个叫枣庄的都市村庄里,她们的房子在一个又深又窄的胡同内。每天深夜,孙玉兰收工后,就用右手拄着拐棍,左手牵着几十个氢气球,颤巍巍地迈着她那三寸小脚,迈过胡同内凸凹不平的水泥地,再气喘吁吁地爬到四楼,才算回到自己的“家”。孙玉兰和孙女租的是一室一厅。她深夜回到家里时,孙女常常已经睡熟了。

孙玉兰的大儿子杨传顺住在她隔壁的一个房间,他今年60岁,患有严重的胃病,胃病发作时常疼得满地打滚儿,孙玉兰心疼大儿子,2008年4月,她打电话让大儿子来郑州,由她来照顾饮食,房租也是从她卖气球的钱里出。杨传顺的任务就是在家里把气球吹好,然后送到母亲卖气球的地方。

小丽是孙玉兰二儿子的女儿,多年前,二儿子远走黑龙江谋生,并在那里定居。从此,小丽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今年23岁的小丽几年前从一家中专学校毕业,现在一家工厂上班,工资不高,还时常面临着失业的威胁。

孙玉兰没白没黑地卖气球,是因为她心里有三个未了的心愿:帮大儿子治好胃病;到黑老江看望多年未见的二儿子;回商丘老家看望已经70多岁的弟弟,还有寄养在弟弟家她收养了12年的智力发育不良的孙子“小羔”。

提起苦命的孙子“小羔”,孙玉兰流出了浑浊的老泪。那是12年前的一天傍晚,在她娘家的村子里,她看到一个中年男人抱着个1岁左右的男孩,神情恍惚,孙玉兰就在后面悄悄跟着他,果然,那男子走到村头一片荒草丛中,丢弃孩子扭头就走。孙玉兰急忙抱起孩子,大声喝住中年男子,责问他为什么扔孩子。那男人未开口眼圈就红了,他说家里孩子多,这孩子“脑子”有毛病,他没有钱给他治病。孙玉兰问这孩子的名字,那男人只说乳名“小羔”。孙玉兰劝那男人:还是把孩子抱回家吧,如果不想要,我就抱回家养着。那男人思前想后,最后还是把男婴送给了孙玉兰。

一晃12年过去了,13岁的小羔虽然患有先天性脑瘫,智力发育不良,但靠着孙玉兰的精心抚养,如今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孙玉兰很想念小羔,她说自己得好好“做生意”,攒足了钱回趟周口老家,给小羔买漂亮的衣裳和书包,再看一看自己70多岁的弟弟。

博文引发爱心竞赛:如果你在郑州,去买老奶奶气球吧

白雪娇,一个纯洁、善良的女孩儿,在附近一家高职院校上班,每天都要骑车路过孙玉兰卖气球的这家超市。有几次,白雪娇单位加班回家很晚了,却还看到老奶奶站在那里,心里不禁涌上一阵酸楚。那段时间,卖气球老奶奶的身影总在白雪娇的眼前挥之不去,别的老人像她这个年龄都在家里颐养天年,为什么她却还得忍受风吹日晒?这一连串的问号折磨着白雪娇。

2008年11月24日晚,白雪娇终于跨出了帮助老人的第一步。那天晚上,她推着自行车来到老奶奶面前,伸出手买了她一只气球。老奶奶非常高兴,白雪娇主动和她聊了起来。聊天中,白雪娇被老奶奶的身世及自尊自立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4天后的深夜,白雪娇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老人居住的都市村庄,边走边打听,终于找到了老人的住处。孙玉兰见这个和善可亲的闺女找上门来,很是高兴,拉着白雪娇的手说个没完。白雪娇亲耳聆听了老人的那三个未了的心愿,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她把老奶奶卖气球的故事图文并茂地发在自己名为“中原小白”的新浪网博客上,并发出呼吁:如果您在郑州,去买老奶奶一个气球吧!

令白雪娇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这篇博文在省城郑州竟引发了一场爱心竞赛,让这个寒冷的冬天充满着丝丝暖意。2008年12月1日,一位网友看到她的博文后非常感动,全文转载到了在当地颇具影响的大河论坛上。一时间,“气球奶奶”的故事成为热点话题,众多网友认为老奶奶“自食其力、值得尊重”、“看了欲哭”、“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去买老奶奶的气球,帮她完成心愿。甚至还有网友留言,要老奶奶娘家的具体地址,准备开车带老奶奶去周口探望她的弟弟。

经媒体报道和各大网站转载,一时间,“气球奶奶”自尊自立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催催人生范文第3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蔡仲德老师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这十年中国变化很大,学校也变化很大,也许蔡老师在另一个世界里已经感受到了。但无论如何,我想他依然会带着深深的不安和忧虑,依然会在操心着国家、学校、音乐美学教研室与亲爱的同事、学生和朋友们,因为在他的内心,总是抱有深切的社会责任感和怀有一颗爱国、爱校、爱人的赤诚之心。 

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刚到学校不久,就知道附中有一位语文老师叫蔡仲德,毕业于华东师范学院,当时他正在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后来,我作为学生在音乐美学讲座的课堂上认识蔡老师,他讲的是《乐记》和《声无哀乐论》。蔡老师那充满激情的演讲和对古代文献倒背如流的学识,令我十分敬佩。l983年我毕业后留在刚成立的音乐美学教研室任教,蔡老师也恰好在下半年从附中调入音乐美学教研室,于是我们成了同事。那时的音乐美学教研室是一个永远令人向往的集体,它的成员有于润洋、何乾三、张前、蔡仲德、潘必新和我,这个集体还包括当时在音乐学研究所从事翻译工作的杨恍、叶琼芳和因身体不好病休在家的李大士,不久李起敏也调入教研室。这是一个充满着事业心、正义感、爱心和无私的集体,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我倍受长者的关心和帮助,他们既是我工作中的同事,更是我学习上的老师和为人处事的楷模。蔡仲德先生自然是我学习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老师和在治学与人格上的榜样。蔡老师严谨、执着的治学和正直、率性的人格,以及他那充满热情的为人和见义勇为的爱心永远存留在我的心底。 

80年代后期,我萌发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的想法,也就是将传统音乐的形态和观念放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作综合研究。我认为:“某种文化形态与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以及与它在同一文化土壤中产生的某种文化观念不可能没有联系,尽管这种联系有时并不那么直接,但却根深蒂固。从表面上来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观念和形态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但从内在的文化规律上来看,它们却牢固地统一在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一些文化精神之中。”我把这个想法告诉蔡老师,蔡老师很高兴并十分支持我的做法,他说由于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欠缺使他无法深入对音乐形态的研究,希望我能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经过将近一年的思考和研究后,我为音乐学系的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名为《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思想》的选修课。记得蔡老师还曾两次来听我讲课,课后给我提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后来,我把其中的部分讲稿整理成三篇论文,分别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影响》和《物我同一、情景相即的审美情趣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影响》。这三篇文章在发表前我都请蔡老师帮我审阅过,尤其是前两篇文章,蔡老师对其中的文献应用提出了许多建议。音乐美学教研室具有优良的传统,教研室的同仁们相互帮助、相互关心,齐心协力为学科建设做出努力。教研室也有学术争鸣的良好气氛,不同的学术观点并存,互补互助、共同提高。这种讨论有时是集体的,有时是个人之间的,不分资历,不论老少。蔡仲德老师比我大12岁,也是我的老师,但我们之间的讨论却是平等的。记得我们曾经就“人本主义和艺术本体”、“五四”文化和评价青主、 “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人生意义和生老病死”等问题进行过讨论。蔡老师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我不太同意他的一些观点,也坚持我的看法;但蔡老师的批判精神在和我讨论的时候不会显得那么激烈。其实我心里明白,蔡老师对于后辈多是鼓励,是希望我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只有一次蔡老师是认输的,那是在他病重的时候和我讨论“人生意义和生老病死”。他认为人活着的意义不仅是对社会和他人有用,同时也包括不给社会和他人增添麻烦。他说,他当时的情况给家人、给同事、给学校、给社会都增加麻烦,自己也无法忍受病痛的折磨。所以,活着毫无意义,生不如死。他想以安乐死的方式结束生命。我告诉他, “生死还有一个情感问题,安乐死是道德领域思考的问题,但从情感方面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尽管情感有时显得很愚蠢,但它毕竟会把握人的行为,尤其是当世俗观念还根深蒂固时,只能用感情的力量去抵御现实的痛苦。”蔡老师说: “你说得对,世俗的观念尽管很可恶,但它毕竟会影响人的情感。一旦我们违背了世俗观念,人的情感就会失衡。我想我还是要活着,用我的爱和情感去战胜病魔。”蔡老师终究没有战胜病魔,但他却为了爱和情感忍受了巨大的折磨…… 

蔡仲德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至今无人超越。后来他的研究转向更为广泛的文化领域,他对中国文化研究所提出的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也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我始终认为蔡仲德先生是一位纯粹的学者,他具有中国文人最高尚的品质和人格精神。他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学术遗产,他对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将会永远载入史册。因而,今天在蔡仲德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大家聚集在一起研究和回顾蔡先生的学术成果、治学精神和为人品格,无疑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衷心希望蔡老师的学识、学养、学德、学品永远成为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也借此机会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全体师生对蔡仲德先生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王次熠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人民音乐》主编 

催催人生范文第4篇

在三国群豪云起的年代,群英们角逐东汉集团的领导权。而作为东汉集团旗下的分支机构,曹魏集团的“操哥”算是最“雄起”的CEO。以“操哥” 的雄才谋略和杰出才能,先是干掉了董卓的土鳖集团,然后又重组了吕布机构,兼并了袁氏兄弟的豪族公司,赶跑区域经理孙坚,踢走职业经理人刘备,最后彻底架空了东汉集团的权力中心,基本控制了整个东汉集团的领导权。

然而在 “操哥”强悍的背后,却凸现了不可告人的隐忧,这也是 “操哥”自已最最蛋痛的事。其实 “操哥”是个有理想、有作为的杰出CEO,从不拘一格降人才开始,为企业内部打造了一个狼性的团队。但这个具有“战狼”精神的团队,由于出身的身份不等齐,很多寒门出身的职业经理人受到了各方力量的排挤,特别是来自企业内部“土豪“层的挣权夺利,大大失去了团队的向心力。

此外, “操哥” 家族成员之间发生的遗产继承权,直接瓦解了整个的团队组织结构。更可悲的,操哥死后,长子曹丕为了继承遗产权,一方面,依靠司马家族的势力,彻底清除了曹魏集团内部的反对力量。另一方面,摒弃了 “操哥” 一直苦心经营的企业理念,逼死东汉集团的名誉董事局主席,自已取而代之。再一方面,曹丕为了拉笼东汉集团内部势力,进而向东汉“土豪“层抛出橄榄枝,在人事结构和绩效考核上走向彻底妥协,这为后世继承祖业埋下了深深地祸根。   其实,这也是“操哥”最不想看到的结果,但却无能为力,因为这种诟病,在公司初创阶段已经生成。如果没有获得“土豪“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很难在创业初期获得绝对的领导权。但“土豪“永远是“土豪“ ,“土豪“的利益是不可触及的,所以“操哥”后来也看到了这一致命的内部问题。在企业核心文化建设过程中,“操哥”开始寻找各种机会,先后拔掉杨修和孔融这两根刺,为自已企业的良性发展铺路,扫清障碍。

但拔刺归拔刺, “操哥”凭着自已的力量,根本无法搬倒这些强大的“土豪“。 “操哥”骨子里的思想,是看不起这些“土豪“们吃里爬外的“扒粪”思想。 “操哥”希望建立一个全新理念的企业经营模式和用人机制,所以遭到了“土豪“们在全体股东大会上的强烈抵触,这些“土豪“们为了维护在集团内部的现有基础上的利益,私下和曹丕达成了“狼狈为奸”的协议,排斥异已,窃取了整个东汉集团的现有利益和领导权。

从某种程度上讲, “操哥”的人生情结是悲催的!老子为儿子扫路,结果儿子给老子封路,老子设计的蓝海战略,从儿子手里从此流产,而且变本加厉的痛批老子的经营理念,此可谓老子死也不瞑目。往往强大的人,都有孤独之处, “操哥”内心的蛋痛,也许只有诸葛孔明先生最理解,因为在公司制度设计上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同时,也希望作为今人的CEO,更能审时度势,把握火候,为公司的良性发展,构建好一个真正健全的企业发展体系!

催催人生范文第5篇

厦门大学门口的白沙海滩,是个优越的天然游泳场。面对洁净如银的沙滩、波澜不惊的海面,一个在室内游泳池泡大的游泳“健儿”,纵身投进大海,在碧波间畅游。忽然,一个称为“恶狗浪”的波峰陡然掀起,不知所措的“健儿”被拉向海底。再也没有回来的他,要是在天有灵,最大的遗憾,当是:室内游池太舒畅了,平时要是能多些风浪险阻的磨炼,该有多好!

欧美有些国家,故意将本可笔直的公路、修造成弯道曲道。筑路多费资金开车多费时间,对于“时间就是金钱”颇具经济头脑的欧美人,真是“自找苦吃”。但他们认为这很值得,因为长时间在笔直没阻碍的公路上疾驶,易引发交通事故。有了弯道曲道的阻碍,司机须时时警醒不敢掉以轻心。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确实是明智之举。

“假使世界没有了它,人人都敢做抢劫的勾当,那时,你我两人的买卖,岂不做不成了吗?”这,也许就是后一个强盗比前一个“聪明”的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绞刑架确实是强盗们的“恩人”。

我出生在一个屋内摆满锄头犁耙、室外遍地牛粪鸡粪的农民家庭。贫穷的生活使我早早地参与了劳动。在班上,我的衣着比别人寒酸,但我的精神比别人富有。劳技课活动中,所有重的累的脏的活儿,我一声不吭地抢在先争着干,课后,我把劳动工具放回原处,把场面打理干净整齐最后一个离开:回宿舍后我悄悄地将体弱多病或没有劳动习惯的同学的衣服,统而括之浆洗干净。于是,我赢得老师同学的一片赞誉,获得这样那样的奖赏。学习上有困难,别人都主动热情帮助我,我的各门功课都平衡发展。要是没有困窘的家庭经济环境、多难的童年经历,也许,我不能获得这许多成功与荣誉。感谢你――伴随我童年的贫寒与磨难!

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该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体现?吴运铎、张海迪、竺可桢等先进人物都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斗吃苦斗长智斗成才,也同样其乐无穷!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生活中不能没磨难,前进路上少不得阻碍,它可是我们成才的催化剂。我很欣赏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相关期刊更多

祝你幸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妇女联合会

乡镇论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市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