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山的奇石

黄山的奇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山的奇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山的奇石范文第1篇

1、黄山奇石的奇的意思是千奇百怪的。

2、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来源:文章屋网 )

黄山的奇石范文第2篇

黄太狼终于出来了。他看见了蓝天,看见了白云,看见了灿烂的阳光,看见了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的歌唱,看见了大自然那美丽的景色。这一年里,黄太狼只能待在一个黑屋子里,虽然顿顿有饭吃,但没有自由。黄太狼还记得一个月前在狱中的想法。现在出来了,必须去找一份工作。黄太狼在街上四处打听,在一家酒店门口,告示上写着:

本酒店招聘一名门卫,必须经过笔试和面试的选拔才能上任。每月工资2300元,奖金200元,希望大家积极报名。

黄太狼高兴地跑过去登记报名,顺便地看了一下报名单,这让黄太狼加重了心里负担,现在已经有三百七十六人了,要想从几百个人中选上真是难于上青天啊!黄太狼问那位登记的猴老板:“门卫干什么活呀!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来报名”?猴老板说:“这个门卫呀,干得活很少,而且工资高,能不受欢迎吗”?黄太狼问:“那到底干什么”?猴老板回答:“保安嘛,不就是保卫酒店的安全,其它啥就不干”。黄太狼大惊道:“保证这酒店的安全?要是坏人来了,可能连我自己的性命也难保,还管什么酒店呀!猴老板听了哈哈大笑::“你真是个笨蛋,现在哪有什么坏蛋呀!要这个门卫不就是做个样子嘛,看上去威风威风罢了”。黄太狼听了这才舒了口气。

一个月过去了,黄太狼来到酒店,发现考试的人人山人海。考试开始了,一拿到试卷,令他喜出望外。原来这些题是那么简单,第一题:你想当这个门卫的原因是什么?黄太狼想了想,准备写:为了挣……不,不能这样写,为了保护酒店的安全。黄太狼觉得很满意。第二题也很简单:你以前是干什么的?黄太狼如实地写道:我在监狱……。还没有写完,就听见考官喊了“停”字,就交卷了。黄太狼十分伤心,因为自己还没答完呢。可他万万没想到的事发生了,让黄太狼转悲为喜。

第二天一早,黄太狼接到一个电话,是主考官打来的。考官说:“黄太狼先生,请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要祝贺你”。黄太狼听了十分纳闷,祝贺我?难道我考上了。黄太狼边走边自言自语:“我不是在做梦吧”!说着黄太狼揪了一下自己,疼得直叫。这才相信这是事实。

黄太狼来到考官办公室,考官热情地对黄太狼说:“祝贺你,黄太狼先生,你已经通过笔试了,我希望你在面试中能通过。哦,对了,面试在下个星期”。黄太狼不敢相信,问考官先生:“考官先生,我第二题还没写完呢”?考官回答:“对,你第二题写的是我在监狱……是吧。”“是的,我还没写完,你就喊停了”。考官笑了笑:“黄太狼先生,你虽然没写完,但我也知到你后面要写什么,你不就是要写你在监狱当过兵吗?黄太狼赶紧说:“不”。考官说:“不是的话,那就是监狱长??rdquo;?黄太狼正准备开口,电话铃声响了,猴考官接了电话,他说他有事得出去一下。于是考官匆匆地离开了。黄太狼就这样,笔试通过了,这次只是恰到好处。

过了一个星期,黄太狼来参加面试。发现只有十个人考试。一个过去了,又一个过去了,终于轮到黄太狼,松鼠考官问:黄太狼先生,我给你出一道题,只要回答出来,你就算通过了,但必须要有道理。题目是:你为什么要当这个门卫。黄太狼想了想,给出了一个他自己觉得很满意的答案:(1)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2)我喜欢这项工作;(3)我想把它做得最好。松鼠考官高兴极了,给黄太狼打了个满分。黄太狼心里有数了,自己一定会被录取的,那就等上任那一天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可还没通知黄太狼。黄太狼心里十分着急,决定去酒店看个究竟。黄太狼来到酒店门口,就发现已经有人上任了,可黄太狼不解,决定去考官那里问个清楚。松鼠考官,你明明给我打了满分为什么不选我呢?松鼠考官抱歉地说:“你确实比河马优秀,但是………,河马先生有钱啊。”黄太狼无话可说。走出了办公室。

黄山的奇石范文第3篇

关键词:魏晋;山水画;敦煌

中国山水画,历来都是以其独特的绘画形式和技法而在世界的绘画史上作为一个分支而存在的。现存的较为成熟的古代山水画作品,最早仅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在这之前的魏晋时期是中国早期山水画的形成阶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两晋南北朝时期已经产生了许多早期山水画,但传世画作极少,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有宋代摹本《洛神赋图》。因此,研究早期的一流画家山水画十分困难。而在莫高窟壁画中,还保存有魏晋时期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场景,为学者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笔者试从敦煌壁画入手,由浅及深探究魏晋时期山水画的特征。

两晋南北朝的混战时期,佛教顺应了局面,宣传一些与战争和残杀相对应的“慈爱”“超度”的“佛法”,所以深得朝野之心。当时的统治阶级大兴佛事,主要以开凿石窟和兴建寺院为主,其中的壁画极为丰富,但寺院壁画难以保存,随着建筑物的毁灭,画也自然不见踪影,目前石窟壁画成为最为珍贵的古代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为四大石窟之首,规模最大,壁画内容也最丰富。我们可以从这个宝库中寻求到在文献中仅存的珍品和资料,也能了解到传统山水画发展状况。

一、山水画的地位研究

在流传至今的魏晋时期画论中,提到了不少关于山水画地位的论述,比较典型的是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其中描写了作者在画中的描摹对象:人物、鸟兽和山水。在描写画天师时,突出了“瘦形而神气远”等人物形貌,同时提到弟子的“流汗失色”,不难推测人物的比例较大,人物是主要的描摹对象。对比敦煌壁画也是如此,早期壁画是以宗教为主题的,是以神为中心的。而神又往往是借人来表现的。故敦煌壁画呈现出以人为主的明显特征。虽然隋以前的南朝艺术中已有专门的山水画,并有系统的专门理论,如宗炳《画山水序》、梁元帝的《山水松石格》等。敦煌早期壁画中没有专门的山水画,只有从属于人的景物。

具体来说,比较典型的是敦煌257 窟西壁《鹿王本生》,画面中心位置是神(人)和鹿、马等动物,上下端绘以山峦,从总体布局看,是由人物、动物和点缀的景物构成的。总的来说,明显地体现出以人物为中心,景物仅说明人的身份地位和其所处的特定环境,符合张彦远提出的“人大于山”。究其原因,王伯敏先生在《莫高窟早中期壁画山水探渊》一文中曾对“人大于山”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其主要有两条,一是艺术技巧问题,二是作者对自然有一种特殊认识所然,目前也普遍认为当时的工匠对于空间透视的变化不能确切地表现出来。其实,“人大于山”的理论作为单纯技巧问题来说其实是片面的。就目前历史发展来看,有些画也不尽是如此。如四川出土的画像砖《采莲》和《盐场》,人与山比例基本协调,结合当时人对于神的理解(包括风神、雷神、雨神),将巨大的神拟人化表现在图案中,也有其合理之处。神人拥有超人的力量,可以驾驭世间万物,自然就刻画成为突出的部分。同时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是最有智慧者,因此作为“佛”的众生可以驾驭自然。

莫高窟的壁画的创作目的是为佛门宣传,画中的山水虽然不是完全参考佛经所画,但是它的本意与佛门的基本要求相符合。换句话来说景与人不能分割,景虽然是次要的但不是不必要的,莫高窟的壁画出现的山水根据佛经的不同要求而变化,有的是实景山水,有的是净土山水,而这些也是参考现实中的景物。这些山水往往被忽略,只是被认为一种装饰,其实这是佛家的“流转真如之变相”真实体现,以此宣传佛法的无往不至。

综上所述,作为带有宗教色彩的绘画,应看到敦煌壁画作为佛教绘画,是以表现佛教思想为主的。需要详尽地表达佛教故事的情节,凸显人物活动,自然就是人大于山。作为配景的山水也不是寻常的填空,而是配合故事情节升华佛教思想。莫高窟的山水画地位次于人物,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山水画色彩研究

丰富的色彩是敦煌壁画的重要特色之一,俗语说“敷彩鲜丽,观者说情”,色彩作为艺术语言能给每个欣赏者带来微妙的感受。

北魏257窟壁画《鹿王本生》、272和275窟的壁画,有用土红色作底的方法,以平涂而成,这与河西墓室壁画作画的起步相同。由此得知,早期的北凉、北魏时代,色彩运用相对简单,变化少,追求平面的装饰美,以暖色调为主。西魏、北周时期,色彩日益丰富,主题画以粉壁作为底色,在其上施以青绿红等色,显得格外绚丽,对于山水的描绘显得更加生动。魏晋时期敦煌山水画色彩,往往给人传达出强烈炫目又富有变化的视觉体验。

色彩运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西魏第 285 窟南壁上的《得眼林故事》,画面中的山水部分,不同的植物,色彩亦不相同,柳树干为黄褐色,柳叶为淡绿、青绿相间,中有蓝彩点染。叶为渴笔皴擦,淡绿作干,扶摇而上,中以灰蓝染出竹节,点白彩。从这些色彩可以看出,敦煌壁画的设色针对不同景物的固有色进行设色,主要遵循的是“随色像类”原则,即要求画者尊重所绘对象的实际色彩,基本上体现了写实的特点。

从另一点来说,山水设色往往大胆夸张,不遵循规则。如壁画中出现的粉白色的菩萨,土红色的药叉,绿色的骏马,五彩缤纷的云彩,会将观画者带入奇妙的境地,这也许正是宗教绘画所要达到的目的。这种夸张与变化的表现,是和中国绘画不强调自然主义描写的思想有关,这有助于表达人物内在的精神。

三、山水画技法探究

中国风景画独立成科是在六朝时期,但传世之作中没有隋以前的风景画,唯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有山、水、树、石、车、马、龙、鱼等。敦煌早期壁画中也无独立的风景画。本部分研探的仅是人物活动背景的景物。

(1)山的画法研究。敦煌早期壁画中的山始于北魏,主要见于洞窟四壁下部的药叉装饰带中。画法较简单。如第257窟《鹿王本生》《须摩提女缘品》、第254窟《难陀出家》及四壁下部药叉装饰画中的山等,突出特点是山峰类似于三角形,左边勾有平滑的曲线,右面画有三个小峰,以区别山的两面,符合张彦远“钿饰犀栉”的说法。另外,第254窟《萨太子本生》中的山与上文提到的不同,山峰的形状类似鳞片,带有层次感,状如菱形。这种山在敦煌北魏壁画中较少,并非主流画法,笔者推测也许是根据故事情节作适当夸张。

(2)水的画法研究。敦煌壁画中的水始于北凉,可见于窟顶所绘藻井图案,这些莲花池中的水只以石绿色平涂,并无波纹。后期在绘画中都表现了水的流动性,如第299窟《子本生》,子取水的小河就有许多波纹。窟顶西披《微妙比丘尼因缘》中的河,通过表现人物站在河水中河流产生的变化,采用象征性的处理,很好地表现了河水的深度和流速。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明晰两种水的画法在并行发展,一种是较写实地直接勾描出水波纹,另一种则是用象征的手法,对水中人或物作特殊处理。

(3)树木画法研究。北凉时期壁画基本没有树,北魏时期敦煌虽然画了许多山,但是树极少。第254窟南壁《萨本生》中有一点树,画得十分简略,难以辨别。北魏更多的是山中画花,也是树,有些像花,有些像树。北魏末和西魏,敦煌壁画中的树画法突然大增种类也十分丰富。如第285窟南壁《五百强盗成佛》树种丰富,而且不尽相同,对植物的描绘更为丰富和细腻。柳树、竹林在写实的基础上更添飘逸和流动。249窟窟顶所作《狩猎图》与285窟的《苦修图》,都画有崇山茂林,颇具气势。敦煌处在甘肃沙漠地带,树的种类非常少,从壁画中大量的树形来看,显然是从外地传来的。敦煌这个时期正风行南朝风格,颇为符合中原的审美标准。应当说,敦煌北魏末和西魏树形象的大量出现和画法的突然丰富,是受南朝艺术影响的结果。北周基本上继承了西魏树的画法,更注重装饰性,树在画幅中比例增大,渐渐成为不同场景的分界。

参考文献:

[1]雷涛.敦煌壁画与魏晋山水[J].艺术探索,2011(6).

[2]宁强.《历代名画记》与敦煌早期壁画[J].敦煌研究,1988(4).

[3]段文杰.谈敦煌早期壁画的时代风格[J].敦煌研究,1988(2).

[4]王伯敏.敦煌壁画山水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5]刘娟娟.浅析魏晋南北朝山水画的兴起[J].美与时代,2008(1).

黄山的奇石范文第4篇

黄山奇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黄山奇石》这篇文章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

使学生感受到了黄山奇石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明白了黄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同时也使人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与欣赏奇石的强烈愿望,从而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

(来源:文章屋网 )

黄山的奇石范文第5篇

五年级一班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星怡。你们现在看见的是黄山奇石,这里有仙桃

石,老僧采药,天狗望月,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狮子抢球,仙女舞琴等等。黄山奇石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关期刊更多

黄山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教育厅

度假旅游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黄山日报社

党史纵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安徽省地方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