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梅花的诗词

关于梅花的诗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梅花的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梅花的诗词

关于梅花的诗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宋朝 梅花诗词 梅花意象

宋代是中国梅花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宋朝人在梅花欣赏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痴迷程度,梅花的一些著名典故、诗篇和绘画,多起源于宋朝。宋朝人对梅花的喜爱甚至影响到元明清时期,以致现在梅花诗词、画已经成为中国文人士大夫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关梅花美的认识、信念和人格象征意义在宋朝真正成熟、定型,梅花诗词成为最能体现宋代文人文化心态和人生意趣的一类作品。正所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本文从宋代描绘梅花的诗词入手,说说宋朝梅花文化的意蕴及主要象征意义。

梅花雪中独开,清冷淡雅,本身又具美人姿态,自古便有“霜美人”、“冷美人”之类的称号,宋以前的文人爱将梅花比作玉人、美人、仙子等;宋人也继承了这一意义,宋人田为在他的《江神子慢》就写“梅花傅香雪,冰姿洁”。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把梅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香脸半开娇旖旎”。另外,宋代之前有折梅赠远的习俗,宋人继承了这一习俗。王安石曾写有《梅花》:“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欲寄一枝梅花给远方朋友,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更是折梅寄远的佳作。

北宋时期,由于崇文抑武的特殊政治环境和时代背景,文人比较推崇理智恬淡、稳健淡泊的人生态度。而梅花清瘦脱俗、淡雅清香、傲雪独开的品质,恰好符合了他们的心态和审美需求,与文人内心期望的优雅、高洁品格,与他们修身治国即便失意也超然的人格追求不谋而合。所以,梅花被赋予了“君子”的人格,“梅妻鹤子”的林逋(和靖)《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咏梅千古绝唱。

北宋中期,梅花的“君子”意象进一步传承发展,苏轼写了42首关于梅花的诗,成为北宋咏梅花第一人,《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开”。《梅花》:“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这些诗展现了苏轼内心清逸孤高的性格志趣,更寄寓了他不甘与世委蛇的高洁品质与情怀。王安石著名的小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不屈服于恶劣环境,严寒中独开,借梅花象征坚持操守,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君子。李少云《梅花落》:“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深似我,零落此山中”。用梅花自比自叹,写出了文人土大夫遭遇挫折时的常有心态。

南宋半壁江山已失,朝廷却偏安一隅,“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姜夔一类爱国文人志士,空有满腔把报国志,但面对国家大势,却无能为力,个人仕途也灰暗一片,又受了佛教、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多文人渴望过一种清静闲适、无忧无虑的生活。至此,梅花又发展出了另一个象征意义――隐者高士。南宋杨无咎(1097-1171)《柳梢青》三:“茅舍疏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亭亭伫立移时,判瘦损、无妨为伊。谁赋才情,画成幽思,写入新诗”。写梅花幽静淡泊,生在“茅舍疏篱”,与“淡烟寒月”为伴;杨无咎自号“清夷长者”,多次辞谢朝廷征召,终身隐逸,他笔下的梅花正是自己的写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有宋一代,梅花意象主要象征有四:一象征美人、仙子;二表情达意,传达对远方朋友、家乡的怀念;三象征君子;四象征隐者、高士,这四个象征意义在很多咏梅作品中是同时存在,相互融通的。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就描绘了梅花的外在“鲜妍皎”,“若风中仙”,又写了梅花在“穷冬万木立枯死”的恶劣环境下,“玉艳独发凌清寒”的坚毅品格。

综上所述,宋代文人雅士们在欣赏梅花美丽外表之外,植梅、观梅、画梅、咏梅,甚至妻梅,更多是借梅抒发人生情怀,把自己人生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梅花中,借梅花彰显自身高洁品质。因此,宋代开始,梅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象,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土沃壤里,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咏梅佳作。

参考文献

[1]詹弘.从宋代诗词看咏梅之风及其成因[J].兰台世界,2012(6).

关于梅花的诗词范文第2篇

在花中,梅花虽不是什么美颜之辈,但总带些忧郁的感觉;

临正午还有一刻钟的时候,烈日将身上的余光投射至梅花的枝干上,在瞬间的照射下,它显出了隐藏以久的娇媚,但还不是很完美,我曾形容过青竹,可他们俩的感觉还不一样,一个是蹂躏的美感,一个是刚强式的娇媚。

正是冬季中期,梅花那深沉的内涵就远远超过了青竹的娇媚感,如把他们俩放在一起,将会有以柔带钢的情感生发,但十分难得的最是体谅了。静看梅花时,我有过流泪的伤感心情,也有过凄美的热烈的心情,这也是分时候的,一般的时候都是下雨或阴天时才会有如此感慨;我由一个梦对梅花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好感,也是做完了那梦后,才发现了一个关于梅花的秘密,它恰似那闲人自语的人,不仅会歌唱季节的谱调,还会歌颂季节的诗词,自那以后,我与梅花便有了语言的交流与心得。

梅花的静思录与我有莫大的关联,它的语言与思想简单的很,就像那水一样的清秀,它曾用清脆的口吻对我说:你要能真实面对你最近一段的生活,则不是废墟的举动。此话要出于人的口中,或许是种平常的道理,但要出于某种植物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梅花给我的感觉不光是简单的,它还有着一种动人的姿态,每当为它浇水时,它总是害羞一般的躲避,然后,又渐渐地挺起身子来,在做出那一副迷人的动作,非但不是很高贵的感觉,而且还静心养身的作用,那时的它最是深沉的时刻,别看心情不错,当花瓣低下头的时候,避不了是它哭泣的举动了。

关于梅花的诗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学;桃花;审美意蕴

古人在文学创作中非常注重捕捉大自然中的客观物象,并且擅于利用感性思维来借景抒情,将文学创作和融景写情充分结合起来,从而在描写客观外在事物中寄托自己对生命的感慨,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审美意象。“桃”在古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桃寄托了深厚的情感。桃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分布在中国各个地区,并且人们在栽培、使用以及食用上开发了多种方式。人们非常重视“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桃树,这也给古代文人创作提供了充足的题材,“桃”和人们的生活、体验以及情感密切联系起来,“桃”具有丰富的表征意象,在历朝历代的文人创作中,都喜欢用“桃”的意象来指代自身的情感,充分体现“桃”的象征意义。由此可见,古代文学中“桃”的审美意蕴非常丰富,值得人们推敲和研究。

一、“桃”的美感特征

桃花、桃树的形态非常优美,桃花的花朵比较浓密,并带有一种妩媚的丰腴美。桃花盛开在阳春三月,气候怡人,成片的桃花能够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动态美,桃花嫣然、如彩云、锦霞一般,其艳丽妩媚超过了其它所有花卉。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骚客有很多以“桃”为主题来写作的诗文,在诗歌作品中不仅具有妩媚,而且伴随着清风,带给读者清新自然、舒爽怡人的感受。《诗经》中描写“桃”的诗篇非常多,这些诗篇中无不寄托着诗人的爱情。在宋代诗人陆佃的《埠雅》写到“梅花优于香,桃花优于色。”由此可以发现,古代文人对桃花的花色之美非常赞誉,古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把桃花的物色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象征意蕴,起到抒情表意的作用。后来,桃花逐渐脱离自然物象,并开始赋予了别具一格的文学意象,桃花的独特文化意蕴使其能够充分行使自身的社会文化符号功能。在理解桃花的观念形态意义时,必须深入了解桃的枝、叶、花等生物特性。

二、“桃”象征了季节物语和爱情婚姻

“桃”生长于阳春三月,作为春天的代表性植物,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在早春刚刚来临的时节,桃花的荑萼满枝,逐渐开始呈现红色,给碧绿的春天画上一抹明丽的红色。在宋代诗人黄升的《重叠金•除日立春》有这样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一笑绕花身。小桃先报春”,这也体现了在春天来临的时节,桃花最是先绽放的。在我国古代诗词中通过用桃花来歌颂春天的美景。就像《采桑子》中写到“桃花已作东风笑,小蕊嫣然,春色喧妍。”桃花和东风在春天到来的时候一同出现,象征着生命的蓬勃生机,这也是春天来临的重要昭示,早春时节,万花齐放。同时,“桃”也充分象征了古代文人的爱情婚姻,桃花盛开在阳春三月,爱情也是发生在三月份的春季时期,桃花是象征着婚爱的重要景物,春季时期也是发生婚嫁和情爱最频繁的时期。在春天时节,运用桃花作为婚嫁的点缀物,能够充分描述女子对爱情的渴望。桃花通常用来比喻年轻貌美的女子,也就是婚嫁爱情中的主人公。在现代生活中也有常以“桃花运”来象征女子和爱情。当人们的爱情产生裂痕时,或失去爱情时,把桃花比喻成飘落成泥,让人们产生了一种怜惜叹惋感。例如:唐代著名大诗人陆游曾经和唐婉分手之后,见到飘落的桃花,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钗头凤》这一著名的词曲,其中有这样一句描写桃花的词句“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代表着桃花已经飘落,美好的爱情变成了回忆,诗人对爱情的叹惋。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骚客以“桃”为主题描写了一系列动人的爱情故事,在唐代文学中,以明丽优美的桃花景色为主题,咏叹了诗人对红颜知己的惋惜,对爱情的向往,寄托了丰厚的情感意蕴。唐代著名诗人李熠在《蝶恋花》中写到“桃李纷纷香暗度”,诗人利用“桃花”诉说了自己对红颜知己的阑珊意蕴,惋惜女子的容颜和桃花一样,消逝的速度非常快。

三、以“桃”隐喻个体生命和道德人格

(一)对个体生命的隐喻

在古代的文学创作中,“桃”的意象和古代美貌女子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桃花和传统的“梅、兰、竹、菊”等植物相比,在喻示文人风骨上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桃花盛开在阳春三月,花朵比较艳丽妩媚,姿容丰腴,正是由于桃花具有这种独特的美感形态,才能让文人诗客们联系到青春曼妙的女子容颜,以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容颜和婀娜身姿,不仅体现了桃之美感,而且也反映了女子的妍丽,在诗经中曾经有记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的生物特性和年轻貌美女子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形态比较端庄、颜色妍丽,具有淡淡的香气,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自然朴素感,这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桃花喻美人诗词。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桃李佳人的案例,而且自魏晋时期以后,文人在描写女子妆容时,采用更加细腻的笔触来进行描写,在诗词中出现了许多带有“桃”字的词汇,例如:“桃脸”、“桃花面”等等,通过红艳的桃花形容了灿烂的少女面庞。而且在描写桃花的诗词作品中,把“人面”和“桃花”密切联系起来,能够让人们在头脑中感受到美人如花的美好意境。自此以后,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人面桃花”这一固定词语。此外,“桃李”的结合应用,用来表现教师育人,从西汉时期著名诗人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写到“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果”,在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在秋天能够收获到果实,在培养果实时,必须选择具有价值的培养对象,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在我国的诗词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桃李门墙”、“桃李满天下”的说法。

(二)以“桃”来比喻道德人格

“桃”不仅可以象征个体生命,而且可以比喻道德人格。“桃”代表了正面人格,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就是说桃树和李树在平时安静生长、开花以及结果,从来不会大声宣扬,但是能够吸引大量的人群来乘凉、品尝果实,长此以往,在桃李树的下面形成了一条小路。古人运用“桃”的正面意象来象征古人的精神品格和崇高境界。同时,许多风流才子喜欢运用桃花来作诗,在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超脱于凡俗的境界,能够引起了文人雅士的赞赏和喜爱,也可证明桃花代表了一种洒脱的心态。此外,“桃”也象征了一种“负面”人格,诗人在认可“桃”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对立声音。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经写到“桃李卖艳俗,路人行且迷”,其中以桃花来作为讽刺的对象,表明桃花过于艳丽,路人在观赏桃花时,容易被桃花艳俗的外表迷惑。桃花不像梅花一样坚毅果断、松柏一样坚贞伟岸,自身没有任何优点。

四、“桃”所表现的生命意蕴和人生感悟

古代诗人在文学创作中非常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认为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灵性,“桃”作为一种最具有寓意的植物,最早进入了文人的创作视野。桃树的叶子非常茂盛,花朵非常艳丽,以“桃”作为祈求对象,能够使自己的宗族生生不息。桃花盛开就像人的青春一样,绽放时间非常短暂,很快就会消失。所以桃花主要用来比喻红颜薄命的女子,和女子的命运密切相关。在《葬花吟》中曾经写到“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其中桃花寄托了林黛玉一生的感悟和人生宿命,当读者在吟读这句诗词时,就会感到黯然神伤。

五、桃代表了人们心中理想的世界

在我国的原始社会形态中,存在许多群体祭祀活动,而这些群体祭祀活动大多选择桃林作为祭祀地点,这也为桃树赋予了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我国的古代神话传说《夸父逐日》中曾经写到“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把手杖抛弃之后,形成了“邓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桃林”。自此以后,桃树一直作为古代历史上夸父族的图腾,作为人们重要的精神象征,对神灵的敬畏。同时,桃树的寿命非常短暂,然而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却记录了大量关于桃树的资料,其用来代表“长寿”的仙家之物,在《西游记》中曾经写到,孙悟空偷吃蟠桃,获得了高深的法力和寿命。自此以后,在人们祝寿时,通常需要吃“寿桃”,寄托着我们的祝愿。

六、结语

自古以来,桃花一直顺应自然、适时开落,是广大文学作家们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桃”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能够带给人们一种独特的意蕴感受。

参考文献:

[1]龙静丝.论沈从文作品中的乡愁与审美意蕴[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2]童文俊.浅论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中"言、象、意"背后的审美意蕴———以八上《桃花源记》和《背影》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32).

[3]黄少娜.朱淑真词的花意象及其审美意蕴[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6(03):30-33.

[4]曾蒸.浅谈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意蕴[J].科技展望,2016,26(24).

[5]费梦炎.徐州民间故事的审美意蕴[J].青春岁月,2016(04).

关于梅花的诗词范文第4篇

一、注意抓诗眼

诗眼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妙的字或精彩句,而这一字、句往往在全诗的节骨眼处,使全诗或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是全诗的传神之笔。对诗歌鉴赏来说,抓住了诗眼就可以说抓住了全诗的灵魂和精髓,因此应当重视对诗眼的寻找和鉴赏。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现出作者对权贵的高度蔑视和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增加了全文的思想含量,堪称全文的诗眼。再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一“闹”字、“弄”字,不但生动准确地表现出了当时的情境,而且使全诗显得情趣盎然,具有了勃勃生机,两句诗也因之得以“卓绝千古”。

二、注意抓意象

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是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因此,领会诗歌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 “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梅”“菊”等。

在古诗鉴赏中,如能知晓那些惯用意象的寓意,就可据此推断诗意,从而找到解题钥匙。

三、注意抓题目

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窗户,认真审视可以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猜测到其思想感情,为进一步鉴赏打下基础。

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似乎就是写景,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我们再看看题目,才会明白诗的寓意实际上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启示人们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读题目,可以帮助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所抒情感的把握,所以关注题目,能助我们快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四、注意注释

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命题人给出的“注释”,常常提供了解题的相关信息,是人们鉴赏古诗词的一把钥匙。例如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余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从两诗的内容上看,(1)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不看注释,表面上第一首诗就是写的一个新媳妇洞房花烛夜后,早晨要拜见公婆,精心梳妆,羞问夫婿,眉毛画得深浅合不合时宜?第二首诗写的是一位越女打扮好了来到镜湖湖心,她明知道自己天生丽质但是求好心切反而暗自思量起来。其实,虽然许多其他姑娘穿着贵重的丝绸,可是那并不值得看重,这位采菱姑娘的美妙嗓音,才抵得上万金呢!两首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再看注释后,我们的理解会有一百八十度大转折。原来第一首诗是应试举子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探听虚实。第二首诗是回诗,仍以比喻作答,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他的诗比作“菱歌”,用“一曲菱歌敌万金”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因此,第一首诗表达的应是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第二首诗则是张籍肯定应试举子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五、注意分析诗的表达技巧

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表现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方法,因此鉴赏古诗要从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着手。例如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欣赏这首诗最忌先扣某些字眼,如“苦”“愁”“寂寞”等字眼以为是慨叹梅之不幸,生怜惜之情。应当先整体把握作者用先抑后扬手法,赞美梅花高格劲节美好品质意境。

六、注意作者

历年高考古诗鉴赏题,都会附上作者的姓名,从这些诗人的姓名,我们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诗人所选择的题材,所要表现的思想,所要抒发的情感,都是由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他的修养、他的学识、他的遭遇、他的思想,甚至是他的诗风所决定的。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可以调动我们已有的知识积累,把诗歌作者所孕育的暗示功效充分地挖掘出来。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来突破。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七、注意运用联想、想象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如果我们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能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这样一联想,我们对诗就很容易理解了。

八、注意抓尾句(联)

关于梅花的诗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切情切意;相得益彰;意蕴兼备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02-2紫砂陶刻是紫砂作品最主要的装饰技法之一:在紫砂坯件上,用刀雕刻书画,融诗、书、画、刻于一体。紫砂陶刻装饰和紫砂壶完美结合,永不褪色,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

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无论真、草、隶、篆诸体,秦砖、汉瓦、钟鼎、甲骨、竹简、写经各种书法源流,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白描、工笔、写意等国画技法,汇集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于一体,形成紫砂陶特有的雕刻装饰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品味。

从紫砂陶刻的发展史上可以了解到,最初的陶刻是随兴的刻划,是没有生命和文化内涵的刻划印记。明清两代是陶刻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画家、文人参与了紫砂刻饰,将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等手段都融入紫砂陶刻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法和风格。如清代陈鸿寿所创制的“曼生壶”系列可以说是一个代表,大面积的空白,留得干净利索,让诗、书、画尽情发挥,从而将诗、书、画、印集为一体,达到完美统一,着实为提高宜兴紫砂陶的品位以至后来紫砂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紫砂陶艺能长盛不衰,既因它丰厚的文化底蕴,又与紫砂陶刻的文化艺术品位及其内涵分不开。人,通过语言进行思想交流,通过艺术形象做心灵的沟通,真正体现了“壶随字贵,字随壶传”的紫砂艺术魅力。

今天的陶刻艺术,题材已极为广泛,不但注重形式、内容、手法、陶刻技巧,以及陶刻家的文化素养,而且还注意到了陶刻应该有它本身独立存在的表现形式,而不只是把书法、图案搬移到壶体之上。本人从事紫砂创作几十年,一直遵循这样的创作思路:看陶刻者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刀法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所刻作品所表现的文化、修养、韵味、意境、艺术功底等各方面,因为紫砂陶刻艺术是综合文化的体现,陶刻者不是简单地临摹和复制,而是要在作品中表现出与壶体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只有达到“陶瓷造型美、紫砂材质美、中华茶韵美、古典诗词美、书画篆刻美”于一体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一件陶刻佳作。

以下,我从三方面来谈论一下对紫砂陶刻艺术的认识和感知。

一、 切壶切意

什么风格的壶刻什么样的字,怎么刻?如何刻?这是一个成熟的陶刻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陈鸣远刻南瓜壶,他身于明清之际,以史记中“东陵侯邵平在秦亡后不愿为官汉朝,在长安东陵地种南瓜为生”这段文字作为创作灵感,刻“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代感一目了然。又如顾景舟制作、吴湖帆手绘的大石瓢紫砂壶,在藏壶界早已是大名鼎鼎,多部权威紫砂著作均有著录。此壶壶身两面分别刻着吴湖帆绘竹和书法。所书句子为:“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虽然寥寥几字,几笔竹子风影,但和做工精美的壶融为一体,把属于紫砂高手和文人的清雅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互通,我越来越感觉到陶刻者在构思装饰上要与紫砂作品相匹配,即寓景寓意,工艺和意境合一。例如这把《博润壶》(见图一)

图一

壶体简洁大气,我把人生的豪气和田园的氛围切入壶中,刻下“笔拥江山气窗含桃李风”,把文人的豪迈和浪漫主义风采,在该壶上体现出来,使观者在欣赏此壶的同时,沉醉在“壶不醉人人自醉”的美好意境里。

二、 形韵兼备

紫砂上刻字刻画,不是简单的书写刻画,它需要有联系性,不能让观赏者感觉是牵强附会或者空穴来风,要让作品和陶刻装饰融为一体,才会给观赏者视觉和联想的双重感受。《曼生井栏壶》(见图二)

图二

也是紫砂传统品种之一,素有“一壶在手,明快素雅”之称,在此种造型上进行铭文刻画,“宁静致远”、“学无止境”大众化的词句,显示不出井栏壶的个性色彩。素雅,是一种本质的气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千姿百态,万花之中,梅花的素雅为历代文人所厚爱,关于梅花的诗句也很多。我在壶的反面刻画梅花图案,或含苞或怒放,苍古而清秀,正面篆刻“疏影横斜”,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取其“疏影横斜”四字,疏密有致,超凡脱俗、俏丽可人,写照传神、言近旨远。刀条顿挫有致,结字俊美隽永,整体作品意蕴深刻、充满张力。提升了梅的品格,丰实了井栏壶的境界,读者口齿噙香,观者意味深长。

三、 意到境至

在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中,意境具备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意境美,紫砂陶刻也能表现出意境美的特点。

《小六方桥顶壶》(见图三)是一把小型壶,适合在清净的环境中两人对叙,把壶品茶。该壶点睛之处在壶纽,一段竹节稳稳落于壶盖上,为平整的方货造型增添了自然的意境。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