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散步莫怀戚

散步莫怀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散步莫怀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散步莫怀戚

散步莫怀戚范文第1篇

一个强壮的儿子,背上是一位清瘦的母亲;一位时尚的母亲,背上是一个胖乎乎的儿子,他们慢慢的、稳稳地走在乡间的田塍上,落日的余辉映照着金色的菜花,田里的冬水咕咕的冒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朋友,这不是电视剧,这不是作秀,这是一家三代四口在初春时节在南方的田野散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近十多年来一直保留了这篇我们重庆本土作家莫怀戚的诗意散文《散步》,尽管这篇文章我已经教了五六届学生,但是我一直不敢说我真正的读懂了它——每读一遍,我都在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因为它透显出来的语言美、哲思美,因为它对中华美德的传承,因为它散发的清新淡雅的芬芳,尤其因为它对真性情回归的呼唤……

文章行文思路其实非常简单明了: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人在田间散步——选择的分歧——消除分歧——我和妻子分别背上了母亲和儿子。如此简单而平凡的小事情,何以打动读者?何以不落俗套?莫怀戚不愧是一名大家,因为他本身的真纯。

首先让我们感到震颤的,是人们熟知而淡漠了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这个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美丽话题,今天依然还强烈的激荡着良知未泯的人们。面对我们今天这个时常被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强烈冲击的社会,看到《今日说法》不厌其烦反复播出呼吁要孝敬老人的案例,碰上托词事情多工作忙没来得及兼顾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成功人士”们,我这里真的好想劝他们泡上一壶茶,静心的品读品读《散步》。当然若能够携上自己的爸妈妻儿,也像作者一样,漫步乡间河畔,其乐融融,何其美哉!其实,曾几何时,我们疏忽了父母的安康,孩子的成长,亲友的问候,老家的变迁……莫怀戚先生让我们重拾这枚闪光的珍珠,以它的熠熠光辉洗濯我们曾被蒙蔽的心灵。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就非常赞赏中国人的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说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英国哲学家培根先生也曾说过:“哺育孩子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还说关于这一点,只有中国人做得更好。说实话,就连写到这里时我仍然感慨万千:是什么让我们国人在短短的几十年流失了老祖宗几千年沿袭的珍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在抱怨待遇的时候,我们在只注视“优生”的分数的时候,我们在迅速上完课文抓紧时间指导练习的时候,是不是忘记了文选中的人性之美,忽略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呢!

当然让我们流连的,还有文章散发出来的清新淡雅的芬芳的语言和富含诗意的景物描写。“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毫不矫情的莫先生,如此朴实的语言却显示着他语言的机智,丰富的内涵,的确耐人寻味。我也许算是一个较传统的学究吧,不然怎么就不能接受“父母听我们的话”的说法呢?反复品味之余,似有所获:父母老了,我们肩上的担子重了,我们该接过父母的接力棒了。我们是不是该多陪陪他们,多与他们交流,多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了呢!“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的妙语,多么活泼聪颖的孩子,多么和谐温馨的一家人。像这样互相映衬、饱含情趣、不乏哲思的充满对称美的句子,文章中简直俯拾皆是,让人美不胜收。轻轻的吟咏课文,就如同与作者一道漫步田间,就如同与家人一起流连公园,就如同回到童年“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当然,真人真事真性情再伴以南方初春充满勃勃生机、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这幅画面是不是就自然让人叹为观止了呢?文章第四段“新绿随意地铺着”,“嫩芽也密了”,“冬水也咕咕的起着水泡”,作者看似随意的几笔勾勒,一幅鲜活生动的散步背景图就跃然纸上了。“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生命是什么?结合上下文看,不难发现:生命就是关爱,是呵护,是传承……真的人,真的景,真的情,真的思!自然还有文末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其间和蔼的母亲,聪慧的儿子,贤惠的妻子和孝顺的丈夫,无不流动着和美与真的性情。

散步莫怀戚范文第2篇

散步,这是一个极普通的题目,也是一件极平凡的小事,但《散步》的作者却抓住了生活中这一件易为人们忽视的小事,开掘出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读后令人神驰遐想,余味不尽。

作品中散步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成员虽极简单,但安排却可谓匠心独运。散步时小家伙象发现新大陆似的一声喊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点出了这种安排的深刻寓意。妈妈和儿子,这是两代人。前面的两代人是老的一代和壮年的一代;后面的两代人是壮年的一代和幼小一代。他们在田野上散步,但也可以看做是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跋涉。老的一代,壮年的一代,幼小的一代,代代相承,连接起生命长河的链条。生命的长河是无限向前延伸的,但每一生命个体的存在又是有限的。“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这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轻轻地点出了这一浅显而又深奥的道理。有些老人要死去,但春天还是照常来。“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是《散步》中主人公的感受,也是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文中散步的三代人不也令人想到生命吗,三代人,这是生命所必然经历的三种不同存在的阶段。

三代人,年龄不同,境遇各异,思想不一,于是在散步中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喜欢平顺和追求有意思,这正是生活中老小两代人之间常见的分歧,这一情节的安排于平淡自然中见深刻,足见作者之功力。这一分歧的解决颇耐人寻味。因为“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的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着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所以在歧路前如何举步取决于“我”。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拆散一家人各得其所又不愿意,“我”在这种情况上决定委屈儿子,但这时母亲变了主意。小路不平顺,但毕竟有吸引人之处,那里有金黄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母亲的改变主意,也许有疼孙儿的心理,但也许更主要是因为被小路绚丽的风光所吸引。一家人终于走在有意思但又不平顺的小路上,这是代表未来的儿子所选择的道路。散步中这一小小插曲可以令我们想到生活中无数类似的事件,这里展示的是一滴水珠,但它包含着世界上所有的水包含的一切元素。

散步莫怀戚范文第3篇

一、借凡人小事升华显主题

话题作文“爱国”“感恩”等,不可泛泛而谈,作文中应有生活,有具体完整的内容,要接地气,从广阔的生活中选取小事小情来表达主题。

如莫怀戚的《散步》借一家人散步这一小事,表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肩负重任的大主题,就给人以小见大之美,让我们不仅从这个散步的小小生活画面体验到一种互敬互爱的家庭成员间那浓浓亲情,更是从文中人物与环境感受到那美好的“生命”意识。都德的《最后一课》以一堂小小的法语课表达深深的爱国之情。

二、凭普通景象联想得感悟

生活中的自然景象,“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多角度观察,并用心去感受去思考,找到富有深刻含义的东西。

美丽的彩虹横跨在天际让我们联想到可由此岸渡到彼岸的桥,还能感悟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哲理。台湾作家席慕容的散文《贝壳》从海边小小的贝壳写起,贝壳虽小,可“制作”精致;贝壳里的生命虽短暂,却活得一丝不苟,与贝壳里的生命比起来,我们人的生命更长,更有优越性,因此我们要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作者借贝壳抒发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精神力量,引起读者的深刻思索。

三、靠细小情节描绘现神奇

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写得越细致,越深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所体现出的道理就越深。

朱自清的《背影》中体胖的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子时,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通过这些细小情节的刻画,生动地勾画出父亲的高大形象,表现感人至深的父爱。

散步莫怀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语文教学;渗透

生命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相应手段和途径唤起被教育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培养被教育者较高的生命智慧,并自主追求生命价值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较高的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另一种存在形态。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充分朗读,升华生命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词句优美、意蕴深远、朗朗上口的优秀名家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学生读后,教者宜趁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人是如何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在追求高尚理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何种崇高的人格?借此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升华对生命的认识,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充分讨论,尊重生命

教师适度放手让学生自主讨论是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在教学中设置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的一系列训练中感悟生命之主旨,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三、充分品读,体味生命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段,积极引导学生对该教材进行细心品读,在充分品读中体味生命的重要意义。莫怀戚的《散步》最后一个片段“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也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段话寓意非常深刻。它以轻显重,不仅深刻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含蓄地写出了“我”――这个承上启下的中年人――对家庭和生命的责任。最后一句话则揭示了本文的中心,是作者写作意图及情感的升华,与文章的第四段中“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遥相呼应,起到点明全文主旨、深化课文内涵的画龙点睛作用。掩卷长思,本文文字中体现的意境如同暖暖的春风在心中漫涌。朴实无华的字句间,充盈着欢快、挚爱、平和,贮藏着希望、召唤、眷恋,饱含着贤淑、孝顺、责任。一读,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美景和人间真情;再读,我们体会到深沉的生命之美;三读之后,我们一定会不禁产生对那沉甸甸的生命的肃然起敬。

参考文献:

[1]王,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2005(02).

散步莫怀戚范文第5篇

一、因文生情,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远离文本和学生

以情为主的文章自然要求老师引导学生真正地入境,课堂结尾沿着文章情感发展的脉络,作点渲染,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情感的浸润,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结尾方式。但是,有的老师渲染过度,课堂结尾成了一种私情的泛滥。

一位老师执教泰戈尔的《金色花》,课堂结尾安排学生以“母爱”为话题说一段话。对学生说话的内容,老师并未做评点,而在每个学生回答后反复点化,“妈妈,妈妈,你永远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课堂上充斥着老师高分贝的对“妈妈”的声声呼唤。而老师这样渲染的目的在于引出自己原先准备好的一段文字:

妈妈,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想起几天前,你来为我带孩子时,脚上还沾着棉花地里的泥巴,女儿的心中就有着万千的悄悄话;妈妈,妈妈,我亲爱的妈妈,记得我小时候,你坐着木盆,在河里为我捉起小鱼小虾,那时我是多么的惊讶;妈妈,妈妈,如今你的头上已布满霜花,岁月在你的皱纹间留下了年华。妈妈,妈妈,如今我也成了一位小女孩的妈妈,妈妈,妈妈,我的妈妈,无论风雨,无论坎坷,你都是我温暖的家,我也是你最幸福的小丫!

如果我们再回视一下课文,就可能感觉到,这段抒情独白与原文情感基调是有较大出入的。《金色花》通过几幅富有情趣的画面,表现孩子的天真、活泼、可爱。同时,从孩子的眼中,妈妈那沐浴后披肩长发的线条,那祷告与读书的造型是多么优雅。孩子是一位天使,妈妈也是一位天使,诗篇是美与爱的结晶,而不是“妈妈,妈妈”式的歇斯底里。

另一位老师执教鲁迅的散文《风筝》,结尾要求学生说说曾经触动自己的故事,体会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老师在象征性地提问了几个学生之后,就随着一段柔美的音乐,很抒情地叙述自己的故事:

我,一个农村女孩,家里有两个哥哥,当年父亲力排众议,让我上大学。毕业后,我走上了讲台,父亲自然很高兴。以后,我成家了,想调动工作。父亲怕我一人在外面吃苦受累,强烈反对我调动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父亲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一个下雪的早晨,外面雪花飞舞,我打开窗户,看到远处一个老人站在雪地里,缩着手,哆嗦着身子,他的身边,放着大大小小的蛇皮带,那是为我准备的鸡鸭鱼之类的过年用品。那一刻,我泪雨滂沱,那是生我养我的爸爸呀!那是我朝思暮想的爸爸呀!我的父亲是全天下最普通的父亲,也是全天下千千万万个父亲的缩影,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百善孝为先,奉养父母,是子女天经地义的事,向全天下的父母致敬!(随即转身向台下听课的老师鞠躬)

看得出来,这段话是执教老师精心准备的,融含着自己的真情。但是,用这段话结束课堂教学的问题在于:第一,这段话表达对父爱的感激,与《风筝》的情感基调不吻合,引申不合理。第二,老师情感过于投入,以至声音哽咽,不能回到正常的教学情境中,忘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二、由古及今,胡乱联想,推衍的内容有严重的“恶搞”倾向

对课文内容作合理的推断或引申,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利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但是,这样的推衍,必须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随心所欲。

有个老师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一个“猜”字来串起教学的主线——猜时代背景,猜字音字义,猜背诵技巧,猜诗歌主旨……且不说这种“猜”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单说说结尾“猜今日陶公”就让人匪夷所思。教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他可以当什么社会角色?请展开你的奇思妙想。

我们看看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评点:

生一: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今天的环境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他没有隐居之所。他应该到中央党校去当讲师,因为他清廉,可以主讲反腐倡廉。

师:很好,陶渊明能当大学讲师,并主讲为官之道,你很有政治头脑。

生二: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他可以去当豆农,因为今天的粮价很高,种豆可以使他致富。

师:很好,你很有经济头脑。

生三: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可以到自然环境保护区当环保宣传员。

师:很好,你很有环保意识。

生四: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可以去当公务员,因为他知识丰富,文笔又很好。

师:很好,你真知人善任。

因为完全脱离了文本,学生思维很活跃,回答貌似很精彩,但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对文本的歪曲,更是对古人的恶搞。老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反而有如下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给陶渊明作了合适的安排,如果让他当官,他能够为人民服务;如果让他经商,他能消除贫富差距;如果让他当农民,他能带领农民勤劳致富;如果让他当作家,他还为人民写出更多的好作品……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能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做时代的弄潮儿。

呜呼,陶公当时代的弄潮儿,与《归园田居》表达的情感不啻有十万八千里!

三、由读到写,写的内容与课文不能作无缝对接

读写结合,以写来收束课堂,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选择恰当角度,进行写作训练。比如,于精彩处仿写,于空白处补写等。但是,我们发现,有些老师设计写作训练时,不能做有效的引导,写的内容与课文相去甚远。

一位老师执教莫怀戚的《散步》,在课堂的结尾,老师安排了一个仿写训练:

家可以很小,螺蛳壳是蜗牛的家;家也可以很大,

在老师不断的启发下,学生有如下的回答:

家也可以很大,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宇宙是地球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大海是鱼儿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天空是鸟儿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天空是云朵的家……

如果是专项的语言训练,学生的回答是精彩的。但是,如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了。《散步》叙述的是家庭生活,主题是表现亲情的。而老师给的示例,包括学生仿写出来的句子,只是变换着视角,来审视家的“大”与“小”,这与《散步》的主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另外一位老师在《散步》教学的结尾,先有这样的小结:“在我们就要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吟诵文章最后一段,再次在《散步》精致对称的语言中,感知和谐美满的亲情。”接着安排了一个“拓展迁移”: 试着用对称的形式写一组句子,描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比如“孩子的眼睛”。

因为已到下课的时间,老师匆忙展示了自己准备的内容:

孩子的眼睛,像浸在水中的一颗乌亮的宝石,那么晶莹;像黑夜中闪烁的一粒珍珠,那么夺目。

我们分析一下,老师精心造出来以总结课文的句子,是有问题的:将课文中的“亲情”变换为“孩子的眼睛”,内容与课文没有什么关联;从形式上看,也不能体现文章最后一段于整齐中见错落之美的特征。这样的写作训练,放在任何一节语文课的结尾,都没有什么区别,怎么能体现“读写结合”呢?

四、由文及道,背离了文学鉴赏,变成了空洞的思想说教

“文以载道”,文学作品中融含着道德教化的因素,但是,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而有些老师在课堂的结尾,生硬强加道德教育的内容。一个老师在执教《杨修之死》的结尾,有这样的设计: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启示?

下面是学生的问答:

生一:做事要稳重,不要耍小聪明;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生二: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周全。

生三:为人要谦虚,做事要谨慎。

生四:要把才能用到该用的地方。

如果说,学生的回答,还差强人意,那么,老师的总结,则有空洞说教的嫌疑:

做人不能侍才放旷,要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上级要尊重,对朋友要爱护,对规范制度要遵守。将自己的才能用在合适的地方,不要耍小聪明,而要拥有大智慧。

同样,一位老师执教《范进中举》,在结束时进行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范进中举》,知道了范进在成功时的表现。请同学们记住,我们成功时要看得起别人,失败时要看得起自己;成功时要淡然,失败时要坦然……

应该说,《范进中举》的本意不是谈人生的成功与失败。范进的笑也是含泪的笑,得意并不是他的真性情。据此引发关于“成功”“失败”的人生态度,是不恰当的。这种忽略本体的拔高、升华,使原本处处流淌着诗意的语文,扭曲成了粗糙的说教,只能让学生与语文越来越远。

五、由课内到课外,作业成为一种虚假的点缀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学生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或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布置作业应该具有针对性,也有可操作性。但是,有两种作业,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点缀。

一是作业过大,有专业研究的倾向。一位老师执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布置的作业:课外阅读王永照《苏轼传》,林语堂《坡传》,东方龙吟《万古风流坡》。

这样的专题阅读自然是有价价值的,但是,能做这样阅读的也许是大学教授或是专门从事坡研究的学者,作为初中学生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显然大而无当。类似的还有教《智取生辰纲》则读《水浒》,教《杨修之死》则读《三国》……

二是作业过虚,有非语文化的倾向。一位老师教完《金色花》后留下的作业:生活中,我们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请用行动回报母爱。晚上回家,请给妈妈端上一杯茶/给妈妈梳一次头/给妈妈唱首歌………

另一位老师也英雄所用略同,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后,布置了如下作业: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趴一会,回想一下小时候父母背自己的情形,然后轻轻为他们捶捶背。再仔细观察一下,父母的背和你的背有什么不同。

相关期刊更多

绿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石河子文联

小学生作文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诗潮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