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传奇故事

历史传奇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传奇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历史传奇故事

历史传奇故事范文第1篇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节气在古代的时候又称为岁首。立春一到,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增高了,日照延长了,降雨也开始了。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资料,提供参考,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来。

2、祭祀祖先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3、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用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食物调和而成)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4、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5、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6、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页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筑起窝来。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窝儿子。”所以向阳人家都喜欢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这天,人们都喜欢佩戴“燕子”,特别是小孩,父母早就给他(她)们准备好了,他们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兴高采烈,雀跃有余。

7、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单贴在墙壁上,用来镇压驱杀毒蝎。如写:“谷雨三月中,天师到门庭。手执七星剑,斩杀蝎子精。”白水县人民于谷雨节也有类似的活动,如在黄表上写:“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蝎子立刻化为尘。”用以驱除毒蝎。陕西西乡一带人民,每年在谷雨日天刚亮时,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蝎。

立春的风俗活动

燂春

这种立春跨火堆的传统仪式,即是“燂春”。“燂春”是华夏民族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在民间盛行。因立春之日阳气将出地面,燃放爆竹,焚烧樟树枝可祛退阴气,宣达阳气,助阳气生发,有驱邪迎祥之意,而孩童跨火,则更蕴含着平安成长的美好祝愿。“燂春”仪式结束后,孩子们会 吃“春茶”,“春茶”是用红豆、红枣、桂圆、陈皮、桂花、红糖等6种配料烧煮而成的。按照民间的习俗,过了立春,孩子又长了一岁,而吃了“春茶”,在新的 一年里,不仅祈盼生活红红火火,而且也能护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平安吉祥。

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 就出现了。在民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与忌讳,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样的躲春方法与习俗。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如今很多的农村有这些习俗。

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清人让廉撰写的《京都风俗 志》中说:“立春之仪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然后,人们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吉祥。

立春饮食

春饼

立春吃春饼历史悠久。由于立春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蔬菜发出嫩芽,人们尝鲜,古人就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有荤有素,卷在一起吃,非常美味营养,取名春饼,寓意着五谷丰登,也是春天的象征,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老北京吃春饼还讲究有头有尾,就是吃春饼前用羊角葱丝蘸甜面酱,抹到春饼里,夹上合子菜一卷,从一头吃到另一头,这就叫作“有头有尾”,寓意合家欢乐。

春卷

除了春饼之外,春卷也是立春日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节庆美食,流行于中国各地,江南等地尤盛。春卷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料可荤可素、可咸可甜,除了表示迎接新春的意思以外,还因为春卷里面通常包含了大量春天新鲜的蔬菜,因此营养价值非常高。

春盘

春盘又称“五辛盘”,是细切五种辛辣的生菜盘装而成。《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五辛盘的“辛”与新旧的“新”是谐音,所以有吃“五辛”,迎新春之意。古人还认为,选用辛味食物,对于保证机体健康和季节变化,大有好处。春盘其实挺简单的,它就是以凉拌蔬菜为主的拼盘。江南人家通常把生菜、鲜果和饼饵等拼置盘内食用,而北方民间则多将葱、蒜、韭、芥等辛菜杂和起来吃。

炒和菜

有了春饼,自然少不了和菜。所谓和菜就是用时令蔬菜,如韭黄、豆芽、香干等切成的丝,或拌或炒,讲究的可加海参丝、肚丝、香菇丝、火腿丝,这样就更好吃,清新爽口,寓意又好,希望新年家家金银满堂、幸福平安!

萝卜

《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咬春”就是立春时吃生萝卜,以脆嫩的青萝卜为上。立春吃萝卜还可以解春困,大家都知道,春季人们总爱犯困,因此吃萝卜解困是个很好的方式。立春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此时选定了具有辛甘发散之特质的食物,以让身体顺应天时。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二

每当春节期间,农村中到处能听到“咚咚旰”、“咚咚旰”的春锣春鼓声,并还伴有节拍的唱词,原来是有人在打春。

传说,在明朝年间,有个知府,在上任的头一年的春天,气候非常寒冷,而且时间也冷得很长,虽说立春已有个把月了,花草树木都未看见发芽。知府心想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他急于想见到树草花木发的芽。于是,他立即下令,要百姓去寻找发了芽的树枝送到知府里。如谁送得早,就有奖赏。次日,便有一个姓吴的和一个姓周的两个人,找到了几枝发了芽的杨木,送到了知府的衙门。知府见了,心里自然大喜,认为是送来了吉祥。吴、周两人得到了知府的重赏。知府又要他们两人明年更早些来报春。恰巧,第二年因冬季比较暖和,正月初一立春,周、吴两人手持发了芽的杨柳,各入还拿了一面小锣半边特制的鼓,一齐来到知府衙门报春。他们一边敲锣,一边唱起自己编的一些好听的吉利奉承话。知府格外高兴,又给了周、吴二人双倍的奖赏。这样一来,周、吴受赏的消息传到了其他老百姓那里。来年,其他百姓也仿照着周、吴二人的样,成群结队地上衙门报春。知府见到这样多的百姓都来了,他再也不拿出自己的银钱赏给百姓。知府便对大众说:“报春是件大喜事,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回大地早,是万民之福。你们可以拜吴、周二人为师,到各地村庄的乡亲们家里去报春。本府从今后,在立春时节办个盛大的迎春大会,与民同乐。”自从那时候起,各地都形成了打春的风俗。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三

中国各地农村人总是把立春叫打春,而打春这天,乡人又有一个习俗,就是在立春时刻,不论大人、小孩都要啃吃几口萝卜,这习俗叫啃春。要说这啃春习俗的来历,还有个神奇的传说。

有一年的立春前,当人们准备热热闹闹迎接立春时,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传染上了一种说不出的疾病。这种病很怪,那模样真像喝醉了酒似的,个个都是头重脚轻,连抬抬手的力气也没有。

立春前一天,一个老道打扮的人来到了一个村庄。他见村庄里静得听不到鸡鸣狗叫,更不见有人走动,觉得奇怪万分。他来到了村边的一户人家敲门.道人连呼几声没人应,后来他看到一个中年人,连声问究竟,中年人抬了一下眼皮,合着眼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全村人都得了一种像我这样的病。”

道人一连闯了几家,情形都是一样。道人也莫名其妙。于是,他来到村东头的一棵古树下,面南盘坐,挑起单掌,合眼静坐,口中念念有词。原来,他向南海的观世音菩萨祈求医治瘟疫的方法。约摸过了三个时辰,道人长嘘一口,猛然站起来,飞快地跑回观院,抡镐便刨,他刨出一袋贮藏的萝卜,又飞快地跑到了村庄。这时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从村中一家找到一只芦花大公鸡,拔下几根鸡毛,扎在了地上。

道人合眼祈告着,脑海中又出现了静坐时与观音菩萨对话的场面:观音菩萨告诉他,等地气通时,让乡人百姓每人啃吃几口萝卜,瘟疫便可自动解开。过了约莫有一袋烟的功夫,扎在地上的鸡毛突然动了起来,道人惊喜万分,他喊着:“地气通了,地气通了。”奔向了村庄的每家每户,让人们啃吃萝卜。结果,还真灵验,人们吃了萝卜之后,全都好了。

人们纷纷给道人跪下,谢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说:“大伙请起,别谢我,应该感谢观音菩萨。不过,大伙现在应该去救别人。我的观院里还有许多萝卜,大伙带着快去邻近村庄救人吧!”乡人听后,带着萝卜奔向了十里八村。

历史传奇故事范文第2篇

没有李夫人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但一样拥有雄厚的资本体系和一样庞大的粉丝群。当人们对四大美女顶礼膜拜的时候,很少想到会追寻另一种人。于是他们,这些中国古代传奇的美男人们从在历史的回眸中走了出来,重新带给我们超常的韵味和震撼。

他们风靡了几个世纪,他们也铸就了许多传奇。

潘郎车满——潘安篇

晋朝的大文学家潘岳,字安仁,人们习惯称他潘安。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美男子,首推潘安宋玉。就算是在明代的传奇小说《金瓶梅》里王婆总结出的完美男人的五项指标中,第一点也是要貌若潘安,其美貌对于中国人美男审美观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潘安本人文采出众,有“潘江陆海”之并称。风靡一时却至情至孝,然在史书中多有恶名。原因只要是因其情操不坚,趋炎附势,据说看到王公大臣出门时马车卷起的烟土就倒身便拜。不过节操归节操,说到俊美,潘安自是当之无愧。他是一个传奇。

潘安住在晋都洛阳时,经常坐着华丽的车子,到郊外去游玩。当地的妇女听说潘安要经过,都想一睹他的风姿。所以一路上潘安车子后面总会有一大群妇女,甚至有些老太婆也掺杂在里面。她们争着往车子里投掷水果,以表示倾慕之心。潘安每出去一趟,黄昏时分就会满载而归。

能有如此的影响力,不愧是一个传奇;而又对妻子能忠贞不渝,比起当今娱乐圈,算是真正不朽的传奇。

看杀卫?——卫?篇

卫?风神秀逸,体白如玉。驾羊车上街,对比之下还是人比羊白,因此众呼之为“璧人”。

卫?之美不仅能征服女子,有时连男人看了也会怦然心动。卫?的舅舅,平日里自负风度翩翩英俊倜傥的骠骑将军第一次看到自己素未谋面的外甥时,竟然一下子呆住了,哆哆哆嗦嗦地说:珠玉在侧,使我形秽!

然而卫?的传奇并不止这些,更甚者莫过于卫?之死。时年27岁但早已美名远播的京城美男卫?来到建业之时,当地的妇女老少自然是全城轰动,引发了狂热的追星热潮。为了竞相一睹卫?“风神秀异,不堪罗绮”的玉容,全城的百姓将所有卫?途经的街道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卫?从小体弱多病,弱不胜衣,又一路辗转避难南下的,在人群中可谓举步维艰。最终的结果是,自己多病孱弱的身子骨没经住粉丝的热情巨浪的考验,没几天便香消玉殒,史称“看杀卫?”。

他真的是一个传奇,这样的传奇也不会再有第二个。

侧帽风流——独孤信篇

西魏名将独孤信,少年英雄,精于骑射+俊美非凡。又因出身于鲜卑贵族之家,更擅于修饰,因此自少年时便被称为“独孤郎”。彼任秦州刺史时,一次外出打猎,兴高忘反,回城已是日落时分。城门将闭,独孤放马快驰,帽子被风吹斜而未知。鲜衣怒马,翩翩少年,夕阳晚照,冠帽微斜,引得路人都目眩神驰,疑似神仙下世。众人一时心向往之,但买马习射是来不及了,于是——

翌日清晨,秦州城里有了新的潮流:不管是封疆大吏还是寻常百姓,都故意把帽子戴歪,只盼能及上独孤公子万一……

纳兰性德早年的《侧帽集》最初便是源于此,能让如此的文坛名士仰慕至此,他也可以算是一个传奇。

历史传奇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装载机,变矩器,离合器,散热器,金属粉末

 

装载机使用过程中通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即较长时间的满负荷作业后,出现行走无力的现象。我们以WA380-3为例来说明故障发生的原因,及系统的优化措施。

拆解变矩变速系统后,发现散热器部分散热管被堵,变速箱离合器磨檫片磨损且有黏合,离合摩擦片组合的轴散热油孔堵塞,液力传动系统进油路粗滤油器堵塞等,造成系统内液压油压力不足,致使变矩器输出扭矩下降,这是该机行走无力的主要原因。

仔细分析变矩变速液力循环系统发现,该装载机从变矩器流回的液力传动油液经回油阀、散热器后要通过轴承盖、轴和齿轮上的油道通向变速离合器各组摩擦片,起冷却、和清洗作用,然后流回油箱。

而变矩器的导轮与涡轮座圈和止推挡圈接触面都有不可避免的磨损,变矩器磨损所产生的金属粉末污染了液力传动油,随着油液在系统内流动,往复循环就造成相关元件的损坏。除引起离合器摩擦片磨损等故障外,还可因带有变矩器磨损所产生的金属粉末油液回到变速器壳底,造成粗滤油器网堵塞,增大吸油阻力,变矩变速泵吸不上油或吸烂滤网,另外也可能造成变矩变速泵的磨损。

而造成液力传动油被金属粉末污染的原因有两种:

1、变速离合器在结合过程中磨掉的金属和非金属粉末进入了液力传动系统的液压油,并随着油液沉积在变速器底壳,长时间使用会堵塞粗滤油器等故障;

2、由于变矩器的导轮与自由轮座圈和止推挡圈接触面都有不可避免的磨损,或由于在变矩器内高速旋转的泵轮、涡轮等部件的偏心力,或者是离心力作用下中心轴承不良使轴承磨损,涡轮、泵轮等部件摩擦产生的金属粉末,也污染了液压油,随着液压油在系统内的循环,造成散热器部份散热管、离合器油道等被堵塞,使得被污染的液压油在变矩器内反复循环,油温升高,变矩器传动效率降低。

如果只是修复变矩器、更换离合器磨檫片、清洗系统油路及更换粗滤油器,以及更换磨损的变矩变速泵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行走无力的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变矩器内个别零件摩擦产生的金属粉末,特别是变矩器损坏后的较大金属屑堵塞散热管,出现散热效果差,整机性能下降等。较小的金属粉末通过散热器后到达离合器的组合轴散热油孔时,不能通过的粉末变会堵塞油孔,摩擦片得不到良好的、散热和清洗,导致摩擦片磨损加快。

因此较好的解决方案应该是除进行修复变矩器、更换离合器磨檫片、清洗系统油路及更换粗滤油器,以及更换磨损的变矩变速泵外,还应在回油阀和散热器间增加一精滤油器(以40目为宜)来收集变矩器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防止散热器及离合器组合轴油孔被堵塞,油在变矩器内循环,致使油温升高,变矩器传递性能下降。

下面图一是改进前变矩变速系统液力循环原理图;图二是改进后的液力循环原理图。

图一 改进前变矩变速系统液力循环原理图

图二 改进后变矩变速系统液力循环原理图

此外,在修复时还应检查:

1、变速器壳底液压油面是否过低,因油面过低会造成系统压力不足,造成吸油困难。

2、检查精滤油器是否堵塞,若堵塞也会造成变矩器动力不足。

3、检查进油阀和回油阀是否卡滞(因长时间停机,液压油中的水份会导致阀芯锈蚀)。

4、检查变矩变速泵是否磨损,导致内泄,引起变矩器动力不足。

5、检查变速控制阀是否磨损,产生内泄,从而使得压力不够,造成离合器磨檫片不能压紧而打滑,动力不能输出。论文格式,离合器。

6、检查变速箱内离合器摩擦片是否磨损,导致动力不能输出,行走无力。

除做以上相应处理外,还应合理选择动力传递液压油,一般选择8#传动油或32#抗磨液压油。论文格式,离合器。论文格式,离合器。具体用什么油要按照厂家的规定选择。论文格式,离合器。论文格式,离合器。另外,装载机初始运行100小时应更换精滤器,以后按照厂家规定时间更换变矩变速系统精滤器以及更换液力传动油。论文格式,离合器。这样装载机行走无力的现象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1、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机、平地机、挖掘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杨国平等编注09年08月第版第二次印刷

2、《工程机械与维修》2009年第12期

历史传奇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股市周期;现金股利公告;信号传递效应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5-0117-08

一、引言

考察公司股利公告的信号传递效应是公司财务管理普遍关注又颇受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外学者对于现金股利公告效应的大量研究表明,现金股利变化会向市场传递信息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产生异常收益(Aharony和Swary,1980;Woolridge,1982;Eades et a1,,1985),股利中断及股利大幅减少对股价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首发股利及股利的大幅增加会带来股价的上升,股票市场对于不利股利信息的反应要大于有利信息的市场反应(Asquith和Mullins,1983;Ghosh和Woolridge,1988)。与国外学者发现现金股利增加能够带来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不同,国内学者研究证实,中国股票市场对于现金股利公告反应冷淡,不存在显著的异常收益或异常收益为负(陈晓等,1998;陈浪南等,2000;俞乔等,2001;陈信元等,2003),并认为现金股利公告没有信息含量或者被市场看作是一种不利消息因此出现消极反应(原红旗,2004;马曙光等,2005;邓建平等,2007),甚至将现金股利视为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转移现金进而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工具(周县华、吕长江,2008)。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现金股利公告是否具有信号传递作用、传递了何种信息以及信号传递是否有效”等问题已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很多学者在研究现金股利公告的信号传递效应时却忽视了市场环境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大量研究发现股市处于上涨行情或下跌行情时投资者对于同样的信息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因此,研究股市不同周期下股利变化公告的信息含量及其市场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目前这一领域却较少得到学术界的关注。

Scott和Keith(1996)在股市周期与股利公告市场反应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们考察了不同市场时期的股利增加和股利减少公告的股价表现,研究发现:逆市场时期的股利变化公告的信息含量较大,即牛市时的股利削减公告和熊市时的股利增加公告比熊市时的股利削减公告和牛市时的股利增加公告能传递更多的信息。但是在他们的研究中尚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其一,Scott和Keith(1996)简单地将股利增加看作是好消息,股利减少视为坏消息,只是比较了牛市和熊市下公司股利公告的市场反应,并没有结合公司的其他重要特征来区分不同股利变化公告的信息内涵及市场反应。其二,Scott和Keith(1996)直接采用前人在研究中对于牛熊市期间的划分而未给出合理理由。本文试图以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数据为依据,考察中国股市在不同周期下上市公司股利公告市场反应的差异,为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公告信号传递有用性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事件窗口期的选定

本文以2004-2008年沪、深两市现金股利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剔除金融类公司、ST公司、公告日无交易数据的公司、公司股票有效交易日数不满足计算CAR值窗口期要求的公司、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等后,最终得到1311个观察值(其中,2004年228家样本、2005年349家样本、2006年153家样本、2007年291家样本、2008年290家样本)。本文的股利公告数据、个股回报率数据及市场回报率数据、公司财务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

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要求事件日的选择要尽量保证事件的“清洁”,使信息不会被污染。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信息第一次出现在年报的利润分配预案公告,第二次出现在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第三次出现在正式的分红派息公告。在年报的分配预案公告日,上市公司首次公开披露公司股利分配方案,其后公司股价的波动可以有效传递信息公开后的市场反应,因此本文以上市公司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日为事件日,符合事件研究基本假设(Brown和Warner,1980;Ball和Torous,1988)。我们分别选取公告日(t=0)、公告期[-5,5]和公告期[-10,10]三个窗口来比较上涨行情和下跌行情的公告效应。

在股票市场存在异常收益率的情况下,事件研究法的奠基性论文(Brown和Warner,1980;1985)已经验证均值调整法、市场调整法和市场收益法三种方法都能得出相似的结论。但相比之下大多数学者更多地选择市场模型法估计异常收益。因此,我们也将采用市场模型法AR=R-(alRJ,利用清洁期[-180,-30]估计市场模型法中的参数a和β,计算现金股利预案公告期间的累积异常收益(CAR)。

(二)盈余信息与股利信息市场反应的分解

由于上市公司年报的利润分配预案中同时公布公司的盈余信息和股利信息,因此在研究股利公告市场反应时需要分解出盈余信息和股利信息的市场反应。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对于盈余变化和股利变化进行分组来考察公告效应,或者将公告效应对盈余变化和股利变化做回归以检验哪种信息与公告效应的关系更为显著。Kane et a1,(1984)的研究表明,盈余和股利同时宣告时,投资者较为关注两者的一致性。非预期股利上升可以增强非预期盈余上升所传送的信号,非预期股利下降会削弱同期非预期盈余上升所传递的信息。Leftwieh和Zmijewski(1994)对同时宣告盈余和股利的美国公司的研究发现,伴随着盈余信息的股利公告具有更多的信息含量,盈余信息和股利信息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盈余和股利同方向变化会导致更大幅度的异常收益率。㈣陈工孟和高宁(2005)对1995-1998年间同时宣告年度盈余和股利的1232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盈余变动对股票市场短期异常收益率的解释能力相对股利变动来说要强,股票股利的变化能增强或者修正盈余信号。现金股利变动对盈余传递的信号补充作用较弱。不同的盈余和股利的分组方法及考察的事件期的选择均对研究结果有重要影响。

本文在进行分组时没有沿用按盈余变化方向和股利变化方向进行分组的方法,而是将公司按照其盈余水平与同行业中位数进行比较来分类,进而结合股利变化来分组进行研究。我们的理由是投资者在对公司盈余信息进行分析时,并非单纯关注盈余变化的方向,而是更关注该公司的盈余水平及其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再结合股利的变化来对公司的价值预期进行修正。

(三)公司特征对股利信息的诠释

从Bhattaeharya(1979)到Benartzi et a1,(2002),股利信号理论支持者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股

利变化公告将带来同向的、显著的市场反应。但Bhattacharya(1979)、Miller和Rock(1985)的单一信号模型(Single-Signal Model)预期对于给定的股利变化(比如股利增加或减少),市场会做出一致的股价反应,而实践中观察到的股价反应并不具有完全一致性。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多信号模型(Multiple-Signal Model),预期公司股价会因管理层采取的行动(比如内部人交易)或者公司的具体特征而表现出不同的市场反应(Ambarish et a1,,1987;John和Lang。1991;Bagnoli和Khanna,1992),嗍即对于同样类型的股利公告(如股利增加公告),对于某些特征的公司来说是好消息,而对于另一些公司来说可能是坏消息。如John和Lang(1991)的模型认为,股利增加对于公司来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取决于公司的投资机会集。

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先对公司按照如下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再结合其股利变化公告的类型来分析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现金股利公告的信息含量。

1,按照盈余状况进行分组。我们使用每股收益(EPs)来度量公司盈余状况,根据每股收益与行业中值的比较结果将样本分为两组:高盈余公司和低盈余公司,并结合股利变化来考察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公告效应。

2,按照公司规模进行分组。我们使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Size)来度量公司规模,根据滞后一期的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与行业中值进行比较将样本分为两组:大规模公司和小规模公司。

3,按照投资机会进行分组。我们使用Tobin’s Q来度量公司的投资机会,根据滞后一期的Q值与行业中值进行比较将样本分为两组:高成长性公司和低成长性公司。

(四)股市周期的划分

关于股市周期的划分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标准:Lockwood和Melnish(1990)采用的方法是,比最近的低点至少增加10%的时期定为牛市,比最近的高点至少下降10%的时期定为熊市;而Pagan和SossoHnov(2003)则通过判定时间序列从扩张转为收缩及从收缩转为扩张时的波峰和波谷来定义牛市和熊市。

本文借鉴Pagan和Sossounov(2003)对股市周期的划分方法,采用序列月度收益水平MR1来判断波峰和波谷,如果MR…,MRMR…,MR,则t时刻对应一个波峰;如果MR4,…,则t时刻对应一个波谷。2003-2009年中国股票市场波峰和波谷具体分布见表1。如果公告日处于一个波谷与相邻下一个波峰间,则视为处于上涨行情中;若公告日处于一个波峰与相邻下一个波谷间,则视为处于下跌行情中。

三、实证检验结果

图1显示的是2004-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公告的市场反应。从AAR系列图形可以看出,无论是全样本、股利增加公告样本还是股利减少公告样本,在预案公告当日(t=0)均出现负的市场反应。股利增加公告在公告后第四天(t=4)异常收益才恢复至公告前(t=-1)水平,而股利减少公告在公告日后第二天(t=2)就恢复至公告前(t=-2)水平。从CAAR系列图形可以看出,股利增加公告前[-9,-1]累积异常收益显著高于股利减少公司及全部样本公司,而股利减少公告前异常收益明显处于最低,公告当日均明显下降,随后股价开始上扬。

由于样本期横跨几个股市周期,为了更好地反映不同股市周期现金股利公告市场反应的差异,我们根据股市周期的划分,分别对上涨行情中的股利公告效应和下跌行情中的股利公告效应进行分析并将两者进行比较。根据前面对中国股市波峰和波谷的判定及股市周期的划分,在1311个观测值中,有592个观测值处于上涨行情,719个观测值处于下跌行情。

(一)上涨行情中不同特征公司股利公告日市场反应差异比较

表2为上涨行情中不同特征公司现金股利公告日市场反应差异比较。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于全样本,在股市上涨行情中,公司现金股利公告的市场反应都显著为负。

对于高盈余公司来说,由于比低盈余公司有更多可供分配的利润。因此,股利增加会向市场传递利好消息,而股利减少则向市场传递利空消息。盈余状况分组的结果显示,高盈余公司现金股利增加公告的负效应显著小于高盈余公司现金股利减少的公告效应,两者差异在1%水平上显著。也就是说,在股市上涨行情中,投资者对利好消息的反应更乐观。

对于大规模公司来说,由于融资渠道要比小规模公司更加广泛,面临融资约束的概率更低,因此,在同等盈余的情况下,股利增加会向市场传递利好消息,而股利减少则向市场传递利空消息。公司规模分组的结果显示,大规模公司现金股利增加公告的负效应显著小于大规模公司现金股利减少的公告效应,两者差异在1%水平上显著。同样说明,在股市上涨行情中,投资者对利好消息的反应更乐观。

对于高成长公司来说,由于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因此,在同等盈余的情况下,股利减少会向市场传递利好消息,而股利增加则向市场传递利空消息。投资机会分组的结果显示,高成长公司现金股利减少公告的负效应显著小于高成长公司现金股利增加的公告效应,两者差异在1%水平上显著。与盈余状况和公司规模分组结果类似,在股市上涨行情中,投资者对利好消息的反应更乐观。

(二)下跌行情中不同特征公司股利公告日市场反应差异比较

表3为下跌行情中不同特征公司现金股利公告日市场反应差异比较。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于全样本,与股市上涨行情类似,在股市下跌行情中,公司现金股利公告的市场反应也都显著为负。

对于高盈余公司和大规模公司来说,现金股利增加公告的负效应显著大于现金股利减少的公告效应,两者差异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在股市下跌行情中,即使对利好消息,投资者的反应也不乐观,这与在股市上涨行情中投资者对利好消息的反应更乐观的情况正好相反。而低盈余公司和小规模公司的股利增加公告却获得显著的、较大的负的异常收益,说明投资者对利空消息的反应更为悲观。

对于高成长公司来说,现金股利增加公告的负效应显著大于高成长公司现金股利减少的公告效应,两者差异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在股市下跌行情中,对于高成长公司来说,投资者对利空消息的反应更悲观。

(三)上涨与下跌行情中不同特征公司股利公告期间市场表现差异比较

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只是分别考察了股市不同周期下股利公告当日的市场表现,为了进一步研究股市不同周期下股利公告的信号传递效应,我们将综合考虑上涨行情和下跌行情中不同特征公司股利公告的市场表现,同时为了使研究结论更加稳健,我们还将考察不同窗口期的股利公告效应。表4为上涨与下跌行情中不同特征公司现金股利公告在事件期市场反应的差异比较。

根据表4显示,在股利公告窗口期[-5,5],对于高盈余公司来说,在股市上涨行情中,股利增加的利好消息显著大于股价下跌时的公告效应,两者差异在1%水平上显著。上述结果说明,在股市上涨行情中,投资者对利好消息的反应更乐观。然而,对于高盈余公司来说,股利减少的利空消息在股市下跌时的公告效应要显著差于上涨行情时的市场反应,两者差异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在股市下跌行情中。投资者对于利空消息的反应更悲观。

对于大规模公司来说,在股市上涨行情中,股利增加的利好消息显著大于股价下跌时的公告效应,同样,股利减少的利空消息在股市下跌时的公告效应要显著差于上涨行情时的市场反应。这说明在股市上涨行情中,投资者对利好消息的反应更乐观,而在股市下跌行情中,投资者对于利空消息的反应更悲观。

对于高成长公司来说,在股市上涨行情中。股利减少的利好消息的公告效应显著大于股价下跌时的公告效应,同样,股利增加的利空消息在股市下跌时的公告效应要显著差于上涨行情时的市场反应。与盈余状况和公司规模分组结果类似,我们发现,在股市上涨行情中,投资者对利好消息的反应更乐观,而在股市下跌行情中,投资者对于利空消息的反应更悲观。

当股利公告窗口期调整为[-10,10]时,上述主要结论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认为我们的研究发现具有很强的稳健性。

四、结论

历史传奇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历史传奇文本;电影特质;接受美学

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大手笔《英雄》的成功上映将中国电影拉出波谷,并以电影界里程碑的符号性标志使中国电影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况。中国影片在国际主流空间上映的帷幕从此被拉开,“中国式大片”到来的时代之门由张艺谋的双手亲自开启。

但是,我们仔细审视“中国大片时代”到来之后近几年相继上映的大片,不难发现,从2005年的《七剑》《神话》到2006年的《墨攻》、2007年的《投名状》、2008的《赤壁》《三国之见龙卸甲》《剑蝶》《画皮》直至2010年的《花木兰》《孔子》《苏乞儿》,这些影片都是从民间故事、历史传奇中来建构自己故事文本的古装片。

再回溯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特别是在几次商业浪潮的洗礼之后,历史传奇题材的影片一直都是重头戏。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来反思一下历史传奇题材广受电影人青睐的原因了。究竟是这类题材中的什么特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将目光聚焦于这类题材的身上呢?这类题材究竟又蕴藏着什么样的特质适合以电影画面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呢?笔者将在分析最早进入电影界的传奇故事“木兰从军”的基础上,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解读历史传奇文本所深蕴的电影特质。

一、“木兰从军”故事的银幕历史回溯

历史传奇故事“木兰替父从军”在民间百姓间流传很广,而其史料最早始见于《乐府诗集》中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作为最早的叙事诗,其有着基本的故事情节,而其中作为“忠孝节烈”的叙事元素更是经过历代传奇小说野史的补充丰润而使花木兰的形象愈加丰满。尤其是后来逐渐加上的有关木兰婚姻爱情的故事成分,使一个忠孝节义的封建故事更增加了曲折动人的元素。

作为传统的民间传奇故事,“木兰从军”历来都是很受文学与影视关注的一个叙事题材。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木兰从军”故事被屡次搬上银幕的历程:

1928年,民新影片公司出品的、由侯曜导演、李旦旦与林楚楚等主演的默片《花木兰》,这是“木兰从军”故事第一次被搬上中国的银幕。影片借助于“木兰从军”故事的本土性来冲破欧美电影类型在中国的垄断,以其为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民族本土性特征走进当时的电影视野,为中国百姓广泛接受,为中国电影早期发展的历史添写了重要的一笔。

1939年,由欧阳予倩编剧与卜万仓导演共同对“木兰从军”故事进行适应时代特征的改编,并由黄耐霜、刘继群主演、华城影片公司出品了黑白有声影片《木兰从军》,成为抗战时期的孤岛电影之一的《木兰从军》,叙事重点已经由传统的对父亲尽孝偏移到为国家尽忠上来,并紧密结合当时大的时代症候,成为特定历史背景下造就的一部优秀的抗战影片。

1963年,黄梅调的影片《花木兰》被香港邵氏影业公司搬上了银幕,由岳枫导演,凌波、金汉等主演。影片成功地将黄梅戏曲调“经过现代音乐理念的处理,晋升为一种现代化、精致化、时代流行曲化的传统戏曲、江南小调的代称”[1],对“木兰从军”故事的这一现代性改编,契合了当时现代都市型香港民众的娱乐需求,一种现代都市的民间性消费悄然升起,而“木兰从军”这一历史传奇的时代特性特征得到彰显。

2009年,“木兰从军”的故事随着当下的大众娱乐化消费再次进入电影人的视界,具有民族史诗性的大片《花木兰》由马楚成导演、中国内地和香港合拍,并启用了地跨中、韩、俄的国际化明星阵容,以凸显的影像视觉造型效果,成为新世纪中国影坛“大投资”“大明星”“大场景”“大票房”为其鲜明标志的“景观电影”典型代表。

二、 “木兰从军”类的历史传奇故事文本内部所蕴藏的电影特质分析纵观“木兰从军”传奇故事百年来被反复搬上银幕的历史,英雄花木兰的形象被不同导演多次演绎而焕发出更加多彩的光泽。从前面对木兰故事的银幕历程回溯中我们可以发现,花木兰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被不同的编导拍摄出来时,则有着不同的主题侧重点。虽然电影人都选择了这个妇孺皆知、大众耳熟能详的民间传奇故事作表现对象,并巧妙借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以及场景为影片的基本构架,但不同时期拍摄的影片花木兰都折射着不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在其中,这与中国民间传奇故事自身所蕴藏的电影特质有着很深重的关系。

(一)历史传奇故事文本所蕴藏的本土性特质

我们可以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解析历史传奇文本故事的本土性特质。接受美学认为,作家或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都先预设了一个读者即隐藏的读者在面前,艺术家的创作就围绕着这个预设的读者展开,文本的构建也以这一预设的隐含读者为中心。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我们通过对“木兰从军”故事银幕历程的回溯了解到,1928年版的电影《花木兰》就是为了与当时的小市民大众审美需要相契合而拍摄的。当时的中国电影界被外国放映商与外国影片所充斥,商业利益至上的拍摄诉求决定了创作商们必然会将潜在的大众市民作为接收对象,而文化素养不高但人数颇多的小市民则是很好的影片接受者。因此,电影创作商们就将目光锁定在已经在民间流传很广,早已为大众市民耳熟能详地接受了的“木兰从军”的故事。以历史传奇故事文本作为电影创作的素材,无论是其叙事结构还是价值取向,都与当时的市民审美取向相契合,这样,影片还未拍摄就已先入人心,再加上影片在创作时还汲取了很多传奇故事的元素,使人物故事情节充满曲折,尤其是“木兰从军”中女扮男装这一故事元素更能契合广大小市民的猎奇心理,所以就成为电影人在本土寻求电影素材的最佳首选。

(二)历史传奇故事文本主题的时代性特质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思是:“艺术接受活动中,接受者原先已有的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艺术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即先在经验形成对作品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历史传奇故事文本主题的时代性特质,我们可以结合文本所处的时代来进行阐释。1939年版的电影《木兰从军》,改编者们就有意识地将传统的木兰故事“忠孝双全”母题转移到侧重强调其“忠君报国”的一面,撷取了木兰故事中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重点情节,完成了主题由“为家尽孝”向“为国尽忠”的中心置换。民间历史传奇故事“木兰从军”的爱国主题契合了当时抗战反侵略的时代主题,在中国百姓中反响很大,激起百姓保家卫国的抗争热情,“木兰从军”类的历史传奇故事文本以其时代性特质在当时社会引起了空前的轰动。

与“木兰从军”故事有着相同母题的历史传奇故事被搬上20世纪30年代上海全民抗战的银幕的还有《西施》《梁红玉》《岳飞尽忠报国》《苏武牧羊》《》等一批抗敌御侮反侵略的影片,极大地满足了抗战时期孤岛上海民众抗日的渴望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