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货币战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范文第1篇

美国以邻为壑,推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拉拢盟友逼迫中国人民币升值;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以及日本,韩国等国亦竞相干预本国汇率,全球金融市场再度震荡。

即将到来的20国集团(G20)首尔峰会,会不会成为货币战的主战场?

被升值恐慌

“今年3季度以来,美元进一步贬值,加上美联储执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引发了其他国家货币相对升值,导致货币市场紊乱进一步扩大,甚至陷入过度担心本币升值的恐慌。”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教授对记者表示,在美国向外转移金融危机压力大背景下,各国央行被迫干预汇率。

9月,为了遏制日元上涨过快。日本政府动用250亿美元干预汇市。

10月4日,巴西正式打响汇率阻击战,对在其境内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征收双倍税,并授权财政部提前购买数百亿美元的外汇以阻止本币升值。

在南亚,同是“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也随即加入于预大军。印度卢比在一个月肉,升值幅度高达5.2%。印度央行通过购买近4亿美元的外汇,以阻止汇率进一步升值。

此外,泰国、哥伦比亚、秘鲁等多国政府也纷纷介入干预汇率。

“货币战争的根源在美国,美国只顾自己的利益,促使美元贬值,美元才是这场全球货币战争的罪魁祸首。”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这场货币战争的实质是由于经济复苏缓慢,为应对国内失业率过高局面和国内政治压力,美联储酝酿加大马力印钞,推行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作为灵丹妙药,以求实现经济快速复苏。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撰文表示,“拉低美元汇率也许对美国经济环境有利,但是以邻为壑的做法势必激起其他国家的反制,汇率世界大战已不宣而战。”

“现在很难预测对世界经济的总体影响,但香港因为是联系汇率制,直接和美元挂钩,半年后很可能出现输入性通胀。其他东亚国家也会损失惨重,比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出口都会受到影响。”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伟华博士对记者表示。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学家马丁・沃夫在专栏中表示,“目前局面说白了,就是美国希望让世界其他地区通胀,而后者希望美国通缩。美国必赢无疑,因为它拥有无止境的‘弹药’一美元印钞机。”

在美国宽松贷币政策和进一步放松的预期下,美元已经跌至8个多月来的最低。上世纪7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John connally)曾对担心美元波动的欧洲人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麻烦”。

今天,这句话成了汇率争端的真实写照。

谁在围堵中国

“目前汇率问题已经演变成汇率战争,成为美元国家和非美元国家之间的对立。”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其中,美元与人民币的对立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将汇率战的危险推向高点。

鲁政委认为,这场汇率战争的实质是发达国家经济失衡,调整的最佳工具是国内紧缩以压缩内需,然而这类政策措施势必引起国内选民的强烈反对,于是美国决策层选择压力更小的调整结构方式,即通过本币的贬值令其他货币“被升值”。

由于距离美国国会中期选举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美国国内选战的焦点。美国经济学者克鲁格曼等在主流媒体呼吁对中国施加压力,而美国政府和国会则分别充当白脸和红脸,大做文章。9月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审议通过了特别关税法案,法案要求除非中国提高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否则将对来自中国的商品课以重税。

国际舆论对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呼吁和指责也在不断升级。

“10月9日,G7国家就已达成避免形成竞争性贬僮的共识,并就督促人民币升值方面达成一致。”国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永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形成汇率战,最受影响的可能是中国。”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重启汇率改革,截至10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6.6497,较去年同期人民币升值2.59%,创重启汇改以来的新高,其中9月速度达到单月1%以上。

同一天,美国财政部虽再度推迟针对人民币半年度汇率报告,但其发表的声明认为,若人民币升值速度能够维持单月1%以上,则汇率低估状态可以得到纠正。

而国际金融巨鳄索罗斯呼吁人民币每年升值10%;以协助全球避免货币战。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9月进出口数据显示,当月中国贸易顺差168亿美元,降至5个月以来的最低点。虽然出口下滑,但第三季度中国新增外汇储备规模创出新高,增至2.6万亿美元,这些数据将使得中国在11月的G20峰会上面临更多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美国目前避免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避免了两国僵局的恶化,但实则希望将汇率问题交由首尔G20峰会讨论,以便联合欧盟、日本等向中国施压。

无赢家的战争

巴西财长曼特加建议,在G20峰会期间,各国首脑应该协商,制定一个类似1985年“广场协议”的协定,来约束各国汇率政策。

“在当前汇率暗战中,隐约出现了一种让人不安的声音,那就是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加入到了美国敦促人民币升值的阵营中。”鲁政委表示。

鲁政委还指出,需谨防美国使用“组合工具”推动人民币升值。

G20峰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升新兴市场国家的话语权。而美国财长盖特纳提出,IMF份额的改革和汇率政策直接相关,新兴经济体国家如果想要更大的话语权,就必须放开对本币严密的管控。

“过度着眼于人民币是危险的,会让局面进一步恶化。”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lS)撰文呼吁,各国切勿对人民币反应过度。他指出,人民币的升值过快,将导致中国出口行业陷入破产境地,使得失业率高企,也不利于促进消费。

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杂志封面文章指出,各国要保持冷静,不要寄望于快速修复,更不能同中国发动贸易战。

“汇率战争是一个零和博奔,没有赢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张艺冬对记者表示,“目前汇率争端的根源是全球经济失衡,而全球贸易失衡并不是由中国出口过多造成的,各方需要进一步协调。”

他表示,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销往欧美的都还是中低端产品,贴牌生产的比较多,这些欧美本身并不生产,此外,在全球纵向分工深化的今天,很多是外国公司生产,且为包装运输等美国服务业带来大量就业岗位。打压中国出口,只会将这些制造业转移到东南亚等劳动力更廉价的国家,并不能直接带来美国本土就业率的上升。

“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依赖此以往更强。美国很难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达到其目的。”赵永健也认为。

中国应更主动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外部对汇率的压力?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教授表示,中国需

要理性面对来自国外的声音和压力,“不能因为有国际压力就动汇率,也不能因为有国际压力就不动汇率,应该坚持汇率的自主性”。

丁志杰认为,目前中国是被动地应对升值,反而让美国愈发紧逼。汇率的改革不能与其他问题纠缠一起,应该以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和需要来决定,而唯一出路是脱离美元,将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

“汇改的着眼点应在制度,而不是最终价格。如何推进一揽子货币制度与美元脱钩,才是从上至下最需要做的。”谭雅玲表示。

赵永健表示,中国应一方面保持人民币小幅稳步升值,加大汇率双边波动幅度;对短期资本流动加强监管;控制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长;另一方面,须稳定国内通胀预期以及严控资产价格泡沫;同时继续稳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步伐。

“这样做既达成一定的妥协使得避免造成与美欧关系的僵化,但又保持对本国经济的独立性。”赵永健认为。

其他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也指出,未来人民币汇率还将逐步地继续上升,兑美元的波动幅度将扩大,但应该更加灵活,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也有舆论担心,人民币大幅升值,不仅会损害出口行业,还可能让中国陷入类似于日本上世纪90年代所遭遇的“失去的十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最张艺冬认为,“中国不能永远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来实现竞争力。”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十二五”规划产业升级正是朝这方面走。而中国经济调整的关键问题,恰恰是减少中国庞大的贸易顺差和居民储蓄,促进消费。

摩根士丹利前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现执教于耶鲁大学的斯蒂芬・罗奇在接受美国《巴伦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正在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农村人口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国内消费,如果转型成功,中国国内消费占GDP比重可以从目前的35%上升到45%,从而实现中国和全球经济结构再平衡的重大转变,

货币战争范文第2篇

《货币战争》,以历史视角,梳理了世界金融寡头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头的世界历次重大经济、政治、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以及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证明了金融资本的逐利的本质,分析了金融资本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剥夺广大民众财富的种种手法。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货币战争》不仅描绘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演变,也对目前我国的现实处境有几分担忧。并且还以全球维度,从金融的视角去审视历史上的人和事,用和教科书上完全不同的货币、财富观点,阐释了货币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国家、社会、个人财富的巨大影响,揭示出了一般学术著作涉及不到的领域。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自己的低廉的劳动力和引进外资,成为了世界工厂,中国的外汇储备一路飙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大。并且,近几年中国的股市与房市也是异常火暴,诡秘多变,错综复杂的因素遮蔽了人们认识它本质的视线。国际资本“热钱”在中国两市场上的推波助澜,使中国面临被世界金融寡头“剪羊毛”的危险。《货币战争》利用历史的分析,说明了亚洲金融危机与上世纪日本经济低迷、衰退的金融之迷,重点分析世界金融资本操作手法,并提出中国面临的危险。

货币战争范文第3篇

2月16日,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莫斯科落下帷幕。会议虽然是在莫斯科召开,但人们关注的却是东京。在金融全球化时代,普京想要抓住世人眼球还需费些思量。

在本次会议上,人们所关注的安倍晋三推动日元贬值的政策没有受到指责。日元贬值“糊弄过关”,但是货币战争的讨论却不胫而走。这场战争并不在莫斯科,即使真的存在,也悄然无形于大国经济政策与全球资本流动之中,彰显了当下世界经济权力的分化与重组。

G20还是G7?

俄罗斯首度成为G20的主席国,给足了普京面子,但这次莫斯科会议却让人们看到了俄罗斯处于G7与G20之间的尴尬。在莫斯科G20会议之前,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在英国召开,会议的声明为G20奠定了基调。俄罗斯一直没有成为G7这个西方工业国俱乐部的真正成员,在G20这个平台上,G7的政策声明却成了主角。

G20会议声明,为避免各国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作为政策目标。这与G7声明如出一辙:我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一直并且继续利用国内工具,达到我们各自的国内目标,不会以汇率为目标。

G7成了G20的“定调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G20大有取代G7成为世界经济治理平台之势,但如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所说,成员越多,越难以形成集体行动。G20成员之间的经济模式、发展水平、整体实力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很难在货币政策上达成一致,更不要说众口一词地批评日本的“安倍经济学”了。

日元自去年11月以来贬值近20%,成为发达经济体中继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之后第三个焦点。安倍晋三的财政金融政策直指日元贬值,换言之,日元贬值就是日本的既定政策,这已毫无疑问地违反了G7的政策声明。为什么欧美国家却“此地无银三百两”呢?原因只有一个,欧美国家有几乎相同的政策诉求,就像英国央行行长墨文·金所指出的,政府为了支撑国内经济增长而使用货币政策是被允许的。为应对欧债危机,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断膨胀,英美两国央行也轮番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比之下,安倍晋三为抗击通缩而释放流动性也就无可指责了。虽然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曾指责安倍晋三的政策会危及央行独立性,但是日本财长麻生太郎与德国财长朔伊布勒的谈话软化了德国的立场。

欧、美、日三大经济体增长乏力,在量化宽松成为普遍政策共识的情况下,一向坚持保守财政金融政策的德国被善意提醒:货币政策要与短期经济增长前景相配合。正基于此,G7会议在“不谴责”日本这一议题上达成了共识。于是,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布雷纳德出面支持安倍内阁的经济政策,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则在莫斯科会议落幕之后出来灭火,给货币战争降调子。

货币战争的提出者是巴西财长曼特加,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迫使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升值,压低了出口,因此引发后者不满。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如何实现本国经济增长成为各国政策考量的焦点,自利性的经济政策反映了国际经济治理的困境。以G7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虽然不能一言九鼎,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新兴经济体虽然增长势头比较强,但是基础差、底子薄,并且彼此之间差异较大。例如日元贬值,虽然会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但却能使俄罗斯的能源收益增加。

G7的时代正在远去,但G20还没有成长为全球金融治理的新平台。G20提供了一个世界主要经济体多边对话的渠道,在经济危机的寒夜,各国都在裹紧自己的被子。货币战争虽然有些夸大,但是却折射出当代国际货币秩序的缺陷,稳定的国际货币秩序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张信任之网,而眼下各国却在撕扯这张网。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战争的出现并不是一种臆想。

货币战争?

G20会议的联合声明无法给全球经济增长提供路线图,因为它不过是各方政策、力量与意志博弈和妥协的结果。有日本媒体将G20视为安倍经济外交的“开门红”,自此,安倍晋三可以毫无顾忌地继续开闸放水。对于长期陷于通缩的日本经济而言,“安倍经济学”未必是良方,而是新内阁在智识与政策上的怠惰,当各国竞相以货币政策撬动宏观经济时,这种怠政之风将给下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埋下地雷。

安倍晋三将通货紧缩视为一种货币想象,通过提升CPI、压低日元汇率来启动日本经济增长之门。从短期而言,这种政策已经使日本股市大涨,民意支持率飙升,安倍对自己硬朗的政策充满了信心,访美期间还在推销“安倍经济学”。与此同时,做空日元的对冲基金则赚得钵满盆满,当安倍大张旗鼓地压低日元汇率的时候,会引发抛售日元的风潮,从而使日元币值进一步下跌。如日本管理学者大前研一所言,当下的世界处于“大资金潮”时代,吸引与利用“游资”的能力决定一个国家的成败,一个国家的汇率在短期内跌宕不定是无法“筑巢引凤”的。

日本国债规模已经超过GDP两倍之多,安倍则继续执行赤字扩张的政策,增税无门,便号令央行无限量购买国债与商业票据,央行成为执行财政扩张政策的工具。日本长期利率已经接近于零,央行继续释放流动性,成为财富从债权人向债务人转移的枢纽。与此同时,安倍又调高CPI的目标,这势必会拉动长期利率,使国债收益率上升。日本国债九成以上为本国金融机构持有,国债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必然转嫁于日本金融机构,一旦债务高坝出现松动,国债危机迫在眉睫。

在资本高速流动的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都有“溢出效应”,若日元持续贬值,资本便会外流,而利率比较高的国家便成为资本汇聚的地方,流入国的汇率则会被动升值。若流入国拉低利率,采取“金融抑制”政策(将利率压制在通货膨胀率之下),汇率博弈便会悄然展开。由此可见,“安倍经济学”受到内外因素的限制,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无法改变日本面临的经济困局。

按照传统的观念,货币战争与贸易大战一体两面。如果各国竞相贬值,以邻为壑,便会出现贸易壁垒高筑。在当下,资本的流动越来越具有自主性,汇率不仅对贸易有影响,也直接决定了资本流动的方向。日元贬值使丰田汽车出口量大增,重登全球第一宝座,但是货币贬值不过是日本贸易立国战略的延续,无益于提升日元国际货币的地位。安倍晋三在访美期间发表了主题为“日本回来了”的演讲,声称日本不会沦为二流国家,国际货币是一流强国的“身份证”,而“安倍经济学”却在缘木求鱼。

G20与G7都声明不以汇率作为政策目标,汇率需要反映市场的基本面,这只是一种理想,现实是各国开始以货币政策回避国内改革。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沉重的债务压力,去杠杆化的进程还在继续。如果将货币战争视为一国绞杀另一国经济的阴谋,那就是想象力泛滥了。全球金融体系已经高度发达,即便被视为“阴谋”的做空操作也是一种错误发现机制。走出危机的峡谷,进入增长的航道,其关键还在于各国国内的改革,单单依靠拨弄货币政策,是治标不治本。

货币战争范文第4篇

【 前情提要】

二百多年前,犹太青年梅耶•罗斯柴尔德偶然发现 了古钱币的商机,由一个拾荒者变成了古董商人, 并最终拿到了“王室供应商”的金字招牌,神秘家 族浮出水面。五十年后的滑铁卢之战,梅耶的五个 儿子发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才使得这个 家族真正走上了世界之巅。

01-01 1815年6月18日法国滑铁卢

01-03一名法国军官悄悄逃离战场

02-01战场的另一端,一名英国军官也在秘密关注着战事进程

02-051815年6月18日,英国伦敦交易所

03-02法国加来港,与英国多佛港隔海相望

03-03快开船,去多佛

0304 当晚10点,多佛港口

03-07家族第二代掌门人内森.罗斯柴尔德

04-01一小时后

04-06跟之前鸽子传来的情报一样吗?

可以了,我们走吧

05-01早在滑铁卢大战开始之前……

内森

事情怎么样了

05-02詹姆斯•罗斯柴尔德拿破仑的贴身侍卫官会在第一时间给我们消息。

内森之弟 詹姆斯.罗斯柴尔德

05-03我也联系好了威灵顿的参谋官,信使和快船也要安排好。

都安排好了,放心吧。

05-04哪边赢得这场战争,哪边的公债一定会大涨,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05-05几天后

罗斯柴尔德家族专门训练的信鸽

05-06同样的鸽笼也跟法军一起踏上了征程

06-01与此同时……

你们要以随军商人的身份去滑铁卢,一有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回报。

06-04最先到的奖20万法郎,第二奖15万

内森詹姆斯

15万法郎相当于当时欧洲一个中等家庭的家产。

06-05这么多,看我的!

07-01在加莱和多佛,快船也已经准备好……港口停泊着五艘配有特别通行证的快船 。

07-02 1815年6月19日,滑铁卢之战第二天,伦敦证券交易所。

战国怎么样?

还不知道呢,官方公报还没出来

罗斯柴尔德可能知道

08-02明白!

08-03请把我们所有的英国公债全部放空!

08-04快看,罗斯柴尔德的交易员在干什么?

08-05英国公债开始下降了!!!

09-02公债的价格越降越快!!!

09-04 罗斯柴尔德知道了!

10-01罗斯柴尔德知道了!英国战败了!

10-02全抛

抛了

全抛

全抛

10-03几个小时后,英国共债已成为一堆垃圾,票面价值仅剩5%

11-01内森

12-01全部买进!!!!

12-03刚才是一堆垃圾的英国公债,转眼已被内森抱走

12-04与此同时,巴黎交易所里也发生同样的事,只不过买卖的顺序变成了先炒高价再全部卖空

13-01几小时前巴黎

詹姆斯

如果等会儿真实的消息是法

国战败,我们应该怎么办?

13-02法国战败,当然要把手里的法国公债全卖掉了,要不就全砸手里了!

13-05这样我们怎么赚钱?动动脑子!

14-01 我们先大举买进法

国公债,其他人一

定会跟进,价格一

定会暴涨,

14-02哼哼,接下来你们就知道怎么办了吧

14-03等他们回过味来的时候,就是哭也来不及啦!

14-05全部法国公债都在高价位抛光了。

15-01第二天伦敦交易所

到底怎么回事?

罗斯柴尔德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15-02拿破仑败了!

15-03我看看

我看看

15-06我们都被骗了!什么?罗斯柴尔德这个骗子!

16-01据传,经此一役,内森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

16-02拿破仑的滑铁卢成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凯旋门

16-03他们却是商业世界中最早认识到信息重要性的人。

16-04他们花重金建立了横跨欧洲的专用情报网……

16-05家族独有的密码保证了信息安全……

16-06摩西先生明天将从耶路撒冷去你那里……

16-07哦,从伦敦运来的金币明天出发……“摩西先生”=跨越英吉利海峡运送的金币“耶路撒冷”=伦敦

17-01兄弟五人,各据一方,精诚团结,信息互通。

卡尔内森阿姆斯落詹姆斯 所罗门

17-02而这一切,都源于老罗斯柴尔德临终前的一句话……

货币战争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货币战争;欧债危机;其他货币

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12%,远高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3%标准。伴随着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连续下调希腊信用评级,随即在希腊首先爆发债务危机。到后来债务危机对经济的影响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欧洲的另外几个国家相继宣布财政警报,欧债危机开始在整个欧洲全面爆发。直到2011年上半年经过接受救助执行紧急政策爱尔兰经济出现了复苏现象,给了欧洲各国很大的希望,也让欧盟主要成员国看到了走出阴霾的阳光,随后在2012年初希腊接受第二次救助,到如今人们开始走出欧债危机的阴影,各大金融大亨相继承认欧债危机正在渐渐远去,欧洲经济正在复苏,而如今人们已对欧洲经济的恢复重拾信心!可以说从2009年到2012年上半年,特别是2011年,欧债危机一直是各大经济媒体关注的焦点。有人分析其原因、影响及未来走势。有人预言欧洲走不出危机,欧盟就要解体。就是现在欧债危机淡化几个月之久了,欧洲的大部分消费者也对其重拾信心了,还不乏有人一有机会就大放措辞,其可能重燃欧债危机。虽然不能否认其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欧债危机不是欧元危机,个别国家离开欧元区也不是没有先例,何必说的如此吓人。中国有古话“三人成虎”,这就是为什么欧洲部分国家爆发债务危机都离不开三大评级机构的原因。本文主要简述欧债危机前后美元与欧元、其他货币之间的争斗,正确看待欧债危机,避免危机再次上演。

一、欧债危机爆发前欧元和美元的角逐

自1999年欧元区开执行单一货币流动,成为世界最大贸易体以后。由于欧洲经济持续有力的发展,当时欧元区比美国进口更多的石油用于消费。这就标志着欧元将要比美元更多的流入那些不只有美元标价的石油出口国,2000年伊拉克将美元储备转换为欧元,随后美国就对伊拉克进行了领土入侵。经过这次教训以后,相信当时美国人还没有发现自己在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已经开始受到了动摇,因为当时欧元还是悬而不决的情况。此后可以明显的看到从2002年第一季度开始外汇储备,全球外汇储备资产的比例结构,明显从美元开始流向欧元,当然这跟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和欧元区的成立确实加大了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额有关。于是美联储开始降息,由于此次超低降息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于是造就了非常低廉的信贷成本,并且在金融市场的杆杠下不断投机,随后就造成了房地产的泡沫,也就是短时间的繁荣景象。如图1美元终于在2003年到2005年稳住了外汇储备持续下降的势头。

随后在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再次打破了局面,美国开始大量印钞,企图利用自己的国际霸主地位让全球分摊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各个国家发现美元不可相信,都在搜索另外一个可靠的国际货币。欧元本来一直就有外汇储备的基础,经过此次危机,明显的发现在2007~2009年开始国际外汇储备比例欧元开始了明显的增长,而美元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从下表1可以看出,在2009年第四季的到2011年第二季度虽然,美元和欧元此消彼长,但是明显多元化的国际外汇储备得到了发展,其它外汇所占比例,一直在10%以上浮动,而2008年其它外汇储备仅占6.6%,也算借着此次机遇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真正的认识!

二、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和美元的角逐

美国在持续的经济疲软和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发现外汇储备在不断流失,各大外汇储备国都在相继减少对美元的外汇储备,而在当时值得提出的是欧元区与美国相比有着几近相同的经济总量,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与政治地位。在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之前,甚至有学者相信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将可能最早2015年超越美元。而现在美国财政赤字情况,从1971年以来虽然没有违约过,但提高上限和经常的变相违约已属于正常情况,能进行这样的变相违约方式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投资者蒙受损失。但是如果外汇储备欧元替代了美元,美元失去了外汇储备的霸主地位,他就无法通过通货膨胀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如果只有美国内部国债的话,美元就会大规模贬值,而本来就疲软的经济无法经得起这样折腾,甚至出现破产现象。所以美国不能放任不管这种情形的发展,从2009年12月8日,惠誉率先将希腊的信用评级从A-下降到BBB+,也就是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同事公共财政状况展望预期为“负面”。随后普尔下调了希腊的长期信用评级,穆迪下调了希腊短期信用评级,展望为负面。欧债危机拉开序幕。2010年第一季度希腊政府通过危机预算方案,并对外宣布不会退出欧元区,并发售国债筹资113亿美元,2010年第二季度,惠誉、穆迪、标普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信用评级为垃圾级别,希腊救助方案正式启动,并给与了第一笔救助资金224亿欧元,并说明在第三季度将会提供第二笔救助贷款65亿欧元。2011年第一季度三大评级机构相继下调希腊评级,评级展望为负面。2011年第二季度在提供第二次援助计划的同事,三大评级机构下调评级二次,最终希腊被评为C级,基本无偿还债务能力。其后欧债危机不断升级,蔓延至整个欧洲,特别是欧洲五国,而欧洲五国的政府也相继易主。

三、其它货币与美元的斗争

如果此次危机还不能看出美国在对待动摇它外汇储备霸主地位的一切行为,那在看看本来已经达成协议的中日互换协议,中日可以直接货币30亿美元的额度,脱离美元交易,美国没办法分一杯羹了。事实上中国、日本将会减持美国国债,问题更严重了。然后事件升级,到后面美国支持日本事件,到亲中大臣自杀,如果说没联系那是不可能的。美国很喜欢浑水摸鱼,何况还关系到它的货币地位。如果还不能说明那就看看,今年1月25日,英国央行准备与中国央行达成货币互换协议,穆迪22日晚些时候下调了对英国债务的评级,由原来的最高级3A 下调至 AA1,评级展望定为“稳定”,2月24日中英拟签货币互换协议,在3月22日和4月6日另外二个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将展望列为“负面”,中国也被下调信用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