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止血药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孕激素内膜脱落止血法 很显然,无排卵“功血”的病理基础是缺乏孕激素,因此用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转为分泌期,停药后发生撤退性出血,如同一次排卵月经。当陈旧的内膜完全脱落,新的内膜覆盖了创面,出血便会停止。常用黄体酮2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5天。为预防撤退出血过多,在用黄体酮的同时,可合用丙酸酮每次25~50mg。也可用其他孕激素如:黄体酮片200mg/天,用6天;天安宫黄体酮8mg/天,用7~10天;炔诺酮(妇康片)5mg/天,用7~10天;甲地孕酮(妇宁片)8mg/天,用7~10天。地屈孕酮片10~20mg/天,用10天,等。停药后多在1~7天内发生撤药性内膜脱落出血,有时出血量较多,一般持续7~10天,若出血多可辅用其他止血剂。
用孕激素内膜脱落止血法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有时这样一次撤退出血可使血红蛋白下降20~30g/L,故此种方法只适合用于贫血不严重的患者,特别是那种长期淋漓不止但出血量并不多的病例。对严重贫血者不宜用。②一定告之患者,停药后会发生撤退出血,出血量有时会多于月经量,这是预料之中的。患者知情后就会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乱投医,也会避免反复发生医源性的异常出血。③撤退出血一般持续7~10天,若超过上述时间仍不能止血,应进一步排除其它出血原因。必要时应进行阴道检查或诊刮除外器质性病变。④此法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妇女,包括青春期、生育期和围绝经期。
(2)雌激素“内膜生长”止血法 雌激素止血方法临床效果肯定,但原理不十分清楚。据推测,该止血方法的原理可能是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修复创面从而能较迅速止血。以往常用的药物是苯甲酸雌二醇,首次剂量2~4mg肌肉注射,根据出血情况每6~8天重复1次,直至血止。也有用倍美力25mg静脉或肌肉注射1~2次后迅速止血。现在临床上常用相应剂量的其它雌激素制剂,如:口服倍美力2.5~5.0mg,每 8小时1次或戊酸雌二醇4~6mg每8小时1次,至出血停止。一般1~3天血止。血止后2~3天开始将雌激素逐步减量,每次约减前次剂量的1/3,每次减量维持2~3天,减量过快会引起再次出血。当减至每日雌二醇1~2mg的剂量或相当于此剂量(如口服倍美力1.25mg/天)时可以按此剂量维持,直至贫血得到明显纠正后再用孕激素撤退,用法同上述孕激素内膜脱落法。
应用雌激素“内膜生长”止血法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适用于出血多且贫血严重的病例,血红蛋白低于90g/L,急需迅速止血而不需要或不适合刮宫者。②主要用于青春期“功血”,一般不用于围绝经期“功血”。③止血同时注意纠正贫血,必要时需要输血或加用其它辅助止血药物。
(3)内膜萎缩法 此法的止血原理为大剂量的合成孕激素或雌、孕激素制剂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抑制卵巢分泌雌激素,内源雌激素的降低使子宫内膜萎缩达到出血迅速减少或停止。①合成孕激素制剂:一般用药后1~3天血止或明显减少。血止后可逐渐减量维持。连续用21天左右,在此期间积极纠正贫血。待血红蛋白回升接近正常后,可停药撤血。常用的药物有:左旋18甲(2md/天),炔诺酮(2.5~5mg/天),醋酸甲地孕酮(4~8mg/天),安宫黄体酮(10~30mg/天)。②雌、孕激素制剂:口服避孕药。任何可得到的口服避孕药制剂均可。每日2~3片,通常在用药后1~3天血止或明显减少。血止1周后逐渐减量至每日1片,维持至贫血纠正后可停药撤血。
应用内膜萎缩法止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血多且贫血严重的两病例红蛋白低于90g/L,急需迅速止血而不需要或不适合刮宫者。②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妇女,包括青春期、生育期和围绝经期无排卵“功血”的止血。对重度吸烟和严重高血压者慎用。③用合成孕激素制剂时若有突破性出血可配伍小剂量雌激素,如倍美力0.625mg/天或戊酸雌二醇1mg/天。
(4)一般止血治疗:①氨甲环酸:抗纤溶药物。有明确的研究证据证明了其减少出血的功效。出血多时可用1g每日2~3次,出血减少后停药。②立止血:为一种凝血酶制剂,每支1U,可肌注或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1~2支。③其他止血药及中药等。
止血后治疗
(1.长治医学院 药学系;2.长治医学院 校园管理中心,山西 长治 046000)
摘 要:目的:通过校园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为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提供基础资料,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方法:踏查法和植物检索.结果:长治医学院校园有广义药用植物42科、63属、68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6种,被子植物61种.结论:长治医学院校园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学生进行药用植物实践学习的良好场所.
关键词 :药用植物;长治医学院;调查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34-04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药学专业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习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经环节和重要纽带,可以从中培养学生认识、鉴别药用植物的技能,为日后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长治医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植物资源丰富,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了加强和完善药用植物学教学实践体系,2014年4月~6月笔者对长治医学院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以期为教学科研提供基本资料,为校园建设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
1 自然地理概况
长治医学院创建于1946年,座落在有红色之都、魅力城市美誉的山西省长治市,占地面积777.80亩.地理位置约为北纬36°11′,东经113°06′,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年平均温度9.7°,年平均降水549.2mm,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温带、亚热带及热带植物的生长.
2 调查方法
采用踏查法,采集标本、数码拍照和植物检索的方法对长治医学院校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踏查过程中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并编号和标明拉丁学名、生境等特征;室内整理标本,根据相关文献和资料[1-6],进行植物检索,鉴定植物种类,将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分门归类,编制植物名录,列出校园药用植物的种类、药用部位和功效.
3 结果分析
3.1 种类统计
据调查,长治医学院校园有药用植物42科、63属、68种.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有5科、6属、6种;被子植物有36科、56属、61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1科、51属、56种,单子叶植物5科、5属、5种(见表1).以药用被子植物的种数最多,其中双子叶植物占到总数的89%.
3.2 药用植物资源分析
校园内有药用蕨类植物和药用裸子植物7种,占总数的10%.其中包括两种珍稀物种-银杏和东北红豆杉,银杏的种子,药材上俗称“白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有很好的敛肺平喘的功效;东北红豆杉树皮、枝叶、根皮可提取紫杉醇,具抗癌作用.另外还有油松、侧柏等,也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
长治医学院校园药用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大类,其中种类较多的科有蔷薇科(10种)、木犀科(4种)、豆科(3种)和菊科(3种),占总数的30%.按照药用部位划分,全草类药材居多,其次是茎叶、根类、皮类、种子、花和其他类.按药用植物功效划分,有清热解毒药(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等)、解表药(桑叶)、活血化瘀药(桃仁、牡丹皮、月季花等)、收敛固涩药(银杏、山茱萸等)、补益药(杜仲)、峻下逐水药(牵牛子)、利尿药(车前子)、消食药(山楂)、活血止血药(槐)、祛风湿药(木瓜)等.
4 结论与讨论
长治医学院校园内有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不仅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还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科研价值.对于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来说,校园药用植物资源更是发挥了重要的教学服务作用.在校园内进行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直接又可反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认识了药用植物的形态、分布等特征,掌握了基本的药用植物鉴定方法,还增强了学生的对校园药用植物的保护意识.另外,通过本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校园的药用植物资源状况,编制的植物名录可作为学生实习的一个参考资料,也可为校园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合理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建议学校加强校园药用植物的宣传和保护,对药用植物进行挂牌标示;引种校园植物,建议以本地药用植物和珍稀濒危物种为主,来优化校园环境体系,使校园景观更丰富,为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和教学科研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张浩.药用植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50-255.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4〕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关键词】 药师 药学服务 用药指导
随着药师职能和工作模式的转变,门诊药房工作的重心已经由单纯的配方发药逐步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上来。药学服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因而研究和指导合理用药是药学服务的关键,是药学服务的核心。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向病人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指导病人安全合理的用药,是每一个药剂人员都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药剂人员除了完成配方发药工作外,还要尽可能地为病人在诊疗中遇到的不方便提供帮助,如:向急需服药的病人提供水和一次性杯子,免费向病人提供药用棉签等。
1
用药指导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门诊药师,笔者切实感受到对病人提供用药指导的必要性。在窗口对病人或者家属进行用药指导,提高病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是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都会主动要求药师提供用药指导,如果药师不具备足够的药学知识,业务不熟练,缺乏适当的沟通技巧,没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对病人的询问回答得不到要领,是不能够满足病人要求的,甚至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在日常工作中,药房工作已不仅仅是照方发药,重视病人以及其家属的用药指导,开展药学咨询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2
病人用药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及用药指导
为了获得最好的医疗保健,病人有权利清楚地了解自己所用药物的基本知识,药师也有责任向病人说明药品的用法[1]。用药指导的内容应该包括:正确的服药方法、服药的适宜时间、用药注意事项、潜在的不良反应等。
2.1
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掌握药品的服用方法,是病人正确服药的关键。而在多数情况下,由于门诊病人多,因此药师往往只局限于照方取药,在药袋上写用药方法。而病人在离开医院时,对拿到手的药物究竟应该如何服用并没有完全的了解,在服用时要注意什么,病人也不是很清楚,或者说是似懂非懂,这可能会导致病人不能完全或完全没有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如下情况:(1)由于药效不明显,病人感觉已经好转,或者由于某些不适的副作用,病人可能会过早停药,这就导致了病人不依从性的产生。这些情况在内服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当病人自己感到症状减轻或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而导致病情反复、耐药性的产生、病程的延长等,造成病人不必要的痛苦。(2)对于药师在药袋上所写的服用方法:如需要时、必要时等的不能完全理解而导致病人不依从性的产生。例如对于儿童发热病人,医生开给患儿退热药,医嘱为需要时服用,家长对于这种不确定的服用方法常感到不解,这时就需要药师明确地告知家长:只有当患儿体温至肛表38.5℃以上,口腔表38℃以上时才需要服用此药,这样就会使得患儿家长正确地给患儿服药。
2.2
药物具体的用法用量
药师在发药的同时如讲解一些药物保健和服药小常识,就会使病人掌握科学的服药方法,获得用药知识,有益于疾病的痊愈。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以下情况:(1)对于一些内服药物,在服用时有特别注意事项的,就要求药师在配方发药时交代一句,引起病人的重视。例如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阿仑膦酸钠片,要求病人必须在每天第一次进食前至少半小时,用大量的白开水送服,增加药物的吸收,而且在服药后应避免躺卧,减少食道不良反应的发生。药师的适时提醒,将有利于病人经济合理地用药及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2)胃肠道疾病是常见的疾病,按其病种、病情的需要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特点,掌握好用药的时间和方法,才能获得最佳疗效。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等,均具有增强胃肠道蠕动功能,从而促进胃中食物排空,对恶心、呕吐、泛酸、嗳气和食后闷胀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这类药物宜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待进食时,药效恰好到达高峰;胃黏膜保护药物如硫糖铝等,则需在两顿饭之间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在疾病急性期,一般主张早晚各服一次,待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晚服维持量。在配发这些药物时,药师应该主动告知病人服药的最佳时间,使病人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3)对于一些特殊用法的药物如外用药物、气雾剂、胰岛素笔芯注射剂等,对于第一次使用的病人因其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治疗的效果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而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例如有的病人抱怨医生开给他的鼻喷剂没有效果,在仔细询问后发觉他使用鼻喷剂的方法不当,没有在按压喷雾器的同时吸气,药物没有达到有效作用部位,而贻误了病情。如果药师在发药的同时嘱咐病人一句,就不会造成病人身体上和经济上的双重损失。
转贴于
2.3
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病人在用药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1)如有些高血压病人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这类药物时,经常会发生干咳,在病人咨询时要告知病人这是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必惊慌,如果干咳不是很明显,建议不要换药,如果干咳很严重,甚至影响睡眠,则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2)对于一些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病人,在发给病人药物的同时要提醒病人服用这类药物后应避免过多暴露于阳光中,因少数患者会发生光敏反应,如发生光敏反应需立即停药。(3)外用药物中维A酸乳膏在用法上比较特殊,该药物最宜在晚间或睡前应用,因为日光会加强维A酸对皮肤的刺激,导致维A酸分解,且维A酸会增强紫外线的致癌能力,故治疗过程应避免日晒或采用遮光措施。外用该药物还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症状,如灼感、红斑及脱屑等症状,应告知病人不要紧张,这不是病情的加重,而是表明药物正在起作用,多半可以适应及耐受,刺激症状会逐渐消失,无需停药。若刺激现象持续或加重,可间歇用药或暂停用药。
2.4
药物的储存
一些药物需一定的储存条件如温度、光线等,药师在配发该类有特殊储存要求的药物时应主动告知病人如何合理的存放药物。如调节肠道微生态的药物培菲康,短时间处于常温环境中,不会失活,但是最好存放于2~8℃冰箱中,以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失活而失效。还有一些药物需要避光储存,如喹诺酮类抗菌药、大部分化疗药物以及甲磺酸加贝酯、氨茶碱、维生素C、硝酸甘油在光线作用下会使其变质,应嘱病人放置在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保存。
3
我们的药学服务对策
3.1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需要我们及时掌握大量的和最新的药学情报信息资源[2]。因此,药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通道”,随时收集有关药物方面的资料,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在工作中做个有心人,积极主动地学习与药学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才能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3.2
要有认真的,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药师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回答病人关于药物的问题,还是进行主动地用药指导,都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信息内容准确,可靠。在调配处方时要注意一下医生在处方前记中明确书写的临床诊断,这便于药师有针对性地与病人沟通,解释用药知识,增加其用药的依从性,消除病人用药时的盲目感[3]。药师在回答咨询者问题时要抓住重点,充分利用自己的药学知识提供详实的答案,切忌不懂装懂,提供错误的药学信息。感到答案不确定时,应认真查找资料,向工作经验丰富的主管药师请教,得到证实后,再予回答。惟有如此,才能树立药师的威信和地位。
3.3
积极推行“一分钟药学服务”[4]
“一分钟药学服务”是指为取药者提供药物用量、用法、不良反应及药品储存保管等方面的常识性咨询:如设立药物咨询窗口,为就医者提供更详尽的用药咨询;通过电话为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答疑等。只有依靠丰富的药物知识解决用药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得到广大病人的信赖。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药学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工作的需要,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脚踏实地地开展药学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障用药的安全、合理、经济,从而提高病人的医疗质量及生活质量。这样既提高了药师的地位,也相应的提高了整个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形象。
参考文献
1
夏维.住院药房的药师与药学服务.药学服务与研究,2003,3(3):197.
2
刘先进,张晓蒙,张华,等.浅谈如何开展临床用药咨询服务工作.中国药事,2003,17(10):623.
3
赵向东,孙华君,胡晋红.贯彻《处方管理办法》促进药学服务.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0.
1.1疑虑型:此类患者对周围事物很敏感,对医生的医疗建议有时将信将疑,既想了解有关疾病的信息,又对所听到的解释抱有怀疑。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和对药物治疗不很理想的患者表现明显。对此类患者医院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的同时可承诺服药期间随时提供用药咨询,来打消患者的顾虑而提高其依从性。
1.2依从型:此型患者在医生确诊后,因医生对其服用药品注意事项已进行详细交代,并且此类患者依从性较好,对医生较信任,因而医院药师勿需太多的时间进行其他药学服务,工作重点放在调剂的快速及准确上,对药品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只需加以简单介绍。
1.3情绪不稳定型:此型患者大多处于焦躁不安状态,通常是人与疾病抗争中,不能自拔而激起的情绪发泄。其情绪不稳定,遇事易激动,甚至容易与其他患者或医务人员发生冲突。对此类患者,医院药师应先与其建立信任感并在交流中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以及周围环境的作用,对患者进行启发、暗示,稳定其情绪,增强其控制力,从而达到消除患者的心理痛苦。在进行药学服务时除了虚心听取病人意见,耐心讲解药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疗程等,还可叮嘱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随时与医院保持联系。
1.4以人才建设为关键,不断丰富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严格审方,坚持做到“四查十对一交代”,保证患者用药正确无误医生一般对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够熟悉,由于受专业影响,他们也缺少药动学方面的知识,在联合用药时往往忽略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间理化性质上的配伍及药动学上的相互作用常会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产生副作用。因此,把好发药窗口关,调配前严格审方对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医院药师应不断丰富药学专业知识,尽量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或家属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解决药品使用中的疑问。药师多一句叮咛,患者少一分风险!保证患者正确、安全、有效自用药品及高品质的发药交代环境是药师共同的责任。
2讨论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高职高职
中药学专业的药用植物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与后续的专业课如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课程衔接紧密。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但实际情况却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这种情况已不能适应现阶段高职教育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以此为宗旨,笔者学院对药用植物学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课程改革探索,课改主要围绕以下“四改”分别展开,主要包括:改教学内容,改教学方法,改教学手段,改考核评价机制。
一、改教学内容
结合企业岗位要求,同时结合目前高职学生“以碎片化学习”为主的学习特点,打破药用植物学原有的系统教学内容,改为“碎片化教学”。即将原有的系统课程体系“打碎”成“四大碎片”,每一个碎片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最终将整个课程分为以下四个项目:药用植物形态认知项目、药用植物显微认知项目、药用植物显微技能实训项目、药用植物基源鉴别实训项目。理论和实训的课时数比例为1∶1.5。理论内容适当精简,实训课程结合企业岗位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二、改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开始。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代之以较为先进、更适合学生学习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等。如在药用植物形态认知项目教学中,讲到根与根茎如何区别时,教师可采用设定情景及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拿出何首乌、大黄、白芷、天麻、生姜等原药材让学生去探究并解决问题,教师进行难点解答。教师从传统的主讲角色转变成主导角色,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听课角色变为主动学习角色。这样,在教师新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主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均逐渐提升。
三、改教学手段
传统的一支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早已不能满足现代高职学生对课堂的需求,简单的PPT也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现代的学生在课上或课下需要更多的视觉冲击和互动。因此各种教学媒介应运而生,有基于QQ平台的腾讯课堂,有基于微信平台的雨课堂以及各种APP软件。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新的教学媒介,给学生呈现更具吸引力、更有效果的教学手段。
四、改考核评价机制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发生变化,考核评价机制必然要随之改变。考核评价机制的改变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改变考核时间。可以随堂测试,利用蓝墨云班课等APP软件,教师每堂课都可以进行测试;同时结合每个项目进行单元测试和期末综合测试。其次,改变考核方式。可有传统笔试,也可进行移动终端测试及现场面对面考核,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再次,改变考核内容。有传统理论考核,也有操作技能考核、实训结果考核、创新能力考核、职业素养考核等。例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常用药用植物识别”考核,可以对学生徒手切片的技能进行考核,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成果、浸制标本制作成果的考核,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植物标本创意贴画考核等。通过改变考核评价机制,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都不同程度得到提升。
五、小结
通过以上“四改”的不断推进,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发生改变:学习主动性、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都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姜建辉,王化东,金虹.高职高专《药用植物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