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赤壁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熙宁九年十月(1076),王安石变法受挫,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的政治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摘出他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造成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虚职,苏轼心里十分苦闷。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苏轼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泛舟夜游。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安慰。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创作了三篇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正音
壬戌(rén xū) 桂棹(zhào) 余音袅袅(niǎo) 幽壑(hè) 嫠妇(lí)
愀然(qiǎo)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 lú) 旌旗(jīng) 酾酒(shī)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扁舟(piān) 匏尊(páo) 蜉蝣(fú yóu)
无尽藏(zàng) 狼籍(jí) 枕藉(jiè)
2. 辨形
“壬戌”的“戌”,内部是一短横,不是点(戍)。
“桂棹”的“棹”,是木旁,不是三点水旁(淖)。
“洞箫”的“箫”,是竹字头,不是草字头(萧)。
“郁乎苍苍”的“苍”,不能写成“沧海桑田”的“沧”。
“匏尊”的“匏”,不能写成“瓠子”的“瓠(hù)”。
“乌鹊南飞”的“鹊”,不能写成“欢呼雀跃”的“雀”。
3. 解释
(1) 通假字
举酒属客 “属”通“嘱”,读zhǔ,劝人喝酒。
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 “缪”通“缭”,盘绕。
杯盘狼籍 “籍”通“藉”,狼藉,凌乱。
举匏尊以相属。 “属”通“嘱”,劝酒;“尊”通“樽”,酒杯。
击空明兮泝流光。 “泝”通“溯”,逆水而上。
(2) 词类活用
凌万顷之茫然 万顷:数量词作名词,辽阔的江面。
击空明兮泝流光 空明:形容词作名词,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
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 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正襟危坐 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正,整理。
乌鹊南飞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东、西: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向西,向东”。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
顺流而东也 东:名词作动词,可译为“向东进军”。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肴核既尽 尽:副词作动词,吃完。
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形容词作动词,泛白。
(二) 整体把握
1. 了解文赋体裁
【明确】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散文式清新流畅的风格。《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2. 梳理层次结构
【明确】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第一段,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段,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段,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段,随遇而安的态度;第五段,忘情尘世的洒脱。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3. 把握思想感情
(1) 第1节是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彩如何?
【明确】本节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节的感彩以喜悦为主。
(2) 第2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本节的“喜”从何体现,与上节的“喜”有何不同?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本节的“悲”又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本节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1) 本节写作者的歌声、客人的箫声,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2) 本节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本节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3)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4) 本段“悲”通过客人悲凉的箫声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5) 转折过渡。
(3) 第3节主要写了什么?感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1) 本节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2) 感彩甚为悲伤。(3)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有志而无为者,作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4) 第4节主要写什么内容?感彩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明确】(l) 本节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2) 感情变为喜悦。(3)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5) 第5节感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1) 本节感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2) 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3) 这样结尾是对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4. 掌握主要写作手法
【明确】(1) 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再转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头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 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以风物之美,给读者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用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成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作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 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整篇文章的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缝。
(三) 重点研习
1. 问题探究
(1) 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明确】主和客其实是苏轼积极和消极的人生心态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2) 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作者希望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3) 作者是如何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明确】从变的角度说,天地万物和人都是瞬息万变的: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人也有生老病死,所以天地万物和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天地万物都是永恒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该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4) 作者又是如何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论述人生感悟的?
【明确】天地万物,各有各的主宰,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因此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长江之无穷”。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人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进一步表现了苏轼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2. 骈散结合的语言特色
【明确】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特色。
课后检测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属客(zhǔ ) 扁舟(piān) 横槊(shuò) 冯虚御风(féng)
B. 桂棹(zhuó) 壬戌(rén) 蜉蝣(fú yóu) 遗世独立(yí)
C. 嫠妇(lí) 愀然(jiū) 匏尊(páo) 余音袅袅(niǎo)
D. 舳舻(zhú lú) 狼籍(jí) 酾酒(shī) 相与枕藉(jiè)
2.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桂棹兰桨 大淖纪事 卫戍军区
B. 洞萧声声 萧条冷落 乌鹊南飞 欢呼雀跃
C. 郁乎苍苍 沧海桑田 杯盘狼籍 古代典藉
D. 未雨绸缪 山川相缪 鱼樵对话 漏网之鱼
3. 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凌万顷(辽阔的江面)之茫然/击空明(水月辉映的江面)兮泝流光
B. 舞(起舞)幽壑之潜蛟/月明星稀,乌鹊南(向南)飞
C. 正襟危(端正)坐而问客/下江陵,顺流而东(向东)也
D. 肴核既尽(吃完),杯盘狼籍/不知东方之既白(白色)
4. 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B.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C.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洒酒江中,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
D. 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
阅读下面《后赤壁赋》的语段,完成5~7题。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行歌:“歌行”,一种诗体
B. 曾日月之几何 几何:多少
C. 予乃摄衣而上 摄衣:披上衣服
D. 攀栖鹘之危巢 危巢:危险的鸟巢
6.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江山不可复识矣。
② 听其所止而休矣。
③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7. 本文记游于初冬时令,赤壁情景为“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前赤壁赋》记游于什么时令?赤壁下的情景如何?两种情景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流露出什么心情?
参考答案
1. D(A.“冯”应读“píng”;B.“棹”应读“zhào”;C.“愀”应读“qiǎo”)
2. A(B. 洞箫声声;C. 古代典籍;D. 渔樵对话)
3. A(B. 舞,使……起舞;C. 东,向东进军;D. 白,泛白)
4. C(“洒酒江中”应为“面向大江斟酒”)
5. B(A. 边走边唱;C. 提着衣襟;D. 筑在树梢处的鸟巢)
关键词:赤壁 景物色调 人物 寄寓 差异
《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均为苏轼所作,并且所作时间均为1082年,同时所刻画的主题都以赤壁之景为主,但通过对课文内容的仔细分析,在带入情感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单单体现在词赋形式的差异上,更多是词赋内容方面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使得学生所收获的情感体验更加的丰富与真实,这也是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为此,本文试对其作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虽都在描写赤壁景色 但景物色调差异显著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当中,自“大江东去”开始到“一时多少豪杰”结束,上阕当中将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集中的呈现了出来。长江水源源不断的东流,为了刻画长江水东流的悠长,作者在当中运用了“浪淘尽”这样一次,即将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与历史上名垂千古的英雄豪杰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表现的手法使得《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所刻画的时间与空间背景方面更具广阔性、以及拓展性。在受众欣赏至此处时,便能够自“大江东去”这一比较直观的概念深想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卓越气概,同时也能够更加良好的与作者孑然一身于江流边凭吊各路英雄豪杰的心情充分契合。进而,作者结合历史情况,对赤壁古战中辉煌壮丽的场面进行了集中的刻画,当中包括:“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中,“乱石穿空”将山体之高、石林之俊深刻的刻画了出来,而“惊涛拍岸”则将声势浩荡如同奔马的浪涛声深刻的刻画了出来,“卷起千堆雪”当中“卷”、“雪”两词的运用则将长江水东流浪花层层而至,扑面袭来的感官特征充分的展现了出来。可以说,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当中对于赤壁恢弘壮丽景色的集中刻画,对于下阕当中有关人物周瑜的描述将更加的有效与真实。
在《赤壁赋》当中,对于赤壁之景的刻画则集中体现在赤壁景色的空明、以及柔美特征当中。同《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所描绘的宏伟壮丽的赤壁之景不同的是:在《赤壁赋》当中,对于赤壁景色的刻画呈现出了一定的分散性特征。《赤壁赋》开篇提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当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对赤壁秋江的爽朗之感进行了集中的刻画,同时也向受众展示了作者在与客泛舟的过程当中,内心深处的怡然自得。进而,文章当中又出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当中对于月的移动应用了“徘徊”一词进行刻画。通过该词所表现出了不单单是月亮移动的缓慢,更多的能够使人感受到月亮对人的不舍之情。而正是在这种富有情感月光的照射下,赤壁之景逐渐的呈现出来,使作者开始对赤壁之景进行深入的刻画:“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在作者对赤壁之景进行刻画的过程当中,重点描述了赤壁景色中的江水与明月,同时也将作者当下超凡的人生感悟依托赤壁景色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二、虽都在描写赤壁人物 但人物寄寓差异显著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当中,集中刻画的赤壁人物是豪气冲天的英雄周郎,即周瑜。在作者的具体刻画当中,首先是通过侧面衬托的方式,应用“小乔出嫁了”这一句,调动起了受众对于周瑜的印象,并且通过美女与英雄之间的对比,将周瑜年轻时期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的状态侧面烘托出来。紧接着,作者开始对周瑜的肖像特征进行刻画,当中所应用的词语为“雄姿英发”。这一词集中将周瑜姿态上的威武之感、风采上的动人之感成功的彰显了出来。进而,在“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当中,将周瑜在站场上的蓬发英姿表现了出来。结合历史资料我们不难看出:在当年的赤壁之战当中,曹操一方号称带领着80万人的军队,但周瑜所率军队总人数才3万人。在面对如此强劲对手的情况下,周瑜仍然保持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可谓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从作者的角度上来说,在周瑜“谈笑间”,就达到了使敌军“樯橹灰飞烟灭”的效果,这对于周瑜建功立业成功性的刻画是极为突出的。但反过来,正是由于对周瑜少年得志的成功之路进行了极为突出的刻画,也为文章后面作者自身“人生如梦”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在《赤壁赋》一文当中,集中刻画的赤壁人物是最终落败的曾经英雄人物曹操。并且,在刻画方式的选取上,《赤壁赋》一文当中,对于曹操这一人物的引入,以及人物的刻画均是通过“客人”一方完成的。在《赤壁赋》当中,对于曹操人物形象的刻画是比较集中的,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呈现:“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这一样一段有关曹操人物形象的刻画当中,不难发现:前句当中对于“荆州”之“破”,以及“江陵”之“下”,将曹操荆州之战势如破竹般的成功充分的展现出来,这种成功驱使着曹操深入江陵,并“顺流而东”,短短几词的运用,就将这一时期曹操声势的显赫充分展现出来。进而,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当中,又反映出了曹操在成功趋势下所产生的骄纵之态,这一时期的曹操当富得上“一世之雄”的称谓。但紧接着,在曹操“一世之雄”的豪迈下,又通过“而今安在哉”这样一句话,将原本直观且具象的曹操英雄形象进行了虚化,由此也将客人泛舟湖上,产生悲悯之情的原因解释了出来。作者在这样一种环境氛围当中也产生了这样一种思考:诸如曹操一样的绝世枭雄尚且会“困于周郎”,并在赤壁大江东去的流水中销声匿迹,就何况是如我辈一样默默无闻之人呢?因此,可以说,通过在《赤壁赋》当中对曹操一生遭遇情怀的总结,使得客人产生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情感抒发,而在客人的启发与劝慰下,作者对于心志情怀的剖析也就有了色彩鲜明的情感基础与铺垫。
本文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尽管《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存在大量的相同点(创作作者、创作时间、刻画景物等方面),但真正深入分析会发现:《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存在的不同点更加能够体现两者的文学价值。本文当中所总结的不同点包括:虽都在描写赤壁景色,但景物色调差异显著;虽都在描写赤壁人物,但人物寄寓差异显著。通过上述分析,希望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逐步引导学生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以达到巩固并深化学习成果的目的。(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郁玉英,王兆鹏.宋词第一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经典化探析[J].齐鲁学刊,2009,(6):115-121.
二、研习文本
(一)刚才我们背诵的文章体裁是“词”,那么,请同学们看题目,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赋。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古人解释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板书:赋,体物写志)“体”的意思是“借”,“体物写志”也就是“借物抒情”。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主要借助什么景物来写志抒情的。
生:赤壁。师提示:怀古的地点。
生:江水、清风。师提示:这是俯视。生:还有仰视“月”。师:文中出现的这些景物,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生:是“月”。(板书:月)
(投影)一、自读第一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月”写赤壁之景的。(板书:写景)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提示:这是月出前的景色,此时作者做些什么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师提示:《诗》三百篇,作者为何单呤诵《月出》这一章呢?
生:想月亮早点出来。
师提示:月亮听到作者的呼唤了吗?
生:听到了。
师:哪几句能证明?
生齐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这里,作者用“徘徊”来形容月亮动作,“徘徊”是什么意思?
生:来回走动。师提示:月升起后,又怎么会来回走动呢?生:苏轼酒喝多了醉眼朦胧,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生笑)生:因为作者在江中的小船上,清风徐来,江水流动,小船飘荡,观察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师提示:请从下文中找一个字来证明这个分析。生:“纵一苇之所如”中的“纵”。师提示:大家试试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生:拟人。师提示:修辞的效果呢?生:用“徘徊”一词赋与月亮楚楚动人的情态,显得它很多情。生:月亮不会对作者多情,而是作者对月亮多情,作者对月亮情有独钟,不愿离她而去,却倒过来说月亮流连忘返,可见月亮与作者心心相印。师提示:心“月”相印,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分析得很好。
师:作者千呼万唤,月亮终于出来了,此时景色怎样?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师提示:此时“秋水共明月一色”,那么人的活动呢?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师提示:作者此时的感觉怎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师:这天是阴历既望日,为何选择这日?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作者就是想去欣赏明月。
师小结:作者借助月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之感,本段无一“乐”字,但……(停顿)生答:字字显“乐”情。师:(板书:乐)请大家齐读一遍,要读出这种乐的感情来。生:齐读。
师:作者陶醉在这样的良辰“月”景下,作者由月还想到了什么呢?
(投影)二、作者由“月”想到了什么?
生:与“月”有关的诗歌。
师:诗言志,作者先吟咏诗经中的作品《月出》唤月亮出来,现在,随口吟出自己的作品,大家齐读作者自己的作品。生齐读“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作者饮酒唱歌,由“月”想到在天一方的美人。你是怎么理解“美人”的?
生:不就是美女吗?(生笑)师提示:你的理由呢?
生:上文中的《月出》诗,不就是描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吗?(生笑)……此时有酒有美景,不就缺一位美人吗?(学生鼓掌)
师提示:大家都认为你的分析不错,能从书中找到根据,言之有理。大家有不同理解的吗?
生:我认为是指自己的理想。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离自己济世报国的理想越来越渺茫,这个理想此时就像远在天涯的“美人”。
师提示:能知人论世,有道理。还有其它的分析吗?
生:我认为是指君主。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远离了皇帝,用“美人”喻皇帝,用“望”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忠贞之情。(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认为这里的“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屈原《离骚》中的“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的“美人”就可以理解成自喻;从创作背景及后文对音乐的描写来看,苏轼心有报国济世之志,却被贬到黄州,这不正是幽壑中的潜蛟吗?对君主忠心耿耿,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不正象孤舟中的嫠妇吗?另外,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此诗句后面还有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就是形容人才没有归宿时茫然无措的样子,不也正是此时苏轼的自我写照吗?所以我认为“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当然同学们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可以。
师小结:由“美人”一词,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壮志未酬的忧伤,作者借月抒发了自己的悲情。(板书:抒情悲)可见被贬黄州,这对胸有“鸿鹄之志”的苏轼打击很大,赤壁的美景只能暂时抚慰一下他失落的灵魂,但还不足以抚平他心中的创伤。看来要想彻底摆脱忧伤苦闷,还得靠自己从思想上精神上去解脱。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通常采用“主客对答,抑客扬主”的形式。
师:(板书:“主客对答”)苏轼此时,就借“赋”的“主客对答”的形式,请出一位“客人”来与自己辩论,其实“客”也是作者自己。通过“抑客扬主”的手法来展现了自己的解脱过程。
(投影)三、自读三、四段,思考主客是如何议论的?
生:客借“月”表达了“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师提示:为何有此梦想?
生:因为客感到“吾生渺小而天地无穷,吾生须臾而宇宙永恒”。
师提示:为何有此感叹?
生:因为看到了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一世之雄——曹操,他与山川明月之永恒相较,也不复存在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了。(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很精彩,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小结:客借月道出人生最大的理想——永生不朽。同时也点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耳”。客人的言论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写照。
师问:那么“主”又是怎样超越解脱的呢?
生:“主”指出,从“变”的角度看,水逝者如斯,月盈虚之变。从不变的角度看,而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故不应羡乎。师:原来客只知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却不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客“知不可乎骤得”是只知皮毛,而并不是真知灼见;那么客的理想“抱明月而长终”能否会实现呢?
生:不能。
师:为何?用下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生齐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师: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些什么呢?
生齐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如何将清风明月这些无主之物,变成为我所有的有主之物呢?
生:用耳去“得”,用目去“遇”。
师:苏轼说过“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从此文中,你看如何才能做到“闲者”呢?
生:伸长耳朵,张大眼睛,卸下心中的包袱,用心去拥抱自然,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师:也只有胸无尘渣的“闲者”才能享受到明月山水之乐。这场主客之间的辩论,谁取得胜利了啊?
生:是“主”。
师:何以见得?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客人终又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于是“洗盏更酌”,重新开怀畅饮起来。三杯下肚,管它周郎曹瞒,管它人间悲欢,放枕便睡,睡即入梦,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月亮此时消失了吗?
生:没有,月亮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了。
师:不错,苏轼借助“月亮”,通过辩论,从精神上“解放”了自己。至此被贬黄州的苦闷、忧伤已经彻底战胜。(板书:“议论喜”)请同学们再齐读四、五段,读出“喜悦”的感情。
师小结:总观全文,可见词人对月情有独钟,前人评《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这的确有道理。本文中,“月”确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但是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四、作者借月抒情,但感情既有喜又有悲;以月为论据,但主客结论却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呢?
生:黑夜中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这与作者品质的高洁相似,所以月下赤壁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引月为知己,抒发了喜悦之情。
生:同时,夜晚中的月亮,它又是凄清的,这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悲寂心境类似,所以作者对月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情。
生:月亮的盈虚变化,同人命运的变幻无常相似,作者借月表达了人生的无奈。
生:月亮的永恒长存,这又反衬出人生命的短暂,作者借月抒发了人生如戏的感慨。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评论:(投影)请大家齐读一遍。
“苏轼借月与月夜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理想。他从月之盈亏感悟宇宙的无常,从月之永恒追问生命的价值,进而从动态中把握人生奥秘,表达旷达的思想;他又从月之孤冷慨叹生存的挫折,从月之美好坚定人生的信仰,进而从静态中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反弹出达观的心态。总之,月这一‘天地自然之象’当它与苏轼的主观心态相统一时,便产生了苏轼月夜这一‘人心营构之象’。”〔丁美霞〕①
生齐读。
师小结:原来自然中的“月亮”本身就变化万千丰富多彩,而多情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感情去望月寄情,借月抒怀。所以创作的有关“月”的诗文,既首首优美动人,又情感各异。同学们现在对这种借月抒情的手法有点感觉或感悟了吗?下面从补充的诗歌中,任选你最有感觉的一首来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附:《赤壁赋》拓展阅读材料
虞美人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注]。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注]①离披:枝叶散落。
中秋月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熙宁十年(1077)在徐州作,为《阳关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②银汉:银河。玉盘:指圆月。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君之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是在钱塘(杭州)作”。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③孤光:远照之月光。《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汎逐孤光。”注:“铣曰:孤犹远也。”
生:我说说《虞美人》。我觉得作者由月亮的圆缺,感受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借酒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感情,貌似超脱,其实内心充满了苦楚与无奈。
生:我谈的是《中秋月》。这首诗有点张若虚“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味道。作者用天上月亮的永恒,来反衬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文/蔡国声
葫芦在民间又称之大吉,即大吉大利的意思。而用葫芦制成的品皿如瓢、勺、碗、盆之类,包括草虫盒,葫芦节扎,葫芦雕刻等等多类工艺美术品也都大受欢迎,能入古玩艺术品的收藏之列。甚至连用陶瓷、珐琅、竹木牙角等材料制成的葫芦造型亦是各呈其巧。于是葫芦制作的各门各派、时代风格和地区风格产生了。
图中是一对甘肃兰州刻葫芦,系现代名家骆石华先生所作赤壁赋。图文并茂、造型奇特,能玩赏于掌股之中,堪称刻葫芦艺术中的精品。
说起甘肃兰州的刻葫芦,早在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甘肃兰州有个民间艺人叫王鸿平,在葫芦上刻画古装人物侠士、秦腔脸谱等。刻画之后,刮去表皮上剩余的空白部分,使葫芦分成两色,丰富了画面的效果,这是兰州刻葫芦的始创阶段。嗣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在刻制的过程中加入了刮、晒、磨等加工工序,以特制的钢针和刀具在葫芦的表皮镌刻并涂以松墨,画面出自“芥子园”等画谱。兰州刻葫芦以笔墨、刀法并重,驰誉京津,成为人们手中的。兰州刻葫芦除创始人王鸿平外,名手相继有李文斋、王德山、王云山、阮光宇、骆石华等人。
该对葫芦造型奇特,呈现圆珠状,大小若健身球,皮质光滑细嫩。呈色如老桔的黄杨木,亦如煮熟之鸡蛋黄色,匀润光洁。显然是经过严格的挑选。其上作坡夜游赤壁图,一只刻的前赤壁赋,另一只刻的为后赤壁赋。正面是平面微雕刻画,其布局精微,线条粗细浓淡如国画中的白描,明暗、远近一任自然。其图案线条细如发丝,尽管不加渲染,亦层次井然,章法上有晚清之山水人物画风味。背面有整篇的前后赤壁赋全文,用单刀隶书刻成,结体匀称扁方,蚕头燕尾,圆润秀美,有汉隶中“曹全”“史晨”(碑)的风韵和书卷之气。该葫芦属平面微雕的范畴,对于平面微雕来说,无论是雕刻家还是书画家,必须要有深厚的书画底蕴和临摹功夫。同时雕刻时须平心静气,心无旁骛。雕刻往往在夜深人静时,奋战数小时,一气呵成。
该对葫芦精品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刻葫芦者,是因为上面有浓厚的书卷气、扎实的中国书画和文学根基,微雕者不是为小而小。以小媚世者,粗看之叹为惊世骇俗,多看之则索然无味,味同嚼蜡。一般的兰州刻葫芦题材皆是晚清戏文,古装人物,而东坡夜游赤壁则是千古不朽的文学名著。将它搬上兰州刻葫芦的舞台当是一个不可小嘘的转折,即兰州刻葫芦的民间艺术开始走上了民间艺术与文人、书画家相结合的艺术道路。
人见人爱康青花
卢伟帅
“吆!这只康熙青花瓷罐真不错!”笔者一见眼前那只制作精细,如亭亭玉立般少女那样令人心仪的青花瓷罐,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康青花瓷罐高27厘米,口径12厘米,腹径为18厘米,底圈外撇,直径达15厘米,为较大器形的瓷罐。该瓷罐器身为青花满绘通景式山水人物图:在那群山环抱的山林间,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有依山势而建的水上亭榭;山石近水处,面对碧波荡漾的江水,两位知己在谈吐间倾诉自己的满腹经纶,又似陶醉在远离尘世后的怡然。这一种幽雅美丽的景致,以画面的形式真切地道出了人们寻求悠然闲逸生活的真谛。
纵观整个画面,不仅布局合理,而且构图精巧,看上去气势恢弘,并且在重山叠嶂中展现飞瀑流泉的山野景色,更有那“渔夫泛舟”与“文人漫游”共存的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使画面既展示了构图繁复的程式,又体现了笔法灵活的特点。尤其是画中山石采用清代康熙朝流行的斧劈皱法绘成,层层涂染,阴阳相背,使山石质感明显,人物神态自若,线条硬朗流畅,艺术格调高雅,既造就了一幅典型的康熙山水图,又完成了一幅韵味十足的文人画。
青花罐上的画出自晋《莲社高贤传》:“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过此,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陆修静至,语道契合,不觉过溪,相固与大笑”。此类画面笔者在康熙朝的各种瓷器上见过,如笔筒、棒槌瓶等。清代之所以流行此画,暗示文人高士相聚之乐。
在瓷器上绘山水图最早是在金、元时期的磁州窑瓷器上,到了明代晚期景德镇窑则开始广为流行。到了清代无论厅堂还是坊间,盛行不衰。康熙青花是继明永乐、宣德青花之后制作质量最高的品种。可以这样说:康熙青花是清代青花瓷器中最为优秀的。《陶雅》说:“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花之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由此可见,康熙青花在当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本文所介绍的这只青花瓷罐,不仅画面清新宜人,而且青花发色鲜丽,色调青翠,成色稳定,釉色白中泛青,柔和淡雅,胎骨细腻坚实,康熙青花大多使用国产浙江料,但笔者以为,本瓷罐上面的青花颜料使用的可能是极为纯净的国产料:云南珠明料,它呈纯蓝色,享有“宝石蓝”的美誉。加上分水法的运用,使青花能分出五色,营造了一种色调浓淡深浅总相宜的氛围。
因此,我们能在瓷罐上清楚地分辨出山水画的浓淡层次感。所以,收藏界对康熙时期烧造的青花器评介很高。
神秘的人头彩陶瓶
文/陈百华
本文介绍的这只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的人头彩陶瓶是该文化时期的佼佼者,其艳丽纹饰的构思、绘画艺术的表现、造型技法的工艺等方面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先人工匠的聪明才智和超人一筹的艺术天分。
这是一只极为罕见和珍贵的人头彩陶瓶,它采用镂刻、塑雕加彩绘等工艺把人的脸部五官的比例及神情表现得均匀恰当、富有活力,特别是那双炯炯有神、向天仰望的一双眼睛更是生动传神。而器身上的红黑相间的纹饰又增添了这只彩陶器庄重与神奇的色彩,更令人注目的还有圆塑的人头顶上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简洁的彩色图案,其流畅的笔法绘出的是一个可以使我们产生丰富想像的变化“寿”字纹,尽管那个时期还可能没有发明这等文字。
中国的古陶特别是新石器时期各个文化类型的彩陶器,呈现给我们后人的是绚丽多样、千姿百态的风格:或秀美;或绚丽;或明快;或柔和;或刚健;或精致;或粗犷。无论是何种特色,但它总是有一个表达内涵的主题思想,从中向我们透露的就是当时社会、生活和思想等等信息。这只人头彩陶瓶不只是简单的人形,实际带有直接取法葫芦的造型特征。在我们所见的古陶器中,直接取象仿造植物的器型很多,而以葫芦造型的也有不少。葫芦是当时广泛种植并在古陶器诞生前就大量使用的天然容器。闻一多先生认为伏羲女娲与(夸包)(夸瓜)实是葫芦的化身,“至于为什么以始祖为葫芦的化身,我想是因为瓜类多子,是子孙繁殖的最妙象征,故取此相比拟。”
在远古时代的彩陶上绘就的鱼纹以及用葫芦作为陶器的造型等,都是比附和崇拜繁殖力旺盛的巫术实践和主题表现的象征,并有着明显的生殖崇拜的痕迹。古时仿葫芦型制作的陶器除了用于瓮棺葬的瓮钵盆以外,主要器形都是人们生活所需的炊具和食具。这其中蕴含的是一个普遍的巫术信仰,意欲通过葫芦状的饮食器皿的使用,将其旺盛的繁殖力传递和生长于人类身上。
另外,人形陶器也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替代物,她替代的不仅是人,更主要的也许是神或是被神化的图腾、巫术道具等。据有关考古资料记载,人形陶器始于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人首口瓶”。众多陶罐和陶壶的器形被人格化,在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尤为显见。其造型类似人头并将两耳下部器形拉长及内收,体现对称均衡的美感。从甘肃地区已发现的不少以陶器造型来塑造和表现人体的方面观察,当时似乎已产生了对人类自身的某种崇拜意识,也许有着由图腾崇拜向人格神的祖先崇拜过渡的意义。
我国原始社会晚期是装饰艺术空前繁盛的时代,因此联想到本文所述的这只人头彩陶瓶上的纹饰,笔者一直坚信是蛇形象生纹,但翻阅众多资料发现当时的象生纹仅限蛙纹、人纹和鱼纹,没有蛇纹的发现记载,所以对于这一点笔者虽有自己的主见,但又怕误人误己,真的不敢也不应妄下定义,还是采用时间换空间的稳妥方法,等待历史掀开神秘面纱的那一天吧。
姿态横生扇面画
颜文扇面画赏析
文/玲珑
这是一幅名为《野趣自高森》的扇面画:浓浓的秋意伴随着湖光山色留下一片盎然,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一叶扁舟载着一对情侣泛游其间,乡间小路,茅屋、石桥、树木,展现了江南农村的田野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温馨与和谐,那种“谁不忆江南”的怀旧情怀顿时呼之欲出。而用透视法作的整个画面则洋溢着其乐融融,野趣横生的风味,深深地吸引了文人雅士的目光。
它是著名油画家颜文先生1947年的作品,颜文(1893-1988)出生于苏州一个画家家庭,自幼受到艺术熏陶,1912年自行试制油画颜料创作出第一幅油画《石湖串月》。1919年发起组织苏州美术赛画会,为我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会。1952年,颜文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前身)副院长。教书育人的同时继续致力于油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他的作品构思精巧,刻画真实、细致,色彩明快,善于以西方的表现手法融以民族的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的研究也卓有建树,著有《美术用透视学》、《色彩琐谈》等论著。
扇子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扇子是用鸟的羽毛做的,被称作“羽扇”。所以,今天的“扇”字中就有个“羽”字。以后人们又制作出轻便、美观的团扇、绢扇、丸扇等,并开始在扇面上书写一些字、画。使扇子成为一个色彩缤纷的天地。据说,明永乐年间流行纸折扇,文人墨客纷纷将得意之作画在扇面上,明清以后,扇面饰以名人字画最为流行,扇面书画作为书画艺术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因其轻巧便捷,颇受书画家、文人乃至百姓的喜爱。而且,扇画之清逸、诗文之雅秀、扇骨之精致,被雅玩者称为扇之“三绝”,令人玩味无穷。成为融书画、工艺为一体的美术工艺品。在书画投资中,很长时间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一手卷,二册页,中堂第三,条屏第四,楹联第五,扇面第六,因而扇面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不为市场所重视。但是从去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情况来看,扇面却令藏家刮目相看。
颜文的扇面画正是在这种市场背景下走向社会的。而且他作为第一代油画家中对透视学研究最为深入的一位画家,其扇面画有他的特点和艺术价值。一般地来说,品评画意,最看重的就是那用线条笔墨构成的作品间蕴蓄的文化积淀和人生情味。《野趣自高森》这幅扇面画正好不缺乏这些元素,画面着重写实,结构合理,笔法细腻,具有浓郁的东方气息和人文景观。更由于作者对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等研究精深,因此,他在作品中注重远景和近景的光色变化,近景颜色明朗浓艳,远景光线明晦错综,整幅作品是作者的精心佳作,是用手中的笔一笔一笔地堆塑起来的,因而产生了高低不平的立体感。柔和迷离的光线让人看不清远方景物的轮廓,虽然没有用坚实的轮廓线进行细部描绘,但仅仅用色彩的勾点就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景物的特点,反映了画家对光源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以及注意统一由画面构成的主次关系、明暗对比和画面主体的强化,体现了糅合东西方作画艺术的精华。
关键词: 《后赤壁赋图》 构图 诗画关系
最近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中,有一件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的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卷。此卷纸本墨笔,尺寸为30.48cm×566.42cm,是乔仲常唯一的传世作品。此幅作品作为乔仲常的唯一传世之作,不仅反映出了当时的画坛风气,而其中突出的时间感更是涉及到了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的诗画关系问题。
乔仲常,北宋著名画家,河中(今山西永济)人。他与李公麟的关系,后世多有论争,大约有:学生、子侄、表亲三说。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关系应当非常密切。因此,乔仲常的绘画技巧与风格受李公麟影响极大。李公麟为北宋著名人物画家。南宋邓椿的《画继》认为乔仲常“师龙眠,工杂画”,龙眠是李公麟的号,此处明确指出了乔仲常与李公麟的师承关系,并认为他擅长的是“杂画”。而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将其归入“工释道人物而兼画山水”一流。可见乔仲常的绘画题材大多为释道人物、山水等。
此幅《后赤壁赋图》以苏轼脍炙人口的《后赤壁赋》为题材。徐建融的《宋代名画藻鉴》将之与李公麟的《山庄图》、《莲社图》等一同归入“士夫生活画”一类。《后赤壁赋》本来就是描写苏轼生活的文章,而将此归于“士夫生活画”也是良有以也。
《后赤壁赋图》纸本墨笔,画法以白描为主,而有几处山石则是以笔墨皴擦而成,显示出了与李公麟的血脉关系。此卷将苏轼的《后赤壁赋图》分为九段加以描绘,每段描绘一个场景,并在其中以小楷抄录每段的文字。组合起来,正好成了《后赤壁赋》全篇。这种以诗入画的现象与宋代的画院制度有重大关系。乔仲常身处北宋晚期。此时的画院已经经过了崇宁、大观画学的建制,而且,画学的主持人以具有极高文学修养的文人士大夫,如宋子房、米芾等担任。另外,画院内部的考核也不止于考察生徒的画工,更加注重生徒的文化素养,并要求其“能通画意”。当时的考试,率取前人诗句为题,如“野水无人渡,孤舟竟日横”、“踏花归来马蹄香”、“嫩绿枝头一点红,恼人春色不在多”等,不胜枚举。风气所被,也可以看出乔仲常创造此画时的时代背景。
《后赤壁赋图》共分九部分。第一部分从“是岁十月之望”到“顾安所得酒乎”。起手以枯木数株,野草数丛和奇石数块描绘赋中的“黄泥之坂”。继而绘雅士三人,其中拄杖者应该就是此赋的作者苏轼。顺坂而下,又有小童一人,渔夫一人,在芦花丛中收网得鱼,正好描绘“举网得鱼”的情景。另外,此中雅士与小童四人身后都有淡墨皴擦,表现“人影在地”的情景。这一点表现出了强烈的写实性。然后中间大片留白,完成之前“举网得鱼”时的江水。江水尽处,群山温婉,山下小桥一座,桥后场圃一片,山间茅屋,苏轼得酒,妇人在门户间。这一段描绘从“归而谋诸妇”到“于是携酒与鱼”。第三段描绘“复游于赤壁之下”到“不可复识矣”。赤壁之下,有三人席地而坐,童子一人侍之。此段前仍是前一段的山石。三人背后是崎錡险怪的山石,山石连绵之间,一条小径,丛草掩映,一人拄杖,游于其间。正是“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一段。继而有树林一小丛,树干之间写着“踞虎豹”三字,这就是第五段了。这三字旁边,一颗古树根干虬结,正描绘出了“踞虎豹”的情景。树林尽处,又是山石叠巚,奇树陡出,树上还有一个鸟窝,山石上题有“登虬龙”到“凛乎其不可留也”一段文字。山峦画完之时,并不是像一般的画山一样绵延不尽,也不是像高远山峰一样用大斧劈皴画出峰岩陡跌,而是画出了奇石叠块,明显是江岸之滨的景象。这正是为了给下面的“夕而登舟”到“掠予舟而东也”一段做铺垫。这一段,孤鹤横空,小舟放乎中流。舟上有雅士三人,小童一人和舟子一人。又以大段留白作江面,江水到岸边,又以山峦作隔断,茅屋一间,堂上三人,院外写着“须臾客去”到“道士顾笑”一段。第九段仍然是把山峰一段隔开,茅屋只露出一部分,户外站着一人,下面写着“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一段文字。整幅画构图内容大抵如此,正好根据《后赤壁赋》的文字内容将画面分为九段。其间不同部分的连接也如上所述。
此图卷形制为长卷,采用的是“异时同图”或“图解式说明”的构图方式。苏轼的《后赤壁赋》是以时间为序描述整个游玩经过及梦鹤入户,开户不见的过程,而乔仲常严格遵循诗人的描绘手法与顺序来安排整幅图画的内容。从内容上来说,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与苏轼的《后赤壁赋》保持了严密的对应关系。赋中描写的情景,如“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攀栖鹘之危巢”等,在画中都一一呈现,丝毫不爽,表现出严格的写实画风。
如上所述,乔仲常在《后赤壁赋图》中以精巧的构图将《后赤壁赋》全文展现在了一张长卷之中,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与赋中的文字内容一一对应,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绘画作为造形艺术的一种,它具有明显的暂时性①。与之不同,赋,或者说广义的文学却显然能够在时间维度上有无限的发展和延伸,具有鲜明的生长性。因此,苏轼的《后赤壁赋》可以以时间为序来安排游玩先后并显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那么,作为造形艺术的绘画又是通过何种手段来达成这一效果的呢?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的画面内容及其构图已约略如上文所述。在这幅图中,乔仲常在构图上显示出了高超的安排与布置技巧。在画卷一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游于黄泥之坂”的苏轼一行人,然后才是“举网得鱼”的渔夫。但是如果按照赋中的意思,“举网得鱼”是发生在“今者薄暮”的事情,在时间上明显先于苏轼等人的游玩。然而,此图为了突出赋与图共同的“游记”色彩,乔仲常先声夺人地将渔夫安排在其后,中间又别出心裁地刻意延伸了“黄泥之坂”,使之连接到了江岸,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渔夫“举网得鱼”的过程。然而,尽管如此,乔仲常依然是保持了与文字内容的一致。在赋中,“举网得鱼”的过程是在游玩之后加以叙述的,因此,在构图上的后置反而符合了赋的文字内容。乔仲常构图方面的独具匠心在此可见一斑。其他部分的顺接则大多是以山川的构图来实现的。山峦叠耸,大多在图中充当隔断的作用,而另外有两处又是以连绵的空白作为江水来连接两部分的。在此,山川不仅成为了画面的主要部分,更在关键位置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使全卷气韵震荡,呼吸一体。
这种以构图来达成绘画中表现时间性的现象在中国画中并非个例。比如传为南宋马远所画的《西园雅集图》(或称春游题诗)也是运用构图的方法完整地展现了一次文人雅集的过程。而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有人提出全卷是以时间顺序来安排,进而完整地展现了北宋汴京一天之内的市场场景。
以上所述,仍只是对《后赤壁赋图》本身的分析,但如果进一步细细地将《后赤壁赋》的文字内容与《后赤壁赋图》的画面内容进行比较的话,恐怕更能使人明白此图中所体现的诗画关系。
首先,长卷开端之处,苏轼一行人在地上的人影。乔仲常在此处淡墨皴擦,表现的正是赋中“人影在地”的情景。这种描画人影的现象是写实发展到极端的表现。而中国画一向与写实保持着审慎的距离,极少出现这种情况。谢稚柳说:“最前的一段,对‘人影在地’作了突出的描写,这一种题材的表现,除在中唐以前的壁画上有过外,其他的图绘是从未见过的。” ②的确如此,这种表现在中国画中的出现极不寻常。对于这种表现,谢稚柳认为:“而有许多迹象表明,恐怕也仍是从李公麟而来。”这一点,我认为值得商榷。这种对人影的表现只是出于对《后赤壁赋》的文字内容的一种表现,只是为了与其保持一致而已。画中其他部分也正体现出了这一点。比如在“攀栖鹘”一段中,乔仲常在画中显眼的位置安排了一个鸟巢,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此外,在“踞虎豹”三字之左侧,绘出了一棵枝干奇险的古树,也是这个用意。
然而,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与宋人的绘画理论有关。宋人董逌的《广川画跋》中说:“大抵画以得其形似为难。”明代高廉的《遵生八笺》说道:“宋则工于求似,故画足神微。”一些宋人的事例也可以取为佐证。有一次,宣和殿前的荔枝结了果实,而孔雀在其下。于是宋徽宗就立刻下诏画工将此情景画下来,都画得极尽工巧。但是其中所画,孔雀登高的时候先举的是右脚。宋徽宗对此很不满。几天之后,才说出原因。原来孔雀登高,必先举左。众人都不禁为宋徽宗观察的细致所折服。③这一例证具体而微地说明了宋人绘画对于写实的极端重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乔仲常画中出现皴擦人影这种表现极端写实的手法的出现了。因此,宋人的绘画是在写实基础上的抽象,而这正表现出宋人“诗画一律”的理论。
另外,画中仍有一处值得注意的地方。即在第八、九段之间,道士并没有出现。第九段也只是以苏轼起身出户作结。如果不考虑此卷作为残卷的影响,没有画出道士也正符合了赋中的文意。在赋中,道士出现在苏轼的梦中,而此处不绘出其形,正体现出了乔仲常的修养。将苏轼起身出户置于画末正留给了观者以无尽想象,与赋的意境紧密契合。
综上所述,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不仅突破了绘画作为造形艺术在时间上的局限,更加体现出了一种“诗画一律”的审美取向。后一点,正是北宋文艺界出现的理论风潮。其中对此持论甚笃的就有苏轼。苏轼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集中体现了这种倾向,今录之如下: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在这里,苏轼主张“以形写神”而如董逌、晁说之等人也都持有同样的看法。另外,如同前文所提及的,宋代的绘画极端重视写实,因此,这种“诗画一律”明显是以写实为基础的。
此卷分为九段,并在九段中间分别以小楷抄录了相应的文字,这也是可引起注意的一点。宋代及以前的绘画大多没有题款,只有如《九歌图》等根据相应文字内容绘出的图才会在图旁边抄录相应的文字。但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却将文字内容直接移入了画中,不可不说是元明以降画中题诗现象的兆朕。另外,此图以白描为主,因此, 颇有人怀疑此画是“粉本”。在宋代及以前的绘画中,墨线勾勒之后,大多都要填上彩色。宋代尤其如此。黄筌、徐熙都是如此。而徐熙之子徐崇嗣直用彩色涂抹,不用墨线勾勒,采用这种极端的方法,才将“没骨画法”发扬光大。从这种角度来看,乔仲常的这幅名作,其实也是开启了元明以来山水画法的光明大道。
注释:
①莱辛.拉奥孔(第四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