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怀念父亲的诗词

怀念父亲的诗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怀念父亲的诗词

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第1篇

嫦娥仙子望着凡间说,玉兔把月宫的水晶灯点亮吧,你看今夜又是凡间团圆之时。中秋之夜,多少人在盼望给一个久别重逢的幸福时刻,你闻那月桂与美酒的飘香,带着喜悦的心情来袭.......

————引子

月是故乡明,天涯我独行。如浮云般的飘忽不定,穿梭在城市的叹息中,车水马龙,看着这侯鸟的人生,有时候在问自己在忙什么?很迷茫看着落日的余晖,黄昏落下了帷幕,夜色里一切都归于宁静。听着《夜色》大自然最淳朴的韵音,洗涤着心灵上的尘埃与孤寂。此时,庭院的桂香与音乐让我忘了秋的味道。

年年月满,年年愁,难饮母亲桂花酒。很怀念儿时中秋之夜的时光,宁静的小村庄在葱郁的绿色中掩映,池塘围着村子,只有一条出路,好比一座世外小岛。此时,鱼儿调皮地在水中迎着月光追逐戏耍,水面银波荡漾别有一番景致,让夜色更美更幽深。

庭院的桌子上放着母亲做的糕点,父亲从县城下班带来的各种好吃的水果,我的胃早就按捺不住,先品为快。夜微凉,墙角的桂花散发出淡淡地清香,葡萄架上还依稀挂着几串紫色的葡萄,别有一番诗意。月色笼罩小院,一家人看着近在咫尺的圆月,似水银盘,虽是初秋,但还是那么的此时的幸福难用笔墨形容。我和哥哥边吃着月饼边听父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那人神相恋悲欢离合的哀怨传奇,对着皓月当空,眼渺萦绕,仿佛看到嫦娥一袭白纱,身姿曼妙,飘逸轻柔,腾云驾雾,意境悠远。浑然天成。

此时此刻,借着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的诗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着天边一轮明月,心中思念着远方的亲人。随着时光的推移,季节的转换,那些年的情和景依稀在心中,小村庄的明月在记忆的岁月中变淡变远。可是,那一份温馨却深埋在灵魂深处,挥之不去。

今夜,有多少人与明月共享天伦之乐,道不尽的离别之苦,说不完的相念,欢声笑语在杯中尽释相思。却还有多少人漂泊异乡,带着乡愁,在人生的旅途中艰行,品风霜雪雨,看繁华过往。

秋意渐浓,月色撩人,月圆佳节也渐行渐远,便不由自主想起苏轼的一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样意味深长的诗句。缘聚缘散,月缺月圆,人生无常,何处不相逢。遥望云海,那清冷的月辉下,仿佛听到故乡的风吹声、鸟叫声、蛙鸣声、还有秋蝉的私语,竹林的飒飒声。此时,心中顿生无限感慨,于是,折桂为笔,秋露为墨,写一首《中秋月》寄于旧时光:

月寒佳节赋新曲,

写尽相思念旧人。

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第2篇

清代画家、诗人张若驹写有一首《五月九日舟中偶成》:

水窗晴掩日光高,河上风寒正长潮。

忽忽梦回忆家事,女儿生日在今朝。

清代诗人袁枚评论这首诗说:“此诗真是天籁。然而把‘女’字换一‘男’字,便不成诗。此中消息,口不能言。”(《随园诗话》卷八)

这首诗从眼前景写起,抒发了对家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写得极平淡自然而意味深长。诗中表现了父女之间的一片真情,袁枚称之为“天籁”。这种父女之情,是通过身在他乡的父亲于江上舟中想起今日是女儿生日一事表现出来的。袁枚认为,如果将女儿换成儿子,便诗意索然了。并说“此中消息,口不能言”,为什么呢?

袁枚在这里“口不能言”的“此中消息”,其实只是一个“辞趣”与“题旨情境”的关系问题。

“男”字与“女”字在古诗词中分别带有绝然不同的情味。男子威武、刚强,有一种阳刚之气;女子温柔、委婉,具有阴柔之美。古人把缠绵悱恻、依恋不舍的情态称之为“女儿态”,把写得委婉柔弱的诗句称之为“女郎诗”。如元代诗人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评宋代诗人秦观的诗: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前两句出自秦观的《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雨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

“退之山石句”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山石》中的诗句,其前四句是: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此诗写诗人黄昏到寺院所见景色。首句写寺外山石的错杂不平,道路的狭窄崎岖;次句写古寺的荒凉陈旧,到黄昏时众多的蝙蝠窜上飞下,纷纷攘攘。仅此两句,就把整个深山古寺的景色特征凸显出来,使人如临其境。以下两句是入寺坐定后所见阶下景物:芭蕉叶子阔大,栀子果实肥硕,是新雨“足”后的特有景致,给人丰硕充实之感,读之令人顿觉精神爽快。

元氏以《春日》的前二句与《山石》相比,以显其纤弱,并称之为“女郎诗”。可见,“女”字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与缠绵柔情联系在一起的。

而“男”字则常与壮志豪情和远大志向密不可分,如唐代诗人岑参《送费子归武昌》:“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又如唐代诗人杜甫《后出塞(其一)》:“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表现了一个男子应不恋小家,慷慨赴边,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第3篇

祖母离开我们已近二十个年头。这之间时迁岁转,情随事迁,由于一直忙于异地求学和生计奔波,也便一再错过清明,心中难免不安。那天,刚给学生上完课,我就往山上赶,同行者有父亲和我的三位叔父。那山倒有个好听的名字――熊山,但确实名不副实,这山不但没有虎的背熊的腰,还有点儿微微的含蓄和羞涩。

小的时候曾经来过,故而算起来我和熊山谈得上是故交吧?因为那时家里有块田园就在这山里,多半种些地瓜、花生,我便常随父母来此耕作,所不同的是,当时我是在母亲背上的,总是随着母亲的劳作一颠一颠的。那时的我决然不知父母生计的艰难,只当是一种天然的摇篮,然后在母亲有节奏的耕作中酣然入睡。我的童年有一部分时间便是藏在这山上的花红草绿当中。那时,这里桃荣李茂。阳春三月,桃花李花初绽,一片纷繁,招蜂惹蝶,煞是好看。只是这里地处幽僻,青山连亘,人烟稀疏,终因其境过清而令人不胜荒凉之感。现在不同了,已有人先后盖起房舍,在此承包山林,种植果树菜蔬,养殖家畜等等。比起以前,今日桃园热闹是热闹了,却少了许多古诗词中应有的意境。

依然是那首《清明》,小时既能成诵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可令人多少知道一点古清明的味道吧?在古人眼里,清明似乎不该没有雨。民间有人把雨戏称为“无根之水”,实在也是一种生动的描述。我想,这雨就那样飘飘洒洒的,不正对应着行人那种有着落感的悬浮状态吗?人生短暂,再怎么长命百岁,亦不过是白驹过隙罢了,谁能说得清楚究竟自己根在何处?难怪这时行人们一个个中流感似的断起魂来了。满目凄迷,一脸茫然,真不知这场雨何时下完才好!而这时,山回路转,林中忽现一个垂髫小儿,一手牵牛,一手指向那若远若近的村落,告诉你:“客官,那边就是有名的杏花村了,好酒有的是。”客官心中一喜,总算有着落了!可是,酣酒真能买醉吗?恐怕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吧?但他们不管,先来个“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待到“料峭春风吹醒酒”之时,长袖拂风,“回首向来明晦处”,归去,或许“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我总觉得,似今天,前面应该有个叫“杏花村”的地方,而清风阵阵,可供薄酌或豪饮。只不过,那个真称得上“愁”的下酒菜在现在的清明节里恐怕已成绝谱了吧?更何谈断魂呢?像今天,在这个被民间称为“鬼节”的清明,聊备供品,一坛陈酒,两炷清香,外加几串纸钱,心存感念,以一种最简洁的方式完成祭奠大礼,岂不是好?诸神灵如若地下有知,恐怕也不至于求全责备地去计较太多的悼亡程序吧?于是“清明”这个称呼,承受的重量似乎就大了。你不见有那么多人,再怎么忙也要放下手中的活儿,选择今天,于千里迢迢之外,赶往祖先灵前,把古人三年的情感分量(语出“守孝三年”之说)压缩为半天的一尽衷情吗?山转林现,哒哒的马蹄声加速或减速为车鸣。以车代马,让这种称作“摩托”的现代坐骑放行于现代的山林之中,倒也不失轻悠。林中莺声婉转,草色青得逼眼夺目,花香清淡,杨柳风吹面不寒,一页一页随着车速被翻过去了。

我们一行五个来到熊山,一阵好找,但见祖母的栖身之处已是杂草及胸,虫鸣啾啾了。父亲小时候惯使镰刀,今天仍是“宝刀未老”,再加上我们几个,一会儿时间便整理妥当。我们将供品悉数奉上,一一行礼。而后,就坟前那块草地上坐下,或谈生意,或报收成,或言仕途,或谈人生,倒也畅快。临了,父亲说:“逸儿,再过来给你祖母叩个头吧!你祖母一直希望我们兄弟几人能有一个考上大学,出人头地,为祖国争光,只可惜她走得早,看不见了,她要知你已大学毕业,可高兴哩!”我心里不由得一片茫然,依稀记起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所写的祖母对儿孙的谆谆教诲。于是我又想起了那句话:祖母把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儿子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如是反复,子子孙孙在进行一场传递希望的接力赛……我也不知道,父亲所说的这个希望是不是该做个了结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爱国诗人的宏愿,不在于死后亲人要对他牵肠挂肚,朝思暮想,只是希望自己平生所盼的美好心愿能早日实现。我想,这也应该是每个笃实的老人临终时常有的心思和牵挂吧?而作为祭奠他们英灵的最大厚礼该莫过于早日实现他们的宏愿了。

如此想着,不觉已至日暮时分。回首处,但见群山默默,桃花依旧笑着春风。

【点评】

“清明”这个字眼,在中国人的心里激起的往往是伤感的情绪。所以历来关于清明的文字往往是情境凄凉、透着哀伤的。然而这篇文章则不然,开头看似传统的“凄凉”“惆怅”,然而却由这气氛自然而然过渡到小杜的清明诗上去。从这开始,整篇文章分为两条线:一条是古诗文中的清明――代表着中国的一种文化传统,这是千千万万个和“我”一样的中国人的清明,寄托着哀思与怀念的清明;另一条是“我”的清明,实有其事地记述“我”和家人之间的故事。第一条线是虚的,用诗文串联,用想象和抒情穿插连缀,第二条线是实的,以具体的事情来展现“我”的生活和在清明这一天的思绪。然而在行文上,二者并非游离的,而是很好地融为一体,虚虚实实,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张弛有度的愉悦感,加之信手拈来的古诗文,潇洒从容,显现出对文字良好的驾驭功力。

还值得赞赏的是文章的格调。仅从文章引用的诗文来看,从杜牧《清明》诗的凄清,到李清照《声声慢》的哀婉,慢慢到苏轼《定风波》的旷达,到归有光《项脊轩志》的幽思怀念,最后到陆游《示儿》的那种激越向上,情感在起伏中渐渐走高。没有沉溺在个人的狭隘情绪中,而是由自己想到其他的人,想到历史、家国,展现出宽广的胸襟和高远的立意,这是这篇文章最可贵的地方。

如果说美中不足,就是化用诗文时还不够圆通,有些地方用得过于绵密,略显生涩。然而瑕不掩瑜,有格调,有诗意,有胸襟,不仅好,而且难得!

(王 悠)

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第4篇

“回家”在2005年第4期的《高原》杂志上,读着刘靖林君的一组题为“陈年旧事”的散文,我几乎变成了作者少年儿童时代的一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同他一起放牛、拴牛、骑牛、喂牛,因那头被卖的老母牛而黯然神伤;同他一起闻着稻花和稻穗的香味,在渐渐变黄的稻田里怀念唧唧喳喳的闹林麻雀(特殊历史时期曾被列为“四害”之一);同他一起停下陀螺抬头看天高喊“雁鹅雁鹅扯长,簸箕簸箕圆圆,铧口铧口尖尖,灯笼灯笼转转”;同他一起戴着斗笠冒着细雨到山上去拣毛栗或者摘酸杨梅或者看映山红和映山白;同他一起点着煤油灯或者做功课或者打草鞋或是看露天电影;同他一起走路回家杀猪推豆腐围着炉火吃年夜饭;同他一起在中秋月儿圆时闻八月桂花香……我应该感谢刘靖林君,是他用文章和文字帮我找回了童年。

刘靖林君和我是高中时的同学,又是相交了十几年的诗友文友。他的家乡在阴底猫场沟,我的家乡在长春堡王官屯,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毕节人贵州人。在发表近百万字的新闻报道、散文和诗歌的同时,刘靖林君的身体也越来越发福了。我根本没想到,在颇有几分“佛”相的靖林君的头脑里,会有这样一些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美好记忆。而他笔下的一切,对我这个在农村生活了30多年的毕节人来说,又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温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家乡童年这样的词语,与我们这些“城市人”,离得是那样的近,却又隔得是那样的远……

靖林君的作文如同做人:朴实无华,情真意挚。“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养育了你,你的血液里自然溶入了家乡的不可更改的成分,我们对于家乡的感情,那就不是挥之不去的记忆所能简单地解释的了。”“偏爱家乡了,就会觉得家乡的什么东西都是好的。平时泡一碗酸汤饭,烧一火洋芋吃,同乡亲们打几场扑克,感觉都会比其他地方爽心得多。”(《回家》)“童年的天空更蓝,童年的月亮更明,童年的山峰更高,童年的家乡更美。关于童年的回忆总是那样的亮丽,那样的让人激动不已。”(《童忆的霉点》)像这样朴实无华而又真情灌注的语言文字,谁读了不会在内心深处唤起强烈的感情共鸣?谁读了不深受感动?

靖林君还是坦荡、诚实的。崇敬父亲,却老实承认“父亲的性格里传承了祖父的软弱和胆小怕事”;惘然若失地回忆“不属于城市”的斗笠、已经“消失”了的草鞋、“没有人家再点”的煤油灯,却不否认时代、社会、城市文明的巨大进步;热爱家乡,但“家乡在我心中的可爱并不影响我要用‘穷山恶水’这几个字来形容它……对于我的家乡来说,这几个字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的”(《家乡的无奈》);怀念童年,并不妨碍他真实再现记忆深处的一个“霉点”――-上小学三年级时蒙受的一次“不白之冤”。这种“竭力避开感情因素”的理智和客观,也得到了我这个读者的认同。

靖林君常言自己不太喜欢读书,实际上他是不喜欢坐在书斋里皓首穷经读死书当书呆子,但我读他的《陈年旧事》,还是读出了那么一股让人欣喜的书香气书卷气。《稻谷飘香》除引用李绅的《悯农诗》和“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的宋人诗句外,还引用了当代作家杨石对水稻扬花壮观情景的一大段精彩描写;《八月桂花》中引用王维的《鸟鸣涧》和李清照《鹧鸪天・桂花》中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中秋月儿圆》中四次引用唐宋人诗词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靖林君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很可喜的一步!

读着刘靖林君的《陈年旧事》,我常常想起那本几年前曾在文坛轰动一时的《一个人的村庄》。在某种程度和某种意义上,靖林君已经像陕西作家刘亮程一样找到了自己的言说方式――叙述语言,但他在这方面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在我这个常常眼高手低的读者看来,《陈年旧事》里的一些篇目,难免有些单薄,有些稚拙,甚至还有些粗糙。可以预言的是,沿着这条路子往上攀登,靖林君一定能写更多无愧黔西北高原这方热土的优秀作品。

童谣,谚语,乡俗,民间传说,方言土语,旧时风物……这些带有浓烈乡土气息的东西,在靖林君笔下都美得如诗如画、牛影远去,稻谷飘香,大雁南飞,是没有人再戴斗笠穿草鞋点煤油灯了,但杨梅酸酸、杜鹃红红、八月桂花香、中秋月儿圆,我们毕竟有过那样的家乡,那样的童年,有过那样的困乏、美丽与自由。像靖林君这样写作,抢救、复制并且保存记忆,已经成为他的一种责任一种必须――我们和我们的“城市人”后代,都不能失去记忆,都不能失去自己的生存之根、生命之根!

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第5篇

在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国家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再加上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中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情感的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生活中觅传统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的,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学生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在日常生活中寻觅传统的影响。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有精妙的传说,有经典诗文、独特的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它们是千百年来千秋万代岁月长途中的欢乐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传统节日探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加强对中学生传统情感教育的前提。

我认为,现在初中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引导学生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活动中品内涵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在学校教学中,怎样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比如说清明节。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沉重的日子”、“怀念与哀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怀念故人,二是保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1)探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2) 组织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3) 随同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4)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争辩,有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再比如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比较中得新知

和洋节日相比,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一成不变一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代特色、学生特点,组织各种类型的校际、班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接受中悟情感

在教育教学中,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