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李冰治水

李冰治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李冰治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李冰治水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仔猪水肿病;流行特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措施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肠毒血症[1],也称猪胃肠水肿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主要以全身水肿和神经病状为特征,表现为四肢运动障碍、行走无力、瘫痪、眼睑和水肿、体温下降、叫声嘶哑。潜伏期很短,病程为2~3 d,死亡率很高。发病慢的病猪精神萎靡,厌食,盲目行走或转圈,摇晃,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触之惊叫,口吐白沫,体温升高,心跳加快。眼睑、脸部、头部、颈部、胸腹、耳部等发生水肿;急性病猪5~6 h即死亡。

1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发病率5%~30%,致死率高达90%以上。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该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2]。

2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原为溶血性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显阴性。此类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于仔猪肠道内,在适当诱因(如断奶、饲料突变、天气变化等)的作用下,产生毒素,毒素积聚到一定程度,即引起仔猪发病,导致死亡。仔猪出生后,母源抗体的传递是通过小肠吸收以母乳而获得。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时间是7~35 d,所以断奶后易发病。在仔猪阶段,猪胃肠内缺乏胃蛋白酶和游离盐酸,难以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因营养过剩而引起水肿病的发生。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肠胃内的消化酶不断增加,但由于断奶应激,各种消化酶的活性有所下降,从而使消化生理功能失调,导致肠道菌落失调。而早期断奶应激可降低仔猪体内循环抗体的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力,从而导致溶血性大肠杆菌过度繁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而发生水肿。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决定了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差,较多饲料蛋白进入肠道后发生腐败,对消化器官组织发生伤害,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未消化的蛋白质或未被吸收的氨基酸进入肠道后,导致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紊乱而利于本菌繁殖产生毒素,诱发该病。维生素E和硒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保护细胞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受脂质过氧化物游离基的破坏,两者有复杂的补偿和协同作用。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硒时,易诱发该病。仔猪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严防突然改变饲养条件及饲养方式。其他诱因如过早断奶、环境改变、疫苗接种、气候突变、运输、冷热刺激等应激原刺激仔猪机体也能使其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弱,就引发了消化不良和腹泻,致使肠道正常菌群体系失调,也就导致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3临床症状

一是最急性型。本型少见,突然发病,卧地不起,全身肌肉及四肢抽搐,口角流涎,吐沫,呼吸极度困难迅速死亡,多数见不到症状,突然死亡,病程仅1~2 h。二是急性型。本型多见,常为急性发病,有的食欲减退或完全停止,体温一般正常,有的高达40.5 ℃,共济失调,无目的乱冲、乱撞或作转圈运动,有的两前肢跪地,后肢直立或四肢下卧,突然向前猛跃,不能站立或爬行,强迫行走时,四肢乱蹬。有时发生呕吐,皮肤有水波动感。其主要特征是:眼睑严重水肿,颈部、头部发“胖”或水肿,其次是神经症状:精神迷乱、共济失调。病程一般12~24 h。三是慢性型。本型少见,头部、眼睑水肿明显,精神萎顿,卧地不起。病初时及时对症治疗可痊愈。最后消瘦、衰竭而死亡,病程2~4 d。

4病理变化

临床病理剖检变化:最急性变化不明显或不见病变,急性型和慢性型基本相似。主要剖检病变是胃壁水肿,胃大弯和贲门部水肿尤为明显,水肿部位明显变厚,切面见肌层和黏膜之间有无色透明的胶冻样水肿液,胃底弥漫性出血。肠系膜特别是结肠系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切面湿润。十二指肠及空肠黏膜弥漫性充血,大肠黏膜呈卡他性肠炎。心包、胸腔、腹腔有较多积液。肺脏隆膨,肺胸膜下有散在的出血灶,肝脏稍有肿大,色泽变黄,有时可见其表面有不规则的灰白色病灶。脾脏稍肿大,有时可见脑膜水肿,脑干部有两侧对称的软化灶其他组织未见明显病变。病理组织学变化:该病组织病理学比较突出的病变为浆液性非化脓性脑炎、浆液性心包炎、浆液性变质性肝炎、浆液性脾炎、浆液性出血性淋巴结炎、浆液性纤维素性出血性肺炎、浆液性胃肠壁炎等。

5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可以对该病做出诊断。

6预防措施

一是减轻仔猪断奶后营养应激的影响。从7日龄开始至断奶后1周不要更换饲料,1周后采取逐渐换成仔猪料的方法,可以减轻仔猪断奶后营养应激的影响。二是降低仔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断奶后3周内仔猪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应高于19%,其中植物蛋白不应高于15%。三是应用酸化剂。仔猪断奶后1个月内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1.0%~1.5%的柠檬酸(乳酸和食醋也可),提高胃内酸度,对控制水肿病和仔猪腹泻都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3]。四是补铁。仔猪应在3日龄内股内侧注射牲血素、铁钴针、丰血宝等补铁补血剂。五是补硒。在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一维生素E添加剂,或肌肉注射亚硒酸钠注射液对仔猪水肿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六是药物预防。常用的药物有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新霉素、丁胺卡那、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对预防仔猪腹泻和水肿病有一定效果。七是疫苗预防。目前国内已有许多科研单位和厂家研制生产水肿病疫苗和预防仔猪黄、白痢的菌苗,所有这些疫苗都可预防仔猪的大肠杆菌病。

7治疗措施

可采用中西药物结合和对症疗法,以抗过敏、消除水肿和抑制肠道致病菌协同进行,及早诊断和早期治疗方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一是用20%复方磺胺嘧啶钠10 mL或六甲氧磺胺嘧啶10 mL,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 d;或5%~10%氯化钙和4%乌洛托品各5~10 mL,混合后静脉注射;或0.1%亚硒酸钠注射液深部肌肉注射,5~10 kg仔猪2~3 mL,20 kg以上仔猪5 mL,严重病例隔5~6 d重复用药1次[4]。此外,对病猪可应用盐类缓泻剂通便,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对治疗可起到积极作用。二是用蒽诺沙星4~6 mL,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 d;或0.1%亚硒酸钠3~4 mL,深部肌肉注射1次,病重者隔5~6 d重复注射1次。三是用硫酸卡那霉素25 mg/kg体重肌注,每天2次,连用3 d;或5%葡萄糖200 mL静脉注射,按猪病情需要和体型大小加减,每天2次,连用2 d;内服中药:苍术15 g,白术、赤芍、茯苓、枳壳各10 g,官桂、桂枝、麻黄、广木香各6 g,陈皮9 g,甘草3 g,水煎灌服,每日1剂,连服2 d(30 kg体重猪的剂量)。四是用鲜青枣叶10 g、车前100 g、糖30 g,捣烂饲喂,病重无食欲者灌服,同时停喂饲料3~4 d(只给喂药及饮水),每天服3次,连服3~4 d可愈。有条件的进行放牧,加强运动。

8参考文献

[1] 梁振宇.猪水肿病的诊治[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2,23(2):34.

[2] 哈斯巴特尔,宋会良.猪水肿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7):115-117,123.

李冰治水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稻 生理性病害 防治方法

水稻生理性病害是由不适宜的环境(包括不良的物理或化学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是不能传染的。因此水稻生理性病害也叫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在我地发生的水稻生理性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水稻褐叶病

水稻褐叶病是水稻苗期发生的生理性病害。

1、发生症状

水稻秧苗长到2叶期时,第一片叶的叶尖开始变成褐色,逐渐扩大以致全叶变褐。比较严重时,当秧苗长到3叶期时,第二叶也从叶尖开始变褐,但第3叶一般不变褐。变褐色的也叶片还照样舒展着,仍有吐水现象。最严重时,第1叶和第2叶的叶尖失水干枯,对培育壮秧、夺取水稻高产影响很大。

2、发病原因

主要是由于水稻育苗营养土中磷肥过量造成的生理性病害。

3、防治方法

在配制水稻早育苗营养土时,一般每平方米苗床用25千克过筛土量加磷酸二铵25克,将所有氮肥、磷肥和钾肥按量混合,用水溶解后浇到营养土上拌匀,磷肥用量一定不能过大,如果已发生水稻褐色病时,应立即用水浇苗,达到水从床面往步道沟里淌的程度,同时加强秧苗管理,防止和水稻其它病症综合发生,病苗会逐渐恢复正常生长的。

二、水稻赤枯病

症状 又称铁锈病,俗称熬苗、坐裸。有下面三种在型:(1)缺外型赤枯在分蘖前始现,分蘖末发病明显,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而软弱披垂,下部叶自叶尖沿叶缘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并产生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严重时自叶尖向下赤褐色枯死,整株仅有少数新叶为绿色,似火烧状。根系黄褐色,根短而少。(2)缺磷型赤枯 多发生于栽秧后3-4周,能自行恢复,孕穗期又复发。初在下部叶叶尖有褐色小斑,渐向内黄褐干枯,中肋黄化。根系黄褐,混有黑根、烂根。(3)中毒型赤枯 移栽后返青迟缓,株型矮小,分蘖很少。根系变黑或深褐色,新根极少,节上生迈出生根。叶片中肋初黄白化,接着周边黄化,重者叶鞘也黄化,出现赤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呈赤褐色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病因 缺钾型和缺磷型是生理性的。稻株缺钾,分蘖盛期表现严重,当钾氮比(K#O/N)降到0.5以下时,叶片出现赤褐色斑点。多发生于土层浅的沙土、红黄壤及漏水田,分蘖时气温低时也影响钾素吸收,造成缺钾型赤枯。缺磷型赤枯 生产上红黄壤冷水田,一般缺磷,低温时间长,影响根系吸收,发病严重。中毒型赤枯 主要发生在长期浸水,泥层厚,土壤通透性差的水田,如绿肥过量,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插秧期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以后气温升高,土壤中缺氧,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有机酸、二氧化碳、沼气等有毒物质,使苗根扎不稳,随着泥土沉实,稻苗发根分蘖困难,加剧中毒程度。

防治方法 (1)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2)宜早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钙肥等。缺磷土壤,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每667m2施30kg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忌追肥单施氮肥,否则加重发病。(3)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均匀施用。(4)早稻要浅灌勤灌,及时耘田,增加土壤通透性。(5)发病稻田要立即排水,酌施石灰,轻度搁田,促进浮泥沉实,以利新根早发。(6)于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叶面喷施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500-600倍液,隔15天1次。

三、水稻叶心纵卷病

1、发病症状

水稻分蘖盛期,稻苗心叶发生了纵卷,远看象“出挺了”,即水稻长出了筒状叶,影响以后叶片的抽出生长。水稻根系发育比较好,有白根,但须根少。发病轻者推迟水稻生育,抽穗晚,结实率低,重者导致水稻减产,幅度在15%左右。

2、发病原因

化肥和农药残留、盐碱过重等造成水稻分蘖盛期心叶纵卷成葱管状的生理性病害。病因不是非常确定,可能是二氯喹啉酸施用过早产生的病害。二氯喹啉酸在水稻2叶期前使用易产生药害,表现为水稻分蘖期叶片披散,不分蘖,并产生筒状叶。特别是在水稻1叶1心期前,秧苗接触到少量的二氯喹啉酸就会受到药害。并且,二氯喹啉酸很少被土壤吸附,在土中的移动性较强,并具有较长的持效期。还可能在水稻本田两次使用药剂除草(第一次水肥地后封闭除草和水稻返青后结合施返青肥第二次用药除草)用的是一种除草剂,容易发生累积性药害。

3、防治方法

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1)撤浅水层,增加土壤溶氧量,减轻残留物质对水稻的毒害,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具有增加喷叶面肥吸收面积的作用。

(2)叶面肥喷雾。各种含有高浓度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的叶面肥,一般喷药间隔15天左右。

(3)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减少投入,降低残留,提高效益。

(4)除草剂对作物药害多表现为抑制生长和缺乏营养。对于抑制生长的可通过促进型或抑制型调节剂来解救药害,除草剂造成的缺营养药害,最好补充叶面肥,叶面肥选择原则:大量元素含量高,微量元素适中,浓度大小不产生药害,且耐雨冲刷的叶面肥料,如美国的绿花威系列叶面肥。另外,米醋也是速效营养,每公顷用1500毫升与叶面肥混用,与增产菌混用效果更佳。

四、其它生理性病害

1、白化苗和白条斑苗

主要是遗传因素引起,水稻苗期和本田均可零星发生,危害极轻。防治方法是在起苗前或留种田内拔除病株。

2、风害

大风直接引起水稻机械损伤。水稻育苗通风炼苗时,不设棚裙,大风直接吹稻苗造成急性失水青枯。防治方法是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和稻株的恢复。

3、雷电害

水稻直接遭受雷击引起急性失水青枯、凋萎或枯死。防治方法同防风害。

4、倒伏

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尤其是灌浆成熟期易发生倒伏。倒伏发生越早,减产越严重。防治方法是选择抗倒伏品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防止偏施、迟施氮肥;合理密植;科学管水;后期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

5、药害

因农药的品种不同,产生药害的症状也不同,敌敌畏药害在大田表现叶尖灰白色,在减数分裂期发生药害不能抽穗,或即使抽穗,多数也不能结实,可以喷叶面肥补救;二氯喹啉酸药害,水稻3叶前或气温低于15℃时易产生葱管状叶片,每公顷用赤霉素7.5克喷雾能缓解药害程度,可混用1%-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1%-3%。

李冰治水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滋肾活血利水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40%左右,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前者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7~68岁,平均(45±8.0)岁;糖尿病(DM)病程4~16a,平均(8.5±3.1)a;DN病程4个月~6a,平均病程(3.5±0.7)a。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34~65岁,平均(48.0±6.5)岁;DM病程3~15a,平均(7.8±6.4)a;DN病程1月~5a,平均(3.5±0.8)a。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选8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分类及诊断标准[2],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符合Mogensen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标准[3],属于临床糖尿病Ⅳ 期。并排除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和高血压病导致的肾损害以及尿路感染、发热、突发高血糖等其他可能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因素。排除6个月内有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危急重症病史者;合并有肿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对治疗方案中相关药物过敏等不适于接受本治疗方案者。

2 方法

2.1 对照组 控制血糖、血压,予常规治疗和低蛋白饮食,蛋白摄入0.6~0.8g·kg-1.d -1,适当增加运动。降糖给予糖适平片100~120mg/d或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苯那普利(洛汀新)10mg/d,口服8周。

2.2 治疗组 一般治疗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自拟滋肾活血利水基本方,方药组成:黄芪20g,党参10g,山茱萸10g,女贞子15g,山药10g,茯苓10g,白术10g,泽泻9g,丹参15g,葛根9g,独活9g,川芎9g组成。兼血瘀者加桃仁、红花、丹皮、泽兰、益母草;水湿甚者加苍术、赤小豆、玉米须、冬瓜皮、车前子、牛膝;湿热者加扁蓄、瞿麦、黄柏、土茯苓;湿浊较甚者加木香、槟榔、陈皮、厚朴。水煎300ml,每日分两次服。治疗8周。

2.3 观察指标 (1)两组疗效比较;(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肾功能、24h尿蛋白排泄率、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等项目观测。

2.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统计处理采用(x±s)表示。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4],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尿微量蛋白(UAER)或尿蛋白恢复正常或下降50%以上,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压血脂等改善在30%以上或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改善,上述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不足显效标准;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各项指标无变化或升高。

3.2 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见表1、2。

3.3 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 见表3。各项指标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比较,*P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略)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4 讨论

目前DN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高血糖、高血脂、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挟杂。以肾、脾、肝及气血阴阳之虚为本,气滞、湿阻、血瘀、痰聚为标,阴虚存在于疾病早期,血瘀存在于病程的始终,湿邪内阻则存在于疾病的晚期。笔者以滋肾活血利水进行辨证施治收到较好效果。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可加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防止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还能够调整蛋白质,降糖降脂,防止肾小球动脉硬化以保护肾脏。丹参、川芎均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组织纤维化、抗缺氧并有抑制免疫炎症的作用。女贞子具有降糖降脂抑制动脉硬化形成、护肝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独活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凝、抗炎、镇痛,并有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作用。

葛根具降糖降压、扩张血管、降脂作用。山茱萸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对抗自由基造成的肾脏微血管损伤;茯苓具有健脾、利水、消肿之功且具有提高免疫力之功效。养阴、活血化瘀药具有促进肾动脉灌流量增加,改善微循环,改善高凝状态,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炎症因子及生长因子分泌的作用。苯那普利(洛汀新)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的作用,纠正高滤过,还可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减少系膜细胞增生及小管间质纤维化,从而减少尿蛋白的丢失,消耗微量蛋白尿,延缓DM的发生进展,保护肾功能。

【参考文献】

[1] 戴京璋.实用中医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6357.

[2]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d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9:53.

[3] Mogensen cE,Schmitz A,Chfistensen CK.Comparative renal pathophysiology relevant to IDDM and NIDDM patient[J].Diabetes Metalx~l Rev,1998,(4):453483.

李冰治水范文第4篇

【关键词】病历质量 医疗技术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298-02

病历是医疗活动中临床多学科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全部原始记录,是病人接受检查、诊断、治疗、护理及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等全过程的详细、系统的原始记录。它不仅反映患者的病情,也体现了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医疗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是处理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鉴定等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医疗保险管理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年我院高度重视病历质量内涵管理,建章立制,健全院、科两级病历质量管理网络,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病历检查力度,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把握病历形成的各个环节,并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病历质量管理。

1建立机构健全制度明确职责

1.1抓好组织建设。健全院、科两级病案质量管理网络,成立病案质量管理组织,设立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确定科室病历质量控制员。

1.2 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了病案管理、病案质量监控和反馈、病案讨论等制度,把落实各项制度作为病案质量管理的内容之一,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

1.3 明确职责。明确院科两级病案管理人员和质控人员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定期对归档病历、运行病历进行检查、评分、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并形成通报发至临床各科室。

2制定标准严格考核

2.1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根据新版病历书写规范,制定病历书写质量考核标准,征求科室医护人员意见后下发至各科室,督促医护人员认真严格执行制规范和标准。医教科组织病历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抽查7%的出院病历,对每份病历按标准进行检查评分。每季度由院病案管理委员会组织考核检查。

2.2在病历中检查发现的问题,以病历质控检查表的形式反馈给科室,各科室对照反馈表的问题,分别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科室负责人和病历质控员形成病案质量整改报告报医教科。

3 针对病历缺陷,采取相应措施

经统计在抽查的病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病历填写漏项、填写不全、涂改、错项,占抽查病历的90%,首页漏项填写不全较多,偶有家族史、既往史、输血史等漏项。病历描述用语不规范,使用非医嘱内容的占抽查病历的6.2%,三级医师查房雷同不能体现查房水平和层次的占抽查病历的20%。病程记录简单流于形式,缺乏对病情变化及重要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的占抽查病历的13%,辅助检查漏项占10%,还有诊断漏项,病情变化过程描述不清楚,无上级医师查房,异常结果未复查等问题,针对上述病历缺陷,我们采取的措施:

3.1加强质量教育,对医护人员病历书写进行规范化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组织院科两级多层次的学习培训,派出科室负责人参加省市规范培训,请上级医院专家教授对院内医护人员开展培训,科室不定期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培训。

3.2充分发挥科室病历质控员的作用,加强运行病历的检查,特别是相关科室相互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反馈,及时纠正,有效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

3.3加大对各科室病历质量的管理力度,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开展病历讨论。科室负责任和科室质控人员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对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认识,达成共识,并反馈到书写者,自觉纠正,避免重犯。

3.4严格检查,奖惩兑现。加强院科两级的检查力度,医院定期组织病历小组开展检查,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制定病历质量奖惩标准,将病历质量与与年度专业技术考核挂钩,与评先进挂钩,与职称晋升挂钩;根据每月检查结果,对病历质量较高的科室和个人全院通报表扬,对病历出现问题较多的科室和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并通报。

4通过病历质控管理,促进医院质量管理工作

通过对病历的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我院病历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漏项、涂改得到显著的改善,三级医师查房水平有较大提高,病程记录的描述和分析更详实准确。在狠抓病历质量管理过程中,增强了我院医护人员的法制观念,也增强了科室人员的责任心、促进了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执行。病案信息得到了充分利用,更好的推进了医院的管理工作,也使我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落在了实处。

李冰治水范文第5篇

水稻病毒病被称为“水稻癌症”,是当今国内外难以攻克的“绝症”之一,是水稻上一类重要的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在我国已知有11种之多,主要发生于南方稻区,在怀远县种类比较少,主要包括条纹叶枯病和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系由RSV病毒引起,寄主范围较广,有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狗尾草、马唐、看麦娘等30多种禾本科植物,这类病毒只能通过昆虫传播,已知灰飞虱为主要媒介,白背飞虱也能传染,灰飞虱体内带毒越冬,成为主要侵染源,在麦田等场所越冬,后迁飞到秧田或本田传毒并繁殖,1年可传播多次。矮缩病是由RDV病毒引起,其寄主范围广泛,有水稻、燕麦、大麦、小麦、野生稻、雀稗等30多种禾本科植物,该病毒可由黑尾叶蝉、二点叶蝉和电光叶蝉传播。获毒越冬的二点叶蝉的若虫,翌年春天羽化成成虫从越冬场所开始迁飞到稻田传毒并繁殖,引起水稻发病,无毒的二点叶蝉可通过吸食带病毒植物的汁液而获毒传病,使病害不断扩大、蔓延。

近年来,水稻病毒病来势猛,上升速度快,发病面积大,危害严重,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有的地区前一年只有零星发病,而翌年即呈大发生趋势,受害严重田块减产超过50%,有的甚至绝收。

1发生症状

1.1条纹叶枯病

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水稻苗期发病,先在心叶基部出现褐绿黄斑,以后向上扩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糯粳稻品种心叶变黄白色,卷曲下垂,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柔软,并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以至枯死成“假枯心”。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仍较正常,分蘖期发病一般先在心叶下一叶茎部出现褐绿黄斑,后扩大形成不规则的黄色或黄白色条斑,使叶片一半或大半变成黄白色,但老叶仍保持正常绿色。拔节后发病,在剑叶下部出现黄色条斑或条纹,但抽穗不良,形成枯孕穗或包颈穗,很少结实。

1.2矮缩病

病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变短,病叶基部叶脉常弯曲,使叶片略显纵皱、僵直,呈浓绿色,叶鞘上可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虚线状条点。发病早(苗期至分蘖期)的分蘖少,根部发育不良,新根白根少,褐根多,不能抽穗。穗期发病,多在剑叶叶片和叶鞘上出现白色点条斑,穗颈缩短,形成包颈穗或半包颈穗,结实程度差,穗小,秕谷多。

2发生特点

病毒病田间发生有如下特点:一是点片发生,分布不均,同一穴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二是有几个发病高峰期,一个是苗期至分蘖期易感病,一个是孕穗到抽穗期显症较为明显。三是早播早插田重于迟播迟插田,粳糯稻重于杂交稻和籼稻。四是春季气温偏高,降雨少,虫口多,发病重。稻、麦两熟区发病重。

3防治对策

主要是因地制宜,采用农业防治“抗”、“避”、“断”和药剂“治”传毒媒介昆虫。

3.1农业防治

一是种植和推广抗(耐)病品种。通过多年调查测定,选用抗、耐病毒病的优质品种用于生产,可减轻病情,是综合防治的首选。二是通过其他作物病毒病的防治,减少水稻病毒病的传播几率。除了做好稻田传毒昆虫防治外,还应注意防治其他作物的病毒病,以减少再侵染的几率,如灰飞虱可引起大麦、小麦丛矮病、玉米粗缩病等,所以及时治虫不但可防治其他作物病毒病的发生,还可减少水稻病毒病的发生。三是调整播期避病。适播期内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避开灰飞虱迁入秧田高峰期,控制传毒危害。对于常规手工栽插稻,水育秧要控制在5月10日后播种,要大力推广机插秧、旱育秧、小苗抛秧等有利于适度推迟播种期的轻型栽培技术措施,以避开1代灰飞虱迁入秧田高峰期,以减轻水稻病毒病的发生。四是消灭毒源植物。田边、沟边杂草,不但是一些病毒病的寄主,而且也是传毒昆虫(灰飞虱、白背飞虱、二点叶蝉等)的越冬场所,清除杂草,不但减少了毒源植物,还可消灭在杂草上越冬的传毒昆虫,以减少病毒病的发生。五是通过连片安排秧田和集中时段播种,可以切断其与虫源田的联系,并且有利于集中和统一防治,提高防治的效率和效果。六是推广秧田覆盖防虫网技术。水稻秧田播种后,可用防虫网或无纺布全程覆盖,阻止灰飞虱、白背飞虱、叶蝉等迁入传毒,防效可达80%以上。七是在重病年份适当增加播种量和大田移栽时基本苗,以保持田间后期总穗数。

相关期刊更多

农村科学实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耐火与石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林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