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这个学期我担任初二1-3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初二年级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目标: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它们的 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能力目标: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科学来解决。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一的学习,多数学生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其中也存在着问题:班中成绩差别悬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的班级后进生比较多。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中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整个初中二年级生物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涉及的内容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的分类,让学生区别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其中重点在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节强调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动物与人类生活得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1、各种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难点:1、运动的结构基础和形成机制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村和新课程标准。
2、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3、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认真组织好各次探究活动,注重学法指导。
5、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6、加强训练,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学习小组,并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六:教学进度与重大活动安排
周次日期工作要点
第1周9.3-9.7分析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查漏补缺。
第2周9.10-9.14生活的动物
第3周9.17-9.21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4周9.24-9.28空中飞行的动物
第5周10.1-10.7国庆长假
第6周10.8-10.12动物的运动
第7周10.15-10.19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8周10.22-10.26社会行为
第9周10.29-11.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0周11.5-11.9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新|课|标|第|一|网
第11周11.12-11.16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12周11.19-11.23细菌
第13周11.26-11.30真菌
第14周12.3-12.7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5周12.10-12.14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16周12.17-12.2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17周12.24-12.28从种到界
第18周12.31-1.4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又称浅环境伦理观。其基本观点:第一,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惟一相关因素;第二,人是惟一的道德人,也是惟一的道德顾问,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第三,人是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它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情感产物。人类中心主义可分为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强式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自视为自然的主人,试图征服、统治自然,把自然界当作任意索取的仓库,对自然界进行无情的破坏,这种生态环境价值观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行为,引起生态危机的出现,而后者认为人类以自身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价值衡量的尺度,其对自然的剥削程度小于人类沙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以人为中心,人类始终是认识的主体,任何认识活动都是以认识主体为中心向四周展开的,作为利益主体的人与人类理智地、合理地对待自然的行为并不发生矛盾,这也是促使人类采取此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有其重要的现实理论依据。人类伟大的哲学思想家牛顿和笛卡尔,推动了人类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牛顿和笛卡尔是“机械论”和“二元论”思想的倡导者。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是在近代机械世界观,以及牛顿力学和笛卡儿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思维方式片面强调分析方法,割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对立的观点应用于环境与人的关系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极力倡导人类征服自然、主宰自然,无视自然,无视自然界其它生命的存在价值,一切均以人为中心,把人类的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开发利用基础上,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引上绝境。这种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为这种目的论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伦理学与“人与自然的关系”无关,动物不应得到道德的关怀,动物是无理性的、无感觉的机器,它们是感觉不到痛苦的。只有理性存在物的人类具有内在价值和目的,大自然是为了人类的目的而存在的,其它生物无内在价值,它们不能成为道德共同体的成员,不能成为人类关怀的对象,并且人类对动植物,对自然环境不负有道德义务,只有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
人类中心主义究其实质是以财富单一价值为取向、以科学技术为获取财富的高效手段的现代文明,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从中世纪封建神学统治下解放出来,是以人为衡量万物生存价值的尺度,以人类利益为中心,把大自然当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对自然实行无情掠夺,对自然不讲伦理道德。其实质是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是唯一的道德人,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它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人之外的客观存在物,只能存在于人类道德共同体之外。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从人作为主体地位的视角出发,以人为中心,只考虑人的利益,认为动物没有内在价值,人类可以随意地利用它们。19世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所持观点是“动物有感受痛苦的能力,正是因为它们有这样的感知,使它们有权不受人类的任意侵害”。辛格在《动物解放》一书提倡素食主义、善待动物,不要让动物长期连续工作,要使它们得到足够的休息,不要让它们负担太重,但追究其根源,其实质是对这些动物的关心是为了更好地服从人的利益,为人类服务。功利主义这种理论是基于动物与人类一样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能力,它们的苦乐具有内在的道德意义,动物的生命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尽管动物解放/权利论对现今来说仍然是狭隘的.但相对于人类抄文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来说,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由人扩大到动物,把道德关心及权利主体的范围由人扩展至动物,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另一个观点是生物中心论,也称生命中心论。其观点是,人类不应单纯地以人类利益为中心,应超越对自身利益和价值的考虑,应看到地球上各种生物(不仅是动物)都有其利益和内在价值,不管他们是否对人类有价值,都应值得人们的尊重。人类与其它生命形式是同质的,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的自主性和目的性,没有任何一种生命是为别的生命形式而存在的。一切生命形式都是平等的,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利以及争取幸福的权利。其思想是把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扩展至所有存在物。这种观点相对于动物权利/解放主义来说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阶段。
动物权利/解放和生物中心论的环境伦理将道德关心的对象关注于动物和生物个体的研究,生态中心论的环境伦理观则集中对生态系统整体的研究。其基本观点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把整个自然界纳人道德关怀的视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的存在物是相互联系的,都应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既包括有生命的物质也包括无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水体、植物、动物,甚至它们的综合体,进一步扩大了道德关怀的范围。与动物权利/解放论和生物中心论相比,生态中心主义更加关注其共同体而非个体,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伦理观,将人类道德关怀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从所有存在物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是“当且仅当环境伦理学建立在非人类自然实体具有独立于人的价值的原则论断或前提下,它才可能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伦理学”。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为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关系提供了人类利益和需要以外的价值,它没全盘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也不否定追究人类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根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目的是论证自然界的价值、内在价值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非人类中心主义中各种不同观点的差异表现为价值定向差异,如生物中心主义把内在价值定向于个体有机体,生态中心主义把内在价值定向于集体有机体。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平等观理论上也存在分歧,如平等的范围问题争论最大,但他们都主张把平等扩展到非人类以外的自然中去,主张赋予它们平等的道德权利。“人类中心论、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三、人类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产生分歧的焦点——自然价值
上述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理论及观点进行了剖析。那么,究其根源两者分歧的焦点是什么呢?其根本是对自然价值问题的回答。自然是否具有价值是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一个基础概念,自然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两者的统一。在环境伦理学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对自然的使用价值和内在价值有着不同的见解。对自然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太多的争议,重要的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论证。自然的价值是在人与自然所构成的主客体关系中对自然的把握,即对人的有用性上表现出来的自然价值,即使用价值;在自然的必然性上表现出的自然价值,即自然的内在价值。对于自然的内在价值又主要存在以下三个万面的见解:第一,是否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第二,有无内在价值能否成为接受道德关怀的唯一标准;第三,具有内在价值是否意味着道德地位一律平等?
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中活生生的有机整体构成了自然内在价值的基础。人作为生物物种具有内在价值,是自然界中的普通成员之一。自然界中万物的存在与地球共生,而生命不是人所特有的,其它生命对地球存在的维持、平衡、完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不承认自然界的其它存在物具有内在的价值。自然的内在价值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其各自的作用。每一种生物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独特作用。内在价值是由于内在原因而存在,它不依赖于外部的原因,是事物本身的价值。
传统伦理学的价值范畴中,人是价值的主体,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及其程度。在评价某种事物是否有价值是以对人是否有用作为判断标准。如果从自然对人有用性的角度来分析的话,称这种满足人的自然属性为自然的外在价值。自然的外在价值是一事物因与别的事物发生关系而具有的价值,是以其它事物的存在为基础的,这种外在价值是对别的事物有益,能满足生物有机体和其它组织系统的存在需要,是自然界或生态系统的自满自足。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对人具有经济价值。自然界的各种资源是人类从事各项活动的重要资本,各种土地、水、森林、矿物及各种动物资源参与各项经济活动。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的支持,人类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解决,更不用说如何进行经济活动了。第二,自然对人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人类可以通过对自然现象研究,使人类在不破坏自然界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界及自然界的各种资源。第三,自然界对人类的精神具有陶冶作用。
“任何客体,无论它是什么,只有当它满足了人们的某种兴趣时,才获得价值”。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在某种条件下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具有相互转化的功能。我们可以从食物链的关系中看到:兔子吃草,草的内在价值作为食物成了兔子维持其生命的工具价值,而老虎吃兔子,作为具有内在价值的兔子又转化为满足老虎生存的工具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工具价值的草在死后经过分解又为其它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料,又由工具价值转变成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关系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人有价值,离开了人,自然无价值可言,但生态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中其它生物也具有价值,人不是唯一的价值主体,其它生命也可以是价值的主体,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体。罗尔斯顿认为:“传统的理由是说价值就在于利益(实为人类利益)的满足。但现在,这个定义看来只是出自偏见与短视一个规定。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评价行为“不仅属于自然,而且存在于自然之中。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看似辩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关系”。自然的价值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普遍联系或客观规律,但它是一种以人为尺度的自然价值,自然系统是一种自在价值,是其它一切价值的源泉。“我们既要承认不仅人是目的,而且其它生命也是目的;而且要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在这里,价值主体不是唯一的,不仅仅人是价值主体,其它生命形式也是价值主体。’,欲咫)历史的教训向人们启示:人类不能再只考虑自己一种物种的利益了,不能只从人类生存工具价值的角度去对待具有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生命系统了。只有当人类实现了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转换后,人类才能看到对于具有内在价值的自然物也具有工具价值,才能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真正转变。
四、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取向
【关键词】探析;实践;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实践”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亲自去做,二是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活动。很明显解释欠妥当。他人也可以去做,难道就不是实践了吗?当然是,因此第一种解释不完全。如果说征服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实践,那么改造社会的活动就不是实践吗?当然是,因此第二种解释也不完全。更为重要的是两种解释都没有抓住实践的本质,即实践的重大意义。
一、实践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人类通过实践的方式把自身与自然联系起来,既适应自然又发展自身。“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是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①以动物和人都为获取食物为例。动物获取食物的方法,除了本身条件外,最多是利用外界的自然物体而进行。在电视上我们看到黑猩猩把树枝放到蚂蚁中,蚂蚁爬到树枝上,而后黑猩猩利用树枝把蚂蚁放入口中。而人则是更进一步地将外界的自然物体加工成了工具,这个工具通过人的改造具有了功能上质的飞跃。这一个过程是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动物利用的物体最多也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点点小的改变,功能上远远没有达到质的飞跃。黑猩猩使用的树枝与别的树枝相比在功能上没有大的变化。所以黑猩猩利用树枝吃蚂蚁不是劳动,不是实践。劳动与实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人的劳动就是人的实践。人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实践来维系,实践使人的生活错综复杂又丰富多彩,是人的存在方式。动物没有实践,而只有人才有实践。因此,实践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二、人通过实践既适应自然又改造自然
人是实践的主体。人来自于自然。因此就决定了人要想生存,也要象其他动物一样适应自然。人与动物的的区别在于动物只是做到了去适应自然,而人却更进一步,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为了满足自身的目的,人还主动地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人通过自然的肉体,发明和利用工具,去改造物质世界。如果抛开人来自于自然,并且要适应自然,而只是讲人对自然的改造就不是唯物主义。同样,如果抛开人对自然的改造,而只是讲人来自于自然,要适应自然,则是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人对自然的反作用方面,把人与动物等同起来。 “但人不是简单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具有理智的人的自然存在物。人不像动物那样无意识地适应自然界,而是在适应自然界的同时使自然界适应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正是这种双重的适应性,即环境对人和人对环境的不断作用与反作用,决定了人的活动的本质”②。人在适应自然的同时,又不满足于仅仅适应自然。动物只是做到了适应自然,而人更进了一步,就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让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人既存在于自然之中,又对自然有所作为,这正是人的伟大之处。
三、实践既具有人的目的性又要求人服从自然的规律性
实践是一种人的自发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人通过实践把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变成现实。人不满足于自然的世界,通过在自然界中的实践,产生自身的思维,又通过思维在头脑中产生了自身的理想世界。理想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巨大差异使人困惑,为了解开困惑,还是通过实践,人将自然世界改造成理想世界。但与此同时,人又遇到了尖锐的矛盾,既改又改不了,因为自然有自己的法则。人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即使改造了世界也与理想世界有巨大的差异。人始终处在一种既改造世界又改造不了世界的两难境地。在每一次实践的过程中,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方面,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欲望、目的、要求去改造世界,但究竟能改造成什么样子则很不确定。多数情况下要想改造达到人的理想世界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人通过实践认识到了自然规律和法则,认识到了遵守和利用自然法则可以有利于更好地改造自然,同时如果不遵守和利用自然规律和法则,达到人的目的性要求是无法实现的。
四、实践使人既认识世界又认识自身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③。世界是物质的,而人的思维是意识。人运用概念的方法将物质和意识统一起来。既为认识客观存在创造了前提,又使得客观存在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世界,一个是自身。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世界,才能认识自身,才能认识到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人生活在世界中,是世界的一部分,人对世界的认识到目前只是一点而已,积待深化和拓展。同时,人对自身的认识也很不全面,也需要深化和拓展。而要想认识世界和自身,惟有通过实践。人通过实践,认识世界,认识自身,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自身,在认识自身的同时认识世界;在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身。
五、实践既服从客观世界又改造客观世界
实践服从客观世界,就是以客观世界中的法规、准则来限制和规范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要合乎自然规律性,不能随心所欲的不加任何限制。其实质上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尺度。人的实践活动,要在这个尺度的前提下进行,并且受这个尺度的规范和约束。在这个尺度的规范和约束下,人的实践服从客观世界。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又使人在自身的头脑之中形成了自身的衡量和评价体系,就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尺度,而这个尺度洽洽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六、实践既使主体客体化又使客体主体化
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就是让自然达到自身的理想要求。这一过程,实际是一个双向同时进行的过程。一方面,人在改造自然,即自然人化。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在改造人,即人自然化。人是实践的主体,自然是实践的客体。实践活动使主体的人客体化,因为自身在被改变;使客体的自然主体化,因为自然也在改造人。 “实践既是消除主观性与客观性各自的片面性、使主体与客体达到统一的活动,又是发展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造成主体与客体新的矛盾的活动。总之,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蕴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秘密,也蕴藏着人的对象世界的一切秘密;它是人类面对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同时又是人类能够获得解决这一切矛盾的力量和方法的源泉和宝库”④。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伴随着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其结果是人成为具有客体性的主体,自然成为具有主体性的客体,最终在深化和扩展中达到主客体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思选集,2版,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孙正聿著:《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形式;情感;点;线;面
点、线、面、体是从自然形式中凝练出来的最基本造型符号,也是构成形式美的最基本要素。点、线、面在自然界中以数不清的形象表现出来,矿物世界、动物世界、植物世界到处可以找到它。自然界的动物是由细胞分裂生长而成的,植物的种子向下生根,向上发芽、长出枝条的整个生长过程就是从点到线的演变过程,而类似于树叶的平面形态或球面形态通过生长发展成更加复杂的面或体,可见自然界的点、线、面和体既有各自特性,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亲缘”关系。
早期实验美学力图证明孤立的、独立的点、线、面等基本要素会激发人们的审美体验,他们让被试者从一大堆几何图形中选择出自己所喜爱的图形,或者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等,结果发现人们的确对于这些简单的形状有一定的偏爱,抽象派艺术家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精神》中分析了点、线、面等基本形态的情感体验,它对这些基本形态进行了象征性的定义,如:“点是最简洁的,并有坚定的主张”、“水平线是女性的”、“垂直线是男性的”等。这些观点揭示了这些从自然界中抽象出的基本的形式符号,既具有单纯的形式美感,也与人的情感体验相联系。
1 点
点在几何上被限定为没有长、宽、厚度而只有几何位置的图形,康定斯基说:“从无知的角度来看,点等于零。我们观念中的零―――几何学中的点―――是最高度的简洁。”,绘画、雕塑、工艺、舞蹈音乐、设计物质化了肉眼看不见的几何的点。在绘画作品中,点是笔和纸接触的最初形态,在雕塑和建筑中,点是众多平面交汇的顶点,芭蕾舞中舞蹈演员垫着脚尖跳跃旋转都会留下点的痕迹,音乐中的点是飘荡的节奏。从外在形态上看,点可以称为最小的基本形态,但不同的视角,点有时也会扩大成面,以高山为中心,人、房屋、树木、田地都会成为一个点,以人物为中心,田地则成为一个平面,因而点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也可以是五角星形、不规则形,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点的世界没有境界。而从心理感觉来看,点是最简洁的形态,也是最能体现紧张感的形态。单个的点在形式中起到唤醒注意的作用,它给人的感觉聚焦、停顿、游离、独立。在大面积空间中,点倔强而独立,常常吸引人们的视线。
当空间中出现多个点时,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对视知觉的研究,知觉的“整体律”、“简洁律”、“接近律”将会对这些图形进行知觉组合,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点在一起时,之间存在相互吸引或排斥,平面中三个接近的点会具有三角形的性质,而多个按照一定方向排布的点会形成心理上的曲线,细小而密集的点则会形成面。在这些形态中,点的独立性质被打破,成为了线或者面的一部分。
2 线
线的形态很丰富,几何形态的线有直线、折线和曲线,非几何形态的线就包括了自然界中各种任意曲线。直线是最为简洁的线条,直线中的水平线是最单纯的线,人们观念中的水平线是人站立或活动于其上的平面所形成的线,因此,水平线给人的感觉稳定而平坦。在造型表面增加规则的水平线可以让产品看起来更加的稳定。垂直线与水平线相对立,它挺拔、高扬,相对于平稳的水平线显得生机勃勃,因而垂直线常表现生长和生命动力。哥特式教堂,应用高直的尖塔设计,同过向上延伸的直线将人的视线引向渺茫的天空,英国格拉斯哥学派的麦金托什将展现植物生长动力的高直径向线条应用于座椅的设计。折线是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两条直线相交的角度表现了折线的形态特征,形成锐角的折线让人感觉局促、不安。形成直角的折线显示出自制与理性,形成钝角的折线让人感觉缓和而放松。折线的这种性质可以从人的身体姿势上有所反应,工作繁忙时人身体前倾、神经紧绷,上半身与腿部形成锐角;休闲时,人们身体向后舒展、放松,上半身与腿部形成钝角;在正式场合或人处于心理紧张状态时,上半身与腿部形成直角。座椅的设计就顺应了人们不同状态的身体曲线,中国古代的圈椅让人正襟危坐,恪守礼仪,而贵妃软榻则让人半依半躺,悠闲舒适,而现代办公座椅通过特殊的材质或机构使靠背和坐面之间的夹角可调,满足工作和休闲的多种使用状态。
曲线是点或者直线受力运动而形成的。直线受到力的影响,偏离了它原来笔直的路线,力越大,偏离的幅度就越大,最后带有强烈的将其自身关闭其中而形成圆的倾向。曲线相对于折线失去了锋利的角,变得缺乏攻击性,另一方面,曲线的圆弧里又包含了隐忍的力量。所以曲线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温婉、柔和、坚韧而富有弹性。常见的曲线有以下几种:圆周上的曲线带有圆的隐忍性质,常给人一种稳定、平淡的感觉,它能承受一定的压力。由米斯设计的巴塞罗那椅子腿部的支撑线条就是由两个相切的圆线构成。物体受力抛出以后又受到重力的影响,形成轨迹曲线、抛物线或者双曲线等不同的速度曲线,这种曲线往往具有动感、活力等风格。以一个固定的点向上或者向外缠绕而形成的线是螺旋曲线,银河系、大气漩涡、龙卷风、蜘蛛网、车前草、蜗牛、海螺等都呈现出螺旋形的排列方式,人的头发从头皮毛囊中倾斜的长出来也呈现出旋涡状或螺旋状的排列。螺旋线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曲线形态体现了内在动植物的生命生长特征,具有极强的韵律感和动感,楼梯、沙发、灯具造型应用螺旋线具有动势和形式美感。另外,螺旋线的向外扩张性和生长性,也在结构设计中发挥作用,比如螺母、螺钉、螺杆采用螺旋线的设计方式更容易拧入木材、也减少了钉子对材料的破坏性,装卸也更方便。而螺旋形的电话线则具有了伸缩自如的弹性。
以上对线条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分析了各自的性质。实际上,多种线条的复合应用,可以塑造多种形态。比如通过统一直线的反复加强重量感,通过同一折线的反复以及相对位置的变换形成平面,通过折线和曲线的对照性并列强化形态等等。在产品设计中也常常通过多种线的复合获得不同的产品形态,比如桌子的边线通过边缘的直线加转角处的曲线组成,多条曲线相接构成水壶的把手。
3 面与体
面和体是自然界事物的最终形成状态,诸如树叶、花朵、雨滴、石头、水牛等。几何形的面有方形、矩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自由形的面则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方形整齐稳重、三角形刺激尖锐、正立的梯形稳重、倒立的梯形危险,自然形给人亲切、自然、温馨、宜人的感觉。面是二维的,体是三维的,不同于面的轻浮感,体是充实的。几何体包含了立方体、球体、长方体、圆锥体等,有机体可以分为自然单体和组合体,组合体可以通过一定的结构方式进行组合。面和体的审美特征具有相似性在设计表达过程中,会依据不同的表现特色选择对应的形态。一般而言机械制品限于标准化的制造手段和科技性特征,采用几何形态体现现代化的工业特征以及理性、洗练的形体需求,而手工艺品或装饰纹样通过自然形体获得与自然的亲和力以及多样化的形式。
4 结语
点、线、面和体既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形式语言,也是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在设计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各形式要素的造型特征进行设计,依据需要表达其情感特征。
参考文献: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要素;作用
1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自然的造化使植物禀赋了特有的生机与内涵、坚韧与高洁、风韵与雅致,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气象万千的植物形态、丰富多样的植物类型,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创意空间。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把植物的造景艺术展示给人们。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愉悦人们的感觉器官,使人们在大自然的昂扬生机面前,感受景观设计带来的靓丽与豁达、宁静与和谐。景观设计往往把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区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内涵融入到植物景观设计中,使植物景观设计富有独特的魅力。植物景观设计某些方面来讲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标志,是时代价值观念的表征,也是设计者个人审美情趣的有效表达。景观设计还原了人们对大自然母亲的亲近,还给了人们享受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自然美景的权利。满足了人类心灵安稳、身心舒展的强烈需求,迎合人们对于自然环境、自然山水、人文情怀的渴望和向往。自然界中的绿色草木、灌木、鲜花不仅起到了净化空气、美化空间的作用,还能给人们带来炫丽与震撼的视觉冲击和美的感受,令环境赋予美学欣赏价值、生活使用功能,也保障了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2园林植物要素构成所在
植物要素是景观设计中最关键的构成部分,其中主要有高大挺拔的乔木、俊秀疏朗的灌木、登攀向上的攀援植物,绚丽多姿的花卉、草坪等。自然界中植物四季变换景观,多种形态、鲜艳的色彩、沁人心脾的芳香等均是造景设计的选用题材。将园林植物和景观所处的地形、地貌,水体、建筑、假山、奇石等有机融合,便形成了优雅的环境、奇特的景观。自然界的生物景观往往是动植物共荣共生、和谐相处的结果。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动物景观要素融入到园林设计规划中。
3植物合理配置的造景功能所在
3.1改善景观所在地的小环境
在园林景观设计建造中,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往往是景观的“主角”。在园林景观中植物的功能非同寻常,十分丰富,具有改善景观周边小环境、小气候的作用,有较高的生态呵护功能。
3.2提高生态维护功能
自然界中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提高了景观所在地的空气湿润度,维持了局部环境的碳氧平衡,吸收了部分粉尘颗粒、毒害气体,有效洁净了空气,净化了景观周边的环境。尤其是树木能更多地阻挡、过滤和吸附粉尘污物。除此之外,还可防治噪声、消毒灭菌、夏可遮荫、冻可挡风。
3.3美化景观的功能
自然界植物的加入,能丰富景观建筑群体轮廓线,为景观建筑的艺术效果着色,丰满了景观的雅致,提升了景观的美感,营造了景观的人文美与自然美和谐的氛围。
4植物要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4.1合理组合空间构造景物景观
景观设计可以将自然界植物的遒劲与阳刚,纤弱与妩媚的个体之美、任性之美浓缩于一身,这是景观设计中最大的看点。而自然之美,可以丰富园林色彩,地域特色可以赋予景观以人文特质、文化观念、审美情趣,这也正是景观设计者用心所在。园林设计采用植物造景为主角,充分张扬植物特有的靓姿、美色、幽香、风韵等给人以视觉、味觉美感的强烈冲击。采用诸多造景搭配、和谐过度、自然多变等艺术形式手段,可以巧妙地组合出园林优美的景观空间,构造出园林之美的经典之作,比如“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的雍容华贵之美,“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秋季悲壮之美。
4.2四季之美浓缩景观之中
季相的更替造就了万物的新陈代谢、此消彼长。万千植物的枯荣变化表征了季节的更替,植物芽的生长、花的开放、果的成熟都有其特别的美孕育在其中。景观植株的变换就可以使人感慨人间季节的变换,感叹四季的大美,可以浓缩在园林景观中。
4.3巧妙利用植被改观地形、装点山水
利用植物大小、高低不同,巧妙地搭配可以造成林冠线的起伏变换,改观地形,覆盖地表,填充园林空间空隙。在假山、叠石及各中水面之中,亭、廊、轩、榭之间可用植物来衬托风景,顶起山水的气韵,可以让山华、水秀、亭媚。园林设计可以巧用植物线条的质感、色彩、形状的强烈对比,让植物的韵律感充满在景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