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励志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营造氛围;学习质量;重视复习;回忆和阅读
智障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时存在着,语言匮乏,注意力分散,识记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要想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必须从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入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一、提高智障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1、树立正确的观念,营造良好的氛围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是授课成功的基石。我在授课时总是保持饱满的情绪,态度亲切,并及时表扬鼓励有进步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中能激发起学生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智障生学语文最主要的是教给识字的方法。 由于智力落后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记忆特点不尽相同,我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发现他们的记忆特点,发挥各自的长处,合理运用识记方法,逐步发展他们意识和能力,提高识字效果。
3、重视复习巩固智力落后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差,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低,他们在家较少得到父母给予的学习辅导,也很少有机会阅读课外书籍,课外识字很少,课内认识的字也得不到有效的复习巩固。所以,我特别重视复习巩固,并根据识记和遗忘的发展规律注意了以下几点:
(1)多重复。实践证明,多重复是巩固识字的基本方法。重复的次数多,才能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每天上课前、放学时都利用片刻时间让学生复习当天内学习过的生字。
(2)及时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我坚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课堂内与课堂外复习相结合,每节课中都要有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做练习的时间。对于新近所学的生字词坚持做强化练习,熟字结合课文的讲读经常复习。
(3)复习方式多样。复习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提高学生识字兴趣,防止疲劳,帮助学生学习应用。我经常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增加、删减一些练习内容。练习时,在复习中不是让学生简单机械地抄写,而是生字和词句一起复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加深印象。
二、试图回忆和阅读相结合
在识字教学中,我首先告诉学生识记什么,明确识记目的,在复习时,让学生默写识记的生字词或独立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回忆,在回忆不出来时再看书或看老师写的范字,用一种强迫记忆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残生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世界上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百花园里辛勤耕耘,精心浇灌,每一个学生一定会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迟开的花朵也能绽放飘香。
三、尝试生活化语文实践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已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面向社会,课程内容反映社会、科技发展水平。联系语文生活实践,鼓励师生走向走活。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我坚持课后向生活延伸。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
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同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相映成趣,除了学校、班级平常的活动,学生平时的观察,已有的兴趣之外,学生还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语文生活,教师要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在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了解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一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空,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领悟人生的意义,使精神日益丰富、健康纯洁。
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要提倡自主合作学习,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将来才能得以生存。要注重实践体验,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培养素质,鼓励创新,加强阅读写作训练和语言文字综合运用。把部分语文教学内容加以改革,适当加以开放,让学生倾力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走出课堂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使学生语文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让学生不仅能学语文,而且会在生活中灵活用语文。祖国语言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雄居世界最大语种,学生学好语文再学外文,学好普通话再了解地方活,为将来参加祖国建设和走出国门打下坚实语文基础。
四、建构生活化语文课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又做出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论断。
[关键词] 中职生 英语学习 心理障碍 问题 对策
当前社会形势下,如何培养出适应新形势,能熟练应用英语的当代技术工人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而中职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对于此类问题,只要认真分析,摸清原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问题及原因分析
1.“英语不能症”
随着近几年普高的扩招,中职生的生源和入学成绩普遍偏差,英语成绩更不必说。由于在初中学习英语时不良的、失败的经历过多,加之初中老师没有进行及时的思想及学习指导,使得学生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从而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患上了“英语不能症”。
2.英语学习“恐惧症”
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及屡次失利,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心理,产生了英语学习“恐惧症”。
3.焦虑心理
英语教学中,口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可由于课堂练习时间短,周围又缺乏学说英语的适宜环境,使口语成为学生最薄弱的一环从而对上英语课产生焦虑心理。
4.抑郁心理
教育心理学指出,抑郁症的表现是情绪消极、淡漠,失去满足感和对生活的乐趣;动机缺失、缺少热情。受传统被动式的灌输英语教学方法和应试制度的影响,学生体验不到学习、应用英语的乐趣,出现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抑郁心理。
5.错误认识
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将来就能干好工作,不了解当今社会对新时代工人在英语应用方面的要求,对英语这门工具性学科产生错误认识,认为英语不必学。
6.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中职生的特殊心理期和生理期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其表现有:对学校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不认同、不信任,而对社会不良倾向持认同态度,大声喝彩等。表现在英语学习上,就是厌学英语。
二、解决对策
1.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家、校联手,克服逆反
笔者曾尝试家、校联合,充分认识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换位理解中职生的叛逆和对抗,理智对待学校、家庭之中师生以及亲子之间产生的“代沟”冲突,并引导他们多参加有正面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
2.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生才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有适当的认识,从而采取适当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其从多角度、多途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根据自己的能力,建立适当的理想、抱负。并使其认识到当今时代英语的应用已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树立必学、学好英语的信念。
3.调查摸底,夯实基础,利用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自信心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教师就让他们做一份涵盖初中英语基础知识的小测验题来调查摸底,通过阅卷,教师既能快速熟悉学生,又能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再根据其掌握程度,有计划地进行音标、词汇、基本语法知识的补课,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此时,一定要让每个学生体验到点滴成功的快乐,确信自己有能力把英语学好,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同时,指导其对以前的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树立只要努力就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4.创设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兴趣
课堂氛围就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形成并处于主导地位的课堂气氛和情调。一般来说,如果课堂氛围和谐、民主,教学效率自然就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反之,如果课堂氛围沉闷,课堂效率便很难得到保证。为此,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5.开展英语口语交流,增强学生信心
极力贯彻“学以致用”原则,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就感”。如通过角色表演、日记讲述、英语园地、英语论坛、英语角等,让他们感到“学英语有用武之地”,从而增强敢说、能说英语的信心。
6.遵循记忆规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复习
教学中遵循记忆和遗忘规律,分散难点,反复操练重点,最大限度地提高旧知识的复现率,温故知新。
7.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往往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才喜欢某一门课的。作为教师,一要做到“敬业爱生”,二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仅对他们的成绩和进步表示赞赏,而且要允许他们犯一些非原则性错误,使他们在认识、改正错误中反思、成长。努力创造条件,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利用心理学上的“暗示”现象,促使学生向理想目标迈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只要真正关心学生,抓住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切实克服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培养出适应新形势所需要的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中职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杨彦冰.高职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30).
[2]崔景贵.90后职校生青春期心理特症与教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0,(9).
[3]程佳.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J].教育探索,2008,(8).
[4]谢翌,张同柏,吴巧玲.探寻课堂教学的秘密[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0,(1B).
关键词: 听障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 G7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1-12)-0074-01
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掌握的还可以,而对于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不能适应今后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社会生产劳动,融入主流社会的需要。
一、影响听障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因素
1.认知发展水平的特殊性制约着听障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听障学生由于听觉障碍的长期制约和影响,在学习理科课程时,他们的认知能力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逻辑思维、判断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等方面的能力与健全人有相当大的差距。
2.语言文字理解上的欠缺同时制约着听障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往往需要建立在语言、文字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听障学生由于听觉障碍,语言积累少,对于用语言描述的有关概念、性质、法则理解不深刻,对于需要建立在语言理解基础上的抽象、概况、归纳、分析和综合的事物,其思维能力较弱。
3.听障学生的知识面,生活经验也同时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听障学生由于知识面窄、生活经验少,同时他们对许多有关社会、经济及生活常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需要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障碍重重。
二、针对影响听障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因素而采取的教学原则
1.形象性教学原则
形象性教学原则的基础出发点是充分发挥听障学生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的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有形体、图片、多媒体影像、表演、演示等增加直观性,使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和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时,为了避免学生把体积与表面积的概念弄混,又要使他们看到面与体的联系,教学时,先做一个长方体的教具,又给它做一个“外套”包在外面,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清楚的看到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能够正确运用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性教学原则
引导性教学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引导方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过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主动投入深层次思维,来达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教学目的。
执行引导性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具体的体现则是抽象思维的训练效果。听障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与教学数学语言分不开的。从教学数字“1”开始,不仅要教会聋童认识“1”,而且要教会他读一,教“加法”和“加法计算式题”时,要教会聋童说“加”,同时教会他们完整的说出“几加上几等于几”。再如教学文字题、计算法则和应用题时都要在教学知识的同时教学语言,即在解题结束时,应让听障学生完整的口述“你是怎么计算的?”“为什么用乘法计算?”……不仅让学生说题意,而且说思维过程,这很重要。因为让听障学生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数学问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其结果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教学时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应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让学生接触现实社会,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让听障学生认真观察树叶,各种建筑物的形状,动物的长相。引导他们从中发现许多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又如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先把学生带到公路旁,要求他们记录5分钟内通过的机动车辆的次数、车辆型号、牌照的类型,然后回到教室,让学生先汇报刚才收集的数据,接着研究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训练学生应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性教学原则
实践性教学原则是将学生置于有形、有体、有图、有色的实物环境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体验,来巩固和强化对课程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理解。
在课内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学生亲自实践才能完成的习题,给听障学生以实践的机会和锻炼。如学习“小数的认识”后,让学生课后到商店了解五种商品的价钱写在作业本上,第二天让他们向大家汇报。学习了各种平面图形后,让学生回到宿舍后观察周围有哪些图形是平面图形。学习了有关存钱、利息的计算后,带领他们去银行填写存单,每人存10元钱,并计算出一年后应得到本息和共多少钱。这样的实践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将知识与学生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聋校数学教学中增强听障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要求教师要通过教与学的实践,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使听障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不断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能够融入主流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华夏出版社,1995.
[2]季佩玉.聋教育教师培训教材[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0.
早在2012年末,人们就扳着手指,算着将有699万名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喊“最难就业季”已来临。而今年6月,《2013年就业蓝皮书》,从一些角度,证明了人们的担心――
被调查的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年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年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年同期13个百分点……?
一面是就业形势严峻,一面是励志文化市场水涨船高。《人性的弱点》《一生的资本》之类励志书继续大卖,“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之类的提升研修班、短期培训班招生红火,“人生成熟的N个标准”、“三十五岁以前退休”之类的网文更被频繁转发……
然而,这些励志文化鼓吹的体面的地位、丰厚的收益,在现实对应下,只能让大多数人自惭形秽;励志文化宣扬的开发潜能、拓展人脉、培养执行力、关注细节……就能让你走向所谓成功,也让许多人感觉具体操作起来,似乎有心无力。
于是,被励志者开始怀疑自己:励志大师们的语言那么笃定,富有煽动力,他们的指导那么成系统,富有科学性,学不到位,一定是自己的问题吧。于是,一小部分人被励志了,大多数人却感觉失败了、压抑了。
我们在这里,想剥开层层迷雾,告诉大家――失去独立思考,失去对自己的信任,人云亦云的励志只能沦为玩笑,看起来挺美,其实一点不合身,甚至成为一个大忽悠,拦在你大步向前的路上。
流行的励志怎么了――
失志文化背后,反抗与从流
韩浩月
微信流行后,打开朋友圈,除了晒吃喝、晒风景的图片之外,就是由励志段子构成的文字内容了。有观察者唏嘘,中国人的精神得多空虚多无聊,才需要如此海量的心灵鸡汤填补?
一方面,是励志段子在社交媒体广泛流行;另一方面,是批评者对励志段子竭尽嘲讽之能事,认为这些段子不过是说些“正确的废话”,看的时候很振奋,貌似也有营养,却毫无用处,如果按照段子的内容,在现实社会中行事,往往会被碰得头破血流。
于是,励志甚嚣尘上时,失志文化作为励志文化的对立面,同样拥有了大批追随者。“失志”最直白的解释是“失意,不得志”。失志群体的特征是:颓废,缺乏奋斗精神,得过且过,看哪儿都觉得不满意,不乐观但也不愤怒,喜欢自我贬低,用嘲讽的口吻说话……
在网络这个语场上,失志群体太庞大了。以前他们叫愤青,现在则叫吊丝青年,他们是伪励志的最强烈反对者。
伪励志的毛病是,它只告诉你一些表象美好的目标,却忽视客观存在的残酷现实条件,而且传播源头多是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不经意间也会沾染上些居高临下的意味。反对伪励志其实也是对抗精英文化的一种方式――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而你居然还用那套骗小孩的玩意跟我讲话,难道奋斗过程中我体会的酸甜苦辣不比你多吗?
名曰失志,其实这只是一个符号化的定义。失志是一个群体呈现出来的集体语言,具体到个体上,谁能肯定在内心深处,他们不是一个奋斗者呢?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精英人士,也非常热衷用草根语言来表达,因为他们懂得,使用这种语言能够让自己迅速为更庞大的群体所欢迎、接受。或者说,这也是他们表达对现实不满的一种武器,是他们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生活方式。
有媒体称失志群体爱传播坏消息、负能量,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他们追求公正公平而不得的一种反抗?当一个社会需要对任何一点正能量进行无限放大,并期望以此引导民众行为的时候,是不是要反思底层群体、弱势群体究竟有没有得到他们所渴望的平等待遇?
当失志被当成一种自我情绪的疏解手段、放松心灵空间的方式来对待,它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中国的成功学被限定于权、钱、利的时候,以鄙夷的态度对之进行批判,也是价值观的一次肃正。
但自认失志者或者失志文化的推崇者,要无比清醒地意识到,抱怨、讽刺、调侃、解构等等,都不过是话语权的争夺,具体到自己身上,还要去努力争取自己认可的成功、属于个人的独特成功。
否则在本质上,失志文化和伪励志文化就走到了一起,看似是让个人从竞争的压力下解放,但其实是一种自我放弃;骨子里仍然是认可伪励志鼓吹的那套,而将自己归为“失败”;宣扬忍耐所谓的黑暗现实,而不是悦纳自己。它们貌似两种口号,背后却由同一个价值观支撑。如此,人们在励志、失志文化中都得不到安宁与满足。
我们还需要被励志么――
哥,你想把我励到哪儿去?该我自主了
孟迁
什么叫“励志”呢?我觉得一方面是“志”――方向和目标;一方面是“励”――把自己所有力量很严厉地集中在一起,也就是锁定目标。
励志比我们意识到的广泛。不是只有强控制的传销才是励志,不是只有装摸样的成功学才是励志,不是只有媒体上“大人物”的神话才是励志,不是只有卡耐基陈安之才是励志。刘胡兰也是励志,华罗庚陈景润也是励志,成龙章子怡也是励志,马云史玉柱也是励志,甄宫心计也是励志……凡有一个固定地被看做“成功”的榜样或目的地,凡是被认为就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再努力,都是励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励志,几乎每个父母都在励孩子的志。
励志其实蛮暴力的。一方面,励我们的人定义什么是应该什么是正确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理想,即定义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如果我们不符合、不朝向这个样子,他们就不接纳我们,就对立甚至攻击我们。一方面,很不容分说很重口味地励我们,就像用有形无形的鞭子抽我们的屁股,让我们越快越好。
励志我们的人不一定出于恶意,尽管他们的行为经常让我们不舒服,甚至害怕焦虑。他们认为我们是一张白纸,没有内在指向,可以被任意塑造;他们认为我们不懂得努力、进取,不懂得寻找自己的道路,没有内在的动力,要依靠他们的外力才能前进。
作为生命,我们都是、或者曾经是一颗隐藏的种子。在认识自己之前,我们会不知自己是谁,会迷茫无措,这本是必然过程。可是基于上述世界观的父母、老师、社会其他角色就来教导了,就来说“你要怎样才行了”。事实上,我们反而被打扰了,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而感到无力;或者成为他们期待的样子,却空虚愤怒。
只要所做的不符合自己的内在,我们绝不可能感到真正的幸福、满足。我们本来是条鱼,却被安排去耕地,我们本来是只鸟,却被期待去拉车。任何一种强硬的教导、安排都是一种励志,我们被假定没有自己的方向,被硬性确定方向,然后被强催。
我们被期待证明自己。除非被证明,我们就被看作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就不被信任。我们被期待成功和赢,如果失败和输,就得不到尊重,被认为是弱者、无能。如果一件事没做好,就如同我们整个人不好;如果不能优胜别人,就被看做平庸或不如别人。
我们被单一地教导:要适应社会,以便能被接纳,以便得以生存,却鲜有机会去感受世界,认同我们的到来是为了让世界更好。我们不是来谋求什么,而是来贡献什么的;不是来寻求接纳,而是给出接纳的;不是来适应,而是来创造和建设的。前者让我们感觉自己像一个无奈、卑微的乞丐,后者让我们认同自己是有、有尊严的富足主人。
我们很少有机会因为自己的独特被赞赏,而是不时因与常人不同,被排斥、歧视;我们很少因为自己的唯一被庆祝,相反我们被比来比去,由此确认自己。
哪一个生命不是神奇无二的?可我们被当作社会的机器零件来要求、打造。我们没有机会品尝立足独特天资的机会,而习惯了伸出脖子被社会衡量。我们稳扎稳打着迷失了自己,不成功的人感到压抑,用心良苦求成功,成功者却也只收到别人的羡慕,而不是自己的满足。
励志和榜样从来不是陌路。我不反对励志,如果“志”不是某个统一标准,而是让我们呈现自己。我更不讨厌榜样,榜样的力量不容置疑,我只是不想颠倒了“教”和“学”。任何人,任何事……不要教导我,让我自己学,让我细听自己的感觉,让我辨别自己的需要,让我摸索自己的适合,让我来决定方式和节奏。不要教导我,我会自己学。
实际上,没有教会,只有学会。黄药师一心教女儿武功,女儿不愿学到底武功平平,霍恩地不愿儿子学武,儿子偷学最后技甲一方。让我们信任自己,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多问“想知道”的,少听“要知道”的;多说“我觉得”的,少记“别忘了”的;多来“试试看”,少信“肯定是”。
我想,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表现等同于自己,就不必那么怕输;如果对自己的信任足够,也不必那么想赢;倘若不把人生当做一场竞赛,而是一个旅程、一次学习,也就根本没有输赢成败。
会有一天,我们能感到励志是一个不错的玩笑。我们可以很认真但轻松地说:哥,你要把我励到哪儿去?你是不是假设我不行呀,你是不是以为我没有呀,所以才热心地给我背上你的目标,并示范怎么抽自己的屁股?
当下励志的纯文本分析――
满碗的心灵鸡汤、满大街的正能量?
黄利军
年轻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看读者文摘以及各种冠名“心灵鸡汤”的书,里面的文章都有一些共性――短小精悍,几分钟就可以读完,轻松;故事之后一定有作者的总结、升华,绝对的积极向上正能量。
十年之间,从“心灵鸡汤”到“正能量”,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一种表达一个符号。用积极的内部语言鼓励自己,是积极生活的第一原则。
那些故事有以下几种:
一、各种动植物小故事,造物的神奇让它们具有种种与生俱来的生存智慧,作者再由此引申、扩大,告诉读者应该怎样去适应去选择去生活。
二、名人轶闻,从华盛顿的小斧头到邱吉尔的烟斗,从牛顿的苹果到乔布斯的苹果……每个名人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可以说出人生道理。只可惜作为一个普通人,看完这些苹果的故事,再面对手中的苹果,好像只有一个选择,是削了皮吃还是连皮吃。
三、普通人的生活小故事,往往是以经历风雨之后的平静语气回忆往事,最后来一段总结。常见主题有感恩、小善大德、陌生人的关心与回馈等等。
在网上曾有人把一些励志书的书名串联起来,写成下面一段文字:《邮差弗雷德》送了一封《致加西亚的信》,告诉他《活在当下》《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挫折是人生最好的礼物》,《通向幸福的选择》是《换个角度看人生》,你会发现《命运在自己手中掌握》。
是不是很励志?
只是,合上书本,生活似乎仍然日复一日,依然时有迷茫。也许是我生性愚钝,看过那么多书之后,我并没有像书里的他们一样。
恰逢此时,一家烟草集团公司需要做一本书发给员工,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业形象。负责此事的刚好是我的一位朋友,他请我帮他组织部分稿件,要的就是心灵鸡汤式的文字。
好在以多年的编辑工作经历,我电脑里这样的文章库存挺多,加上网络这个海量信息共享平台,我很快就弄齐了所有文字给了他。
三个月后,一本号称“史上最畅销”的励志书就出现在我面前,金色封面上,书名之外,还有诸如“人生羊皮卷”、“全球狂销千万册”等字眼,有名人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现身说法,说在生活即将崩溃时,意外得到这本书改变了自己……看得我心惊肉跳,我为这本书提供了近一半的内容,它们有这么大的魔力?!真想去找朋友要版税去。
这次换了一种视角,当我看到自己参编的书,看它的华美包装,想,假如我不是编者,我真不知道这些心灵鸡汤熬得很轻松。
真正的改变总来自于我们自己的生活。跌倒之后的忏悔、质疑、犹豫、总结,也许是你现在的困顿、折磨,但会助力于将来的选择。
有位心理医生告诉我,一个人要真正改变不是不可以,但往往来得比较漫长、艰难。当然,也有一些改变来自特殊时刻,比如,高峰体验、顿悟、神秘现象,有时真的可能就是某本书一段文字,但这种情况,往往是文字刚好应和了你内心的声音。
原来,所有一切还是在自己内心。
社会该如何帮我们造励志梦――
励志梦不是工具,也不是消费品
李文姣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对于一个理念的传播、深化来说,民众的认同至关重要。认同的核心就是真诚――你想说服别人首先要说服自己,你想让别人感动首先要感动自己,你想要激励别人首先要激励自己。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流行的是口号式励志宣传。树榜样、喊口号、编织标准化梦想,鼓吹所有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只要没成功,就是不努力。而其实宣扬的那一套,连鼓吹者自己也未必信服。
这种口号式励志宣传是有其社会根由、传统影响的。
英国心理学家莱因提出“社会想象系统”这一概念,认为符合社会想象系统的人、行为,就是正常的,背离系统的人、行为,会被视为异常。在中国,这个系统曾经特别发达、集中。例如,几代人的“全民偶像”雷锋就算当时官方着意打造的一个标杆形象、励志榜样。官方试图将民众都规划得像雷锋一样,成为一枚革命的螺丝钉。那个时代,民众对官方系统怀有崇高信仰,加之社会环境比较单纯,所以这种口号式励志起了相当的作用。
而在当下中国,出现了分裂的两个社会想象系统,一个是官方的,一个是草根的。
官方沿用了之前的口号式励志,希望维持先前万众一心的社会想象系统,塑造出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榜样。遗憾的是,在如今的普通民众看来,那些故事人物过于遥远,于是,渐渐演化出逆反心理,认为――官方系统只能为我们编织美好梦境,却给不了实现梦的方式。正如我们听说有一个鲜香四溢的馅饼,但没有一个人尝到过馅饼的味道,甚至连馅饼是否存在都没人知晓。
不久前,北京邮电大学一名2009级博士研究生自杀身亡,他留给母亲的遗书中说:“这个世界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所有的努力都会被踩在脚下,所有的奋斗都面临着举步维艰……现在知识太没用了,有用的只是金钱和权势,有用的只是关系和背景……”
寒门学子心理失衡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现实世界中,一方面,缺乏正常合理的阶层之间的流动;另一方面,官方社会想象系统打造的励志梦太过飘渺,而草根社会想象系统带着强烈的非理性、非黑即白的批判性,种种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使人们将生活视为残酷、虚伪而可怕的,让很多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人感到窒息、绝望。
有一个科幻故事,说在未来美梦作为一种社会资源非常昂贵。上层社会的人花钱购买梦境,穷苦的人出卖梦境,代价是梦一旦被卖出,就再也不能做这样的梦。可是只做噩梦、或不能做梦对人的心理伤害非常大,出卖美梦就像慢性自杀,最终导致或像行尸走肉一样了此一生,或真的结束生命。购买梦境也并非永久获益,美梦就像精神,吸引购买者不断购买美丽指数更高的梦,才能满足。
这多像现实社会中权贵阶层积累财富成瘾,对他们来说,金钱不再是满足生活需求的货币,而变成填补内心空虚的材料。而底层的人们向上发展的通道加速收窄,就像故事里出卖梦境的人,梦想在现实中逐渐被抹杀。
【摘 要】在如今经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了解世界,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丰富,面对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各种观念百花齐放、个性张扬。在一部分老班主任眼里现在的学生不那么听话了,就加强了家长专断管理的力度,正所谓“教不严、师之惰”,培养的学生缺少了创新和个性的活力;而一部分年轻班主任则倡导个性、自由的班级管理方针,培养的学生活力十足但勤俭、刻苦等传统美德不足。面对这些新时期新特点的学生,我们班主任既不能强制也不能放任,通过励志教育使学生学会了解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是一种为社会培养合格高中生,为大学输送优秀大学生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励志教育班主任
高三了,一开学望着越来越多的学生们加入到勤奋学习的行列,我十分高兴,同时我也担心面对高三如此大的学习和心理压力,学生们能不能坚持下去,会不会出现“三分钟热情”。如何把刚升入高三的学习激情保持下去,怎样实现每个学生制定的目标和美好的愿望,是我们面对的新的课题,而我用励志教育为其保驾护航。
一、明确目标,从心开始自我管理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高三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着升学等实际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为此引导学生在了解自我、分析自我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写到一张精美的卡片上,然后贴在课桌的显眼位置,明确目标,从心开始自我管理。如
我的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目标分数:语文115数学130英语125综合250
我的座右铭:付出就有回报,爱拼才会成功。
想对父母说的话:长大的我很不希望父母如此为心,明天的我会变得更成熟。
自我提醒:上课专心;审题细心。
二、渲染氛围,从外营造积极向上的励志班级文化
教室的布置方面要始终围绕着励志教育的主题来设计。前面由同学们自己制作的标语:“追 赶 比 帮”,意在培养团结、拼搏的班级文化精神。左边一幅惜时:“五分钟时间我可以干什么?五分钟我可以记一首古诗,可以背十个单词,可以复习五个数学公式……”。右边一幅坚持、毅力:“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课桌上的目标,墙壁上的标语、条幅使学生时刻能够看见,给予学生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动力,但是这些都是固定的很少改变的,有些人可能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为此我们还开展了每日箴言活动,每天一句箴言抄写到黑板旁边的白板上。箴言可以是名言、警句、励志诗词,也可以是学生们自己的感悟,由学生们轮流着抄写。同时开展练字活动,每天二到三十分钟,在练字的过程中一边调节紧张的学习一边感受字帖内容的熏陶。通过这些活动感染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提升其人文素养和拼搏上进的精神。
三、坚持不懈,每周励志专题,时刻为学生们保驾护航
为什么每周都开展励志专题,在李晓鹏著《学习改变命运》一书的后记«你每天都需要励志»中:“……励志,就好像磨刀,磨得锋利之后,砍了几次柴就会变钝,只有不停的反复的磨砺,才能永葆昂扬的斗志”。为此我们每周开展励志教育专题。当然每周专题的内容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要像医生开药方一样把准脉搏,不一定最贵的药效果最好,适合病情才是最好,需要我们平时“望闻问切”。
针对学习中有一些中等的学生认为自己考不上好的大学,有一定的悲观情绪,我们组织了“花开不败”的励志专题。首先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了小明同学,小明学习后深受感动,然后让小明在这个专题班会上为大家诵读《花开不败》这篇文章,并且发表自己的感想:“这篇文章充满浓厚的情感,当初老师把这篇文章给我时,我几乎是含着泪读完这篇文章的,作者抱着那种积极乐观态度,痴痴盘算、傻傻得意,带着290名的‘耻辱’,用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情和现实敲响了复旦大学的大门。我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差到290名,但是这一段时间我退缩了、徘徊了、忘记了12年来自己的梦想,我要学习作者那种《花开不败》的精神,在这最后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扬鞭策马,奋起直追,找到我自己的归属点。”
对于一部分学生的偏科问题,我们共同学习了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在小学时被人斥为“没有数学头脑的人”,但是他不甘心被人这样看待,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和研究数学,初中未毕业的他就成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数学家。我们又请来了学生们的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师兄,为学生们讲述他当年是如何砍掉偏科问题的,并用他的经历为学生们点燃了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
有一段时间班里有几个学生在生活上与同学攀比,在学习上不知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我们共同学习了姜钦峰的《给我一刀》。同时我们班的一位同学讲了他的亲身经历:我的弟弟在外打工,比起他来说我是幸福的,而我又有一种愧疚的感觉。幸福是因为我能坐在教室里舒舒服服听老师讲课,而不必像他一样四处打工,愧疚是因为自己没有珍惜过,假若我和他一样没有上高中就去打工,那么我会怎样,也许那时的我才能真正珍惜现在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