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习作提出的要求是:“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对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从平常的习作指导课看,教师们在例文选择和运用上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在例文的选择上,有的教师选择一些内容不真实、表达不清楚、语法不恰当的文段作为范例分析;选择文段特点不突出或特点与教学目标指向不一致等。在对例文的运用上,过多地强调文段技法的分析和讲解,将习作指导课上选用的例文当成阅读教学的文段来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这些都是我们在习作指导课上常常看到的一些在例文使用上的突出问题。
在习作指导课上,教师在选择、运用例文进行教学时,要想使例文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范例,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所选范文或教师的口头作文的内容要真实有代表性,而非凭空想象
教师所使用的范例,往往是学生发散思维的出发点,例子中故事的原型可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事例也可能是学生选择作文材料的影子。教师所使用的例子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选材。因此,教师所选用的范文或进行口头作文时,首先要在内容上杜绝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例子,努力做到具体真实,而且有一定的代表性,让学生从教师的例文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如一位教师在介绍自己“爱看书”时,用了自己看书吃枣,把橡皮当枣子咬了的例子。在请五位学生交流自己选择的习作材料时,就有两位学生参照这个例子,一个说的是“一边看书,一边吃花生,错把橡皮当花生吃了”;另一个是“边看书边吃巧克力,把铅笔当巧克力吃了”。由此可见,例文内容对学生选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出示的例文是身边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或者是生活中的见闻,学生在习作材料的选择上就会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去寻找、去发现。如果例文的内容不真实、不具体,学生习作的材料就可能是胡编乱造的。这样要求学生的习作“讲真话,表真情”“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成一句空话。
二、选用的例文要有明确突出的指向性,让学生能准确领会表达的意图
对中年级初学习作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一些特点不够突出、描述不够准确的文章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选文的目的性一定要明确突出,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例文所要表达的意图,从例文中学习到相应的东西。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介绍我自己》时,引导学生写外貌和性格特点,他选用了《懒羊羊》的介绍:“我是一只羊,身上披着卷卷的、雪白的羊毛外套,我的发型很特别,有人说像堆粪,可我并不觉得难看。我有点懒,喜欢吃也喜欢睡。有一次我要去羊村学堂上课,可刚走到校门口,我就觉得又累又饿,再想想学习又不能当饭吃。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我决定躺在树下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不一会工夫,我就梦见了一个又大又香的青草蛋糕。哇!真是太可口诱人了!馋得我口水直流……”文段所描述的懒羊羊的“卷卷的、雪白的羊毛外套”、“像堆粪的发型”和“有点懒,喜欢吃也喜欢睡”等特点非常突出,给孩子们一看就发现它与别的羊不同的地方。因此,引导学生描写人物时,要抓住他(她)与别人不一样的最突出特点来写,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人物的个性特点就能突显出来。
三、对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新内容和方法,可以通过例文的引导,让学生更直观地去理解和掌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往往是安排在每组课文后面的“语文园地”中。如果在本单元习作中有新的内容和要求,那么在本组课文中往往会有相关的形式作为铺垫。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就可以利用课文中相应的文段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去认识和理解,从中体会到表达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交换意见。”从习作要求中我们看到,心理活动描写是小学生比较难掌握的,而环境描写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一个新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什么是环境描写和加深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教师可以选用课文中的相关片段作为例子,让学生从中加以体会。本组课文中,《穷人》关于人物心理活动和环境描写的片段有很多,如课文第一段对桑娜家屋里和屋外环境的描写:“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两处环境描写,把桑娜家室内外的具体环境描写得十分具体,让学生从例子中一看就能明白,自己习作中环境描写应该怎样去写、具体写些什么,这样必将更好地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环境描写的方法。再如第九自然段的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提示语“忐忑不安”和人物的内心独白中的语言和特殊的标点符号,把此时桑娜那种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感受出来,从而更好地让学生领会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对初次要求掌握的写作方法或表达方式,学生能从教师展示的例文中直观地感受到,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和直接感受到环境描写是些什么、怎么写的,从而掌握了方法,并用于自己的习作当中,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四、所选用的学生习作或教师下水文,要进行必要的修改,使行文表达做到准确规范
教师在选用学生习作或自己写下水文作为例子时,在展示前要对选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使例文在行文表达、语法规范、遣词造句等方面不要出现错误,使之能够成为学生模仿和参照的例子。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英语教学
方法
创新
语言心理学家指出: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模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并监控、检查各个加工过程,最终达到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的过程。外语学习有其特殊性。
一、从多方面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第一,从课堂教学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积极创设大学生的有效学习环境和氛围,重视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与帮助。调动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二,从教学模式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三大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二是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重在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课堂教学的设计,重在满足大学生的要求,以大学生的参与为衡量标准。把统一要求与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结合起来,制订教学计划要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科学地确定必修的核心课程。否则会成为无序的、无目的的教育。同时,又要看到大学生是有差异的,而且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组合上应该多样化,实行多种模块,让大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以及授课教师方面有一定的选择权。
第三,从师生关系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师生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关爱的。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应该是相互交流、合作的。
第四,从教育过程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勇于展示自己、勤于思考、善于参与。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其内在的价值。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1]。
二、“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
1, “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在英语学习中提高大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励大学生充分利用所学材料解决问题,发挥已具有的语言能力,积极参加言语活动的有效方式。以大班精读课为例:这本身是启发大学生心智,帮助大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交流活动。所以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除了能够引起学生共鸣
的课前演讲、讨论,讲解名人轶事等外,还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课文的主题,编排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双人对话( pair work)、小组讨论(group work)、课堂辩论(class debate)及演讲( speech)等。这些形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避免大学生出现疲倦的状况,又可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
提问是最常用和有效的启发手段。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日的和作用。在讲授新材料之前提问可以帮助大学生去预习了解新材料的内容和重点等。在讲授新课程过程中,提问可保持大学生高度注意,了解学习理解情况,从而提高讲授效果。在讲授新内容之后,多用提问检查理解,并推动大学生运用所学材料积极参加语言实践。在实践训练中多用提问启发大学生思维,使大学生更主动更顺利地进行语言交流活动。除了提问,课堂讨论也是启发教学的有效方式。通过对所学材料的有关内容设定话题,组织大学生讨论,促使大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准备,并通过口头表述出来。
2,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授课,增加口语练习
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口语水平低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语言环境,大学生能够练习口语的唯一机会是课堂,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忽视口语训练,这样就造成了大学生只会读、不会说的情况。为了克服以往翻译语法教学法造成的“哑吧英语”的顽如,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应在授课的内容和侧重点上也做一些调整。针对大学生英语水平和口语能力普遍低的问题,采用听说小班授课,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听说。内容上做到丰富,逼真,有趣,力求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余,组织大学生欣赏现代诗歌、名人演讲、电影对白、英文歌曲等。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培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这也是培养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点和关键。
3, “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入过程写作教学法
英语写作也是大学生较薄弱的环节之一。因此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强化英语教学中的写作训练己经是势在必行。因课时、班级规模等客观条件限制,目前的大学英语写作仍以成品教学法为主,即老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批改作文,而批改的重点往往是在语言形式而不是语言内容,对篇章结构的分析、反馈不足;而大学生只关心分数,对老师的评语和修改部分不太认真阅读,结果同样的错误在以后的作文中仍然出现。针对这种弊端,应引入过程写作教学法:首先,英语的写作内容多种多样,在课堂上,教师找一些简短的形式供大学生练习,如通知、便条、报告、邀请函、致谢信等,这样大学生可以在短暂的时间里练习动手能力。
4,加强文化因素的导入
外语教学的宗旨是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实现恰当有效的交际。如果忽略了文化差异这一因素,势必造成双方交流的障碍。在教学中结合大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加强了文化知识的导入,从英语“重逻辑,重明确”的特点入手,使大学生学会用英语式的思维造句作文。此外,还可以结合课文向学生讲授跨文化交流的礼仪、注意事项、日常用语、体态语等。这种文化因素的导入,有利于构建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大学外语教学体系,突破了传统的语言知识教学的局限性,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结束语:
人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校改革中一项至关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这次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从事这场改革的老师们以及学校教务部门的领导们的教学理念是否发生根木性的转变因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从根本上来说,是教学理念的转变而对当前这场教改来说,则“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Jorden R 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关键词: 英语 教学质量与效率 有效途径
1.引言
英语作为外语教学,我们应了解该语言的文化特征。英语既是该语言的文化的载体,又是思维传播的媒体。因此,英语教学的过程和最终目标的是促使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词汇的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词汇组合成语和语篇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表达思想的能力。如何培养综合素质高、外语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这是英语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研究。
2.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不平衡。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大学生入学英语基础相差较大。不同高校及同一高校(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期望差异也极大。特别近几年来的扩大招生,使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涌入高校。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从小学到大学,虽然教师、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英语学习上,但效果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
(1)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是《圣经》,教师无权思考课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与教学的孤立,使师生的主体性无法得到充法发挥。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是“权威”,不容学生置疑,而学生的任务只是听、记、问、答。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只要学生记住就行了,而不注意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目前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依然是“只见学科不见人”,很少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许多成绩的取得以牺牲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代价。学生学得苦、学得累。
(2)教学模式相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由于过分突出强调正确的语音、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造成老师是讲课主体,学生是听众,学生没有真正的语言体验、训练和实践的机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有效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教学中很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录音、录像、电视、网络及多媒体等课件的推广措施和力度不大,不重视改善教学条件,设备简陋陈旧,影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学习与运用脱节,导致了教学双方的消极互动,使学生经历了学习失败的消极体验,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使教学难以获得满意成效。
(4)英语教学师资不足、投入不够。教师的待遇差、缺少进修和提高的机会,学校对教师进修的政策不宽松、资金帮助少,众多原因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热情不高、缺乏敬业精神,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兼职工作方面,部分教师还寻机跳槽。再者,大学英语教师出于经济或任务所迫,兼课较多,妨碍了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科研活动,从而对教师提高科研、教学水平不利。这使得许多教师成为“教书匠”,对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不利。因而造成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不能适应学生入学后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上述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高等院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我们的思考与对策必须围绕“教”与“学”的问题展开研讨,应从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管理五个方面入手深化教学改革,从根本上实现“五个转变”。
3.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1)从多方面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课堂教学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积极创设大学生的有效学习环境和氛围,重视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与帮助。调动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从教学模式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三大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二是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重在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教学的设计,重在满足大学生的要求,以大学生的参与为衡量标准。把统一要求与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结合起来,制订教学计划要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科学地确定必修的核心课程。否则会成为无序的、无目的的教育。同时,又要看到大学生是有差异的,而且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组合上应该多样化,实行多种模块,让大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授课教师方面有一定的选择权。
(2)从师生关系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师生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关爱的。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应该是相互交流、合作的。
(3)从教育过程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勇于展示自己、勤于思考、善于参与。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其内在的价值。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3.2“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
(1)“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在英语学习中提高大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励大学生充分利用所学材料解决问题,发挥已具有的语言能力,积极参加言语活动的有效方式。以大班精读课为例:这本身是启发大学生心智,帮助大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交流活动。所以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除了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课前演讲、讨论,讲解名人轶事等外,还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课文的主题,编排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双人对话(pair work)、小组讨论(group work)、课堂辩论(class debate)及演讲(speech)等。这些形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避免大学生出现疲倦的状况,又可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授课,增加口语练习。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口语水平低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语言环境,大学生能够练习口语的唯一机会是课堂,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忽视口语训练,这样就造成了大学生只会读、不会说的情况。为了克服以往翻译语法教学法造成的“哑吧英语”的顽疾,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应在授课的内容和侧重点上也做一些调整。针对大学生英语水平和口语能力普遍低的问题,采用听说小班授课,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听说。内容上做到丰富、逼真、有趣,力求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余,组织大学生欣赏现代诗歌、名人演讲、电影对白、英文歌曲等。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培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这也是培养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点和关键。
(3)“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入过程写作教学法。英语写作也是大学生较薄弱的环节之一。因此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强化英语教学中的写作训练己经是势在必行。因课时、班级规模等客观条件限制,目前的大学英语写作仍以成品教学法为主,即老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批改作文,而批改的重点往往是在语言形式而不是语言内容,对篇章结构的分析、反馈不足,而大学生只关心分数,对老师的评语和修改部分不太认真阅读,结果同样的错误在以后的作文中仍然出现。针对这种弊端,应引入过程写作教学法:英语的写作内容多种多样,在课堂上,教师找一些简短的形式供大学生练习,如通知、便条、报告、邀请函、致谢信等,这样大学生可以在短暂的时间里练习动手能力。
(4)强文化因素的导入。外语教学的宗旨是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实现恰当有效的交际。如果忽略了文化差异这一因素,势必造成双方交流的障碍。在教学中结合大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加强了文化知识的导入,从英语“重逻辑,重明确”的特点入手,使大学生学会用英语式的思维造句作文。此外,还可以结合课文向学生讲授跨文化交流的礼仪、注意事项、日常用语、体态语等。这种文化因素的导入,有利于构建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大学外语教学体系,突破了传统的语言知识教学的局限性,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3.3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英语课文教学的目的绝不只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课文所传达的信息,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文所包含的词语、词法、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以全新的姿态迈向21世纪的战略举措,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语言教学只有跟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其功能和生命力。因此,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多探索把课堂作为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舞台,把课文内容作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议论、评价、延伸和借鉴等言语实践活动,从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4坚持“互动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效果考核阶段,学生无疑是“主角”。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考核,他们都需要把自己所获知识的展现出来。考核结束后,他们则需把考核中出现的错误、原本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书面总结,以备教师检查,或作为教师单独提问或指导的依据。此外,学生平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反复练习和模仿、做作业等,老师可以适时检查并留下指导性意见,以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并非教而会之,需要大量的、反复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掌握,因为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性本质使英语学习有别于其他课程。就语言学习而言,“教”与“学”实际上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的结果最终得由“学”来体现,抓住了“学”,就是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了“学”,就是明确了英语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以语言学习规律为基础的,它把学生从被动引向主动,从消极接收引向积极参与。语言知识尽管有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但语言知识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转化为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使课堂变为交际活动的场所。教师应从传统的主导地位向指导地位转变,课堂教学应从传统的“单边灌输型”向“双边交互型或多边交互型”活动转变。通过平等参与和学生的主角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听读,提高学生的接受性技能;通过说写,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技能;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努力形成课堂教学的整体活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本领。我们设计教学活动不仅要有益于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学会”具有一定的时限性和被动性,而“会学”能使人终身享用,符合“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会学”更具有主观能动性,效果更佳,所以,教师要给学生送金子,更要教学生点金术,使之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只有“会学”,才能学好,才能创新,才能有所作为。
3.5坚持营造“多维度”的语言交际环境,使教学手段从“黑板-课本-录音机”向“多媒体化”转变。
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笔者发现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本身融入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学生实际接收信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确实有了极大的增加,但是,学生接收信息的速度能否适应高清晰度投影显示和课件讲授速度,则是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由于学生素质及教师素质的不同,即使是使用完全相同的一套多媒体课件,其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性质、授课对象、本人讲授特点等适当地调整课堂中教学信息传递,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时间内切实掌握和理解课程知识,才能够达到应有的教学要求。此外,还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无是处,只要与新的教学手段相接合,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
3.6坚持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制度,使英语教学从注重“目标管理”向注重“过程管理”转变。
有效的教学质量考核是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建立严格、科学和规范的教学管理保证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就必须强化发展性过程考核,通过这种教学过程的量化考核实施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2)加强测试研究,实行教考分离;
(3)建立学生成绩档案,落实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
(4)强化教学研究活动,建立“周情通报”制度;
(5)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建立听课评教制度;
实践证明:教学过程实行量化考核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精神,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
如今在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英语已日益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它不仅是人们交际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国际竞争的“武器”。所以培养大批英语人才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认清大学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探索新办法、新思路,使大学英语教学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2]阎志坚.武世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