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山中避雨

山中避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山中避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山中避雨范文第1篇

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声音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作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

两女孩和着了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

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

山中避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欧洲风景画;构图;比较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03-01

构图是绘画创作中重要的环节,中西方绘画对构图都很重视。我国东晋顾恺之提出了“置陈布势”的构图说;宋代郭若虚提出三远的构图法则。在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乔托就开始注意对构图空间的表现, 15世纪上半叶布鲁内莱斯基提出了“焦点透视”理论。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 在构图上反映着各自的美学准则。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偏重于类似“笔记式”的构图; 欧洲风景画的焦点透视侧重一种类似“照相式”的构图。下面笔者从文化背景、时空观感、绘画技法三方面比较分析之。

一、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产生背景的比较分析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文化使人们认为人与自然不是对立关系, 而是“天人合一”。中国山水画始于六朝, 至唐脱离人物题材而发展为独立画科。山水画追求虚境, 思想根源是老、庄之“道”和魏晋玄学。 所以, 古人对山水画的解释, 是在“卧游”山水的境界里, “游目骋怀”。表现在绘画构图上,就是讲究“写心”、“畅神”。因而中国山水画构图摆脱了自然摹写,打破了时空的观念,构图获得了超乎寻常的自由度。欧洲属于海洋文化, 讲究征服自然,重视现实和理性。西方“天人相分”,“心物对视”的宇宙观, 致其美学追求趋于外在形式。这就决定他们反映自然时, 只能外在地感受它,而其内在精神却是一个不可企及的彼岸世界。 荷兰是欧洲风景画的发源地,到17 世纪,风景画趋于成熟, 成熟的标志是“照相式”的写实。焦点透视法给画家们描绘逼真情景的画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种焦点透视法, 是制造出一种假象, 是有着物理实证的, 是解剖分析而得的, 容不得游目骋怀, 随心所欲。用这种焦点透视法构图,画家在面对实景时, 都是在写生之前寻找一最佳角度, 选好后固定不动, 尽管对待景物可有一定程度的概括取舍,但视线只在一定范围内, 决不能游移运动得太远, 就像“照相”。

二、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时空观感的比较分析

构图中的时空观感就是对时空的把握及处理。中国画家的时空意识是一种心理的、人和万物共生共存、不断运动的、具有一定自由度的心理时空, 构图上的自由性和随意性是它最重要的特点。山水画运用“散点透视”,从下到上依次推进,没有固定的视平线,层层叠放,使之成为具有远近、大小的时空形象,揭示出山水画特有的时空境界和丰富、灵活的表现力。欧洲风景画的时空意识是一种物理的, 强调站在固定的地点, 取固定的角度, 根据“焦点透视”将视线引向无限的远方。欧洲风景画的“焦点透视”,始终遵循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这种带有科学透视法的构图形式,画面虽富有逼真性,但也有局限性,与中国山水画构图的可把玩性和联想性相差甚远。中国山水画一般都取平视法,无论高还是低,整体还是局部,一概视之。山水画中的树木,无论处在山顶或是山下,其根、干、冠同时展示,不予遮掩。而欧洲风景画中,高处的树木只能看到树冠的底部,顶部则因视线被遮而无法再现,画中的形象是一个时空的。中国画家致力于表现时空立场“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情画意。”正是这种不同的时空观感, 使中国山水画显得空灵变幻, 欧洲风景画写实、客观; 前者广大而深邃, 后者科学而机械。

三、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绘画技法的比较分析

中西绘画技法迥异。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法是“线”,“线”在中国画家的笔下极富表现力,物像通过几条富有生命力的“线”就能表现出来。他们依靠“线”来塑造山石树木、水气云天。欧洲画家则更擅长于“面”的运用,在描绘物象时注重立体感,善于用“面”来塑造事物的立体形象。欧洲风景画的湖光山色都是由一个个“面”组成,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山水画在造型上不拘于形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在描绘物象时,进行艺术的删减,大胆利用线条、空白、突出主体 。马“半边”,夏“一角”式的构图足可窥其一斑。欧洲风景画注重光色、笔触、质感,强调在平面上营造立体空间,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国山水画以水墨为主,但亦有重彩、淡彩之别,有随类赋彩之说 。 欧洲风景画注重色光的真实再现,追求色彩的酷似、完美的再现自然。另外,山水画中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也是欧洲风景画所没有的。

总之, 以自然风景为描绘对象的中国山水画和欧洲风景画, 分别处在两大不同的美学背景中, 各具特色。比较和分析中国山水画和欧洲风景画的构图, 有助于我们更深入认识和理解中西方绘画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

山中避雨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科学指导;借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21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141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教条主义习气严重,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作文教学造成有形无形的“牢笼”。这些“牢笼”又严重地禁锢并压抑着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作文教学要想走出封闭,走向新生活,就需要教师要拿起创新教育的武器,彻底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使作文教学呈现出一片新的生机。

一、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一)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设定的作文题目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体验感悟,写起来也会更加顺利。命题一旦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则会为完成布置的任务而写作,而缺乏作文素材,他们必定会凭空捏造,七拼八凑,这样的作文毫无新意,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命题一定要新颖别致,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教师在命题时尽量要新颖别致,切合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这样他们写出来的内容也就更有新意了。

命题作文时,在写作要求上,教师要淡化文体要求,尽量不限制作文体裁。同时,在教学时,教师也要善于使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对写作感兴趣,消除他们害怕作文的心理,指导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在具体写作训练时,教师要给出适合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因为好的文题能让学生兴致盎然,标新立异的作文题目,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从学读到学写,循环渐进

(一)在阅读中借鉴文章的结构与表达方法也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

比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中:“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句话很直观地点明了云的形态变化是和天气密切相连的,还起到总领全文之意。文章的结尾处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雨雪,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这句话点明了《看云识天气》一文的写作意图,这些都是很好的借鉴例子,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因此,在教学课文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认识写作,并从中借鉴好的地方,学会写作,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有所提升。

(二)适当模仿,仿中求变

每一位学生在写作时都有自己的方式,适当的模仿,借别人之所长也未必是坏事,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用别人的方式抒写自己的文章,比如,在《春》的模仿训练课上,学生要了解当时的时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写作。如果是秋天,就不能写春,而要结合此时的节气,进行练习。比如,结合“秋”的特点进行写作,既要模仿《春》的比喻、拟人、传神的描写,也要感受《春》“所抒情怀所给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丰富联想、想象,并且融入自己的情感,将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

三、重视学生日记的积累

学习写日记一般会将自己当天的内心情感或经历记录下来,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写日记时也会对经历过程中的内心活动记忆犹新,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还能帮助他们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坚持写日记,是积累内心情感与生活经历的过程,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周围的环境等都会有一些自己独到的思想见解,语文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将饱满的人物情感赋予到非人格化的事物中,多阅读一些优秀作品,借鉴他人的长处,在“多读、多思、多写”的训练中,也一定能做到“下笔绣词,扬手文飞”,笔出佳作,长期坚持下去,他们的作文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而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也会有灿烂的前景。

四、走进现实更走向真实,追求理想的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活水源头,写作一项反映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一个学生纵然有出色的文采,但是如果认识水平较差,其文章充其量也只能是徒有华丽的外壳,缺乏神韵之美。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在于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不是朝夕之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看生活,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作文有意识。另外,作文课堂教学不只是写作交流的平台,更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交流的平台,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理想审识现实,在写作交流中将美好的生活带入到课堂之中,并理性地看待现实生活,在理性中学会思考,自觉自主地去想、去说、去写,这样,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活”了。

五、结语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写出好文章,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需要师生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为此,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习落实新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起来,科学指导他们,让他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爱上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毛伟敏.高中开放式作文教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 董蓓菲.从知识传授到行为实践的视点转移――我国作文教学转型的理论依据与实施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4(9).

山中避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慈善文化;中美比较;社会保障

中国学者认为,慈善文化体现了健康与财富的有机结合。财富的主人不仅拥有财富的归属权,而且要积极承担社会职责并关爱穷人,这才能体现出健康财富的内涵与文化。而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而言,慈善文化已成为每个公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慈善文化就意味着美国市民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责与义务。美国是慈善事业发展比较完备的国家之一,积累了许多经验,这对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美慈善事业的差异及原因

据中国2011年慈善捐赠信息中心数据分析表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目前形成几种趋势:个人赠予逐年增长;基金会收到的资金数额占总数额的40%,成为慈善事业的主要运作形式。政府依然担任社会慈善捐赠的主要角色。而企业公司是主要的参与者。慈善更多是政府的义务,个人的贡献和责任有限。

据统计,2009年中国慈善捐赠数额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0.01%,而美国约为2.2%。相对中国,美国作为一个世界超级大国,慈善机构已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工业链条,通过立法机构和税收政策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捐钱给慈善机构。慈善机构将捐款用来支持教育,医疗护理,社会服务业,环境保护等事业。普通民众是慈善事业的主体。

有数据显示,在美国,13岁以上人口中有50%的公民每周平均志愿服务4个小时,每人每年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家庭年收入的2.36%。75%的美国人为慈善事业捐款;每年有30%的慈善捐款直接从工资中扣除,平均每个家庭捐出年收入的3%—4%;穷人似乎比富人更慷慨,低收入的人通常会捐赠总收入的5%,高于富人捐赠的百分比。

可见美国人参与慈善事业的广泛性无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根据《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核心数据显示,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在中国公司与个人的捐赠比例为:57.8%来自于公司,31.62来自于个人;而美国的数据比例分别为5%和73%。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差38倍,而人均慈善捐款相差了7300多倍(Helen Li:2012)。

因此,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慈善制度还不完善,甚至是相对落后的。中美两国的国情不同,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中美慈善捐赠差距如此之大呢?原因如下:

1、宗教影响

在美国,宗教制度的影响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美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基督教教义中有罪富说。“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进针眼还难。 唯一的途径是将自己的全部财富捐赠给社会”。这种文化信仰深深扎根于美国人的骨子里, 人们认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美国富有的人仅仅是财富的保管者。相对于美国人深受宗教的影响,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没有主流教派信仰,缺乏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不能盲目跟随美国人的信仰,但也不能遗忘中国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

2、思想认知的差异

这里存在个人主义与父爱主义的思想认知差异。

美国人怀疑政府的公共慈善事业存在低效率和腐败现象, 因此更愿意投身私人慈善事业。

中国的儒家思想形成浓郁的父爱主义传统。中国人对政府为官者崇拜、信任,称其为“父母官”,并习惯于一切听从政府为民做主。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曾指出,在中国,慈善事业由官办, 我国的基金会大多来源于政府各部。

3、父母教育理念的不同

卡内基有句名言:死后留下大笔财富的人是可耻的。这句名言已成为美国一百多年富人做慈善事业的某种驱动力和信仰。中国父母不在乎自己吃苦打拼,却让孩子少吃苦奋斗。这种教育理念的差异,导致中美人对捐款意识的态度差异。

4、慈善教育制度不同

美国人很重视慈善教育。在美国,无论是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参加志愿者活动,是学生业余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而参加社会慈善活动被看作是大学录用的必要的评测指标。

当人们审视中国的教育制度,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背负着学习文化课压力。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大力提倡更多关注道德和适应现实生活的实际应用教育,但效果甚微。入学考试依然被作为中国学生升入大学的唯一的测量标准。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之下,中国的学生和父母几乎忽略了慈善文化的存在。仅仅当遭遇大的灾难时,学校才会组织活动,提倡学生们捐款捐物,有的学校甚至强迫学生捐出一定数目的款项,导致慈善教育略显被动。

5、中美捐赠制度差异

美国政府对慈善事业支持,一方面是对企业和社会成员的慈善捐献给予相应的免税待遇。此外,美国政府承认慈善组织的独立社会地位,并对有关慈善组织或机构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

在中国,只有极少数慈善机构获得了政府的特别许可,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织。目前,我国企业在捐款时,在应纳税所得额的3%以内,企业可以享受免税待遇,一旦捐款金额超过3%,企业就得为所捐款税纳税,不少民营企业家认为,做善事还要上税,打击了其捐款的积极性。

二、中国慈善文化构建的可行建议

1、完善中国的慈善法规

中国政府应该大力推动慈善事业,社会捐赠管理和激励制度,志愿者服务规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捐献的资金要加强监管,资金去向公开、透明。注重媒体的力量,通过各种渠道,电视、杂志、报纸、无线电广播及互联网对慈善事业广泛播报。资金的使用效果, 一经公布, 就可以使公民看到自己的捐助所发挥的作用。

2、大力发展慈善组织

一方面,我国慈善组织过少, 在社会上没有号召力, 无法形成广泛影响。另一方面在于我国慈善事业目前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大多数慈善组织由政府一手经营而非个人行为。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路径多是自上而下的, 这样就无法真正调动全民众的巨大力量。而且容易产生贿赂与权力滥用等不良行为。 应当大力发展各种慈善组织, 进行合理布局, 形成系统网络, 建设专业队伍, 通过定期开展活动使慈善事业逐步发展壮大。

3、弘扬我国传统慈善文化

我们在培育与建设我国现代慈善文化时, 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慈善文化的传统源流。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慈善文化的渊源,树立现代公益慈善观, 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借鉴美国先进的慈善理念

美国基于利他与利己相结合的互惠主义,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慈善文化价值观。它以“自愿、非酬和利他”为三要素的志愿精神, 是民间组织发展的原动力, 我们尤其要大力吸收和广泛传播志愿精神,激励国人的义工服务,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其次,学习美国,推崇公民的给予自由。人们在行使这种道德权利的过程中能获得精神满足和人格成长。

5、提高国人的慈善文化意识

公众的意识在慈善文化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公众的人文主义意识,社会责任感,把持对财富的正确态度。为了赢得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媒体起决定性作用;为了培养公众的爱心,幼儿时期是一个形成乐于施恩习惯的重要阶段。意识培养始于教育。学校应该提供慈善教育讲座和相关课程。组织参加社会实践义工活动。总之,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Helen Li.中美慈善捐赠数据对比解读,2012.7.

[2] 刘璐.解读中美慈善差异走出慈善文化的“沙漠”[J].中国商界,2011.3.

[3] 朱航飞.美国人为何热衷慈善[J].发现,2010(09).

[4] 中国为什么没有慈善家[J].凤凰周刊,2010(02).

[5] 郑功成.中华慈善事业[M].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山中避雨范文第5篇

关键词:线条;块面;色彩

一、尖锥"毛笔"和扁平"刷子"的差异

(一)毛笔与笔刷

中国绘画中用的毛笔是用富有弹性的兽毛制成的一种圆锥形的工具。它最前端是一个尖锋,长长的笔毛构成的圆锥体能蓄含一定量的水,当它饱沾墨水之后,轻按纸上便是一个小"点",重按变成大"点",顺势拖画就成为"线"。轻按与重按随时变换,所画的"线"就能出现粗细的变化。在中国山水画中,画家依靠"线"来塑造山石的特性,形成各种含义迥异的"线"以及各式各样的皴擦法。

西方画笔同样也是把动物的鬃毛绑成一束装在一个套管里或直接绑在木棍上,称为油画笔或刷子,其基本形态是扁平体,齐锋,胴体比较短,大大限制了画"线"的能力,按到布面或纸上,出现的形状主要是一些大小不等的"方块",也限制了运用稀薄的颜料,只适用于涂抹稠厚的油彩或粉色。油画笔中也包括一些平头、圆头或榛形、扇形等形状的笔,专门用于处理每笔颜色与颜色之间的交界部分。

(二)书法性与塑造性

宗白华先生说:"引书法入画乃成中国画第一特点"。山水画是靠点、线的笔墨组合运用营造画面的结构,点和线的运用是要讲究骨法兼力的,而笔力深浅全在书法功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书画同源"。线的断连、粗细、长短、急缓、枯润等不同的艺术效果,使画面像音乐一样具有生动的节奏和韵律,并追求气韵生动、形神合一的境界。

西方绘画强调一种特殊的技巧就是"塑造",用色彩、明暗将形体立体化起来。物体都是有外表曲折的面构成,不同角度的面构成的关系都是影响造型的因素,画家可以运用颜色摆出的笔触将不同色调、角度的面组合在一起,形成有体积感的形象,寻找光的来源,确定受光的高点、曲面以及转折和穿插是如何在形体上分布的,用白色颜料提出受光部分,增加形体的体积感。

二、"点线结构"与"块面组合"的对峙

(一)、平面与立体

1、线条与块面的艺术

线是中国绘画的灵魂,最基础的语言构成形式。正如潘天寿所说:"吾国绘画以线为基础"。线的出现是画家的主观创造,是通过对客观物象简练地概括抽取出来的符号化语言。中国山水画中的线,不仅是物象"形体"的表现,而且还是物象"质量"的表现,通过运用不同性质的线条皴法去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质感、气度、神态,并且将画家对物象的不同情感恰如其分地融入其中。

西方绘画中线条的作用在于表现形状、轮廓等造型功能,附着于形体和曲面。画家在符合光学原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的作用,运用模糊技巧,灵活地表现瞬时万变的大自然及自身的情感,说明了光影、体面是主要的造型方法,将高起的地方塑造出来,强化形体、空间的三维虚拟纵深感,加强边缘线的清晰度,突出形体和空间的立体感。

2、心师造化与摹仿自然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重在感悟,画家以主观、经验的观点看待客观事物,采取散点透视,"身所盘桓,自所绸缪",以游动的视点为基础所形成的二维空间,重在写意传神,并不着意于具体物象的"形似",而是以情造景,因心造境,创造出一个"移生动质,变态不穷"的艺术空间。如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作者将千山万壑、重峦叠嶂、江湖水泽、烟波浩渺的美丽景色缩小收入一幅长长的画面中,当观者的视线随着画卷向两边移动时,会很自然地从一个景色过渡到另一个景象,是形式内容高度完美和谐统一的体现。

西方画家往往是用几何学、物理学的眼光观察客观事物,采取定点透视、明暗重彩的画法,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维空间,追求一种如实、乱真的艺术效果。面对实景,画家通过最理性的把握按比例,讲究透视,做到秩序井然,物我分明,将自己对画面的处理一步步地表现出来,以求最佳视觉效果。如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林荫大道》直观地说明了焦点透视的原理,一条与视线平行的马路在地平线上消失成一个点,形成典型的视觉效果。通过某时刻、某个地点的静态时空去理解自然和画中的景象,达到感染观众的视觉效果。

(二)类相与质感

1、随类赋彩与色彩经验

谢赫的"随类赋彩",是关于中国画色彩法的最早概述。山水画中笔墨和色彩是一幅作品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将墨与色高度统一,才能在绘画作品中体现画家自身的个性特征。所以只有墨与色在画面中以互为依附的关系出现,才能使画面做到"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墨与色在使用比例上也会影响画面的色彩效果,墨、色的浓淡虚实对比所产生的相互关系是影响画面墨、色视觉比例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色、墨之间的虚实关系,水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通过水的调合,色、墨交织,才能使画面呈现出丰富多变的内容,也增添了山水画的韵味。

西方绘画强调光谱色,在光的作用下,讲究明暗,运用光线与色彩的写实表现能力,刻画形象的真实性,创造出逼真的质感、体积感。从造型、透视以及光学原理的研究要求绘画色彩和自然一样,通过视觉感受遵循物体原有的色彩去画,注重造型感、触觉感,强调色彩的视觉真实,追求科学的色彩规律。同时,油画颜料的优势在于调出的颜色在干燥后变化不大,能表现出丰富的色调和层次。总之,西方风景画的色彩感说到底是对光色的一种明暗感受力,画家只有通过不断的分析、比较,才能更好地把握画面整体的色调与局部色块之间的关系。

2、"黑白"与光影

中国绘画以黑白体会阴阳之道。老子云"知白守黑",山水画中的江河飞瀑、山光云雾、通幽的小径都是用留白显示的。宗白华说:"中国画的空白在画的整个的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所以,一幅山水画中的空白,是"计白当黑"的,以空为有,是留给观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生动之气韵笼罩万物,而空灵无迹,故在画中为空虚与流动"。

西方绘画使用明暗光影造型法,当光源照射到物体上后物体表面就会出现明暗不同的变化,受光面叫做亮部,背光面为暗部,光线被物体折断时形成暗部和投影,物体受光面向暗面的转折处,为明暗交界线,物体暗部受到周围物体亮部映射的面,是反光面,物体亮部反射出光源的亮点称亮光。通过对明暗不同变化的刻画表现,就可以使物体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三、中西绘画造型语言的不约而同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文化形态造就了中西绘画的趋向不同,突出特点表现为表现与再现、诗的意趣与实境模拟、内在精神与外在感觉。其共同点都是对自然物象的诠释方式,体现了画家们的精神世界以及对生命体的感悟。中国山水画的造型语言是笔墨,依附于线条,通过用"线"衍生而来的各种皴擦法来塑造山石、树木、流水等的特性,运用散点透视,以游动的视点为基础形成的二维空间,重在写意传神,以情造景,因心造境,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西方风景画的造型语言是光影色彩,其空间构造、形象塑造通过笔触去表现,强调写实性真实地摹写物象,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显现出三维空间,用块面和明暗来表现物象,加之光影与色彩,来增强画面的体积感与真实感,使画面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美术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美与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郑州大学

创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