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警察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无痛性结肠镜检查及治疗282例,其中男162例,女120例,年龄在15~78岁。
1.2 方法:首先在供养系统、负压系统、麻醉急救设施完善的无痛内镜检查室,选择粗大血管建立静脉通路,患者取左侧卧位于检查台上,摆成肠镜,监测生命体征,氧气吸入,由麻醉师给药,保证患者无知觉和体动。开始结肠镜检查。检查结束后患者由医护人员继续观察直至完全清醒。
1.3 结果:2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此项检查,在检查完毕后1~10im既清醒,无一例发生麻醉意外及内镜并发症,患者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满意率100%。检查后患者均有不同的头晕、乏力,但均与1im内自行缓解。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行无痛结肠镜检查前,患者由于对麻醉状态下行结肠镜检查缺乏了解,易有紧张恐惧和怀疑的心理,担心出麻醉意外及内镜检查时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为了患者能接受治疗,减少恐惧和紧张,护士给必要心理疏导并向其介绍此项检查的安全性和成功例数以及应对意外我们所采取的紧急措施。使患者相信能欣然 无痛结肠镜检查。
2.2 检查前准备:①病情了解:护士尽可能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怀孕哺乳史及月经史,了解患者有无心、肺、脑疾病及严重程度,并在检查前经麻醉师会诊,对患者进行认真评估。②肠道准备:指导患者术前一天吃软食,术日晨空腹,早6点开始冲服硫酸镁30mg,5分钟后进行饮水2000~3000mL水,待大便呈清水样说明肠道清洁干净。患者在麻醉前8小时禁食、水。③术前准备 :仍要安慰鼓励患者,减少心理恐惧,让患者取正确,吸氧,备好多功能监测仪测量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并作好记录,备好抢救措施及药品。
2.3 术中护理:护士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持续吸氧,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由麻醉师给药使患者迅速进入睡眠状态,既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医生开始进镜,当肠镜通过乙状结肠、脾曲、肝曲困难时需要护士配合医生同时完成,要求动作协调,确保镜身顺利进行。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及过敏反应,预防检查中并发症的发生如肠穿孔、肠出血等。
2.4 术后护理:检查结束后待苏醒后即可停止吸氧,并由专人观察和护理,直至完全清醒。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由家属陪同下方可离院。像患者和家属交代相关注意事项,瞩其术后当天不能骑车、开车、登高或从事高空作业。同时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如有便血及腹痛及时就医。
3 讨论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行政垄断;垄断高额利润;危害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08-0013-03
[作者简介] 邢方,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陕西 西安 710061)
一、行业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各行业间工资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增长态势,一些垄断性行业、新兴行业的收入增长较快,而一些基础性行业的收入增长较慢,形成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特别是这种收入差距在垄断行业与基础产业之间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可划分为20多个大行业和50多个小行业。按大行业来分,2000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业13729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5132元,二者相差2.68倍;2003年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2244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6969元,二者相差4.63倍;2004年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4988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7611元,二者相差4.60倍。若按小行业来分,2000年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当中的航空运输业21342元,最低的是采掘业当中的木材及竹材采运业4535元,二者相差4.71倍;2003年最高的是金融业当中的证券业42582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当中的林业6139元,二者相差6.94倍; 2004年最高的是金融业当中的证券业50529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当中的林业6718元,二者相差7.52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收入最高和收入最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甚至可能已经达到10倍以上。
本来,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竞争机制的作用,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不同行业之间出现的收入差距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种现象在国际上也很普遍,比如在美国,律师、牙医、投资银行、软件等行业的收入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但问题的关键是,在我国现阶段行业收入差别巨大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它主要存在于众多的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之间,这就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思考。
二、现阶段垄断行业高额利润来源及合意性分析
造成我国现阶段行业收入悬殊巨大的根本原因,说到底就是垄断!所谓垄断,最一般的说法就是指在一个产品市场上只有一个买家或卖家;所谓垄断行业,也就是指一个厂商或几个厂商把持了或接近把持了某个行业的生产或销售,形成一个行业一家厂商独占或一个行业几个厂商独占的状况。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凭借独占的垄断地位,制定垄断高价,获取垄断利润。
一般而言,因为达到这个独占地位的成因不同,垄断行业可分为市场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三种情形。(1)市场垄断。就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过程中,企业通过独特的资源禀赋、技术创新和发明以获得产品的独特性或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排挤竞争对手并获得独占地位的目的,这便是所谓的市场垄断。这种因企业家行为而引起的垄断,给企业带来了高额的垄断利润。(2)自然垄断。由于生产技术上的规模经济,一些产业需要巨大的一次性投资才能形成供给能力,而这些投资一旦发生,就成为“沉淀成本”,在此情况下,独家垄断经营被认为是有效且稳定的产业组织形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垄断”,例如:水电业、燃气业等就属此种形式的垄断。这种因企业的性质本身而引起的垄断,无疑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3)政府垄断。就是依靠政府制定的法令或行政规章等制度性安排,限制市场进入,获得对市场的排他性独占,这种则被称为“法定垄断”或行政垄断,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金融业、邮电通讯业、航空运输业等。这些企业凭借政府的政策保护,从而也获取了超额的利润。
由此可见,上述三种形式的垄断行业均能获得超额利润。所以,厂商总是尽可能寻求独占或接近独占一个市场,以求高额垄断利润的获取。那么,他们所获取的垄断利润都是合意的吗?本文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决定垄断利润的社会合意性与否的前提是要看垄断的成因。也就是说,那些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技术创新和发明以获得产品的独特性或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排挤竞争对手并获得独占地位的市场垄断行业,其获取的超额利润是合意的。因为,这些企业正是在竞争过程中以较高的效率逼迫竞争对手退出,甚至形成独家经营局面的,这样的垄断结构反而是市场最有效率的结构;而且只要政府没有强制禁止进入,则该企业始终面临潜在对手的竞争压力,垄断与竞争是并存的,因而市场始终是有效率的。即便这类厂商存在垄断高额利润,只要他们是依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获得的,其给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不管有多高,都会构成其经营成本的一部分,竞争性市场过程会对它形成内生的硬约束,它并不会侵害社会福利,所以,这样的垄断从经济效率上看,应当受到社会的承认。只有那些依靠行政权力限制市场准入的行政垄断,才会真正妨碍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率;只有依靠行政权力创造的垄断利润进而转化为职工的高收入、高福利才是非合意的,有悖于社会利益的,理应受到社会的限制。
三、我国垄断行业的特点及其危害
我们知道,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几乎垄断了所有的行业。显然我国垄断经济生成的背景并非是市场发展的结果,而是凭借行政权力人为形成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现代经济学的引入,自然垄断理论才被引用到我国经济生活中。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来自于计划经济的转型,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有计划经济的印迹,行业垄断的形式表现出独有的特点。
首先,关于行政垄断。客观地讲,政府在某些行业设立垄断,创办国有企业,并以法律政策维持其垄断地位,其目的从经济角度看,主要是为了提供私人企业所不愿供应的商品或服务;从政治角度看,则是为了增进社会的公平。比如,在市场大幅度波动的时候,国有企业可以作为缓冲器;或者通过其较为平均的分配,拉平社会的收入差距。但现实却恰恰相反,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这些国有垄断企业员工的实际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幅度更加惊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在今年5月19日召开的第三届薪酬管理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披露,某市电力集团公司一名普通职工的月工资不到6000元,加上奖金、住房公积金及各种补贴后,其年薪可达到15万元,相当于全国城镇职工年均工资的8倍多。不仅如此,更糟糕的是在同一企业内部还延续着国有企业的痼疾――平均主义。因而行政垄断并没有起到其所预想的作用,反而让这个行业本身成了诱人的寻租对象。
其次,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使得我国自然垄断企业明显呈现出政企合一的体制特点。事实上,不仅自然垄断如此,而且由于我国现阶段自然垄断与竞争性行业的界限并不明显(因为我国竞争性行业不是在市场竞争中自然演进的,因此要将竞争性行业与自然垄断行业区分开来十分困难),这便为现实中更多行业以自然垄断为借口行行政垄断之实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更有甚者,一旦某一行业划定为非竞争性行业,其利益相关者便会利用人们认识上的模糊性来获得更大的垄断利润。虽然自改革以来,我国就提倡实行政企分开,但由于政府几乎仍然完全拥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用企业,并禁止竞争者进入,大部分公用企业长期实行的是事业化管理体制,即企业的市场经营与行业管理相结合,有着双重的法律地位。一方面,作为供应自来水、煤气、电力,提供运输、邮电和电话服务等具体业务的实际经营者是民事主体,另一方面,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上,又处于行业管理地位,是管制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因此是行政主体。这些公用企业具有明显的“政企合一”甚至“政企同盟”的特点,使得我国的公用企业具有明显的利益刚性。
上述我国垄断行业的特点,即“特殊的行业地位、行政权力的介入、个别行业占有全国人民资源来获取超出一般行业的利润”,致使垄断性行业与非垄断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直接造成了对社会效率与公平的巨大危害。
1.垄断行业的存在,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降低了行业内技术革新的兴趣和热情,而“垄断福利”的存在,又影响了行业竞争力,使得市场资源配置处于低效率。首先,垄断行业在国家行政性垄断保护下难以进入市场竞争,其劳动的低效率为垄断价格所掩盖;价格的市场导向作用被扭曲,劳动的价值无法接受市场的鉴别,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由此而降低。其次,“垄断福利”的存在加大了行业运行成本,影响行业竞争力。据《东南快报》的消息称,厦门市公交总公司停用家属卡、职工卡等3类公交优惠卡后,每年至少可为公司挽回高达700多万元的经营性损失。“垄断福利”数额庞大,必然加大企业运行成本,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额就会减少,行业的竞争力也将受到严重削弱。
2.垄断高额利润进而转化为行业内职工高收入及“垄断福利”的存在,使得正常的薪酬收入均衡遭破坏,收入与工作价值严重背离,加剧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首先,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复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高于简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相应地,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应该与其劳动贡献成正比,即一个优秀人才的收入理应高于一个普通职工的收入。但是,如果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都相同的不同职工,只因他们所处的行业不同(垄断行业和竞争性行业),却使他们的收入差距高达10倍以上,便无法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了。这个现象的唯一解释就是垄断的存在使得正常的薪酬收入均衡遭到破坏,收入与工作价值严重背离。其结果必然破坏社会的整体公平,最终影响社会的稳定。其次,从经济学上讲,这种行政垄断所造成的经济危害不仅是过大的收入差距,而且还涉及到就业民生问题。因为,一方面国家维护垄断行业的垄断权,阻止了这些行业的就业吸纳容量,由于没有更大资本进入行业,不能发展起更多的企业,就不能吸纳更多的就业。另一方面,这些具有“国民经济命脉”的公用行业对其他行业具有巨大的牵制作用,如果这些行业价格过高,就会使其他行业的经营效益下降,从而使其就业容量减小。以电力业为例,如果电价从目前的每度0.5元上升至0.7元,那么人们对家用电器的使用量就会减少,所有家用电器生产行业就不得不收缩生产,从而使其就业容量减小;再比如石油价格上升,就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销售量,从而使汽车生产相关行业景气度下降、就业容量下降。
3.垄断高额利润的存在,加剧了行业内的腐败,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首先,一些非垄断行业的人员,特别是政府部门及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人,不仅他们自己,而且会将其子女、配偶以及各种有亲缘关系的人都往垄断行业里塞,使垄断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下降。其次,为了维护垄断行业的垄断地位和既得利益,一些垄断行业的领导也会不惜慷国家之慨,尽力制造关系网,加固与政府的利益纽带关系,以达到既为行业职工谋取和保持“垄断福利”的目的,也为个人谋取私利的目的。所以,垄断必然产生腐败,妨碍社会进步。
4.垄断高额利润的存在加重了全社会的行业歧视,间接造成了社会产业结构的比例失衡。据一项资料显示,2005年在陕西招生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不足招生计划的20所院校(理工类一批重点)中,就有6所属农林类大学;另据调查,在西安市某重点中学2006届的高中毕业生的报考志愿中,第一志愿报考农林院校就学的人数寥寥无几。这个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即目前的行业收入差距问题已不可避免地对高考毕业生的就学方向产生了影响,也就是说,在人力资本投资取向上,整个社会存在着行业歧视!这个局面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便会使本来就相对落后的农林牧渔业,更加丧失人力资本支持。
四、消除非市场化因素,缩小行业收入差别
由于行业垄断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公共性质以及相当程度的权力背景,因此,必须消除非市场化因素对经济的干预,才能缩小行业收入之间的差距,对此政府应负起一定的责任。
1.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切断垄断行业与政府部门的利益纽带,使政府部门成为市场监管者而非参与者。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是竞争。竞争与垄断是一对对立的范畴,消除垄断利润,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只有在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打破现有的垄断经营的格局。因此,要努力降低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让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与竞争。逐步构建垄断行业的有效竞争格局。其次,要规范政府行为。具体来说,就是要切断垄断行业与政府部门的利益纽带,实现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使政府部门成为市场的监管者,而不是市场的参与者。要严防垄断企业借行政之力搞垄断和腐败。第三,结合垄断行业的改革和重组,完善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收入分配的产权约束。(1)加快垄断行业内部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垄断行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逐步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接轨;(2)采取规范办法,将垄断收益的大部分收归国家财政,对留归企业的垄断收益,政府要严格监督管理;(3)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强化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对工资增长的约束作用。
2.在提高行业效率的同时改善公平。(1)在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实行统一的收入税制和收入申报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税制,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2)完善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外部监督机制。在目前市场经济不是很完善的环境下,要尽快消除“垄断福利”,就必须建立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监督制度。实行规范的听证制度、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对垄断行业的各种税收、价格等方面加强调控措施。
此外,实行政府有倾向性的财政补贴,加大政府对基础性行业的科技扶持力度,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从而提高行业内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也是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苏海南.行业收入差距拉大,分配制度亟待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06-03-28.
【关键词】急性淋巴结炎;抗生素;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61-02
儿童发生颈部急性淋巴结炎的概率较大,大多数是因为龋齿、肝胃火毒等疾病引起的,在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侵袭下发生感染,冬春季节寒冷易发此病。儿童由于淋巴结发育还未完全成熟,淋巴小叶的位置分隔并未清晰,在淋巴滤泡未形成前被感染会加快炎症的扩散运动,导致颈部多处位置淋巴肿大,多数出现在颌下和颏下位置,如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会导致淋巴结继续蔓延和扩散,严重者危及生命。我院选取了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普外科进行颈部急性淋巴结炎治疗的患者40例,对其使用三黄二矾膏配合抗生素治疗的方式,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普外科进行颈部急性淋巴结炎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治疗组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维持在6个月-13岁之间,平均年龄7.1岁,其中有14例患者颌下出现淋巴肿大的现象,11例患者发生在颏下部位,7例在枕后位置,剩余8例肿大在耳朵前后位置,有28例患者都是颈部单侧出现淋巴肿大的现象,剩余12例在颈部双侧均发生淋巴肿大的情况;对照组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维持在6个月-12岁之间,平均年龄7.2岁,其中有15例患者颌下出现淋巴肿大的现象,10例患者发生在颏下部位,6例在枕后位置,剩余9例肿大在耳朵前后位置,有27例患者都是颈部单侧出现淋巴肿大的现象,剩余13例在颈部双侧均淋巴肿大。经询问和检查发现多数患者有过扁桃腺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经历,少数患者患过头皮感染、龋齿。患者发生淋巴肿大后在6h-15天内均来就诊;检查发现患者肿大淋巴结数目在1-12枚之间,平均5枚,最小淋巴结的面积为1.0cm×0.7cm,最大淋巴结如同鸡卵一般体积,多数患者肿大淋巴位置都较硬,用手触动会有疼痛感,接触时并未感觉有波动,多数患者由于淋巴肿大而出现发热的症状。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因素,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针对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抗生素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苯唑西林、头孢拉啶、阿莫西林等药物,使用静脉滴注或口服的方式均可,抗生素用量按照患者的体重进行准确计算和确定。针对治疗组40例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联合三黄二矾膏进行治疗,药物枯矾、明矾、雄黄、大黄、黄连的配比为3:2:4:3:3,将药物研磨成细粉,使用120目筛进行筛选,将凡士林放入药末中调匀,将糊状三黄二矾膏涂抹在患者淋巴肿大的位置,涂抹厚度约0.25cm左右,使用消毒纱布和胶布进行施压稳固,保证一天两次的换药频率,规定4天一疗程。记录患者症状减缓情况以及使用疗程。
1.3 疗效判断 患者经过治疗后颈部淋巴肿大的症状均已消失,即可判断为治疗显效;患者治疗后淋巴肿大的数量有所下降,体积开始缩小,之前的症状有了大幅度改善,即可判断为治疗好转;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毫无改善,甚至发生病情加重的现象即可判断为治疗无效。
2 结 果
治疗组采取三黄二矾膏配合抗生素治疗颈部急性淋巴结炎95%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3 讨 论
患有急性淋巴肿大的患者会出现淋巴结增大、触摸疼痛等现象,等待6-11天即可发现淋巴周围的组织开始发生肿胀现象,颈部皮肤偏红且硬,等到疼痛加剧到一定程度且波动感出现时则可进行流脓处理,大约半月就会完全痊愈,患有淋巴肿大疾病还易出现发热、尿赤等情况,等待痊愈后此类症状会随之消失。婴儿及儿童发生急性淋巴肿大的概率较大,由于扩散较快导致发生败血症的人数较多,必须采取迅速、科学的治疗方式才能防止严重情况的出现。我院针对40例急性淋巴肿大患者采取三黄二矾膏配合抗生素治疗的方式,考虑到患儿难以服下苦涩的中药,使用中药外敷的方式无疑容易被患儿接受,并避免了手术引流治疗带来的痛苦。所用黄连、大黄、雄黄等药物均对机体产生了清热解毒的作用,将淤结散开,而枯矾和明矾起到了消肿、杀虫的效果,多种药物联合起来自然可将肿核消除,避免淋巴结继续扩散。外敷药治疗颈部急性淋巴结炎使用一疗程便可有好转迹象,淋巴结肿大位置开始消失,如果出现化脓现象采取手术引流出来即可。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技能竞赛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0-02
手术技能操作是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临床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举行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既是对学生掌握的手术技能操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估,并且对于改进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更好的收集同学们对机能实验技能竞赛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竞赛活动的开展,促进机能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针对2010级参加竞赛的临床专业学生展开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以期为以后的实验教学及开展竞赛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此次问卷调查针对参与机能实验技能竞赛的2010级临床专业同学开展。调查采用无记名填写方式,共随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以此了解机能实验竞赛对临床专业同学的影响以及同学们对竞赛的看法和建议。
二、结果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①99%同学认为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是很有必要的,并表示会继续参加这种比赛;仅有1%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②对此次竞赛的难易程度,92.2%同学认为难易适中;1.5%同学认为竞赛题目较难;另有6.3%同学认为竞赛题目较容易。 ③98.4%同学认为参加竞赛并未增加额外的负担,仅有1.6%同学觉得参加竞赛负担有所增加。
从表2中可以看出:①所有参与调查的同学都认为机能实验技能竞赛能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②97.4%的同学认为竞赛对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帮助;2.65%的同学认为无帮助。 ③98.4%的同学觉得技能竞赛对提高基本实验技能有帮助;1.6%的同学认为无帮助。 ④94.6%同学认为竞赛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实验教学内容;5.2%的同学认为无帮助。 ⑤96.4%的同学认为竞赛有助于夸大知识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6%同学认为无帮助。 从所有调查问卷的整体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同学对机能实验技能竞赛的态度是肯定和支持的。见表1、表2。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基本实验技能
作为临床专业的学生,练好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加强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同学们在实验课上的练习机会远远不够,所以增加手术技能操作练习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操作练习,熟悉、掌握实验课所学的内容,是实验课有益补充。这样既为竞赛做好了准备,又使实验课得到了重视。通过反复地练习,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实验操作更加规范,更加熟练。
2.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验竞赛与实验课相比,其形式更加活跃,内容更加新颖,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有竞赛就有竞争,就有前进的动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积极练习操作准备竞赛的同时,同学们更是摆脱了以往对待学习懒惰的情绪,除了复习理论知识,还上网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了解实验过程中突况的处理、实验动物的正确选择等,积极主动地备战竞赛。通过竞赛,同学们既巩固了理论知识,有扩大了知识面,并且是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相互协作的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
在竞赛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及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及时正确的处理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是对同学们的一种考验,这无形中就使同学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竞赛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而且操作时间有限制,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就要注意培养默契合作的精神,增加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并且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优质、高效的完成整个实验。每个成员都要具备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关键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文明的进步的标志,是弥补自由市场经济缺陷、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安全阀”,是社会收入的“调节器”,社会矛盾的“缓冲器”,社会安全的“保护器”。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国家政策的偏向,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城乡社会保障呈现相互独立且不同的制度格局。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总体呈现出社会保障水平低、项目少、应急性、短期性以及社会化程度低等特点。导致农村居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共同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延缓了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1]。
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表现
1.社会保障模式依赖路径差异。中国城乡社会体制是沿着两条不同的轨道发展和演变的,城市社保制度的基础是城市的工业制度,是随着企业生产和分配制度的演变而变迁的。大体经历了劳动保险制度、国家责任性企业保障制度、企业责任性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家庭保障模式,大体经历了家庭保障+政府社会扶助、集体保障+国家救助、家庭保障+国家救助、家庭保障+社会保障试点、家庭保障+国家救助 [2]。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社会化程度低、非制度化等特点,而且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筹资模式差异。社会保障筹资模式有:现收现付或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中国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是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账户模式,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例,城市居民的养老金由企业承担其工资的20%,个人承担8%,政府给予以一部分的财政补贴。农村是完全积累账户模式,即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模式进行筹资。
3.社会保障水平差异。社会保障水平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成员所提供的社会保障范围和社会保障基金的量的总称。社会保障的范围通常是由社会保障的项目的多少来反映,保障的范围越多,社会保障的范围就越广,社会保障水平就越高。2007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182.4元/人月,平均补差水平102元/人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70元/人月,平均补差水平37元/人月[3]。
4.管理体制差异。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已拥有较为充足的专业社会保障管理及经办机构,并拥有大批高素质专业工作人员,同时已建立了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系统。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机构成立晚,同时成熟度低。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城市是中央机构要求人力资源部与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而农村则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下属机构来管理,各部门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运行效率低,运作不规范。农村保障资金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的,资金被挪用的现象也比较常见。
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差异化的原因
1.城乡固化的二元经济结构未能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必经的过渡阶段,是指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4]。建国以来,中国为了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政府用行政手段将城乡分开,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形成了一套城乡二元体制。城乡经济的固化相应的形成户籍制度、劳动分配制度等二元体制。在这些固化的体制下,城乡之间的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出现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城市“民工荒”并存的局面。在固化的二元社会经济制度下,相应的就形成了城乡分治的社会保障制度。
2.财政支持力度不平衡。按照社会保障的基本出发点,社会保障应该首先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应该对自我保障能力弱的农民加大保障资金投入,但是国家对城市社会保障的补助要远远大于农村的社保补助。一方面,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筹资模式,对于各种社会保险的缴费水平、缴费主体、缴费方式都做了详细的、完整的规定,保证了社会保障资金能够按时的存入居民的账户中。而在农村的社会保障中,制度体系不完善,对筹资方式也不尽完善,因而筹资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国家对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的补助资金比较多,但对农村的社会补助很少,绝大部分靠农民自己出资,大大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3.农村居
民不公平待遇。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物品,是公民应得的一项基本权利,应该为社会每个成员所平等享有,政府应该无差别地提供这一公共物品,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方式。在城市,政府建立起了一系列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众多的保障项目,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高,城市居民享受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但是政府在农村却没有建立相应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总是以财力有限、农民有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等借口拖延。另外,随着经济日益快速发展,中国农民日益面临多重风险的考验,传统的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减弱,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日益强烈。而国家对农村财政资金的投入却没有相应的增加,政策支持力度也没有相应的提高,漠视农村居民的权利,是对农村居民极大的不公平待遇的表现。
4.根深蒂固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观念。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决定农民拥有土地权利并终身受到土地的保护,因此,在人们眼中农民有保障,相对于城镇居民,失去了工作后就断绝了经济来源而言,农民至少还有土地作为其经济来源保障生活,这就使得政府忽视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从而制约了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5]。此外,中国长期形成的传统意识认为:养儿防老、有土地作保障等,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抑制了农村地区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使得政府忽视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路径
城乡差异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给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必须改革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应有功能。
1.确立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公平理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农民实现社会公民基本权利的制度特征,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居民不公平。从公平的角度,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覆盖所有的农村居民,即不论收入的高低、不论职业种类,只要是在农村领域上生活、工作和劳动的居民都有参加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应惠及所有农村居民 [6]。因此,从城乡统筹,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角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城乡衔接为前提,以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的流动和城市化,促进城乡的公平,实现和谐社会。
2.对现存相关制度进行有效整合和完善。本着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要求,对于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进行梳理,合理的方面继续保留,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需要补充的地方进行补充,从而形成一个既能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又能适应农村居民不断分化特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就要求要设计一个适合纯农民、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对于三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分别设立。对于村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实行农保,主要以土地保障为主,设立较低的社会保障标准,同时也可以实行自愿参保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可实行“一卡通”的社会保障模式,以适应农民工较强的流动性的特征。同时可以根据农民工的经济基础自愿选择农保还是城保。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应该是加入城市的社会保障模式,但是由于失地农民的经济基础有限,政府可以给予补贴,对于个人账户的缴费标准放低些,社会统筹部分的比例放大一些。
3.建立资金支持体系、构建稳定的资金保障体系。 在筹资方式上,根据社会化、多元化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受益主体,确定不同的资金交付方式和缴费标准;建立集体、社会等外部资金的支持体系,同时在农村,对于有经济条件的,可以加入商业保险,参保方式可以实行多样化的模式;对于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方面的问题,应该结合中国农村的金融市场改革与政策的调整导向,明确农村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资金的运行模式和有关部门对资金的监督管理模式。
4.工作要循序渐进、逐步实现一体化。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要求高度的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从面对的客观问题出发,必须循序渐进。首先,在农村,可以根据农民的经济条件和认识程度,有差别的进行社会保障的推行和实施,然后带动符合条件的和有能力的农村居民参保。其次,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由于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高,但是社会保障的缴费水平也高,很多人不愿参保,因此有必要降低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应的降低社会保障的缴费标准,逐渐的实现城乡社保制度的一体化。最后,由于农村居民一直受小农意识的限制,将土地作其唯一保障,对于社会保障的意识比较淡薄,需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加大对社会保障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喜梅.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战略初探[j].人口与经济,2010,(4).
[2]杨翠迎.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
[3]中国统计年鉴[k],2008.
>
[4]邓大松,刘昌平,等.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