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药川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一些老药派上了新的用场,川芎便是其中之一。川芎的主要成分有:四甲吡嗪即川芎嗪、阿魏酸、川芎酚、川芎内酯、槁本内酯、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甾醇等。味辛、微苦、性温,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作用。近年来不仅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还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1 临床作用分述
1.1 治疗冠心病:自1990年以来, 鲁喜泰[1]应用川芎嗪注射液、镁极化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液治疗冠心病134例,取得良好效果。
病例诊断采用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诊断依据,全部为住院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同时合并Ⅲ期高血压的患者不列为观察对象。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可使用强心、利尿药物,心绞痛者可用硝酸酯类药物。临床症状治疗结果:见表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观察
注:P < 0.05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疗效:见表2,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 2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疗效观察
注:P < 0.05
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冠心病伴有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在接受分组治疗的同时,服用心律平1周,室性早搏得到控制后,停用心律平1周观察心律失常复况见表3,其结果是治疗组复发率低,对照组复发率高,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 3 心率失常控制后停药复况
注:P < 0.01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药物配伍亦无不良反应[2]。治疗组配伍后外观澄清,静置24h无混浊或沉淀发生。
川芎嗪为川芎的提取物[3],有明显扩张血管作用,改善冠脉流量及心肌营养,具有稳定离子内流的良好作用,也具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两组病例均使用了心律平口服,停药后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1.2 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孙立[4]等自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结果如下:两组对比P
表4 治疗组与西药组疗效比较
有关文献报导指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西药组所采用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具有抗血栓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配合脑组织注射液,能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脑细胞的代谢,治疗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70%。
1.3 治疗偏头痛:偏头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特征。应用川芎茶调散为主治疗偏头痛35例,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2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63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符合《实用内科学》中有关偏头痛的诊断标准[6]。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28例。
疗效评定标准[7],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6个月内未复发;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6个月内复发次数显著减少;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有所减轻,但6个月内复发次数无明显减少。两组疗效的比较,见表6:
表6 两组疗效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
对照组个别患者服用西比灵有瞌睡和疲惫现象,但停药后则改善,未见有抑郁症及锥体系症状及胃肠道反应。治疗组则无副反应。
1.4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彭伟等[8]用川芎嗪12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25~50滴/min,1次/1d,12d为1疗程。结果表明,治疗后病人血液流变学异常显著改善。
1.5 治疗肺动脉高压:川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机理是直接扩张肺血管:王玉良等[9]研究结果表明,川芎嗪具有典型的钙离子拮抗剂的药理和电生理作用,能抑制房室传导,选择性松驰血管平滑肌。蔡英年等[10]发现川嗪对缺氧和almuitrine所致肺血管收缩的舒张作用基本相同,提示川芎嗪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舒张作用,可能是通过部分阻断钙通道而防止钙离子的内流所致。降低血液粘度;彭伟等[11]观察了49例肺心病患者经用川芎嗪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明显改善。体外观察结果表明,川芎嗪确有降低血粘度和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的作用。胡立刚等[12]选取55例肺心病患者,治疗组经川芎嗪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降低。调节PGI/2/TXA2平衡;彭伟等[13]以川芎嗪缓释胶囊治疗肺心病患者后发现,血浆中TXB2升高,6-酮PGF1a降低,其平衡失调有所纠正。魏敏杰等[14]以离体大鼠肺动脉环为材料,观察到川芎嗪可促进肺动脉合成释放PGF1ao,汤秦秦等[15]对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肺心病患者,用川芎嗪按2mg/kg剂量,用50%葡萄糖稀释至20ml作动脉一次性注射的疗效观察。
1.6 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类型。以急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以注射川芎嗪和生理盐水分别作为治疗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呼吸频率显著偏低,心率相对稳定,平均动脉压基本相同,平均肺动脉压、血浆TXB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动脉血PaCO2、动脉血及6-酮-PGF10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认为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川芎嗪通过抑制血栓素引起的肺血管痉挛,从而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减少动静脉短路的开放及肺内分流,并减轻肺组织的损伤。
1.7 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彭伟等[16]应用川芎嗪治疗26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经5d治疗后,肺血流动力学和肺阻抗血流图的有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变,均反映出川芎嗪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减轻右心后负荷。在心阻抗图上反映出川芎嗪有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由于血液流动和红细胞变形性的改善,血液不易瘀滞,反映了川芎嗪的"化瘀"功能。
1.8 治疗支气管哮喘:张瑞祥等[17]观察到川芎嗪对白之烯C4、D4,组织胺,前列腺素F1a等所致豚鼠离体气管条的收缩作用,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哮喘的发生,于化鹏等[18]以卵蛋白溶液诱发豚鼠哮喘30mim后,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放β全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因子 (PF4)、血浆血栓素B2(TXB2)释、TXB2/6-酮-PGF1a明显升高,而外周血小板计数,6-酮-PGFla则明显减少。说明过敏性哮喘发作时,血小板聚集,释放功能增强。
1.9 治疗肺气肿"现代研究表明,肺弹性酶增多,过量的分解了弹力纤维,则造成肺气肿。王刚等[19]在各自的实验中,进行了体外健康人血清和川芎嗪对弹性敏活性抑制能力的比较,结果证明川芎嗪比健康人血清对弹性酶的抑制效应明显,在一定范围内,其剂量与抑制能力呈直线关系,提示在治疗剂量时可代替血清防治肺气肿。
1.10 治疗肺纤维化:肺纤维化是多种肺部疾病的主要结局,其发病机理尚未彻底阐明,缺乏理想的防治方法。陈祥银[20]等以平阳霉素气管内1次给药,制成小鼠肺纤维模型,并以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和氢化考的松治疗。结果3种药物对平阳霉素所致肺纤维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使肺系数及肺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低,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纤维化病变,仅肺间质有多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灌洗液的蛋白质含量及对动物的一般影响来看,川芎嗪、丹参的效果均优于皮质激素。故认为川芎嗪对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抑制肺纤维化发生的一个环节。
1.11 治疗肺水肿:肺水肿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静脉注射肾上腺素(AD)造成大鼠剧烈的致死性肺水肿,用川芎嗪进行预防后,其存活率,生存的时间和肺指数均有明显改善。电镜下观察,川芎嗪治疗组和预防组与水肿组相比,好转十分明显。推测其防治机理可能为:扩张肺血管及肺毛细气管,降低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内压,改善肺部微循环,解除并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并防止红细胞壁的通透性,提高CAMP含量,减少肺泡壁的通透性。
2 临床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川芎制剂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极少数妇女经期提前,经量增多。数十年的临床应用少见川芎嗪的不良反应报导,现综述如下:
2.1 致药疹 :徐伟君[21]报导,患者男,64岁,一年前病脑血栓,治愈后预防复发,第4d时在左手第1,2掌骨间,以合谷穴为中心,出现一个约3cm×4cm大小的圆形暗红色皮肤损害,上覆有细小的白色鳞屑,周围界限清楚,不高出皮肤,伴有轻度瘙痒和全身乏力。诊断为药疹。张可礼等[22]报导,患者男,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抢救稳定后,因仍有心梗后心绞痛而使用脉通300ml加川芎嗪80mg静滴。用药4d后全身出现猩红色热样皮疹,以前胸和后背为主,乃停用川芎嗪,皮疹渐消退。
2.2 致血管神经性水肿: 曹炅等[23]报导,5例住院患者,男4例,女1例。其中1例对氨苄青霉素过敏,4例无过敏史。5例均从未用过川芎嗪及川芎。5例均有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先后迅速出现颜面及颈部充血、水肿、颈部压迫感伴声嘶,3例轻度呼吸困难,考虑为川芎嗪致局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立即停用川芎嗪。在其它伴随用药未变情况下,停用川芎嗪以后,5例患者均未再出现上述反应。
2.3 致上消化道出血 :孙剑等[24]报导,患者男,76岁,误服川芎嗪48片,计2400mg,洗胃洗出14500ml血性液体,未见固体药片吸出。
2.4 哮喘致死 :吴恩亮等[25]报导,患者男,66岁,因左下肢疼痛、干性坏疽住院。川芎嗪200mg静滴,滴液过程中出现胸闷、气喘、双肺布满哮鸣音,伴咳嗽、咳痰、端坐位呼吸。5d后再次给予川芎嗪200mg静注5min后,病人始感胸闷、气促,继之出现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唇颊、指端明显发绀,躁动不安。血压下降至10/8kPa,心电图示频发房早,心肌缺血。立即停用川芎嗪,抢救48h无效死亡。
从以上介绍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一些老药,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工作,应突破传统用法,善于和敢于采用新的用法,使一些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扩大,发挥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ElliotReport.Nomenclatureandcriterifordiagosisofischemicheartdisease.Circulation,1979,59(3):607~608.
[2] 刘谦典.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应用的配伍试验.中国中药杂志,1990,15(7):417~418.
[3]许国忠.川芎嗪对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及电镜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14(6):496.
[4]孙立,陈超,郑仕富. 通脑活血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68例疗效观察[J];暨南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993:32~36.
[6]郑仕富,孙 立,黄健仪等.201例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000,21(1):95~98.
[7]宋立人,洪 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43,759,822~823.
[8]王继香,张克良.丹参的作用与用途.新中医,1983,(11):52~ 53.
[9]彭伟,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J].1998,(4).
[10]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川芎嗪 号生物碱的结构鉴定及其合成[J].中草药通讯,1977,(4)∶6-8.l[11]徐伟君.川芎嗪、脂必妥致药疹各1例[J].中成药,1997,19(7)∶49.
[12]王玉良,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J].2000,(2).
[13]蔡英年,等.中国中药杂志[J].1999,(3).
[14]胡立刚,等.中国中药杂志[J].1997,(1).
[15]张可礼,许积香,吉中强.川芎嗪药物疹1例报告[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6)∶375.
[16]曹 炅,王泽卫.川芎嗪致过敏反应及处理方法――附5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2)∶757.
[17]吴恩亮,程 艳.川芎嗪静滴诱发重症哮喘致死1例[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4,17(4)∶306.
[18]汤秦秦,等.中国中药杂志[J].1998,(3).
[19]彭书峻,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J].2000,(2).
[20]张瑞祥,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J].1997,(3).
[21]孙 剑,严守正.过服川芎嗪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J].陕西中医,1992,13(12)∶559.
[22]王刚,等.中国中药杂志[J].2000,(3).
[23]陈祥银,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J].1998,(1).
方法:探讨中药配合川芎嗪囊内注射治疗股骨头坏死治疗效果。
结果:六疗程后优良率79.1%。
结论:中药配合川芎嗪囊内注射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关节腔注射川芎嗪龟鹿壮骨丸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82-0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骨科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多由外伤、酗酒、激素等引起,现代医学对本病也无理想药物治疗。笔者自2009年~2011年采用中药配合川芎嗪囊内注射治疗股骨头坏死4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7例,男39例,女8例;年龄30~56岁,平均年龄44岁;单侧27例,双侧20例;均经X线平片、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过多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史者9例;长期酗酒者18例;外伤性4例;原因不明者16例。根据Ficat和Arlet分期,I期3髋;Ⅱ期48髋;Ⅲ期13髋;Ⅳ期3髋。
2治疗方法
采用髋关节腔注射给药,药物组成:2%利多卡因注射液3毫升,川芎嗪注射液40毫克,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2毫升。患者平卧,髋关节前侧,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下侧1.5cm稍外为髋关节腔穿刺点,常规消毒,9号长针头,刺入约5-7cm直达关节腔,回抽无血无阻力,注入上述药液。2周一次,连用4个月。病人均口服龟鹿壮骨丸,该药为我院制剂(批号:冀药制字Z20051260)。由红花、川牛膝、三七、丹参、制乳香、制没药、乌梢蛇、龟甲、鹿角胶等组成,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9克,每日3次,每次1丸,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减少负重活动或拄拐行走,积极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如骑自行车运动。
3结果
我们对治疗6个疗程的病例进行了疗效观察。参考1995年首届全国骨坏死学术交流会上制定的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评价法(百分法)观察疗效。该标准将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比较;临床评价占60分,X线评价占40分。优≥90分;良75~89分;可60~74分;差
4疗效分析评价
A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类,创伤性ANFH发病机制比较清楚;非创伤性ANFH病因十分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股骨头血运受损是其特点,血运被阻留后,股骨头失于营养,新陈代谢、新旧骨细胞替代终止而发生非感染性坏死。行病髋关节内注射药物可直接作用滑膜、软骨,消除炎症和增加血运[1]。药物直接注射到髋关节腔内,腔内产生一过性压力增高,有利于药物进入股骨头内,药物也可通过软骨下骨板层的裂隙进入股骨头坏死区而直接发挥作用[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骨科的常见病之一,祖国医学把本病称为“骨蚀”,认为由于肝肾不足、瘀血内阻,脉络不通,股骨头缺血失于濡养而坏死。“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治疗上我们采用活血化瘀,补肾填髓,通经活络之法,使股骨头瘀血去,新血生,骨得髓养而坚实,愈合。川芎嗪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复合维生素B参与机体新陈代谢。龟鹿壮骨丸方中三七、红花、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活络,龟板、鹿角胶填精补髓、强壮筋骨,乌梢蛇搜剔通络、祛久瘀之邪,制乳香、制没药活血理气、止痛,配合牛膝强筋骨,引诸药直达病所。共奏活血化瘀,补肾填髓,通经活络之功,使瘀血祛而疼痛止,脉络通骨得养,故收良效。
髋关节腔注射给药治疗股骨头坏死方法简单,注意无菌操作,疗法安全有效。治疗期间除减少负重活动或拄拐行走,要积极以骑自行车方式进行髋关节和全身功能锻炼,这样可不负重下增加对股骨头的刺激,加强血运,促进股骨头新骨的生长;还可减少髋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挛缩,对髋关节功能保持和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有机磷中毒;心肌保护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2.113
有机磷农药中毒比较常见, 大多患者都是由于自杀服用, 服用剂量往往较大, 容易并发心脏等实质脏器损害。急性有机磷农药可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 如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损害得不到及时纠正, 患者则因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1]。丹参川芎嗪是一种改善循环中成药物, 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就丹参川芎嗪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肌损害患者临床疗效加以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本科就诊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0例, 均为口服中毒, 均为自杀。患者均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入院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均小于正常值的30%, 临床表现符合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既往体健, 无脏器功能不全病史。其中男22例, 女28例, 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23.96±11.52)岁, 中毒时间30 min~4 h, 平均2 h, 药物种类:敌敌畏24例, 乐果18例, 甲胺磷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中毒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洗胃、吸附、导泻、长托宁、氯解磷定、血液灌流等治疗, 患者如出现呼吸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 1次/d, 静脉滴注, 连续应用10 d。
1. 3 观察指标 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1、3、5、7、10 d, 抽取静脉血4 ml, 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肌钙蛋白I。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第1天两组患者肌钙蛋白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3、5、7、10天观察组肌钙蛋白I水平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常见,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合并多脏器损害, 心血管系统比较常见。当发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 乙酰胆碱、低氧血症、氧自由基大量产生等因素致心肌细胞内代谢障碍。因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心肌断裂等改变, 使心肌自律性和传导性出现变化, QT间期延长, 心肌复极时间延长, 从而诱发各种心律失常而死亡[2, 3]。心血管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心脏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方面, 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心电图表现多样: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阻滞、各种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性室速等, 严重者可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合并心脏损害, 表现为肌钙蛋白I水平增高, 增高程度与心脏损害程度相关, 如不及时进行干预, 患者可因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而导致严重后果。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盐酸川芎嗪。丹参有效成分主要有脂溶性非醌色素类化合物, 如丹参酮ⅡA粤、丹参酮ⅡB, 隐丹参酮及其异构体和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如原儿茶醛、丹参素等, 具有抗缺血、缺氧、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粘附凝集功能和抗血栓形成, 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感染及抗纤维化等多方面的作用[4, 5]。丹参具有扩张外周血管及发挥抗血液凝固作用[6]。川芎嗪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减少内皮素的分泌。还具有扩张血管, 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血压及右房压, 减轻心脏负荷, 还可以降低血栓素(TXA2)的水平, 直接清除氧自由基。两者复方制剂有协同作用, 具有抗血小板聚集, 扩张冠状动脉, 降低血液粘度, 加速红细胞的流速, 改善微循环, 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本组实验中发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减轻心肌受损,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飞, 徐鹏, 韩玲, 等.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期无力综合征的疗效评价.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2, 30(11): 863-865.
[2] 潘松和.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房纤颤的机制探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0, 20(9):554.
[3] Sporton SC, Taggart P, Suttonon PM, et al. Acute ischaemia:a dynamic influence on QT dispersion. Lancet, 1997, 349(9048):306-309.
[4] 陈本阳, 张智博, 唐璇, 等. 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组织病理学研究.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 22(10):756.
[5] 张平.影响急性农药中毒转归因素的分析.复旦大学, 2010.
关键词:川芎;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086-04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主要栽培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川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微苦、性温,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之功,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肝郁气滞而致血行不畅的胸胁疼痛、头痛,风寒湿痹、跌打肿痛等[1-2]。
现代化学和药理研究表明,川芎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酚酸类和生物碱类[3-4],川芎的质量和道地性均与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种类紧密相关。中药质量评价一直是中药研究与应用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而建立在中药成分系统研究基础上的中药指纹图谱分析是一种综合、有效的评价手段,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5-8]。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并揭示川芎的质量差异,本试验对18个批次的川芎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结合“中药材指纹图谱相似系统”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从而评价川芎药材的质量。 1 仪器与试药
美国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包括在线脱气机,自动进样器Prominence SIL-20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2998和柱温箱CTO-20A;Thermo C18 (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Anke TGL-16C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电子分析天平(FA1204B,上海精密科学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HH-2K6,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阿魏酸对照品(批号110773-200611,纯度≥98%,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甲醇(色谱纯,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纯净水(杭州娃哈哈有限公司)。川芎对照药材(批号120927-200604,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川芎药材共18个批次,经南京中医药大学刘圣金老师鉴定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样品来源见表1。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Thermo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10%A(0 min)~48%A(36 min)~80%A(70 min);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3 nm;柱温:25 ℃;进样量:10 μL。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阿魏酸328 μg的溶液,即得。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川芎粉末2.0 g,置圆底烧瓶中,加入甲醇30 mL,于70 ℃水浴中加热,冷凝回流提取1 h,放冷,过滤,残渣同法再提取1次,过滤,合并2次滤液,水浴挥干,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14 000 r/min离心5 min,吸取上清液,过0.45 ?m滤膜,即得。
2.4 方法学考察
2.4.1 精密度试验 取“2.2”项下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每次10 μL,考察阿魏酸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一致性,均RSD
2.4.2 稳定性试验 取S9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4、8、12、16、24 h进样10 ?L,依法测定,以阿魏酸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计算,结果均RSD
2.4.3 重复性试验 取S9样品,按“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照“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阿魏酸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计算,结果均RSD
2.5 指纹图谱测定
取18批川芎药材,按照“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60 min色谱图。通过比较18批川芎的色谱图,确定了11个共有峰,其中4号峰为阿魏酸。结果见图1。
2.6 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2.6.1 参比峰的选择 在各批次样品图谱中,4号色谱峰(阿魏酸)分离度较好,峰面积适中,且为各样品共有,故选择4号峰为参照峰。
2.6.2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将18批川芎样品色谱图导入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通过多点校正法对色谱峰进行自动匹配,生成川芎提取物的色谱指纹图谱共有模式(见图2),并在分析检验模式下,以样品S1图谱作为参照图谱,计算相似度(见表2)。结果显示,2号样品的相似度
2.6.3 聚类分析 应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系统聚类法中的组间连接法,对川芎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的峰面积进行分析,选取平方欧氏距离作为样品测度。利用此方法对18批川芎进行综合系统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图反映的是各样品的相似程度,样品间的分类距离值越大则表明各样品差异性越大。当分类距离取11时,18类川芎样品被分为3类:第Ⅰa类为样品S3、S15、S5、S10、S12、S13、S14、S6、S11、S7,第Ⅱa类为样品S9、S17、S18、S8、S16、S2、S1,第Ⅲa类为样品S4。
2.6.4 主成分分析 根据18批川芎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11个共有峰的峰面积,选取峰面积较大的主要共有峰(分别为阿魏酸及5、6、9、10、11未知成分)作为指标,采用SPSS20.0软件对18批川芎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选取的6个主要成分的峰面积为数据源,所有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分别求得对应于2个最大特征值的主成分PCA1(阿魏酸)和PCA2(未知9号共有峰),以PCA1和PCA2建立坐标系,进行投影。各样本之间的距离越远相似性越差。18批样品可分为3类:第Ⅰb类为样品S3、S15、S5、S10、S12、S13、S14、S6、S11、S7,第Ⅱb类为样品S9、S17、S18、S8、S16、S2、S1;第Ⅲb类为样品S4。分类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
3 讨论
本试验对提取溶剂甲醇、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进行考察,以甲醇提取的样品色谱峰个数较多,峰型较好,峰面积较大,故提取溶剂选择甲醇。对超声和回流两种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2种提取方法无明显差异,故选择回流提取。同时对提取时间(10、30、60 min)和提取次数(1、2次)及提取溶剂用量(20、30、40 mL)进行考察,最终确定“2.3”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色谱条件分别考察了甲醇-水、甲醇-0.1%甲酸水、甲醇-0.2%甲酸水、甲醇-0.3%甲酸水4个流动相系统,结果表明,采用甲醇-0.1%甲酸水系统,各峰的分离度较好,基线平稳,有利于指纹图谱的建立,因此,确定甲醇-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系统。
对样品进行全波长扫描后发现,323 nm波长下的各色谱峰分离度最佳,且各色谱峰均能完好地体现在色谱图上,故选择323 nm作为检测波长。
由表2知,S2样品中阿魏酸含量与其他批次有显著差异,而其他各样品阿魏酸含量较接近,可见以单一化学对照品作为鉴别标准并不能准确地辨别出药材的质量。而从药材整体色谱图入手,选取特征峰,并大致判断其峰位和比例关系,构成该药材特有的色谱指纹图谱全貌,可以为药材质量的分析与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较以单一化学对照品作为鉴别标准全面得多。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对增加中药质控科技含量、提高中药工业整体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9]。
中药成分复杂,液相色谱分析中多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以保证分离的效果和工作的效率。而基线的漂移是梯度洗脱中常见的问题,由此引起的积分困难使中药指纹图谱的数据处理难以进行[10]。本试验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该软件的使用为大量数据的处理提供了便利,并有效保证了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68.
[2] 张晓琳,徐金娣,朱玲英,等.中药川芎研究新进展[J].中药材,2012, 35(10):1706-1710.
[3]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1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21.
[4] 肖永庆,李丽,游小琳,等.川芎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 27(7):519.
[5]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J].中成药,2000,22(10):671.
[6] Wei Hua, Sun Lianna, Tai Zongguang, et al. A simple and sensitive HPLC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ight bioactive components and fingerprint analysis of Schisandra sphenanthera[J]. Anal Chim Acta,2010,662:97-104.
[7] 段坤峰,袁志芳,郑旭光,等.马鞭草HPLC-PDA指纹图谱研究[J].中草药,2009,40(12):1984-1988.
[8] 刘小丽,石丽,李华.川芎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阿魏酸测定研究[J].中成药,2011,33(8):1289-1292.
[9] 杨光明,蔡宝昌,潘扬,等.川芎药材指纹图谱研究与产地比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3):172-173.
[关键词]气滞血瘀证; 中成药; 《中国药典》; 中成药成方制剂
人之所生者,气与血。气与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二者关系密切。气血在生理上相互维附、互生互用,病理上既可单一治病,又可气血同病。而气滞血瘀证是常见的气血同病类型之一。开展气滞血瘀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对临床诊疗气滞血瘀证提供参考以及为开发临床新药提供依据意义重大。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成药方制剂》(简称《中成药成方制剂》)中收录的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的组方配伍规律,以药测证,为气滞血瘀证候诊断标准规范研究提供思路。
1材料与方法
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中成药成方制剂》为处方来源,筛选“功能与主治”项中明确治疗气滞血瘀证的中成药,共100首(表1),剔除其中组成重复的方剂,以及藏族(二十五味松石丸、十五味沉香丸)等少数民族医学验方,共纳入79首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将上述筛选的方剂由双人负责录入及审核。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功能,进行组方规律分析。
在录入数据时,中药分类参照《中药学》教材,症状名称依据《中国药典》及《中药成方制剂》所提及有关气滞血瘀证的症状,疾病归属参照《中医诊断学》教材。具体步骤如下:①提取数据源,在“中医证候”项中输入“气滞血瘀证”,提取治疗气滞血瘀证的全部症状及方剂;②按照症状出现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并运用方剂“症状规律”分析,将“支持度个数”设为2,置信度06,进行“规则分析”,进行症状聚类分析,将相关度设为5,惩罚度设为2,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③进行药物使用的“频次统计”,将所有方剂中每味药物的出现频次从大到小进行排序;④进行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将“支持度个数”分别设为5,8,12,“置信度”设为06,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进行“规则分析”,分析所得组合的规则,部分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⑤在“中医症状”栏以“痛”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将“支持度个数”设为10,“置信度”设置为06,运用“组方分析”进行中成药治疗痛症的组方规律;⑥在“新方分析”中,选择合适的相关度(本文为3)和惩罚度(本文为2),进行聚类分析,点击“提取组合”,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
表1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的疾病分布情况[1]
Table 1Distrib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病种成方或单味制剂复方制剂单方制剂心系山玫胶囊、丹香清脂颗粒、心可舒片、心宁片、心脑宁片、乐脉丸(片、胶囊、颗粒)、血府逐瘀口服液(丸、胶囊)、利脑心胶囊、降脂通络软胶囊、复方丹参丸(片、胶囊、气雾剂、颗粒、滴丸)、活血通脉片、冠心丹参胶囊、速效救心丸、黄杨宁片、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麝香保心丸、丹七片、理气舒心片、五灵止痛胶囊、环心丹、盾叶冠心宁片、心力丸、血栓心脉宁胶囊、冠心康颗粒、通窍益心丸332妇科九气拈痛丸、女金丸、乳块消片(胶囊)、乳核散结片、乳疾灵颗粒、乳康丸(胶囊)、乳癖散结胶囊、定坤丹、独圣活血片、益母丸、{经丸、调经活血片(胶囊)、得生丸(片)、散结镇痛胶囊、痛经宝颗粒、调经化瘀丸、活血调经丸、醋制香附丸、益母冲剂、痛经灵颗粒、痛经口服液、复方益母草膏(安坤益母草膏)251脾胃九味肝泰丸、三九胃泰胶囊(颗粒)、元胡止痛口服液(片、胶囊、软胶囊、颗粒、滴丸)、安胃片、金佛止痛丸、荜铃胃痛颗粒、胃康胶囊、十香定痛丸、珍黄胃片、谷海生片、复方莪术油软胶囊、柔肝顺气丸、四季菜颗粒、益胃口服液、胃疡宁丸、金蒲胶囊202其他壮骨关节丸、尿塞片、阿魏化痞膏(外用)、狗皮膏(外用)、夏天无片、狼疮丸、颈痛颗粒、舒筋通络颗粒、腰痹通胶囊、白癜风胶囊、前列舒乐颗粒、消瘀定痛膏(外用)、泌石通胶囊、障翳散、丹红化瘀口服液、金嗓散结丸(胶囊)17-
2结果
21气滞血瘀证症状规律分析经统计,《中国药典》及《中成药成方制剂》中提及气滞血瘀证的症状共105个,进行频次统计,频次在4以上的症状有24个,其中痛经(20)、胃痛(14)、心悸(13)、胸闷(12)(表2)。进一步“症状规律”分析,得出与气滞血瘀证相关症状及聚类后的症状,并进行网络展示(图1,2)。
高嘉良等: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表2含气滞血瘀证频次4以上的症状
Table 2Symptoms appeared≥4 for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No症状频次No症状频次1痛经2013月经不调52胃痛1414胃胀53心悸1315症瘕积聚44胸闷1216月经先后无定期45胸痛917嘈杂纳差46头痛818头晕47气短719肿大48心痛720胁痛49痛621眩晕410刺痛622胸胁胀满411胀523月经后期412痛有定处524月经不调4
23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进行治疗气滞血瘀证常用中药配伍组合分析,将支持度设置为8,置信度设置为06,得到常用药对36条,频次≥10的药物组合共有19条(表4),其中当归、川芎(19),丹参、红花(16),醋香附、当归(14),川芎、红花(14)等。利用软件的“网络展示”功能,直观展示出药物不同组合之间的关系,将支持度、置信度分别设置为5,06(图3)和12,06(图4)。
24治疗气滞血瘀证痛症的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以“痛”为关键字,共有68首中成药治疗不同类型的痛症,运用“组方分析”,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并进行网络展示(图5)。
25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新方形成基于纳入治疗气滞血瘀证的中药,在药物组合基础上,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将相关度设置为3,惩罚度为2,得到气滞血瘀证的1个新方(小茴香高良姜丁香当归川芎益母草),利用“网络展示”功能,可以得到新方的直观展示图(图6)。
3讨论
31以症辨证,症为关键依据《中国药典》及《中成药成方制剂》中收录治疗气滞血瘀证的相关症状,气滞血瘀证的症状群主要集中3类,其中痛经、表4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频次≥10的药物组合
Table 4Herbs combinations≥10 for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No中药组合频次No中药组合频次1当归,川芎1911醋香附,红花112丹参,红花1612丹参,赤芍113醋香附,当归1413醋香附,当归,川芎114川芎,红花1414当归,延胡索105赤芍,红花1415川芎,延胡索106醋香附,延胡索1316醋香附,丹参107醋香附,川芎1217川芎,丹参,红花108川芎,丹参1218川芎,赤芍,红花109川芎,赤芍1219丹参,赤芍,红花1010当归,红花11
心悸、胸闷、胃痛、头痛等是常见症状,而胸痛、胸闷、眩晕、心悸、气短5个症状之间关联较大。而这也与本课题组正在开展的气滞血瘀证临床调查初步研究结果相关。症状是证候的基本内容,又是其外在表
现形式。分析症状之间存在的序列组合规律,是提炼证候,实现辨证论治的实践基础。目前,临床上针对气滞血瘀证的诊断规范研究甚少。一项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及临床调查法对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研究存在收集例数少、缺乏临床验证等不足,仍需要进一步完善[1]。对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等737篇现代文献关于气滞血瘀证症状体征的特点分析研究[2],结果提示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有肿块或包块或肿块坚硬、疼痛拒按、胸闷不舒等是常见症状。
尽管上述研究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不难发现,痛症是气滞血瘀证的常见症状之一,或为头痛,或为胃痛,或为痛经等,常存在部位不同的区别。在《杂病源流犀烛・跌扑闪挫源流》有记:气滞血瘀,则做肿作痛,诸变百出。气滞血瘀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血脉不通,经脉失养,则不通则痛。而诸变百出,常与所引起的病因有关,或为外伤,或为情志内伤,或为挟痰、挟湿等因素,故临床上也可见或为心悸,或为胸闷,或为眩晕等症状。依症测证,气滞血瘀证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并可因为不同的致病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32以药测法,药为基础此次研究结果提示,治疗气滞血瘀证的中成药中,以川芎、丹参、当归等活血化瘀药为主,并配以香附、木香等理气药。在药物组合中,以当归川芎、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为主,同时也可见香附延胡索、当归延胡索等理气、活血止痛的药物组合。这都体现了行气活血的治法。而这一治法具备理论基础。诚如王清任所提:“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在《医林改错》也论及到:“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即是指明在治疗气滞血瘀证选方用药重视气血流通。明代杜文燮所著《药鉴・病机赋》里明确提到:“妇人气滞血瘀,宜开血而行气。”可见行气活血法是气滞血瘀证的常用治法。
对其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其中红花、川芎、赤芍、丹参、当归、香附、延胡索是核心药物组合。而这与冠心病Ⅱ号方药[3](红花、川芎、赤芍、丹参、降香)有相同之处。有论文提及[4],在日本常因降香价格昂贵、购买困难,临床常用木香、香附等作为代用品,但不影响其疗效。冠心Ⅱ号方以冠心病气滞血瘀证为辨证特点,以行气活血为基本治法,选用川芎活血行气,丹参活血祛瘀,红花活血通经,赤芍活血散瘀,降香理气化瘀,而这5味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止痛作用,在治疗冠心病具有缓解心绞痛,改善血液流变学等良好的临床效果[56]。而不同之处在于,核心组合中配以延胡索可增强其止痛功效。气滞血瘀证的发生是气血运行障碍而引起症状群,痛症是常见表现之一。明・陈嘉谟所著《本草蒙荃》有记载:“调月水气滞血凝……跌扑下血,心腹卒痛,小腹胀痛,并治之而即效也。”李时珍也提到:“玄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行气活血法是气滞血瘀证的重要治法之一。但事实上,由于气滞血瘀形成与种种原因有关,正像上文提及“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在治疗上单一的行气活血未必可取得临床功效[8]。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医宗必读》就提到:“有因气病而及血者,先治其气;因血病而及气者,先治其血。”因此,在临床上治疗气滞血瘀证,以行气活血为基本治法,重视止痛中的应用,同时也注重针对不同病因予以辨证施治。
33以方创新,方为核心基于辅助平台,主要形成新方1个,即为小茴香高良姜丁香当归川芎益母草。方中当归、川芎、益母草均有活血化瘀之功,而小茴香、高良姜、丁香具有温中散寒之效。以新方可解病机,在气滞血瘀证的形成环节中,或是血脉感受寒邪,或是胃脘受寒亦可致气滞血瘀。正如《内经・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景岳全书》也有提到:“五脏六腑之辩,而总唯血气为之用,然血无气不行,血非气不化。寒邪客于经络,以邪气乱营气,血泣而利也。”因此,在组方选择中,不仅以行气活血的中药为主,同时配以温中散寒的中药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新方可为临床治疗气滞血瘀证提供一定的思路,但仍需要开展更多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推敲与验证。
上述研究是基于《中国药典》及《中药成方制剂》收录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的组方规律及相关症状进行分析阐述。规范气滞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可为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通过较大规模的临床证候调查,并结合文献研究及专家咨询等方法,进一步完善气滞血瘀证的诊断标准,进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韦薇,徐凤芹,魏巍,等 德尔菲法获取气滞血瘀证诊断指标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4):388
[2]安宇,王阶,何庆勇,等 基于现代文献的气滞血瘀证症状体征特点的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272
[3]焦东海郭士魁老中医冠心病Ⅱ号方创立依据及经验方[J]中成药,1990(3):23
[4]孙红,李连达冠心Ⅱ号方在日本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5):315
[5]胡业彬,钱振淮,翁维良,等活血冲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临床及血液流变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10):599
[6]徐睿,黄熙,李源,等 冠心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