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松树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正压密相、双套管、气力输送、几何距离、爬高、设计出力、直线移动式码头装船系统
中图分类号: U656.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双套管气力输送系统属于正压密相气力输送系统中较为先进的一种。双套管气力输送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在普通输灰管内增设一根较细的内套管,通过内套管的作用,对输灰管的飞灰增加了一个挠动,从而使原来欲沉积在管底的飞灰在静压和紊流引起的动压双重作用下,以栓流的形式顺利地被送入灰库。双套管的结构如图1,在普通输灰管的上方设置了一根较细的辅助无缝钢管,辅助钢管的下半部分按一定的间距要求开孔,并按装有类似孔板的导气环,起到喷嘴的作用。当系统正常输送飞灰时,输送管的上部主要走输送空气,下部则主要为浓度较高的灰气混合物,此时飞灰受压缩空气的静压力作用,部分空气从料栓上部通过,产生的动压和静压联合作用,使物料向前输送。当料栓将管道下部全部堵塞后,压缩空气完全转向进入内套管流动,由于受到导气环的节流作用,压缩空气在内管开口出形成了紊流,不断地将堵塞的物料前部掏去,最终在静压的联合作用下,削薄的料栓被推动输送前进。因而双套管气力输送是一种密相栓流输送,能靠其自身的特殊结构自动消堵(不会发生堵管)的一种可靠的气力输送方法。
图1双套管结构原理图
双套管系统在具体管道配置中有较大的讲究,有标准双套管、非标双套管、端头双套管及双套伸缩管;系统中弯头不采用双套管的形式,但在弯头后就要配置端头双套管,否则输灰转弯处容易有较多的飞灰进入内套管,而引起堵管。
由于双套管对水平管堵灰的吹扫作用特别明显,因此双套管系统可适用于长距离输送,一般输送距离为500~2000米(距离太短不经济),最大甚至于可达3000米。
本文工程是将台州第二发电厂2×1000MW机组新建工程厂区干灰库内的粉煤灰通过气力输送到中转灰库,然后再通过气力输送至码头装船外运,我厂总承包整个粉煤灰气力输送系统及码头装船系统的总体设计、供货、安装和调试,其中系统设计包括空压机房、原有灰库、中转灰库以及沿程管路等部分的整体规划、施工设计(包括工艺、电控)等,工程总设计是华东电力设计院。
2工程原始资料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浙江台州第二发电厂粉煤灰输送项目,与电厂配套实施。电厂按一次规划4×1000MW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2×1000MW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本项目配套一期工程建设一套年输送45万吨粉煤灰输送装船系统及配套有效容积为3000t的中转灰库。主要目的是将台州第二发电厂2×1000MW机组新建工程厂区干灰库内的粉煤灰通过气力输送到中转灰库,然后再气力输送至码头装船外运。
本项目由四部分组成:从厂内灰库到中转灰库之间的气力输送系统、中转库本体、从中转灰库到码头装船设备的气力输送系统和码头装船系统。
本工程的粉煤灰通过电厂综合码头出运,该码头等级为3000吨级,本工程的粉煤灰装船设备为直行可移动式。
2.2 原始数据
电厂主体工程设有3座直径为15m的干灰库,分别为1座原灰库、1座粗灰库、1座细灰库。每座灰库下共设有2个干灰卸料接口,供本工程配置一级输灰装置,一级输送系统设置2根输送管道,将粉煤灰输送到中转灰库,中转灰库及其空压机房布置在电厂东面陆域取水泵房附近的场地上,中转灰库距离原有灰库距离约800米。
本工程将建设2座大小相同的中转灰库。灰库直径15m,每座灰库有效库容不小于2200m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从中转灰库到码头共设4根输送管道,中转灰库距离码头约900米。
码头设置两套装船设备,其采用直行式移动装船机,年装船量45万吨。
装船码头船型:
2.3 本工程系统设计描述
本工程一级输灰系统将设2套双套管气力输灰系统,即每座厂内灰库下各设2套输送装置,每套输送装置由输送罐及其附件组成,各自通过1根输送管道输送穿出灰库,3座灰库共设置6套输送装置,然后并联接到2根输灰母管,形成2套双套管气力输灰系统。每套出力不小于60t/h。二级输灰系统共设4套到码头的双套管气力输送系统,即每座中转灰库共设4套输送装置,每套气力输送系统由1个仓泵、1根输送管道组成,每两座中转灰库下的一套输送装置输送管道穿出灰库后,合并一根双套管气力输灰母管上,形成4套双套管气力输送系统,每套出力不小于60t/h。每两套二级输送管道,对应一套装船系统。工艺系统图如图1:
图1台州第二发电厂双套管气力输送结合装船系统工艺流程图
3系统配置
3.1 一级输送系统设计参数
在起始三座灰库端,每座灰库下设2套发送装置,每套发送罐有效容积10m³,三个灰库共设6套发送装置,每三座灰库的一套发送装置将输送管道汇总公用一个输送管道到中转灰库,共设两条输送管道到中转灰库。
一级输送的两根输送管道通径为DN200-DN250-DN275-DN300的双套管, 直接送往中转灰库,中转灰库顶部装有管道切换阀为切换用, 可将所送的粉煤灰送往指定的任何一座中转灰库。
设计参数:
每条输送管道设计出力:60 t/h,共两条。
水平输送距离:800 m
垂直输送距离:35 m
输送耗气量:47 Nm3/min
仪用耗气量:1.0 Nm3/min
灰气混合比:16.5 kg/kg
输送初速度:~6 m/s
输送末速度:~14 m/s
管道压差:350 KPa
输送时间:约6 min
空压机系统
输送空压机采用空压机站形式布置,我们为干出灰输送系统提供了3台56m3/min螺杆式输送空压机和3台70m3/min冷冻式干燥机(配前后置过滤器),空压机二用一备。空压机的出力是按照系统耗气量1.2倍选型的。空压机房出口另设2台20m3贮气罐。仪用空气也取自灰库原有仪用气源,不另设仪用空压机。
3.2 二级输送系统设计参数
在两座中转灰库中,每座灰库下设4套发送装置,每套发送罐有效容积10m³,两个灰库共设8套发送装置,每套发送装置带有称重装置,用于称重结算,每两座灰库的一套发送装置将输送管道汇总公用一个输送管道到码头装船系统的缓冲仓内,共设四条输送管道到码头装船系统中。
二级输送的每两根输送管道通径为DN200-DN250-DN275-DN300的双套管, 直接送往一个装船系统,因装船系统直行距离较长,因此在气力输送管道接入装船系统之前,加软性输送管道,且输送管道上末端等距(约9m)设有三套切换阀(切换阀出口处,做好防水措施),方便装船系统直线行走时切换使用。
设计参数:
每条输送管道设计出力:60 t/h, 共四条。
水平输送距离:900 m
垂直输送距离:35 m
输送耗气量:47 Nm3/min
仪用耗气量:1.0 Nm3/min
灰气混合比:16.5 kg/kg
输送初速度:~6 m/s
输送末速度:~14 m/s
管道压差:350 KPa
输送时间:约6 min
空压机系统
输送空压机采用空压机站形式布置,我们为干出灰输送系统提供了5台56m3/min螺杆式输送空压机和5台70m3/min冷冻式干燥机(配前后置过滤器),空压机四用一备。其出力是按照系统耗气量1.2倍选型的。空压机房出口另设4台20m3贮气罐。仪用空气也取输送用气源,并加两套20m³的仪用气干燥过滤装置,而不另设仪用空压机。
3.3 装船系统设计参数
码头设置两套装船系统,装船系统整体设计为直线行走的方式,装船系统自带一个容量为100m³的缓冲仓,仓顶设有除尘装置,对气力输送管道进入的灰气进行排除,装船系统下部设有空气斜槽由装船臂托着,并且以固定轴为圆心,按一段圆弧轨迹做摇摆,方便装船头跟装灰船进口对接。
因工程所在地,常有台风来临,本装船系统设置了防止海边55m/s的风压保护措施,从而保证其在台风来临时的稳定性。
设计参数:
每套装船系统设计出力:120 t/h,共两套。
水平输送距离:±40 m
轨距:10.5m
3.4控制系统
整个系统采用PLC控制,在上位机中可轻松实现远程自动操作、远程手动操作的切换,也可切换到就地手动操作。在正常工况下采用远程自动操作,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4安装调试
本工程目前处于设计阶段,计划于2014年10月开始施工安装,2015年1月将安装结束并投运试运行,2015年1月开始进行系统调试,包括:单机就地调试、单机远程调试、空载调试、带负荷调试。
5 工艺流程
一级气力输送子系统可以独立于二级输送系统单独输送,只要中转仓需要,即可进行粉煤灰注入输送。工艺流程如下:
1)进料过程:
2)输送过程:
注:输送过程中,程序还根据输送管道的压力变化,选择开启和关闭大补气阀,进行适当调节输送气量,自我修正吹堵措施。
二级气力输送系统设有称重装置,需要跟装船用户进行结算,只有等待装船系统的需要命令,然后才能启动。当待装船系统准备完成时,发出命令,指示二级气力输送系统启动,输送过程类似一级气力输送,但是其多了称重累计功能,程控显示器上显示将已完成多少量的输送,待装船系统即将装满船时,给予停止输送指令,二级气力输送子系统收到停止指令时,停止输送。
6系统评价
双套管浓相输送系统的输送管道采用了双套管,这种独特的技术使输送气体在管道内产生自调节有序的紊流,保证了物料输送过程的不堵塞,可最好的实现物料输送的低正压、高浓度、低流速。
直行式装船系统,虽然自重一百多吨,当物料进入缓冲仓时,自重甚至可能超过两百多吨,但是其通过基础上的行走轨道,能在不移动大型船只的情况下,调整装船系统与船只的对接接口准确对接,因为通过移动大型船只来达到接口准确对接是不容易做到的。这就是直行式移动装船系统的优势。
6.1 系统出力
每套装船系统可以实现120t/h的出力。一只3000吨的船,由于船身长,横跨距离大,两套装船系统可以同时进行装船,但装船系统直线移动时,由于软管的对气力输送系统的限制,不能大幅度折弯,每行走一定距离,就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二级输送管道末端管道切,因此换装满一只3000吨的船,仍需要一天一夜。
6.2 管道磨损
双套管浓相输送系统可工作在低正压(本工程最大压差约3.5bar),低流速(始端约6米/秒;末端约14米/秒)的状态下。 设备的磨损速度是与飞灰输送速度的立方成正比关系,低流速、低正压的特点使系统磨损非常小,因而系统非常耐用,维护量将非常小。
6.3 能耗率低,且环保
本工程用电主要是空压机和冷干机设备上的电机耗电,一二级气力输送系统,每输送60t的理论能耗为系统两台空压机的总功率(其他小电机能耗,占用很小,相对空压机的功率可以忽略),即500KW,而两级输送总距离为1750m,经过测量系统能耗率为4.7w/t.h.m。
每吨的输送成本非常低,而且气力输送系统和装船系统均是全程密封的,防止粉煤灰泄露而污染环境。
6.4 运行稳定
系统采用了双套管,输送气体在管道内产生自调节有序的紊流,尤其在输送过程中,对有堵塞趋向的部位,这种紊流将自动加强,以消除堵塞。所以,双套管浓相输送系统自问世二十年来,几乎没有出现过正常工作时发生堵塞的现象。本工程也将不例外,将不会出现堵管现象,预计系统运行时,输送最高压力将在0.30~0.35MPa之间。
6.5 操作方便
本系统将采用PLC控制,在上位机中可轻松实现远程自动操作、远程手动操作的切换,也可切换到就地手动操作。在正常工况下采用远程自动操作,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7结束语
本次工程是国内第一次将长距离气力输送系统和装船系统相结合的应用案例,而台州第一发电厂#8炉干出灰改造工程是我们厂到目前为止输送距离最长(2004年,设计出力:50 t/h,水平输送距离:1500 m)、一次性投运成功的双套管气力输送项目。同样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工程项目中吸取的很多经验、数据,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本次工程的基础。我们满心期待本工程运行调试的那一天,将工程完美交付给业主使用,再次刷新历史业绩。
参考文献:
1、Michael Schwarz , Martina Kauder.Taizhou Power Plant Fly Ash Conveying System,Moeller’s order no.39430,Technical Documentation
空空洞洞的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当你的足迹一旦踏入西地,便有了这样的感受,这里苍茫连绵的山脉和高原,让人的心胸一下子开阔了起来,同时也少不了些许的悲凉之情。
崆峒山集合了西凉之地所有的景色和情感,他是孤独的,虽然是秀峰奇山,却因为身在黄土高原,名头甚至不如排在他后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响亮,但也正是如此,让崆峒山多了一份神秘,更加有了道教文化空空洞洞的精髓。而崆峒山之名,也就是这个含义吧。
从甘肃平凉市向西行12公里,便是崆峒山了。汽车穿行在黄土山里,像一叶小舟,一摇一摆的。身边的山峦,如同一条稍有弯曲的波线,在天边跳跃着穿行。和朋友去崆峒山的那天,刚好赶上大雾,笼罩着这本已不高的天空。举目望去,仿佛天边就在眼前,目光所及,只有白茫茫、灰朦朦的一色。甘肃本来少雾,在雾中登崆峒山,也是难得的机遇,更重要的是,雾里的崆峒山,更和了我求仙寻隐的心。
山并不高,但有着四周的平川的衬托,就像是平地而起的一柱天峰,一样有着憾人的高度。
崆峒山正面山脚下是一个偌大的人工湖。湖水晶莹剔透,微风一吹,摇碎了的崆峒山色,像闪光的金子一样,洒满一湖。登山者大都是先坐船穿过这荡着翠意的湖,再走登山的台阶上山。湖边还有一条曲道,供游人步行绕湖上山,因为是以看山为目的,我们还是选择了绕湖登山。
山道九折,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景物出现,道旁古树盘虬,怪石嶙峋,更多的是一间间的殿堂,名目之多,数不胜数。据说崆峒山有“八台九宫十二院”,佛、道、儒三教并存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如此多的庙宇殿堂,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到半山的时候,眼前出现一个大平台,把整个崆峒山一分为二,右半山相对平坦,是佛教胜地,有新修建的寺;左半山奇险,几乎是直插云霄,上面布满宫殿,应该就是道教胜地了。这番景象着实让人惊讶,问过路边求佛的老太太,回答更让人惊奇:“这山是佛道共处,共同繁荣。右半山是佛多,左半山是道多,多数是宫殿。在这里,道佛都一样,异枝同根,异途同归。”果然不同凡响,说话都带着“仙”味。
松涛之咽
穿过东台的佛教庙宇,眼前是一片密密的针叶松林,踩着脚下软绵绵的松叶,我们一直向松林深处走去。
崆峒山之上,松柏皆奇,其中以马尾松最多。每次到山中,我最喜欢亲近的莫过于松树,那挺拔的树干,龟裂的树皮,淡淡的松香,都能给你最宁静安全的时间。儿时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打松塔了,把松塔烤干,剥出松子来吃,那是记忆里最美的味道。湿松塔玲珑精致,是我儿时的玩具,而干松塔,却是生火的好材料。记得小时候和外公去山里荡羊(整个林子的羊合起来放),在山坡上捡来干松塔,生起火融消了松上的积雪来沏茶,那滋味才真正是人间仙品。
崆峒山的松树,也有着其独特的韵味,无论是棋盘岭上与黄山“迎客松”齐名的“观棋松”,凌空塔边上“古塔托松”的奇观,还是被清朝人张春溪称之为松岭的“苍松岭”,都是关于松树的绝唱。
蒋嵩(崧)《高山松木图》(图1)
《高山松木图》纵l37厘米,宽46厘米。蒋嵩(崧),生卒年不详,字三松,号徂来山人,三松居士,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善山水、人物,宗吴伟,用焦笔枯墨最入时人之眼,然行笔粗莽,多越矩度,时与郑颠仙、张、钟钦礼、张咎游为浙派末流,被吴派讥为“狂态邪学”。
《高山松木图》设色,绢本。画面高山突兀,峰峦叠嶂,大山压顶雄杰奇丽,主峰耸立,以山势连绵而下。山顶青绿点苔,顺势的坡顶上,松树林立蓊郁誉茫,两侧崖壁树杂横生;山左侧可以隐约看到蜿蜒栈道时隐时现,依山而上;右侧的山腰g露出古刹,其下边有一曲折盘旋的阶梯山道盘旋而上至山腰之人家;后山一股飞泉从山g飞泻而下,散发出水雾,冲融飘渺,晃漾夺目。主峰山后,环绕山峦,白云遮障,烟山微茫。图左上角有自题:“已酉(公元l594年)春月仿王叔明笔法为翁年先生画。长州蒋崧”,下钤有印。王叔明是指元代杰出画家王蒙,字叔明,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外孙。作者自称仿王叔明笔法,王叔明的山水画是他具有的特长,豪放而静娴特色,其风格气势雄浑,景物丰茂,骨力充足,墨法苍老而含秀润,浑厚中显得劲峭。此图与王叔明的《青卞隐居图》相比较,在构图上与之上部相近,行笔粗犷,用披麻皴加解索皴,也较疏朗,秀润气较差。
《高山松木图》整个用大笔粗写山势,并用墨、青、赭等色烘染,山顶隆起及坡石用披麻皴夹解索皴,疏密得宜,澹荡舒宽,表现山石的特征与石的纹理阴阳凹凸面,具有真实感,加上青翠的松树与山上的崖石、山面及小草,浑然一起,极有韵致。山峰上散散洒洒淅沥的苔点,似繁不繁,使人望之郁然浑秀。背景群峰没骨渲染,有的淡墨皴擦点苔,给人感觉极其深远,把主峰衬托得更加真实而险峻。
张恂《深山访友图》(图2)
《深山访友图》纵175厘米,宽48厘米。张恂,字恭,一字壶山,明末清初陕西泾阳人。山水初师董源,并善用渴笔,似程邃,后变化为己意,而墨法苍浑,具古淡天真之致。书法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尝作《溪深山静图》。
《深山访友图》设色,纸本。为群山万壑,突出主峰,由远而近,层层山林,山g水溪由高向低潺潺而流,打破了寂静,沿溪两岸临水幽居,水榭茅屋内有“高士”对坐闲谈,细致刻画主客与童仆,静听主人畅谈,十分突出,令人心旷神怡。近处的几株大树秀姿蔽天,水榭上方,小桥横架,其旁的溪水,流入湖内,湖面平静如镜,水又缓缓伸向远方,产生一种幽远纵深宽阔感,溪流的欢快声,若在耳旁缭绕。
该幅画的右上角有款题:“元四大家皆北苑之一体,而所以凝议以神,其变化者妙在师心,浑然,相故后世虽多,才是莫之能及也。壶山张恂识劝学堂”,下有两方印:“张恂之印”、“稚恭”。元四家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作者本人说自己的山水画是师元四大家的,从这幅山水画来看,其笔墨精妙,为陕西明末清初时期较为优秀的作品。
永《高山溪水村屋图》(图3)
《高山溪水村屋图》纵166厘米,宽46厘米。永(1743-1790年),号九思主人,清高宗弘历第六子,封质庄亲王。书法得徐浩笔意,画花卉古淡苍逸,兼有少谷、沱江之胜,山水画学习古人笔意,但其气息皆欠超妙,卒年47岁。著作有《九思堂诗钞》。
《高山溪水村屋图》设色,纸本。主峰耸立,层峦叠嶂,山势由远及近,由高而低,起伏变化无穷,大小山岗密林丛生,浓荫蔽日。右上部的主峰危崖切入画面,左侧有一崎岖的山路通向坡顶,上有一草亭,空无一人,若站在里面,凭栏远眺,整个山川一览无余;侧下的悬崖g一股飞泉飞泻而下,汇入山腰的水潭,潭水盈满,四处横溢,向下而流山脚,锐势顿减,变成淳淳流水。主峰另一侧的山g泉水,顺山坡直流而下,到山腰拐弯向山脚而流,河旁有一院落,村屋数g,屋内设置桌凳,然空无一人。而山石峰峦,大小相g,拔地而起,大岩块、小矾石、宽高坡、陡悬崖、曲折山路纵横有序,错综有姿,显出了高山深远的雄秀丽姿。画中一簇簇树木设青绿色,松木各异,姿态不同,或冲天挺立,或绿荫繁茂,或倾欹虬曲,加上石g小草,给高山峻岭披上绿装,增加苍郁沉着气势,臻于引人入胜的境地。左上角有作者的长题:“浙派亦云师李(李成)范(范宽)矣,然绝无神致,气韵专秀,笔力苍劲,墨气融洽,要无一点一拂与营邱(李成)华原(范宽)两家吻合处。皇六子写于九思堂”,两方“皇六子”、“九思主人”下钤印。关于李成与范宽,均属两宋名画家,此画长题内容是评价山水画的。
此画以高山峰峦为主,布局构思与体裁为一般常见,细部有变化,突出高大树木,以青绿色调为主,特别是松树,勾斫松针,郁郁葱葱,翠绿染满山峦,以皴擦苔点,表现了雄伟及内部结构,但是灵秀有余,过于拘谨、程式化,毛笔略显细碎,缺乏真情实感的韵致,在施墨设色方面,变化不大,前后的层次不分明,远山近景的距离不大,在笔墨用法上具有较深的功力。
潘思牧《文衡崃禽囿图》(图4)
《文衡崃禽囿图》纵62厘米,宽43厘米。潘思牧(1756-?年),字一樵,一作樵侣,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山水画远宗元代黄公望,近师明代董其昌,笔沉着而墨温润,画品功力较强。今上海朵云轩藏有他的作品《松溪五友图》。
该条幅有绘画两件:其中扇面宽24厘米、长54厘米,《松岗远岫》扇面与《文衡崃禽囿图》条幅裱在同一条幅中。
《松岗远岫》扇面,设色,纸本。以平远取景,群山环绕平湖水面,由近渐远,浩瀚无边。右边为山丘的一角,依沿水边,上边松树林立繁盛,相互映衬;左边丘地湖水环之,远处群山渐渐变小,被云雾遮在松下,湖面上浮游一小舟,上坐两人,在近船头上坐的老者抱一琴,可能是会客访友,弹琴畅谈。画面上湖水幽深宽广,纵目远眺,着落在苍茫的远方,湖水空灵,绵延无尽,让人幽寂情思。左上角有题款:“松岗远岫,仿陆叔平笔意。樵侣、潘思牧”,旁有二篆书印:“思牧”、“樵侣氏”。从艺术表现看,由远而近,平远的距离很强,近景突出松树,远景由山与湖面表现,相互衬托,近景是实,远景是虚,实虚相生,将大自然高山江湖装在小小的扇面中。
下面为《文衡崃禽囿图》设色,绢本。画面分为远山与近景两个层次,近景在丘陵山坡上,长满了高大松树,繁密的松叶笔笔勾绘,山石土坡皴笔点划,表现林木苍翠茂盛的景象,在山g有一空地,为农家田原,有一农夫忙于农活。右上角款识说明了绘画的内容及绘画时g,即壬辰(1832年)夏四月,当时作者已是77岁高龄老人了。远景淡笔渲染层层山峦环绕,山林云隔雾绕,步步深远,绵延无尽,冲融缥渺,近实与远虚,互相衬托,突出深山林g的田原。
从上述的两幅绘画看内容、构思,意境……多沿袭前人,但在风格技巧上,却没有特定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面貌。他本人曾学习黄公望,以明代董其昌为基础,倾向摹古,深究传统画法,这种画风影响着潘思牧。上述两幅画就能看到其人的绘画原貌,具有较浓“正统”画风,作者在绘画中态度严谨,笔法工整,下笔一丝不苟,形象比较写实,富有一定气势,还能真实反映当时的现状,具赏心悦目的美感。上述两幅画,在宽阔的湖面上仅是携琴访友的一只孤舟,深山老林中仅是一片田原及一农夫,调子低沉而凄然。作者生活的明清时期当时已开始走下坡路,社会暗淡,世事悲凉,宛然再现画面。
吴徵《深山修竹图》(图5)
《深山修竹图》纵l34厘米,宽66厘米。吴徵(1878-1949年),字待秋,号春晖外史,抱居士,浙江崇德人,后居上海,吴滔次子。山水初传家学,但是笔墨变化不大,略欠风趣。晚年作品雄秀浓郁,水墨淋漓,卓然不群,花卉师吴俊卿,早年笔墨,较山水为佳。与吴毂祥、王礼、陆恢、黄山寿齐名,亦能治印。
《深山修竹图》水墨,纸本。画面以高山峻岭为主题,衬托屋后的修竹。山峰耸立,坡顶上有一独亭,近景小山丘陵,大树林立;其峡g河水缓缓而流,水潭里水榭房屋数楹,最里g屋内坐一人,观赏后面的修竹;右边小山岗长松高植、远山近峦、高树矮榭组成了一幅雄伟峻峭的山水图,画面严实,给人以浑厚感。以水墨表现,画得苍苍茫茫、郁郁葱葱,笔法有份量,有收有放,横点散落,非常有力、严谨、苍润。左上方题款:“晓雨池上来,微风动寒绿。幽人睡初起,开窗见修竹。两山横白云,隐隐出林木。境寂尘自空,虑淡趣常足。庚辰(公元1940年)夏六月,抱居士,吴徵”,下有两方篆书印:“来堂鸶草”、“待秋吴”。
作者从题款的诗句来描述此画的内容,说明他是一位极为消极、颓废的画家。
从此图看,是以清初“正宗”画家“四王”为法,倾力于王原祁,有立体效果,而又有力、韧、畅、洗炼、真实,皴擦有章法,在有意与无意之g。其g情趣达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在表现技巧上也很得法,墨色在浓墨中衬托以清淡,清淡中突出焦笔,把山g复杂的山光水色烘托出来。最高的峻岭山峦与右下面的溪流水潭,采用“无墨求染”。峻岭仅用淡笔,岭高云淡,皴点山腰,山顶与山g没有施墨,却给人以云雾环绕之感;水潭无墨,却是水深清净,潺潺而流。此画以无墨表现了无形的流云与无形的流水,生动而真实。
吴祥《携琴听松泉图》(图6)
《携琴听松泉图》纵129厘米,宽55厘米。吴祥(1848-1903年),字秋农,号秋圃,浙江嘉兴人。工山水,师文徵明、沈周,又学戴熙,并擅人物、花卉,也能画松,曾到过京都,晚年住在上海卖画。
《携琴听松泉图》设色,绢本。画面危峰耸立,陡壁而下,近顶处翠松如森,占据画面的左上部,近山脚下山丘相连,在耸立的危峰后,有渲染的高大山峰,高低参差不齐,被云烟深锁,虚虚实实,有苍秀沉郁之感。在山壑g有溪流曲折潺潺而来,汇入山河。其岸上两棵古松,东斜西歪,郁郁葱葱,笼罩画面右下方,松干用笔简而古厚,松针苍翠灵秀,似随风摇动,显得活力无穷。松荫下有一片平地,席地坐一老人,宽衣缚带,膝放一琴弹奏,在深山松树下,水声、松涛声以及琴声浑为一起,使我们观者仿佛也听见此琴音,这是来自大自然的韵律。右上角有题款:“携琴听松泉石根,衣襟湿尽皆空翠。见南田山樵本奉,杏堂四兄大人雅属并正。祥”,下有两方印章:“吴祥”、“秋农”。
一、蕉窗听雨———园林中声音的建筑艺术
园林里的声境,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风声、水声、雨声、雷声、虫声、鸟声、猿啼声;一类是来自世间的人作之声:琴声、箫声、啸歌声、钟声、桨声、读书声、人语声、鸡鸣声。西晋左思在《招隐诗》中说:“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可见,丝竹声、啸歌声这些人为之声,远不如山水声、灌木声这些自然之声更能打动人。张潮则认为:“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1]11不论哪种声音,都有别样境情。
(一)风入寒松声自古
松树,因其苍古遒劲之姿,四季常青之貌,而为人们尤其是文人画家所喜爱,在中国诗词以及山水画里都作为一个独立的题材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五代之后,按照君子比德之美,松树又被人们赋予不畏严寒、坚忍不拔、高挺凌云、傲雪凌霜之品格和风骨,与竹、梅一起合称“岁寒三友”,广泛出现在园居生活之中。“风入寒松声自古”,无论风吹过深山松林,还是拂过庭内松针,不管是涛声萧萧,还是风吟细细,传递的都是一种浑厚的雅韵,这成为松树的又一审美特征,因而“听松风”也就成为了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举。《南史》载“山中宰相陶弘景就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松树多多少少又带有了隐逸之况味。南宋马麟的《静听松风图》,描绘了一幅闻天籁之声而浑然忘我的境界。如果没有静定闲适之心态,没有去俗优雅之格致,也就很难捕捉到风吹树梢的幽微,所以松风带给人的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之意境,即使是万壑松风,给人的感觉依然是万籁俱寂。这就是园林造景中所谓的“静中求静,不如动中求静”、以动求静的意境营造方法[2]。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拙政园的松风水阁、听松风处,怡园的松籁阁,都是用松树营造的景观。万亩松林也好,一两棵松也罢,即便是没有风,也很容易让人进入到如入旷野、风啸山林的冥想之中,一霎间仿佛自己化作了世外高人,而暂时忘却了人世间的种种喜怒哀乐。松和风声,已经作为一种文化遗传,沉淀到人们的意识深处了。
(二)留得残荷听雨声
像这样被积淀的还有雨打残荷的意境。即使没有雨,久立荷塘,今日的凄清冷落不免勾起夏日浓妆淡抹的回忆,不知不觉间思绪已然飘远,便有了窸窸窣窣的声响敲打在心底,耳边亦有了“雨声滴碎荷声”的联觉。这是雨之声。爱荷的人们总爱留着那一池枯荷,好就着秋夜冷雨,尽情地放纵心底里的一抹或浓或淡的忧思。东京皇家园林金明池的“金池夜雨”,就是北宋人倾听雨打荷叶的著名景观,而在私家园林里也多设置诸如留听阁之类的景致,以晕染悲秋之浪漫,好吟诵“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之诗句。不管是残荷成就了闲愁,还是秋雨成就了残荷,声音在园林中的应用,都使荷的赏美价值多延续了一个季节。在园林里最富于韵致的,还有梧桐、芭蕉、竹叶声。蕉窗听雨,最适合在幽深的庭院,有熏香袅袅,还弥漫着兰香葳蕤,传递的是一种精致的韵味和淡淡的闲愁。疏雨滴梧桐,点点滴滴,叶叶声声,总让人不自觉地想起“孔雀东南飞”,所以它传递的是令人绝望的离愁别恨,最易惹相思。至于竹叶,极致之悲戚莫过于潇湘馆林妹妹的《秋窗风雨夕》: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这是曹大师铸就的声境传奇。还有一种天籁之音———水声,当是园林里最丰富、最具表现力的声音。瀑布的轰鸣声、潮水的隆隆声、溪流的淙淙叮咚声、涌泉的汩汩声、岩涧的铿锵滴答声……或如偶偶私语,或如万马奔腾,或如金石裂帛,或如缠绵呢喃,汇集大自然中所有的水声,简直就可以开一场大型交响乐的盛会。这无疑是大自然赋予园林的又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松下听琴,月下听箫,夜半听钟声,白日听棋声,[1]79人们所享受的则是来自于人类自己所创造的财富。
(三)高山流水觅知音
古琴,久远的历史早已赋予其自身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历来被文人雅士视为修身养性的必由途径。因其韵味虚静高雅,要达到琴之意境,必须要求有一个安静幽雅的环境和一颗平和闲适的心,无疑高山隐者是最适宜的。但这并不是人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所以退而求其次,操琴活动便被广泛地安置在园林之中。早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经营洛阳履道坊宅园时,已把操琴活动作为园居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池上篇·序》中写道:“每至池风春,池月秋,水香莲开之旦,露青鹤唳之夕,拂杨石,举陈酒,援崔琴,弹姜《秋思》,颓然自适,不知其他。酒酣琴罢,又命乐童登中岛亭,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于竹烟波月之际者久之。曲未尽而乐天陶然已醉,睡于石上矣。”[3]6王维也在他的辋川别业“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种情况到宋代更为普遍,徐文长的“乐圃”就有琴台,宋徽宗赵佶所作《听琴图》,描绘的则是官僚贵族雅集听琴的场景。琴音古雅淡远,堪与之相匹配的环境:幽山、溪水、苍松、怪石。这几种蕴含着无限古意的自然元素组合在一起,操琴和听琴的人融于其中,本身就如诗如画,充满着诗情画意,更加上溪流声、松风声和着古琴声涤荡、弥漫,此情此景早已超越了诗与画的境界,斯是天地之大美与人之大美的完美融合。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箫,其音色圆润轻柔,曲调悠长、恬静、抒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最适合一个人在朦胧、清旷、淡然的月下独奏,就像一个人在自然深处彻底敞开了心扉,将心底里的郁闷、思念等情感缓缓地诉说。《庄子·齐物论》有句:“女(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籁,即箫也,可见箫声之美,堪比天籁。
(四)夜半钟声到客船
钟,本为寺院报时、集众而敲击的一种法器,因钟声雄浑响亮,浑厚悠扬,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方圆几十里皆闻其音,周边百姓也多闻钟而作,闻钟而息,因而钟声也深深地融入了百姓生活。东京汴梁的“相国霜钟”,在仲秋月夜,分外悠扬清脆,别有韵味。而张继一首《枫桥夜泊》,不仅使寒山寺名扬千古,更将夜半钟声与霜天愁旅紧密联系在一起。南屏晚钟,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也是十景中最早问世、最享盛名的一景,其景致亦成因于寺庙。唐代诗人张岱有诗赞曰:“夜气滃南屏,轻风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其美妙的环境不仅吸引着大量的香客,也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前来隐居、修行,因此净慈寺及其钟声也进入了文人骚客的诗词书画之中。园林声境,此外还有柳浪闻莺,听的是莺啭,听橹楼,要的是桨声欸乃,植柳邀蝉,听的是蝉鸣,青草池塘,听的是蛙声,春气回暖,听的是虫声,还有临流清啸声、秋窗读书声、山间梵呗声、村野鸡鸣狗吠声,无论是天籁、地籁还是人籁,园林声境确实能让人享受到暂时的清净雅逸,可以纵情放适心灵,感受回归自然之本真。园林声音的建筑艺术,是直抵灵魂的建筑艺术,因而需要用灵魂去感悟。
二、风月无边———园林中的天象建筑艺术
如果去泰山,在万仙楼北侧会看到一块摩崖石刻,上书“虫二”二字,同样这两个字,还会在杭州西湖的湖心亭看到。如此怪异的题名,肯定会引起人们无比兴趣。如果琢磨不出其含义的话,不妨先抬头看看风景吧,说不定眼前的无限风光会告诉人们答案———没错,答案正是眼前的“風月无边”。虚景,古人亦称作风月景,在园林文学之中,“风月”,可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愁思哀怨也好,郁郁不得志也罢,喜怒哀乐悲恐惊,人世间几乎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凭借风花雪月去传达。根据因借对象的不同,虚景的营造大概可分为两类,一借天文,如日月星辰、晨昏交替、四时变化等;二借气象,将各类气象景观纳入园林欣赏之中,如风、雨、云、雾、雪、霞、虹、烟、影、香气等。在西湖十景中,就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双峰插云、三潭映月七个景点带有时令特征或者假借风月,而汴梁八景的繁台春色、铁塔行云、金池夜雨、州桥明月、梁园雪霁、汴水秋声、隋堤烟柳、相国霜钟全部八个景观,都有着虚实相生的时令特色。
(一)二十四桥明月夜
远山、近水、虫草、雁鹭、青天、行云、明月、夕阳、荷桂暗香、雪中寒梅、窗牖虚影都可以纳入园林之境,创造无边风月之景观。虽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但感情的引发者和寄托者,往往恰恰正是风与月。其中最易让人感慨叹息,引发无边思绪的,当属月亮。人聚人散,像极了天上的月缺月圆,这一再平常不过的自然现象,就常常被古人用来象征人间的悲欢离合。月亮,这深深地刻上了家的烙印的月亮,也就极易引发人们的思念之情和悲怆之感。夜越深,月愈明,万籁俱寂的时刻,人的心性最能够与宇宙自然相融贯,也就最能够品味得到真挚的感情和深邃的哲理。尤其在中秋,天空高敞,气候微凉,适宜的天气使得中秋的月亮分外圆、分外亮,因而也把人的情绪调动得分外饱满。把中秋作为团圆节,兴于唐而盛于宋,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去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4]174好多园林便将月亮这一绝妙的元素纳入到了园景之中。苏舜钦在《沧浪亭记》中提到竹子景观,最美的时候是“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司马光《独乐园记》也没有忽略掉“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这不花钱的美景,环溪有“风月台”,水北胡氏园有“玩月台”,苏州网师园有“月到风来亭”,沧浪亭有“锄月轩”,都是以赏月为主题的景点。[3]21,26,42,50而天下赏月最佳去处莫过扬州。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共有十五个拱洞,《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每当清风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莫可名状。”每到皓月当空,天上一轮圆月,水中十五轮圆月,景境妙绝,故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之美誉,杜牧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正是对扬州明月的追思。
(二)帘幕卷花影
影在园林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受光后映在地面上的投影,一类是水中的倒影,都属于虚景。苏轼有一首《花影》诗:“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这是影子造就的意境。花木的影子落在地上、白粉墙上,此时的墙已不再是墙,纸也,影亦不再是影,画也。摇曳的花木,斑驳的落影,生成了一幅幅泼墨的写意山水画,但又不同的是,这幅画会随着时光的流转而悄悄生长、变化,就像有生命一般,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期待和惊喜,是大自然送给园林的又一鬼斧神工之作。北宋有个诗人叫张先,对影子非常敏感,曾写下“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坠轻絮无影”三影诗句,将“影”之意境美体味地淋漓尽致,被时人唤作“张三影”。其实将“影”入诗的不仅仅是张先,同时代的王安石有“月移花影上栏干”诗句,陈与义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为人们形象地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图,徐伸的“闷来弹雀,又搅破、一帘花影”,则是一种庭院内的慵懒和闲淡。文人这种顾影自怜的特性,使“影子”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文人的意味,竹影摇窗,花影移墙的园林,也就有了更多的文人园林的意境。至于水中的倒影,王铎有诗云:“波面波心流蛱蝶,树头树底浴鸳鸯”,岸上景物倒映在水中,与水中景物交织融合成了一个新的世界,便有了“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的神奇与趣味。倒影不仅扩充了园林空间,丰富了园林景物与层次,更使园林充满了发现的快乐与无尽的遐想。园林里这种以水影取胜的景观亦是不胜枚举。拙政园里就有两处,一个是倒影楼,一个是塔影亭。塔影亭取唐诗“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之意,亭子建在水池中心,亭影倒映在水中酷似塔影而得名。苏州山塘街的塔影园,景观的处理更是巧妙,硬是凭借一方水池借来了园外虎丘塔的倒影,园内并无塔却以塔名之,实可谓匠心独运。
(三)雪香云蔚是家资
云,具有自由、飘逸的性格,“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般闲云野鹤的生活,不仅是隐者、道家的追求,也是多数人的理想,所以,云也是被广泛借入到园林中的要素之一。仅艮岳,以“云”为名的景点就有跨云亭、麓云亭、巢云亭、云浪亭、云岫轩、蹑云台、挥云厅、留云石、望云坐龙、排云冲斗、锐云巢凤等不下十处,宋徽宗当真是把艮岳当作人间仙境来建设了。香气,亦是激发诗情的优秀媒介。花香弥漫的园林充满着禅意,能让人从浮躁中沉静下来,心舒神怡而思绪悠远,所以“香气”也是文人园林之所钟爱。春天的兰草,夏天的风荷,秋天的桂子,冬天的寒梅,一年四季各有氤氲。园林中以香气命名的景点也非常多,如米芾研山园的“静香亭”,临安后苑的“天阙清香”,德寿宫的“香远清深”,集芳园的“雪香”,韩侂胄南园的“照香”、“红香”、“晚节香”等亭。今天苏州古典园林里以香命名的景点,著名的有沧浪亭的“闻妙香室”、“清香馆”,留园的“闻木樨香轩”,怡园的“藕香榭”,拙政园的“远香堂”、“雪香云蔚亭”等。[5]305,314,587-607取材于天文、气象的风月虚景,为园林建筑艺术增添了无限广阔的想象天地,与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实景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园林建筑艺术。苏州虎丘冷香阁的楹联“梅花香里钟声,潭水光中塔影”,以及林逋的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形象地反映了园林建筑艺术虚实相生这一特色,虚的香、声、光、影、月,与实的水、树、建筑,共筑此情此境,缺一不可。关于清风明月,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恰巧李白也有“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之言,白居易则更绝:“新昌小院松当户,履道幽居竹绕池。莫道两都空有宅,林泉风月是家资。[5]”不仅不用花一个钱,更是将风月拿来当作自家资财———当然是精神之财富。
三、茶禅一味———园林中人文活动与自然景物的契合建筑艺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习俗自古有之,尤其在宋代,有“文人七宝:琴棋书画诗酒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茶不仅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盛行,亦融入在老百姓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在《清明上河图》中出现众多的茶馆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茶与三教相遇于精神
中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与其盛大气象,是儒、释、道与茶互相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茶与佛教的关系渊源颇深。茶不但有提神消困助消化之功效,还能让人静心戒欲,有益修行,所以饮茶之风首先盛行于佛门,再由僧人香客传播到民间。寺庙还是茶树栽培胜地。俗语说“自古高山出好茶”,而“天下名山僧占多”,于是寺庙和茶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名茶就出于寺院,如普陀佛茶、建茶、杼山茶等。茶与禅的关系远不仅仅止于物质关系,茶禅关系的核心在于其精神内涵的相通、相近,即所谓“茶禅一味”。茶之精神,宋徽宗在《大观茶论》的序文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将“清、和、澹、洁、韵高致静”奉为品茶的精神境界以及君子应追求的道德操守。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境界以及精神的升华,本身即蕴含着禅意的美。正因为茶与禅在精神层面的相通才使得皎然和尚能够将二者水融在一起:“一饮涤昏寐,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范仲淹亦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芝兰”,看来饮茶确实有让人茅塞顿开、顿悟之功效。饮茶亦可得道,茶中有道谓之茶道,禅与茶的连结,把饮茶从日常生活的层面提高到了精神的高度。[7]801-817儒家讲究“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皆可归为“以茶可行道”,茶道的最高境界是“和”,最终可归之于儒家以礼教为基础的“中和”或者“和谐”思想。“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是历史上的茶诗名句,不仅描述了饮茶之意境美,更大的价值在于书写了千百年华夏民族“以茶代酒”、“以茶敬客”的礼仪文化底蕴。而茶文化虚静恬淡的自然本性,又与道教清静无为、自然而然的思想极其契合,隐逸亦是推动茶事向前发展的动力。卢仝《饮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将喝茶的妙处展示得淋漓尽致,七碗茶的意境层层深入,喝到五六七碗便已了不得,几欲得道成仙,则饮茶几等同于修道了。
(二)茶与文人相遇于园林
赤山:一地连三国的“东方仙山”
赤山是一处“暮鼓晨钟解俗累,松风云梦自雅闲”,可以饱享“佛、道、儒”甘霖滋润的清凉胜境。
石岛港城的制高点叫赤山,石赤山红成其名,是山东半岛最东端的一个陆岛。在国内众多的名山大川中,海拔仅369米,本名不见经传,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现在却以“东方神山”、“佛教胜地”、“海岛民俗”、“森林公园”而著称,尤其是在国内旅游界和韩国、日本等国声名显赫,其山海壮观的景色,和一地连三国、情传中韩日的历史文化在全国绝无仅有,独具地域特色,有海岛仙山、大明圣境之称。近年来许多韩日游客专程来中国造访赤山,虔诚拜谒赤山明神。有关赤山众多历史人物的神奇传说,他们都能绘声绘色地娓娓道来。
拾级而上,高山仰止;涤滤凡尘,顿生敬意。世界第一的海神赤山大明神,端坐莲台,护佑着所有虔诚友善的人们,给他们微渺的佛心以坚实的依靠。合十恭拜过,内心升起一团暖意。倾听了新罗(今韩国莞岛郡)青年张保皋离国来唐朝从军,成为唐军中英雄的传奇故事,徜徉在被松荫掩映的古老佛教寺院之中,了解了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与赤山的佛缘轶闻,慨叹着当今东瀛武夫的狭贪婪,向善佛法的正义与宽容,自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无情铁律:海不扬波,天地自然澄澈。信步赤山幽静佛道,顿觉海天辽远,心旷神怡。无疑,这是尘世凡人难得的别一种享受。
来到极乐菩萨界,坐北朝南呈弧形的巨大平台上,雄伟的观音宝殿矗立正中,东西两侧分列着十八罗汉塑像,生动威武,栩栩如生。忽闻天宇间,由远而近传来鼓角齐鸣,金声玉振,庄严的佛乐飘然而至,四周的各式喷泉随音乐节奏变幻出名种水的舞蹈,晶莹的水花仿佛伸出无数双洁白的玉手,一一合十,拱迎着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只见菩萨缓缓地向四周顶礼膜拜的众生抛洒甘露,人佛合一,功德圆满,阿弥陀佛。
在梵音缭绕中,我想起曾在新加坡欣赏过音乐喷泉的婀娜多姿,也难忘迪拜哈利法巨塔下音乐喷泉的长袖善舞,但比起赤山极乐菩萨界音乐喷泉所给予我的心灵震撼,却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也是无法复制的。优雅的意境,妥贴的互动,梦幻的氛围,大德的滋润,来得那样由衷,拜得那样真诚,佛心与人意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让人神怡心静,五体投地,尽享佛缘。我在想:一个国家的名山胜水,能成为另外国家的游客顶礼膜拜的圣地,这个名胜的魅力,肯定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同时,它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也一定是任何物质力所无法比拟的。这样的清凉胜地,不来遗憾,错过可惜。
“钟灵毓秀法华院,人间存净土;环宇造化仰天佛,圣境积祥云”。赤山山门两旁石柱上的楹联历历在目,过眼难忘。回望佛教寺院的佛光岚气,听着朝夕回响的晨钟暮鼓,赤山又如同一册浸透佛精法髓的古老经卷,日复一日地被虔敬传诵,年复一年地被岁月参悟。
站在赤山观景平台上,仰望蓝天、白云、青山、楼群和红顶渔村,俯瞰散落港湾的片片船阵,凤凰湖展翼腾飞,依山面海的瑰丽港城一览无余,恢弘,大气,浑然天成!
铁槎山:大东海仙境
群峰簇翠五云中,眼界横收六宇空。
山对鳌头开贝阙,水环螺髻现珠宫。
龙藏古洞风云合,人泛仙槎雾雨。
幻迹三山谁惯见?登临缥缈盼仙翁。
[明]常康
九顶铁槎山,八宝云光洞。未到荣成前,爬崂山时就闻听过此山,再加上《封神演义》、《西游记》、《杨家将》等书中对槎山都有所描述,“太上老君云游槎山”、“水帘洞───孙悟空的家园”、“鬼谷子隐居鬼谷山”、“努尔哈赤习功云光洞”等神话故事传说很多,本就像一叶小舟飘忽在云雾之中的灵异槎山,更加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令人更想探个究竟。
槎山的“槎”字,古代作“筏”字解,船的意思。逢春夏季节,时有海雾随风漫上岸来,翻卷飞腾,形成雾海。只见高低不一的峰顶浮于茫茫雾海之上,宛如叶叶扁舟,“山如海上槎”,故名槎山。又因槎山有九座山峰,且满山岩石其色如黛,颜色似铁,所以又称为“铁槎山”或“九顶铁槎山”。
槎山位于荣成的南海之滨,九顶连绵,山海相映,自古就有“大东胜境”之称,是道家福地72名山与36洞天之一。商末周初时,度厄真人就居于云光洞。金代道家全真教祖师王重阳曾派弟子王玉阳在云光洞修炼九年,创全真教嵛山派。据传,“山盟海誓”一词源于槎山,中外第一的山盟海誓亭立在槎山,引得许多情侣、仁人志士把未到山盟海誓亭,看成是一生的悬念和遗憾。看来槎山于古于今都有交集,非得去登临领教了。
说出来令人艳羡的是,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我曾有幸两次登临此山,天公别样作美,一次是多云天气,一次是晴转阴的天气,给这两次攀登助力不少。更为难得的是,一次我遇见了“仙翁”,一次让我邂逅了槎山海雾的真颜,领略到常客极少遇见的奇景,可见山神太偏爱于我了。
先说遇见“仙翁”这段。走在花岗岩石铺就的山路上,几级台阶接一层平台,爬起山来不觉得累,再加上不远就设有石桌石凳的“兄弟台”、“逍遥台”可小憩,还可俯瞰远在山脚海畔的港口渔村,山风徐来,格外清凉,槎山的路不算难走。正行走间,见路旁一巨石上,横卧一株不足米长的松树,根部深扎石腹,枝干紧贴石面,树冠部生出几簇苍绿针叶,生机勃然。导游姑娘让我猜这树有多大树龄,见我说不出,她说已有八十多高龄。听了不禁肃然起敬。仁者寿,我想这是一株风范高洁的“长寿松”,它有高踞庙堂,或尊为大户人家的盆景,却栉风沐雨地卧于山野,与四方云游之士相伴互赏,真乃松中耄耋高士,常康诗中盼见的“仙翁”!由此我想起清初诗人、渔阳山人王士祯康熙十五年(1676年)任成山卫教授,在一首描写成山松的诗中,将成山矮松喻为“侏儒”,诗云:“千年欲伴侏儒老,不做咸阳五大夫”,表达了他宁伴成山松树老去,也不做泰山被秦始皇赐封的五大夫松的平民意识、草根情怀。如果渔阳山人遥见这株老而少小,老而弥坚的耄耋古松,一定会为它击节喝彩的。
再说槎山海雾缠身这一幕。这天,在槎山脚下的人和宾馆与友人吃过午餐,经过月牙湾,来到槎山上。我和同伴们一路走走歇歇,说说唱唱找适宜的角度取景拍摄,坐山道石阶看云走云飞,猜峰巅谷壑奇异怪石的像貌名姓,不觉间来到云光洞,四周飘扬的八卦彩旗和旗上“道法自然”的哲语,流露着槎山参透凡尘的内心独白。
走进增福延寿宫,参天匝地的浓荫下,喝上一杯免费的“静”岩山泉水,凉意沁心,二个同伴赖着不想离去。也罢,友人和我们去寺庙外寻景拍照,嶙峋山石、龙泉井、千年公孙树、老祖洞、世上最小玉皇庙、观海亭……应接不,一一入镜。忽然,忙于拍摄的老兄嚷了起来:“雾来了!”说时迟,那时快,话音未落,只见一股股雾气由山下奔涌而来,穿过松林,掠过山岩,漫过观海平台,不消一刻,整个古寺、山林、亭台、石径都沉迷在弥漫的海雾之中,我和同伴如梦如幻,犹如身处池仙境,飘然若仙……
记不清我和同伴是如何踩着“祥云”下山的,也来不及再找寻仙山遗迹了,单这一槎山海雾奇遇,就足够我反复玩味大书特书了。不过,关于槎山的海水浴、森林空气浴和海滩浴如何清新,山上的上百种奇花异卉的药性和养生功能何等奇妙,就只有劳您大驾了,找时间携亲带友来登槎山吧,抻练一下腿脚,“清洗”一下自己的“发动机”,提升一下肺活量,发现槎山更多的奥妙,一举四得,你说值不值得?自己掂量。
“雾绕山峰山绕雾,槎浮云海云浮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