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科护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教学对象
以九江学院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制)1个班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1岁,其中女40人,男2人。
1.2评价工具
参照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了教师授课效果问卷调查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2.1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表
该问卷由学生填写,用来对教师的授课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为讨论主题、创新思维、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小结归纳5个方面。每个项目从高到低分为A、B、C、D4个等级,级别越高,表明授课效果越好。本研究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预调查,在30例学生中问卷信度系数Cronbach’alpha测得为0.73。30名学生隔1个月后进行重测,两次相关系数为0.75[2]。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结构效度进行测量,累积有效程度为90.7%。
1.2.2学习状态评价表
学习状态评价表从思辨能力、参与程度、交流程度和生成状态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参与状态就是看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在讨论中是否积极发表意见。思辨能力是看学生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知识。交流程度就是看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合作。生成状态指学生能否总结当堂课程,见解是否有创意或能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教师在讨论课堂中对每个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后做出评价。每个项目由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组成。本问卷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预调查,在30例学生中信度系数Cronbach’alpha测得为0.72。30名学生隔1个月后进行重测,两次相关系数为0.74[2]。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结构效度进行测量,累积有效程度为91.3%。
1.3方法
1.3.1课程设计
以轮状病毒肠炎为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研究课程内容,明确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评估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并通过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来完成教学目标[3]。
1.3.2临床路径表设计
(1)住院第1d:①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病情告知;腹泻护理常规;饮食:流质或半流质,乳糖不耐受者采用低乳糖奶粉喂养。②遵医嘱应用口服补液盐、肠道菌群调节剂、胃肠粘膜保护剂。病重者予呼吸、心电监护,吸氧。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CRP,肝肾功能,电解质;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必要时做血气分析、大便乳糖检测。④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予以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按照脱水程度予以补液;高热时降温处理。⑤主要护理工作:入院护理评估;入院宣教;定时测量体温。对病情变异进行记录。(2)住院第2-3d:①上级医师查房;整理送检项目报告,有异常者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予相应处理;注意防治并发症。②腹泻护理常规;饮食;服补液盐:按需供给;肠道菌群调节剂;胃肠粘膜保护剂;③必要时复查血气分析、电解质。④根据脱水程度、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予以液体疗法;高热时降温处理;必要时查心电图、心肌酶谱。⑤每日护理评估;定时测量体温。对病情变异进行记录。(3)住院第4-7d:①上级医师查房后同意出院,完成出院小结[4];②出院宣教:向患儿家属交代出院用药及注意事项,如随访项目,间隔时间,观察项目等。③出院医嘱:出院带药,门诊随诊。④主要护理工作:出院宣教,对病情变异进行记录。
1.3.3教学活动的实施
以我校儿科护理实验室为教学场所,以真实的护理过程为依据,将教学和模拟工作情境相结合。(1)准备:提前发放临床路径表,指导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图书馆资料和网络查询的资料预习课程内容。(2)学生进行分组,以角色扮演的方法分步骤演示临床护理路径表中要求的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真正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3)教师进行最后点评,进一步强化轮状病毒肠炎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学生的认识[3]。
1.4统计数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学生对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效果评价很好,对于5个项目的评价等级均在A或B以上。说明学生对于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的教学质量是肯定的。
2.2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辨能力、交流程度和生成状态评价均较好,优良以上的分别占74%、71%、79%和64%。
3讨论
儿科护理的病种多、工作量大,患儿的诊疗、护理和抢救要求分秒必争,要求护士具备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基础。实践工作要求对儿科各项操作技术精益求精,熟练掌握各种设备、仪器的使用操作,尽量避免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对患儿引起的不良刺激。儿科护士还要具备细致的观察力,儿童患者一般不能陈述自己的患病过程,即使是年长儿,也因限于理解能力与观察力的不足,而不能正确体会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儿科护士在病情观察中要做到及时、准确,要善于通过患儿的意识状态、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语言量、步态、眼神等来观察病情,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心理素质的要求
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是儿科各项护理操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儿科护士必须要具有沉着冷静、思维慎密的心理素质。儿科护士每天要面对不同文化、不同层次、不同病情的患儿以及家属,看到哭闹不止的患儿和求医心切的家长,只有热情和善与镇静对待,才能推动护患关系的和谐,其沟通协调能力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长对护士工作的认可程度。
教学体会
1更新教学理念
随着传统的医学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往往会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心理分析,心理护理,心理安慰,解除心理压力,还要对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及安慰。如何帮助高职护理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医院环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明确学习目的
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是决定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根据目前临床儿科护理人才的需求,结合护士上岗证考试中儿科护理的重要性等,帮助高职生树立学习信心,明确学习目的,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见习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建立职业自豪感,通过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介绍儿科护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让学生对将来的就业前景充满希望。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高职护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将来从事职业特点,在课堂上还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对自身情绪和行为的调适能力,使他们能自觉对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排除,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能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消极情绪,寻找正确的宣泄方式或由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只有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调适到最佳的身心状态,才能有力于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
4培养爱心,加强挫折教育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护患角色互换,充分理解患儿及患儿家长焦虑、不安、恐惧心理,逐渐培养学生真挚的同情心和爱心。运用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分析患儿及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产生原因,尽快找到解决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忍耐力和自我控制力,在将来临床工作中不慎出现的操作失败,面对患儿家长的非议甚至责骂,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正确的对待态度,争取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博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与尊重。
5注重语言沟通能力
【关键词】儿科护理 教学方法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学科,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心理社会、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各方面均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且各年龄期的小儿之间也存在差异[1],如何合理安排儿科护理课程,在有限的课时里,让护理、助产专业学生掌握常见儿科护理知识,并使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因材施教,灵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要想做到“得法”却是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明确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1 明确培养目标
我们以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及临床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为手段,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基层社区护理医技人员。 本课程突出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把课程教育思想、观念与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理论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有序地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新形式下对儿科卫技人才培养的新观念。 我们培养的儿科医学人才应是毕业后能服务于农村、基层社区的专门人才。
1.2分析学情,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招收的大专生,他们的起点是高中生,文化知识相对扎实,但动手能力较弱,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做到该精讲的必须精讲,如总论、新生儿常见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腹泻病、支气管肺炎等;这些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多安排课时,并安排实训课和见习课,使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一些临床极少见的疾病,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学,如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同时开设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儿童学习困难等问题内容的讲座课,以补充学习内容的不足。
1.3注重本课程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科护理学的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和营养、住院儿童的护理、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章节,是其他护理学科所不存在的。另外,相同系统疾病的护理中,由于儿童具有与成人的不同解剖、生理、心理和发病的特点,形式了与成人不尽相同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这是儿科护理学的亮点。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讲小儿各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时,采用启发式教学,先让学生讲相关年龄的故事,然后逐步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出各年龄组特点及其相关护理措施,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有关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4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前选择病例并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思考、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实施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教学与临床密切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讨论技巧、整体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1.5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在教育手段上要加以革新,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教育要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集音、色、形与一体,直观形象,能够直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板书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述“新生儿的喂养法”时,本人采用了放录象的方式,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增强他们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单纯的说教容易使学生厌倦,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便会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堂效果很好。
2.加强实验教学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力很强的学科,除了加强儿科常用技术操作、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见习外,还要加大开展综合性实验的力度,在已有单一实验的基础上联合妇产科护理,外科护理,内科护理,基础护理教研室共同开设相关联性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横向思维的方法,为临床思维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3.强化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要很好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计划,要在即将结束课程时加上必要的反馈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每次课都留出一定的时间,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重点提出几个需要掌握的问题,当堂掌握;还会让同学做练习,使知识系统化,形成儿课护理学的知识树。结束本节课之前本人还会提一些问题,让同学下课后通过预习下次课的内容自己解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下节课课堂教学效果作铺垫。
4.教师深造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到医院实践一段时间,不仅要进行护理实践,还要在医疗实践,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教师可以熟悉护理操作规程及护理术语等,熟悉临床护理新技术,有利于教学,另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典型临床病例,为课堂教学积累有用的临床资料。同时争取各种外出学习的机会,。开展教研室活动,集思广益,精心选择题目,进行深入讨论,做到“必有所学、必有所悟”,形成一个融洽的、不断进步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 教学方法;儿科护理学;护理专业;中职卫校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04-02
目前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因考不上高中而来学习的,基础薄弱,思维能力欠佳,而护理专业临床课程门类多,知识量大,难度也很大,要想学好的确不容易。这就要求中职卫校的老师要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找到一些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容易地掌握所教临床医学知识。笔者从事儿科护理学教学多年,浅谈教学方法如下。
1 运用思维导图勾勒出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创立的,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1]。思维导图中的形象化元素,包括色彩、线条、图案等有效与数据、逻辑、词汇之间建立起联系,充分调动左右脑的功能,实现全脑开发,对于提升人脑潜能机制有重要作用[2]。思维导图这一成熟的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显示出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中也应大力推广采用。由于每一种疾病需要掌握的内容很多,这些内容往往比较凌乱,要求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掌握并牢牢记住这些内容的确不容易,难度很大。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把重点内容总结出来,归纳梳理一下,可使一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一下子集中呈现在眼前,印象深刻;同时课后复习也能抓住重点,提高学习效率。这就叫一图胜千言。以新生儿硬肿症为例举例见图1。
2 总结共性与个性
共性与个性本属于哲学概念,在儿科护理学中,此现象也存在。共性是指某一症状或体征等不是某一疾病所特有的,而是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个性是指对某一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的一些依据,或是某一疾病所特有的。把疾病的症状或体征等分成共性和个性两部分,就会很容易记住,特别是要记住对此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的个性部分。要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每一种疾病的共性与个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记忆起来更轻松、容易。例如支气管肺炎,表现为共性的症状、体征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烦躁、食欲不振等。表现为个性的症状、体征等有:肺部闻及固定中、细湿音;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两肺下部斑片状阴影。又例如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属于共性的症状、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肝、脾、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腹泻、口炎、舌炎等消化系统表现,烦躁、易激惹、萎靡不振、头晕、眼花、耳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表现,疲乏无力、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心脏杂音、心衰等心血管系统表现。属于个性的依据有:末梢血血红蛋白较红细胞数减少更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3 帮助、引导学生做笔记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做笔记,可练习写一写医学术语,特别是一些生僻字,更重要的是记录、整理一节课的主要、重点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差,不会做笔记,或者干脆就不做笔记。老师要积极帮助、引导学生做笔记。讲到重点时,应该提醒一下,语速应慢一点,或者干脆就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写下来。这样一方面可督促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 千方百计收集临床资料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由于中职卫校大都没有附属医院,学生见不到病人,儿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脱离临床实际,学生对于干巴巴的说教式的教学缺乏兴趣。学生只有接受来自老师的听觉上的刺激,缺乏视觉上的刺激和实践体会。对于这种情况,老师要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临床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展示出来,使儿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形象生动、贴近实际。学生就不觉得乏味,学习就感觉到轻松,有吸引力,也更容易记忆、掌握。
5 深入临床一线,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儿科护理学来说,到临床一线见习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临床一线的氛围,感受护理患儿的艰辛与不易,更重要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准确,体会更深。但由于我国大部分中职卫校无附属医院,使临床见习困难重重。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想办法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可以和有关医院、科室联系,让学校拿出适当经费,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6 布置课后作业,强化训练
由于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大部分基础差,学习的自觉性也差,不会学习,也不重视学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任课老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布置课后作业是一种非常好的措施。课后作业应结合全国职业护士资格考试的题型,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做法。对于难度比较大的选择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要收集各种题型,也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这样一方面可督促学生学习,掌握每节课的重点知识,为以后参加全国职业护士资格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微课因其使用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目前许多教师却不知如何进行微课设计与制作。本文通过分享儿科护理学操作纠错型微课的设计制作过程说明微课的制作方法,分享微课制作体会。
关键词:
微课;儿科护理学;操作纠错型微课
在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个共性问题,即学生观摩完教师一个完整的操作后,可能因各种原因出现局部动作的偏差,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观察得不仔细,也有对操作的错误理解,还有因记忆不全或受他人影响。尽管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能对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但难以面面俱到。因此,一种在课后便于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教学工具成为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其类型包括理论讲解类、操作示范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等,操作纠错型是操作示范类中的一个类型。由于目前学生已广泛使用移动终端,只要有相关的学习资料,学生就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和远程学习。特别是在课余开放实验室、安排学生自主操作练习时,一旦学生对某个操作的手法、步骤有疑惑,就可以随时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方式得以解决,这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解决了练习时没有教师指导、又担心同学手法不准确的问题。现以儿科护理学中“新生儿沐浴”的一个知识点———“洗脸”为例,说明该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1微课设计与制作
1.1选题
选题成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1]。选题首先应聚焦教学的重点、难点、易错点,也要能解决以上问题[2]。对于一个熟练的操作者,完成一个完整的新生儿沐浴约需10分钟;若配合讲解,完成全程示教通常需要30分钟。鉴于微课时长通常在10分钟以内,所以制作一个沐浴全过程的微课从时间上显然不能满足“短小精悍”的要求,因此必须选择重点内容,分别制作相应微课。新生儿洗脸是新生儿沐浴的第一环节,虽然看似简单,但有几个关键点需要学生掌握,比如洗脸的顺序、毛巾的使用、擦拭的方向等。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发现,这些操作点不仅是教师授课的重点,也是操作考试中学生易出错的部分。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持毛巾的方法。通过分析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观看示教时,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大的操作层面,忽视了细节;(2)新生儿模型一般偏小,洗脸更是一个小范围的操作,靠后的学生难以看清细节;(3)没有认真听讲,有疑惑也不主动咨询老师或同学,自己想当然地进行操作。因此,通过近距离拍摄教师操作视频、特写镜头和图片,结合教师讲解的音频及图旁文字说明,便于学生课外练习时利于自己的移动终端反复学习、纠正错误,从而掌握正确的操作。同时通过这一过程,也可引导学生对新生儿进行人文关怀。
1.2设计
1.2.1总体构思
首先,微课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以3~5分钟为佳。其次,微课展示的重点是教学内容[3],而操作示教类微课主要是展示操作细节,以便学生自学。虽然是设计一个操作纠错类微课,但首先还是要让学生明确正确的操作方法,再通过错误操作的对照,让学生发现错误点在哪里。因此总体布局是先示范正确操作,然后展示错误操作,并说明错误原因。
1.2.2材料准备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其素材选择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4]。该微课主要的教学资料是自己拍摄的展示操作过程及细节的视频和图片。微课中的微视频是针对一个基本知识点有针对性、完整的讲解或活动过程[5]。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学习需求,视频和图片拍摄也应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从操作者的视角进行拍摄的效果优于观看者的视角。提前准备好解说词并做好时间安排。微课的时长决定了讲解词必须精练、准确、重点突出且通俗易懂。有些重点内容也可以文字形式出现在画面旁边。很多微课中的文字载体选择PPT,而操作纠错不是一种新知识的展示,更多是用于学生课后的自主拓展学习,因此,本微课没有选用PPT。同时选用了舒缓动听的背景音乐。
1.3制作
1.3.1工具与软件
婴儿模型、小方巾、手机(拍照、录像)、电脑、话筒、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8.0。
1.3.2视频、音频与图片
准备3段操作视频,其中正确操作一段,错误操作两段。图片两张,用于说明小毛巾的使用。由于视频均为单镜头拍摄,且拍摄者与操作者均为教师,拍摄设备也是常用的手机,操作简便[6]。视频与图片由主操作教师指导拍摄角度、控制拍摄时间,并在拍摄完成后利用CamtasiaStudio8.0软件对视频进行剪辑加工,包括去声音化、剪切时间长度、裁剪合适的显示窗口等。对于所选择的背景音乐,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段选择递增、递减或配合讲解词的出现与停止给予淡化或增强。
1.3.3文字
文字的准备包括两部分:解说词与重点提示。不是所有的解说词都出现在微课的画面中,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应以文字形式出现。文字可以采用软件中自带的文字编辑工具编辑,简化制作过程。
1.3.4讲解配音
录屏软件自带录音功能,可以配合视频画面进行录音。提前准备讲解词对语言的流畅有帮助,同时也可以根据讲解的长短调整画面及文字的停留时间。不满意的录音可以删除重新录制。解说词录制要求环境安静,空调、风扇等电器的微小声响均可能在录音过程中形成噪音。此外,要求配音教师吐字清晰,声音响亮,情绪稳定,语速保持在260字/分钟为佳[7]。
1.3.5特效与美化
根据教学需要,对某些画面进行放大或特写处理。另外,对视频及图片的切换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渐变进行美化。
1.3.6调试与修改
所有素材到位后,还需多次调试与不断修改,以期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在交付给学生使用后收集学生及教师的意见,再次进行完善。1.3.7合成最终的作品根据使用需要,可以以MP4、FLV等不同格式输出。MP4格式适合直接发送给学生在移动终端上观看;若上传校园网或发送微信平台,可选择FLV格式。
1.4应用
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至校园网或直接发送给学生,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
2制作体会
微课制作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一项新技术,即使经过初步培训,还有许多教师感到制作微课有一定困难。但通过此纠错型微课的制作过程可以看出,只要精心设计,以简单手段制作微课也可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从素材的准备来看,一个微课的制作可简可繁。该微课的素材主要是3段录像、2张图片、1首背景音乐,另配少量文字。素材相对简单,但足以解决问题。初学者可以先使用简单的设备及软件,在熟练掌握后再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本次制作中的视频及图片均通过手机拍摄获得,录音设备为手机耳机(带话筒),设备与素材均简单易得。使用的软件为CamtasiaStudio8.0,避免了初学者要同时学习多个软件工具的畏难心理。待运用熟练后,可考虑使用其他软件如会声会影等,制作出更高水平的微课。
参考文献:
[1]周丽荣,林征.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简易呼吸气囊的工作原理”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43-45.
[2]李巍.关于微课设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3):129-130.
[3]林雯.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与三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6):26-30.
[4]任刚,张明,李垠含.微课设计思路探讨———“2型糖尿病的控糖饮食”微课课例设计[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7):32-34.
[5]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85-88.
[6]杨娴.高职护理英语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1):23-25,26.